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知识点
中药学?
1.四气:寒、热、温、凉。
2.五味:辛、甘、酸、苦、咸。
3.归经药性:指药物对机体的选择性治疗作用,在于指明作用部位和范围。
4.向上:呕吐、喘咳;
??向下:泻利、崩漏(bēnglòu)、脱肛(gāng);
??向外:自汗、盗汗;
??向内:疹(zhěn)点隐没;
??能够改变或消除这些病势趋向的药物性能,称为升降沉浮。
5.七情:相须、相使、相杀、相畏、相反、相恶、单行。
6.十八反: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
???????????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芨;
???????????藜芦反人叁、沙叁、丹叁、玄叁、细辛、芍药。
7.十九畏: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
???????????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宫桂畏石脂;人叁畏五灵脂。
8.特殊煎服方法的目的:
??◆后下:防止芳香性有效成分挥发而降低药效;
??◆包煎:防止药液发粘糊锅或刺激咽喉出现咳嗽;
??◆另煎:避免药液被其它药渣吸收而影响疗效;
??◆洋化(即溶化):防止糊锅或形成糊状,影响其它药物有效成分煎出;
??◆冲服:充分发挥药效、避免药材浪费。
9.中药:中药材、饮片、中成药。
10.?中药鉴别方法:显微鉴定。
11.?中药鉴定的依据:《中国药典》和《局颁药品标准》。
12.?中药鉴定的取样原则:
????◆100件以下,取样5件;??????????????????????????????◆100~1000件,按5%取样;
????◆超过1000件,超过部分按1%取样;????????????????????◆不足5件的逐件取样;
????◆贵重药材,无论包件多少均逐件取样。
13.?中药鉴定中平均样品的量一般不得少于实验所需用量的3倍,留样的保存期至少1年。
14.?精密称定:是指称取重量应该准确到所取重量的千分之一。
15.?称定:是指称取重量应该准确到所取重量的百分之一。
16.?中药害虫防治方法:
????◆经验贮藏;◆利用温度贮藏;◆化学试剂处理;◆气调养护和钴辐射灭菌。
17.?制定中药质量标准的原则:安全有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18.?主要本草着作:
????◆《神农本草经》:为我国已知最早的药物学专着;
????◆《本草经集注》:为我国最早按药物的自然属性分类;
????◆《新修本草》(即《唐本草》):为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家药典。
????◆《证类本草》: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完整本草。
19.?中药的一般采收原则:
????◆根及根茎类:秋冬季采收;
????◆茎木类:秋冬季采收;
????◆皮类:春末夏初采收;
????◆叶类:植物光合作用旺盛期采收;
????◆花:含苞待放时或在花初开时采收;
????◆果实类:在自然成熟或近成熟时采收;
????◆种子类:在果实成熟时采收;
????◆全草类:在茎叶茂盛时采割。
20.?部分道地药材:
省份 药材 黄连、附子、川省份 药材 省份 药材 四川 芎 宁夏 辽宁 山东 浙江 广西 枸杞子 细辛、五味子 北沙叁、金银花 玄叁、浙贝母 蛤蚧 云南 三七 甘肃 当归、大黄 内蒙古 山西 江苏 福建 黄芪 党叁 薄荷 泽泻 吉林 河南 安徽 广东 鹿茸、人叁 牛膝、地黄 牡丹皮 砂仁 21.?四大怀药:牛膝、地黄、山药、菊花。
22.?产地:
???◆当归:甘肃岷县;????????◆砂仁:广东阳春;??????◆广藿香:广东石牌;
???◆薄荷:江苏太仓;???????◆石膏:湖北应城;??????◆血竭:印度尼西亚;
???◆金钱草:四川;????????◆槟榔:海南;??????????◆木香:云南;
???◆龙胆:东北;
23.?中药分类:
作用 作用类别 代表药物 麻黄、桂枝、紫苏、生姜、荆芥(jīngjiè)、防发散风寒药 风、羌(qīang)活、白芷 解表药 薄荷、牛蒡(bàng)子、蝉蜕(chántuì)、桑(sāng)发散风热药 叶、菊花、柴胡、葛根 清热泻火药 石膏、知母、天花粉、栀(zhī)子、夏枯草 清热燥湿药 黄芩(qín)、黄连、黄柏(bò)、龙胆草 金银花、连翘(qiáo)、牛黄、蒲(pú)公英、大青清热药 清热解毒药 叶、板蓝根、鱼腥草、射干、白头翁、败酱草 清热凉血药 生地、玄叁(xuánsān)、牡丹皮、赤芍(sháo) 清虚热药 攻下药 泻下药 润下药 青蒿(hāo)、地骨皮 大黄、芒硝 火麻仁 峻下逐水药 甘遂(suì)、巴豆 独活、秦艽(qínjiāo)、威灵仙、防己、桑寄生、祛风湿药 五加皮、徐长卿(qīng)、木瓜 藿香、厚朴、苍术(cāngzhú)、砂仁 茯苓、薏苡(yìyǐ)仁、泽泻、猪苓、车前子、滑化湿药 利水渗湿药 石、川木通、茵陈蒿(yīnchénhāo)、金钱草 附子、干姜、肉桂、吴茱萸、细辛 橘皮、青皮、枳(zhì)实、木香、香附、沉香、薤温里药 理气药 (xiè)白、川楝子 凉血止血药 大蓟(jì)、小蓟、地榆、槐(huái)花、白茅根 止血药 化瘀止血药 三七、茜(qiàn)草、蒲黄 收敛止血药 白芨(jí)、仙鹤草 温经止血药 艾叶 川芎(xiōng)、延胡索、郁金、丹叁、红花、桃活血化瘀药 仁、益母草、怀牛膝(xī)、莪术(ézhú)、虎杖、水蛭 半夏、天南星、白芥子、旋覆花、桔梗(jiégěng)、化痰药 川(浙)贝母、瓜蒌、竹茹、海藻 化痰止咳药 苦杏仁、苏子、百部、枇杷(pípá)叶、桑白皮、止咳平喘药 葶苈(tīnglì)子 平肝潜阳药 石决明、牡蛎(mǔlì)、代赭(zhě)石 平肝息风药 息风止痉药 羚羊角、钩藤、天麻、地龙、全蝎(jié)、蜈蚣 重镇安神药 朱砂、磁石、龙骨 安神药 养心安神药 酸枣仁、远志 开窍药 麝(shè)香、冰片、石菖蒲(chāngpǔ) 补气药 补血药 人叁、党叁、黄芪(qí)、白术(zhú)、山药、甘草 当归、熟(shú)地、阿(ē)胶、何首乌、白芍(sháo) 鹿茸、淫羊藿(yínyánghuò)、肉苁蓉(cóngróng)、补虚药 补阳药 补骨脂、益智仁、续断、杜仲、菟丝子、蛤蚧(hājiè) 北沙叁(sān)、南沙叁、麦冬、石斛(hú)、黄精、补阴药 枸杞(gǒuqǐ)子、女贞子、龟甲(guījiǎ)、鳖甲 五味子、山茱萸(zhūyú)、桑螵蛸(sāngpiáoxiāo)、收涩药 乌梅、椿皮、赤石脂、莲子、海螵蛸 驱虫药 涌吐药 使君子、槟榔(bīnglang)、苦楝(lìan)皮、贯众 常山、瓜蒂、藜芦(lílú)、胆矾、食盐 硫黄、雄黄、山药、轻粉、白矾(fán)、炉甘石、外用药 斑蝥(bānmáo)、蟾酥(chánsū)、 24.?药用部位
(1)根及根茎类
????◆根:牛膝、银柴胡、赤芍、防己、板蓝根、黄芪、人叁、西洋叁、三七、当归、紫草、黄芩、巴戟??天、党叁。
????◆根茎:黄连、苍术、黄精。
????◆根及根茎类:大黄、威灵仙、甘草、羌活、丹叁。
????◆块根:何首乌、草乌、附子。
????◆块茎:延胡索、泽泻、天南星、半夏、天麻。
????◆鳞茎:川贝母、浙贝母。
(2)茎木类
????◆心材:沉香。
????◆带钩茎枝:钩藤。
(3)皮类
????◆根皮:牡丹皮。
????◆树皮:肉桂、杜仲、黄柏。
????◆干皮、枝皮、根皮:厚朴。
(4)叶类
????◆小叶:番泻叶。
(5)花类
????◆花蕾:辛夷。
????◆花蕾及带初开的花:金银花。
????◆花:洋金花、红花。
????◆花粉:蒲黄。
(6)果实及种子类
????◆成熟果实:五味子、补骨脂、巴豆、砂仁、女贞子、枸杞子。
????◆成熟种子:葶苈子、苦杏仁、菟丝子、槟榔。
????◆成熟假果:金樱子。
????◆干燥果实:连翘。
(7)全草
????◆草质茎:麻黄。
????◆全草:细辛、金钱草。
????◆地上部分:广金钱草、益母草、青蒿。
????◆带鳞叶的肉质茎:肉苁蓉。
(8)菌类
????◆菌核:茯苓、猪苓。
(9)树脂的分类
????◆单树脂类的酯树脂:血竭。
????◆油胶树脂类:乳香、没药。
(10)其它类
????◆蕨类植物的成熟孢子:海金沙
(11)动物类
????◆干燥全体:全蝎(xiē)、蜈蚣、斑蝥、土鳖虫(雌虫)、僵蚕(cān)、地龙。
????◆动物的某部分:石决明(贝壳)、鳖甲(背甲)。
????◆生理产物:珍珠。
(12)矿物药类
????◆原矿物:石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