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本科专业评估探索与思考
作者:李衡 李俊 汪雯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9年第03期
摘要:专业评估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是学校全面掌握专业建设情况的有效手段。本文通过梳理桂林理工大学在专业评估过程中所做的探索,结合新一轮专业评估实践,对地方高校专业评估进行分析和探讨,并对下一步如何完善专业评估工作提出思考。
关键词:地方高校;专业评估;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03-0014-03
专业评估是依据评估标准,利用可行的评估手段,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对专业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1]。对高校来说,从评估执行的主体来分,有外部专业评估和内部专业评估两种类型。目前我国初步构建了与中国特色现代高等教育体系相适应的“五位一体”的教学评估制度,由教育部评估中心组织开展的专业评估与认证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 一、专业评估的意义
专业是高校最基本的办学单位,是推进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的着力点,专业建设水平决定着人才培养质量[3]。在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新形式和新要求下,专业评估通过全面考察学校各专业的发展现状与建设水平,凝练优势与特色,查找问题和差距,优化专业布局与结构,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厘清专业建设思路,推进专业内涵建设,进一步加强专业教学改革,提升专业办学水平,保障学校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 (一)学校层面
一是凝练特色,错位发展的需要。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找准自己的定位对学校发展至关重要。对非985、211高校来说,做好一流的本科教育是创建一流大学的重要基础和基本特征。专业评估通过对各专业本科教学工作的全面检验,探索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引导高校走向特色发展的道路。
二是健全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需要。当前,高校正面临从外延式发展到内涵式发展的转变,提高质量是学校的核心任务。构建各类教学评估长效机制是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有效运行的重要途径。专业评估作为教学评估的重要形式,是全面收集教学质量信息,检验教学规范,保障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专业评估的最重要的目标就是教学质量提高和改进。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三是优化教学资源配置的需要。对地方高校来说,可供支配的教学资源是较有限的,特别是西部地方高校,可争取的资源更加有限,在这个前提下,如何合理配置教学资源,培优扶弱,是学校必须面对的问题。学校通过评估深入了解办学的突出问题与薄弱环节,进行改革和扶持,对优势特色的专业加大投入,重点培育,将有限的资源尽量分配到急需的地方,发挥最大的效益。 (二)专业层面
一是进一步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要与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学校总体办学定位等保持一致。审核评估中,专家提出很多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学校总体办学定位及人才培养目标不一致。通过本科专业评估,形成真实准确体现本专业问题的具体报告,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和专业定位是否准确,经过专业自查和专家审查的过程,更深一步探寻专业建设的正确方向。
二是进一步做好师资队伍建设的需要。目前学校部分专业生师比偏高,教师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特别是缺乏拔尖人才和学科带头人,教学团队建设不足。通过对师资数量和结构、教学科研情况等方面进行统计、梳理,对专业的师资建设情况做出总体评述。
三是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过程的需要。人才培养过程存在一系列问题:课程体系不科学、培养目标不明了、教学方法单一;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创新创业背景下,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课程体系的融合不足,实践环节的教学内容和方式不能满足新形式下的人才培养要求;教学改革工作的探索流于表面形式,教师教改动力不足。
四是进一步关注学生发展的需要。学生作为教育教学的主体性越来越被关注,但是学生学业指导与服务工作还停留在以教为中心的层面上,通过专业评估可以引导和营造学生为主体的制度环境和人文环境,使教师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积极开展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组建专业团队和导师对学生学业及职业规划进行指导和服务,用学生学习效果和个体发展评价教学效果,增进学生与教师、学校的互动,促进学生全面和自主发展。 二、专业评估发展历程
专业评估是校内评估的重要部分,从专业评估评价指标体系发展脉络来看,学校经历了从简单套用其他院校的模式,到逐步探索适合本校校情和特色的模式。其核心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受院校评估的导向影响很大,从合格评估的达标模式,到水平评估选优模式,再到审核评估的达成模式,根据学校参与几次院校评估的经历,大致将学校专业评估发展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一)专业评估的形成期
1997年,学校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加强了工程学科的教学与科研,增加了资源与环境工程、材料工程、土木工程以及电子与计算机、艺术设计等专业,研究生方面也从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单一地学扩大到环境工程、市政工程、材料工程、水文学与应用化学等领域,由单一的地质类院校向多科性理工类院校过渡,随着专业的增加,专业评估的要求逐渐显现,学校初步开始探索实施专业评估工作。 (二)专业评估的规范期
2004年学校迎来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取得良好成绩,以此为契机,学校大力开展了“以评促教、以评促改”的工作,形成了以人为本、教学科研并重,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新局面,初步构建多学科性大学的框架。学科建设工程抓住资源、材料、环境、土建及旅游等主体学科,形成学校特色。随后,学校再接再厉,实现了申请学校升格为大学与申请博士点这两大历史性转折。水平评估以后,学校逐步由外延式发展转向内涵式发展,形成了良好的教学档案规范,初步制定了专业建设标准,确定每年开展一次专业评估工作,专业评估逐步走向规范化和常态化。2005年,学校开始了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校内专业评估,之后一段时期的评估方案,多为借鉴兄弟院校,定性指标多,操作性不强。2008年开展的专业评估,参评本科专业49个,学校自主探索了一套适合校情、以定量指标为主、简单易于操作的指标体系和操作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专业评估的发展期
2014年,学校迎来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这一标志性的事件使学校进入了全面深化综合改革的阶段,专业评估也进入了更为专业化、科学化的发展时期。审核评估是一种由外部推动的对于学校内部质量保证、评估和改进系统的同行评议。它采取学校自评和校外专家进校考察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评估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来间接评估教育质量[6]。学校按审核评估要求开展了专业评估工作,把审核评估的主要精神和要素嵌入专业评估中,为审核评估做铺垫性工作。由各专业提出评建目标、建设计划、完成期限,完成《**专业审核评估报告》《**专业质量报告》《**学院教学状态数据》及支撑材料,并进行了自评和院内答辩;在校内专家对各专业自评材料进行审核和指导的基础上,组织校级答辩,并邀请校外专家参与答辩和指导,充分发挥专业评估工作对专业建设的指导作用。 三、新一轮专业评估实施
2016年,学校对有两届以上(含两届)毕业生的所有本科专业进行新一轮专业评估,共有51个专业参评。本轮评估以专业认证的基本理念“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为指导,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制订了详实可行的、结合学校专业建设实际的“本科专业评估实施方案”。 (一)指标体系构建
评估指标体系制定是专业评估工作的基础和核心。在借鉴包括教育部学科评估、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专业认证等多方面标准及国内部分高校相关专业的评估指标体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系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科学设计专业评估指标体系。把握以下原则:一是坚持全面与重点相结合。既要全面了解各专业的基本情况,也要关注专业的优势和亮点;二是坚持动态与静态相结合。既要考察专业建设的现状,也要关注专业建设的过程,更要关注专业发展的潜力;三是坚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科学设计评价指标,以数据定量分析为主,注重对现有条件的客观评价;以专家的定性判断为辅,突出对发展潜力的主观评价。在此基础上本科专业评估指标体系的指标包括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24个,三级指标49个。其中一级指标包括定位与规划、师资队伍建设与水平、教学资源、教学建设、教学管理、人才培养质量、现状评价、特色及补充等。三级指标用34个附表,对定量的数据进行统计,对定性的14个指标用ABCD进行分等,整个评价可以用一张表清晰呈现,简单明了。 (二)工作机制
为保证评估工作顺利进行,成立本科专业评估工作领导小组,在教学工作委员会指导下开展工作,负责专业评估工作的组织协调工作,办公室设在发展规划与教学质量监控中心。二级学院是专业评估的主体,负责组织自评和材料收集、整理、填报等工作。教务处、科技处、学工处、团委、人事处、财务处、招就处、资产处、图书馆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本部门业务管辖范围内的相关基础数据提供、相关业务指导等工作。 (三)评估程序
专业评估分为职能部门数据整理、学院数据核对与自评、学校评估和总结反馈四个阶段。本轮评估所有定量指标均对应了数据表,所有数据先由职能部门根据《本科专业评估指标体系及自评表》及支撑材料附表,整理相关数据后发给学院补充核对,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院的工作量,又保证了数据的权威性。学院组织各专业对照评估指标体系,认真核对自评表及支撑材料附表数据,并完善学院需要补充填报的数据与资料;同时,摸清现状,查找不足,全面评估专业办学水平,撰写本专业自评报告。 (四)评估结果使用
根据学院自评和专家组意见,确定各专业的评估等级,形成专业后续建设的意见和建议。评估等级的评定既要看专业培养目标与培养效果的吻合度,同时也要根据软硬件指标与学校其他专业、其他学校同类专业的比较得出。评估意见作为专业建设经费预算及各学院相关建设项目申报的依据,也为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提供依据。 四、思考及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优化指标体系
评估指标体系是专业评估的核心,优化指标体系应注重三方面因素。一是注重评估指标的导向性,要根据院校评估专业认证等指标导向的影响,结合本校实际,及时调整优化。二是注重多元化评价主体的参与,加强学生和教师作为评价主体的作用。在师生中开展对所在专业的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满意度调查,将师生对专业的总体评价加入到评估指标中;将专业竞争力排名等社会对专业的评价加入到评估指标中。三是关注专业的发展潜能,将专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契合度高、专业建设基础好、发展空间大的专业作为建设重点。 (二)构建信息化平台
新一轮的专业评估初步构建了以电子工作表为载体的专业基本数据库,下一步学校尝试构建“基本数据库+流程模块”模式的全校教学状态数据平台系统,实现数据共享,开发专业评估、院系评估等流程模块,评估时只需构建好指标体系,即可通过数据调用完成原始数据的整理,大大减轻学院和职能部门的工作量,节约评估所需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全面准确的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也为学校行政职能部门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三)关注质量持续改进
美国著名教育评估研究专家斯塔弗尔·比姆说:“评估最重要的目的不在于证明而在于改进”。评估结果的反馈和调控是保障教学质量持续改进的最后一环,也是关键一环,不能停留在简单的分出等级和书面反馈意见,对问题的进一步跟踪和指导是我们要更加关注的。下一步,我们将根据评估结果指导专业改进人才培养目标和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计划,同时在实施过程中提供适当的帮助,使专业评估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许俐俐,余巍巍.关于高校基于专业规范下专业评估的思考与实践[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36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EB/OL]. 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168 /201403/165450.html,2011-10.
[3]林冬华,沈文淮,熊建文.高校本科专业评估的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6,(8):58-6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