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有效活性成分提取分离技术
2020-12-07
来源:易榕旅网
南富牲兽鏖 2017年(第38卷)第1期 中草药有 活性威 提取 离技术 李艳芳’,刘凡。 (1.河南广电计量检测有限公司,河南郑州450001;2.河南省动物卫生监督所) 摘要:综述中草药有效活性成分提取分离技术的原理和特点,以及这些新技术在中草药活性成分提取研 究中的应用,为综合开发利用中草药资源提供一定依据。 关键词:中草药;活性成分;提取技术;分离技术 中图分类号:¥859.7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5090(2017)01—001 1-03 我国中草药资源丰富,价格低廉,含有蛋白质、维生素、 油脂、树脂、糖类、植物色素、各种常量元素和维生素等多 种营养物质。相对化学合成药来说,它们有毒性低、无抗 药性、无残留及不易产生副作用等特点,并含有更多的天 然有效成分。 溶剂浸过药材表面约1~2 em,实验室多采用水浴加热, 比较安全。第1次提取以保持沸腾回流约1 h为宜,放冷 后过滤,再在药渣中添加新的溶剂,做第2次、第3次加热 回流提取,分别约半小时,或通过薄层检测有效成分基本 提尽为止。此法提取效率较冷浸法高,但由于操作的局限 性,大量生产中也少被应用,而是多采用连续提取法。 1.1_3连续提取法 中草药提取分离是依据中药有效成分及有效群体的 存在状态、极性、溶解性等设计一条科学、合理、可行的工 艺,采用一系列分离技术来完成。近年来伴随着现代工业 连续提取法 是用有机溶剂提取中常用的方法,通 工程技术的迅猛发展,一些现代高新工程技术正在不断地 借鉴到中草药提取分离工艺中来。文章在介绍传统的提 取分离技术和近年来兴起的新技术的基础上,分述了中药 主要活性成分的常用提取纯化方法。 1 提取技术 1.1传统的提取方法 常用脂肪提取器或称索氏提取器来完成。这种提取法, 需用溶剂量较少,提取成分也少,但一般需数小时(常 6~8 h)才能完成,所以遇热不稳定易变化的中药成分不 宜采用此法。尽管如此,在挥发性有机溶剂提取中草药 有效成分时,不论小型实验或大型生产,均以连续提取法 为好。 1.1.1渗漉法 渗漉法…具体操作是将中草药粉末先装在渗漉器中 使药材浸渍24~48 h膨胀,然后不断添加新溶剂,使其自 上而下渗透过药材,从渗漉器下部流出、收集浸出液的一 种浸出方法。当溶剂渗透进药材细胞内溶出成分后,由 于其比重加大而向下移动时,上层新加入的溶液置换其 位置,造成良好的浓度差,使扩散能较好地进行,提取的 过程是一种动态过程,故浸出的效果优于浸渍法。但流 速应该加以控制(宜呈滴不宜成线),在渗漉过程中应该 这些提取方法尽管各有其优越性,但都有一些缺点或 需要改进的地方,如提取时间长,或效率低,或溶剂用量 大,或操作烦琐,或挥发性成分的提取等。因此,人们一直 在研究探索更有效的方法。现阶段,人们应用一些现代提 取技术进行分析样品的预处理,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分析灵 敏度及分析结果的准确度。 1.2提取新技术 1.2.1超临界流体萃取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是利用超临界流体的特殊性质, 在高于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条件下与待分离的固体或液 体混合物接触,萃取出所需要的物质,随后通过降压或升 温或两者兼用等方法,降低超临界流体的密度,从而降低 其对被萃取物的溶解度,或用吸附的方法,使二者得到分 离。当气体处于超临界状态时,成为性质介于液体和气体 随时从药面上补充加入新的溶剂,使药材中有效成分充 分浸出为止。当渗漉流出液的颜色极浅或渗漉液的体积 相当于原药材重的10倍时,便可认为基本上已提取 完全。 1.1.2回流提取法 应用有机溶剂加热提取时,必须采用回流加热装置, 之间的单一相态,具有和液体相近的密度,黏度虽高于气 体但明显低于液体,扩散系数为液体的10~100倍。因此 对物料有较好的渗透性和较强的溶解能力,能够将物料中 某些成分提取出来。在各种超临界流体萃取剂中,由于 以免溶剂挥发损失并减少有毒溶剂对实验操作者的毒 害。小量操作时,可在圆底烧瓶上连接回流冷凝器,加热 前先开冷凝水。装药材量约为圆底烧瓶容量的1/3~1/2, 露 2017年(第38卷)第1期 CO 的临界温度(Tc=31-3℃)和临界压力(Pc=7l38MPa)较 纛 南寓牧兽座 内部压力达到上千个大气压的微气穴,并不断“爆破”产生 低 ,可在接近室温条件下萃取,不会破坏生物活性物质 和热敏性物质;加上CO 具有低沸点、低黏度、低表面张 微观上的强大冲击波作用在中药材上,对植物药材的细胞 有破坏现象,使溶媒渗透到药材的细胞中,以便使药材中 力、无毒无害等优点,故CO 成为一种最常用的超临界萃 取剂。 的化学成分溶于溶媒之中,通过分离、提纯获得所需的活 性成分,加速植物活性成分的浸出提取,增加活性成分的 提取率。研究表明 ],超声波技术具有省时、节能、避免常 超临界流体萃取(简称SFE)作为一种高新萃取技术, 具有快速高效、选择性好、条件温和、安全无污染等优点被 应用于生物工程、化工、石油、食品、医药工业等各个领 域。目前,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已经在中药提取中得到了 较多应用。 规提取法对热敏性物质的破坏、溶剂用量少、提取温度低、 常压下操作、提取效率高等优点。 1.2.5动态逆流提取技术 天然产物的活性成分的分子量一般都比无效成分的 分子量小得多,提取时要求活性成分透过细胞膜渗出,无 目前超临界CO 萃取已广泛应用于多种单味药如砂 仁、厚朴、补骨脂、灵芝、茵陈、紫草、肉桂、胡椒、姜黄、丹 参、蛇床子、苦参、金银花、红豆杉、桑白皮、穿心莲、紫苏子 以及月见草油、薄荷油、青蒿素、大麻醇、姜黄油、宽叶缬草 油、杏仁脂肪油、薯蓣皂苷等的提取分离或二次开发及新 药研究中;并在中药复方制剂如丹参酮及大蒜注射液的工 艺改革中有所作为。 效成分仍留在细胞组织中以便除去,提取由湿润、渗透、 解析、溶解、扩散和置换等相互关联的过程组成,活性成 分的提取过程是物料中的溶质由固相传递到液相的传质 过程。用扩散理论解释,就是溶质从高浓度向低浓度渗 透的过程,其浸出扩散力来源于液态提取溶剂和固态物 料组织内活性成分的浓度差,浓度差越大,其扩散传质的 动力越大,浸出速度越快,活性成分浸出速率越大。所 以,提取过程中,在物料周围始终保持较大的浓度差是提 取的关键。因此,要达到快速完全地提取物料中的活性 成分,就必须经常更新固液两相界面层,使浓度差保持在 较高的水平。动态逆流提取即是根据这一原理进行工 作的。 动态逆流提取具有以下优点:活性成分得率高;动态 1.2.2微波辅助萃取 微波辅助萃取是用微波能加热与样品相接触的溶剂, 将所需化合物从样品基体中分离,进入溶剂中的一个过 程。1986年,有关专家首先报道了微波用于天然产物成 分的提取。10多年来,此项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食品、生 物样品及环境样品的分析与提取。微波提取的研究表 明,微波辐射诱导萃取技术具有选择性高、溶剂耗量少、 有效成分吸收率高的特点,已被成功应用在药材的浸出、 中药活性成分的提取方面。它的原理是利用磁控管所产 生的每秒24.5亿次超高频率的快速震动,使药材内分子 间相互碰撞、挤压,这样有利于有效成分的浸出,提取过程 中,药材不凝聚、不糊化,克服了热水提取易凝聚、易糊化 逆流提取设备适用于大规模生产,连续工作不间断,产量 大,节约能源,安全可靠;提取作业温度低,既适用于热稳 定性好的药物的提取,又适用于热敏性药物的提取;药物 在提取器中移动速度可调,可以根据药物的特性调节提取 时间,适用于不同物料的提取;生产成本低。 2分离技术 2.1大孔吸附树脂技术 的缺点 。 1.2_3酶法 酶工程技术是近几年来用于中药工业的一项生物技 大孔吸附树脂 是20世纪60年代开发出的一类新型 高分子分离材料。其分离纯化的原理是利用特殊的吸附 术。中草药成分复杂,不仅有有效成分,也有如蛋白质、 果胶、淀粉、植物纤维等非有效成分。这些非有效成分一 方面影响植物细胞中活性成分的浸出,另一方面也影响 剂——大孔吸附树脂的吸附性和分子筛相结合的原理,从 中药煎液中有选择性地吸附住其中的有效成分,去除杂 质。特别是非极性吸附树脂在吸附药液中的有效成分时, 中药液体制剂的澄清度。传统的提取方法(如煎煮、有机 溶剂浸出方法)提取温度高,提取率低,成本高,不安全, 而用适当的酶,可通过酶反应较温和地将植物组织分解, 主要是物理结构(如孔径等)在起吸附作用。具体的操作 方法就是将中药、煎煮液通过大孔树脂,吸附住其中的有 效成分,然后经过洗脱,回收溶剂,除掉杂质,得目标成 加速有效成分的释放提取。选用适当的酶可将影响液体 制剂的杂质如淀粉、蛋白质、果胶等分解除去,也可促进 某些极性低的脂溶性成分转移到水溶性溶剂中而有利于 提取。这是一项很有前途的新技术,完全适于工业化大 生产 。 分。其操作的基本程序大多是:中药提取液一通过大孔树 脂吸附有效成分一乙醇溶液梯度洗脱一回收溶剂一得到 药液浸膏一干燥一半成品。该技术目前已比较广泛地应 用于中药新药的开发和中成药的生产中,主要用于分离和 纯化苷类、生物碱、黄酮类成分及大规模生产。 2.2膜分离技术 1.2.4超声波提取法 超声波是一种弹性波,它的震动可以产生强大的能 量,声波在植物细胞里穿透力很强,停留时间也比较长。 膜分离技术是以选择性的透过膜为分离递质,当膜两 侧存在一定的电位差、浓度差或者压力差时,原料一侧的 组分就会选择性地透过膜,从而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 在工业上分离膜按分离功能可划分为微滤(30.1 m)、超 超声提取的原理 :大能量的超声波作用于液体使其被撕 裂成很多微气压泡,当它闭合时会产生高达几千个大气压 的瞬时压力,称为“空化效应”。“空化效应”不断产生无数 ・12・ 秣 坷南需牲兽座蠢 2017年(第38卷)第1期 以完全合成,但却很难以一种经济、有效的方式大量制备 人们最需要的有效成分。因此,开展天然产物活性成分 提取分析技术的研究仍然是摆在研究者面前长期的攻关 难题。 滤(10~100 nm)、纳滤(1~10 nn1)、反渗透(≤l nm)。重要 领域主要采用微滤和超滤两种方法。在中药分离过程中, 由于重要提取液中含有较多的固体杂质和相对分子量较 高的胶体、多糖和淀粉,直接使用膜分离技术分离会造成 膜的污染,降低膜通过量,缩短膜的使用寿命。因此药液 目前国内外对中草药化学成分提取分离技术已有了 很大进展,这 进展促进了中草药结构、药理、药效等方面 的预处理是不可或缺的T序,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①絮 凝沉淀:在料液中加入絮凝剂,使大部分悬浮物沉积,从 而使悬浮颗粒尺寸变大,更容易被微滤膜、超滤膜分离;② 用压滤或者离心分离去除较大的同体物质。膜分离技术 具有以下特点:可常温操作,适于热敏感物质的分离、浓缩 的研究,为我们寻找先导化合物,开发一、二类新药提供了 有力的帮助。随着提取分离技术的进步与完善,中草药化 学成分的研究必将成为天然药物化学中更加诱入的领 域。同时, 今药物成分提取技术已向简单、快速、高效、 和纯化;分离过程不发生相变化(除渗透汽化外);能耗低; 分离系数较大。所以,膜分离技术是现代分离技术中一种 效率较高的分离手段,可以部分取代传统的过滤、吸附、冷 凝、重结晶、蒸馏和萃取等分离技术。 2.3 色谱分离 无污染、被测组分与基体有效分离以及提高分析灵敏度、 准确度方向发展,中草药成分提取技术也不例外。上述提 取、分离技术有着各自的优势,具体应用时应根据被提取 组分的性质和特点,可以有所选择。 参考文献: 色谱法是分离纯化和定性定量鉴定中药成分的重要 [1]谭桂莲,秦邦才.中药苦参提取方法的比较和工艺条 件优化[J].时珍国医 药,2006,(1):49—52. 方法之一。色谱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对于中草药各类成 分的分离鉴定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色谱分离的基本 原理是利用混合样品的各组分在互不相溶的两相溶剂之 间的分配系数之差异(分配色谱)、组分对吸附剂吸附能 力不同(吸附色谱)、分子大小的差异(排阻色谱)或其他 亲和作用的差异,来反复地吸附或分配,从而使混合物中 的各组分得以分离。目前,随着色谱理论和电子学、光 学、计算机等技术的应用,新的色谱技术不断发展,色谱 技术也日趋完善,这将对中药活性成分的研究起到巨大 的推动作用. 3结语 [2]卢艳花.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技术[M].化学工业m 版礼,2005:71-75. [3]杨艳丽,闰小前,马喜锋.超临界CO 萃取技术在中草 药方面的应用[J].安徽化工,2008,34(1):15—17. [4]陈菁菁,李向荣.微波萃取法提取桑叶和桑白皮的黄 刚类成分[J].中药材,2006,29(10):1090—1094. [5]陈栋,周永传.酶法在中药提取中的应用和进展【J]. 中药材,2007,32(2):99一l03. [6]季庆亮.高新技术在现代中药提取分离领域中的应用 IJ].科技资讯,2006,1(1):1. 进入2l世纪后,世界高新技术发展突飞猛进,采用 迅速发展起来的生物技术及相关方法来生产新的天然化 [7]万水吕。王志祥,乐龙,等.超声波提取技术在中药及 天然产物提取中的应用[J].西北药学志,2008,2(23):60. [8]向大雄,李焕德,朱叶超,等.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 葛根总黄酮可的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03.38(1): 35-39. 合物.对天然产物的研究(提取、分离、鉴定、合成)起着 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尽管可以运用现代高效分离和 分析手段(超临界流体萃取、超声波提取法、膜分离技术、 色谱分离)等来分离和确定一个天然化合物的结构,并可 (收稿日期:20l6一ll一03) 信息博览 食品药品监管昆局:未禁止屠宰和销售种猪及既阉猪 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网站消息,食品药品监 发现在质量安全方面与普通猪肉有明显区别。 管总局办公厅近日表示,种猪及晚阉猪肉不属于病害 肉,与普通猪肉无明显区别。中国没有禁止屠宰和销 售种猪及晚阉猪,但禁止销售加工为鲜、冻片猪肉形态 的种猪肉和晚阉猪肉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称,目前中国没有禁止屠宰和 销售种猪及晚阉猪,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屠宰的种猪 及晚阉猪,应当在胴体和《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上标 明相关信息。食品生产经营者采购猪肉时,应当索取 并查验相应的检疫合格证明和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 明,采购种猪肉和晚阉猪肉,还应当查验猪胴体和《肉 品品质检验合格证》上标明的相关信息。 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近期向国家食品药品 监管总局发出《关于公母种猪及晚阉猪肉生鲜肉品是否 可以上市销售问题的请示》,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做出上 述回复一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表示,按照国家标准《鲜、冻片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指出,中国种猪和商品猪采用相 同的养殖模式,不存在因养殖方式差异导致质量安全水平 差异的问题.种猪及晚阉猪肉不属于病害肉,农业部门未 猪肉》有关“公、母种猪及晚阉猪不得用于加工鲜、冻片 猪肉”的规定,禁止销售加工为鲜、冻片猪肉形态的种 猪肉和晚阉猪肉 圜 ・l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