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SIP相关

2022-09-22 来源:易榕旅网
第十期同济大学大学生创新实践训练计划(SITP)开题通知

2015-04-20 | 已阅读:371

第十期同济大学大学生创新实践训练计划(SITP)开题通知 同济大学大学生创新实践训练计划(STUDENTS INNOVATION TRAINING PROGRAM,简称SITP) 是我校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培养本科生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该计划旨在使本科生及早接受科研训练, 了解社会实际,掌握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和手段,提高其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第十期SITP已正式启动,希望广大同学踊跃参加。该计划每期将评选一批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成效突出的项目作为优秀项目,对参加者和指导教师给予奖励,并对组织工作成绩突出的院系给予奖励。 现将第十期大学生创新实践训练计划立项申请工作的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 报名时间 申请立项:4月20日-5月16日 项目报名:5月17日-5月20日 二、 报名条件 1. 同济大学一至三年级全日制本科生均可申报立项。 2. 五年制本科专业以一至四年级为主,在项目执行期间不会进入毕业设计(论文)阶段的四(五)年级本科生也可参加。 3. 本期SITP不接受教师立项,教师项目需以学生作为立项人。 三、 报名方法 申请立项:申请人用学号登陆选课网中的SITP管理系统申请,填写立项申请表并确认提交。 项目报名:系统将把左右已申报课题在该平台上公示,有意参与者可通过平台报名参与课题。 四、 筛选推荐过程 5月20日-5月31日,各学院分团委和SITP工作小组登陆选课网,统一审核该院所有的课题,经讨论筛选后向校团委推荐优秀课题。

一、相关简介

1、什么是SITP

大学生创新实践训练计划(Student Innovation Training Program,简称SITP),是我校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举措。使本科生尽早接受科研训练、尽早熟悉企业、了解社会实际,掌握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和手段,培养大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大学生的研究创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SITP项目主要源于科研、教学、生产、工程、设计和管理等方面的项目,并将这些项目细化、分解为子项目,课题执行的各个环节要充分体现对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立项要有具体、明确可操作的实施计划。

我校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是实施SITP计划的主要平台,面向全校本科生开放。希望各创新基地的负责人及有关院(系)的领导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第一期SITP项目的申报和实施工作,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实施SITP的情况今后将作为基地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第一期SITP的实施于2006年6月开始,原则上大部分项目应于1年内完成(2006年6月~2007年5月);部分项目由于课题研究的实际情况也可申请半年完成(2006年6月~2006年12月)。申请参加SITP项目的学生,原则上以本科二、三年级为主(五年制为二、三、四年级为主)。

(摘自《关于申报和实施同济大学第一期大学生创新实践训练计划( SITP )的通知 》)

补充几点信息

1、SITP是校级大学生创新项目

2、不同的学校对自己校级的创新活动有不同的称呼,SITP仅是同济的说法

3、第一届SITP启动于2006年,然后是2007第二届,2008第三届,2009第四届(本人申请此届的项目),2010第五届,以及即将到来的第六届等

4、第四届的同济SITP项目已经达到了300多个,可以说是相当庞大,1000多名学生参与其中,根据趋势,人数还会上涨。

5、SITP认定全组的创新学分共为2分,最终评定校级一等额外送1.5分,校级二等送1分

6、SITP成员上限是7人(包括组长)

关于做一个SITP项目,除了需要做的项目的实验、活动以外,其主要形式为

项目选题、确定组员、联系导师、开题答辩、中期答辩、结题答辩

1、项目选题

2、确定组员

3、联系导师

4、开题答辩

5、中期答辩

6、结题答辩

会上,同学们讲述了通过创新实践活动、课程学习以及参与竞赛,自身在专业学习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及自身综合素质锻炼方面的体会。来自环境学院的刘广福同学提到通过一年的SITP项目研究,他在专业知识、实验技能、自主学习能力、组织能力都得到了很大提高;城规学院的蔡弘毅同学认为参加SITP让课堂的独立设计变成团队设计,从集体创新中发现更大的创新点,可以提高设计的质量;医学院的郑莉同学参加了两期SITP项目,目前已经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了四篇论文,她理解本科生的“创新”应当渗透到学习过程中的点点滴滴,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就是“创新”。同时,同学们也提出了一些对SITP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在SITP的校际交流、学分认定、实验室开放时间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Ⅰ申请过程

一、咨询老师,定下目标

1.我们黄酒组的诞生

第一次会议是在南楼开展,时间是2009年4月左右。说是说会议,不如说是个SITP介绍会,化学系学长和学姐们给我们简单的介绍一下SITP的性质和目的。在这个会议开始的时候,我们都还是大一的新人呢(张学姐刚大二),在座的其它同学也基本以大一、大二为主。我们从这个会议中了解了同济大学居然还有这样一种搞研究,鼓励大家去学习、去创新的活动,所以都表示很有兴趣。

当时介绍的有我们化学系的几个不错的SITP项目,有啤酒指纹图谱、珍贵木材的检测(当时仍在进行,现已结题)等,都是相当的不错(现一项发表了论文,一项申请了专利)。学长们当时也推荐了几个不错的导师,需要我们自己去联系,然后选择方向,申请开题。这对我们当时来说都是浮云,什么项目和导师都完全不懂吗,这也难免,我们才刚大一。

于是,在一知半解的情况下,我们小组七人选择加入以朱仲良老师为首的小组,主要进行酒类分析。不过至于需要研究什么,使用什么方法,朱仲良老师是谁,这些都需要在下文揭晓。

2.与导师见面

既然是需要联系导师,那么不见上一面是不行的。组长先行一步,一人去化学楼211见了朱老师,结果发现——化学系怎么会有这么“可爱”的老师。朱老师一表人才,能说会道,作为从小到大的搞笑份子,组长也是自愧不如。不过呢,对于SITP,朱老师讲述了很多基本的概念,也说明了我们目前还是处在学习阶段,必须不断的努力,才有去创新的机会。 但至于具体酒类研究方面,朱老师给一些介绍后,特别给我们指点了一位研究生——焦金红学姐。她是指导我们开始实验的第一人。

3.黄酒组的会议,定下实验方向

第一次正式的组内会议是在焦金红学姐的指导下开展的,我们主要讨论的目的就是给我们实验缩小方向,缩小范围,为了达到一种目的而去实验。因为酒类分析的方向很广,可以选择不同的酒进行分析,也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分析,还有可以对结果进行多种不同方法的处理,这都是无穷的组合,所以不确定下来一个确定的方向,是没法开展实验的,不然会导致工作量过大以至于无法进行。

最近经过一番讨论,综合了之前的研究项目,原料采购价格,储存难易程度等等,我们打算先确定研究原料——黄酒。这也是我们黄酒组迈出的第一步。 (为什么我们今天不叫啤酒组或葡萄酒组呢?啤酒之前已经做过,我们为了体现出自己的特色所以没有选择,而葡萄酒过于昂贵,不易购置,如此选择可能不够严谨,但是未来都是未知的,又谁知道呢,科研不是拍脑袋就能出结果的,都是需要不断摸索、不断去尝试,最后得出结论的)

二、学习文献,开题答辩

1.文献检索与学习

确定主题之后我们立刻开始进行文献搜索,文献搜索使用的是同济大学图书馆的数据库,维普、万方、中文全文期刊等,主要关键字就是黄酒,检测分析、风味物质等等。得出大量文献之后我们开始文献整理,归类,同时让学姐指导我们学习有关知识,学习有关方法。 这样一个过程持续了比较长的一段时间,虽然枯燥,但是比较有收获。我们主要学习的是气相色谱方法,使用这个方法能较精确的分析混合物中的成分

2.写申请书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为什么这么说?因为项目开题时间到了!这就意味着我们需要提交项目申请以及准备开题答辩,这对一切还是不全部了解的我们是一大挑战。我们了解的不多,但是只能用这不多的了解,大家群策群力,加上老师与学姐的指导,艰难的进行填写那份从选课网上下载的申请书。

可以看到,最初我们的开题申请书市非常简陋的,很多方面都不完全,或者说是可有可无的东西。不过它标志着我们正式开始申请了,能不能通过就看它了! 3.开题答辩

然后就是紧张的开题,我们采用PPT演讲的方式,总结我们所收集的资料和文献做成的。虽然讲的比较“含蓄”,很多地方不够完善,但组长幽默的风格的确博得大家一笑。 我们的项目在答辩后顺利的通过了 我们在经过一个暑假的学习之后,了解了气相色谱的原理和方法,并且确定了以此方法开展实验。三个未确定项已经确定了两个,这个对我们大一来说,已经很快了。

三、资料查阅,黄酒分类

确定了所研究的对象为黄酒后,接下来就是对指纹图谱的确立角度进行细化。由于最初对黄酒的了解还不够充分,定题成为困扰组内很长时间的难题。我们甚至开始从实验入手,先对两种手头上的黄酒进行进样,但结果不出所料,并不理想。最初打算从酒的明显特征——酒龄进行区分,并着手对几瓶品牌黄酒的三年、五年醇进行进样分析,但谱图并无十分明显差异。经过国家标准的对照,我们发现,根据2008年6月25日的国家标准GB/T13662-2008中对酒龄有如下解释:

酒龄:发酵后的成品原酒在酒坛、酒罐等容器中储存的年限

标注酒龄:销售包装标签上标注的酒龄,以勾兑酒的酒龄加权平均计算,且其中所标注酒龄的基酒不低于50%。

也就表明,我们在市面上所购买的黄酒中主要物质并非按照标签标示的,被放置相应年份,而是使用勾兑技术,在满足酒龄的基酒上添加所需成分配制的。

全组在又一次会议后,开始进行全面的文献查阅与分析,并与国家标准进行比照研究,最终汇总讨论的结果是分别对不同口感(传统型、清爽型及特型)、同一口感不同批次及相同口感相同批次不同年份酒进行指纹图谱的建立与分析,并以前两种分类方法为主。

四、市场调研,样品采购

在经过我们全组的商讨之后,我们终于确定了我们的研究方向。

于是,我们展开了前期的大量准备工作。除了仪器的学习之外,最重要的莫过于对原料进行采购和分类了。黄酒在我国有着非常古老的历史,历史传承下来的黄酒酿制手法和原料也一直在变化和发展。这导致了在目前产业化的影响下,黄酒的品牌和种类都非常多。

于是 ,我们第一次来到了离学校较近的家乐福超市,将超市内的黄酒进行了拍照和记录。

然后我们回到学校,通过网络的搜索,进行了初步的购置计划,然后回到家乐福购置了许多不同类型,不同品牌的黄酒,制成了如下的黄酒分类表。

我们将这些黄酒的标签拍成照片,方便我们进行分析和整理。

经过这些酒类的统计,我们原先经过讨论,试图以黄酒的年份进行分类。但是通过对一些酒进行进样分析后,我们发现这样的分类有着较大的问题和难度。再通过与老师、学长的交流,以及网上的一番查询,我们了解到很多商家给黄酒贴上的年份是有水分的,因此想通过年份给酒类进行分类的计划产生了巨大的困难。

另外,我们也考虑过以品牌来分类,但由于市场上黄酒品牌过于纷繁复杂,无法操作,故将这种方案放弃。

经过我们的反复商讨,我们终于定下了以口感分类的方案。目前市场上的黄酒基本分为三类口感,既清爽型、特型和传统型。我们将所购置的酒类按此方法进行分类,取出了其中有典型代表性的品牌作为实验样品。

在决定了我们“做什么酒,以什么方案做酒”之后,我们开始尝试用已有的酒样进行分析实验。通过分析我们发现第一次的购置的酒是不够的,于是又一次来到超市,有目标地购买了一些酒样。在这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很多的问题。比如,我们在超市买的虹贯天,在过了近一年的时间再回去买,其批次竟然是一样的。为此我们还奔波了其他的地点,包括学校自己的教育超市。另外一个问题则是我们的实验也随着我们所用的酒样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导致了我们的有些酒样不符合我们的要求而被闲置弃用。同时我们在购置酒类的时候,也必须考虑到我们的经费预算。综合以上考虑,我们的原料购置一直是与我们的实验密不可分,原料是实验的基础,而实验又是购置原料的方向指导。 在对相同口感的样品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我们也考虑到了不同年份对口感及风味物质造成的影响。所以我们也购置了同一品牌不同年份的酒样进行辅助分析,有助于我们分析物质在长时间的储存中发生了哪些变化,以及对酒本身的影响。如,我们购置了虹贯天酒的三年陈,五年陈,和八年陈。

Ⅳ、活动部分

二、绍兴之旅计划

一、同济大学第八届科技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