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气管切开术后预防肺部感染的护理进展

2021-01-11 来源:易榕旅网
上海护理2010年9月第10卷第5期 ・81・ [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9):1255—1257. [11]姜爱芳,任春娥,李琰珉,等.1525例不孕症患者病因分析[J]. 实用妇产科杂志,2007,23(1 1):705 706. 2008,22(3C):802-8O3. [20]袁美莲,喻坚.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不孕妇女婚姻质量分析[J]. 护理研究,2008,22(1B):140—141. [12]吴萍陵,施晓波,朱熊兆,等.不孕症患者抑郁与个性特征的关 系[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15(4):338-339. [21]祁秀娟,吕映频,王春莲,等.女性不孕症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 其影响因素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9):37l3— 3714,3719. [13]张玉新.不孕症妇女的心理和心理卫生(附137例l临床分析) [J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1,17(6):360 ̄61. [14]王会,张雁,毛旭华.不孕症患者的心理分析l J].中国医药导 报,2006,(36):120. [22]马申.不孕症妇女心理状态分析[J].上海预防医学,2006,18 f5 :241.242. [23]陶淑贞.不孕不育症患者心理因素及干预措施的探讨[J].现 代生物医学进展,2006,6(5):74_75. [24]荆秋荣,朱爱玲.4536例女性不孕病人的心理特点及心理干预 [J].护理研究,2007,21(9):801—802. [25]王玲,孙宏伟,吴红梅,等.112例不孕不育患者生活质量评价 [15]吴泽俊,张洪波,从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妇女焦虑和抑郁及 相关因素[J].中国公共卫生,2008,24(2):153—155. [16]祁秀娟,魏丽娜,段玉英.不孕症妇女焦虑抑郁心理状态调查 [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228 ̄30. [17]李明.不孕不育心理支持治疗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计划 生育分册,2005,24(2):54I56. [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7,15(12):114-115. [26]陈建凤,周建萍.心理疏导治疗对于女性不孕症的临床观察 [J].中国妇幼保健,2006,21(7):887—888. [27]齐佳敏.不孕不育100例的心理分析与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 志,2009,9(2):373-374. [18]徐利平,陈小萍,朱明月.不孕症妇女心理状态调查与护理对策 f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7):3897—3898. [19]蔡群喜,诸溢扬.不孕症病人婚姻适调的研究[J].护理研究, 气管切开术后预防肺部感染的护理进展 陆海燕,刘薇群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上海关键词:肺部感染;气管切开术;护理进展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399(2010)05-0081-03 200120) 气管切开术是抢救危重患者的一种有效方法,上呼吸道 空气未经鼻腔充分湿化、过滤而直接进入下呼吸道,造成黏 膜干燥、分泌物黏稠、结痂,痰液难以咳出,坠积肺部等,加重 梗阻和需要长期机械通气是施行气管切开术的经典临床指 征 。但气管切开术后易发生多种并发症,肺部感染是常 见的并发症之一,有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64.06%,病死率 呼吸道梗阻,亦成为感染源、病菌最易侵入机体引起肺部 感染 ' 。 为28.13%。为了减少肺部感染并发症的发生,近年来,广 大的护理同仁对气管切开术后患者护理措施进行了研究与 改进。现将气管切开术后防止肺部感染的护理研究进展综 述如下。 1.2病房内空气、环境污染病房是带菌人群相对集中的 地方,且多设有空调,室内空气污染严重,有报道当细菌总数 为700~800 CFU/m。时,空气传播感染的机会明显增加,而 气管切开的患者,尤其是感染性患者的分泌物和痰液又可直 接污染室内空气和环境,可见病房空气,环境污染是气管切 开术后感染的重要因素 J。加之探视陪护人员增多,病房 消毒不彻底等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J。 1 气管切开术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分析 1.1 呼吸道防御机能受损气管切开是一种创伤性的人工 气道,呼吸道改路后,使外鼻腔过滤湿润系统和气管的黏液、 1.3医源性交叉感染侵袭性检查和治疗,以及医务人员 纤毛传递系统所构成的防御屏障遭到破坏,加之患者术后机 体防御能力降低,导致呼吸道清除细菌的功能降低;吸人的 手污染或携带病原体而导致感染是医院内感染的主要途径。 据陆书峰。。 报道护理人员手的带菌率达40%,在接触感染 性患者后未严格洗手,就有可能把细菌传给另外一个患者。 各种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及使用不当也可导致肺部感染的 发生,如吸痰管反复使用,频繁吸引,吸痰动作粗鲁,易损伤 气道黏膜;吸氧管及湿化瓶污染;吸引器贮液瓶未做彻底清 收稿日期:2叭0 5-22 作者简介:陆海燕(1974一)女,主管护师,本科,主要从事临床护理。 通讯作者:刘薇群(1956-)女,主任护师,本科,主要从事护理管理。 ・82・ 洗;无菌操作过程不规范;雾化吸入器管道消毒不彻底,可产 生大量带细菌的气溶胶,沉积于毛细血管和肺泡,导致 感染 。 1.4胃内容物返流和误吸因患者卧床肠蠕动减弱,胃内 容物排空减慢,易发生潴留,气管切开术后患者有69%出现 胃内容物误吸,并常在气管切开后72 h内发生 。平卧位 和保持平卧位的时间延长是引起误吸的最危险因素 。 1.5口咽部定植细菌下移有50%一70%的健康人在睡 眠时口咽部分泌物吸入下呼吸道,当吞咽、咳嗽反射减弱或 消失,如昏迷、气管切开时更易发生。 1.6使用大量广谱高效的抗生素 由于抗生素的不合理使 用使定植于鼻咽部正常菌群有所减少,而耐药菌株易于繁 殖,这些细菌或真菌吸入下呼吸道引起感染。 1.7气道管理不严格 1.7.1气道湿化不当肺部感染的发生率随气道湿化程度 的降低而升高,气道湿化过度,则影响患者的气体交换,易致 缺氧,增加窒息机会,同时因湿化过度而致反复吸痰,增加护 士工作量,又会造成患者气道损伤,增加感染风险 J。 1.7.2呼吸机冷凝水返流冷凝水中含有大量的细菌,如 集水杯的位置较高、集水杯倒置等,均可引起冷凝水倒流入 气道,这是导致肺部感染的一个重要感染源 。 1.7.3气管切口处理不当气管切口感染也是诱发下呼吸 道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引起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包括患 者自身因素、切口周围皮肤细菌移位生长、导管因素、敷料特 性和环境因素等 。气管切开患者机体抵抗力低下,切口 处皮肤如果长时间处于污染、潮湿状态,容易引起真菌感染、 湿疹等,感染一旦蔓延,给患者带来痛苦,甚至危及生命 。 1.7.4气囊处理不当杨秀芬等 发现,气囊上滞留物与 下呼吸道分泌物病原菌的一致率为62.5%,说明呼吸机相 关性肺炎(VAP)与气囊上滞留物细菌繁殖与移行有关。放 气囊前后未清除口、鼻及气道的分泌物,可引起口咽部定植 菌的下移而引起肺部感染。 2气管切开术后防止肺部感染的护理措施 2.1病房环境的管理管理好病房环境是防止肺部感染的 有效措施之一,因为医院感染中有10%是由空气、飞沫传播 而引发的。每天对病房空气进行消毒,在重症病房使用层流 装置,危重病房严格限制探视,入室须穿隔离衣、戴口罩帽 子、更换鞋子,严禁有上呼吸道感染的人员人内等。袁洲杰 等¨ 认为,气管切开患者最好安置单人病房,减少陪护人 员;空气消毒3次/d,保持病室湿度50%~60%,温度20 —22℃。 2.2防止医源性交叉感染医务人员在接触不同的患者之 间、操作前后均应严格洗手消毒。医务人员每天坚持高质量 的洗手消毒可使医院感染的发生率降低25%一50%[15 3。做 好各种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及时更换各种管道如吸痰管、 吸氧管、湿化瓶。 Shanghai Nursing,Sep.2010,Vo1.10,No.5 2.3加强规范吸痰适时吸痰,吸痰时严格无菌操作,并选 择合适的吸痰管,忌负压进管,吸痰管插入的深度以穿过内 口,至有阻力时后退1~2 cm为宜,以利于清除深部痰液,减 少吸痰的次数。痰的位置高时应由上向下吸引,痰位置低 时,应由下向上边吸边提 ,动作做到轻、准、稳、快;吸引时 负压成人控制在20~40 kPa,避免引起气道黏膜的损伤;每 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 S,忌在同一部位长时间反复提插式吸 痰… 。气囊放气前或拔除气管套管前及更换气管套管前, 应吸净口腔和鼻咽部的分泌物,防止口咽部定植菌下移。 2.4加强口腔护理0.01 mL口咽分泌物中有106—108个 细菌” 。保持口腔的清洁,防止口腔内细菌下移到气道,是 预防肺部感染的有效措施之一。赵继英” 提出,口腔清洗 液的选择要根据患者口腔pH值选用,pH值高选用2%~ 3%硼酸液擦洗,pH值低采用2%碳酸氢钠擦洗,pH值中性 用1%~3%双氧水或生理盐水擦洗。必要时在口咽部使用 非吸收性抗菌药膏涂擦。 2.5预防胃内容物返流及误吸应加强对气管切开术后患 者病情的观察,病情允许时头部抬高30。。在气管切开术后 1~3 d,应尽量不选择鼻饲,而采用静脉营养;在患者鼻饲 前,护士要常规回抽胃液,确保胃管在胃内;合理安排鼻饲的 时间,在给予患者鼻饲前,应先给予翻身、叩背,彻底吸净气 管切开套管、口腔、鼻腔内痰液和分泌物。在鼻饲后1 h内 应尽量不吸痰,吸痰时尽量减少对患者的刺激,以免引起返 流。患者鼻饲期间,护士应注意观察患者痰液的性状、颜色 及量的变化。有返流或误吸时,要吸净返流物、暂停鼻饲;必 要时给予胃肠减压;分次鼻饲的患者,每次鼻饲后1—2 h内 应头胸部抬高30—40。,采用喂食泵的患者,应恒速恒温,摇 高床头3O一45。,能有效防止胃内容物的返流。 2.6经常改变体位,翻身拍背一般取仰卧或侧卧,头偏向 一侧,以利口腔及呼吸道分泌物引流,防止误吸。每2小时 翻身拍背可促进小支气管分泌物排出,减少肺下垂部位分泌 物潴留。气管切开咳嗽强烈的患者,在翻身拍背后,滴入2 ~3 mL湿化液可自行咳出痰液,神志清醒且有咳嗽能力的 患者,嘱其配合深呼吸,排痰效果更好。 2.7严格规范的气道管理 2.7.1气道湿化传统的湿化方法是将药物加入生理盐水 中湿化,但有文献报道,湿化液采用无菌蒸馏水和0.45%的 盐水的效果优于生理盐水。目前诸多研究表明,持续的气道 湿化优于间断湿化 。 2.7.2预防冷凝水返流使用机械通气的患者,应调节适 当的湿化温度,避免形成过多的冷凝水,并应使集水杯处于 管道的最低位,及时清倒集水杯内的冷凝水,防止冷凝水进 入湿化器和呼吸道中 ,也可以避免管道内积水增加气道 阻力,影响呼吸机送气。目前认为,最适宜的气道湿化温度 是37℃,相对湿度为100%,绝对湿度44 mgH2O/L。 2.7.3套管护理①气管套管的固定。传统的外套管固定 方法为绷带固定,临床绷带易污染,更换复杂,有脱管的危 上海护理2010年9月第10卷第5期 险,还易刺激患者咳嗽。改为透明料带固定,一旦污染,随时 可以清洁更换。②内套管的消毒。传统多为84消毒溶液浸 泡或煮沸消毒,此类方法对套管均有损害,而且时间也较长。 消毒效果虽然可靠,但费时费电,且不能有效地祛除痰的腥 臭味。侯佃臻等 比较了几种气管内套管的消毒方法,认 为0.25%碘伏溶液消毒优于煮沸消毒、0.5%的84消毒溶液 和0.1%新洁尔灭溶液消毒。胡瑞燕等 采取由供应室统 一处理,快速灭菌器灭菌,既方便,灭菌又彻底。现在临床多 数患者使用的是一次性套管,可用盐水或双氧水清洁,碘伏 消毒,棉签擦拭。③套管外口的护理。双层湿纱布敷盖外 口,用小夹子将纱布固定到气管口,可防止空气中灰尘微粒 进入气道,同时也起到湿化作用,还防止患者咳嗽时纱布 脱落 引。 2.7.4气管切口的护理气管切口护理的好坏会直接影响 到气道有无感染或炎症加重。护理时,切口处应用V形的 灭菌纱布敷盖,每日常规清洁、消毒切口周围皮肤,更换敷 料,每天2次。切口外周消毒剂的选择一直是护理人员临床 关注的课题之一,有效的皮肤消毒可降低感染率 。潘美 飞 比较了75%乙醇,茂康碘和消灵复方洗液3种皮肤消 毒剂的效果后指出,75%乙醇能保持皮肤干燥并渗入细菌体 内,使蛋白质凝固变性而杀灭细菌,防止细菌进入切口,而茂 康碘和消灵复方洗液既不能保持皮肤干燥,也不能渗入细菌 体内使蛋白质凝固变性,杀菌能力较差。气管切开患者痰液 较多,为了防止痰液污染气管切口,胡瑞燕等 提出在敷料 上贴3M透明膜,既可保持透气性,也便于清洁。 2.7.5气囊的管理目前认为,不需要气囊定期放气,但非 常规性的放气或调整,仍然是十分必要的 J,以利于清除积 聚在气囊上的分泌物。气囊放气时,患者宜取平卧位,先吸 口、鼻分泌物,更换吸痰管后,先将吸痰管插入气管套管内, 再放气囊,可减少唾液流入气道内引起误吸。 2.8合理使用抗生素章红萍 指出,应根据药敏试验的 结果选择有效的抗生素,慎用广谱抗生素,以减少菌群失调、 病原菌移位定植所致肺部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Lukas J,Stritesky M.Tracheostomy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J]. Bral,isl Lek Listy,2003,104(7-8):239・242. [2]王殿芝.气管切开术后气通湿化的护理进展[J].上海护理, 2009,9(2):56—58. [3]刘玉兰.预防气管切开术后院内感染的护理体会[J].职业与 健康,2004,20(11):184—185. [4]钱立蓉,钱立芳.气管切开术后感染控制的护理[JI.海军医学 ・83・ 杂志,2004,25(1):51-53. [5]刘则杨,杨晓英,李家育.气管切开术后感染防治的进展[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5):399-400. [6]陆水峰.规范化洗手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J].实用护 理杂志,2002,18(5):62. [7]苏鸿熙主编.重病加强监护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6:345. [8]刘俊,刑春光,刘云霞.高龄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应用机械通气 的护理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4(4):522. [9]陈春风,谭丽萍.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过度的原因 分析及护理对策[J],现代护理,2007,13(2):169—170. [10]Lucioni M,Rizzol,,lo G,Pazzaia T,e1.a1.Plastic traeheostmal—wide- ning procedure:the“petal”technique[J].Acta Otorhinolaryngol Ital,2003,23(4):291-296. [11]潘美飞.气管切口外周皮肤消毒剂的效果观察[J].护士进修 杂志,2006,21(1):94. [12]汪志清.气管切开处皮肤护理经验[J].海军医学杂志,2005, 26(1):63-64. [13]杨秀芬,阎锡新.气囊上滞留物与呼吸机相关肺炎的相关性研 究[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05,4(14):271-274. [14]袁洲杰,王海霞,马玉磊,等.普通病房气管切开病人肺部感染 分析与护理对策[J].临床护理杂志,2005,4(2):59-60. [15]王荣芝,龚明勋,许淑清,等.医务人员手微生物监测及消毒 方法探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0,10(1):46. [16]李虹,徐作俊.长期气管切开病人并发呼吸道梗阻的原因及护 理[J].吉林中医药,2006,26(1):39-40. [17]陈丽莺,肖静娟.气管切开套管内痰痂形成的原因与预防[J]. 护理学杂志,2005,20(20):18—19. [18]应明英,主编.实用危重病监测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 版社,1998:288_289. [19]赵继英.ICU气管切开病人肺部感染的预防与护理[J].河南 外科学杂志,2005,11(3):78. [2O]陈淑琴,王茂娟.对气管内滴注生王里盐水常规护理操作的商榷 [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3):211.212. [21 j常玉兰,付玉玲.人工气道机械通气的护理[J].职业与健康, 2006,22(2):159—160. [22]侯佃臻,吕晶,王欣民.气管内套管消毒方法探讨f J].滨州医 学院学报,2002,25(2):159. [23]胡瑞燕,张岩平,齐艳红.气管切开术后护理措施的研究与持 续改进[J].中原医刊,2006,33(18):封3. [24]吕淑华.气道管理的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2001,17(2): 38.39. [25]章红萍.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监测及护理 [J].天津护理,2004,12(5):291-29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