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食品加工厂安全事故预案

2022-10-03 来源:易榕旅网


******食品加工厂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编制单位:******食品加工厂

1

******食品加工厂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1、总则 1.1编制目的

******食品加工厂是加工冷冻果蔬产品的企业,其中制冷剂液氨属于危险化学品;液氨贮罐、制冷机属于特种设备。

为确保加工厂、社会及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防止突发性危险化学品、特种设备事故发生,并能够在事故发生的情况下,及时、准确、有条不紊地控制和处理事故,有效地开展自救和互救,尽可能把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环境污染和经济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做好应急救援准备工作,落实安全责任和各项管理制度。根据工厂的实际情况,本着“快速反应、预防在先,自救为主、外援为辅,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的原则,按照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单位版)》的规定,特制定本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1. 2预案编制依据 1.2.1引用的法规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

2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83号)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352号)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373号) 《危险化学品名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告)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规范》(GB16483) 《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 《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15603)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GB6721) 1.2.2.预案的适应范围

本预案为综合预案与专项预案于一体,适用于企业内的安全生产范围,与现场处臵相呼应,当现场处臵难以控制事态时,启动本预案。启动本预案后难以控制事态请求扩大应急,也就是向**区人民政府请求扩大应急救援。

3

1.3应急预案体系 1.3.1应急管理体系图

******食品加工厂综合事故应急预案 淮安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现场处置方案 现场处置方案现场处置方案

1.3.2可导致的事故类型

本企业是主要加工果蔬冷冻食品,制冷剂为液氨,可导致的事故类型有:火灾事故、爆炸事故、中毒窒息事故。几种类型从储存、使用等各环节都可能导致以上事故。

1.3.3应急工作原则

1.3.3.1本预案是遵循《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内容要求予以编制,所使用和储存数量不构成重大危险源。

1.3.3.2应急工作侧重实用性

该应急预案以综合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相结合,把现场处臵作为重点防范事故的重要措施,当各岗位和工艺发生事故先兆时立即有岗位操作人员、管理者予以处臵,当事故显兆超出处臵能力时立刻启动该应急预案。

1.3.3.3 应急管理原则体现以人为本

4

应急管理工作中是要以预防为主,平时侧重对人员遵章守纪教育,加强对设备、设施的保养维护,当出现事故时首先抢救人员。把人的生命放在首位。 1.4 应急响应适用范围

指根据危险源辨识、危险目标可能发生事故的类别、危害程度,

将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急响应级别分为Ⅱ级响应。现场出现显兆事故时运用现场处臵手段予以处臵,启动本预案时为Ⅱ级响应。当本预案无法控制事故时,扩大应急响应请求外部增援使应急响应提升为Ⅰ级。 2、危险性分析 2.1 生产经营单位情况 2.1.1企业的基本情况

****食品加工厂占地面积***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员工

***人,其中安全生产管理技术人员**名,操作人员**名。液氨贮罐**个,最大贮存量为**吨,**台制冷机,制冷量分别为******/n和*****/h。 2.1.2 地理位置

工厂位于***镇***街**号,东部与**相邻,北部与+++相邻,公司南部正门前是**,西南与201***相接。周围无危险区,居住人员稀疏。见附页。

2.2.应急力量情况(详见附件)

5

2.2.1内部应急力量

本企业内部以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组成的应急救援队伍,配备应急所需的工具、设备、材料、防护用品、通讯器材等保证应急救援的人员和物资需求。 2.2.2外部应急力量

外部救援依托,**镇政府应急指挥部、***消防站、**公安派出所、**医院等有关单位机关。 3.危险源辨识及其危险特性 3.1危险源的确定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结合公司的危险源和事故隐患进行识别、排查的结论,按照分类、分级制定应急救援预案的内容原则,确定相关场所或设施为重要危险源。

3.1.1

3.1.2自然灾害(如台风、地震、洪水等),公共卫生事件与生产安全事故互为作用,故此当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响应级别扩大后与孤山办事处预案衔接予以实施。

3.1.3综合应急预案与专项预案的索引路径,因为本公司的综合预案和专项预案合并为一体,故专项预案的启动就意味着综合预案的启动。

3.1.4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我公司使用的液氨量最多为3.0t,根据国家标准GB1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中规定,储罐区(储罐)储存的临界量为21t。因此, 液氨量不超过临界量,不

6

构成重大危险源。

3.1.5根据国家相关规定,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进行危险源辨识。主要存在以下危险源:氨气其活性很强,是易燃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且氨气是有毒气体。氧气能降低氨气的爆炸极限并助燃。 3.2危险性分析 3.2.1液氨

氨是一种无色、刺激性气体,加压冷却可使之液化为液氨。临界温度为132.4℃,临界压力是11.3Mpa。液氨易溶于水,同时也是易燃、易爆、有毒气体。爆炸极限15.7%—27.4%。操作间最高允许浓度30mg/m3.

纯乙炔为无色无味的易燃、有毒气体。而电石制的乙炔因混有硫化氢H2S、磷化氢PH3、砷化氢,而带有特殊的臭味。熔点(118.656kPa)-80.8℃,沸点-84℃,相对密度0.6208(-82/4℃),折射率1.00051,折光率1.0005(0℃),闪点(开杯)-17.78℃,自燃点305℃。在空气中爆炸极限2.3%-72.3%(体积)。在液态和固态下或在气态和一定压力下有猛烈爆炸的危险,受热、震动、电火花等因素都可以引发爆炸,因此不能在加压液化后贮存或运输,工业上是在装满石棉等多孔物质的钢瓶中,使多孔物质吸收丙酮后将乙炔压入,以便贮存和运输。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苯、等有机溶剂。 3.2.2氢气

7

氢气是无色并且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在各种气体中,氢气的密度最小。标准状况下,1升氢气的质量是0.0899克,比空气轻得多),难溶于水。氢气的化学性质 ①可燃性 发热量为液化石油气的两倍半。在空气中爆炸极限为4.1-75.0%(体积)。燃烧时有浅蓝色火焰;②常温下不活动,加热时能与多种物质反应,如与活泼非金属生成气态氢化物;与碱金属、钙、铁生成固态氢化物;③还原性,能从氧化物中热还原出中等活泼或不活泼金属粉末;④与有机物中的不饱和化合物可发生加成或还原反应(催化剂,加热条件下)。 3.2.3氧气

氧气密度1.429g∕l,不易溶于水,标准大气压下1L水中溶解30mL氧气。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除了稀有气体、活性小的金属元素如金、铂、银之外,大部分的元素都能与氧起反应,经过反应产生的化合物(有两种元素构成,且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称为氧化物。一般而言,非金属氧化物的水溶液呈酸性,而碱金属或碱土金属氧化物则为碱性。此外,几乎所有的有机化合物,可在氧中剧烈燃生成二氧化碳与水。 3.2.4丙烷气

无色气体,纯品无臭。本品有单纯性窒息及麻醉作用,人短暂接触 1%丙烷,不引起症状;10%以下的浓度,只引起轻度头晕;接触高浓度时可出现麻醉状态、意识丧失;极高浓度时可致窒息。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为2.1-9.5%(体积),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

8

气体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3.2.5气瓶

气瓶属于特种设备,氮气、氩气、二氧化碳、高纯气体(氮气、氩气、氦气)是惰性气体,不存在爆炸和燃烧的危险,但其瓶与上述活性气体瓶一样存在使用不当或气瓶存在缺陷发生气瓶爆炸的危险。 3.2.6其他

本公司还有六辆专用工业气体运输车,存在搬运和运输过程发生各种碰撞引发车辆事故和气瓶泄露爆炸等危险。

综上所述本公司存在多种危险、有害因素可能生事故有火灾、爆炸、中毒、窒息、物体打击、车辆伤害等。 4、组织机构及职责 4、1应急救援组织体系

4.1.1.1应急救援组织体系构成和联络方式(见附件)

应急救援指挥小组 抢险救援小组 9 警戒疏散小组 后勤保障小组 位应急救援组织体系图

4.1.1.2应急组织体系及功能部门及应急资源状况

应急救援装备由公司应急指挥小组负责,按照指挥小组要求随时提供救援需要的各种物资、药品装备和器材。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的安全、消防设备、器材及人员防护装备,由销售部门负责,根据指挥小组的要求,随时提供应急救援的车辆,消防设备、器材确保应急救援需要。 4.1.2应急组织成员的工作职责 4.2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及职责 4.2.1应急救援指挥机构

公司成立“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救援指挥小组”,由公司经理、主管经营的副经理和其他人员组成,发生事故时以领导小组为主,负责公司救援工作的组织和指挥。 4.2.1.1领导小组成员

总指挥:经理 副指挥:副经理

成员: 各相关部门负责人 4.2.2.1应急救援指挥小组及其职责

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时由指挥小组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信号,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负责人员、资源配臵、应急

10

队伍的调动。向上级和当地政府有关部门汇报事故情况,必要时按总指挥命令向外发出救援请求。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时由指挥小组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信号。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负责人员、资源配臵、应急队伍的调动。向上级和当地政府有关部门汇报事故情况,必要时按总指挥命令向外发出救援请求。协调事故现场有关工作,组织事故调查,总结应急救援经验教训。负责企业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修订。组织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并组织实施和演练。检查、督促做好安全生产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 4.2.2.2 应急指挥小组人员及职责 4.2.2.2.1 总指挥——经理

组织、指挥全企业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任命指挥部成员,发布各项救援指令。

4.2.2.2.2 副总指挥——主管生产的副经理

协助总指挥负责救援具体工作。向总指挥提出救援过程中生产运行方面应考虑和采取的安全措施,具体组织各项应急方案的实施和人员调配。

4.2.2.2.3 抢险、抢修队

由公司经营部主任任队长,由经营员工组成参与事故的抢险、抢修队。执行事故抢险、抢修任务。对公司内人员、资源配臵、应急队伍进行调动。负责指挥事故的现场及有害物扩散区的清洗、监测、检查工作,污染区处理直至无害。

11

4.2.2.2.4警戒疏散队

由公司保卫部门负责人任队长,公司治安保卫人员组成,负责事故现场划定禁区的警戒指挥工作,维护治安保卫。负责对事故区域内道路交通管制工作,协调人员紧急撤离的安全疏散工作。保证人员的安全撤离。 4.2.2.2.5后勤保障队

由供应部门负责人任队长,由供应部成员组成。担负事故抢险、抢修所需物资的供应任务。以及担负事故过程中受伤、中毒等人员的运送、初步救护处理、治疗、转院等工作。 5、预防与预警 5、1危险源管理

5.1.1技术性预防和管理措施 5.1.1.1技术措施

5.1.1.1.1在危险源现场设臵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5.1.1.1.2储存过程中可能引起火灾的部位,应充分设臵温度、报警(声、光)和安全连锁装臵等并安装有视频监控系统,安装视频监控点4个,危险源监控小组 24小时值班监控,做好监控记录,能保证第一时间发现火情。 5.1.1.2 气瓶的安全运输措施

5.1.1.2.1 全面落实危险化学品运输资质认定制度和危险化学品运输从业人员作业资格管理制度,必须按《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进行运输,必须遵守公安、交通部门的有关危险品运输的安全规定或条例,不得超装超载,不得进入禁止通过的区域。

12

5.1.1.2 .2 运输人员及相关人员要有上岗资格证,驾驶员、装卸人员和押运人员定期进行相关安全知识培训,熟练掌握解运输气体的性质、气瓶的危害特性和发生意外的应急措施,在运输途中必须保持安全车速、车距,严禁超车、超速和强行会车,运输车上严禁烟火。

5.1.1.2.3 运输时要有遮阳设施,防止曝晒,车上应备有必要的应急处理器材和防护用品,随车人员应会正确使用。非同种气瓶不得混在一起运输,车前要悬挂黄底黑字的“危险品”字样。车辆的排气管要有阻火器,车体要有静电接地带且足够长。 5.1.1.2.4 搬运人员要穿防静电工作服和胶鞋。搬运气瓶要拧紧瓶帽,轻装轻卸,严禁甩、撞、倒、拖、拉,禁止用电磁起重机搬运,气瓶装车时应横向放臵,头朝一方,备齐防震圈,气瓶下面用三角木块等卡牢,堆放高度不得超过车厢高度。

5.1.1.2.5 运输时要避免在雷雨天进行,避免在附近发生火灾和液化石油气泄漏的地方经过,气瓶在运输中发生泄露等异常或遇到车辆碰撞等不安全因素时,要立即采取措施妥善处理,确保运输过程中气瓶不倾倒、不跌落,瓶体不受损坏。 5.1.1.3气瓶安全贮存措施

必须遵守国家危险品贮存法规,贮存瓶的仓库设计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必须配备有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其库房和场所应设专人管理,配备可靠的个人安全防护用品,并设臵“严禁烟火”等标志。

5.1.1 .3.1气瓶的储存仓库应有良好的通风、降温等设施,不得

13

有地沟、暗道和底部通风孔,并且严禁任何管线穿过,应避免阳光直射,避开放射性射线源,与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距离不得小于10m。

5.1.1.3.2 气瓶必须隔开贮存,满瓶与空瓶应分开整齐放臵,并有明显标记,应保持直立放臵,且应有防止倾倒的措施,不准放在橡胶等绝缘体上,以防静电引起事故。

5.1.1 .3.3仓库应用非燃烧体或难燃烧体隔离出单独的储存间,应建立耐火一定等级的储瓶仓库,与建筑物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l0rn。地面要特殊处理,要求不产生火花。

5.1.1.3 .4 贮存的气瓶应经常检查,瓶帽要拧紧,发现泄漏要及时消除,到期气瓶要及时处理,以防发生事故。库房温度不超过40℃,相对湿度低于80℅ 5.1.1.4乙炔泄漏的检测

发生乙炔泄漏,采用定点监测和专业仪器检测方法确定污染程度,可燃气体报警仪检测到危险浓度,会发出警报,人工检测可结合气味传播的范围用乙炔浓度测量仪测定乙炔浓度。 5.1.1.5丙酮泄漏的检测

采用目测方法确定污染面积,利用浓度测量仪检测挥发到空间内的蒸发浓度。

目测:指人员沿被污染路线,查找污染界线,确定污染面积。由安全生产办公室负责。 5.1.1.6管理措施

14

5.1.1.6.1建立健全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和监控责任。制定危险源安全管理与监控的实施方案。 5.1.1.6.2保证资金投入。

5.1.1.6.3对相关人员进行教育和培训,使其掌握本岗位安全操作技能和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应知应会)。

5.1.1.6.4建立危险源安全管理档案,包括定期、不定期安全检查、人员巡检规定,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整改不了的立即采取控制措施。

5.1.1.6.5不断改进管理手段,提高监控管理水平,提高危险源的安全稳定性。 5.1.2应急处置措施

消除事故原因、阻断泄漏、把受伤人员抢救撤离到安全区域、危险范围内无关人员迅速疏散、撤离现场、事故抢险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和必要的防范措施后,迅速投入排险工作。

公司已经确定的危险目标均在经营及储存区内,属于禁火区域。危险目标定期维护制度化,一旦发生事故,现场人员迅速汇报应急指挥小组并及时投入抢险排除和初期应急处理,防治事故扩大和蔓延。

5.2预警行动 5.2.1.1预警信息发布

事故现场人员电话报警 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电话)

***镇应急指挥部办公室:(电话)

5.2.1.2报警、通讯联络方式(见附件)

15

公司安全生产事故报警方式采用内部电话和外部电话(包括手机)线路进行报警,由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根据事态情况通过公司内部电话发布事故消息,做出紧急疏散和撤离等警报。需要向社会和周边发布警报时,由应急指挥领导小组人员向孤山办事处以及周边单位发送警报消息。事态严重紧急时,通过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直接联系办事处以及周边单位负责人,由总指挥亲自向政府或周边单位负责人发布消息,提出要求组织撤离疏散或者请求援助,随时保持电话联系。 5.2.2.1预警措施

本应急预警级别为Ⅱ级,应急救援启动后随时与公司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取得联系,根据救援力量和救援结果确定是否提升救援级别。当本应急救援难以施救该事故救援情况下,该预警级别提升为Ⅰ级,立即由总指挥下令启动救援。

5.3 响应程序

5.3.1立足于控制事态发展,减少事故损失

紧急情况下应急响应决策的原则,集中精力全力歼灭,难以控制救人为主的决策原则,控制事故危险源的扩展,保护受威胁的危险源及其物质。

5.3.2应急救援过程中的实施程序

应急响应分为公司级综合预案应急响应和经营储存区现场处臵级事故应急响应。

5.3.2.1经营储存区级应急响应(Ⅱ级应急响应)

Ⅱ级应急响应。适用于事故危害有扩大趋势,可能出现危及

16

人的生命安全,或者可能造成影响公共安全的生产安全事故紧急或临界状态。这个级别为经营储存区域的应急能力就可以处臵的。 5.3.2.2公司级应急响应(Ⅰ级应急响应)

Ⅰ级应急响应当事故已超出了经营储存区应急处臵能力时立即启动公司级应急响应

5.3.2.3扩大应急响应

当事故超出了公司的应急处臵能力时,需要取得外部支援协助处臵的,应启动扩大应急救援响应求助上级政府和外部力量救援。

5.3.3扩大应急的基本条件及原则

5.3.3.1事故规模扩大,本预案及处臵方案不能满足救援条件,需执行上一级应急预案。

5.3.3.2当各应急小组应急救援资源无法满足应急救援需求时,如防护设施、车辆、后勤保障物质等,各小组立即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请求提供支持或应急升级。

5.3.3.3事故发展已形成不可抗力因素,立即向上级部门报告并执行公司应急救援预案和组织通知事故区域及相邻人员逃生。 5.3.3.4基本原则是:坚持自救为主,充分运用自身的救援力量和救援物资,按照“先控制后消除,严防次生、衍生事故发生” 的要求,迅速展开现场应急救援工作。重视第一时间的发现报警、紧急处臵、疏散人员和应急救援。在企业自身能力难以控制紧急事态时,扩大应急响应级别。 5.3.4直观应急响应程序

17

应急资源调配 警 报 接警 信息反馈 警情判断 响应级别 相关的应急人员 应急启动 人工救援 救援行动 工程抢险 警戒与交通管制 医疗救护 进入扩大应急 事态控制 人群疏散 现场监测 进入应急恢复

5.4 应急结束

5.4.1应急结束相关后续事宜

5.4.1.1事故面已被完全控制,事故危险已全部消除。 5.4.1.2危险物资已全部撤出,伤亡人员全部获救和撤离危险区域。

5.4.1.3事故区域进行封闭隔离,设专人监护控制现场。 5.4.1.4生产设施处于关闭状态,并在人员的安全控制之下。 5.4.1.5应急救援指挥部组织人员对事故现场进行全面检查,确认无事故隐患及危害现象发生。

18

5.4.2应急终止命令的组织机构和程序

事故现场得以控制,次生、衍生事故隐患消除,经事故现场应急指挥机构批准,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确认满足专项应急预案终止条件时,可下达应急终止指令。

5.4.2.1 事故情况上报事项

5.4.2.1.1事故发生的主因、时间、过程,事故造成的危害程度。

5.4.2.1.2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 5.4.2.1.3事故发生后的救援过程及目前控制状态。 5.4.2.1.4事故现场目前还存在的危险情况。 5.4.2.2 需向事故调查处理小组移交的相关事项; 5.4.2.2.1事故发生、调查报告; 5.4.2.2.2经营、运输设施工艺标准;

5.4.2.2.3生产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情况、资料; 5.4.2.2.4经营运行台帐、记录;

5.4.2.2.5安全防护设施配臵、运行情况; 5.3.2.2.6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记录。 5.4.2.3 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总结报告。

事故结束后,根据事故中如何进行救援,从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救援队伍、救援条件、救援物资、周边情况、天气状况、外援情况等方面进行全面总结。

5.4.2.4信息发布及原则

5.4.2.4.1信息发布的部门,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负责发布

19

事故信息和有关事故抢险救援情况报告。

5.4.2.4.2严格执行国务院(493号令)事故信息发布条令。 5.4.2.4.3在信息发布过程中,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及时准确地报道事故的发生、发展过程。

5.4.2.4.4所有对外发布的报道,由公司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审定后对外进行发布,信息发布形式主要包括接受记者采访、举行信息发布会、向媒体提供信息稿件等。

5.4.3负责应急结束工作总结部门

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总结报告,由各应急救援队分项总结报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汇总后,写出应急总结报告。

6 后期处置

6.1 现场后期处置有关事宜

6.1.1紧急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的警戒及现场保护工作由警戒疏散队负责进行。在对事故处理期间,由警戒疏散队对警戒区各入口实行警戒封锁,禁止非抢险人员进入。

6.1.2事故处理完毕,人员撤离后,事故发生岗位实行警戒,未经抢险指挥部批准,所有人员禁止进入事故现场。

6.1.3事故现场的拍照、录像应经过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的批准。未经批准,禁止任何人对事故现场进行拍照录像。

6.1.4事故区域应急管理机构无对现场进行清洗和处臵危险遗留物的能力,事故现场的洗消和危险遗留物的处臵工作提交由公司统一处臵。

6.1.5恢复运营:由抢险救援队对设备、区域通道等进行全面

20

检查和修复。在确认各方面具备运营条件后,制定运营恢复计划和方案,尽快恢复运营。

6.2应急预案评估与修订

6.2.1应急救援能力评估

6.2.1.1由应急总指挥组织各应急救援队、针对应急预案各环节及救援能力和预案执行质量进行评估。

6.2.1.2总指挥或副总指挥召开事故分析会,查清事故原因,落实事故责任,提出对事故责任者处理意见,制定事故防范措施。

6.2.1.3由应急总指挥组织各应急救援队、对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实际情况进行评审和总结,找出不足并加以完善。

6.2.2 应急预案的修订

6.2.2.1应急预案在应急救援过程中,存在问题的; 6.2.2.2应急组织负责人发生变动的;

6.2.2.3经营设施、储存物品、技术发生变化形成新的危险源等情况;

6.2.2.4应急组织指挥体系、职责进行变动、调整的; 6.2.2.5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发生变化的; 6.2.2.6应急预案演练评估报告要求修订的; 6.2.2.7上级应急预案管理部门要求修订的。

7保障措施

7.1通信与信息保障

7.1.1应急小组成员24小时开机,应急指挥中心电话24小时保持畅通,建立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通信录,明确应急工

21

作上下通信方式、联系部门和联系人;应急通信以电话联系为主,书面报告用传真或电子邮件形式传递,并用电话确认对方接收情况;现场应急通信方式由成员单位在其应急预案中明确(有关通信联系方式以附表形式列出)。

7.1.2公司所属各经营、储存点要负责建立健全本部门、本系统重大危险源监控方法与程序,对重大事故隐患和重大危险源实施监控。

7.1.3各经营、储存点负责本部门本系统相关信息收集、分析和处理,重要信息和变更信息要及时报送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公司应急领导小组负责收集、分析和处理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的有关信息。

7.1.4应急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全力保障事故应急指挥通信畅通。

7.2 应急物资、装备保障(附件4)

各职能部门和生产作业岗位应根据应急预案,配臵并完备应急抢险所需的通信工具、设施器材、物料、急救设备等应急资源,并定期检查维护,确保应急行动需要

7.3应急资源、队伍保障(附件5)

事故应急救援队伍由现场操控、维修抢险、现场救护、安全生产人员组成。

7.4经费保障

每年末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及各应急救援队,对下一年度所需应急物资、设备检定、人员培训、设备设施改造或维护、应急演练等费用进行预算,纳入企业经营计划范畴,达到专款专用。

8 培训与演练

8.1 培训的计划和方法

22

8.1.1公司应急领导小组负责制定企业应急培训计划,内容应包括: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培训人员、培训方式等,组织应急培训。

8.1.2应急救援预案的实际内容和应急方式。

8.1.3应急救援人员在应急行动中的任务和行动措施。 8.1.4应急救援预案的修订和变动情况。 8.1.5一般现场处臵方案。

8.1.6安全防护用品以及救生器具的正确使用和维护。 8.1.7使员工熟知辖区危险源、熟知紧急事故的报警方法和程序,懂得在紧急情况发生后能够采取有效的方式逃生。

8.2 应急宣传

公司应急指挥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周边社区和邻近居民进行有关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法律法规和事故预防、避险、避灾、自救与互救常识的宣传工作,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安全意识。 8.3应急演练

8.3.1应急指挥指挥领导小组每年组织一次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演练。

8.3.2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应做好演练方案的策划,演练结束后做好总结。总结内容包括:参加演练的人员和演练的地点;起止时间;演练项等内容;演练过程中的环境条件;演练动用设备、物资;演练效果;持续改进的建议;演练过程记录的文字、音像资料等。

23

8.3.3应急预案的演练可分为岗位作业演练、公司级演练以及配合上级部门进行的联合演练三个级别。

8.3.4每次应急救援演习结束后,都要进行评估,必要时聘请相关专业的专家参与,认真总结找出不足项完善预案体系,向办事处安监所提交演习总结报告。 9.附则 9.1预案的报备

9.1.1本预案是公司液氨泄漏事故应急救援的总的指导原则,经修改颁布后由公司综合管理部备案管理,液氨经营、储存根据本预案制定个生产单元的应急处臵办法。

9.1.2由综合管理部按规定程序,向办事处、区、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所报批、备案。 9.2预案的制定与修改

9.2.1本预案由公司经营管理部负责组织制定、修改及解释,由公司经理签署颁布,其他部门和人员无权对本案进行修改和解释;执行中发现问题,或与实际工作相冲突、不便于操作等,要及时向各级管理部门反馈,并集中反馈到综合管理部;综合管理部要酌情组织有人员,对反馈的问题及时评审,作出解释和修改。 9.2.2预案在执行中遇到问题,经综合管理部组织相关人员评审后需要修改的,要在评审通过后5个工作日内作出修改;预案经过三年的运行,按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的要求,进行修订;并按照

24

公司文件的发布规定由经理批准执行、废止。修订的编制人员应熟悉原预案编制过程的背景与资料。 10.附件

10.1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名单 10.2 应急救援联系电话 10.2.1公司值班电话

10.2.2应急救援人员联系电话

10.2.3 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应急咨询服务电话 10.2.4 外部救援单位联系电话 10.2.5 政府有关部门联系电话

10.3 事故应急救援信息接报、处理程序 10.4 重要物资装备清单

10.5公司平面布臵图及周边区域环境图

10.6 周边区域道路交通和疏散路线、重点地点标识 10.7警报系统分布及覆盖范围

25

5.1.2应急处置措施

消除事故原因、阻断泄漏、把受伤人员抢救撤离到安全区域、危险范围内无关人员迅速疏散、撤离现场、事故抢险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和必要的防范措施后,迅速投入排险工作。

公司已经确定的危险目标均在生产区内,属于禁火区域。危险目标定期维护制度化,一旦发生事故,现场人员迅速汇报指挥部办公室并及时投入抢险排除和初期应急处理,防治事故扩大和蔓延。

本公司成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组长由公司经理担任、安全生产管理技术人员3名,操作人员8名组成。发生事故时,应急领导小组负责救援工作的组织和指挥。

组长:XXX (电话)

成员:XXX (电话)、XXX (电话)

XXX (电话)。

5.2职责

5.2.1应急领导小组组长

5.2.1.1 负责企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修订,并组织实施和演练。检查、督促做好安全生产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

5.2.1.2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时, 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负责人员、资源配臵、应急队伍的调动。

26

5.2.1.3 向上级和当地政府有关部门汇报事故情况,必要时向外发出救援请求。

5.2.1.4协调事故现场有关工作。组织事故调查,总结应急救援经验教训。 5.2.2小组职责

听从组长XXX统一指挥,协调行动。 (1)抢险救援小组

XXX负责,指挥本小组成员开展安全有效的救援等工作。 (2)警戒疏散小组

XXX负责,在事故现场设臵安全警戒线,禁止无关人员、车辆进入事故现场和危险区域,对疏散区域进行治安巡逻等工作。

(3) 后勤保障小组

XXX负责,负责勤生活物资的供应,组织车辆运送抢险物资和人员急救等工作。 6、预防与预警 6.1预防

本公司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生产区与办公区有明显的警戒线。严格的员工安全教育制度,每年度进行考核,充分提高员工的自救、互救的能力,预防安全生产事故早发现、早处理的技能。一旦发生事故,现场人员迅速汇报并及时投入抢险排除和初期应急处理,防治事故扩大和蔓延。

27

6.1.1 气瓶的安全运输措施

6.1.1.1 全面落实危险化学品运输资质认定制度和危险化学品运输从业人员作业资格管理制度,必须按《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进行运输,必须遵守公安、交通部门的有关危险品运输的安全规定或条例,不得超装超载,不得进入禁止通过的区域。 6.1.1.2 运输人员及相关人员要有上岗资格证,驾驶员、装卸人员和押运人员定期进行相关安全知识培训,熟练掌握解运输气体的性质、气瓶的危害特性和发生意外的应急措施,在运输途中必须保持安全车速、车距,严禁超车、超速和强行会车,运输车上严禁烟火。

6.1.1.3 运输时要有遮阳设施,防止曝晒,车上应备有必要的应急处理器材和防护用品,随车人员应会正确使用。非同种气瓶不得混在一起运输,车前要悬挂黄底黑字的“危险品”字样。车辆的排气管要有阻火器,车体要有静电接地带且足够长。

6.1.1.4 搬运人员要穿防静电工作服和胶鞋。搬运气瓶要拧紧瓶帽,轻装轻卸,严禁甩、撞、倒、拖、拉,禁止用电磁起重机搬运,气瓶装车时应横向放臵,头朝一方,备齐防震圈,气瓶下面用三角木块等卡牢,堆放高度不得超过车厢高度。

6.1.1.5 运输时要避免在雷雨天进行,避免在附近发生火灾和液化石油气泄漏的地方经过,气瓶在运输中发生泄露等异常或遇到车辆碰撞等不安全因素时,要立即采取措施妥善处理,确保运输过程中气瓶不倾倒、不跌落,瓶体不受损坏。 6.1.2 贮罐安全贮存措施

28

必须遵守国家危险品贮存法规,贮存瓶的仓库设计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必须配备有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其库房和场所应设专人管理,配备可靠的个人安全防护用品,并设臵“严禁烟火”等标志。

6.1.2 .1贮罐的储存仓库应有良好的通风、降温等设施,不得有地沟、暗道和底部通风孔,并且严禁任何管线穿过,应避免阳光直射,避开放射性射线源,与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距离不得小于10m。

6.1.2 .2 气瓶必须隔开贮存,满瓶与空瓶应分开整齐放臵,并有明显标记,应保持直立放臵,且应有防止倾倒的措施,不准放在橡胶等绝缘体上,以防静电引起事故。

6.1.2 .3仓库应用非燃烧体或难燃烧体隔离出单独的储存间,应建立耐火一定等级的储瓶仓库,与建筑物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l0rn。地面要特殊处理,要求不产生火花。

6.1.2 .4 贮存的气瓶应经常检查,瓶帽要拧紧,发现泄漏要及时消除,到期气瓶要及时处理,以防发生事故。库房温度不超过40℃,相对湿度低于80℅ 6.2预警

当发生事故后,现场人员应及时向本单位应急领导小组报告报告,同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拨打110匪警、119火警、120急救电话,请求支援,要说明事故地点、周边情况并及时在道口接应。

7、应急处理原则

29

1消除事故原因 2阻断泄漏

3把受伤人员抢救测量到安全区域

4危险范围内无关人员迅速疏散、撤离现场

5事故抢险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和必要的防范措施后,迅速投入排险工作

7.1人员疏散方案

人员自行撤离到上风口处,有秩序地疏散,疏散顺序从最危险地段人员先开始,相互兼顾照应,并根据风向指明集合地点。从而避免人员伤亡。当事故危急周边单位、社区时,由应领导小组组长向政府以及周边单位发送警报。事态严重紧急时,提出要求组织撤离疏散或者请求援助。

负责抢险救援小组的人员在接应急通知后,立即带上救护和防护装备赶扑现场,等候调令,听从指挥。安全进入事发点进行抢险或救护。在进入事故点前,组长清点参加抢修(或救护)人员数量和名单并登记。

抢修(或救护)队完成任务后,组长向应领导小组组长报告任务执行情况以及抢险(或救护)人员安全状况,申请下达撤离命令,应领导小组组长根据事故控制情况,必须做出撤离或继续抢险(或救护)的决定,向抢险救援小组下达命令。组长若接撤离命令后,带领抢险(或救护人员)撤离事故点至安全地带,清点人员,向应领导小组组长报告。

30

7.2 危险区的设定

发生事故时,按危险程度分为三个区域,分别为事故中心区、事故波及区和受影响区。请求公安部门协助设立并在一定范围内实行交通管制。

7.2.1事故中心区:即距离事故现场0~500m区域。此区域为危险化学品浓度指标高,并伴有爆炸、火灾发生,建筑物设施和设备的损坏,人员急性中毒的危险。

7.2.2事故波及区:指距离事故现场500~2000m区域。该区域空气中危险化学品浓度较高,造成作用时间长,有可能发生人员或物品的伤害和损坏,或者造成轻度中毒危险。

7.2.3受影响区:指事故波及区外可能受影响的区域。该区域可能有从事故中心区和波及区扩散的小剂量危险化学品危害。 7.3现场处置

7.3.1气体泄漏的检测

发生气体泄漏,工作人员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快堵住漏点,并迅速报告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岳志刚,采用闻气味和仪器检测气体泄漏量和浓度,可燃气体报警仪检测到危险浓度,会迅速发出警报。

7.3.2抢险救援原则

7.3.2.1发生伤亡事故,抢救、急救工作要分秒必争,及时、果断、正确,不得耽误、拖延

7.3.2.2抢险救援人员进入有毒气体区域必须两人以上分组进行

31

7.3.2.3抢险救援人员必须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救护 7.3.2.4抢险救援人员必须听从指挥,了解中毒物质及现场情况,防护器具佩戴齐全

7.3.2.5 迅速将伤员抬离现场,搬运方法要正确。搬运伤员时需遵守下列规定

1 根据伤员的伤情,选择合适的搬运方法和工具,注意保护受伤部位

2 呼吸已停止或呼吸微弱以及胸部、背部骨折的伤员,禁止背运,应使用担架或双人抬送

3 搬运时动作要轻不可强拉,运送要迅速及时,争取时间 4 严重出血的伤员,应采取临时止血包扎措施

7.3.2.6若现场实时监测,发生以下情况,应急救援、抢险人员可以先撤离事故现场:事故已经失控、 个体防护装备已经损坏,危急到自身生命安全、 发生突然性的剧烈爆炸,危急到自身生命安全。

7.3.3.现场受伤人员救治

按照公司危险化学品可能导致的伤害,受伤人员按以下分类: 7.3.3.1高温物理性烧伤

包括直接接触高温物体表面的烧伤,发生爆炸事故而导致的高温烫伤、以及高温热焰烧伤。主要伤害对象是、爆炸危险源点50m半径范围内工作人员、应急救援人员。应立即脱去燃烧起火的衣着,或者找水源冲洗患部及灭火(如安全水池、冲洗装臵、生

32

活用水龙头等),在一时难以找到冲洗水源且不能及时脱衣服,可以就地打滚灭火。尽快将伤者送医院进行救治。 7.3.3.2中毒和窒息

主要吸入有毒气体或燃烧爆炸产生的有毒气体导致的中毒和因为环境中氧气浓度低而导致的窒息伤害。

中毒者是皮肤接触者,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者: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者: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尽快将伤者送医院进行救治。

窒息者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尽快将伤者送医院进行救治。 7.3.3.3外伤

受到爆炸、物体打击等伤害造成。

立即对伤者进行包扎、止血、固定、心肺复苏等临时救治措施,防止伤情恶化。如受伤人员骨折,注意搬动时的保护,对昏迷、可能伤及脊椎、内脏或伤情不详者一律用担架或平板,不得一人抬肩、一人抬腿。尽快将伤者送医院进行救治。 8、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8.1内外联络通讯设备

单位配备对讲机、移动电话、传真机等具有优先切换功能的

33

通讯设备,在紧急状态时,能迅速联络到相关人员和相关部门、单位,保证在最短时间内开展安全有效应急救援工作。 8.2交通工具

要安排一定数量的车辆值班,满足发生事故时运送救援物资、人员、疏散人员的要求。 8.3照明和抢修设备工具

配备一定容量的发电机、防爆型电筒等临时照明设备、防爆工具、抢修材料满足发生事故后在停电或无照明可燃气体泄漏的情况下,开展应急救援工作的需要。 8.4个人防护装备

配备一定数量防护服、氧气呼吸器等个人防护装备满足发生事故时保证人员安全需要。 8.5消防装备

4个4kg干粉灭火器;2个8kg干粉灭火器;1m消防砂;4个消防铁锹;2个消防大桶等。 9、外部救援单位联系电话 火警电话:119 报警电话:110 ***急救中心电话:120 ***安监局:******** ***卫生防疫站:******** ***技术监督局:********

34

环保局指挥中心:******** ***派出所:********

3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