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个案工作模式之行为治疗模式

2020-06-05 来源:易榕旅网
尽管⼼理社会治疗模式取得了巨⼤的成功,但是,对它的质疑⼀直没有平息,过于繁琐的治疗程序、过于精细的技术⽅法、过于漫长的治疗过程等都受到了许多⼈的批评,这也的确是⼼理社会治疗模式的硬伤。于是,⼒图寻找⼀种更加简便、更加实⽤的治疗模式就成了社会⼯作新的发展任务,⾏为治疗模式正是在此背景之下应运⽽⽣的。⼀ ⾏为治疗模式的理论基础

表⾯看起来,⾏为治疗模式是与⼼理社会治疗模式针锋相对的产物,⼆者之间应该有本质的区别,其实不然,⾏为治疗模式和⼼理社会治疗模式⾄少有⼀点本质的相同:⼆者都是⼼理学刺激之下的产物。⼼理社会治疗模式是与弗洛伊德的⼼理分析息息相关的,⽽⾏为治疗模式则与另⼀个⼼理学流派⼀⾏为主义密不可分,因此,对⾏为治疗模式的探讨⾸先应该回到⾏为主义⼼理学的历史发展中去。

⾏为主义也被称为⾏为学习,从名称可以看出,这是⼀个不同于常规⼼理学流派的学说。事实上,⾏为主义的产⽣既可以说是⼼理学的⼀次⾰命,也可以说是⼼理学的⼀次叛逆。因为⾏为主义⽆论是在⼼理学的研究对象还是⼼理学的研究⽅法上都完全不同于以往的⼼理学。

在具体的研究对象上,⾏为主义认为,传统⼼理学主要以⼼理为研究对象,但是,⼼理是内在的、不可观察的、难以捉摸的、⽆法度量的,因此,也是难以进⾏研究的。⾏为主义认为,⼼理学的真正研究对象应该界定为⾏为,因为⾏为是外在的、可观察的、能够测量的,⽽且,⾏为本质上就是外显的⼼理,⼼理实质上就是内隐的⾏为,⼼理和⾏为是本质统⼀的;也正因为如此,⾏为主义对弗洛伊德所津津乐道的⽆意识毫⽆兴趣,他们将⼈类的外显⾏为界定为⼼理学的研究对象。在具体研究⽅法上,-因为研究对象发⽣了根本的变化,相应地,研究⽅法也产⽣了必然的改变,传统的⼼理学研究主导⽅法――内省法被彻底摒除,取⽽代之的是观察法――对外在⾏为的观察。这种变化进⼀步导致了关于⼈这个主体本⾝的看法。这个变化深深挑战了传统社会⼯作对于⼈的看法。

从历史发展的⾓度来看,⾏为主义的发展主要包括三个重要代表⼈物。1 华⽣

与巴甫洛夫⼀样,美国⼼理学家约翰?华⽣(187-1958)被认为是⾏为主义的创始⼈,归纳起来,华⽣的理论主要有以下⼏个观点:

第⼀,⾏为是⼼理学研究的⽬标。华⽣⾮常明确地宣布,传统的⼼理学是错误的。⽆意义的,因为它的研究对象是不可观察、不可分析、不可研究的⽆意识动机和认知过程等抽象的对象,它的研究⽅法因此也是⽆法⽐较、难以把握的内省。⾏为主义则主张⼼理学的研究应该建⽴在对公开的、外在的、具体的、⼈类⾏为的观察研究之上,这才是⼼理学⾛向科学化的必然选择。第⼆,环境塑造⾏为。因为⾏为主义否定了⼼理,所以,⼈只是⼀连串⾏为的复合体,相应地,⼈的⾏为产⽣的原因就⽆法从内在⼼理寻找原因,只能从外在环境得到解释了。华⽣认为外在环境的影响是⾏为发⽣的惟⼀因素,因此,只要改变环境就可以相应地改变⼈的⾏为。这是⼀种典型的环境决定论。

第三,刺激⼀反应模式。华⽣否定了弗洛伊德对本能的强调,否定了遗传对⾏为的影响,否定了⼼理对⾏为的改变,他主张外在环境的刺激导致了⾏为结果的改变,也就是说,⼈的⾏为本质上就是外在环境刺激的结果。相应地,我们可以从外在环境的刺激来预测⾏为的发⽣,反过来,也可以从⾏为的改变来推测外在环境的改变。2.斯⾦纳

美国当代⼼理学家伯尔赫斯?F.斯⾦纳 门 904-1990)被认为是⾏为主义的第⼆代代表⼈物,斯⾦纳接受了华⽣的思想,同时,⼜将华⽣的思想继续向前推进了⼀⼤步,事实上,也正因为有了斯⾦纳的努⼒,⾏为主义才真正得以进⼈社会⼯作领域,并演化为⾏为治疗的社会⼯作模式。

在巴甫洛夫和华⽣的古典条件反射理论基础之上,斯⾦纳进⼀步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在斯⾦纳看起来,我们的⾏为可以操作外在的环境,从⽽产⽣⼀定的结果,这个结果的本质将会决定我们的⾏为重复出现的可能性。简单来说,如果最后的结果是积极的奖赏,那么,我们的⾏为重复出现的可能性就会增加;反过来说,如果最后的结果是消极的惩罚,那么,我们的⾏为重复出现的可能性就会减少。

斯⾦纳的操作条件反射是对华⽣的理论的具体化,相对来说,斯⾦纳的理论更加具有操作性,也更加具有解释⼒。斯⾦纳的理论对于⼈的⾏为改变机制具有⾮常简洁⽽⼜清晰的解释,他的理论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等众多领域中都有⼴泛应⽤,在偏差⾏为矫治⽅⾯斯⾦纳的理论应⽤尤其⼴泛。此外,斯⾦纳强调积极的奖赏对于⾏为的改变作⽤要远远⼤于消极的惩罚,这个思想在当代社会中也被⼴为接纳。斯⾦纳简洁明快地揭⽰了⼈类⾏为的发⽣机理,同时,⼜为我们提供了⼀种简洁明快的⾏为改变⽅法,就此⽽⾔,斯⾦纳的贡献是⾮常伟⼤的。3.班杜拉

美国⼼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1925-- )被认为是⾏为主义的第三代代表,如果说华⽣和斯⾦纳解释了⼈类⾏为的客观机制的话,班杜拉的杰出贡献则在于进⼀步强化了⼈的⾏为不同于动物⾏为的本质,并且,进⼀步将⾏为的直接刺激拓展为间接刺激,正是因为班杜拉,⾏为主义才最终⾛出了⽣物学的阴影,真正被⼈类⽂明社会⼴泛接受。班杜拉的思想王要有以下⼏点:第⼀,观察学习。传统⾏为主义对⾏为的理解是建⽴在直接的环境刺激基础之上 的,班杜拉则发现了⼈类⾏为改变的另⼀种机制: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学习从⽽改变⾏为选择。换句话说,我们不必要接受直接的环境刺激,我们通过观察和模仿他⼈的⾏为同样也能达到对⾃我⾏为的修正。这是⼀个很了不起的发现,它进⼀步揭⽰出了改变⼈类⾏为的另外⼀种重要机制。

第⼆,替代强化。班杜拉认为,在观察别⼈的⾏为时,尽管我们⾃⾝没有受到具体的刺激----奖励或惩罚,但是,我们同样可以观察到别⼈同样⾏为的结果-----奖励或惩罚。我们会同样将这种可能性推论到我们⾃⾝的⾏为,并因此改变我们的⾏为。这种强化作⽤并没有直接作⽤在我们⾃⾝,只是⼀种替代强化,但所起到的作⽤却与实际强化相同。

第三,认知的重要性。班杜拉认为,传统⾏为主义过于强调外在环境刺激对于⼈类⾏为的直接作⽤,忽视了⼈本⾝的认知和选择的能动性。事实上,在外在环境刺激和⼈类⾏为改变之问还有⾏为主体对这种刺激本⾝的认知和选择作⽤。⼈并⾮像动物或机器⼈⼀样只是机械地、被动地对外在环境刺激做出反应,⽽是主动地、选择性地做出相应改变,这个发现将⼈的尊严保存了下来,从⽽使⼈与动物真正区分了开来。

第四,交互决定论。斯⾦纳的主要思想最终体现为他所发明的交互决定论,传统⾏为主义过于强调认识环境的作⽤,从⽽蜕变为简单、机械、庸俗的环境决定论。班杜拉则相反,他反对这种环境决定论,强调⼈本⾝的主观能动性,他认为,⼈是积极的。能动的,⼈并不是外在环境的奴⾪,不是外在环境的单纯反映者,⼈同样对外在环境的刺激进⾏选择、组织和转化,⼈与环境相互成为彼此的决定者,⼈的⾏为是认知、⾏为。环境等多重因素连续、相互作⽤的共同结果。⼆ ⾏为治疗模式的⼯作流程

⾏为治疗模式因为⾃⾝理论的特殊性,所以,在⼀般社会⼯作服务开展的基本流程上⼜进⼀步形成了独具特⾊的⾏为治疗⼯作主要阶段,托马斯认为,⾏为治疗模式的实际开展过程主要可以划分为⼗⼆个具体步骤:

第⼀步,列出问题范围。社⼯将案主所可能涉及到的问题不论⼤⼩全部开列出来,⽬的在于使社⼯和案主对于即将遇到的问题有⼀个全⾯认识。

第⼆步,选择并确定问题。在诸多问题中经过讨论选择并且确定社会⼯作服务将要⾯对的主要问题,⽬的在于使社⼯和案主明确具体的服务⽬标和努⼒⽅向。

第三步,要求合作。当问题明确之后,要求案主给予充分的合作,对于已经诊断和矫正过的⾏为能够有⼀个充分的认识。第四步,探究问题。社⼯帮助案主对问题本⾝进⾏深⼈的分析诊断,使案主和重要他⼈对案主的问题有⼀个清晰的认识,明确案主问题发⽣的真正原因。

第五步,收集基本资料。进⼀步收集与案主问题相关的详细资料,对于问题本⾝进⾏详细的了解,包括该⾏为发⽣的地点、时问。次数、严重性等,为进⼀步的介⼈做好充分的准备。

第六步,识别可控制的环境。了解案主问题产⽣的具体环境,明确案主问题⾏为产⽣的环境刺激因素,以便更好地消除不良的环境刺激,更好地控制⾏为的发⽣。

第七步,评估积极的环境资源。详细了解案主的环境,区分有利于案主⾏为改变的良性环境资源,通过这种积极环境资源的利⽤,推动案主⾏为的矫正。

第⼋步,确定⾏为⽬标。社⼯和案主共同确定⾏为矫正的⽬标,为⾏为矫正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九步,制定矫正计划。为案主⾏为的改变制定切实可⾏的计划,使案主对⾃⼰的⾏为改变有⼀个明确的计划和步骤。

第⼗步,介⼊。社⼯⽤专业的社会⼯作⽅法对案主进⾏专业介⼊,展开实际服务过程,使案主的偏差⾏为得到真正的矫正和切实的改变。第⼗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