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学习目标
1.经历使用人民币的过程,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
2.在购物情境中,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元、角、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3.在购物情境中进行有关人民币的简单计算,学会付钱、找钱,感受付钱策略的多样性,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养成爱护人民币以及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
单元学习内容分析
本单元是在大部分学生已有购物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原来第3版教科书安排在一年级下册进行教学,考虑到学生年龄较小,兑换人民币过程中计算有一定困难,故第4版教科书把这部分内容移到了二年级上册教学。因为二年级的学生购物经验更丰富,计算能力更强,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会更加自信。
认识人民币既是“数与代数”领域基础知识的一部分,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须掌握的生活技能。组织本单元学习内容的思路如下。
本单元教科书编写的基本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把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认识人民币的基础
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学生都有和家长一起购物的经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也经常看到人们在不同场合使用人民币,应该说他们已经积累了一些有关人民币的使用经验。教科书在编写时充分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交流、讨论、模拟购物等活动中,提高对人民币的认识。
让二年级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掌握的对100以内数的知识,认识人民币。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懂得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科书在编排上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先教学小面额的人民币,再教学大面额的人民币。
2.以课堂中的模拟购物活动为主线认识人民币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本单元的标题“购物”点明了本单元内容的特点,即在生活经验及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设计一系列熟悉的购物活动,使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解决与人民币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例如,通过“买文具”认识小面额人民币,通过“买
衣服”认识大面额的人民币,通过“小小商店”经历购物过程,学会正确使用人民币。
教科书设计了很多购物或模拟购物的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并熟悉人民币,积累丰富的购物经验,体会不同面额人民币之间进行等值兑换方法的多样性。
学生在模拟购物活动中,运用已学的加减法知识独立进行计算,体验付钱或找钱方式的多样性,体会应付的钱、付出的钱与应找回的钱三者之间的关系,体会正确计算应付的钱或应找回的钱都是加减法在购物中的重要应用。换钱、付钱、找钱等使用人民币的活动,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多样化的付款方式中发展学生数感
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在购物活动中教科书提出了很多数学问题,如怎么付钱,怎么找钱,学生会有多种策略和付钱方法。这些活动有助于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数感,还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活动的乐趣。
课时安排建议
内容 买文具(认识小面额人民币) 买衣服(认识大面额人民币) 小小商店(解决简单的购物问题) 建议课时数 2 1 本单元建议学习课时数为3课时。教师在理解教科书意图的基础上,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课时进行适当调整。
知识技能评价要点
本单元知识技能的评价主要围绕以下几个要点。
1.能够辨认人民币,能够清点一定数量的人民币,能够用口头语言描述付钱、找钱的过程(见样题1)。
2.掌握元、角、分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见样题2、样题3)。
说明:建议参考教科书第11页第1,2题的题型,在题目中多一些人民币的图片。
3.在购物情境中进行有关钱款的简单计算,在购物活动中知道如何付钱,如何找钱,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见样题4)。
说明:在纸笔测试中,应提供具体的情境,考查在解决具体问题中能否正确使用人民币。对于付钱和找钱的题目不要求列算式。
样题1 说一说。
生活中有哪些面值的人民币?如何拿出18元8角?
这样的问题可以采用口试的形式进行,在评价时要结合学生操作、交流等活动考查学生能否正确地认识人民币。
样题2 填一填。
____元____角 ____元____角
____元____角
样题3 换一换
样题4 说一说。
买一个买1个
可以怎样付钱? 和1
个要用多少元?你会怎样付钱?
说明:解决具体问题的题目要注意控制难度,对于付钱和找钱,不要求学生列算式。
什么是数学课堂教学中最需要做的事
尽管每堂数学课有每堂课的既定目标,也有各自的重心所在,但就整体来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最应该下功夫的“点”在什么地方呢?什么是最需要去做的事呢?
一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数学好玩” 曾经是数学家陈省身先生对数学的赞美。但为什么数学所特有的魅力对好多学生来说常常难以感受呢?这值得我们思考。特别在义务教育的数学课堂上,教师要更多地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上下功夫,要通过自己的教学智慧和教学艺术,充分展示数学的亲和力,拨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原动力,使学生对数学由厌学到乐学,最终达到会学。
二是“引发数学思考”。数学思考是数学教学中最有价值的行为,题型模仿,类型强化,技能操练固然在教学中需要去做,但如果这些措施离开了数学思考,也只能是无效行为。有思考才会有问题,才会有反思,才会有思想,才能真正感悟到数学的本质和价值,也才能在创新意识上得到发展。
三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学习习惯指在长期的学习中逐渐养成的、较稳固的学习行为、倾向和习性。之所以提出数学学习习惯,①因为在长达九年的义务教育学习阶段,一个人在学习上的习惯总是处于不断的养成过程中,它是与学习行为相伴而行的,客观存在的。只不过学生与学生之间,学习习惯有好有差,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予以引导,加以培养。②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具有很强的心理内驱力和学习目标达成的惯性力,它有利于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形成学习的正向迁移,提高学习效率。③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能帮助学生逐步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使学生今后在适应终身学
习上受益。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是和日常课堂教学行为紧密相关的,认真听讲、善思好问、预习复习、认真作业、质疑反思、合作交流……这些学习习惯需要在日常教学中刻意诱导,潜移默化,点滴积累,通过较长时间的磨炼,最后方能习以为常,形成习惯。
四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此次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在传统教学中,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和方法比较单一,类型模仿、习题演练成为最主要的方法,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显得比较被动,缺乏自主的、多样化的学习。在教学中,教师应把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方法放在一个重要的地位。方法的培养需要教师在数学教学的具体过程中蕴含。这里的“恰当” 是指学习方法要反映数学学习的特征,对学生而言,不仅是适宜的而且是有效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