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木三中“有效教学”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规范性和科学性为突破口,让“有效”成为师生的共识,提高教学效益,消灭无效,减少低效,追求高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优化、学习能力的提高和综合素质的养成,实现学校的内涵发展。
二、实施原则
面向全体兼顾个体的教学原则是教学活动的总原则。开展有效教学活动具体实行如下原则:问题教学原则、先学后教原则、激励课堂原则、当堂过关原则。
三、活动安排
从2011年8月起,开展为期四年的神木三中“有效课堂”实验活动。
1、2011.8月-2012.1月:“有效教学”启动阶段。反思低效教学现象,分析原因,寻找对策,确立实验班级,并进行实验教师专业水平培训,通过各类形式的学习,树立“有效教学”理念,探索“有效教学”校本模式,为推进“有效教学”奠定坚实基础。
2、2012.2月-2012.7月:“有效教学”实验阶段。学校计划在七年级率先开始“有效教学”课堂改革,教务处对实验年级的集体备课、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基本要求做统一规定,实验班教师要做好课改理论准备和思想准备,学校力求通过半年的实验探索,总结出一条符合我校实际的课改思路,为以后的全面推广奠定良好的基础。
1
3、2012.8月-2014.7月:有效教学全面推广,形成校本模式。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在实践中探索实施有效教学的基本途径,形成教学特色,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四、实施步骤
按照“示范引领、实验带动、分步实施、整体提高”的工作思路,根据我校实际,分层推进教学改革,活动分四步进行:
1、教师培训及考察学习。选派实验班的教师到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绥德辛店中学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学习。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有关课改资料,观看课堂教学实录片,撰写学习心得体会,进行理论集中考试。
2、制定出台“有效教学”基本要求。就实施“有效教学”的计划、备课、上课、作业、检测、课题研究等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以此作为实验班教学常规管理要求。
3、确定“有效教学”实验班级与科目。学校将在2012年2月份开始在七年级率先实施有效教学,课堂基本模式将采用绥德辛店中学的“6+1”教学模式,实验科目重点放在语、数、外。在此期间,学校大力倡导教师“互听互评”,边观摩培训、边实践探索、边反思调整、边提高推广,为以后的全面推广奠定坚实的基础。
4、总结评比。分别在2013年、2014年中考后进行实验班与非实验班的中考质量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在全校做好总结先进经验,推广“有效教学”工作,并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有效教学”模式。
五、组织领导
2
为了切实加强对“有效教学”工作的指导,学校成立“有效教学”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曹 敏
副组长:解吉利 马 平 何 荣
成 员:刘小军 刘子雁 王维喜 王小锐 各教研组长、备课组长
六、具体要求
有效教学包括科学的设计、精练的讲授、恰当的练习、有效的指导。具体要求如下:
1、制定有效的教学工作计划。
科学计划教学。每学期开学第一周,各教研组和各科任教师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工作计划。教务处、教研组计划中必须要有教研(或集体备课)活动时间安排表。各类计划必须审定通过后实施。教务处教学计划要由校长审定,教研组计划要由教务主任审定,各科任教师教学计划要由各科教研组长审定。各类计划审定人必须签注审定意见和署名。教师学科教学计划内容包括:(1)教材内容体系分析;(2)教学目标和要求;(3)学生基本情况分析;(4)教学进度安排;(5)教学内容检测及评价;(6)综合实践活动安排;(7)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学校要通过检查教案和作业、随机听课、抽查等手段,检查指导教师学科计划落实情况,并把检查结果与绩效考评挂钩。
2、推进集体备课。
3
要积极推进年级集体备课制度,构建“个体初备——集思广益——二次备课——教后反思”的集体备课模式,实现同学科年级间的同伴互助、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经验通用、失误同戒。集体备课要做到“四定”(定时间、定内容、定方式、定中心发言人),每周四早自习为数学集体备课时间,午自习为语文、外语、理化集体备课时间,备课实行“超周备课”,内容有组长确定,备课要求做到“四统一”:即教学目标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重难点统一、教学训练统一,在“四统一”的基础上,根据各自教学风格特点和教学对象进行个性化补充。
备课时要精心研讨课标,深入钻研教材,必须清楚地解决“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三个问题,科学处理教材。要以新课标为准绳,以教材为依据,以三维目标为准则,从学科和学段目标出发,精选教学内容,做到适量、适度;要明确教学目标,做到清晰、简明、具体、可测;要把握重点、难点,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为提高课堂有效教学奠定基础。
3、增强教案的实用性。
教案要重内容、轻形式、看效果。课时教案应由八部分组成:(1)教学目标;(2)教学重点和难点;(3)教具准备;(4)教学过程;(5)板书设计;(6)课堂练习;(7)课堂小结;(8)教学反思。要积极探索教案写作方式,尽可能从繁重的书写教案中解脱出来,用更充足的时间来钻研教材,思考和研究教法与学法。实验班教师可以使用电子文印教案,同学科教师由一人执笔,集体通备,使用统一的
4
导学案,但必须有明显的个人充实、修改的备课痕迹和教后反思,否则,视为无效教案。
4、提高课堂教学过程的有效性。
有效课堂的三个基本形式:一是“小组合作学习”。各班主任、科任教师配合,必须按照学生的性格、各科的基础、兴趣把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6人,面对面坐。选定一个能关爱学生、顾全大局、公道、正派、集体荣誉感强的本学科基础较好的学生任该组组长,这个组长很重要,是组内的核心。不同的学科组长可以不同。有的班级采取双向选择制,组员选组长,组长选组员。二是“10+35”。教师导学不能超过1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不能少于35分钟。三是“课前预习”。学生没有预习的课不能上。课前预习主要解决基础知识问题。教师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指导预习方法,比如:阅读文本,复习旧知识,接通新旧知识的“焊接点”,准备学具,查阅资料,提出疑难,小疑难同伴互动解决,大疑难留到课堂解决。。教师应依据检查情况“以学定教,”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准确把握教学起点,使教学更具针对性。预习时间安排:每周一、三、五早自习为语文,晚自习为外语,二、四、六早自习为外语,晚自习为语文,每天午自习为数学,预习时间科任教师必须跟班辅导。
课堂教学基本步骤:(1)预习检测。对课前教师布置的预习任务进行检测。方法灵活多样:本组自行检测,组与组互相检测,老师检测等。(2)教师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这个目标要具体可测,一节能达到,而且要学生大声读,让每个学生都明确。(3)出示本
5
节课的“预习提纲”或“自学提纲”。提纲内容必须要细化具体,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要求设计精准,要点分明,层次清楚,循序渐进,具体可操作。教学生大声一条一条读,让学生明确。(4)依标(纲)自学。这一点主要是学生在自学前,教师把学习方法,注意事项,给学生讲清楚,中途不再插话,以免打乱学生的思维。教师在教室巡回,个别指导,解决疑问。特别关注学习能力差的学生。(5)各组对照“提纲”开始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讨论、释疑。(6)小组展示。组长按内容的难、中、易,派不同的学生展示,其他学生订正。这一步视内容、科目不同,可以让全班各组都一一展示“提纲”所列的内容,也可以共同预习,各组重点展示不同内容。(7)讲解、订正、质疑、解答。由小组长派人讲解,组员随时补充完善,其他组订正,提出不同意见。教师画龙点睛,适时点拨,统一意见。(8)达标检测。教师和学生(最好是学生)用小黑板或小纸条出示该节课的练习题,测试学生达成目标的情况(这一步可能因时间问题,检测不成可放到辅导课上完成)。最后回过头来,看这节课学了什么,目标达到了没有。
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主要起“导”的作用,只要有学生会,教师就不要急忙讲,让学生讲,要给学生留足够思考、讨论的时间,学生确实不会时,再统一叫停,统一指导、讲解。教师的“导”是贯穿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条主线,是“路标”、是“引桥”。
5、提高课堂教学环节的有效性。
有效讲授要做到“三必讲” (核心内容与问题必讲,规律、思想和方法必讲,疑点难点和典型错误必讲)、“三不讲”(学生已掌
6
握的不讲,学生自己能掌握的不讲,讲了学生也无法掌握的不讲);有效提问要做到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投入思考,紧扣知识的延展点和学生思维的发散点,有一定的层次性、启发性,杜绝随意性的简单即问即答;有效活动要做到全员参与,教师必须参与、调控、引领、点评;有效调控必须既要让课堂活起来又要维持纪律,使学生想有方向、做有目的、动有收获。
6、提高问题设计的有效性。
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师生互动不求形式热闹,追求实际效果。设计富有启发性、探究性的课堂提问,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推进教学目标的实现。问题设置难度适中,太难则学生无从着手,太易则失去挑战性。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教师在提问之后,必须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思考时间,学生回答后教师评价要及时并体现多元性和发展性。
7、提高训练检测的有效性。
要求内容精练、形式灵活、及时反馈、真实有效。删除繁、难、偏、旧的题目,杜绝题海战术。有效训练要求做到有练教师必先做、有练必选、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错必纠。必须做到及时批改,精批细改;讲评之前必须先做统计归纳,提高讲评的针对性和训练检测的有效性。试题命制既要兼顾知识覆盖面,又要突出重点知识,体现一定的信度、效度和区分度,发挥甄别、导向、激励功能。
8、提高课后辅导的有效性。
7
在个别辅导、小组辅导和集体辅导过程中坚持抓两头促中间的策略,实现培优拔尖和纠偏辅弱的落实到位。在注重学生知识辅导的同时,注意学生的心理辅导。辅导不得占用学生自由学习和休息时间。
9、提高教学反思与评价的有效性。
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写三年教学反思,就可能成为名师。教师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在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中螺旋式上升,实现专业成长。教学反思的内容包括成功的经验、失败的原因或不足之处,捕捉动态生成,珍视学生见解等。
五、保障机制
1、加强领导,统一思想。校长是实施有效教学、深入推进教学改革的“第一责任人”。 领导成员要经常深入包抓班级督查实验的开展,教务处和教研室每月组织有效教学实施情况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抓好校本培训,让更多的教师在校本培训中得到专业发展。
2、健全有效教学管理机制。制定详尽的方案,统一实施有效教学。做到目标明确,按部就班。建立有效教学评估奖惩制度。指导与评估相结合、自评与互评相结合、规范与创新相结合、等级与定量相结合。把有效教学活动效果与绩效考评职称晋升等挂钩,通过常规管理制度和评价激励制度改革确保有效教学顺利推进。
3、加强职能处室、班组建设。教务处、教研室切实发挥教学管理和教育研究的职能,服务和指导有效教学的正常开展。不断总结经验,推广应用。教研组、备课组要积累教参资料、典型案例分析、精
8
品课资料、公开课教案、经典训练习题、教学经验论文等原始资料,建设具有校本特色的教学资源库。
4、重视名师工程建设。在实施有效教学的实践中,推出名师,发挥他们示范引领作用。
教务处 2011年12月12日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