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峡县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情况汇报
中共西峡县委 西峡县人民政府
(2010年5月 日)
近年来,西峡县委、县政府把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作为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的重要支撑,进一步增强为加快发展而努力优化发展环境的责任感和紧迫性,按照“围绕发展抓环境,抓好环境促发展”的思路,把优化发展环境作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突破口,以转变职能,提高行政效率、提升服务质量和增强依法行政能力为宗旨,采取多种方式方法,加大对企业发展软环境的整治力度,不断提升整个区域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创新发展活力,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现将我县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西峡经济发展现状
多年来,始终坚持“工业立县”战略不动摇,以实现企业发展集群化、循环化、外向化为方向,推动工业由内向型向外向型、产品型向产业型、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打造具有西峡特色的产业集群,培育形成了以“宛药、西保、龙成、通宇四大集团”为龙头、中药制药、炼钢及辅助材料、汽车配件和农副产品加工四大优势产业群体,成为拉动西峡县经济快速增长的主导力量。“仲景牌”六味地黄丸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18%;汽车水泵、排气管分别占全国市场的30%和35%以上,冶金辅料占全国市场的80%。2009年,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273.1亿元,比1978年增长830倍,年均增长20.6%。工业对县域经济的贡献率达到70.7%,拉动经济增长10.5个百分点。其中,我县四大优势产业共完成产值18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为89.2%,对我县规模以上工业的贡献率为73.5%,拉动西峡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4.8个百分点。规划建设了县
1
民营生态工业园和宛药生态工业园、西保生态工业园、汉冶钢铁工业园、通宇生态工业园四个专业园区,其中县民营生态工业园面积达23平方公里,2009年入园项目 个,年产值 亿元,被国家科技部授予“全国优秀科技产业园”、“全国民营科技示范园”称号。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有赖于良好的舆论环境、政策环境、服务环境、法制环境和城市环境。为此,西峡县委、县政府将创建优良的经济发展环境作为一项全方位立体化工程摆上突出位置,实施综合整治。成立了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为首的优化经济发展环境领导机构,设立了办公室,把优化发展环境任务细化为五大工程,落实牵头领导和责任部门,实施专题推进,上下联动,同步优化。
1、解放思想,激发干事创业动力。把新一轮解放思想作为促进发展、优化环境的先导。一是大力宣传。利用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优势,发挥宣传阵地作用,以“新西峡、新形象”为主题,开展“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转变作风大讨论”活动,大力挖掘、弘扬以“不畏艰难,大智大勇,越是艰险越向前”为核心的新时期“亮剑”精神,叫响以“忠诚敬业、勤学创新、负重奋进、乐于奉献”的“西峡精神”。宣传灌输西峡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让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发展是解决各种矛盾问题的必要前提和重要途径,掀起“干部干事业,能人办企业,百姓创家业”的热潮。二是加强学习。召开全县招商引资专题辅导大会,开办干部招商引资培训班,聘请专家现场讲座等多渠道多形式,学习县委政府的重大决策、招商引资优惠政策、项目建设扶持政策和优化环境有关要求。高频率编发《情况通报》,介绍外地特别是沿海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在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创优发展环境方面的经验做法,组织党员干部岗位学习、集中培训、阶段测试。三是实践锻炼。坚持“招商引资是第一政绩”的导向,实行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明确“一把手”在招商引资中的“第一责任”,以“第一责任”考核“第一政绩”;采取上门招商、驻点招商、锁定区域和
2
目标企业招商等多种形式,在实践中开拓视野、增长才干、锻炼干部。同时,充分感受了发达地区人民干事创业的激情和干劲,认清了我们在发展经济、创优环境方面的不足和压力,为超常规追赶型跨越式发展清除了思想障碍。
2、放宽放活,打造投资创业热土。在坚持用好已有招商方式的同时,不断创新思维,拓展思路,抢抓促进中部崛起的机遇,用好、用足国家政策,把最大限度放宽放活作为优化环境的“磁场”,提高环境的吸引力。一是政策拉动。围绕实施“工业立县、开放带动、科教兴县”三大战略,出台并完善了《西峡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在国家法律法规无禁止性规定前提下,给予土地、税费、厂房、运输、配套、人才和服务等多方面的优惠和扶持。二是重奖驱动。完善了《优化环境及招商引资奖励办法》,我们专门召开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大会,县政府专门拿出350万元用于奖励纳税大户、龙头企业、创业能人以及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优化环境的先进集体和个人。三是部门联动。为避免基层部门“中梗阻”,制定具体措施,落实部门责任人。县委、县政府要求全县56个涉及发展环境的重点部门,学习借鉴外地经验,对照县委、县政府的有关规定和要求,从各自实际出发,分别制定了服务发展、服务企业、优化环境的具体措施,通过电视、报纸和网络3个渠道进行了公开承诺,敢于在兑现承诺中主动接受监督。
3、创优服务,降低企业商务成本。把优质高效的“保姆式”服务作为重商、亲商、安商、温商的有力抓手。一是贴身保护。实施了《关于对重点项目开辟审批绿色通道的意见》,出台了《对重点项目开辟审批绿色通道的保障措施》,对34个重点项目审批实行全程领办代办,监察部门跟踪监督,有效防止了拖拉刁难梗阻迟滞问题。制定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项目审批跟踪问效考核办法》,对51个企业审办事项进行了跟踪考核。制定了《西峡县重点企业挂牌服务实施办法》,对6个重点企业实施挂牌服务、协议服务。实施了《创建优良经济发展环境联系卡制度》,向重点企业和投资经营者发放了“创建优良经济发展环境联系卡”400多张,兑现市民和贵宾待遇。纪检监察部门在企业派驻了“联系点”和联络员,
3
及时协调解决企业外部环境方面遇到的难题。二是高效服务。简化行政审批事项,将原有1108项减少到220项。清理审核收费项目,对全县44个部门的679项收费进行审核清理,取消收费34项,并编制《收费目录》,制作收费公示板,向企业和社会公开。制定了《西峡县加强机关效能建设的暂行规定》,要求各级干部职责范围内的工作不拖不等不靠,做到当日事当日毕。坚持“进门方便、办事痛快、便于监督”三条标准,规范了部门和行业工作程序,完善了首问责任制、一次告知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领办代办制、失职追究制、否定报备制和“AB角工作制”等项制度。三是信息直通。通过发文和电视公告,公开了县委书记、县长和县纪委书记的办公电话,直接听取企业、群众等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在市区繁华地段、公共场所和外来客商集中场所设立了“投诉箱”,做到3天一开箱、7天一答复,及时受理群众投诉。分别向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重点企业负责人每人发放10个优化经济环境专用信封,请他们每人每年提12条意见和建议,直接邮寄县委书记、纪委书记。经梳理后的问题,向相关部门下发“纪检监察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并一一答复。今年以来,共查处涉企“四乱”和效能投诉案189起,给予党政纪处分25人,有力地震慑了损害经济发展环境的违规违纪行为。连年开展整治企业周边环境专项斗争,依法打击欺行霸市、强揽工程、干扰施工、抢劫盗窃等涉企违法行为。依法拘留、逮捕、治安处罚198人、判刑13人,维护了企业的经营秩序和合法权益。
4、严肃法纪,狠刹各种歪风邪气。把建设干部守纪、公民守法、平安和谐西峡作为优化发展环境的重要保障。一是严明纪律。出台了《西峡县进一步规范机关办公秩序严肃工作纪律的暂行规定》,建立了岗位责任制、外出告知制等各项规章。施行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六条禁令》,明令禁止影响干扰生产经营秩序的行为。针对党员干部在纪律作风和自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做出了“三个严格”、“四个禁止”、“四个严守”、“五个不准”的具体规定,有力规范了干部言行。二是严格监督。设立了纠风专项举报电话,在电视台滚动播出电话号码,鼓励群众踊跃监督举报。从离退休老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法人代表和个体私营业户中聘请了30名行风监督员,组织走访、视察活动,听取他们的意见
4
和建议23条。新建设了“西峡纪检监察网”,利用这一平台,开通了民心网,建立了涉及56个重点部门的互动链接,群众可直接通过网络提出意见建议或进行投诉,相关部门受理后7天内予以网络回复。在西峡电视台开辟了“关注民生行风热线”专题栏目,有计划地组织重点部门通过电视直播、视听互动方式,为广大市民答疑解惑。三是严肃追究。出台了《西峡县行政问责暂行办法》,从问责范围、问责程序、责任追究等三个方面,明确了如何追究公务人员的行政过错行为。加强经常性的监督检查,今年以来,采取普遍检查、重点抽查、异地互查等形式,先后对65个部门和单位的效能、作风、纪律情况进行明查暗访,共查处违规违纪部门(单位)14个,涉及工作人员22人,制发通报4期,给予22名工作人员及其单位领导通报批评,6人被取消年度评选先优资格,2人被扣发年度奖励工资,2人被追究纪律责任。四是严打犯罪。围绕建设平安西峡,深入开展“五五”普法。加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严厉打击刑事犯罪,重点整治了扰乱企业、学校、社区和市场正常秩序等违法行为,成立了专业保安公司,组建了社区、农村治安联防网络。
5、美化家园,建设适宜人居城市。 按照生态宜居城、新兴工业城、优秀旅游城的定位,坚持规划、建设、经营、管理、发展“五位一体”,加快构建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城乡体系,被国家五部委授予“全国创建文明小城镇示范点”,荣获“河南省创建文明城市先进城市”和“河南省卫生城市”称号。我县城镇建成区面积39平方公里,县城绿地面积达到195.3万平方米,公共绿化面积135万平方米,绿地率35.4%,绿化覆盖率达到40.6%;形成了八纵六横的城区科学布局,实现了县城、小城镇、新农村三头并举。同时,双龙专业市场型、西坪边贸型、太平镇旅游型、桑坪资源加工型、米坪中药材市场型等一批特色小集镇快速发展,成为集聚产业、连接城乡的重要载体。现拥有国家重点镇1个,省重点镇1个,市重点镇3个;星级小城镇9个,南阳市50强小城镇7个,全国文明村镇1个。“西峡美,惹人醉,不思归”已成为最宜人居环境的真实写照。
三、存在问题
5
西峡作为一个山区人口小县,地处豫鄂陕三省交界的国家大型区域经济的边缘地带,在地理、交通、资源等经济发展硬环境及信息、资本流向、产业政策等方面不占优势。要想有效应对当前的经济危机,大量吸引资金、技术、人才,保持县域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发展态势,打造比周边地区更加优越的软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如何从进一步转变作风,建设服务型政府,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高度,研究解决经济发展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和出现的新情况,是摆在县委县委政府和有关机关、部门面前的崭新课题。从西峡情况看,目前经济发展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有反差。对于企业,效率就是金钱,对于部门,效率服从程序。一些职能部门为企业办理行政审批、行政许可或其他服务事项,过分强调自身工作的计划、制度、习惯、程序等,过程长,运转慢,跨部门办理的事项、需要上级审批协调,加上星期天、节假日等因素,运转的时间就会更长。这与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高效快捷的效率理念不相适应。一些职能部门对办理审批、许可事项的前置条件、所需资料、法定程序等告知不够,造成企业反复跑腿,浪费时间。少数工作人员角色错位,把自身职责看成企业有求于己,或推诿拖拉,或态度冷涩,甚至以权谋私,吃拿卡要,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和行政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现象时有发生。
2、“四乱”现象依然存在,违规手段更加隐秘。经过几年的治理,明目张胆的“四乱”现象已很少出现。但少数部门、单位或个人以宣传费、报刊费、中介费、出书、办班、考察等多种名目的赞助费等向企业收取或报销费用。为了应付检查,这些费用大都变通为招待费、车辆设备购置维修费等在企业成本中列支,很难发现。少数由退休或现职领导干部牵头的社团组织利用领导干部的影响力向企业收取费用。个别单位把行政事业性收费转变为有偿服务性收费提高收费标准,逃避检查监督,或借评先、评比、达标等名义向企业收取费用。部分部门和单位借乔迁、挂牌和其他庆典活动,向企业发请柬,收受礼金礼品。上述现象加重了企业负担。
6
3、周边环境矛盾多,企业基建施工难。突出表现在企业征地拆迁建设方面,部分农民对征地价格、房屋拆迁、附属物补偿等提出的条件企业难以接受。基建施工中当地群众以失地为由强揽工程,强装强卸,漫天要价,强买强卖,动辄聚众闹事,阻扰施工,个别人暗中操纵,乘乱取利。部分企业周边群众因噪声、烟尘、废气、废水排放等经常到企业吵闹,提出苛刻要求,严重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秩序。
4、小型企业融资难度大。小型企业特别是新上小型企业处于创业和资本原始积累期,自有资本规模较小。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那些小投资、低成本、粗放的手工作坊式的投资项目市场已趋饱和并已成为淘汰对象。目前市场看好的工业项目,资金技术密集度越来越高,初期投资规模越来越大,更增加了小型企业投资压力。银行从自身管理体制、经营效益和信贷安全等多角度考虑,往往是锦上添花多,雪中送炭少。对于缺乏良好经营绩效和信誉记载的新上小型企业来说,很难从金融机构得到贷款。如果遇到信贷紧缩的宏观调控形势,小型企业对于银行贷款更是望尘莫及。加之土地、原材料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价格的上涨,对建设和经营步履维艰的小型企业不啻雪上加霜。使一些小型企业建成投产之日几乎成为停产倒闭之时。
四、下步意见和建议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结合落实西峡县深化行政问责、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动员会议精神,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狠抓经济发展环境建设,为建设“经济强县、生态大县、旅游名县”提供服务和保证。
1、抓作风,严问责,解决“八不”问题。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切实采取有效措施,着力解决思想、作风和工作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提升素质,解决“不学习”问题。二是创优服务,解决“不作为”问题。三是开拓创新,解决“不进取”问题。四是执行决
7
策,解决“不落实”问题。五是求真务实,解决“不碰硬”问题。六是树牢宗旨,解决“不为民”问题。七是顾全大局,解决“不协作”问题。八是严格监管,解决“不守纪”问题。
2、提效能,降成本,实施“一站”审批。经济发展靠项目,项目建设要速度,要把“一站式”审批和“保姆式”服务落到实处,急需建设有形“载体”—行政服务中心,并应立足大发展、快发展、科学发展,高标准规划建设。各行政审批部门要结合实际,彻底放权,安排专人,每个审批以及前置手续的环节都要配备一名业务能力强的骨干,负责办理企业及个体工商户项目审批手续和各种证照。按照“服务零距离、管理零障碍、工作零缺失”的要求,形成“只进一个门、只认一个人、办成所有事”的工作机制。同时,对各部门项目审批和办理证照实行限时制,凡无故拖延不办的,对经办人、主管领导实行责任追究。
3、增信誉,拓渠道,破解资金瓶颈。加大信贷资金支持力度。由政府出面,积极为各类企业牵线搭桥,向金融部门推介,争取政策性贷款以及各种专项资金的扶持;同时,建议企业多家联合,成立行业协会,由行业协会进行联保,确保贷款资金到位。
4、重引导,多扶持,发挥协会作用。政府要充分发挥职能,积极扶持和引导,逐步完善协会的功能与作用。同时加强与外界的联系,组织协会人员走出去,参与展览会、洽谈会等贸易活动,开阔眼界、增长见识,通过活动增加协会的吸引力。
5、常沟通,多协调,加强部门合作。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实际是一个利益关系重新整合的过程,不可避免地出现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冲突的问题。要加强各部门的沟通协调,建立相应的沟通协调机制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联席会议制度,把促进经济发展作为自身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处理好条条管理与地方经济、严格执法与热情服务的关系,寻求执行上级规定与服务招商引资的最佳结合点。营造一种“你发展我铺路,你挣钱我保护,你纳税我服务,你困难我帮助”的良好氛围,真正把西峡建
8
成投资的沃土、创业的乐园。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