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12-06-20T11:15:53.653Z 来源:《中国科技教育 理论版》2012年第3期供稿 作者: 黄鹤
[导读] 对于地面沉降现象,人们可以随时正确监测地面和地下水位沉降,并提供标准的数据对于预测和预报地面沉降工作。
黄鹤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一六二中学校 150000
摘要 近年来,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模式,经济增长数据的上升带来的是我国地质环境的巨大压力。沉陷类地质灾害的发生就是一个明显的表现,地质沉陷的频率与规模的逐年增长也在告知人们,人们的一些行为正在吞噬着自己的家园,大自然也在以自身特有的方式在向人们肆无忌惮的活动说不。
关键词 地质灾害 地面塌陷 地面沉降 地裂缝 一、什么是沉陷类地质灾害
地质工程学作为一门新的学科是一门将地质体乃至地质环境作为工程系统的组成部分,且符合大系统工程学的思想的学科,以地质灾害防治对其特点的反映较为深刻。沉陷类地质灾害是指由于大自然的因素或者人为的活动所引发的对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环境等发生严重破坏,导致地表面沉降、地裂缝或地面塌陷的一种的地质现象。据统计,我国多数地质灾害现象都是人为因素所引起的,地质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在各种自然灾害中占据很高的比例,沉陷类地质灾害更使如此。因此,对沉陷类地质灾害的预防与治理包含了更全面地对地质生态环境合理开发与管理的思想。减少或制止破坏生态环境行为、及时采取地质灾害预防和防治措施,是我国当前减少损失的首要途径。
二、沉陷类地质灾害的类型及特点
我国地质结构复杂,地理位置特殊。一直以来以人口众多,生态资源丰富而闻名于世。但是,由于经济发展的落后,抗灾防灾能力较弱,长久以来遭遇多种地质灾害,造成损失也十分严重。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是沉陷类地质灾害的主要三种类型。
地面塌陷:天然洞穴或人工洞室、巷道上覆岩土体失稳突然陷落,导致地面快速下沉、开裂的现象和过程。地面塌陷造成的地面变形量大、速度快,具有突然性。发生过程导致地面建筑物开裂,倒塌甚至整体开裂,公路桥梁扭曲错段,农田肢解及大量人员伤亡。目前面临的塌陷主要包括岩溶塌陷和采空区塌陷。形成塌陷的原因有很多:如潜蚀、真空吸蚀、震动、土体软化、建筑荷载等。因条件不同,产生塌陷原因不同,其中,矿山采空区塌陷是人为诱发地面塌陷的主要类型。近年来,我国很多地区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地面塌陷现象:2009年7月4日凌晨3时30分许,鄂州市汀祖镇刘云村陈盛湾村内,一幢占地面积百余平方米的平顶楼房部分向地面下沉6米,户主30岁的儿子被埋遇难;进入2012年,我国多个城市也相继发生了类似现象,2012年2月27-29日,北京、安徽、上海、杭州等地相继出现路面塌陷等地质现象。
地面沉降:地面沉降与地面塌陷有类似之处,主要是指在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下,由于地下松散地层固结压缩,导致地壳表面标高降低的一种局部的下降运动。地面沉降同样也有自然地面沉降和人为地面沉降两种形式,自然的地面沉降一种是在地表松散或半松散的沉积层在重力的作用下,由松散到细密的成岩过程,另一种是由于地质构造运动、地震等引起的地面沉降;人为的地表沉降主要是大量抽取地下水和大城市的石油或天然气开采等因素所致。
研究数据显示,地面沉陷这一现象已经遍布全国。目前,中国在19个省份中超过50个城市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地面沉降,累计沉降量超过200毫米的总面积超过7.9万平方公里。2011年12月,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副司长陶庆法表示,“地面沉降的重灾区主要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华北平原和汾渭盆地这三个区域。”北京、天津、上海、西安、合肥等城市沉降范围均大面积增加。造成这一灾害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含水层的压实、有机质土壤的疏干排水、地下采矿、自然压实、溶坑以及永冻土的解冻等。
地裂缝:地面裂缝的简称。是地表岩层、土体在自然因素(地壳活动、水的作用等)或人为因素(抽水、灌溉、开挖等)作用下,产生开裂,并在地面形成一定长度和宽度的裂缝的一种宏观地表破坏现象。有时地裂缝活动同地震活动有关,或为地震前兆现象之一,或为地震在地面的残留变形。后者又称地震裂缝。地裂缝常常直接影响城乡经济建设和群众生活。
地裂缝的形成有多重因素:地震、基底断裂、地表水冲刷、黄土湿陷、土质膨胀、斜坡滑动、地面沉陷等均是造成地裂缝的原因。在我国,地裂缝现象发生的频率也有逐渐增长的趋势,特别是进入80年代以来,由于过量抽汲承压水导致的地裂缝两侧不均匀地面沉降进一步加剧了地裂缝的活动,地裂缝所经之处,地面及地下各类建筑物开裂,破坏路面,错断地下供水、输气管道,危及一些著名文物古迹的安全,不但造成了较大经济损失,也给居民生活带来不便。 三、沉陷类地质灾害的预防及应对措施
针对沉陷类地质灾害的发生,人们应该提高防范意识,严格约束自身行为,采取多种措施应对此类地质灾害的进一步蔓延。为最大程度地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人们应该“以防为主,及时治理”。
对于已经发生的地面塌陷现象可以采取回填堵塞法、整体网格垫层、强夯法、钻孔充气法、灌注填充法、深基础法、旋喷加固法等方式进行补救;
对于地面沉降现象,人们可以随时正确监测地面和地下水位沉降,并提供标准的数据对于预测和预报地面沉降工作。为了防止地面沉降,将土地使用由农业用地型向城市用地型转变,以降低需水强度,防止地下水位的进一步下降。同时,采用先进和合理的地下水运输方法,作出地下水使用的远景规划也是制止沉降的一项重要措施;
针对地裂缝现象,可以通过加强地裂区的地质勘查工作、对已有裂缝进行回填和夯实、改进地裂区建筑物的基本形式、对地裂区已有建筑物进行加固等方式来尽量减小地裂给人们带来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沉陷类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重而道远。相信随着新的技术方法和材料在此类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中应用,沉陷类地质灾害的预防和治理也将有新的突破。参考文献
【1】虎维岳.废弃矿山引起的环境地质灾害. 【2】何继善.防灾减灾的理论与实践.
【3】潘懋,李铁锋.灾害地质学.
【4】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