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次贷危机和人民币升值压力下我国纺织品出口对策的研究

2020-02-06 来源:易榕旅网


次贷危机和人民币升值压力下我国纺织品出口对策的研究

2007年4月以来席卷全球资本市场的美国次贷危机不断蔓延,已经严重影响我国纺织品出口。纺织出口企业如何走出次贷危机和人民币升值影响,已是一个迫在眉睫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深入分析次贷危机和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影响,提出相关对策。

标签: 次贷危机 人民币升值 纺织品出口 对策研究

自2007年4月开始席卷全球资本市场的次贷危机不断蔓延,美国和世界经济2008年上半年继续走低。美国消费部门在次贷危机爆发后出现嚴重下滑,作为中国的第二大纺织品出口市场,美国的经济衰退导致的消费疲软已经严重影响到中国纺织品出口。

根据海关统计,2008年一季度我国纺织服装出口总额为364.36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7.70%,延续了2007年以来的增速下降趋势。2008年4月份出口增速继续回落,出口141.7亿美元,增长10.4%,其中,纺织品出口59.8亿美元,增长23.1%,服装出口83亿美元,仅增长4.02%,创今年最低。如果扣除汇率因素,以人民币计算的行业出口增速实际近三年一直在下降,特别是从2007年开始有加速下降的趋势,2008年4月已经下降3年来的最低水平8.4%。

从出口地区构成和增速比较看,欧盟依然是国内纺织服装出口的第一大市场,且所占比重还在不断提高,2008年1月~4月受取消10类纺织品出口配额限制的影响,我国对欧盟出口纺织服装大幅增长了31.82%;对美国出口纺织品服装为63.73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仅增长0.2%,远远低于我国同期出口15.32%的总体增速,美国依然是排名第二的出口市场,但其第二的位置岌岌可危,与排名第一的欧盟之间的差距也日益拉大。

从分产品看,对美国出口增速的下降主要来自于服装类出口的下滑。海关统计数据显示,自2007年2月开始,我国对美国的服装产品累计出口增速一直呈现逐月下降的态势,进入2008年以后增速更是一直呈现负增长,前3月累计降幅分别为8.26%、14.73%和6.86%。除了欧美,对日本和香港两大传统出口市场一季度的出口各有表现,对日本出口同比增长8.32%,对香港(主要为转口欧美)由于受美国经济的影响,同比下降了8.51%。而从日前结束的103届广交会看,受国际市场需求影响,服装及衣着附件成交28.7亿美元,下降4.8%;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成交24.6亿美元,下降16.8%;对美国和欧盟的成交量分别下降了25.5%和16.4%。

无论是1月~4月的出口数据,还是广交会的订单成交情况,都显示2008年行业的出口增速逐步下滑是一个大趋势。由于我国纺织行业的发展一直以来依赖出口,其出口依存度高达51%,其中对美国市场的依存度高达20.14%以上。在次贷危机、人民币升值、原材料和人力成本上升等压力下,我国纺织企业如何稳定出口、如何站稳脚根生存,是一个迫在眉睫要解决的问题。

2007.1—2008.4月全国出口总额(亿美元)

注:以上数据来自国家海关每月统计

一、我国纺织品出口增速下滑的原因分析

1.欧美经济下滑,直接影响纺织品的需求

欧美地区历来是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最主要市场,其经济发展直接影响我国纺织品出口。 2007年4月以来美国受次贷危机影响经济明显减速,且蔓延到美国消费信贷,信贷紧缩正在转变为消费紧缩。根据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个人支出2008 年前两个月分别增长0.4% 和0.1% ;国内零售销售总量明显下降,2008 年1 月和2 月分别同比增长3.91% 和2.36%,但如果扣除物价上涨因素,零售总量同比下降0.35% 和1.61%,消费需求实际上在2008 年初已经发生萎缩。具体到纺织行业相关消费市场,在2007 年12 月起,美国服装服饰产品零售总额的增长速度由此前的5%~8%直线下降至0.2%,2008年前三个月分别增长0.7%、0.5% 和-1.58%。出现这种消费信贷与消费需求高度关联,主要由于美国与发展中国家不同,美国家居民习惯于信贷消费,消费支出绝大部分来源于银行个人消费贷款。美国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高达72%,约50%是信用消费,20%是负债消费。美国银行估计,受次贷危机影响无法偿还的消费者贷款可能占其放贷总数的20%。信贷质量恶化,银行对于消费信贷的投放由此趋于紧缩。同时,在次债危机中很多居民遭受了直接的经济损失,也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消费信心,国内个人消费需求明显疲软,导致纺织品的需求下降。

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欧元区和日本经济增长也出现了明显放缓的趋势。欧元区国家2007年2、3季度增长速度由1季度的3.4%下降到2.5%,日本2007年2、3季度增长速度由1季度的2.8%下降到1.9%。尽管欧盟统计局于2008年5月15日发布最新数据,欧元区2008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速达2.2%,一季度0.7%环比增速远高于2007年四季度0.4%。但笔者认为并未改变欧元区经济下行风险,主要是因为经济的增长主要得益于德国和法国经济的贡献,而德国和法国达到了增长巅峰,周期性下行风险越来越大,同时欧元区各国经济增长不平衡性逐步加大,包括西班牙、意大利以及荷兰在内的其他国家经济下行风险也不断加大。此外,在欧洲,由于经济周期落后于美国的原因,次贷危机的影响现在可能才刚刚展现。

除了欧美经济下行造成需求减少,影响我国纺织品出口外;欧美进口企业贷款难度加大、资金周转困难,下单时要求货到后延期半年付款方式,这对我国原本资金就很紧张的中小型企业来说是不能接受的,也是一个影响出口的一个重要原因。

2.国内生产成本和组织出口成本急剧上升,推高产品出口价格,阻碍纺织品出口

受国内通胀的影响,原材料、劳动力价格、土地使用、国际运输物流等价格不断上涨,推高出口产品的价格。2007年,原棉每吨上涨了2000元,导致棉纱价格上涨;染色等步骤需要使用烧煤炭的大炉,而煤炭价格从200元~300元/吨,已上涨至800多元/吨。随着棉纱、化纤等上游产品提价,作为下游产品的纺织品面料、服装价格传导过程中放大。同时国内严格执行新的劳动合同法,用工管理进一步规范化后,纺织品出口企业社会化成本和社会责任体系成本加大,间接地推高出口产品的价格。

由于出口产品的价格上涨,我国纺织品参与世界竞争的杀手锏:廉价劳动力、低成本制造、规模效应正逐渐消失,欧美进口商的订单正转向印度、越南、印尼等周边国家。国商务部纺织品服装办公室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4月中国纺织品在美市场占有率为40.53%,服装在美市场占有率为34.24%,仍居第一位。但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一季度,美进口我国纺织品、服装数量同比减少1.68%、7.74%,与此同时,印度对美出口纺织品服装则增长了8.26%。

3.汇率急剧上升,同样推高产品出口价格,阻碍纺织品出口

人民币升值从劳动工资和中间投入品两个方面加大纺织品的成本。当出口产品以美元计价时,其产品的生产成本也应该以美元为核算单位才能计算出出口的真实收益,如果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值,即使以人民币计价的劳动工资不变,换算成美元的劳动工资仍然会上升。同样道理,对于在国内购买的中间投入品,即使其人民币价格不变,人民币升值也会使换算成美元的中间投入成本上升。尽管我国的出口以加工贸易为主,但是,仍然需要在国内购买大量的原材料零部件以及其他中间消耗,而且国内的采购比例正在不断上升。从目前的总体情况来看,在我国的出口产品中,劳动成本和国内购买的中间投入成本大约占其总成本的60%。这就意味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民币升值1个百分点,将使得出口成本上升0.6个百分点。从2005年汇改前的人民币对美元比价8.2765:1,至2008年4月10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首度“破7”,为6.992:1,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超过18%。按此测算,纺织品出口成本至少上升10.8个百分点.

由于出口纺织品成本上升,本来纺织行业整体平均利润率只有3.9%,能承受压力很小,纺织服装企业为生存只能提高出口产品的价格。而我国纺织品多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低附加值出口产品,其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也最主要是价格优势,而纺织品的提价,则是带来出口量的缩减。

实际上人民币升值除了减弱产品出口的价格优势,使出口量的缩减外,还直接给纺织企业带来汇兑损失,压缩纺织企业利润空间,迫使企业提高出口产品的价格,以补损失的利润。

4.国内纺织品出口市场过于集中,影响纺织品出口

长期以来我国纺织品出口集中在美国、欧盟、日本三大市场,对这三大市场出现高度依赖性。这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里”的高风险经营方式,难以避免出口大起大落,三地经济繁荣时,我国纺织品出口快速增长,而现在受次贷危机影

响三大市场经济明显减速,纺织品出口很难以不受影响。其实即使美国不出现次贷危机,这种出口方式,在近年来欧美等国不断实行新的贸易政策、增加贸易壁垒,使得纺织品出口处于不利位置,时时都可感受到。

5.产品单一、技术含量低下,不能满足发达国家市场的需求

出口增速下滑更重要、更深层的问题在于我国纺织出口产品单一、技术含量低下,以低附加值、初级产品及低档次产品为主,自主品牌产品少,企业几无技术创新能力。

在我国,纺织业属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其竞争优势在于低廉的劳动成本。出口通常是以量取胜,出口的纺织产品基本处在国际分工和价值链的低端。此外,由于企业市场开拓能力较弱,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出口市场自然相对狭窄,因此,相当一部分企业有品无牌,为人作嫁衣,只能依靠接二手单,代客加工,或是通过挂靠等方式,经由一些大型自营进出口企业”借牌”进行出口贸易。在这种景况下美国市场需求稍有变动,纺织企业就不知如何应对。

6.出口退税降低,影响出口企业积极性

自2003年后,中国已3次下调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最近一次是2007年7月,其中,服装、鞋帽、箱包由13%调至11%,粘胶纤维由11%调至5%。由于纺织服装行业中小企业众多,竞争异常激烈,纺织服装企业在产品出口上缺乏定价的主动权,使出口退税调整带来的成本上升很难转嫁,利润率将进一步降低,而且不少企业利润本身来自出口退税。据测算2007年国家下调服装出口退税率的2个百分点,直接减少了棉制服装企业5.86亿美元的利润。

由于出口退税降低,导致利润下降, 影响企业出口积极性,很多中小企业为生存,由出口转向内销。

二、稳定我国纺织品出口增长的对策措施

对于我国纺织企业而言,次贷危机和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困难是现实存在的,笔者认应充分认清纺织品贸易一体化以来贸易形势的变化,加大结构转型和科技提升力度,积极寻求适合自己的应对策略。

1.努力开拓新国际市场,走市场多元化道路

减少对欧美市场的依赖,开拓新兴市场,努力实现市场多元化。中国纺织行业的企业多,基础、规模大小不一,如果强求转型的一步到位,势必很影响企业的生存,在目前这一阶段,巧妙地生存下来,规避风险,以最有效和廉价的方式开拓渠道,才是当务之急。笔者认攻克新兴市场应是目前出口的重点发展方向,欧美市场的出口空间增长幅度有限,在巩固欧美市场的同时,可选择性地将出口重点转移到新兴市场,特别是印度、俄罗斯、南非和巴西这些有较高人口基数和消费能力的国家和地区,但必须在出口产品结构上进行调整,以便更好地适应这

些新兴地区的市场需求。

2.提高产品附加值,培育自主品牌

加快产品结构调整,提高产品质量,尤其应着眼于发展高端纺织品市场,通过纺织技术和装备创新,逐步提高产业科技含量。坚持自主创新,强化知识产权和品牌保护意识,在品牌设计、技术研发、市场营销网络建设方面的优势企业可循序渐进地建立和扩大国际营销渠道,提高自有品牌产品的出口比重。纺织企业应通过培育自有品牌提高议价能力,尽可能地利用手中的优势和外商进行价格谈判,让外商承担部分上升的成本。

3.加快大型纺织企业海外投资建厂、研发

有条件的大企业应该“走出去”办厂。统计显示,由于国际贸易环境发生变化以及国内制造比较优势逐步丧失等因素,我国纺织企业加速“走出去”步伐,至2008年5月止,仅到柬埔寨投资设厂的国内纺织企业就已超400家,到孟加拉国的也近百家。

据了解,孟加拉国普通纺织工人平均月工资大约只有40多美元(折合人民币300元左右),而在珠三角的普通纺织工人平均月工资超过1000元。柬埔寨和孟加拉国等国家拥有比较充足的低廉劳动力,比较优势还可以维持较长的周期。面对次贷危机和人民币升值压力,到海外投资设厂对于以出口为主的纺企来说是一条突围之路。

4.积极推进中小纺织企业向中西部转移

纺织企业“走出去”办厂,可以利用当地优质的资源,低廉劳动力,回避很多国际贸易壁垒等优点,但这种“走出去”办厂并非适合大多中小企业。由于到海外投资建厂的过程比较长,一般需要几年的时间,包括前期的考察、选址、规划设计以及后期的建厂、员工培训、投产等。这些不仅需要进行大量的资金投入,还需了解当地政策法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承担诸多风险。显然多数中小企业不适合到海外建厂。实际上走出去的都是国内有实力、资金雄厚的合资或独资企业。笔者认为中小企业应立足国内,积极配合国家产业转移政策,将企业、工厂由东部向中西部省份转移。目前中西部省份无论土地租金、劳动力成本相对珠三角、长三角都有较大相对优势,而且国家也推出很多优惠政策。如为了保住我国纺织服装业的国际市场份额,商务部力推沿海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地区转移。2007年8月规定沿海地区限制类加工贸易企业的保证金台账管理由空转变为实转,而中西部地区可以享受继续空转待遇;同时确立了中部地区9个城市作为承接加工贸易转移地。2007年10月,商务部与国家开发银行共同下发《关于支持中西部地区承接加工贸易梯度转移工作的意见》,致力于加快加工贸易产业向中西部梯度转移,并在转移过程中引导实现产业集聚。

5.采用更加灵活的结汇方式,降低汇率变动风险

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下,出口纺织企业积极采取缩短报价有效期、争取非美元报价、灵活运用金融工具等多种方法来应对汇率风险。据测算人民币汇率每升值1%,出口纺织企业销售利润率就会下降2%~6%。对于本来就簿利出口纺织企业来说,规避汇率变动风险是相当重要。纺织出口企业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规避汇率风险:一在外贸合同中加注有关条款,例如规定若遇汇率变动超过一定的幅度,另行商议价格或各自承担相应的约定风险。二用欧元等非美元进行结算,如果客户坚持要使用美元,则将对报价的有效期限定在1至3个月内,甚至缩短到10天~15天,期满再根据实际汇率调整价格;三多运用汇率方面的金融工具管理风险。如可利用远期外匯交易、货币期权、汇率期货等金融工具固定成本或收益来规避汇率风险。

6.努力降低出口成本,积极应用电子商务方式出口

电子商务方式出口最大的优点是低成本、高效、不受时空限制,将个性化产品需求变成规模化生产供应。目前国内纺织出口企业拿到订单多是在交易会、展览会上,由于交易会、展览会的摊位动辄几万至几十万元,对于微利的中小纺织企业而言,是一种相当高成本组织出口方式。如果生产型企业应用电子商务方式,不但可以节约组织出口成本、扩大出口市场、提高效率,而且可以自己转型充当“贸易商”,减少中间环节的成本。同时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国外买家为了降低采购成本,减少商务旅行和参加展会的数量,更依赖中国的电子商务平台进行采购,这对出口企业来说提供了一次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的契机。

7.延长企业产品线,增加企业利润

由于受次贷危机、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生产成本上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纺织产业链的利润大幅下降,出口企业可以通过延长本企业产品线,同时生产上下游产品,增加企业利润。如自己买纱、自己织、自己染、自己生产服装,把中间利润挤压掉。日本纺织行业在2001年至2003年间同样遇到纺织产业大调整,不少企业面临破产,为生存,一些生产纤维的纺织上游产业企业,向下游进军生产生产机织织物、编织衣物和染色织物;一些下游企业生产上游产品。最成功典范尤尼吉可和郡,通过生产上下游产品,延长企业产品线,增加企业利润。现在该企业已成为日本纺织行业的一个龙头企业。据笔者了解,广东省丝丽国际集团服装有限责任公司现在也是上下游产品自己做,来应付不断缩减的利润,而且效果不错。

参考文献:

[1]张燕生王海峰等:次贷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形势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J].宏观经济研究,2008(3): 7-10

[2]杜娟徐海星骆建基:纺织品成交下降1/4 [N] .广州日报,2008-04-20(A2)

[3]魏好勇高密:纺织服装业产业升级已迫在眉睫[N].中华工商时报2008-05-12(3)

[4]马洪:出口型企业转型可以三步走[N].中国经营报,2008-05-13(3)

[5]刘晓午:评论:出口持续下滑政府减顺不松动[N].中国经营报,2008-05-12(1)

[6]刘文元:纺织业步履艰难 国家酝酿扶持政策[N].上海证券报,2008-05-08(4)

[7]吴静:纺织业进入“寒冬”,向左向右处于“十字路口” [N]. 杭州日报,2008-05-08(5)

[8]海关统计.http://www.customs.gov.cn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