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岭南文化

2020-06-26 来源:易榕旅网
岭南文化—民间灯谜—宁德的民间谜语 08植保5 何晓盈 200730200308

民间谜语最早是由劳动人民在生产和生活中创作的,人们在闲暇时对各种事物发挥充分的想象力,对它们进行别样的描述制作成谜语,用来寻开心、消疲劳、测智慧、娱己娱人。它是一种在民间流传的口头文学。宁德的民间谜语也是口口相传的,忆及少儿时代,夏日的夜晚躺在竹床乘凉,听着大人们出谜来猜,或几个小伙伴坐在一起互出谜斗智,冥思苦想,其乐融融,现在的小朋友可是没有那种情景了。

民间谜语由谜面,猜射范围和谜底组成,宁德方言谜叫做“魁”,猜射范围叫做“类”,分为事类、用类、食类、天文类、人体类等,以下还可细分。猜谜时谜面出来后都要先问“什么类”,猜不着时还可要求将类讲细一点,加以提示,范围越来越小,直至接近谜底。 民间谜语大多是事物谜,谜面大多以顺口溜、歌谣形式出现,琅琅上口,生动有趣;着眼于事物的形体、性能、动作等特征,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方法来描绘谜底,下面举几个例子。

1、用比喻的方法

例1、一条竹,透天长,又无节,又无瓤(自然现象) 雨

这是每个宁德人都猜过的谜,本谜抓出雨的形状是直直的,长长的特点,将它比喻成一条透天长的竹子。

例2、红关公,白刘备,黑张飞,三结义(水果) 荔枝

本谜抓住荔枝的壳、肉、核的颜色为红、白、黑,巧妙地借用三国里三个英雄人物的面色来比喻转换。

2、用拟人的方法

例1、四角娇娇,兰带缚腰,潭里洗身,岸上脱衣(食物)粽子

本谜抓住粽子的形状是四面体,中间捆根绳子,煮时放在锅里,捞起来吃要剥皮,将它拟人化为一个美女洗澡的情景。

例2、生在青山绿亥亥,落到人家做奴才,给人打,给人睡,看人生,看人死(用物) 草席

本谜根据席草长在山野里,打成草席给人睡,人在草席上出生、死亡等情景,将它拟人化为一个女奴的经历。 3、用夸张的方法

例1、三头五耳,六脚落地,吆喝一声,翻天覆地(人事)犁田

本谜将人、牛、犁三者的头、耳、脚合并起来,给我们描绘出一种怪物,想象力强,后面两句实指犁田。

例2、坐着四只脚 ,行去八只脚,奇怪直奇怪,腹肚还有两只脚(人事) 扛轿 本谜指的是两人抬着单人轿,它将轿子放着,抬起行走时人与轿的脚的总数变化描述成奇怪的情景。

4、宁德方言的谐音谜

例1、火烧城隍庙,破屋无人住,文章胀满腹,田园无人做(昆虫四种)苍蝇、老蛇、蜥蜴、蚱蜢

这条谜是用会意及谐音制成的,四句依次会意为焙神、漏斜、肚硬、草满,正好是宁德方言对谜底四种昆虫的谐音。 例2、日晒柱开花,雨落石头溅,月下穿针溜溜过,扬帆难驶福州城(花名四种)木笔、煮饭花、茉莉、海棠

这条谜也是用会意和谐音结合的方法,四句先会意为木裂、水漫、目利、海长,再用宁德方言进行部分谐音扣合谜底。

以上两谜要求在猜射时将4个底都报齐才算对,难度很大,但是一个一个猜出时已有成就感,引人入胜,很有趣味性。 5、诙谐调笑的谜

例1、头蓬松,尾蓬松,谁会猜得着,给谁做祖宗(动物)狗

谜面前两句描绘狗的头、尾毛发蓬松状态,后两句则是调侃人了,揭底时气坏了。 例2、我嘴扑你嘴,我手揽你腰,我若一用力,你肚子咕咕叫(人事)抽水烟筒

谜面将抽水烟筒动作描述成似乎是两性相爱,让人想入非非,而揭底时必定开怀大笑。 民间谜语的发展也有文人的参与,他们作的谜文学性、故事性加强了,比较有诗歌的味道,而且手法也增加了,尤其是字谜的创作更为精妙。下面举几个例子。

例1、一是搭高台做戏,二是诸葛亮背剑,三是姜太公钓鱼,四是唐伯虎磨镜(人事) 弹棉

这条谜谜面似乎在讲戏,实际上是把弹棉四个步骤:搭台、背工具、弹棉、压棉比喻成唱戏和各种古人典故,谜面显得典雅文气多了。

例2、打你两拳头,踢你一脚头,说你不成人,去叫你娘来(字)海

这条谜谜面似乎在管教小孩,实则前两句的“两拳头、一脚头”象形成了“氵”旁,第三句的“不成人”将“人”字变形,与第四句会意出的“母”字结合成了“每”,四句拼出“海”字,手法多样巧妙。

例3、王司徒走去说亲,吕布将高兴十分,貂婵女横目一笑,董卓相怀恨在心(字) 德 这条谜扣合用取句拆字法,首句取“徒走去”为“彳”,二句取“十”,三句取“横目一”,四句取“心”,拼合成“德”字,“德”字能用三国貂婵故事来描述。作为宁德人猜出这个字,感到格外亲切,记忆犹深。

谜语也不是一味钻在故纸堆里闲聊,也有跟上时代步伐的,进行宣传教育的,如下面的例子。

例4、日本无良心,炸开我北京,条约二十条,时间四点钟(字)燕

这条谜显然是宣传抗日的,谜面讲述了日本占我北京,强订条约的事件,教育人们痛恨日本,表达了人们爱国之情。谜的扣合也是用拆字法,“日无心”为“口”,“北”字“开”,“二十”为“艹”,“四点”象形,组合成“燕”字。

例5、蒋介石砍头示众,何应钦无可奈何,白崇禧断头抽心,李宗仁断子绝孙(字)葆 这条谜可能是解放初期南下干部制作的宣传革命的谜语。谜面对蒋家王朝的四个军事巨头进行了嘲讽攻击,指出蒋家王朝灭亡的命运,鼓舞革命斗志。谜的扣合也是用取句拆字法,“蒋砍头示众”得“艹”,“何无可”为“亻”,“白断头抽心”为“口”,“李断子”为“木”,而后组成“葆”字。

宁德民间谜语还有一些特殊的品种更为难得,笔者忆得一些介绍给大家。

1、连环谜:出者吟出一句歌谣,猜者答出底,出者用刚答中的底字开头编词再出新句为谜面再猜,一猜一编,一直连绵下去,可以出十几条谜,充分展示了出谜者的智慧。 例:魁,魁,后腰生个瘰(铙钹),铙钹铙钹两面奏(鼓),鼓,鼓,鼓面生霉(冬瓜),冬瓜冬瓜两面拖(布袋),布袋布袋两面袋(背搭)……

2、凑字谜:用歌谣形式,将要猜的字一笔一划逐次描述凑成不同的字,直至最后一句添加一个笔划,让你去猜出最后这个字。

例:一门闩,二轿棍,三台阶,姓啥姓王,名啥名玉,几岁五岁,田你做,由(谐音油)你点,申(谐音身)长长,車你坐,头戴軍帽,脚踏走马道(字) 運

3、对歌谜:类似于电影《刘三组》的对歌,出者用山歌吟诵谜面,猜者以山歌答出谜

底,听来抑扬顿挫,别有趣味。

例:什么百味任它尝,什么恩爱总成双,什么多眼总流泪,什么出气冒屋梁(厨房用具四种)

答:汤匙百味任它尝,筷子恩爱总成双, 篱多眼总流泪,蒸笼出气冒屋梁。

4、哑谜:就是用实物作谜面,猜谜时不必出声说出谜底,只须用动作来表示,因为动作就包含了所隐射的谜底,更是有趣。

例:民国时宁德县城一个店铺出一个哑谜,在一张桌子上放一个装了一些银元的小罐,猜《三字经》两句连,奖品为若干银元,引得人们纷纷来猜,猜了很久猜不出。后来一个绰号“大鼻”的人走近前来,伸手摔破罐子,取出其中7个银元就走了。众人大哗,店主笑称猜对了,谜底是:五霸强,七雄出。因为一只手有五个手指,比喻为五霸,打破罐子为强横,故扣“五霸强”,“银”宁德方言谐音近似于“雄”,所以取出七个银元扣“七雄出”。 总之,宁德依山傍海,物产丰富,宁德人民勤劳智慧,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谜语作品,它产生于民众生产生活中,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其特点为题材广泛,包罗万象,形象生动,诙谐有趣,世代相传,妇孺皆知;乡土气息浓郁,地方韵味隽永,是宁德民间文化百花园的一个珍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