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个人层面的落实
作者:杜先伟
来源:《文教资料》2015年第15期
摘 要: 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又处于学习知识、培养能力、提升素质的教育时期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时期。因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首先必须在个人层面加以落实,即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树立其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敬业、诚信、友善教育为基础,提升其思想道德品质。
关键词: 大学生 核心价值观 个人层面 落实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同时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坚持联系实际,区分层次和对象,加强分类指导,找准与人们思想的共鸣点、与群众利益的交汇点,做到贴近性、对象化、接地气。”而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又处于学习知识、培养能力、提升素质的教育时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时期。因此,必须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意见》为我们有效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指明了方向,即在大学生中首先应在个人层面加以落实。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落实的首要性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落实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培育。首先,从来源上看,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直接来源于2010年9月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在《纲要》里,从爱国守法提出爱国;从明礼诚信提出诚信;勤俭自强没有提;从敬业奉献提出敬业。其次,正如**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和同学们进行座谈时谈到核心价值观问题,他就把核心价值观归纳为道德问题,他说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又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的讲话就非常明白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归结为个人的道德。而面对当前社会经济利益和分配方式多样化的趋势,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增长,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如何形成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如何把公民价值观道德观教育提高到新的水平,这成为摆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更是一项长期而紧迫的任务。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落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基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三个方面既相互联系,缺一不可,又有不同层次,互为递进。说他们相互联系,缺一不可,是因为有了国家的强盛,才会有人民的幸福生活;有了社会主义的高度民主政治,才可真正保障人民群众当家做主的权利;每个人的敬业乐业、全面发展,才能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同时说他们又有不同层次,互为递进,是因为,首先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高表现,是在前两者的基础上的表现,是每个公民和全社会的最终奋斗目标。其次,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核,他是介乎公民与国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家的中介,是公民和国家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纽带。再次,公民个人价值准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实基础,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不落实,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和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就会成为空中楼阁。因此,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公民个人必须首先落实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从而实现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和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
3.大学生个人层面价值准则的落实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最紧迫的任务。当前,受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价值多样化影响,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而大学生正处于个人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时期,受外界环境影响,具有很大的可变性和可塑性。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建设者和接班人,其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否形成,直接影响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现,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影响伟大中国梦的实现。应该说目前“90后”大学生总体思想道德状况较好,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相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定能够构建,相信伟大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明辨是非的能力,勇于承担责任。但由于生长在全球化迅猛推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完善时期,一方面思想活跃,关注面广,参与热情高,竞争意识强,独立自信和乐观,另一方面一些学生政治鉴别力缺乏、理性思维不足、功利取向明显、自我为中心,而导致他们出现道德选择困惑,道德意志力薄弱,道德行为偏差甚至错误等,这就需要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和引导大学生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别是个人层面的价值观。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个人层面价值准则的落实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坚持以理想信念为核心,抓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着力铸牢人们的精神支柱。所谓的理想就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所谓信念就是人们在一定认识基础上对某种理论主张或思想见解及理想坚信不疑,并努力身体力行的精神状态,是为理想而奋斗的内在精神力量。正如**同志指出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理想信念坚定,骨头就硬,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就可能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①。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他们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时期,具有较大的可变性和可塑性。就总体而言,应该说,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他们对祖国的前途十分关心,认识到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深入,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某些腐朽落后的生活方式侵蚀着某些大学生的心灵。从而导致极少数大学生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对于大学生理想信念方面出现的这些问题,我们既不能忽视,更不能回避。
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首先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这就要求我们在强调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的同时,更要关心学生的实际问题和实际需求,把共同理想和个人理想结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合起来,以个人理想的实现推动共同理想的达成。其次,对于大学生中已出现的一些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相适应的音符,我们要发挥课堂主阵地,实践主渠道作用,理直气壮地唱响主旋律,坚持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2.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爱国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她是调节公民和国家关系的政治规范和道德规范,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蕴含最深厚的历史情感,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鼓励和激励着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团结奋斗。在中华民族成长和发展的历史实践中,我们深深地懂得国家的重要和爱国的必要,懂得个人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休戚相关。正如孙中山先生所说:国家者,载民之舟也,舟行大海中,猝遇风涛,当同心互助,以谋共济。古代有屈原、毛遂等人报答他们养育他们国度的典范,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呼喊正聋发聩,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感慨震地有声,周恩来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鸿鹄之志,邓小平更是以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的真情,表达了一代伟人崇高的爱国情怀。面对当今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特别是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步建立,各种机遇与挑战共存,优势与困难同在,尤其面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挤压,中国周边环境的变化,这就更需要用爱国主义凝聚人心,激发力量。
而大学作为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承担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光荣使命,承载着伟大“中国梦”实现的崇高任务,这就更应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正如**总书记多次强调: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②。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首先要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必须对他们进行系统的中国历史、特别是近现代史的教育,帮助他们从历史逻辑的高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度认识和把握中华民族发展的规律与趋势。同时要站在面向世界的高度,对大学生进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引导他们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必然联系,从理论上升华爱国主义情感。其次要把爱国主义情感转化为爱国主义行动。爱国主义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把爱国热情转化为理性的爱国行动。对于青年大学生就是要把强烈的爱国情感转化到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培养具有为祖国和人民勤奋学习、研究的良好习惯,锻炼具有为祖国和人民做贡献的素质和能力,最终成为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3.以敬业、诚信、友善教育为基础,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宋朝朱熹说过,“敬业”就是“专心致志以事其业”,即用一种恭敬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认真负责,一心一意,任劳任怨,精益求精。敬业精神是个体以明确的目标选择、朴素的价值观、忘我投入的志趣、认真负责的态度,从事自己的主导活动时表现出的个人品质和职业道德。诚信指为人处世坦诚实在,诚实规矩,信守诺言。诚信被称为公民的第二张“身份证”。诚,侧重于人之真诚坦荡、真实无妄的内在道德修养;信,侧重于人之处事无欺、外信于人的做事原则。诚与信组合起来,便是内外兼备、表里如一的道德人格。友善,就是友爱和善,重友谊求和谐、存真善讲爱心。“友善”包含善待亲友、他人、社会、自然、自己等。善待亲人可以和谐家庭关系。善待朋友,善待他人,可以和谐人际关系。善待自然可以形成和谐的生态关系。善待自己,可以使自己拥有和平心态。因此,友善不但体现一个人的道德水平,而且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素质。
敬业、诚信、友善是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综合体现,也是大学生成长发展的必然要求,然而目前大学生在敬业、诚信、友善方面依然存在某些缺失。在敬业方面,一些大学生表现出敬业精神缺乏、奉献意识弱化和明显的功利主义倾向。调查发现,46.3%的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大学生预计第一份工作“不会坚持到1年”。在“选择目前工作你主要看中什么?”一项中,43.8%的大学生选择了“薪资高低”答案,收入是多数大学生择业的首要标准,而对“现单位发展前景以及自身发展空间”不满意或“非常失望,准备另谋他职”的占调查总数的41.7%③。在诚信方面表现出不信守诺言、不坚守原则、不遵守制度,缺乏良好的诚信品德。如大学生考试作弊屡禁不止,“枪手”代考时有发生;恶意拖欠学费,拒绝偿还贷款;虚报家境状况,骗取困难补助;论文抄袭,简历造假;不履行就业协议,任意毁约跳槽;人际交往不诚,网络留言不实等。在友善方面表现出人际关系恶化,个人心态失衡、失序和失落。这些现象的存在,都在不同程度上直射出一些大学生在敬业、诚信、友善等基础道德品质方面的缺失。而大学生作为未来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中国梦”实现的生力军,其道德素质如何,将直接关系着未来和谐社会的建设,伟大复兴梦的实现,因此必须加强大学生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品质教育。
一是充分发挥第一课堂的主阵地作用。要把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品质融入到专业理论教育之中,深刻理解其科学内涵,把握其精神实质,深化其教育意义,使学生在认知上提升到新的高度。二是积极开展道德实践活动。思想道德品质教育不能停留在坐而论道,必须是起而践行,因为实践不仅是个体思想品德修养的根本途径,而且是检验思想品德修养成效的根本尺度。因此,可以通过开展就业创业实践、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等,不断锤炼学生的品性,使学生道德品质培养达到新的深度。三是发挥典型引领示范作用。首先要发挥教师的为人师表、率先垂范作用,用教师的敬业精神、科学态度和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其次要发挥朋辈的示范作用,大力宣传学生中优秀事迹和先进典型,使学生学有动力,成有目标;再次要走出去,请进来,要带领学生参观德育基地,聆听教育报告,邀请道德模范人物来校,和学生交流座谈,使学生切身体悟。四是努力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在当下必须着力建设遵规则、守诚信、讲公平、有秩序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的社会环境,进一步完善有利于形成并弘扬良好道德行为的评价机制、奖惩激励机制和监控机制,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的功能和作用,促进扶正祛邪、扬善惩恶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从而对大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赋予正能量。
注释:
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
②2013年5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来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并发表重要讲话.
③刘卫琴.试论大学生敬业精神及其培养[J].扬州职业大学学报,2011(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