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夜交替、时差、水平物体的偏移》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新课标人教版地理必修1 第一章第三节地球运动中的第三节内容。第一部分内容是地球的运动特点,第二部分是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昼夜交替现象是地球运动的结果,与第二部分内容都是地球运动的意义,昼夜交替也是产生时差的原因,为后面内容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
鉴于这是高中地理刚开课不久,同学们对地理理解层次不同,加上这是高中自然地理中比较难学的内容,因此,讲解内容要少而精,真正的讲透彻,切记速度过快。同时,还要配以适当的实验来加强同学们对本章节学习和理解。
三、教学目标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分析昼夜交替的原因和规律
2.能解释时差的形成原因,在现实生活中会运用时区和区时、国际日界线 4.能理解地方时和区时的区别
5. 能准确的判读水平偏转物体所处的半球位置 过程与方法
1.联系生活实际,感受地球上昼夜的变化以及时间的差异 2.运用地理素材,分组讨论,找出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的素养和态度,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团队精神。
2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了解昼夜的产生,理解昼夜交替形成的原因
2.理解地方时与地球自转的必然联系,了解地方时与区时的区别 3. 记住地球自转对沿地表做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偏移的影响 ●教学难点
1.晨昏线的判读 2.地方时和区时计算
五、课前准备
●教具预备 多媒体设备集成的相关课件、地球仪等 ●知识准备 地球自转相关知识 ●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1.提问方式:说出地球的自转方向和周期。
2.演示方式:学生利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并说明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看视频演示。 〖昼夜交替的教学〗
1. 演示:利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
2. 讲解:昼半球和夜半球、晨线和昏线
强调:①晨昏圈平面与太阳光线保持垂直的关系;②昼夜交替的周期为一个太阳日;③地球上昼夜交替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 板书:晨昏线(圈)
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 昼夜交替周期:24小时 4. 模拟“昼夜交替”实验,发现多种情况 〖地方时的教学〗
1. 板图:在北极投影上每隔45°划一条经线,并划出由一侧照射的太阳平行光线,由学生说出各条经线的时间。
2. 讲解:在经度不同的地方,地方时就不同。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所以在同纬度地区,东边总比西边先看到日出,时刻来得要早些。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一个小时,也就是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经度的微小差别,都能造成相应的地方时之差,这将给交通和通信带来很大的麻烦。1884年,国际上采取了全世界按统一标准划分时区,实行分区计时的方法。按经度每隔15°划分为一个时区,全球共划分成24个时区。各时区都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本区的区时。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一小时。实际上,世界各国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在区时的基础上,还采用一些特别的计时方法,如半区时等。 3. 板图:世界时区划分图
4. 练习:已知某时区的区时,计算另一个时区的区时。 5. 板书:地方时: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 时区:经度间隔15°的区域 区时:本区中央经线上的地方时 〖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的教学〗
1. 看北太平洋热带气旋云图 2. 读图:《长江三角洲的发育》
3. 讲解:由于海潮的顶托作用,长江入海口处形成众多的沙洲,将长江口水道分为南、北两支。长期以来,人们发现北支水道不断淤塞,沙洲逐渐与长江北岸相连,而南支水道则出现向南的侧移。江北由于泥沙不断的淤积,发育成广阔的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的形成,地球自转偏向力起了重要作用。由于地球自转,地球表面的物体在沿水平方向运动时,其运动方向会发生一定的偏转。在北半球向右偏,在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无明显偏向。越向高纬,受地转偏向力越大,偏移越明显。这种现象在气流和水流的水平运动中表现得最为突出,有的地方甚至出现气流和水流的旋涡。 探究活动
【活动主题】
自行设计模型展示地转偏向力的产生原因
七、小结
本节课我们共同探讨了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交替和时差现象,(投影板书)目的是解决大家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时差问题。课下,请大家通过完成课后作业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八、板书设计
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意义
一、昼夜交替 二、时差 三、水平物体的偏移 1.形成原因 1.地方时:经度每相隔15°,地方 北半球——向右偏 2.晨昏线及其判读 时相差1小时;同一纬线上东早西晚 南半球——向左偏 3.周期:一太阳日 2.时区和区时 赤道——无偏转
(1)时区划分和区时计算 (2)国际日界线 (3)各国特别的计时方法
八、教学反思:
我觉得课上以探索为主,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但仅仅只是老师在做实验演示,学生只能看,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自己动手做实验巩固重点内容,使学生理解昼夜交替的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