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学与语文教学
文学院 语文教育1007班 学号:2010201210725 徐星月
修辞学的研究源远流长,自古以来,许多名人学者终其一生致力于修辞学的研究。其实,修辞学在五四以后才摆脱文学批评的范围,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是研究提高修辞表达和接受效果的规律、规则的科学。具体来说,就是研究言语交际表达主体如何依据和利用语境选择语言材料和修辞手段,组建能够适切表达思想内容的话语,以及接受主体如何正确理解和接受表达主体所传话语信息的规律、规则的科学。它主要研究词格(即通常所说的修辞方法)、言语修辞活动(主要与语体、语境有关)、言语风格等。
我们大约从幼儿园就开始接触语文课本,那么语文又是什么样的呢?语文是新中国人文教育科学中以典范的古今书面语言作为教学媒介,以启迪并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以同化现代化的书面语言交际规范和同化现代化的中华民族共同人文心理为任务的基础学科。它主要研究听、说、写、译的能力,以及人记忆和理解语言文化的能力。
那么修辞学和语文教学有没有联系呢?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中大量运用“语文”一词,他花费大量笔墨就是要说明“语辞”和“文辞”都是需修之辞,可见修辞学与语文教学之间有着前丝万屡的联系。下面我们主要从三方面来看。
首先,修辞学中修辞类型包括:比喻、排比、对比、讽刺、转化、互文、对偶、双关、顶真等等,这也是中学语文教学中常用的修辞手法。作者常以修辞修饰自己的文章、语言,吸引读者的眼球,加深读者的印象和抒情效果。如中学语文课本中朱自清的《春》:“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得像雪。”前一句运用拟人手法,把千树万树争相开放的热闹写活了,形象生动。后一句既运用了比
喻,又有排比修辞手法,将花的颜色一一喻为火、霞、雪,化抽象为具体。气势宏大的排比读来朗朗上口,给人一种舒畅明快的感觉,作者爱春、惜春的情感也就呼之欲出,跃然于纸上。
其次,作为修辞学主要研究对象的语境、语体,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也显得尤其重要。语境既包括语言因素,又包括非语言因素,如交际时间、地点、场合、时代、交际对象等。陈望道先生将语境分为题旨语境和情景语境。修辞学中。人们对语体这样要求:针对不同对象、不同环境,使用相应的语言进行交际,这在语文教学中也有体现。鲁迅在写作《祥林嫂》是抓住了当时的社会大背景,以及人们避讳死亡的特点,文中长工把祥林嫂的死亡说成“老了”,人物及环境在写作中都与其身份背景相宜,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仔细品味不同环境下,人物的身份心理变化,体味语境、语体的妙用,才不至于误解文意,也因此更能体会题旨。
再次,修辞学非常重视言语风格的研究,而我们实际的语文教学也非常注重语言风格的探究。语言风格是多样的:平实质朴、含蓄委婉、清新明丽、雄浑豪放、沉郁顿挫等等。中学语文课本中很多作品都呈现这些特点,如杜甫的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风格沉郁顿挫;杨万里的《小池》诗:“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语言清新明丽,给人一种清新舒适的感觉。
总之,从以上三方面我们不难看出,修辞学与语文教学关系密切,不可分割。学术研究贵在创新,只有创新才能给语言学增加新鲜血液。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我们也只有将它和相关学科(如修辞学)同化、吸收,才能创造出语文学习的新神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