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 课程类型:学前公共课程 课程学分: 课程学时:42
课程代码: 适用专业:学前教育专业
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本课程为学前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熟知现代教育学的基本规律、基本原理等内容。为今后从事幼教工作打下基础。本课程的任务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特点是内容多,覆盖面广,与小学教师的教学实际联系密切。针对这一特点,抓住重点、难点,并结合实践,以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有关小学教育学的基本内容。
通过学习要达到以下的目标和要求:
熟知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学校,学生,同时了解教师的素养与职业特点,教育目的等内容。
第二部分 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模块 绪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项目学习,要使学生了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及教育学在教师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教育的产生(重点) 理解:教育产生的四个阶段 (二)教育的发展(次重点)
识记:我国当代教育学发展的趋势与任务。
项目一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项目二 教育学在教师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及怎样学教育学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项目学习,要使学生了解教育学在教师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及怎样学教育学。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怎样学习教育学(重点)
应用:学习怎样学教育学并应用于实践。 (二)教育学的作用(次重点) 理解:教育学的三个主要作用。
1
第二模块 教育 项目一 教育的产生于发展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项目学习,要使学生了教育的起源说教育的功能及教育的发展。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教育的发展(重点) 理解:教育的发展历程。 (二)教育的功能(次重点)
识记: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教育的人的发展功能。 (三)教育的起源(一般)
识记:三种起源说。
项目二 现代教育与小学教育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项目学习,要使学生了解现代教育与小学教育。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小学教育的启蒙作用(重点)
理解:学在身体素质方面的启蒙作用;在思想品德方面的启蒙作用。 (二)小学教育的基本特征(次重点)
识记:全民性;义务性;全面性。 (三)现代教育的基本特点(一般)
识记:生产性;民主性;科学性;革新性。
第三模块 学校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项目学习,要使学生了解学校概述与学校文化。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学制的产生(重点)
理解:理解学制产生的过程;我国现代学校与学制的产生。 (二)学校的公益性(次重点)
理解:与企业的区别;学校公益性的两个具体表现。
2
项目一 学校概述与文化
(三)学校文化(一般)
识记:学校物质文化;学校制度文化。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项目学习,要使学生了解学校管理的基本知识。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我国小学管理的基本内容和方法(重点)
理解:1.思想品德教育管理;2.教学工作管理→中心;3.教务行政管理;4.总务工作管理。 (1)行政管理方法(2)法律方法(3)思想教育方法(4)经济方法(5)学术方法 (二)学校绩效评价的模式(次重点)
理解:(1)目标模式(2)投入—产出模式(3)需求满足模式(4)环境适应模式(5)学校内质优化模式。
(三)沟通(一般)
识记:沟通是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学校管理中沟通的两种形式;学校管理中沟通的三类障碍。
项目二 学校管理
项目三 学校、家庭和社会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项目学习,要使学生了解学校、家庭和社会在教育中的作用及之间的关系。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相互配合 (重点)
应用:1、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和配合;2、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配合。 (二)家庭教育的任务;社会教育的任务(重点)
理解:家庭教育的任务;社会教育的任务。 (三)社会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一般)
识记:1)社会交往 2)社会道德3)大众传媒 。
第四模块 学生
项目一 历史上不同的儿童发展观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项目学习,要使学生了解历史上不同的儿童发展观。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3
历史上不同的儿童发展观(重点) 理解: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辐合论。
项目二 儿童的发展与教育,新课程改革对学生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项目学习,要使学生了解儿童的发展与教育,新课程改革对学生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儿童发展的特点(重点)
理解:顺序性;不平衡性;阶段性;个别差异性;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 (二)教育与儿童的发展(次重点)
理解:教育与儿童发展之间的关系。
(三)儿童发展的内涵;新课程改革对学生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一般) 识记:儿童发展的内涵;新课程改革对学生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第五模块 教师
项目一 教师的社会地位、作用与劳动特点及教师素质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项目学习,要使学生了解教师的社会地位、作用与劳动特点及教师素质。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教师素质(重点) 理解:教师的一般素质。
(二)21世纪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新课程改革与教师角色的转变(次重点)
理解:1.要在教育观念上创新、树立现代教育观念;2.要树立培养个性的观念和创新观念;3.要树立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观念;4.要树立教育国际化的观念;5.要树立教育网络化观念;6.要不断提高师德修养。(1)学校的课程是发展的;(2)学校的课程是教师与学生在互动中建构的;(3)学校的课程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载体。 (三)教师的社会地位、作用与劳动特点(一般)
识记:教师的社会地位、作用与劳动特点。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项目学习,要使学生了解幼儿园课程评价的原则、过程及主要模式等内容。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怎样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重点) 应用:学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4
项目二 师生关系 教师资格与教师进修
(二)我国社会主义学校师生关系的基本要求(重点)
理解:民主平等;尊师爱生;心理相容;教学相长。 (三)教师资格与教师进修 (次重点)
识记:教师资格与教师进修的相关概念。
第六模块 教育目的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项目学习,要使学生了解教育目的及其确定的相关内容。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重点)
理解:确定目的的主观依据;确定目的的客观依据。 (二)不同的教育目的论(次重点)
理解:1.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2.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3.教育无目的论。 (三)教育目的的概述(一般)
识记:教育目的的相关常识。
项目一 教育目的及其确定
项目二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我国的教育目的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项目学习,要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和我国的教育目的的相关内容。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重点) 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内涵。 (二)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次重点)
理解:(一)社会生产力及其决定的分工状况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前提;(二)社会关系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三)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三)我国的教育目的(次重点)
识记:建国后教育目的表述的历史回顾;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
第七模块 教育的组成部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项目学习,要使学生了解德育的相关内容。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小学德育实施的途径和方法(重点)
5
项目一 德育
理解:1.思想品德课(直接的德育课教学);2.其他各科教学;3.校会、班会和少先队活动。说服教育;情感陶冶;榜样示范;实际锻炼;奖励与惩罚。 (二)小学德育的任务与主要内容(次重点)
理解:1.基本道德和行为规范的教育;2.公民道德与政治品质的教育;3.世界观、人生观和理想的基础教育。
(三)德育与社会、人生;德育的功能(一般)
识记:德育的内涵与德育的功能。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项目学习,要使学生了解智育的相关内容。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小学智育的任务、内容与实施(重点)
应用:学习德育的人即传授知识;发展技能;培养自主性和创造性,并能运用与实践。 (二)智育的功能(重点)
理解(1)从社会的角度看,智育是生产力和科技发展、社会进步的催化剂;(2)智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3)智育对于每一个人的生活质量提高有重要的意义。 (三)智力与智育的含义(一般)
识记:智力与智育的含义。
项目二 智育
项目三 体育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项目学习,要使学生了解体育的相关内容。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小学体育的任务与实施;(重点)
理解:(1)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其身体的正常发育;(2)提高运动素养,传授必要的知识技能;(3)培养体育兴趣,形成良好的精神品质。
(二)小学生的卫生保健及体育的功能(次重点)
理解:1.教学卫生保健;2.个人卫生保健;3.环境卫生;4.合理的作息制度。 1.健体功能 ;2.教育功能 ;3.娱乐功能 (三)体育的概论,(一般)
识记:什么是体育;体育的基本特性;体育的意义。
项目四 美育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6
通过本项目学习,要使学生了解美育的相关内容。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美育的任务(重点)
理解:(一)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二)培养和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三)培养和提高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四)培养和提高学生追求人生趣味和理想境界的能力 (二)美育的功能;美育的类型(次重点)
理解:美育的三个功能及类型。 (三)美育的概论,(一般)
识记:美育的含义
第八模块 课程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项目学习,要使学生了解教育目的及其确定的相关内容。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课程的分类(重点)
理解:学习课程的几种不同分类。 (二)制约课程的基本因素(重点)
理解:(一)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二)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三)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 (三)课程的一般概念(一般)
识记:广义与侠义的课程概念。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项目学习,要使学生了解课程的基本范畴相关内容。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课程的结构(重点)
理解:课程的基本结构;课程的基本结构的不同存在方式;课程的基本结构的发展变化。 (二)课程的内容(次重点)
理解:课程的基本内容。 (三)课程目标(次重点)
识记:课程目标。
7
项目一 课程概述
项目二 课程的基本范畴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项目三 课程的设计和实施
通过本项目学习,要使学生了解课程的设计和实施的基本内容。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课程的设计(重点)
理解:课程设计的层级及模式。 (二)课程实施(次重点)
识记:课程实施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三部分 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一、考核方式
本课程的考试形式以闭卷集中考核120分钟,终结成绩比例构成(平时与期末的成绩之比)。 二、教材
使用教材:《小学教育学》 黄济 劳凯声 檀传宝 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4年1月第19
版
三、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
1、本大纲各模块所提到的内容和考核目标都是考试内容。试题覆盖到项目下的单元,适当突出重点。
2、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的试题比例大致是:\"识记\"为40%、\"理解\"为40%、\"应用\"为20%。 3、试题难易程度应合理:易、中等难度、较难(偏难)难度较大四2个层次比例为2:3:3:2。
4、每份试卷中,各类考核点所占比例约为:重点占35%,次重点占35%,一般占30%。 5、试题类型一般分为:单选择题、填空填,简答题、论述题。
6、考试采用闭卷笔试,考试时间120分钟,采用百分制评分,60分合格。 四、题型示例(样题) (一)选择题
1.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的是( ) A.洛克 B.赫尔巴特 C.卢梭 D.杜威 (二)填空题
1.小学德育具有基础性、___、___、和活动等特点。 (三)简答题
1.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 (四)论述题
8
1.联系实际,谈谈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和基本内容。 五、其它必要的说明 无
执 笔 人:xxx 审 核 人:
编写日期:2014年10月12
日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