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突发事件应对法解读及应用

2020-08-11 来源:易榕旅网


《突发事件应对法》解读及应用 ——突发事件应对的九项原则

大家好,今天我就突发事件媒体如何应对问题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突发事件发生后,我们如何面对媒体?现在有几种选择方式,我们大家现在都公认的就是边做边说、公正透明,把突发事件处置整个过程,和媒体进行有效的沟通。那么突发事件沟通,做如何做?实际上,它是我们和媒体沟通的关键所在。今天我想从如何依法应对突发事件,也就是从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角度来解决我们依法应对的问题,解决我们的依法沟通的问题,所以我想在这个问题有效结果以后,实际上我们的媒体沟通就是一个很自然的事情。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于2007年8月30日通过,自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这部法律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当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为什么呢?因为它要解决的就是我们对突然发生的事件如何纳入到法律的轨道。

《突发事件应对法》明确规定,本法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一、突发事件的特点

(一)公共性和社会性

从《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当中我们可以看到,突发事件有这样的几个明显特点。

第一个,突发事件具有明显的公共性和社会性。突发事件造成的危害,它将给社会的公共秩序带来重大的影响。事件的发展变化往往是根据既有的经验和措施难以判断掌控,处理不当,就可能导致事态的迅速扩大。所以我们大家从这一点当中我们可以看到社会性。突发事件的应对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就是要与社会建立起有效的管道,就是要和社会建立起沟通的渠道,就是要把突发事件发生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与社会讲清楚。那么,我们要完成这个过程,媒体就是我们的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

大家知道北京曾经出现过京广桥塌陷事件,这个道路塌陷,第一时间利用多种媒体形式,包括手机短信有效的和社会建立起沟通渠道。那么,就避免了因为这样一个事件在社会上造成更大的影响,就避免了事态的进一步扩大。大家听到这样的一个信息,通过有效的比避压,选择其他的路线,使得事态的影响这种危害降低,所以我们说这是突发事件的特点,就是它的公共性和社会性决定了和媒体必须建立一个有效的沟通渠道。

(二)突发性和紧迫性

突发事件的第二个特点就是它的突发性和紧迫性。事件发生的真实时间、地点危害难以预料,往往超乎人们的心理惯性和社会的常态秩序。事件往往发展迅速,在这个时候就需要采取非常态的措施,非程序化的决定,这样才能够避免局势的恶化,这个紧迫性突发没准备,处置时间紧迫,这一切都要求我们迅速的作出决定,迅速的采取措施,而这个措施要迅速的在社会产生影响。因此,我们大家看如何使我们采取的措施迅速地在社会产生效应,这也是突发事件应对当中十分重要的内容。所以,同样的和媒体如何建立有效的渠道,如何把我们采取的措施迅速的传播到社会,迅速的成为社会人们行为预测的一个标准,都需要我们正确的媒体沟通、正确的媒体导引,从这点也看出突发事件和我们媒体就应对

工作和媒体的沟通多么重要。

(三)危害性和破坏性

第三个特点就突发事件所具有的危害性和破坏性。那么,突发事件之所以引起人们的重视,会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或给国家、社会带来严重危害。

最近大家热议的甘肃的校车事件,它剥夺了孩子的生命,那么它在社会带来的影响这不仅仅是孩子们的生命,而是我们对孩子上学的权利,我们政府如何保障的问题。我们政府如何有效的面对这个事件而引发的社会对校车问题责任的追究,谁是校车真正的责任承担者?谁要为孩子们解决这个校车的问题,谁来保障孩子们上学的权利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

所以我们说这个事件它所带来的影响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孩子们的生命,这孩子们生命的这种代价直射出我们政府对校车问题的失责,对孩子们受教育权保障的失责。所以我们大家可以看,面对这些问题媒体将指向什么地方?它指向实际上远远超出了事件本身,不是对孩子们简单的赔偿问题,而是对孩子们受教育权保障问题。所以,我们突发事件的应对我们大家要关注的从这个事件危害本身而关键的在于它对社会的影响,所以我们说它的这种危害性是一个社会的危害性,而不是简简单单事件本身的这个问题。

(四)突发事件的解决必须借助于政府权力的介入和动员社会人力、物力才能完成

最后一个特点就是突发事件的解决必须借助于政府权力的介入和动员社会人力、物力才能完成。突发事件发生我们说带有什么?难以预料,处置紧急、紧迫,它就需要我们有一个坚强的领导,就需要政府力量的介入,那么,紧紧依靠政府也是不行,而是社会的人

力、物力,社会的力量只有广泛的动员起来我们才能够进行有效的应对。

那么,刚刚发生不久的温州动车追尾事件,第一到现场的是谁?是群众,是事件发生周围的群众,他们永远是第一救援者,我们政府的救援力量能不能迅速到现场也需要发生地的群众,是不是迅速的和政府沟通,我们在应对当中如何有效的动员起社会的力量,那我们同样需要媒体,所以我们突发事件应对工作,那么我们今天《突发事件应对法》所确立的突发事件应对的概念,那我们从这个概念的解析当中我们大家可以看出,突发事件整个应对过程它和媒体我们说它是紧密相关的,它是和媒体的必须建立一个有效的沟通渠道,所以现在我们突发事件的应对,一个最主要的前提,就是要和媒体建立有效的沟通?这是我们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突发事件的应对法所确立的突发事件的概念。

二、突发事件应对的体制

突发事件应对的体制,第二个问题我想介绍一下突发事件应对的体制。在《突发事件应对法》第四条明确规定,“国家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

我们说突发事件应对前提统一领导。统一领导,是指在各级党委的领导下,在中央,国务院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最高行政领导机关;在地方,地方各级政府是本级行政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行政领导机关,负责本行政区域各类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是负责此项工作的责任主体。在突发事件应对中,领导权主要表现为以相应责任为前提的指挥权、协调权。那么,发布信息和社会进行有效沟通协调也是我们一项重要的内容。

第二层是综合协调,这个综合协调有这样两层意思,政府对所属各有关部门、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政府与社会各有关组织团体的协调;二是各级政府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

的办事机构进行的日常协调。在我们国家,如果我们行政机关性质决定,我们对于突发事件的管理也是各个有关部门他们分别具有各自的权力。一个事件发生以后,就要有相应的各有关部门有效的应对。

比如说我们各地推行建立的综合救援队伍,我们就以消防队伍为主体形成的公安、安全监管、通讯、电力、气象各有关部门有效保障一个综合的救援体系,一切工作都需要我们应急办事机构也就是我们各级政府应急办的日常协调。

所以综合协调的本质,是在分工负责的基础上,强化统一指挥、协同联动,以减少运行环节、降低行政成本,提高快速反应能力。这是综合协调。

分类管理,是指按照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四类突发事件的不同特性实施应急管理。具体包括:根据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确定管理规则,明确分级标准,开展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应对活动。往往我们现在还会出现的一类突发事件具有一个和几个相关部门牵头负责。实际上,我说分类管理也就是分类负责,以发挥我们相应管理部门在处置突发事件中的作用。

分级负责,主要是指根据突发事件的影响范围和突发事件的级别不同,确定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由不同层级的人民政府负责。一般来说,一般和较大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分别由发生地县级和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统一领导;重大和特别重大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由发生地省级人民政府统一领导,其中影响全国、跨省级行政区域或者超出省级人民政府处置能力的特别重大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由国务院统一领导。

社会安全事件由于其特殊性,原则上也是由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组织处置,但必要时

上级人民政府可以直接处置。

在这里我们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履行统一领导的地方政府,不能消除或者不能有效控制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的,应当及时向上一级政府报告,请求支持,接到下级政府报告后,上级政府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对下级政府提供人力、财力支持和技术指导,必要时可以启用储备的应急救援物资、生活必需品和生活应急装备,有关突发事件升级应当有向上一级人民政府统一领导、应急处置工作。

属地管理为主,主要有这样两种含义,一是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原则上由地方负责,即由突发事件发生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其中,又主要是由突发事件发生地的县级人民政府负责。主要考虑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是我国政权体系的基础部分,它在第一时间了解、掌握突发事件的基本情况,有条件及时对突发事件进行预防、预警、应急处置等工作。

二是县级政府负责突发事件的应对有利于预防突发事件的发生和控制事态的发展,所以他也是权利和责任的统一。所以《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了县级政府应对突发事件需要采取的措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七条、第八条、第九条都分别确立各级政府在突发事件当中它的责任,这个是我说的第二个问题管理体制。

三、突发事件应对的原则

突发事件如何应对呢?我们说在应对当中,我们要遵循什么样的原则呢?我们说的突发事件的应对主要要遵循这样几个原则。

(一)坚持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结合的原则

《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五条规定,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

这一规定就要求一切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都必须把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放在首位,做到防患于未然,就要求我们建立和开展对各类突发事件的普查和监控。也就是风险评估、风险排查,促进各行业、各领域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加强突发事件的信息报告和预警工作,积极开展安全防范知识和应急知识的普及,加强应急管理培训。

二是我们必须做好各项应急准备,牢固树立忧患意识,有备未必有患,但无备必有大患,为此,要完善预案体系,推进应急平台建设,提高应急管理能力,加强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和应急演练,加强各类应急资源管理。

三是全力做好应急处置和善后工作。灾害事故发生后,要立即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防止发生次生、衍生事故,做好受影响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和事故现场评估工作。应急处置完成后,停止应对措施,及时组织受影响地区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这是这一原则所要求的。这一原则在我们整个突发事件应对当中居于特别重要的地位。因为突发事件的应对规律决定。

突发事件发生是一种可能性,认识上有预见,工作上有防范,可能性就难以甚至不会转化为必然性,即使突发事件不可避免,也可以减少损失,争取主动。国内外的许多实例充分证明了这一点,特别是在我们目前也存在着轻视预防,出事后又不计成本加以处置的现象。有的人甚至把突发事件的应对和突发事件的处置等同起来,从制度上强调预防的重要性,就有利于我们统一思想,就在日常的这个应对当中预防当中就无所谓,同时我们把日常预防和应急处置有效的结合起来,也就是常态和非常态下的工作理念、工作规则、工作机制的有效结合。我们在日常工作中要考虑突发事件的发生,突发性的处置也要善于发

现总结日常中的成功与不足。预案是什么?它永远是我们对已发生的事件的一个总结,它是已发生的,我们永远不可能对未知的事件总结出应对的东西。当然,我们有一些科学的东西,但是对这个认知我们实际上存在着许多未知的成分。

比如2009年甲流,我们采用了很多的措施,采取了严厉的措施,为什么?因为我们有非典的处置经验,但是,实际上我们在有些地方就出现了应对过度的情况,就甲流和非典不是一种类型的卫生事件,所以这一点也要求我们一定要加强研究、加强总结,这是第一个原则。

(二)应对突发事件的决定、命令公开原则

第二个原则就应对突发事件的决定、命令公开原则。《突发事件应对法》第十条规定,有关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作出应对突发事件的决定、命令应当及时公布,我想这一条也是我们媒体获得信息的法律根据,什么是公开呢?公开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某种活动或者行为过程和结果的公开,其本质是实现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的重要方式。

现在,突发事件的应对已经成为全社会高度关注的事件,它就是需要公民的支持和参与。因此,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全过程及结果都应当公开。其中,最主要的是我们各级有关政府及其部门应对突发事件的决定、命令应当及时公布,使整个社会、公众知晓、知情,不及时公布就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温州动车事故,通车和救人决策,事后证明从上至国家最高领导到我们每一个部门的责任人都把救人作为第一的要求,都要求要把这一个过程贯彻在我们救援的整个过程当中。但是在处置的过程当中,引起异议?为什么?就是在公开上,在要求上不力,这是我们最大的问题。所以我们说,这个公开是十分重要的内容。作为广大的媒体工作者也要求把我

们政府的决定、命令有效的利用我们的新闻网络,利用媒体的这种优势迅速公开,让整个社会公众知晓、知情使得我们的公开成为全社会行动有效社会动员的一个有效组成部分,这是第二个原则。

(三)应对突发事件的比例原则

《突发事件应对法》第十一条规定,“有关人民政府及其部门采取的应对突发事件的措施,应当与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社会危害的性质、程度和范围相适应;有多种措施可供选择的,应当选择有利于最大程度地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益的措施。”实际上,在很多事件当中都反映了这样一个问题,我刚才所讲的动车的通车与救人,这是一个矛盾,铁路的生产秩序要回复就是要尽快通车,通车的生产秩序的维护也是十分重要的,但是人的生命和它比较起来,我们大家说谁轻谁重,生命是至高无上的。

所以,行政机关采取的措施不得超越宪法和法律所容许的范围或者目的,如果有同等措施可以供采用,应当选择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益侵害最小的措施。既坚持效率优先,又要坚持最小代价的原则。这就要求采取的措施、手段不得与所追求的目的之间明显失衡、不成比例。形象的说我们就不能用大炮打麻雀。在这个当中,如何界定社会危害和性质范围,如何衡量你采取的措施和这些情况是否相适应,总体上实际上是一个主观判断的问题,实际上也是我们行政机关自由裁量权的范围,但是我们在这里也要特别强调,并不意味着我们执行机关可以主观臆断,随心所欲,而是要根据常识惯例、大多数人的看法等因素采用一事一例,加以有效判断处置。这个原则也要求我们,如果说有多种措施可供选择的,行政机关应当选择有利于最大程度保护公民和法人其他组织权益的措施,也就是最小侵害原则、不可替代原则和最温和手段原则。

这里主要内容有这样两个方面,一是相同有效,就必须存在着多个有效能够实现应对

突发事件目的的措施。最佳方案,实际上受各种条件的制衡,实际上实现这一点是十分困难的,但是我们也总结,突发事件整个处置在一般情况下也做不到最坏。因为,责任者的责任意识等等,也保证了我们突发事件,所以我们说因为如果追求最好,可能风险系数更大一些,所以这一系列的确定实际上我们往往就第三条,就是较好,这就是我们最理想的。所以对于相同的措施,就是说现在有的时候有人点评说你这个事件处置的不好,有问题,实际上这个观点你须把它放到当时的事件的处置的背景之下来加以认识,所以,我想在这里也希望我们媒体要理解,要认识突发事件应对工作这种特殊性,就是相同有效。

第二个是最小侵害,就是要比较各种措施的侵害大小,包括因采取措施可能产生的失控等诸多方面副作用的大小等等。

突发事件应对权体现在三方面:预警权、处置权和灾后恢复重建权。有采取预警措施的权利,分四级。处置也有我们处置的各项权利,那么,应对处置工作应该有一个十分重要的程序有停止,停止了之后又是灾后恢复重建。与此相适应,为了保障这个权利的有效运行,得有权利运行的体制。权利的运行要遵循的三大原则,与此同时,为了保证突发事件权利的有效运行,在确立的原则基础上也要求建立一个统一的突发事件的信息系统。

同时也确立了四大机制,就是社会动员机制、武装力量参与机制、国际合作机制、人大监督机制。

也提出了制度,确立了突发事件分类管理制度、分级制度,提高全社会危机意识和应急能力建设制度、隐患调查和监控制度、建立应急救援队伍制度、突发事件应对的保障制度、城乡规划建设满足应急需要的制度。

同时,要求建立几大体系,就是突发重大风险的评估体系、应急预案体系、监测网络

体系。

突发事件应对法的颁布实施是我们民主政治建设当中的重要内容,为什么重要?就重要在于把依法行政的要求扩展延伸到我们政府对特殊事态的处理也纳入到法律轨道。就是如何预警?如何处置?如何进行灾后恢复重建?都要求我们要认真的按照法律所确立的制度,按照法律所确立的体系来有效应对。

四、结合具体事例,媒体如何正确认识突发事件

在这里,我想结合一些事例,谈媒体如何正确认识突发事件的问题。今年,北京曾经遭遇了一场特大的暴雨的袭击,北京城处于一种瘫痪的状态,事后媒体广泛的批评,指向了北京排涝设施上,实际上我们说在这个问题上实际上我们就要研究突发事件应发法,针对北京这样一场特大的暴雨,跟北京市政建设设施能力的评估是个什么状态?北京市政建设设施可能它是50年一遇,我们是按照50年一遇的标准来进行的有效建设。我们现在出现的特大暴雨200年一遇,这场200年一遇的特大暴雨是50年一遇的排涝设施永远无法应对的。有人就讲,说我们为什么不提高到200年一遇呢?那么好,我们200年一遇的暴雨大家说,这200年来一次,我们形象的说200年来一次,那么,我们为了200年来一次的暴雨我们进行这个建设将是多么大的投入?

2009年,伦敦暴雪,伦敦城瘫痪,当时我们就对伦敦应急管理人员当时我正好在英国,跟伦敦应急学院的人进行沟通,我们提出来你要承担什么责任?很简单,他讲我们不承担责任?为什么这场暴雨是50年一遇,我们伦敦的筹备准备是20年一遇,超出了我的应对范畴,我们应对有力是有秩序的城市瘫痪,就通过人为措施来使得这种损失降到最低,而不是采取大投入的方式。所以我想在这里与媒体沟通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依法,以科学来办事而不是凭感情。突发事件的发生不可避免,这是不以我们人的意识为转移的,

面对不可避免的突发事件,我们如何有效的向社会传播?这也是对我们作为政府、作为企业,新闻发言人也好叫媒体沟通人也好,要和媒体建立沟通的渠道,掌握沟通的技巧,但前提就是依法、科学应对,这是问题的关键。

五、突发事件应对注意的几个方面

突发事件实际上是一个环,它是有事前、事发、事中以及事后,事后又紧接着进入到事前、事发、事中、事后这样的一个过程,事前相对应的是预防准备工作,事发对应的是监测预警,到事中对应的就是处置救援,到事后就是恢复重建,在恢复重建的同时实际上又回到了一个预防准备,所以我们说,它是这样一个环。突发事件应,从这一个环上看,它主要的包括这样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个在事前预防准备。紧接着,在事发阶段有两项工作,就是监测预警、信息报告。到了事中就是决策指挥包括事件有效处置。在事后阶段,就是要调查评估以及恢复重建。概括起来就是这样的6项工作。事前、事发、事中、事后,整体上还有三项重要的工作,就是社会动员工作,危机沟通工作和应急保障工作。

六、如何应对突发事件的九个问题

(一)预防准备

第一个,预防准备。我们说预防准备,预防什么?准备什么?首先就是排查风险。要建立风险评估体系。突发事件的应对,要求我们要对可能发生的事件心中有数,所以我们叫遇则立,也就是要通过科学的方法分析可能存在的风险。这个是十分重要的,通过有效的分析,科学的测算,我们就能够排除事件。比如说国庆70周年阅兵,我们对于阅兵重

型车辆通过的道路、通过的桥梁进行分析,我们重型车辆这个桥能不能过?这是我们通过分析,通过测量能够预知的。如果我们必须通过而桥梁通过不行,我们怎么样?采取其他加固措施,我们避开这条道路,所以我们就规避了风险。所以我们说,排查风险是我们预防准备当中首要做的。

培养意识,什么意识?危机意识。我们国人有许多的话,像我们讲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

在汶川地震当中,有过最牛校长就是四川桑枣中学的校长,他有效的组织了孩子们的演练,那我们大家设想,如果他所在的学校所建的楼不是一个可能的危楼,那他还会这样做?实际上我们大家看,危机意识实际上是我们预防准备工作最为重要的。

第三,储备资源。我们说到储备资源,往往大家一说这个问题就讲得又大我们需要储备什么,其实资源的储备当然,国家要建立国家的储备制度,那我现在就问在座的每一个人你在家里你在工作当中,你为危机进行了什么样的储备?现在你们家里有没有手电?你的手电筒有,电池是不是失效了,家里面有没有一个应急的火柴,有没有一个应急的蜡烛。我们更不要说你有没有一个应急的绳子,一个救援绳,一个救援的刀具,有没有?所以我们说,在预防准备当中,储备资源是国家的事,是社会的事,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事,我们每一个人能不能从小做起。

比如说我们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发生了突发事件,你的储备如何?大家都知道汶川地震,卫星电话是我们需要的,我们有的地区有这个电话但是长时间没有用了,我们有的单位有这个电话带上了但是没有充电,到了现场无法使用。类似的这些实际上都是我们储备的问题,我们能不能保障在事发以后我们的储备应对。

现在国际上一些著名的救援队,他这个队伍从出发那天开始没有外在的补给,7天,靠什么?就靠他的一个科学的储备,所以说储备问题是十分关键的,现在各地方做得都比较好了。

像现在一些大的宾馆、饭店都有一些什么空气的呼吸器、应急手电等等。所以我有的时候开玩笑说,我们现在大家住宾馆、住饭店我们进去以后你看没看,你查没查应急手电放哪里,空气呼吸器放在哪,这个饭店的疏散线路在哪,这些都是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要求建立起来的。

在预防准备当中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就是培训演练。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当然需要我们这些理论上的讲解,需要我们现实的说明,其实在突发事件应对当中最为有效的方法就是演练,今天,我们如何疏散,讲十次不如跑一次。四川安县桑枣中学的校长,他成功成功在哪?就成功在演练上,他把每天的课间操变为一次学员疏散的演练,有秩序,所以在这次突发事件当中,他们学校做得很好,无一伤亡,这个是预防准备思想工作。

(二)监测预警

监测预警在整个突发事件应对中处于一个十分重要的地位。大家都知道76年的唐山地震到2008年的汶川地震,没有预警,带来的损失是惨重的。

现在,虽然台风气象预报工作也存在着某些问题,还不能做到百分之百,但是科学有效预警要好得多。

跟2008年冰冻雪灾灾就是广东火车站人群的聚集,大量的人群聚集到广州火车站时,我们为什么在这么长的时间内能够保障没有出现重大的事件?重大的人员事件?大家看这

样大规模的人员聚集就在于什么?我们有预警。在预警的前提下,我们科学处置,就避免了重大的人员伤亡,所以这些都是十分重要的。

预警信息主要来自于这样几个方面,一个是通报,相关部门和组织所传递的一些信息。像气象预报,海洋局、气象局都做出报告,还有一些报告来自于基层单位,我们发现了一些微小的情况我们报告,特别是大家的举报,热线受理的举报投诉需求,专家群众的来信来访信息,报刊互联网登载的信息。你能不能铺捉到?在甘肃校车事件发生的过程当中,也就是我们政府如何面对这个校车,如何面对庞大的校车的需求,政府如何应对的时候,互联网就出现了一个信息,叫什么呢?中国政府向马其顿政府无偿赠送校车的事件,当然我们在这里不去讲这个事情的本身,我们应不应该赠送,应不应该怎么样,我们就看网络上聚集,铺天盖地在探讨小车4500个亿的解决资金如何实现的时候,就我们中国校车处于这样状况的时候,大家看,互联网在目前对这个事情,社会的状态,所以我们说这些都要引起我们高度的警觉,这是预警。

(三)信息报告

信息报告是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各级行政机关应有的职责。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之所以要对石家庄市委、市政府作出处理,就在于8月2日至9月8日的38天中,石家庄市委、市政府未就三鹿牌奶粉问题向河北省委、省政府做过任何报告,也未向国务院和国务院有关部门报告,违反了有关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报告的规定。虽然你在三鹿奶粉事件当中没有罪,但是你没有报告,所以报告是我们的一项重要的内容。

在突发事件的管理当中,大家一定要注意,三敏感:敏感时间、敏感地点、敏感事件。四早,我们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敏感时间,敏感的地点,敏感的事件。大家看,正好在我们这个校车问题在全国闹得沸沸扬扬的时候,马其顿校车事件,这

个敏感的时间吗?敏感的事件吗?我们如何有效的应对,这些都是我们要求的。

非典公共卫生事件,卫生部做了一个很好的治保系统,就是我们突发事件的监测机构,医疗卫生单位,只要发现了需要报告的病例,进行报告以后,机构从县级卫生主管部门,到市级卫生主管部门,到省级卫生主管部门,到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到国务院,虽然在这个过程当中都从一个机构向另一个机构给予了两个小时的报告时间,但实际上,我们这个有效的系统实际上它是一个有效的越级上报系统,只要进入了我们这个报告网络,实际上都能够在第一时间能够掌握信息。而是我们每一级政府把我们的内容在相应的要求来进行有效的报告。这是第三。

(四)决策指挥

在汶川地震当中,我们的温总理有一个很著名的话就是自信,就要求我们大家要树立起战胜灾害的信心。

如何指挥有效决策呢?有这样几个原则,第一个快速反应,科学决策,第二个是统一指挥,综合协调,第三个是属地为主,条块结合。第四个就是灵活机动,经济高效。

首先我们看快速反应,科学决策。像出现了唐山汶川地震这样大地震当中,被埋人员抢救存活率的数据显示,如果在半小时之内,抢救人迅速的给抢救出来,那么他就是95%的存活率,如果一天24小时,抢救存活率就到了80%。二天,48小时,就到50%,到了3天现在大家都知道72小时的黄金救援期,实际上72小时救援它的抢救存活率只有35%了。唐山大地震抢救存活率的数据,就震后的三天抢救出来的人35%,5天有没有,有,10%,那是奇迹,所以这一切都要求我们什么?快快快,所以要求我们科学决策。

汶川大地震当中,温总理在现场那种焦急的心情,一次一次下命令,但是在这样的一个山区间想通过路上救援短时间的恢复道路实际上根本不可能,这时候专家、领导,给总理提出科学的应对,建立空中救援通道,在全国范围内调集了直升飞机,建立空中的抢救通道。就是为了一个快,而这个是怎么样,是科学的。

所以这个快速反应就要求我们要做到这样几点,先近后远。比如说说地震,就要先救近处被压埋人员。第二,要先易后难,先救容易的下手,先轻后重,先救轻伤的,那救出来他也将可能成为我们一支很重要的救援力量,先营救被压埋的医务人员,先多后少,先救压埋人员多的地方,这些都是我们的在这种快速反应,科学决策当中要掌握的应对的一些大的原则。

第二,统一指挥、综合协调。统一指挥,就是要确立指挥链的畅通,政令的统一。综合协调,实际上强调的是配合,在统一指挥之下,各相关部门相互协调,相互配合,有效开展救援,不要推托,不要扯皮,时间就是生命。

属地为主,条块结合。谁管?事发在什么地方,谁就管。如何管?那么怎么样?条块之间有效的结合起来。温州动车追尾事故谁管?浙江省管,属地管理,但是铁道系统是一个条条,是一个纵向的系统,这个纵向系统我们怎么样?铁道部的一个副组长就参加了浙江省的救援指挥部的副指挥,就使得在属地上建立一个统一的指挥链,把条和块的力量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实现高效。所以特别是我们上级部门要充分的尊重下级部门的官,他们来自基层,他们就在这个事发地有充分的经验。

大家可能都记得,重庆开县曾经发生了一起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天然气的井喷事故,当时的国务院秘书长华建敏同志作为国务院工作组的组长,到了现场他讲,你们指挥我来协调,不要转换指挥权,你们什么问题解决不了需要我来做其他相关部门工作的时候我来

负责。

灵活机动、紧急高效。效率是必须的,对于我们有些问题的解决,能不能做到灵活机动?比如说高考。大家都知道高考在中国已经制度化了,每一年的6月份全国性的高考,512汶川发生大地震我们这些孩子多少伤亡,从512再到6月的6、7、8日高考,大家看短短的十几天,这十几二十几天对我们四川的孩子,灾区的孩子意味着什么?灵活,灵活处置,对这些孩子我们延期,就给予他们一个复习的一个时间,所以最后我们采取了其他的有效措施保障这些孩子们上学的基本权利,就采取各种变动措施,保障好。这些都是我们所需要的这是我们说的这个决策指挥。

(五)危机沟通

其实今天我们说从媒体沟通,其实对危机这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我们首先要求快速,从突发事件应对的角度,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内发布信息,我们现在很多的事件可以证明,我们通过第一时间发布信息,实际上这个信息的发布就是我们有效应对的一个组成部分。2002年在天津,在春节前发生了一起叫艾滋病扎针事件,天津最主要的繁华的商业街没人了。我们迅速破案,第一时间发布信息,把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介绍清楚。有效应对,就恢复了商业的繁荣。如果不快,引起种种的异议。

第二,准确。在突发事件的应对当中,在沟通过程当中,讲实话,讲真话就是重要之重要的技巧,重要之重要的沟通的秘诀。在突发事件的应对当中,一定要将开放、一定要将透明坚持到底。多角度发布信息,使大家真实的了解事件的整个过程。使造谣中伤、流言蜚语,没有市场。

权威,谁来发布?我们现在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新闻发言人是一个组织者,他是有

效的主持信息发布,一定要全面的了解,成为真正的事件应对的权威。铁道部的这次温州动车事件王永平表述为什么引起种种疑义?实际上我想新闻发言人在事件发布当中的位置,他是不是权威?这个是问题的关键。汶川地震当中,国务院的几次新闻发布会,我们各个主管部门的发言人,为什么呀?权威,掌握着全面的信息,不是道听途说的。

现在每一场新闻发布会之所以精采,第一,真实。由权威来证实这个真实那就更带有它的特别意义,这是最重要的。多元,今天我们是一个信息多元时代,今天我们传递信息,已经不是单一的靠一张报、靠一个广播,而是现在无时无刻不存在的网络,过去我们说现在上个网得回家找到电脑,得找到有网络通的地方,现在不需要了,你现在只要口袋里有手机,坐地铁都可以上网,我们今天的信息渠道必然是多元的,如果没有这个多元的信息渠道,今天这个突发事件我们不利用这样一个有效的渠道,就很难完成全世界的沟通,所以这一点我们说今天一定要多元合作。

突发事件不是某一个地区的事,像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它是我们人类所共同面对的事情,预防和有效应对,也是世界各国所必须的,所以我们要采取一个有效合作的态度。现在正在召开世界气侯大会,我们谈判,这就是一个国际合作,就是一个国际上为了减少气候灾害所做的一个共同努力,所以也是我们在更大层面上进行有效沟通的一个重要的领域,合作是我们重要的内容。

(六)社会动员

汶川地震也好,玉树地震也好,2008年的冰冻雪灾也好,还有温州动车事故,我们之所以能够实现快速反应,快速处置靠的是什么?就靠我们人民群众的力量,靠的就是我们这个广泛的社会动员能力,靠的就是社会的广泛参与。参与包括我们媒体朋友,也包括通过我们媒体朋友的艰苦工作所形成的,这个也是十分重要的。《突发事件应对法》四大机制,

其中一个机制就是社会动员机制,就要动员起来,动员整个社会,这一项工作需要媒体的广泛动员,需要媒体的全面参与。

突发事件应对需要专业的应对,需要专业的救援,需要专业的处置,但是任何灾害第一反应、第一响应永远是你身边的人,能不能迅速的实现专业救援,也是看灾难发生地的第一时间反应如何,所以突发事件的应对就是如何进行社会动员,如何有效的社会宣传,这是预防准备当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所以我们要培训,要演练,要应对,要有效的组织,所以这是我们一个重要的机制,所以我们在这个机制当中就要坚持以人为本,依靠群众,重在基层、平战结合,那没有这一切就不行,所以国务院应急办说了我们要搞四进工程,我们要把应急教育进小区、进工厂、进学校、进农村,进到我们社会的各个领域。

(七)恢复重建

怎么样重新的恢复重建?四川汶川地震应该说走向我们法制化的轨道,国务院专门搞了一个《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一共写了9章,总则、过渡性安置、调查评估、恢复重建规划、恢复重建的实施,资金筹集与政策扶持,监督管理、法律责任、附则9章,对汶川的恢复重建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法律化的管理。所以这使得汶川地震以后的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有法可依。

在恢复重建当中,要重视心理的恢复重建,就要重视心理危机干预,当时大家也都是看报纸,自杀事件不时的发生,实际上在这样的阴影下,在这样的强刺激下,对于社会受灾人员,对于救灾人员其实我们今天都是存在着恢复重建的大问题,心理恢复,所以我们现在这个心理的安抚也是我们十分重要的内容。

恢复重建工作现在采取的主要的是(政府),但是商业保险,就保险这次10月7日发

生在天津的在滨保高速公路上恶性交通事故,现场当场就死了35人,赔偿怎么赔?很好,我们的保险就成为主渠道,所以这个车上保险了,保险公司一个做就是50万,有些难问题,唐山市唐山政府也拿出一笔钱,唐山政府补充一下,平均一人在20万左右,这样就把这样事件有效的应对过来,所以我们在恢复重建的过程当中,大家都是资金的问题,实际上我们现在多角度、多领域的进行资金的保付,实际上在这种灾害以后,就商业赔付,就商业保险在世界其他国家保险都担负了主要的,但是我们这方面应该说微乎其微,占的比例过低。

(八)调查评估

调查评估工作是我们科学应对,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的十分重要的内容。自然灾害也好,事故灾难也好,社会安全事件也好,以及公共卫生四大事件我们都有明确的调查评估的要求。但是,现在我们国内的调查评估和国外的相比,我感觉我们还是有不同。我们的调查评估找原因,我说重大轻小。看国外的像美国的911调查报告,600条一看没一件大事,小,他重小,是在小中折射大,而我们是在大中就看不到小了。其实,危机的问题,核心是小,这是一个大和小。从总结经验教训,轻责任追究,这是国外的一个特点,我们重视责任追究,往往的调查评估报告你特别是我们现在安监部门他整个评估报告做出来,就感觉就是为了追究谁,就整个报告的立足点就在于如何追究。我感觉这是我们现在应该说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其实,我们调查评估评估事件当然我们该追究的责任,我们该抓的我们一定要抓,我们一定要罚,但是罚和过程之间是什么关系?我们现在这个罚怎么能够做到?所以我认为这些实际上这个调查评估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应对处置,当然我在这里我并不是否认,要么不追究,责任不追究,但是在应对处置当中,它永远不是最好的,受到各种条件制约,如果我们天天用责任追究困扰人,在这样的危机时刻,谁敢决策?所以,我们说这个现在我也到处呼吁,我们一定要在危机处置当中一个宽容的环境,使危机处置者不要想着追究责任。

山西的某个县,副县长在新闻调查节目当中很悲壮,自己很清楚,其实自己带着一种赎罪的心理抢救人,他说事故处置完了之后我肯定要被追究责任的,我这个县长肯定当不了了,大家设想在这么重的压力下,这个应对又是什么局面呢?所以弄不好就要乱出棋。

所以调查评估重点在于吸取教训,在于找到造成的原因,不是说多抓了几个人,特别是对领导干部,我们就成功了,我们这个评估就有利了,实实在在讲这个我并不怎么看。所以我想实际上客观公正、科学全面、公开透明、设计目标要合理,这是我们做调查评估所要遵循的一个根本。

(九)应急保障

科学救援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保障体系,需要物资的保障,需要通讯的保障,需要救援人员的保障。实际上也有领导的保障,现在我们划分了15个救援区,涉及国际的储备基地、国家的储备基地、地方的储备基地,可以在灾情发生第一时间就实现科学的调度。

像玉树地震大家都知道,我们刚刚不久在格尔木地区设立地方储备基地,这个是离玉树最近的,最便捷的地方,我们有效的利用了这个物资进行了有效的保障。

通讯的保障,运输的保障,玉树机场建立这样一个有效的空中救援通道,物资、人员会是一种什么局面。

汶川地震最大的问题就是联系失去了,没有一个有效的通讯保障,使得我们的救援面临什么样的局面。所以我们的整个指挥体系,都需要建立这样一个有效的保障体系。现在我们各地纷纷建立应急指挥平台,建立了全面的应急的通讯保障,使得我们可以实行实施的远程的有效的信息指挥,能够使政令迅速下达,这是我们应急处置当中最为重要的。物

资再加上我们快速的运输线,形成有效的保障网络,我们一定能够打赢突发事件应对的这一仗。

今天,给大家简单介绍了一下突发事件应对机制,我们应该从机制方面的9项工作,使大家在突发事件应对当中有所遵循,实现科学的应对,进而保障突发事件的处置,科学有效。只有这样,才能通过媒体给人民交一个满意的答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