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产学研合作研究_问题与对策

2020-11-24 来源:易榕旅网
第10卷第5期󰀁

2010年10月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o.l10No.5

󰀁󰀁󰀁󰀁󰀁󰀁󰀁󰀁JournalofGuangdongUniversityofTechnology(SocialSciencesEdition)󰀁󰀁󰀁󰀁󰀁󰀁󰀁󰀁󰀁Oct.2010

产学研合作研究:问题与对策

苗素莲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教育学院,广东广州,510665)

*

摘󰀁要:文章从外部条件与内部机制两方面分析了我国产学研合作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

建议。

关键词:产学研合作󰀁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存在问题󰀁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23X(2010)05󰀁0044󰀁04

󰀁󰀁我国的产学研合作经历了建国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前高等教育与简单生产劳动的结合,20世纪80年代初!90年代中期教学、科研生产联合体和产学合作教育,到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产学研全面合作三个阶段。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产学研合作为促进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与科技成果转化,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科技与经济的有机结合,做出了贡献。毋庸置疑,我国的产学研合作也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育,使󰀂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企业和高校,尤其是企业对技术创新、与高校合作寄予厚望。20世纪80年代末期,在科技成果转化刚刚起步时,媒体对一些依靠技术创新成功了的企业大力宣传,过度渲染产学研合作进行技术创新给企业带来的经济前景,而对技术创新带来的风险宣传不够。使一些企业误认为只要买到科研成果就能实现其价值,从而为企业带来可观效益。在这种认识的推动下,盲目投资与高校合作,成果虽然出来了,但大部分后续开发工作因种种原因未能顺利进行,这对企业与高校实行产学研合作带来了很大负面影响。人们尤其是企业界人士认为技术创新太神秘,口头上说必须进行产学研合作,实际有犹豫观望的倾向。

3.政策法规不健全

我国政府虽然陆续在有关文件中对产学研合作做了规定,出台了一些有利于产学研合作的政策,但这些政策还不配套,对产学研合作的推动力不强。最权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和∀全民所有制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都没有企业科技投入的硬性规定。政府对企业的评价,往往以产值利税数额为指标,对科技进步没有具体指标。这显然不利于增强企业产生与高校合作进行技术创新的动力。而对高校科研人员的评价,往往更看重承担研究课题、发表论文的级别,重视科研的学术性,而对成果的转化推广重视不够,使许多成果止于通过评审、论文发表,科研人员缺乏与企业合作进一步研究开发使成果转化的动力。有的地区制定了

󰀁󰀁一、产学研合作存在的问题

(一)外部条件问题1.市场机制不健全

我国虽然已经实行了市场经济,但由于长期的计划经济的影响,社会资源的市场配置程度还较低,政企关系不顺,市场发展不完善。在我国目前的经济环境下,对先进技术的渴求还未构成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必然要素和市场良性竞争的核心内容。存在于市场营销等方面的不公平竞争还渗透于其中,并且还将会有一定的生存空间。这种不规范行为的存在和技术创新的高风险,对依靠科技进步实现效益增长的企业造成消极影响,使企业靠科技求发展的信心不足,缺乏技术创新的动力。

2.媒体对技术创新宣传不恰当,社会缺乏对产学研合作的正确认识

产学研合作是科技教育与经济发展密切结合的重要途径,是知识经济的必然要求。政府及时制定了󰀂科教兴国 的战略决策,并进行了广泛的宣传教

收稿日期:2010󰀁03󰀁19

*本文为2006年度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德、美两国高职院校发展研究 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05JY007。作者简介:苗素莲(1967󰀁),女,汉族,副教授,教育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研究。44经济与管理:

产学研合作研究:问题与对策

对产学研合作的优惠政策,但力度不够,覆盖面太小,还有些政策只是写在纸上,并没有落实。规范合作各方行为的法律法规严重缺乏,导致一系列足以使合作破裂的具体问题。

4.科研管理体制不合理导致项目与市场需求相脱节

目前我国的科学研究队伍主力军集中在大学和科研院所。现行的对科研人员及科研机构的评价体制过多注重纵向课题、论文发表的数量及其刊物级别等,使科研人员或科研单位并不太关注其科技产出的经济效益,因而对日后项目的推广应用未能构成压力。科技人员在选题时因没有迫切的市场动机,选题的背景更多的是考虑课题的学术意义,以求获准立项,因而研究项目难以与市场需求相适应;即便项目来自于对市场需求的判断,但由于自身的局限性,这种判断也多是简单的、外在的判断,其成果往往与生产所要求的基础设施、生产条件、技术力量及企业的总体开发计划等方面难以吻合,企业自然不愿吸纳󰀂不合口味 的技术,造成技术与市场需求相脱节;此外,由于客观物质条件及人才结构的局限,大学或科研单位只能完成初试,无力承担中试,因而项目不具备企业尽快投产所要求的成熟度。按照项目中试所要求的条件,中试应由企业来承担,但因企业不了解项目研制的基础及研究开发的前景而不愿冒然接纳,使得合作中途流产。

5.资金支持不够

技术创新是一项高耗资、高风险的事业,但一旦成功,收益的不仅是创新的企业和合作的高校,而是全社会。因此政府应该给予足够的资金支持。政府虽然对一些项目给予启动经费,但常常到了中试环节经费跟不上,只得中途下马,造成了极大的浪费。2006年广东地方财政科技拨款为104󰀂10亿元,只占当年地方财政总支出的4󰀂08%。2007广东省研究与发展经费总数为405󰀂5亿元,只占当年GDP的1󰀂3%,

[2]

[1]

科研人员比例不足30%,远远低于美国85%的水平,仅及韩国60%的一半。从工业企业内部来看,我国研发人力资本的投入在1996!2000年呈逐步上升趋势,尽管这样,到2005年我国工业企业研发人员也只有76万人,只占全部从业人员的2󰀂0%。而且绝大多数企业的高级人才分散在不同部门,科技人员󰀂集中度 过低,形成不了有技术竞争力的科研开发能力。因此缺乏与高校长期合作技术创新的基础。

其次是合作各方利益分配机制不合理。我国的产学研合作或以成果为中介,或以项目为中介。以成果为中介的合作,企业往往一次性买断某项成果或专利的使用权,由此带来的收益和风险基本都由企业享用或承担;以项目为中介的合作,研究阶段的费用(不包括教师工资)由企业支付。成果投入生产如果成功的话,高校也得不到更多的收益,高校利益受损;如果成果投入生产失败,企业则会感到先前的投资付诸东流。利益分配机制不合理有时使企业

利益受损,有时使高校利益受损。其原因在于,合作各方对总利润的贡献率难以计算;各方在合作的不同阶段承担的合作风险难以准确估量;对在合作中有突出贡献者的利益考虑不够;对违约者制裁不力;缺乏产学研合作全过程的监督机制,合作各方不知道对方究竟投入多少,赢利多少等。

[4]

[3]

󰀁󰀁二、解决产学研合作现存问题的对策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对策建议。(一)完善科技成果交易市场,使企业成为科技开发与投入的主体

1.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使企业成为科研开发与投入的主体

要强化科技意识,牢固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的观念。企业不仅是生产经营的主体而且也是科技开发的主体,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根本落脚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企业成为科技开发主体创造了有利条件。从国外经验看,要增强企业开发能力,减少科技成果转化的中间环节,就必须由企业直接牵头,请高校或科研单位协助,组织联合攻关,这便能使科研成果迅速地转化和推广。同时,由于企业直接受益,科研开发经费就有一定的保证。这对于提高我国企业技术装备水平、技术改造能力和管理水平均能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企业不仅应该是高科技开发的主体,也应该是

45

这两项指标都远低于其他中等发达国家

的水平。政府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又缺乏相应的风险基金,导致一些很有市场前景的项目搁浅或流失国外。

(二)内部机制问题

首先是我国大多数企业科技力量过于薄弱,缺乏与高校及科研院所进行产学研合作的基础。我国的科研力量集中在高校和科研院所,企业科技人才的总量偏少、质量偏低。我国企业科研人员占全国

第10卷第5期󰀁

2010年10月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o.l10No.5

󰀁󰀁󰀁󰀁󰀁󰀁󰀁󰀁JournalofGuangdongUniversityofTechnology(SocialSciencesEdition)󰀁󰀁󰀁󰀁󰀁󰀁󰀁󰀁󰀁Oct.2010

科技投入的主体。每年从销售收入中按1%或1󰀂5%的比例提取科研开发经费,用于科研开发和科技成果引进与吸收,用于科技人才培养、奖励和实验场建设,以保证企业科技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的顺利进行。

2.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使高校(科研机构)面向经济主战场

高校和科研机构要摆正自己在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的位置,自觉增强主动进入市场的观念。高校和科研单位搞教学科研、技术开发的根本目的是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服务。对长期以来形成的单纯

依赖国家拨款,关门搞科研和封闭搞教学的等(国家拨款)、靠(政府支持)、要(国家政策)的旧观念,必须予以摒弃,树立起以国家、地区经济建设大局为重,自觉参与、主动服务的新观念,主动进入市场󰀂找饭吃 ,主动深入企业觅课题,推动教育和科研与生产结合。要以市场和企业需求为导向,选准科研课题和科技开发项目。首先,要确立科研成果和技术成果商品化和必须实行商品化的意识。既然是商品,就要进入市场交易,就不能锁进保险箱完事,而是要想方设法以有偿转让或󰀂等价交换 的形式交易出去;其次,在科研立项前要认真地进行市场调研,深入企业寻求主攻方向,选准突破口进行立项,注意在󰀂准 字上下功夫;第三,要建立与市场和各行业、各大中型企业的基础研究、科技开发和应用研究的联系网络,以便及时地准确地知道市场和企业需要什么科研攻关内容和科技开发项目,为自己选准科研课题和科研开发项目提供可靠信息。各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必须把科研成果及时向生产转化作为本单位目标责任制管理和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选抓󰀂精兵强将 ,充实一线科研队伍,强化组织领导机制,采取多种得力措施,加强组织与协调力量,加快科研成果商品化、产业化的步伐,使高校和科研单位真正成为先进管理经验和先进科学技术的开发基地和辐射源,使高校教师和科学工作者成为科研成果转化和推广的生力军。要制定并实施科学合理的奖励政策。对已经转化为生产力并取得显著成效的科研成果,各高校和科研单位不仅要从精神方面对课题组或发明人或立项人给予表彰,而且还要从物质待遇上给予奖励。要允许从转让或拍卖的收入中提取适当比例作为奖金奖给课题组或发明人或立项人,或者根据贡献大小区别对待,分别奖励住房、破格晋升职称、晋升工资、提拔重用等等,并成为

46制度,以此来推动科研开发和科研成果转化工作开展。社会科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凡是对各级领导机关决策有参谋作用的,以及对企业管理有促进作用的,也应该根据贡献和作用的大小,区别对待,分别给以适当的奖励。

3.建立产学研合作中介机构,畅通产学研合作信息渠道

国家及地方政府要建立、培植和完善科技成果转让交易的市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高校和科研单位向企业转让、拍卖科研成果与企业向高校和科研单位进行项目招标的双向交易的市

场运行机制,这不仅对高校、科研单位的科研成果实现商品化和产业化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对我国经济发展更具有重大推动作用。目前,技术交易市场还不够多,一定要加快技术市场建设。因为只有有了足够数量、管理规范的技术交易市场,才能为高校和科研单位的科研成果进入市场创造条件;同时,也为企业寻求科研开发合作伙伴和为科技成果转让提供方便,因此,各级政府要采取得力措施促使其健康发展。政府要能够及时地将企业需求的某些科技成果的信息传递到高校或科研单位,同时,又将高校和科研单位的科研立项,或正在进行的某些科技研究成果及已经取得的某些科技成果及时地传达到企业,在二者中间架起一座󰀂桥梁 ,使供求双方及时沟通。可通过支持民间筹建科技成果转化中介机构,也可通过政府新闻媒体󰀂广而告之 ,还可通过定期召开科技开发招标会、科技成果转让新闻发布会、交易洽谈会等多种形式,为科研成果转化、实现市场化牵线搭桥,提供方便。

(二)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

政府的宏观调控可从下列四方面入手:1.建立专门的产学研合作协调机构

要建立国家和地区的高校、科研单位与企业联合和协作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可由政府主要负责人主持,成员为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界代表,负责制定计划、协调行动、督促检查、提供信息服务,推动产学研合作发展。

2.运用政策和宣传手段鼓励产学研合作政府要通过制定和落实有关政策,鼓励和支持年青有才华、造诣深的教师和科研人员到企业挂职,具体负责某项管理和科技开发工作,鼓励和支持企业资助办学、资助科研,奖励对经济发展有贡献的教师和科研人员。媒体应大力宣传依靠科技振兴各行

经济与管理:

产学研合作研究:问题与对策

各业和推动经济发展的先进典型,为高校、科研单位与企业联合创造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积极引导和鼓励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走出󰀂殿堂 ,深入企业,参与企业管理和科技开发,进行联合攻关,为企业发展多做贡献。积极引导、鼓励企业支持高校开展多层次的产学研合作,为推动科教事业和经济的发展而共同努力。

3.健全相关法规体系

逐步建立保护知识产权、规范校企合作的政策法规体系,以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疏通合作渠道,规范合作过程,消除合作障碍。各地政府应根据∀科技进步法#和∀科技成果转化法#的精神,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地方性法规,规范产学研合作行为,正确处理合作中的矛盾。

4.设立产学研合作专项基金

在产学研合作资金的筹措上,完善投资风险机制,是解决合作资金不足和降低风险的主要途径。国家与各级政府应从每年的科技开发款项中划拨一部分用于产学研合作的资金,还要鼓励企业与高校积累发展基金,吸引社会各方的投资,或建立产学研合作基金,或建立高技术企业风险投资公司,使产学研合作向多元化投资方向发展。

(三)建立合理的产学研合作内部机制1.建立相应的产学研合作协调机构和制度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应建立协调产学研合作的部门,代表各自的利益,共同参与组织、安排和协调有关合作的事宜,及时发现并协商解决合作中出现的问题,推进合作的深入。同时注意把一些合作各方都满意的做法固定下来,逐步制度化,避免因人事变动影响合作的进行。

2.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的利益分配机制建立健全产学研合作中的利益分配机制,这是产学研合作能否巩固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合理的产学研利益分配机制应当是:第一,产学研合作利益分配的基本原则是󰀂互惠互利,各得其所 ;第二,产学研合作的各方应按投资比例分成,凡超基数的也应按比例分成,这才是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方式;第三,产学研合作各方为对方提供的服务都是有偿的,应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则;第四,设立产学研合作人员的业绩津贴,对合作成果定期组织评奖,并作为晋级提职的依据。

󰀁󰀁三、结束语

产学研合作不仅是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必经之路,也是实现现代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实现我国产业升级换代、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必经之路。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产学研合作会遇到不同的问题,需要我们针对具体情况,不断地探究问题的成因,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1]广东省科技厅.广东省科技统计年鉴(2007)[M].广州:广东科技音像出版社,2008.352

[2]广东省统计局.广东科技统计.1-1全省科技经济指标(1995-2007)[OL].[2008-05-19].http:∃www.sts.gd.cn/show.asp?ArticleID=414.

[3]佚󰀁名.我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现状与对策[OL].[2008-10

-28].http:∃lw.3edu.net/qygl/lw_117375.htm.l

[4]庞景安,等.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定量化研究

[OL].[2008-11-05].http:∃www.jssts.com/Print.aspx?id=15.

AStudyofProduction󰀁teaching󰀁researchCooperation:

ProblemsandCountermeasures

MIAOSu󰀁lian

(EducationSchoo,lGuangdongPolytechnicNormalUniversity,Guangzhou,Guangdong510665,P.R.China)

Abstract:Thepaperfirstlyanalyzestheproblemsinproduction󰀁teaching󰀁researchcooperationinChinafromexter󰀁

nalconditionsandinternalmechanism,andthenitputsforwardsuggestionsandcountermeasuresforthesolutionoftheexistingproblems.Keywords:production󰀁teaching󰀁researchcooperation;enterprises;collegesanduniversities,institutes;problems;suggestedmeasures

(文字编辑、责任校对:王香丽)

4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