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初三数学解直角三角形知识精讲

2021-09-20 来源:易榕旅网
word

初三数学解直角三角形知识精讲

解直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是在实际生产、生活中遇到的最多的几何图形之一,因此有关直角三角形的求解计算是经常需要的,有些斜三角形的计算也可以通过添加适当的辅助线将它转化为直角三角形进行求解。

1. 解直角三角形:由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以外的两个已知元素(其中至少有一条边),求出所有未知元素的过程,叫做解直角三角形。 2. 解直角三角形相关的知识 如图,在RtABC中,C90 BcaAbC(1)三边之间的关系:

a2b2c2

(2)锐角之间的关系:

AB90

(3)边与角之间的关系:

sinAcosBac,cosAsinBbc

tanAcotBab,cotAtanBba(4)RtACB中,CDAB于D 设CDh,ADq,BDp,则 a2b2c2,a2pc,b2qch2pq,a2p

b2q,abch1 / 14

word CbhqAcDpBa 3. 直角三角形的可解条件及解直角三角形的基本类型

在解直角三角形时,恰当地选用直角三角形中五个元素之间的关系是正确、迅速地解直角三角形的关键。如:ABC中,C90,已知a、b解这个直角三角形 AcbBaC (1)利用勾股定理求c。

(2)在求两个锐角A、B时,利用边角关系,最好不要选择正弦或余弦函数,因为在求c时,可能出现计算错误,从而导致连锁性错误的发生。 解直角三角形的基本类型: 已知条件 一条边和 斜边c和锐角A 解法 B90A,acsinA,bccosA a一个锐角 直角边a和锐角A B90A,bacotA,csinAa两条边 两条直角边a和b ca2b2,由tanA,求A,B90A b直角边a和斜边c abc2a2,由sinA,求A,B90A c 4. 应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 14

word

关键在于将某些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归结为直角三角形中元素之间的关系,根据题意,准确画出示意图,利用已学过的几何图形用有关性质,作出必要的辅助线,将实际问题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的问题。

解直角三角形的实际问题有以下几个常见的类型

(1)解斜三角形,利用题目中的特殊角30、45、60,通过作高线,构造直角三角形。 有些非特殊角与特殊角有着直接联系,如: 30°15°1530 75分解3045分解15

1054560分解6060(作120角的平分线) 120分解18060(作120角的邻补角)分解9045(过135角的顶点作其一边的垂线)135分解18045(作135角的邻补角)9060(过150角的顶点作其一边的垂线)150分解18030(作150角的邻补角)分解

(2)解四边形

<1>平行四边形:作高线构造直角三角形。

<2>菱形:作对角线或作高线,构造直角三角形。 <3>矩形:作对角线,构造直角三角形。 <4>正方形:作对角线,构造直角三角形。 <5>梯形:作高线,构造直角三角形和矩形。

<6>一般四边形:作对角线或利用题目中的特殊角或与特殊角有联系的非特殊角,通过作适当的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 (3)解测量、航行中的问题:

掌握常用概念:仰角、俯角、坡度、坡角、水位、方向角、水平距离、垂直距离等。

3 / 14

word 例(99,某某)

在高2米,坡角为30的楼梯表面铺地毯,地毯的长度至少需_______米。(精确到米) 分析:由生活经验可知,在楼梯表面铺地毯时,对每一台阶既要铺水平面又要铺铅直面,而所有台阶水平面的宽度之和刚好等于整个楼梯的水平宽度,所有台阶铅直面的高度之和恰好等于整个楼梯的高度,所需地毯的长度应不少于楼梯水平宽度与铅直高度之和。 解:如图, B2米AC 在RtABC中,A30,BC2米,C90 则ACBCcotA2cot3023

ACBC23221732.255.(米)

答:至少需米地毯。

说明:三角应用题是近年来中考热点题型,它主要考察学生对基本知识掌握的程度和应用能力,以及学生的综合素质,希望同学在学好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要深入生活、勤于观察、积累经验、学会应用。

例(2002,某某省)

如图,MN表示某引水工程的一段设计路线,从M到N的走向为南偏东30,在M的南偏东60方向上有一点A,以A为圆心,500米为半径的圆形区域为居民区,取MN上另一点B,测得BA的方向为南偏东75,已知MB400米,通过计算回答,如果不改变方向,输水路线是否会穿过居民区?

4 / 14

word

北M30°30°B东45°NA 分析:首先弄清方位,准确掌握方位角的画法。依据题意,即求点A到MN的距离,再与500作比较。

解:过A作ACMN于C,设AC长为xm 北M30°30°B东45°CNA由题意可知AMC30,ABC45

MCACcot303x,BCACxMCBCMB3xx400解得x200(31)

x500

答:不改变方向,输水线路不会穿过居民区。

例1. 如图所示,在ACD中,A45,CB5,CD7,BD3,求CBD及AC的长。

5 / 14

word CABD 分析:通过作高线CE可得到三个直角三角形,若能求出CE的长,则CBD及AC均易得出。可设CEx,BEy,在CEB及CED中利用勾股定理建立关于x、y的二元方程组求解。

解:作CEAD于E,设CEx,BEy,则有

CAEBD(1)xy5 222(2)x(y3)7(2)(1)得6y9725224

5y

255x52y252()23

22222 6 / 14

word 5BE21cosCBECB52CBE60CBD1806012053CE5AC26sin45222

例2. 如图所示,ABCD是正方形,E为BC上一点,将正方形折叠,使A点与E点重合,折痕为MN,若tgAEN(1)ANE的面积; (2)sinENB。

1,DCCE10,求: 3DMCEBAN 分析:若求出AN、EB的长,即可求出ANE的面积及BN的长,则sinENB的值也可求出,由已知条件可知NENA,则tgAENtgEAN1,从而得到EB:AB13:,3根据DCCE10,即可求出BE及AB的长,再进一步求出AN。 解:(1)A、E两点关于直线MN对称,NANE

AENEANtgEANtgAEN13EB1AB3

B90,tgEAN设BEx,则AB3x

DCBCAB3xCE2xDCCE5x10,x27 / 14

word 即EB2,AB6

设ANy,则ENy,BN6y

BN2EB2EN2222(6y)2y10解得y

31010即AN ,NE33111010 SANEANBE22233EB23(2)sinENB

EN1053说明:本题是一道综合性的题目,涉及到正方形性质,轴对称性质及解直角三角形的有关知识,要注意运用分析综合法寻找解题途径,并注意应用方程这个工具求解。

例3. 已知a、b、c是ABC三边的长,其中bac,且方程ax2bxc0两根差的绝对值等于2,求ABC中最大角的度数。

分析:由已知条件bac可知这是一个等腰三角形,且底边b最长,则最大角为B,求出ABC中的底角A(或C)即可,我们可以先求角A(或C)的三角函数值,再确定

2

bAD2b角的大小,由图知cosA,则关键是求出b与c的比值,通过一元二次方ABc2c程中的条件可得到关于c、b的方程,则问题得到解决。 BcADaC 解:过B作BDAC于D

ac,方程为cx22bxc0 设x1、x2为方程的两个根,则有 x1x22b,x1x21 c8 / 14

word

|x1x2|2(x1x2)22(x1x2)24x1x22

b(2)242cb26(舍负)

cb3cbb3cosA2,A30

c2c2B1803030120说明:这是一道方程与几何知识的综合题,三角形的边是一元二次方程的系数,利用方程条件导出边的关系,由边的关系再进一步求角的大小。

1. 如图,D是AB上一点,且CDAC于C,SACD:SCDB2:3,cosDCB4,5ACCD18,求tanA的值和AB的长。 CADB 2. 如图,正三角形ABC的边长为2,点D在BC的延长线上,CD=3

(1)动点P在AB上由A向B移动,设APt,PCD的面积为y,求y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及自变量t的取值X围。

(2)在(1)的条件下,设PCz,求z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9 / 14

word APBCD 3. 在RtABC中,C90,若sinA、sinB是方程x2xk0的两个根,求A、B的度数及k的值。

2A8x1620有2两个相等的实数根,且这个方程的根恰好是ABC的两边b与c的和(其中bc),又已知SABC3,求: (1)A的度数;

(2)ABC三边的长。

5. 已知菱形ABCD的边长为a,DAB60,E为AD上一动点,F在CD上满足条件AECFa,判断BEF的形状,并求BEF的面积的最小值。 4. 已知A是ABC的一个内角,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cos2DEFCAB 6. 直线a和水塔底面E在同一水平面上,在直线a上的三个点A、B、C处分别测得塔顶D的仰角为30、45、60,同时量得ABBC600米,求塔面DE多少米?

10 / 14

word DEaCBA

参考答案

1. 解:作DE//AC交CB于E,则EDCACD90

CD4cosDCE CE5设CD4k,CE5k(k0),则DE3k AD:DBSACD:SCDB2:3 ACABADDB5 DEDBDB355即ACDE3k5k

33CD4k4tanAAC5k5 ACCD18,5k4k18解得k2

ADAC2CD241k241 3ABADDBADAD5412 2. 解:作PEBC于E

(1)APt,AB2,BP2t(0t2) 又B60

SPCD11CDPECDBPsinB2233(2t)2233(2t)(0t2)4

(2)由(1)不难得出

11 / 14

word 31(2t),BE(2t)2211EC2BE2(2t)(2t)22 31PC2PE2EC2(2t)2(2t)2t22t444PEPCt22t4(0t2) 3. 解:RtABC,C90 AB90,sinAcosBsinBcosB1,sinAsinB1sinAsinB2,sinAsinBk

2222

sinA、sinB是方程x22xk0的两根

sin2Asin2B(sinAsinB)22sinAsinB22k1解得k

1 210 2方程x22xk0即为x22x解得x1x22 22 2即sinAsinBAB45

4. 解:(1)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A824162cos02A2 22A45,即A90222A2x8x1620 (2)xcos8x1620即为22解得x42 bc42(1)cosA90,b2c2a21SABC3,bc32(3)(2)

12 / 14

word 又bc(4)

a25由(1)(2)(3)(4)解得b32

c2三边长为25、32、2

5. 解:设AEx,则CFax 过E作EGAB于G 在RtAEG中,

1AGAEcos60x23x21BGABAGax

2在RtBEG中

321BE2EG2BG2(x)(ax)2x2axa2

22EGAEsin60分别过B、E作CD的垂线,同理可得

BF2x2axa2,EF2x2axa2

BE2BF2EF2

即BEBFEF BEF为等边三角形

3323a3BE2(xaxa2)[(x)2a2] 又SBEF44424a当x即E为AD的中点时,SBEF取得最小值,其最小值为

2332332SBEFaa

4416 6. 分析:注意这是立体图形,直线a和水塔底面E在同一水平面上,DE垂直此平面,

所以DEEC,DEBE,DEAE,这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解:设塔高为h米,依题CDE30,BDE45,ADE60 在RtADE、RtBDE、RtCDE中 得AEhctg303h

BEhctg45h3

CEhctg60h3过E作EFAC于F

13 / 14

word E3h33 hCFBA设CFx,ABBC600,AF1200x

EF2CE2CF2AE2AF232h)x2(3h)2(1200x)2 312x600h900BE2EF2BF2

32(h)x2(600x)23 1h2x260021200xx23112h260021200(600h)3900

52h60023又BEh

5h2h26002

3解得h3006

答:水塔高3006米 (

14 / 1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