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四单元辽宋夏金元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8讲宋元时期的政治学案含解

2021-11-09 来源:易榕旅网
第四单元 辽、宋、夏、金、元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三维坐标·时空清] [三面解读·特征明]

政治层从若干民族政权并立逐步走向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发展完善。民族政权长期并存;出现了又一次民族融合;少数民族政权封建化,形成新的民面 族。 经济层面 文化层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商品经济水平超过前代;南方经济获得较快发展,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扩展;海路和陆路的对外交往空前繁荣。 封建文化高度繁荣;各族文化交融;科技成就突出,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外传;理学有了较大发展;文学艺术逐渐平民化、通俗化,突出代表有宋词、元曲面 和反映市民生活的风俗画。 第8讲 宋元时期的政治

一、宋朝时期的政治制度 1.君主专制的加强

(1)宋代设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

(2)中央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 2.中央集权的强化 (1)措施: 削夺地方权力 以“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为纲领,统治者将地方的行政权、财权、军权统统收归中央,又派文臣任知州,削弱了地方节度使的权力,从而彻底扭转了中唐以来由于地方势力膨胀而造成的藩镇割据的局面 中央官制方面,采用分化事权的方法削弱相权,设枢密院分掌军权,又设三司“分权制衡” 分掌财政,从而将相权一分为三。地方官制方面,在各路设转运司、提点刑狱司、提点常平司和安抚使司,分掌军政、民政、财政、司法等权,互不统属,彼此监督。各州设知州,统领一州军、民之政,另设通判以分知州之权,并对知州进行监督

1

确立了三衙一枢密院新体制。枢密院总理兵政,握有调兵之权。三衙主要负责加强对军队的控制 军队的训练等日常事务,有“握兵之重”。两个机构互相制衡,形成了枢密有发兵之权而无握兵之重、三衙有握兵之重却无发兵之权的格局,实现了握兵权和调兵权的分离。握兵权、调兵权和统兵权的分离,在体制上彻底消除了将帅专兵、发动兵变的可能性 [补] “官、职、差遣”制度 宋朝实行官衔与实际职务分离的官吏任用制度,即“官、职、差遣”制度。官即官名,只是一种虚衔,作为叙级、定薪俸之用;职亦称贴职,是授予一部分文官的荣誉衔,并无实际职掌;差遣才是官员所担任的实际职务,故亦称职事官,枢密使、三司使等属于此类。一般官员则在所担任的职务之前,冠以“判、知、权、管勾、提举”等字眼,如判寺事、知州、提举常平等,以示差遣。这样做的目的也是为了中央集权。

[拓]宋代为了加强对内控制,以掌管军事的枢密院(西府)和掌管政务的中书门下(政事堂、东府)共同行使行政领导权,并称为“二府”,为当时最高国务机关。二府制的特点就是文武分权。枢密院和宰相的政事堂一文一武,互不通气,分别向皇帝奏事。皇帝利用两者之间的异同,直接控制军权和行政权。另外又将财政大权从宰相手中分割出来而设置了三司:度支、户部、盐铁掌管全国的财政,长官是三司使,亦称“计相”。这些措施使得军、政、财三权分立,互不统属,从很大程度上加强了君主专制。

[拓] 宋代的重文轻武国策:为了吸取唐末五代藩镇割据,武将权重,乃至操纵政权的教训,宋初统治者开始推行重文轻武的政策。重文轻武国策推动了宋代科举考试的发展,为士人地位的提高提供了条件,但也为宋代的“积弱”埋下了隐患。

(2)评价: 积极 宋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实现了统一、稳定的政治局面,为两宋时期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地方权力太弱,在对外战争中无力抵抗;对军队防范过甚,削弱了军队弊端 的战斗力,在对外战争中居于弱势;官僚机构分化事权和互相牵制不当,造成机构重叠、官员队伍庞大、效率低下等问题。形成积贫积弱的局面 3.科举制的完善 (1)措施:

①严格科举考试程序(乡试、省试、殿试三级考试),殿试成为定制,录取权由皇帝直接掌握。

②减少考试科目,进士科成为最主要的科目。

2

③大大增加录取名额。

④实行糊名和誊录防止徇私舞弊。 (2)作用:

①积极性:为各阶层的读书人进入仕途开辟了道路,使北宋的政权基础进一步扩大,也起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

②局限性:科举取士名额不断扩大,致使官僚集团急速膨胀,形成冗官问题,给国家财政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二、元朝时期的政治制度 1.中央官制 中书省 枢密院 御史台 设立中书省作为中央最高的行政机构,总理全国政务。中书省长官为中书令,后来皆由皇太子兼领,已成为虚衔 枢密院掌管兵权。长官为枢密使,也由皇太子兼领,实际上也是虚衔 御史台掌管监察。御史台所辖机构有殿中司及察院,又有内八道肃政廉访司 宣政院掌管佛教僧徒及吐蕃(西藏)事务,通政院掌管驿站,将作院掌管工匠,太史院掌管天文历法,大宗正府掌管蒙古人的诉讼等 宣政院等 2.行省制度 (1)内容:

①除河北、山西、山东等地由中央直接管理外,地方设行中书省,行省长官由朝廷任命。 ②行省之下,分设路、府、州、县,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进行管理。 ③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行使权力时受中央节制。 (2)评价:

①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 ②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③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注] “积贫”是指冗官、冗兵和“岁币”银绢造成北宋财政入不敷出;“积弱”是指兵员剧增后军队战斗力低下。

[拓]从全国政务的角度来看,元代中央行政主要分为四个系统,即管理政务的中书省,管理军事的枢密院,管理监察的御史台,管理宗教和吐蕃事务的宣政院。这四个系统互不统属,依照自己所管辖的事务的范围,“得自选官”,直接对皇帝负责。

3

[辩]元朝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不同。唐朝的中书省是决策机构,负责草拟政令;元朝的中书省是行政机构,它与唐朝尚书省的职能类似。

[注]从元代开始,行省区划主要以中央军事控制为目的,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任意将自然、人文和社会环境差异极大的各个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削弱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认同感,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这种划分行政区域的方法自然就加强了中央集权,客观上也促进了各族人民之间在经济、政治与文化方面的交流。

重难点一 宋元中央和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一读图明史——宰相地位的演变

[解读] 汉唐宰相大多出自世家大族,朝堂上可以坐着与皇帝议论国事,为之“坐而论道”。宋朝时,大臣多出自科举,已无“坐而论道”的资格,在皇帝面前必须直立奏对。到了明朝,大臣要先行跪拜礼,然后起身奏事。从宰相奏议国事坐—站—跪拜皇帝,反映了相权不断削弱,君主专制的强化。

[系统认知]

汉唐以来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特点 皇权不断强化,相权不断削弱 宰相制度沿着相权的步步削弱、君权的逐渐强化这根主线发展演变 内朝在牵制、架空外朝的同时,久而久之逐步发展为制度化、合法化的外朝中央机构 由实位到虚位反映的是宰相权限及权威的下降,宰相不在专职是对相权的限制压缩 宰相既实行分权,在同一机构中,往往设置多个宰相职宰相权力不断分化 位,又注重事权的相对集中,弥补分权导致的效率低下的弊端

4

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化 宰相职位的设置由实位转向虚位 二史料探史——元朝行省制度的特点

史料 元朝行省的划界原则,一改前代以山川形便为主的做法,明确以犬牙交错为主导,目的是从根本上消除行省赖以自重的自然地理之险、区域经济之利、一方民众之心,这在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史上具有转折意义①。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行省官员通常由左丞相、平章、右丞、左丞、参知政事等六七人组成②。……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③。

——摘编自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探究] 根据史料,概括元代行省制度的特点。 [解读]

(1)史料中有什么——全面获取信息

① ② ③

(2)答题用什么——针对筛选信息

行省制是中国古代地方政治制度的创新,其根本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抓住这一核心再回到史料中去概括其特点。而①体现的是其区域划分,②③体现的是其行政管理。

[提示] 遵循犬牙交错的划界原则以消除割据隐患;体现实行集体负责制度,防止大臣擅权;体现行省是中央的派出机构,受中央节制管辖,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系统认知]

元朝的行省制度与郡县制的区别

(1)郡县是地方机构,郡县长官是地方官员。中央政令直达郡县,直线行政,有利于民族国家的统一。

(2)行省是中央政府的派出机构,行省长官是中央官员。元设中书省,即中央政府,职责是总理全国政务,管理“腹里”地区(河北、山西、山东、内蒙古南部以及河南北部等)。其余地方设行省,是分区统治,不是直线统治。

三归纳总结——唐朝和宋朝加强君权的异同 (1)不同点:

①三省设置:唐朝加强三省的职能;宋朝三省有名无实,相权被进一步分割,枢密院、三司、参知政事分割了宰相的军权、财权和行政权。

②最高行政机构设置:唐朝以尚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宋朝以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

5

划界犬牙交错,消除割据因素 实行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 中央掌握行省大权,行省有部分权力,但其服务于中央集权 (2)相同点:通过分割相权,加强皇权。 ①唐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被一分为三。

②宋朝设枢密使,分割宰相的军权;设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权;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

(四)归纳总结——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沿革 (1)历代地方行政管理机制的沿革

朝代 秦、西汉 东汉 唐代 宋代 元代 行政机制沿革 郡—县 州—郡—县 道—州—县 路—州—县 省—路—府或州—县 (2)中国古代地方行政机构演变的规律性认识 ①中央集权是推动地方行政层级变化的主因。王朝建立初期,一般都要强化对地方的控制,对地方机构进行改革;王朝的后期,中央集权制受到破坏,对地方的控制也随之减弱。

②分权是地方行政机构改革的基本方法。比如宋代设置通判监督知州,设置转运使削弱地方财政权;明代设置三司分掌地方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等,但分权易导致效率降低的局面出现。

③沿袭变革是历代地方行政层级变迁的主线。中国历代地方行政层级变迁的一条主要线路是对前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基本沿袭和改进,沿袭为主,变革为辅。

④下稳上动是地方行政层级结构变化的特征。纵观中国2 000多年的封建史,县作为地方行政层级的基层政区,是相对稳定的,而县之上的州、府、省则变化很大。

重难点二 宋代文官政治的确立

一史料探史——宋代文官政治

史料 宋朝皇帝与“士大夫治天下”成为宋朝政治的基本特色①。宋朝选官制形成了三级考试、三年一考的制度。考试手段严格,力求做到公平竞争②。唐朝登科总数为6 603人,两宋达到45 640人③。在人事管理制度方面,法规细、条文多、任法而不任人。官员的实际职务和官阶制度比唐朝更加发达,职务迁转和官阶迁转的考核严格、程序复杂④。宋朝皇子都不直接封亲王,只有少数人才有可能封为亲王,亲王上朝时位列宰相之下,官属亦从简。防范外戚、宦官预政⑤。皇帝定时学习成为制度,即经筵制度。程颐在经筵讲书时以师道自居,表情严肃,使得皇帝畏惧。宋朝的御史台和谏官合一,既牵制宰相,也约束皇帝,

6

有时还与宰相合作对抗皇帝⑥。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探究] 根据史料,概括宋朝文官政治发达的表现。 [解读]

(1)史料中有什么——全面获取信息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2)答题用什么——针对筛选信息

史料为总分结构,先整体说明了宋朝实行文官政治,后分点阐释了文官政治的表现,因此解读时应重点抓住②~⑥的信息进行概括。

[提示] 官员选拔的程序制度化;通过科举考试选拔的官员数量多;官员考核和管理严格、公正;宗室、外戚、宦官等非理性的政治因素受到抑制;士大夫集团与皇权形成相对合理的制衡关系。

[系统认知]

宋代文官政治形成的原因、表现及评价 (1)原因: 经济上 封建土地私有制得以迅速发展,租佃契约关系日益普遍,社会流动性空前加强,为宋代文官政治准备了条件 皇帝与“士大夫治天下” 考试程序、制度、手段严格 两宋科举录取人数众多 职务迁转和官阶迁转的考核严格、程序复杂 防范外戚、宦官预政 士大夫可以约束皇权 政策上 吸取前代武人拥兵自重而皇权式微的教训,确定了以文治国的方针 选官上 科举制度得到了较大发展,削弱了门第血统在科举中的作用,增加了寒门士人仕进的机会,使科举考试向整个社会敞开了大门 宋代教育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官学、私学的数量和规模都超过了前代,这既提高了社会整体文化水平,也为文官政治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教育上 (2)表现:

宋初最高统治者将兵权、行政权、财权集于中央,各路监司、各州的长官,大多重用文人,并以文人掌兵权,根除藩镇跋扈之祸。同时,宋初统治者又提倡文教,复兴儒学,扭转五代颓风,激励士大夫的忠义节气,养好士风。“兴文教,抑武事”,崇尚文治,奖励儒术是宋代基本国策。

7

(3)评价:

宋代文官制度使传统的“贵族政治、武人政治从此基本上退出了封建中积极性 国的历史舞台”;宋代文官制度使权力收纵自如,无尾大不掉之虞;宋代文官制度使书院兴起,学者辈出,经学、史学、文学、科学技术等均甚发达 局限性 二家国情怀——文官政治对道德伦理观的影响

(1)由于国家对文人的重视,士人的道德伦理观开始悄然发生变化,“以天下为己任”和“忠君”的意识逐渐成为士人修身的重要内容。

(2)“修齐治平”成为文人入仕的终生追求。范仲淹等文官士大夫最终将这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主体意识发挥到极致,身体力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王安石则以富国强兵为己任,将这种社会责任感付诸实践;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所言所行无疑是这种国策和文官政治长远影响的结果,更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起到了重要作用。

[随堂巩固训练]

一、高考题——变客观为主观,思维更广更透

1.(2018·全国卷Ⅲ)下表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 ) 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

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 高级官员 中级官员 低级官员 无官职记录

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 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

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 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

宰相人数 北宋(71) 20 15 12 24 南宋(62) 8 10 8 36 政出多门,效率低下;冗费增多,财政拮据;容易形成党争;头重尾轻,地方凋敝 [读懂] 随着宋代科举制的发展,材料中无官职记录的平民子弟担任宰相的人数增加,

8

从而跻身于社会上层,加强了社会阶层流动,进而有利于中央集权。

[做对] 选B

2.(2018·天津高考)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调动行省所属军队须皇帝批准。这表明元朝( )

A.地方拥有适度权力 C.行省权力集中专断

B.地方缺乏实际权力 D.君主专制得以加强

[读懂] 结合题中信息可知,在元朝行省制度下,行省拥有处理地方政治、经济、军事等事务的权力,但行使权力受到中央节制,这说明元朝行省制下地方拥有适度权力。

[做对] 选A

3.(2016·全国卷Ⅰ)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 )

A.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 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 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 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

[读懂] 材料线索:“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使得帝王不可“容易行事”→说明宋代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

[做对] 选A

二、模拟题——抓题眼抓关键,解题更快更准

1.隋至唐前期的中书门下是决策首脑机关,从不负担琐碎事务。唐代中后期至宋代的中书门下承担了大量的日常政务性工作,出现了中枢机构政务化的趋向。宋代的设官分职方式,在“从脞芜杂”的表象背后,突出了国家政务的核心内容。上述变化主要表明( )

A.吏治渐趋清廉化B.部门间关系更融洽

C.官员日趋专业化D.中央集权显著加强

解析:选C 材料主要反映中枢机构权力的变化而不是吏治清廉的问题,故A项错误;根据所学,唐初具体政务由尚书省负责,据材料“中书门下承担了大量的日常政务性工作”可知部门权力出现重合,故B项错误;据材料“出现了中枢机构政务化的趋向”可知对官员的政务处理能力要求提高,即官员日趋专业化,故C项正确;材料主要反映中枢权力的变化而不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故D项错误。

2.唐宋笔记中对当朝君主的记载较多。唐人用诸多异象来表明皇帝非凡人,宋人对“人

点拨:中枢机构政务化,对官员的政务处理能力要求有何变化? 9

事”的关注加强了。在君臣关系上,唐人多涉及前代,并叙述较少,宋人往往切近作者自身所处时代,对君臣关系更加关注,多详载内廷变革与矛盾。这种变化反映了宋代( )

A.明君贤臣共治天下的理想诉求

C.市民阶层的普遍文化心理倾向D.社会舆论影响政治生活

解析:选A 宋代以文治国,宋人多关注“人事”,关注君臣关系,体现了明君贤臣共治天下的理想诉求,故A项正确;南宋后理学成为居于统治地位的正统思想,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唐宋皇帝及君臣关系等政治生活,与市民阶层世俗化的文化倾向不符,故C项错误;唐宋笔记是对唐宋政治生活的反映,体现了政治生活对社会舆论的影响,故D项错误。

3.宋代有知识分子主张重建上古时代的宗法组织,形成了以修宗谱、建宗祠、置族田、立族长、定族规为特征的新的宗族制度。高级官僚在宗族建设中起了重要作用,如范仲淹为加强本族内部的相互扶助,设立了“义庄”等。这反映了( )

A.宗法制度的逐渐完善B.国家权力在地方的渗透

C.世俗文化进一步发展D.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削弱

解析:选B 宋代的宗族制度具有修宗谱、建宗祠、置族田等特征,同时高级官僚也推进宗族建设,这些都有利于从经济、政治、思想等方面稳定地方宗族的结构和秩序,体现了国家权力在地方的渗透,故B项正确;宗法制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逐渐瓦解,A项错误;宗族文化不等于世俗文化,C项错误;宋代的宗族制度建设有利于中央集权,D项错误。

4.(2019·湖南师大附中模拟)宋太祖定下了“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的家法。以后历代皇帝坚持“与士大夫治天下”,以致“终宋之世,文臣无欧刀之辟”。宋代( )

A.确立了“以文治国”的统治方略B.结束了“重文轻武”的五代风尚

C.形成了“以儒立国”的正统思想D.出现了“积弱积贫”的社会状况

解析:选A 题干中“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与“与士大夫治天下”,再联系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可知宋代解决了唐末以来上百年的藩镇割据问题,确立了“以文治国”的统治方略,故A项正确;宋代开创了重文轻武的国策,并非结束,故B项错误;“以儒立国”正统思想的形成是在西汉武帝时期,且题干中未提及,故C项错误;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造成庞大的官僚机构和军队,埋下积贫积弱的祸根,与题干无关,故D项错误。

5.赵翼《陔馀丛考》载:“至元设行中书省于各路,遂又移为方州之名,曰各直省也。然行省之称,亦不自元始。金宣宗时,州县为元兵残破,乃随处设行省,以治一方。”由此点拨:皇帝坚持“与士大夫治天下”的原因与目的是什么? 点拨:中央政府高官利用宗族建设提升了其在家乡的影响力说明了什么? B.理学成为封建正统思想

点拨:时代背景是关键。 10

说明( )

A.行省因防御元兵而设B.行省制度开启于金代

C.地方官制具有继承性D.行省为流动的中书省

解析:选C “金宣宗时,州县为元兵残破,乃随处设行省,以治一方”表明行省是为了治理一方,故A项错误;行省制度开启于元代,故B项错误;“然行省之称,亦不自元始。金宣宗时,州县为元兵残破,乃随处设行省,以治一方”表明行省制度的形成经历了一个过程,故C项正确;行省为流动的中书省与材料的内容强调行省制度的形成是一个过程不符,故D项错误。

点拨:在元之前,就有行省设置。 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