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欠发达地区中等职业学校实施学分制面临的困境 学分制原本是我国高校借鉴外国大学学籍管理的一种正在尝试的新的教学管理制度。各高校也在不断地探索适合我国国情和高校类型的具体实施方案。实践表明,那些学科比较齐全、师资力量比较雄厚、生源质量好、学习潜力大、设施条件较好、办学经费比较充裕、管理水平较高的院校更适合于采用学分制管理教学。一方面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各方面的条件与高校相比存在一个较大的差距。如果实施学分制,我们的管理水平、师资力量、学生质量、设施条件都将面临严峻的挑战。另一方面由于受社会上“普高热”的冲击,中职的招生比例逐年减少,生源的质量大幅度下降,而且参差不齐,甚至有的取消录取分数线。学生学习热情一般,讨厌基础课程学习,缺乏学习动力,思维上存在惰性,很少会主动思考。少部分学生品质不良、纪律性差,自由散漫,不服从老师的管教,有极强的逆反心理等种种现象。
二、引入特色学分,加强理论和实践结合,创新德育模式 在计划中设立德育模块,引入德育学分制。这是我校的一个创新规定,德育模块分理论、实训、日常规范三大部分,学分单列,并与毕业证书挂钩,不能达标者推迟毕业甚至不能毕业。对学生强化“先成人,后成才;想成才,先成人”的职业道德教育思想。学校一贯坚持把德育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制订了《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实施方案,该方案的制订,为德育学分制提供了理论依
据和实施办法,解决了以前德育教学中存在的知行分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育相脱节等问题。德育学分即德育活动的制度化、课程化、学分化,它把德育的理论教学和实践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理论学习、实践活动、行为规范和创新精神等方面的表现全部纳入统一的教学中。在德育实践教学方面,结合班级创百分活动、主题班会、团日活动、社会实践、劳动、军训,尤其是日常行为规范的表现,都折合为学分或通过学分进行评价,将实践教学加以量化。每位教师都有德育教育的义务,学生学习成绩和课堂表现挂钩,教师在报送课程成绩时包含课堂表现和课程成绩二部分。在德育学分制中,德育成为每个学生每学期必须学习的一门课程,其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浑然一体,如环境适应、学习、交往、心理健康、择业等,从思想、道德、行为等层面分年级、分学期依次展开。 三、引入核心课程,改变原有传统的教学计划模式
打破原来的结构模式,设置核心课程模块和核心技能模块。该模块主要在第3、4以及x(也称为第#学期)学期完成。该模块主要突出某一专业或某一工种所需的最重要的课程为核心课程,其中包含核心基础课程、核心专业课程、核心技能课程三部分,以适应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素质水平和人才市场的需求。即以市场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突出培养学生职业核心竞争力。在核心课程模块的教学中,以技能教学为主线,在技能教学中学习专业知识。核心课程作为教学重点,所有课程都是必修课,其学分不能用其他学分替代,不及格的必须重修。学生通过核心课程就达到合
格中专生的基本要求。
要重视实践教学,重视技能教学。除大力开展国家级职业技能鉴定之外,还要对课程中重要的专项技能进行强化实训,并参照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中技能项目的考核方式来组织考核。对合格者学校发给相应项目的技能证书,并由专业科组织确定各专业门类的校本技能项目,制定技能评分标准,安排技能实训,组织技能考核。每一项目的校本技能都给予一定的学分(1.5分)。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均允许其参加校本技能考核,考核通过者其所获得的学分,可替代辅助课程的学分。由于进行技能教学,要占用大量的教学资源。学校应开设第#学期(称为x学期),安排在暑假期间(约4周左右),以利于充分应用学校的有限资源,并强化毕业班学生的学习质量。 四、构建以“适用、够用”为标准的基础模块
该模块的课程皆作为辅助课程。在基础模块中,要求基础课程的教学以“适用、够用”为标准,分层次教学。即分为ab两级对学生进行要求,b级为基础级要求,a级为提高级要求。b级的教学内容较浅,以“适用、够用”为标准,适用于基础差的学生,教学方式方法可多样灵活。通过该级考试所获得的学分较低,但这样能保证基础课较差的学生也能获得学分,避免让较多的这类学生因基础课不及格而毕业不了。基础模块的课程可以进入“学分银行”,不够的学分可用其它学分替代。 五、强调“能力应用”的实训、实习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树立新的人才培养观。积极适应职业教育的
特点,把实训实习教学放在更突出的位置,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实践实习、努力提高技能水平。这一教学过程放在第5、6学期(最后一年)完成,课程由社会调查、课程实习、就业实践组成。指导教学过程由学校教师和实践单位的技术人员组成。根据就业时间和实习阶段的表现,分a、b、c三种等级考核记学分,a级33分,b级28分,c级18分,不合格者不能毕业,尤其重视“敬业、吃苦、守纪、团队”等企业精神的培育和考核。凡在就业实习期间,能服从安排、顺利就业、能胜任工作岗位、道德良好,提供实习报告,经用人单位证明实习表现评价为优良者,也给予一定的学分奖励(多出c级的学分部分)奖励的学分也可替代辅助课程的学分。 六、以“发展性的眼光”对待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
在对学生学业成绩进行评价时,针对中职学校学生的基础知识薄弱,学习习惯较差的特点,除在基础模块中淡化必修课,用辅助课程来代替外,还对学生的学业成绩用“发展性的眼光”来评价,包括学业成绩和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两方面,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总之,欠发达地区中等职业学校实行学分制,要牢牢把握教育教学的改革方向,根据自己的校情,创立与自己的校情相适应的学分制管理体制,才能不断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