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0.人的定义:人是一个系统的存在,这个系统包含两个子系统:一是作为社会性而存在的人,包含人的生理心理情感和认知等很多因素,第二个是作为社会性而存在的人,包括家庭学校单位社区民族等因素。
1.人类行为定义:人类为满足其自身需要而采取某种方式去适应环境所表现出来的活动或方式,它是遗传、生理、心理、社会过程等内外因素综合性相互作用的结果。
2.人类行为的特点:①适应性 ②多样性 ③动态性 ④可控性 ⑤发展性
3.人类行为的分类:①按照人类行为的起源,可分为本能行为和习得行为。②按照是否符合常规,可分为正常行为和异常行为。划分标准为:统计规律、社会规范与价值、行为适应性、个体主观体验。③按照人生的重要发展阶段,可分为八个时期的行为:胎儿期(受孕至出生)、婴幼儿期(出生至3岁)、学龄前期(3—6岁)、青春前期(6—12岁)、青少年期(12—20岁)、成年前期(20—40岁)、成年期(40—65岁)、老年期(65岁以上)。
4.人类行为的一般过程定义:人类行为的一般过程,就是人类的需要引起行为动机,然后通过一系列手段确定要达到的行为目标。(合适的目标诱发动机,目标性质决定手段性质,手段反过来影响目标,决定着目标是否实现。)所谓动机是一种达到预期目标的愿望或意念,是人类行为发生的内在动力;所谓需要是指有机体队延续和发展其生命所必须的客观条件的需求的反应;所谓手段人类为达到某种目标而采取的方法或措施的总称;目标和手段的关系:目标的性质决定手段的性质,手段从属于目标,服务于目标;另一方面手段又反过来影响目标,决定目标是否能够实现。
5.社会环境的定义:是指由影响人类行为的因素,如生物遗传、心理状态以及社会过程等交织在一起而形成的社会系统,家庭、学校、团体、组织、社会文化、社区等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6.社会环境的特点:①多样性 ②静态与动态的相对统一
7.社会环境的分类:从来源与作用的角度,分为:⑴常规事件影响因素:是指该事件以类似的方式发生于某一特定群体中的大多数人身上,包括年龄常规事件和生活常规事件 ⑵非常规事件影响因素:是指对人类行为有重大影响的不寻常事件,包括愉快的事件和不幸的事件
8.社会环境的构成(评估人类行为的社会学维度):①家庭 ②朋辈群体 ③学校与工作单位 ④社区 ⑤社会(社会系统)⑥文化 ⑦大众传媒
9.社会环境与人类行为的交互影响:①个体必须适应社会环境 ②社会环境影响个人行为 ③社会环境对人类行为的影响不能脱离遗传禀赋的制约,同样,良好的遗传特性需要依托适当的社会环境才能得以发挥。④作为能动的个体,人类行为也能够改变社会环境,尤其是领袖人物或者大众的一致性行为对环境的影响尤为可观。⑤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相互影响的力度并不对等,相对而言,社会环境对人类行为的影响要大一些。
第二章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理论基础
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人格学说:人的意识主要分为外显意识与潜意识,人格可以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
㈠人的意识:⑴无意识:在人的心理领域或精神领域最深层存在着的、不能被人意识到的领域,它包括各种先天本能和被意识压抑到无意识中的心理活动,以及由创伤事件造成的被压抑的情感和欲望。⑵意识 ⑶潜意识:特点:①一般条件下潜意识的内容不能达到意识领域。②潜意识的操作方式是非理性、非逻辑和没有时间特点的。③潜意识追求快乐原则,它唯一的目的就是欲望的满足和本能的释放,而不会考虑外在的条件。④潜意识系统内容和语言相互分离。
㈡人格结构理论:⑴①本我:其中的内容主要由遗传获得,它是一切心理的源泉,它受快乐原则支配。②自我:是本能的现实化、理性化,它从非理性的本我中分离出来,代表了人格中理智的部分,遵循现实原则。它根据客观条件和现实环境来调节本我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在不造成更大痛苦的前提下满足本我的需要。自我可以支配人的知觉、记忆、认知和定向活动。③超我:是从自我中发展出来的部分,它是道德化的自我,是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社会要求而形成的。它是人格中的最高层和理想部分,包括良心和自我理想两方面,遵循至善原则。
⑵三者的关系:自我是本我和超我和环境之间的协调者,认为本能是心理发展的根本动力。本我在人格结构中处于主导地位。本我在发生上先于自我,人出生时只有本我而没有自我。自我是后天形成的,是从本我中派生出来的,没有自己的力量,靠本我提供能量。
心理发展阶段:口腔期(0-1)、肛门期(1-3)、性器期(3-6)、潜伏期(6-12)、两性期(12-)
二、行为主义理论(的发展)
产生在20世纪初美国,创始人是华生,用客观方法研究人类行为。
20世纪30年代后期,将学习与行为联系起来,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理论。
20世纪60年代将行为主义与认知心理学联系起来,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
㈠华生的行为主义理论
1、环境决定论:①强调行为是研究的目标。②强调环境对行为塑造的影响。③强调刺激---反应模式。④反对阶段论,主张连续论。
2、对儿童情绪行为的研究:①对儿童怕、怒、爱的情绪行为的研究。②对儿童嫉妒的情绪行为
的研究。
㈡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
⑴操作性条件反射行为的形成:反射行为包括经典性条件反射行为和操作性条件反射行为,经典性条件反射行为是指由特定的、可观察到的刺激所引起的行为,而操作性条件反射行为则是指在没有任何明确的和可观察的外部刺激的情境下,有机体似乎是自发产生的行为。⑵强化对操作性条件反射行为发生的作用:强化分为两类,一类是提供刺激的正强化,另一类是从情境中消除某些东西的负强化。⑶操作性条件反射行为的消退:其关键也在于强化。⑷操作性条件反射行为的分化:是指个体的一种有选择的反应。⑸操作性条件反射行为原理的推广和运用:①程序教学与教学机器,行为矫治。②语言行为。③社会控制计划。
三、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
1.观察学习:它是指一个人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及其结果而进行的学习
2.认知的作用
3.替代强化:通过观察他人受到的赞赏或惩罚,从而得到行为的强化被称为替代强化。
4.交互决定论:人和环境成为相互决定因素。
5.观察学习的特点:⑴观察学习并不一定会具有外显的行为反应。⑵观察学习的关键因素并不是强化。⑶观察学习与模仿并不等同。⑷观察学习是人类行为形成的主要途径。其原因是:①观察学习比尝试错误更有效果,从观察学习中可以省去不必要的麻烦。②许多复杂的行为如果没有他人的示范,人们可能很难学会。③即使示范者并不刻意的表现自己的行为,人们仍然可以通过观察学到许多新的行为。
6.观察学习的过程:①注意过程。②保持过程。③动作复现过程。④动机过程。
四、人本主义理论
马斯洛的人本主义理论(自我实现理论)
1.五种基本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2.尊重的需要可分为两种:自我尊重,即希望自己有实力、有成就、能胜任、有信心以及要求独立和自由。被他人尊重或社会尊重,即渴望自己有名誉或威信并得到社会的较高评价和承认。
3.认知需要的主要作用:帮助人们选择活动目标、指导活动方向、设计合理行为。
4.评价:①马斯洛的人本主义理论看到了人的需要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符合人类需要和个体需要的发展的事实及其一般规律的。②他强调人的尊严、价值、创造力和自我实现,也具有积极意义。③他的人本主义理论将人的本性的自我实现归结为人的生物性潜能的发挥是有局限性的。
五、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
㈠认识发展理论的基本概念
1.图式:一个人用来对付环境中的情境时所应用的心理结构和思想模式。
2.同化:面对环境的刺激,吸纳新的信息并将它们纳入机体已有的图式和结构之中,以加强和丰富认识主体。
3.顺应:当旧的图式不再起作用时,通过创造出新的图式从而作出调整,并适应新的情况。
4.平衡:是指在个体与环境的交往中,同化作用与顺应作用两种机能的平衡。
㈡认识发展的阶段
1.感觉运动阶段(0—2岁)2.前运算阶段(2—7岁):语言的使用对认知活动具有决定性的影响。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4.形式运算阶段(11以后)
皮亚杰认为儿童道德发展的两个阶段:他律道德(0-10岁)和自律道德(10岁以后)
六、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㈠前习俗水平:儿童已经具备关于是非善恶的社会准则和道德要求,但他们主要从行动的结果与自身的厉害关系来判断是非(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天真的享乐主义阶段)
㈡习俗水平:儿童开始关心社会的期望与别人的需要(好孩子定向阶段、维护社会秩序或权威阶段)
㈢后习俗水平:这一水平的人们力求对正当而合适的道德价值和道德原则做出自己的解释,而不理会权威人士的决定(社会契约定向阶段、普遍的伦理准则阶段)
第三章婴幼儿期
一、婴幼儿期的语言发展
1、婴幼儿期语言发展的阶段:①前咿呀语阶段 ②咿呀语阶段(12个月左右) ③单词(字)复
义语阶段 ④电报式语言(18—24个月)
2、影响婴幼儿语言发展的因素:①生物因素:听觉、知觉的发展,声带的发育,中枢神经系的成熟等 ②气质特征 ③照顾者的教养方式
二、婴幼儿期的社会性发展
(一)、依恋1、依恋的发展: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出生-3个月);选择性的社会反应阶段(3-6个月);特定依恋阶段(6个月-3岁)。
2、依恋的类型:(采用陌生人情境程序)安全型;回避型;矛盾型。
(二)、道德感的出现:
(三)、自我意识的产生和发展
1、自我意识:是指人对自己的认识,它包括自我知觉、自我认知、自我调节、自我评价和自尊等方面的内容。对于婴幼儿来说,由于他们的社会活动范围以及语言能力的限制,自我意识只能表现为自我知觉和自尊方面的发展。
2、2岁后婴幼儿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具体表现:①具有独立行动的愿望和信心。②能表达自己的主张。③出现了自尊心。
三、婴幼儿期的行为问题及其矫治
1、心理自闭:心理自闭是一种精神异常行为,具有心理自闭行为的婴幼儿对外界信息刺激缺乏积极的反应。
2、婴幼儿心理自闭的原因:①主要与其小脑生长发育迟缓有关,而导致婴幼儿小脑发育迟缓的原因,主要是缺乏与照顾者的亲近,尤其是身体的接触—皮肤接触。②如果婴幼儿缺乏与照顾者接触的机会,其身体运动必然会大大减少,情绪中心与小脑之间的神经冲动也必然会减弱,从而影响小脑的正常生长和发育,形成心理自闭行为。③没有年龄相仿的玩伴,也可能会使婴幼儿产生心理自闭行为。
3、导致婴幼儿小脑生长发育迟缓的具体原因:①有些照顾者由于忙于工作而疏于与婴幼儿的接触,导致亲子关系冷淡。②有些照顾者之间由于常闹矛盾,家庭气氛紧张,婴幼儿很难在家庭中体验到愉快的情感。③有些照顾者过分教条,拘泥于书本知识来哺育婴幼儿。④没有年龄相仿的玩伴,也可能会使婴幼儿产生心理自闭行为。
4、预防和矫治婴幼儿心理自闭行为的办法:①照顾者应增加与婴幼儿之间的接触与交往。②照顾者应多为其提供与同伴玩耍的机会。③努力为婴幼儿营造一个宽松欢愉的生活环境。④根据实际情况来哺育婴幼儿,不拘泥于书本知识。
第四章学龄前期
一、游戏活动
1.游戏的分类:①根据儿童的行为表现,可将游戏分为语言游戏、运动游戏、想象游戏、交往游戏和表演游戏。②根据儿童的认知特点,可将游戏分为练习性游戏、象征性游戏、结构游戏和规则游戏。③根据儿童的社会性特点,可将游戏分为独自游戏、平行游戏、分享游戏和合作游戏。④根据儿童创造性特点,可将游戏分为积累型游戏、幻想游戏和假定游戏。⑤根据幼儿教育的方法,可将游戏分为自发游戏和教学游戏。
2.学前期儿童游戏的特点:①游戏内容由简单到复杂。②游戏的步骤由无计划到有计划。③游戏
的形式由简单模仿到创造。④游戏的种类由少到多。⑤游戏持续的时间由短到长。⑥游戏的成员由少到多。
3.游戏的发展:①游戏的内容越来越丰富。②游戏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③游戏所需的技能越来越高级。
4.游戏的意义:①快乐经验的获得。②认知能力的提高:游戏为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提供了机会;游戏的发展需要儿童提高自身的认知能力。③有利于儿童社会性的发展。④利于儿童性别的社会分化。
二、社会性发展
1.自我意识的发展(1)自我评价的发展①自我评价的影响因素:心理和生理上的安全感;自我认同感,归属感,成就感,性别的认同②自我评价的特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成人的影响;外在到内在,具体到心理;往往不确切(2)自我体验的发展:自我体验是人对自我所做出的情绪体验,包括生理性体验和社会性体验两个方面,前者如高兴、生气和愤怒等,后者如委屈、羞愧和羞怯等。(3)自我控制的发展:自我控制是人控制自我的能力,在学前初期,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很差,只有到了学龄前末期,儿童才初步具备一定的自我控制的能力。
2.性别认同的发展
性别认同:人内心对自己是男是女的感觉,即人对自我性别的认知。
第五章学龄期
一、同辈群体
1.同辈群体:年龄相仿、关系密切并且在已建立的社会关系基础上进行互动的孩子组成的群体。
2.分类:①正式群体:有组织,比较严密。②非正式群体
3.学龄期儿童同辈群体形成的条件:①儿童的生理能力有了长途的发展,儿童有能力更多、更远的走出家庭、走向户外。②由于儿童开始进入小学,儿童的生活中心相应的转到了学校,儿童对父母的依赖逐渐减少,更加喜欢依靠和认同同辈群体。③儿童在认知能力的发展上有了很大的提高,逐渐摆脱婴儿时期过分强烈的自我中心主义,能够认识到他人的存在以及尝试与其他朋友相处。④在心理上,儿童不再满足于父母的爱,儿童需要友谊、需要被尊重、需要被认同。
4.同辈群体对儿童的影响:①同辈群体能够满足儿童的情感交流需求以及促进儿童情感的发展成熟。②儿童能够在同辈关系中学会控制自己的攻击性冲动。③能够帮助儿童进行性别社会化。④同辈群体是儿童获得生活经验、社会信息的主要来源。⑤就消极影响来说,面对同辈群体中的一些不正确的价值观,儿童则可能屈服于压力而被迫接受。
二、学龄期的学习活动
1.学习动机:是指激发并维持学习活动达到学习目标的动因和力量。
2.学习兴趣:兴趣是一种力求探索某种事物,并带有强烈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
3.学习兴趣分类:①直接兴趣:由客观事物或学习本身引起的,如喜欢画画、写字等。②间接兴趣:对活动结果感兴趣而引起,如父母的奖赏、老师的表扬、知识的掌握等。
4.儿童学习兴趣的基本特点:①学习兴趣的深化。②学习兴趣的分化。③学习兴趣的抽象化。④学习兴趣的专门化。⑤学习兴趣的广泛化。
5.学习态度:对教师、班集体、作业、分数的态度
6.学校对学龄期儿童的影响:设计更为有效的学校;对教师的期望;自我期待与学校表现(自我导向、无助导向)。
三、学龄期儿童的行为问题及其矫治
1.儿童多动症
⑴特点:①活动过多 ②注意力涣散,不易集中 ③冲动性强(自伤、伤人)④ 学习困难
⑵原因:①胎儿期或婴儿期发生了轻微的脑组织器质性损害。②大脑皮层生理功能异常。③家族性遗传倾向。④心理因素的影响。⑤铅中毒或过量。
⑶矫治方法:对于病情较轻的儿童,以行为矫治为主,对于病情较重的儿童,在行为矫治的同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一些药物。
①设计游戏活动,提高儿童自控能力。②自我教育法:a.让儿童意识到多动行为的危害性,增强克服多动行为的自觉性。b.提出具体要求(事先提醒)③培养静态兴趣,稳定其注意力:a.积极发现兴趣。b. 挖掘兴趣。c. 尽量培养多种兴趣。④对患儿提出切合实际的要求。⑤加强注意力的培养。⑥强化患儿良好行为。
2.儿童焦虑症
(1)定义:儿童因焦虑引起的一种紧张、不安、恐惧的复杂情绪状态。
(2)特点:表现在过度焦虑反应和社交性焦虑两个方面。
过度焦虑反应:胆小、多虑、缺乏自信心、为将来过度担心、为一点小事情情绪不安
社交性焦虑:在与他人接触、谈话过程中出现紧张、害怕、局促不安的现象
⑶原因:①过于苛求儿童。②过于溺爱儿童。③教育方法不当。④意外变故。
⑷矫治方法:A.预防措施:①提出适当的学习要求。②采用适当的教育方法。③注意意志和性格的培养。B.对于已经出现焦虑症状的患儿,严重的病例,要在进行心理治疗的同时,配合药物治疗。而对于轻症患儿,主要是进行心理治疗,方法是:①根据发病原因,解除诱发焦虑症的心理因素。②引导患儿多参加一些集体活动。③调整患儿的思维结构。④家庭辅助治疗。
3.儿童强迫症
⑴特点:①强迫计数。②强迫自己反复做同样的动作。③强迫自己做仪式性动作。
⑵原因:①患儿的性格过于严肃和拘谨。②患儿的父母具有不良的性格特点。③父母对于儿童过于苛求④。儿童遭遇突然的精神创伤或严重疾病。
⑶矫治方法:A.预防:努力为儿童营造一个宽松欢愉的生活环境B.措施:①树立患儿成功的信心。②培养患儿的兴趣爱好。③进行意念训练,用意念努力对抗强迫行为。④采用“行为对抗疗法”。 ⑤父母及时纠正自己的不良性格和不适当的教育方法。⑥如果患儿症状严重,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配合药物治疗。
4.儿童厌学原因:学校教育失误,家庭教育方式不当,社会不良风气。
第六章青少年
一、青少年的性心理发展
1.青少年性意识的定义:青少年对性的理解、体验和态度。
2.青少年性意识发展阶段:①抵触---朦胧状态 ②好感---模糊向往的特点 ③依恋---带有情绪性、肤浅性和不稳定性 ④爱情---深刻性、稳定性
3.青少年性意识发展的引导:⑴抵触阶段:克服和防止异性青少年之间的“对立”情绪,从积极方面消除心理上的隔膜与反感。⑵好感和依恋阶段:①正确的认识和客观的对待青少年在该阶段所具有的心理特点,不要简单粗暴地加以制止和干涉;②向青少年宣传青春期生理发育特点,消除对异性的好奇心和神秘感,使青少年建立对性的科学、冷静、自然的态度;③建立健康的集体,发展异性青少年间的正常交往;④发展青少年正确的自我意识是非常重要的。⑶爱情阶段:循循善诱,因势利导,指明方向,帮助青少年建立正确的恋爱观,克服爱情中的种种心理矛盾与障碍。
4.青少年性行为引发的性问题:①怀孕 ②流产 ③未婚妈妈
5.青少年怀孕的后果:会同时影响母婴双方;少女妈妈会遭受诸多关键性不利因素的折磨;终止怀孕的母亲负面后果相对较少;青少年父亲。
6.减少青少年怀孕的对策:①加强性教育。②获取更多的生育控制途径。③为年轻人提供更多的生活选择。④增进社区参与和支持。
7.性教育:⑴性教育从何开始:①性别教育②生理意义上的教育③两性之间的融合—性教育(应从青春期开始);⑵如何进行性教育:途径:网络、同学、杂志、报刊、同伴教育、ABC教育活动(A避免婚前性行为 B对性伴侣保持忠贞 C正确使用安全套)①父母在性教育中的角色 ②学校在性教育中的角色:启发式、参与式、游戏式 ③自我教育和自助教育:同伴教育:利用朋友、同辈间的影响力,通过发展青少年的自我教育和自助群体抵御来自社会和媒体的消极影响。④社会在性教育中的角色
①应该让青少年对自己的身体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尤其是青春期身体的发展变化②让青少年更多的知道关于性的知识③应该教给青少年更多的有关心理和社会等方面的知识。
二、行为问题及矫治
1.青少年犯罪问题
⑴青少年犯罪特征:年龄低龄化;方式团伙化;类型多元化;手段成人化;盲目性和突发性。
⑵青少年犯罪的原因:①青少年自身的原因:对于父母家庭的依赖减少,主动性和独立性增强,渴望得到社会的关注和认可,但由于情绪不稳定、知识经验欠缺、自控能力不足,出现无知性、盲目性,也容易被拉拢利用。②消极的家庭环境:a父母对子女行为的监督 b子女所感受到的父母对他们的尊重、接纳和支持的程度 c子女同父母的沟通程度。③学校教育的疏漏。④不良的社会环境。
⑶青少年犯罪的防治:①预防方法:提供良好的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加强娱乐场所和传播媒介的管理。②矫治的手段:再教育、人格再塑:a工读教育(12-17) b少年法庭 (以教育为主,惩罚为辅) c社区辅导 d监禁
第七章老年期
1.老年心理卫生:老年人通过积极有效的心理活动,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以保持自己的心理健康,预防身心疾病和其他缺陷的发生。
2.老年人的心理环境:使老年人产生各种心理活动的生活、学习、工作、休息环境的总和。
3.心理健康的标准:①智力正常:能适应生活,具有一般的生活能力,思路清楚。②情绪稳定而健全:老年人经常保持愉快和乐观的情绪。③心理协调:老年人的行为有条不紊。(含义:人的思想与
行为相统一)④人际关系的适应:老年人对他人真诚的鼓励和赞美。(标志:不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⑤反应适度。
4.老年人心理卫生的基本原则:①维持心理上的适度紧张②加强自我调节,创造愉快心境③家庭和睦,互相尊重④处病不惊
5.老年人心理卫生具体内容:①争取老年新生②更新思想观念③培养学习兴趣④注意锻炼身体
结合各种社会环境系统,如何帮助刑满释放人员重新回归社会(社会环境系统包括家庭、同辈群体、工作单位、社区、社会角色、文化、大众传媒等系统。)
社会文化包容了社会观念、社会价值和社会认知,对刑满释放人员的再社会化的进程有着重要的影响。良好的文化建设,可以抑制不良的亚文化,使社会形成一种文明、健康、宽松、相互关心的文化氛围,从而提高社会公众对刑满释放人员回归社会的接受能力,进而从根本上解决歧视、排挤与刁难等现象的发生,为刑释人员顺利回归提供较好的社会环境。
社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治安状况是影响刑释人员的重要因素。社区居民的态度对刑释人员融入并适应社会具有重要的影响。社区工作人员应该利用社区资源,为其提供住宿场所;提供就业和就学辅导;提供生活辅导和医疗保健转介服务;提供物质帮助等。
罪犯刑满释放回归社会后,家庭的态度对其影响是举足轻重的。家庭应该给刑满释放人员提供温馨和宽松的环境,以接纳包容的态度对待他们,帮助他们更好地回归社会。
刑满释放人员也要适应自己新的社会角色,对自己进行重新定位,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社会生活中。
工作单位应该对他们一视同仁,不歧视他们,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他们。同辈群体也应积极接纳他
们,帮助他们更好的社会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