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的康复
一、概述二、康复评定三、康复治疗一、概述
(一)概念
烧伤是以火焰、热水、热蒸汽、热油、热水泥、
电流以及化学物质和放射性物质等因子,作用于人体皮肤、粘膜、肌肉等造成的损伤。
皮肤热损伤后发生的一系列局部和全身反应以及临床过程取决于患者的烧伤面积、部位和烧伤深度。
烧伤治疗的三大飞跃
1. 补液公式的应用大大降低了死亡率。
在烧伤救治的过程中介入康复治疗可以:2. 抗生素的应用控制感染,使感染局限化,降低了病死率。
3. 康复治疗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促进创面的早期愈合缓解肥厚性瘢痕的形成和关节的挛缩(二)烧伤病理生理和临床分期
1. 急性体液渗出期(休克期):组织烧伤后的立即反应是体液渗出,伤后48小时内主要威胁病人生命是休克。
2. 感染期:烧伤水肿回收期一开始,感染就上升为主要矛盾。
烧伤的特点是广泛的生理屏障损害,又有广泛的坏死组织和渗出,是微生物良好的培养基。浅度烧伤若创面处理不当可出现创周炎症(蜂窝织炎)。严重烧伤由于机体免疫力低下,可出现全身性感染。
3. 修复期:组织烧伤后,炎症反应的同时,组织修复也已开
始。浅度烧伤多能自行修复,深Ⅱ°靠残存的上皮岛融合修复;Ⅲ°烧伤靠皮肤移植修复。
(三)烧伤早期处理
1.抗休克2.焦痂切开
3.抗感染4.创面处理
(四)烧伤常见并发症
1.水肿
2.骨和关节病变3.肌肉萎缩和肌力下降4.压疮
5.心肺功能障碍6.肥厚性瘢痕
二、康复评定
(一)烧伤深度及面积评定
烧伤面积的评定一般采用经实测
中国人体表面积而建立的“中国新九分法”来表示。
烧伤深度的分类方法较多,我国惯用“三度四分法”。
中国新九分法
头颈双上肢躯干双下肢
1*9﹪2*9﹪3*9﹪5*9﹪
烧伤深度识别
烧伤深度受累部位表皮浅层,生发层健在,再生力强。表皮生发层、真皮浅层,有残存附件(汗腺、毛囊)。临床表现预后浅度烧伤深度烧伤Ⅰ°浅Ⅱ°表面红斑、干燥,3-7天脱屑痊愈,短期烧灼感。内有色素沉着。局部红肿,水疱上皮再生靠残存表皮生形成,破溃后创发层和皮肤附件增生,面红润、潮湿、1-2周内愈合,一般不留瘢痕,多数有色素沉疼痛剧烈。着。深Ⅱ°真皮层,介于浅可有水疱,创面可赖上皮残存皮肤附件Ⅱ°和深Ⅱ°之间。微湿,红白相间,增殖形成上皮小岛,可融合修复,需3-4周。痛觉迟钝。常有瘢痕增生。真皮全层甚至皮下、无水疱,焦痂,需靠植皮愈合痛觉消失,局部肌肉或骨骼皮温低Ⅲ°(二)烧伤后肥厚性瘢痕的评定
肥厚性瘢痕是烧伤后遗症,处于关节部位的肥厚性瘢痕发生挛缩,造成患者关节活动受
限,甚至关节僵直。
肥厚性瘢痕评定可分为临床评定和仪器评定
两方面。
1. 临床评定
肉眼观察和照相比较肥厚性瘢痕的颜色、厚度、弹性质地、面积。颜色
分稍红、粉红、红、紫红、深紫红;
弹性厚度
分很软、软、稍硬、硬、坚硬;分很薄、薄、稍厚、厚、很厚;
分为无、偶有、需药物控制等3
是否伴随痒、痛症状各等级。弹性
可用弹力计测定,病记载受伤的时间。
2. 仪器评定
(1)超声波测量:高分辨率脉冲超声波的分辨率达
0.05mm,频率在10-15MHZ之间,根据两个主要峰之间的距离计算出瘢痕的厚度。
(2)经皮氧分压(TCPO2)的测定:可反应肥
厚性瘢痕的代谢状况。用血氧测量计测定瘢痕的TCPO2,肥厚性瘢痕的TCPO2明显高于正常瘢痕和正常皮肤,且与治疗效果成反比。
(3)血、尿羟脯氨酸含量的测定:可反应肥厚性
瘢痕的胶原代谢情况。瘢痕面积与血、尿中的羟脯氨酸含量成正比,与病程无明显关系。
3.瘢痕记分
常用于瘢痕情况的分析,评测中需要仪器测量及精确记录,但其评分标准项目繁多难以记忆。
(三)肢体运动功能的评定以及日常活动能力的评定
三、康复治疗
烧伤的康复治疗主要针对创面
肥厚性瘢痕关节功能障碍
(一)创面治疗
1. 早期
烧伤创面愈合前,物理治疗的目的主要是预防和控制感染,促进肉芽和上皮生长,加速创面愈合,为早日进行功能训练奠定基础。
具体措施
(1)水疗(2)光疗
1)电光浴、红外线照射疗法2)紫外线疗法:
(3)短波及超短波治疗
2. 后期
烧伤后期创面已基本愈合,主要存在新生上皮其水疱、裂开、糜烂、溃疡,肥厚性瘢痕的增生、粘连,瘢痕区疼痛、瘙痒等问题。
烧伤愈合后的新生上皮特别脆弱,即使是轻微的损伤,比如运动治疗、夹板和弹力衣的压力、力量很小的碰撞都可能导致新生皮肤的磨损和水泡。小水泡可用无菌针头抽吸水泡内的液体,并用棉签轻轻挤压,若出现较大的水泡,用红汞或碘仿涂抹效果较好。
愈合后的烧伤皮肤因干燥和缺乏弹性易裂口、瘙痒和撕裂,可采用如下方法:
冷敷可使痒缓解数小时之久;
用清水清洗痂皮保持皮肤的清洁,忌用热水,因热水引起的出汗会加重患者症状;
干燥的皮肤用无香味、无刺激性的油膏涂抹保持局部湿润;
口服抗组氨剂可以减轻瘙痒症状。同时若配合心理治疗中的松弛技术也有一定的效果。
物理治疗可以促进残余创面愈合、促进烧伤区新生皮肤的老化,软化瘢痕、减轻疼痛和瘙痒症状。(1)音频电疗(3)超声波(5)紫外线
(2)蜡疗(4)红外线
(6)直流电离子导入
(二)肥厚性瘢痕的防治
肥厚性瘢痕是皮肤真皮损伤后形成的色红、质硬、高出周围皮肤的病理结
构肥厚,以结缔组织过度增生、胶原过度沉积为其病理特征。
其影响主要是毁容和挛缩。
1. 病因病理
肥厚性瘢痕往往局限于损伤范围内,一般在烧伤后3个月开始出现,大约0.5-1年最明显,最后自行变软、变薄,整个由增厚到成熟的过程可以持续2-3年,最终为部分缓解或完全缓解,也可能终生不缓解。
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肥厚性瘢痕的形成与烧伤深度、创面愈合时间、移植物、受伤部位、年龄、皮肤张力等有关。
2. 预防和治疗
(1)压力治疗
压力治疗是目前公认的防治肥厚性瘢痕最有效的方法。持续施以与毛细血管压力3.33kPa(25mmHg)相等或更大的压力,可减少局部的血液供给和组织水分,可使瘢痕相对缺血、胶原纤维束重新排列,阻碍胶原纤维的合成。
预防性加压时机原则上是创面愈合后越早
开始越好,使用压力套的时间标准为23—24h/d,坚持0.5 -3年,甚至更长时间,直到瘢痕成熟(变薄、变白、变软)为止。压力治疗的方法绷带、压力衣等。
主要有弹性包裹、管形加压
(2)矫形器(3)硅胶治疗
(4)手术治疗(5)放射治疗
(6)药物治疗(7)激光治疗
(三)关节挛缩的预防和治疗
1.关节挛缩的成因(1)关节长期不活动
严重烧伤的患者长期卧床,身体不能
自由活动,同时疼痛、创面未愈等因素也可导致患者不敢活动,加上不正确体位(多表现为肢体的屈曲、内收松驰位)的摆放,久之必然造成关节挛缩。
(2)深Ⅱ度和Ⅲ度烧伤容易产生肥厚性瘢痕
位于关节附近肥厚性瘢痕收缩,造成关节挛缩。
2. 预防
(1)体位保持
是指将身体的受累部位安置在恰当
位置,并进行适当固定。在急性期,通过恰当的体位摆放,可限制水肿的形成,维持关节活动度,防止挛缩和畸形,以及使受损伤的功能获得代偿。
(2)保持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
3. 治疗
(1)牵引
(2)支具(夹板)
(3)被动运动(4)手术治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