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2020-01-23 来源:易榕旅网
第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第一章 绪论

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科学世界观和行动指南

1、 马克思主义:从狭义上说,是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和

学说体系;广义上说,还包括后人对它的发展。它是一个不断完善和发展的理论体系。

2、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由马列创立,列宁推进到新的阶

段,并由毛、邓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加以中国化和发展了的观点和学说体系。 3、 马克思主义的内涵:(1)关于工人阶级、劳动人民革

命和解放;(2)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远大目标前进的科学;(3)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4)是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科学世界观。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与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

1、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思想理论来源 历史条件(概括):

(1) 社会化大生产得到迅速发展

(2) 资本主义弊病的暴漏和经济危机的发生 (3) 工人运动的兴起

总之,大工业的发展,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任务的提出,工人运动的兴起,迫切要求一个崭新的思想理论的诞生和指导。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应运而生。 思想理论来源(三个):

(1) 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德国古典哲学

(2) 亚当〃斯密和李嘉图的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3) 圣西门、傅里叶、欧文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2、 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理论创造活动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1) 孕育和准备阶段(1842-1844到1847年《哲

学的贫困》的发表);

(2) 正式形成阶段(1848年《共产党宣言》问世

到1871年巴黎公社);

(3) 理论体系完成阶段(从巴黎公社失败到1883

年马克思逝世);

(4) 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的捍卫和发展阶段(从

马克思逝世到1895年恩格斯逝世)

《神圣家族》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两部论战性著作,清算了论敌的唯心主义体系和机械唯物主义观点在社会历史观中的表现,马克思恩格斯的唯物史观开始形成;

《共产党宣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第一个纲领性文

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诞生的标志。 《资本论》被称为“工人阶级圣经”,从分析商品入手,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揭露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历史局限性和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巴黎公社”是人类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哥达纲领批判》:提出过渡时期理论,阐述了共产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并论述了两个阶段的分配原则。 3、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和三个伟大变革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 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三个伟大变革:

马克思主义的问世,实现了人类思想史的伟大变革: (1)在哲学上,创立了唯物主义历史观,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

(2)在经济上,总结出了剩余价值理论,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实质,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3)在社会理论上,提出了科学社会主义。

第二节列宁、列宁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阶段

1、列宁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列宁主义的产生,是由当时俄国的国内外环境所决定的。

(1)国际环境是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帝国主义的最主要特征是垄断。帝国主义时期,三大基本矛盾即垄断使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矛盾加深、殖民地半殖民地与帝国主义的矛盾极其尖锐、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大大激化达到空前尖锐程度,这三大矛盾的发展,使实现社会主义革命的客观条件已经成熟。

(2)国内环境是俄国正孕育着一场革命风暴。当时,俄国的社会矛盾特别突出和尖锐,无产阶级开始觉醒,工人运动已经兴起,即将爆发俄国革命。列宁主义就是在这样的国际国内环境下产生的。

2、列宁把马克思主义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列宁主义产生后在实践中逐步丰富和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904年—1914年间内容扩展阶段、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理论升华阶段、十月革命胜利后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阶段。可续地回答了一系列新课题,在无产阶级政党、无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专政、民族殖民地问题、帝国主义的历史地位等问题上提出了许多新观点、新论断,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即列宁主义阶段。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品质。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指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不是一个由既定不变的概念、结论和公式构成的狭隘、封闭、僵化体系,而是与时俱进,富有自我更新和生长活力的、开放的思想洪流。

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实际运用,要依时间、空间及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每当时代发生变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那些反映特定时代的结论也应当随之而改变;每当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应用于不同民族、国家时,都必须根据具体情况把马克思主义的某些具体理论和实践策略加以适当的改变;而当马克思主义某个原理所反映的客观条件发生变化时,也必须用反映新的条件的新结论来取代反映以前条件的过时的结论。在实际运用中如果不能正视由于客观条件的改变而必然发生的变化,就谈不上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辩证法

一、 思维和存在(或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是哲学的基本

问题

1、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思维和存在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即世界的本质是思维(意识)还是存在(物质)?------划分唯物和唯心的标准

主张物质是世界的本质、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的哲学,属于唯物主义哲学;反之,属于唯心主义哲学。

2、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人的思维能否反映现实世界,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

可知论:承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人的思维能够反映和认识现实世界。

不可知论:否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3、可知论分为:唯物和唯心。唯物主义都属于可知论,彻底唯心主义也是可知论,两者的区别:如何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

不可知论最终会陷入唯心主义,实践是驳斥不可知论的最有利武器。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点:A、科学性B、阶级性C、实践性

5、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认为:

(1)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静止是运动的特殊形式,是相对的、暂时的、有条件的。

(2)意识来源于客观存在,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其

内容是客观的。但有时客观事物的主观映像,因此,意识不能与客观事物。作用表现:人---能动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即人的主观能动性。

(3)普遍联系是事物固有的客观本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4)对立统一规律即事物的矛盾规律,是事物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二、辩证法就是关于事物联系和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1、辩证法的形态:(朴素辩证法)、(唯心主义辨证法)、(唯物主义辩证法)

2、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表现:

(1)唯物辩证法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世界,形而上学用孤立的观点看世界。

(2) 唯物辩证法用发展变化的观点看世界,形而上学用静止不变的观点看世界。

(3)根本分歧: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形而上学否认矛盾的存在。

3、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具有统一性和斗争性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4、质:区别于它事物的内部的规定性。 量:指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

事物的量变和质变相互区别,又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质变是量变的趋势和结果。

5、事物的运动过程: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 辨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和联系和环节:一方面否定是事物发展的决定性环节;另一方面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否定之否定规律表明: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第二节 唯物主义认识论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始终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主张认识是对客观物质的反映。

1、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认识的产生、发展、检验和

归宿都离不开实践。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表现:理论为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提供方法。

2、 认识运动的总规律: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实

感性认识:认识的初级阶段,它是主体在实践过程中通过

自己的感觉器官对客体外部形态直接的具体的反映,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特点:表面性、具体性和直接性。

理性认识:认识的高级阶段,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

形式。它主要不是依靠器官,而是依靠主体的思维能力对感性材料进行一系列的抽象与概括、分析与综合而获得的认识。

特点:本质性、抽象性、间接性。

如何实现从理性到实践的飞跃:首先把理性认识即理论同具体实践相结合;其次将理性认识转化为指导人们实践的计划、方案、方法。第三要将理论、计划、方案等交给群众,转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3、 真理的客观性:真理是符合客观实际的认识,要检验

真理就要把认识同客观时间相对照,即检验真理的标准必须是能够把认识同客观实际联系起来。 4、 真理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这两种基本属性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内容的客观性和真理发展的无限性。

真理的相对性是指,真理广度、深度的有限性和有待精确化的条件性。

第三节 唯物主义历史观

马克思唯物主义历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从而坚持唯物主义,揭示了人们思想动机的物质根源和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原因,得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结论。

社会存在: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其本质是社会生活的生产与再生产,即社会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还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社会意识:指人们的社会精神生活过程,主要包括社会心理和各种社会意识形态。

1、 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是人类社会为了生存和发展谋取物质资料的方式。

(1) 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2) 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

(3) 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 2、 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和人的活动的自觉能动性

(1) 社会发展存在着不依任何个人意志为转移的

客观规律;

(2) 社会规律的客观性是通过人民群众的历史活

动实现的。

3、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生产力:是指人们谋取生活资料的能力,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三要素)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结成的

经济关系,体现人与人的关系。(包括: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交换关系、消费关系三个方面) 关系:

(1) 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

a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 B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A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B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就会阻碍以至破坏生产力的发展。

总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构成了它们的矛盾运动,形成了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基本适合这样一个循环往复、不断前进的过程。这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社会发展规律。 4、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起着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决定其性质;决定其变革;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的规律也是观察和研究社会历史问题的基本依据,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基础。 5、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6、 社会形态的划分(两种划分方法)

A、 按经济社会形态划分:

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

B、 按技术社会形态划分:

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等

7、 阶级的起源和实质

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

A、 剩余产品的出现,是阶级产生的物质前提; B、 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确立是阶级产生的直接原因。

阶级对立的实质:一部分人能够占有另一部分人的劳动。

8、 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集中表现为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它突显地表现在两种社会形态的更替过程中。 9、 国家的起源、本质和职能

起源: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本质:是经济上统治地位的阶级统治的工具。

职能:对内和对外职能。对外具有保卫国土不受侵犯

的职能、国际交往职能。 10、阶级的消灭和国家的消亡

阶级消亡的条件: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社会财富的极大丰富;私有制的消灭。

国家消亡的条件:随着阶级的消亡最为阶级统治工具的国家也会消亡。

任何阶级国家都不会自行消亡,只能通过革命去推翻。 11、社会意识的本质

社会意识依赖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

A、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的传承性;

B、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之间具有不完全同步性;

C、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不平衡性;

D、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12、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

思想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科学、哲学等 13、社会意识的作用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A、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B、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 14、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

是否承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的根本分歧。

*唯心史观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出发,否认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决定作用。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伟大决定作用主要体现: A、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B、 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C 是变革社会的决定力量 15、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马克思唯物主义历史观腔调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同时承认和肯定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重要作用,两者是辨证统一的。

*历史人物特别是政治上的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重要作用表现(略)

16、社会进步和人的解放

社会进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社会进步的评价标准是物的尺度和人的尺度的统一。 *生产力是判断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

物的尺度指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人的尺度指人的发展。 社会进步的价值标准是人的解放和发展,人的解放和发展的程度表明了社会进步的程度。 17、人的本质与人的价值

人的本质属性是人的社会性。人的价值包括社会价值

和个人价值。

在阶级社会中,人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之间存在对立,在社会主义社会之间,人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应该是统一的,这种统一表现为权利与义务、享受与奉献、消费与创造等的统一。

18、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

社会和人的发展是辩证的、统一的,不能割裂分开。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立于19世纪中叶。其代表作《资本论》科学地阐明了剩余价值理论,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历史特性,剥削实质和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剩余价值理论的发现是经济学领域划时代的功绩。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1、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

根本任务:揭示生产关系及其实现和发展的运动规律。研究对象:全面考察和研究人们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种经济关系及其表现形式的科学

2、 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本质和必然的

联系

经济规律是客观的。原因:经济规律产生和发生作用的的条件是客观的;经济规律的作用是客观的。

经济规律的类型:普遍经济规律、共有经济规律、特有经济规律

马克思的“两大发现”:一个是唯物史观;一个是剩余价值学说;

3、 社会经济的两种基本形态

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迄今为止的两种基本形态。 第二节 商品生产与劳动价值理论 1、 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

商品实用价值:(1) 商品具有的效用,即能满足人类某种需要的属性。(2) 自然属性。(3) 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

价值:(1) 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2) 本质属性、社会属性。(3) 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比较劳动耗费和交换劳动的社会经济关系。 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关系——矛盾统一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不可能同时兼得。 *解决其矛盾的关键是:商品交换

2、 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在各种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创造使用价值。

抽象劳动: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人类一般

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劳动二重性学说的意义:科学地回答了劳动创造价值理论;为剩余价值理论奠定基础;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和本质; 3、 商品的价值量

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4、 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 5、 价值量的变化规律

(1)(生产率的概念:是指劳动者生产某种使用价值的效率。

(2) 劳动生产率的表示方法A. 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的数量

B. 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

的劳动时间

(3) 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成正比,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6、 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7、 劳动是创造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 8、 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货币的本质体现在或不的职能之中。

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的职能,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或不的两个基本职能。

9、 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的基本规律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商品的价格以价值为基础,在供求关系的影响下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商品的价值和价格经常不一致,但并不是价值规律的否定,而是因为:价格和价值的总额基本一致,价格在供求关系下波动的始终商品的价值。 10、价值规律的主要作用

(1)自发的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按比例地分配;

(2)自发地刺激生产技术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引起和促进小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 第三节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 资本流通形式和商品流通形式

(1) 流通形式:

商品-货币-商品(W-G-W) 货币-商品-货币(G-W-G′) (2)流通目的:

以取得某种使用价值为目的为买而卖;以取得货币增殖为目的

(3)流通的内容:

在商品流通中进入交换的是等价的两种不同的使用价值,通过交换双方各自获得所需要的使用价

值;

在资本流通中,起点和终点上都是同质的货币,但数量上不等的,终点的货币量要大于起点的货币量。 * G-W-G′公式对一切形式的资本都适用,体现了资本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价值增值,所以被称之为资本的总公式。 1、 资本总公式的矛盾

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在流通过程中发生了价值量的增值。

解决矛盾的条件:剩余价值的产生,既不能在流通领域,又离不开流通领域

2、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1)劳动者有人身自由;(2)劳动者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料,必须靠出卖劳动力卫生。 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它能创造出高于自身价值的价值,是价值的源泉。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它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劳动力 商品的价值包括:

(1)维护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这用于再生产其劳动力;

(2)劳动者繁育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这用于延续劳动力的供给;

(3)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这用于提供适合资本主义再生产需要的劳动力。 4、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及其特征

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获得剩余价值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具有:价值形成和价值增殖二重性 5、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在物的外壳掩盖下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预付资本分为: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v) 商品的价值由: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v)、剩余价值(m)三部分构成。其中后面两部分是由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价值。区分的意义:进一步揭示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为考察资本主义剥削的意义提供了科学依据。

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用m´表示。

6、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资本家提高剩余价值率的基本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绝对剩余价值:在工作日长度不变动条件下,由于工作日的绝对延长而产生的与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是以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为条件的。(采用先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而追逐超额利润)

两种剥削方法的关系:(1)两者的本质是一致的,不论

是延长工作日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结果都是延长了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提高了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增加了剩余价值的生产,(2)绝对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剥削的一般基础,也是相对剩余价值的起点。(3)两种方法的物质技术基础不同,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上起着不同的作用。

7、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资本主义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其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8、资本积累 资本积累:是资本家吧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资本化就是资本积累。

*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唯一源泉,而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

*扩大再生产分为:外延扩大再生产和内涵扩大再生产两种类型。区别:

(1)外延式依靠扩大生产场所,增加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数量扩大生产规模;

(2)内涵式依靠生产资料效率的提高,也就是通过生产资料质量的改善,技术的进步,以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扩大生产规模;

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

(1)劳动力的剥削程度;(2)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3)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4)预付资本的大小。

9、资本有机构成 资本的技术构成:生产技术水平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 资本的价值构成:资本是由一定数量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构成的,这一不变资本可可变资本之间的比例。

资本的技术构成和价值构成之间存在密切联系:资本技术构成决定资本价值构成。马克思把这种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且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有机构成。

10、资本积累和资本集中 资本积累:是指单个资本依靠剩余价值的资本化来增大自己的资本总额,从而引起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积聚。-----资本规模扩大的同时社会资本也相应扩大。 资本集中:是指把原来分散的中小资本合并成少数大资本。资本集中的借助竞争和信用两个强有力的杠杆实现。------个别资本规模迅速扩大。

区别表现:(1)资本积聚受社会财富增长的限制,因此增长速度较慢。资本集中则不受这种限制;(2)资本集聚可以增大社会资本的规模,资本集中不会。 11、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 随着资本积累的不断增长,一方面社会财富越来越多的集

中在资产阶级手中;另一方面,社会财富的直接创造者

----无产阶级的生活极不安定,工作没有保障,失业人数不断增加,许多人限于待救济的贫困境地。 12、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利润和剩余价值是同一个东西,二者的区别是,剩余价值是相对于可变资本而言,利润是相当于全部预付资本而言。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像是。利润掩盖了剩余价值的来源和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 区别:(1)剩余价值率表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利润率表示预付资本的增值程度。(2)利润率总是小于剩余价值率

13、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平均利润的形成,是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利润率的平均化过程,实际上是全社会的剩余价值在各个部门之间分配的过程。平均利润率等于全社会的剩余价值总额与全社会的预付资本总额的比率。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利润率下降,二者成反比。 14、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15、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16、借代资本和利息 17、股份资本和股息 18、土地所有权和地租 第四章 科学社会主义 第一节 空想社会主义

1、 空想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政治上 工人运动的不断兴起

经济上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不断暴露 文化上 三大自然定律的发现

2、 空想社会主义的合理成分

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来源。 3、 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根本缺陷

三大空想思想家的社会历史观总的来说是唯心主义的。

首先,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虽然看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病,揭露和批判了这个“黑白颠倒的世界”,但是,他们不能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因此,他们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揭露和批判,不是基于对这个社会的基础和内在矛盾的科学分析,而是诉诸理性和永恒正义。

其次,他们虽然看到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对立,同情无产阶级的疾苦。但是,却不认识无产阶级的历史作用,找不到实现社会主义的基本力量。

再次,他们虽然要求改变旧的社会制度,提出理想社会的构想。但是,又否定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企图通过说服教育、示范等方法来建立新的社会

制度。存在决定意识。空想社会主义具有这些缺陷,决不是偶然的。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的体系是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还不发展的最初时期出现的。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决定了他们的理论必然是不成熟的。他们设计的蓝图从一开始就注定要成为空想的,它愈是制定得详尽周密,就愈是要陷入纯粹的幻想。 第二节 科学社会主义

1、 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历史背景

部冲突加深;

(2) 帝国主义战争的严重破坏,使一些经济不发

达国家的社会矛盾尖锐化;

(3) 不发达国家资产阶级革命性不强;

(4) 无产阶级革命性强,有农民同盟军,有经验

丰富的无产阶级政党领导。

5、对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初步探索

第一,列宁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试图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触犯农民阶级利益)

欧洲各主要国家的产业革命;现代无产阶级形成;无产阶级运动。

2、 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历史意识

(1) 完成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一次历史性

飞跃;

(2) 把社会主义运动推进到了一个新阶段; (3) 把工人运动推进到了一个新阶段。

3、 《共产党宣言》所阐释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理论

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核心思想;关于社会变迁的理论;关于阶级斗争的理论;关于社会结构的理论;关于无产阶级社会革命和无产阶级民主专政的理论;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理论;关于国家问题的理论;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关于资本主义全球化发展与无产阶级国际联合的思想;关于阶级解放与人的解放的理论;。。。。。 第三节 列宁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1、 帝国主义论: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实质就是帝国主义。

垄断的长生,也就标志着资本主义进入了新的阶段-----帝国主义阶段。 2、 垄断的特征:

(1) 生产和资本的集中,造成了垄断组织;

(2) 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的容和,形成了金融寡头; (3) 剥削更加隐蔽、资本越来越社会化; (4) 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形成; (5) 最大资本主义列强已把世界的领土分割完毕。 列宁认为,帝国主义是腐朽的资本主义,它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前夜。

3、 为什么说垄断会导致腐朽?

(1) 垄断导致技术进步和其他一切进步的动因小时,在经济上人为地阻碍技术进步;

(2) 垄断、寡头的统治趋势代替了自由趋向,以大欺小的剥削必然导致小国家发动民族解放战争。

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理论

4、 列宁着重分析了社会主义可以在落后国家首先胜利

(1) 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加剧,内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也叫军事共产主义政策。主要内容:工业企业普遍国有化、实行余粮收集制、取消一切商品贸易、实行配给制、强制劳动。

第二,列宁转向新经济政策思想和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得到拥护)

第三,新经济政策:以市场为取向多种经济共存。 6、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

第一,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必然性的思想

第二,关于无产阶级专政政权形式的思想(苏维埃) 第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性质和职能的思想

第四,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和历史任务的思想(两大任务:(1)镇压地主和资产阶级的反抗;(2)组织经济、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关系方面的任务) 第五,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阶级基础的思想;

第六,关于领导力量的思想(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共产党)

7、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理论

第一, 关于党的政治制度和组织制度的思想; 第二, 关于“人民监督权”思想; 第三, 根本改造国家机构的思想; 第四, 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水平

8、关于执政党建设的理论 第一,坚持党在国家生活中的领导地位; 第二,经济建设是党的首要的根本的任务; 第三,党要始终同群众保持密切联系; 第四,发展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 第五,注重党员质量,纯洁党的队伍。 的条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