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GDP

2021-08-07 来源:易榕旅网
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

Domestic是国内的意思,所以GDP的意思是:国内生产总值。

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生产的所有商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包括本国国民生产的产品和劳务,也包括外国在本国生产的产品和劳务。是以地域范围来划分的。

GNP:Gross National Product

gross是总值的意思,national是国民的意思。product是生产的意思,所以,GNP的意思是:国民生产总值。

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所有国民生产的商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和总和。包括本国居民在本国内生产的产品,也包括本国居然在国外生产的产品和劳务。是以生产者的国籍来划分的。

恩格尔系数

简介

恩格尔系数(Engel's Coefficient)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 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根据统计资料,对消费结构的变化得出一个规律: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比例则会下降。推而广之,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收入中(或平均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随着国家的富裕,这个比例呈下降趋势。

简单地说,一个家庭或国家的恩格尔系数越小,就说明这个家庭或国家经济越富裕。当然数据越精确,家庭或国家的经济情况反应也就越精确。

公式

恩格尔定律的公式:

食物支出变动百分÷比总支出变动百分比x100%=食物支出对总支出的比率(R1) 或

食物支出变动百分比÷收入变动百分比x100%=食物支出对收入的比率(R2) 注意:R2又称为食物支出的收入弹性。

恩格尔定律是根据经验数据提出的,它是在假定其他一切变量都是常数的前提下才适用的,因此在考察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比例的变动问题时,还应当考虑城市化程度、食品加工、饮食业和食物本身结构变化等因素都会影响家庭的食物支出增加。只有达到相当高的平均食物消费水平时,收入的进一步增加才不对食物支出发生重要的影响。

恩格尔系数是根据恩格尔定律得出的比例数,是表示生活水平高低的一个指标。其计算公式如下:

食物支出金额÷总支出金额x100%=恩格尔系数

除食物支出外,衣着、住房、日用必需品等的支出,也同样在不断增长的家庭收入或总支出中,所占比重上升一段时期后,呈递减趋势。

恩格尔系数是国际上通用的衡量居民生活水平高低的一项重要指标,一般随居民家庭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下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已由1978年的57.5%和67.7%分别下降到2005年的36.7%和45.5%。 2008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37.9%;农村居民家庭为43.7%。

恩格尔定律主要表述的是食品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例随收入变化而变化的一定趋势。揭示了居民收入和食品支出之间的相关关系,用食品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例来说明经济发展、收入增加对生活消费的影响程度。众所周知,吃是人类生存的第一需要,在收入水平较低时,其在消费支出中必然占有重要地位。随着收入的增加,在食物需求基本满足的情况下,消费的重心才会开始向穿、用等其他方面转移。因此,一个国家或家庭生活越贫困,恩格尔系数就越大;反之,生活越富裕,恩格尔系数就越小。

恩格尔很伟大

应用

国际上常常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状况。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在我国运用这一标准进行国际和城乡对比时,要考虑到那些不可比因素,如消费品价格比价不同、居民生活习惯的差异、以及由社会经济制度不同所产生的特殊因素。对于这些横截面比较中的不可比问题,在分析和比较时应做相应的剔除。另外,在观察历史情况的变化时要注意,恩格尔系数反映的是一种长期的趋势,而不是逐年下降的绝对的倾向。它是在熨平短期的波动中求得长期的趋势。

恩格尔系数是根据恩格尔定律得出的比例数,是表示生活水平高低的一个指标。

:1857年,世界著名的德国统计学家恩思特(恩格尔阐明了一个定律:随着家庭和个人收入增加,收入中用于食品方面的支出比例将逐渐减小,这一定律被称为恩格尔定律,反映这一定律的系数被称为恩格尔系数。其公式表示为:

恩格尔系数(%)= 食品支出总额 /家庭或个人消费支出总额×100%

恩格尔定律主要表述的是食品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例随收入变化而变化的一定趋势。揭示了居民收入和食品支出之间的相关关系,用食品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例来说明经济发展、收入增加对生活消费的影响程度。众所周知,吃是人类生存的第一需要,在收入水平较低时,其在消费支出中必然占有重要地位。随着收入的增加,在食物需求基本满足的情况下,消费的重心才会开始向穿、用等其他方面转移。因此,一个国家或家庭生活越贫困,恩格尔系数就越大;反之,生活越富裕,恩格尔系数就越小。

国际上常常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状况。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在我国运用这一标准进行国际和城乡对比时,要考虑到那些不可比因素,如消费品价格比价不同、居民生活习惯的差异、以及由社会经济制度不同所产生的特殊因素。对于这些横截面比较中的不可比问题,在分析和比较时应做相应的剔除。另外,在观察历史情况的变化时要注意,恩格尔系数反映的是一种长期的趋势,而不是逐年下降的绝对倾向。它是在熨平短期的波动中求得长期的趋势。

我国目前居民恩格尔系数消费状况

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民众消费重点是以吃、穿等基本生存需求为主;90年代,食品、衣着消费支出比重下降,家用设备支出比重增加;到新的世纪,像洗衣机、电冰箱这样的传统家用设备支出比重也已大大下降.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状况如何?其结构变动有何特点?搞清这些问题,对宏观经济决策、企业生产经营决策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利用近几年统计资料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 恩格尔系数逐年下降

消费结构是指某项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其中恩格尔系数是一个国际通用的极为重要的指标,即食品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标准划分:恩格尔系数在60%以上为贫困,在50%-59%为温饱,在40%-49%为小康,在30%-39%为富裕,30%以下为最富裕。

根据以上标准,我国城镇居民生活的恩格尔系数是在1995年末期下降到50%以下的,1999年继续下降到41.9%,2000年下降到40%,2001年城镇居民人均购买食品支出2014元,在支出比1993年增长1.90倍的同时,恩格尔系数从1993年的50.13%降到了37.9%。尽管恩格尔系数持续平稳下降,但跟西方富裕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美国八十年代的恩格尔系数平均为16.45%,日本九十年代平均为24.12%。

根据近几年居民在食品方面的支出数量特点,可以把居民消费结构分成三个阶段:1993年和1994年分为第一阶段,这阶段恩格尔系数大于0.5; 1995年至1999年为第二阶段,

这阶段恩格尔系数呈明显下降趋势,介于0.4-0.5之间;2000年和2001年为第三阶段,这一阶段恩格尔系数低于0.4。这三阶段各有特点区分明显,充分地表明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 食品消费质量提高,衣着消费支出比重下降

食品消费水平由过去简单的吃饱吃好,转变为品种更加丰富,营养更加全面。一方面由于食品供应的日益充足,2001年我国水果产量6658万吨,是1993年的2.211倍;油料产量2864.8万吨,是1993年的1.588倍。另一方面由于在外饮食的增加,粮食消费比重减小,购买量大幅度下降。2001年城镇居民人均购买粮食79.7公斤,比1989年下降40.5%;人均购买食用油8.5公斤,比1989年增长37.5%;购买牛羊肉、家禽、蛋类、鲜奶、干鲜瓜果等都有不同幅度的增长;在外饮食达到人均314.2元,比1989年增长4.7倍。 衣着是两项基本生存资料之一, 2001年城镇居民人均购买衣着支出534元,比1993年增长1.775倍,它的消费比重2001年为10.05%,由1993年的14.24%下降了4.19个百分点;衣着消费向时装化、名牌化、个性化发展的倾向更加明显,成衣化倾向成为主流。 从衣着和食品消费比重的下降可以看出城镇居民满足基本生活的支出并没有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而提高,这表明我国城镇居民满足吃、穿为主的生存型消费需求阶段已经结束,逐步向以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的阶段过渡。 用品消费增长减缓,主要耐用消费品趋于饱和

2001年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电冰箱和洗衣机数量分别是81.9和92.2,比1993年增长1.44倍和1.07倍;拥有彩色电视机121台,比1993年增长1.52倍。上述数字表明主要耐用消费品逐步饱和,城镇居民家庭中用品消费特别是购买耐用消费品支出增长势头逐年减缓,2001年城镇居民人均购买耐用消费品支出390元,比2000年下降3.9%,表明用品消费已经不再是人们消费的重点。

但我们还应注意到在传统电器降温的同时,随着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质量,一些新兴的家用耐用品正在取代传统电器的位置成为现阶段的“消费”热点。如:电脑、空调等。移动电话每百户拥有量从1997年1.7部到2001年每百户拥有34部增长20倍,增长幅度最大;在短短的五年间家用电脑的拥有量从97年的2.6台到2001年的13.3台增长5.12倍,2001年空调拥有量为35.8,比93年增加15.36倍。这充分证明居民的消费结构正在转变,新的世纪像洗衣机电冰箱这样的传统家用设备支出比重步入衣着消费的后尘,正在逐步下降。 交通通讯支出持续增长,支出比重变化最大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及电子通讯、家用汽车价格的下调,移动电话及家用汽车已成为我国近几年形成的新消费热点之一。从趋势上看,这方面的消费需求将会持续旺盛。 调查显示,2001我国城镇居民交通通讯消费的比重为8.61%,比1993年上升了4.79个百分点;其中,2001年城镇居民交通消费的比重为3.31%,比1993年上升了0.82个百分点;通讯消费的比重为5.30%,比1993年上升了4.0个百分点。 住房消费比重上升较快

居住方面的消费比重大幅上升,这是与我国住房及配套的工资制度改革紧密相关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市场体系的逐步健全,住房的商品化、货币化程度也进一步提高。人们用于改善居住环境方面的支出也呈较大幅度的增长。所有这些,都将导致住房消费比重上升。 最近,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司在全国57个城市对2.28万名城镇居民进行了买房意向的问卷调查。调查显示,目前我国房改政策对住房需求的拉动效应已经基本释放,城镇居民中有74%的人拥有了自己的住房。51%的人是为了扩大居住面积和改善居住条件,这说明城镇居民对住房的需求已开始从“有房住”向“住好房”方向转变。 医疗及娱乐教育文化消费比重上升趋势明显

医疗制度的改革也导致人们用于医疗的支出增加,绝对支出额和支出比重都有上升趋势。2001年城镇居民平均每人全年医疗支出343.3元,比1993年增加6.03倍;娱乐文教也是近几年来增长较大的一项。2001年城镇居民平均每人全年娱乐文教支出为690元,1993年仅为194.01元,从1993-2001年,其所占比重从9.19%增至13.00%,绝对支出增加3倍多,教育投入的增加一方面表明了家长对子女教育投入的增加;另一方面还反映了整个社会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娱乐投入的增加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反映出人们收入的增加。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目前居民消费增长点在居住、交通、通信、医疗以及娱乐教育方面。而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吃、穿等基本生存需求为主的消费结构已经被取代了。而以人力资本投资的教育、文化、卫生、保健的新消费结构正在形成。但更健康的消费结构由于受到消费观念、国家政策和产业结构等方面的制约,还没有完全形成,就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改革现行消费体制。我国消费体制改革滞后,制约了消费结构的转变,割裂了巨大的市场消费需求潜力与现有供给能力之间的联系。在城镇住、行的消费方面,福利型、供给型和集团型的消费方式至今仍未彻底打破,用于住、行的消费品和消费行为,仍未完全纳入个人商品消费领域,使这两个方面的消费需求处于被压抑的状态,从而围绕住、行的相关产业不能得到充分发展。

2.推行鼓励消费的政策。加快费改税步伐,建立规范、透明的管理体制,千方百计降低住房、汽车等高价值商品的价格。彻底整顿土地转让价格和拆迁补偿费,清理各种摊派和收费,规范住房成本构成,切实降低房价。放开住房二级市场。取消对汽车的各种不合理收费,积极推进燃油税改革进程。放开轿车价格,鼓励企业竞争。

3.扩大就业渠道。制定再就业优惠政策等一系列措施,保障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积极促进其再就业,增加他们的家庭收入。

4.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强消费信心。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健康发展的标志和条件,也是提升居民消费结构的重要前提。

进入21世纪,我国的居民消费倾向较20世纪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变。未来居民消费将如何,本文作简要分析。

一 消费模型建立及发展变化轨迹的探讨

1.国民生产总值的预期。要预测未来居民消费,必须先预测未来国内生产总值。在全球经济动荡、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处于关键时刻的大环境下,要预测国民生产总值是一项很难的工作。权威人士经过对样本的观察发现,在正常情况下,中国国民收入呈近似指数增长。施发启预测中国GDP的增长率在1998~2010年分别为8.20%、7.71%、8.71%、10.79%、10.16%、8.33%、8.56%、8.55%、7.87%、7.71%、7.30%、7.36%、7.85%(施发启,1996)。Lawrence. J. Lan也曾预测“1993年中国实际GDP增长将保持强劲势头,接近13%, 但其很快就会平缓下降,保持近似于8%的增长速度”(Lawrence.J.Lan,1994)。 再结合中国经济建设“三步走”的目标导向,“到下个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及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现状,确定理想预测方案:2001~2005年为8%左右,2006~2010年为7%左右,2010~2030年为6.55%左右,2031~2050年为6%左右。根据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基数,可预测表1。 表1 未来中国内生产总值的预测 年份 2005 2010 2030 2050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134076 188049 662618 2125105

2.消费额的预测。由于影响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因素较多,包括人均收入及构成人口数量、增长速度、技术水平、消费心理、消费习惯、消费政策等。但基本因素还是人均收入水平,因此,可选用凯恩斯的“收入决定论”模型作为消费结构预测模型,其模型为:

C=α+β·NI+γ·C-1+μ模型中C表示当期消费额,NI表示当期国民收入,C-1表示前期消费额,β表示短期边际消费倾向,μ表示随机误差,α为一常数。根据1979~2000年时序资料参数及用Durbin-Waston检验,(D.W=21.1733)得出预测模型为: C=148.3407+0.4083NI+0.4156C-1+μ 预测结果见表2

表2 未来中国总消费额的预测 年分 2002 2005 2010 2030 2050

最终消费额(亿元) 63178 78611 105663 356131 1090243

由于消费额由居民消费额和社会消费额构成,居民消费又可分为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两种消费。出于一种愿望——城市化目标导向,认为城乡差别将会缩小,以下选定未来城镇、农村居民人均消费额的预测方案为:2001~2005年为215%、65%,2006~2010年为212%、70%,2011~2030年为205%、75%,2031~2050年为200%、80%,预测结果见表3。 表3 未来政府消费额和城镇、农村居民消费额预测 年份 2005 2010 2030 2050

政府消费额(亿元) 13189 16525 49368 143057 居民消费额(亿元) 65422 89138 306763 947186 人口预测(亿) 13.4188 13.9394 15.6227 15.8873 居民人均消费额(元) 4875 6395 19636 59619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额(元) 10481 13557 40254 119238 农村居民人均消费额(元) 3169 4477 14727 47695

从发展趋势来看,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变化绝大多数符合生活消费的一般规律,整体消费结构朝着优化方向发展,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我国居民消费将出现许多消费热点。 二 居民消费热点展望

由于消费品和劳务丰富多彩,购买力流向相对分散,居民消费更趋于理智,消费热点不可能像过去那样排浪式的增长,在时间上可能出现渐进的特点。商品品种的相对分散,城乡、地区之间消费热点交错出现,不会高度集中,其消费热点主要表现为:

1.住房消费及围绕住房消费的室内装饰。住房不仅是基本的生存资料,而且是重要的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国家制定的住房商品化的政策,势必导致住房消费的稳健增长,而且随着居民生活水平预期的提高,他们会更加讲究居室环境优美、舒适及情调。居民住房消费热的结果是带动一个较长的产业链,使民用建筑业成为一大支柱产业,并带动诸如建材、冶金、机械、化工、林业、室内装饰业及家用电器业的发展,同时也扩大了就业。

2.旅游消费。旅游消费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活动,将随着国家社会文化生活水平的发展成为人们消费生活的一个亮点,未来学家约翰·托夫勒指出:人类社会的第三次浪潮是服务业的革命,第四次浪潮是信息革命,第五次浪潮是娱乐业和旅游业的发展。据旅游专家研究发现,当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国民收入达到400美元时, 就会萌发国内旅游欲望;人均年收入达到800美元时,出国旅游将提到日程上来, 依上面分析,未来中国居民的收入远要超过此数。近年来我国旅游业的长足发展是极好的佐证,旅游业创汇收入从1996年的几亿美元增至现在的几百亿美元。旅游消费的兴起吸收了大量劳动力,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增加了收入,地区经济文化得到了协调发展。

3.信息消费。未来社会是信息社会,现代化的通讯工具,家用电脑及宽带网将逐步得到普及。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电子信息产业,具有很高的关联度和附加值,能带动机械、电器、新型材料等十几个产业。我国“九五”时期对电子信息产品的需求以30%以上的速度增长,随着人口消费基数的增大,必将对消费、生活产生更大的变革。

4.文化教育消费。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智力已成为决定性因素,随着居民收入的增长,广大居民对文化教育重要性认识的提高,文化教育的福利性逐步减少,市场化、货币化比重逐步提高,文化教育消费在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将不断提高,文化教育消费成为热点势为必然。 5.交通工具消费。未来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城市空间扩大,客观上要求居民拥有自己的交通工具。现在,许多国家已把汽车工业作为支柱产业,我国的汽车也必将成为居民的消费热点。但自行车消费和摩托车消费也将长期存在。

6.农村居民消费热点展望。目前虽然我国农村还没有出现明显的消费热点,但家用电器等耐用品的普及将成为可能,其原因一是我国农村居民的耐用消费品人均拥有量起点较低,市场容量大;二是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将有较大提高;三是农村居民消费环境将不断得到改善。 三 居民消费市场条件利弊因素分析 1.居民消费市场特点

(1)一国多市。北京人首选巧克力是英国的德芙, 广州人则青睐从欧洲大陆进口的Ferrero Rocher。这种喜好上的差异不仅是价格和品味的差异,更是两地的文化差异。此外,由于我国居民购买力相差较大,在各地推介的产品种类、营销策略等也因地而异,所以出现一国多市实属正常。

(2)超市旺过因特网。尽管中国目前有1000万因特网用户, 但对人均收入不足1000美元的居民来说,计算机相对价格过高,上网费还太费,大多数家庭不能把它列为经常开支项目,因此,一段时间内,我国网上购物还难以大规模开展,传统的超市还有着大的发展前景。 (3)个性消费时代到来。个性消费是人们要求自己所使用的产品能够打上自己的烙印,让产品体现自己独特的个性、志趣和心情,或者虽不能自主设计产品,但至少产品的某一部分可以自由地设计和变化。其所以出现个性消费,一是由于人们的消费档次大大提高,赋予产品以“文化色彩”或“情感色彩”,能体现主人独特的修养情操;二是由于买方市场出现,产品供大于求,消费者可以在众多产品中挑来拣去;三是人们回归天性,“自己的”意味着自豪、品味、自主,这是人之天性,它体现在消费上,就是“个性消费”。

(4)消费者素质有待提高。消费者的素质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知假买假,知差买差;二是购买知识缺乏,成本意识淡薄;三是有法不依或不懂法;四是银行储蓄情洁浓厚,这些问题的存在较大地影响我国市场发育的程序和市场化进程。 2.目前我国消费市场运行的有利条件

(1)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现状。一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消费增长指标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居民消费,社会消

费品零售总额等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而且消费结构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第一是居民消费地位的变化。在客观上已经从经济末梢变为经济增长的动力和结构调整的先导。第二是消费模式变化。已从实物化、福利性、静态式、听命于政府化安排,转变为商品化、动态化、市场化、自主化、取决于货币化收入的新模式。第三是城乡消费结构变化。恩格尔系数明显下降,食物消费明显改善,食物以外的消费数量增加、质量提高、选择性增强、结构多样化。物质消费之外的文化教育消费占据了第二位。第四是城乡消费习惯、消费方式、消费观念的变化,开始从自我积累型转变为量力而行的适度消费和信贷消费。二是买方市场格局呈常态之势。在微观上,意味着消费品的制造商和销售商进入了长期的微利时期,经济增长不可能再指望消费膨胀来拉动,促进消费也将不在是权宜之计。三是动态化的高中低三大收入——消费群体日益明显,形成了消费层次多样化中的三大轴心。社会差距在进一步扩大。 (2)我国消费市场运行的有利条件。近几年,在扩大内需, 促进经济增长的指导原则下,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拉动消费,刺激消费的政策,在一定时期内,必将发挥其积极作用。 一是银行信贷业务健康有序发展。扩大消费信贷的规模和品种,促进和规范了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第八次下调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改变储蓄——消费比例,征收利息税,刺激储蓄资金向消费品市场分流,这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增加了我国居民的消费信心。通过延长贷款期限,降低贷款利率,加大了对个人购房的支持。

二是调整居民收入政策。从1999年7月1日起,国家把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和城镇居民保障,这三条社会保障制度线水平提高了30%,同时还实施了对政府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大幅度提高工资及提高企业离退休人员待遇的政策,使收入大幅度增加的人数超过1亿人以上。这一措施对于提高居民即期收入,改善居民的收入预期,促进经济的增长起到积极作用。

三是发行国债有利于居民消费增长。国家增加对固定资产的投资措施使大量新增投资资金进入经济运行,对活跃经济、带动消费增长产生积极的影响。

四是房改政策出台。随着住房制度的改革,各主要大城市住房二级市场的开放,减免个人住房交易中的有关税费,使居民个人购买住房的比例上升。并改善家居环境、家庭装饰的愿望十分强烈,推动了房地产市场的发展。

五是假日经济的推动。国家实行“五一”、“十一”放长假的政策,产生了收入增加的直接效应,使旅游、交通、商业及相关经营部门收入实现大幅度增长。企业效益改善,职工收入增加,其间接效应是旅游、交通、商业等经营部门因收入提高而增加消费支出。

六是物价下降幅度减缓,部分省、市出现正增长。国家取消了通货膨胀时期出台的抑制消费的政策,这样消除了居民持币待购的心理,促进消费市场活跃。 此外,高校的扩大招生,也将增加我国居民的教育支出。 3.消费市场运行的不利因素

(1)目前我国的消费率明显偏低。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统计,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平均消费率水平为78~79%。在所统计的36个国家中,只有8个国家的消费率水平低于70%。20世纪90 年代以来,我国的最终消费率一直在60%左右被动,与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究其原因主要与居民预期心理不佳,消费品生产和消费的阶段性、经济发展速度下滑、居民收入增长的幅度不大有关。

(2)加入WTO对我国居民的消费需求和消费品市场存在影响,具体表现在:一是来自世界各地的消费品和服务源源不断涌入我国,促使消费总量的增长,加速国内消费品高价格体系的解体。二是加剧国内消费品市场在品种、质量、价格、信誉等方面的竞争。三是由于中国东、中、西部地区存在消费品市场明显的收入——消费差距,入世会加剧消费品由外部——

东部——中部——西部依次传递的“挤压效应”,进一步改变国内原有消费品的流向和地域分布,并有可能加剧省区之间的贸易摩擦。四是消费安全受到新的挑战。五是加入世贸组织使一部分消费者产生降价预期心理,因而作出推迟消费的决策,这对于汽车等商品市场销售影响较大。

(3)我国展开的事业单位改革和地方政府的机构改革, 涉及更大范围的下岗分流问题,事业单位、地方政府机关下岗分流人员和原有的失业、新增劳动力的待业大军,使就业压力加大。导致他们对未来收入预期的下降,对即期消费更加谨慎;另一方面大规模人员的失业,其收入相应减少,最终抑制消费的增长。

(4)农民的收入增幅不大。2001 年较前几年是农民收入增幅最大的一年,增幅也只有4%。国家进行了粮食、棉花收购体制上的改革、粮食、棉花价格全面放开,导致农民收入下降。据有关部门测算,仅粮、棉价格下降一项因素,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减少80%左右,全国农民总收入减少近700亿元。在农产品价格走低, 总量过剩的情况下如何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5)收入差距拉大。东部西部之间,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之间,垄断行业与竞争行业之间,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从业人员之间的收入水平存在的差距明显。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对消费的需求影响主要表现为:一是居民整体消费倾向下降,一方面低收入阶层有消费愿望而无购买能力,另一方面高收入阶层在满足基本生活需求之后,消费倾向出现递减趋势;二是新的消费热点难以形成。由于收入差距拉大,各收入阶层的消费重点不一,因而对新的消费热点拉力不集中,对培育新的消费热点与以前相比难度加大,从而抑制消费需求的迅速扩张。 四 增进城乡居民消费的基本思路

1.培育国内消费需求,调整产业结构。未来国内消费的增长关键是调整产业结构,注重效率,使社会有限的资金倾斜投向对经济增长最有效的产业和产品上。当前农产品和农村工作的一项任务是从调整优化结构,增加农业投入,扩大以工代赈,促进农产品流通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开辟农村居民增收的新途径和新领域,确保农村居民增收。

2.完善社保制度,强化消费信心。从即期看,居民可支配收入的用途不外乎包括投资和消费,而投资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消费。在传统的福利体制被打破,新的社会保障制度还有待完善的情况下,社会保障制度大大限制了边际消费倾向的提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朱庆方说,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一种“低工资、高福利”的分配制度,社会福利由政府统筹统包,使居民在工资水平较低的情况下,能够感受到社会福利方面收入带来的安全感,城镇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反而较高。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最近几年,我国对旧的社会保障制度进行了较大幅度改革,对居民的消费心理形成了极大的冲击。要改变这种局面应尽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使居民从不断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中找回消费信心。

3.开拓消费市场,正确引导购买力的流向。消费领域过狭,消费市场过于狭窄,或者购买力流向过于分散都难以形成消费热点。因此对可能形成热点产品的消费市场,要增加产品供应,增加花色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和供给质量,深入掌握消费者需要的变化和购买力的流向,采取有效手段进行引导。同时企业必须面向市场,发展新技术,开发新产品,以适应市场消费需求的变化。

4.优化供给结构,解决需求断层。由于我国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存在着明显差异。有消费欲望的低收入阶层无力购买生存必需的消费品,而生活需求已基本满足的高收入阶层又无这种消费欲望,只对高档消费品有需求,“需求断层”由此而产生。因此,改善整体消费倾向,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制定消费政策很有必要。目前,高收入群体恩格尔系数已降至15%以下,达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对这一消费群体来说,他们更注重商品的精品化、个性化。中等收

入群体恩格尔系数在35%左右,正处于从小康向富裕型、从讲求消费数量向讲求消费质量阶段转变,其消费结构开始加快变动、转型、升级。就目前的消费品供给而言存在着结构性矛盾,因此,必须化解其供需矛盾,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低收入群体恩格尔系数在50%左右,其边际消费倾向虽然最强,但收入增长缓慢,消费更讲究实惠、实用,改善其消费状况,增加即期收入是关键。

5.增加投资与出口。2001年世界经济环境趋势好, 据统计, 全球GDP由去年的3%提高到3.5%,世界贸易增长由近两年的4%上升到6%至7%。近几年,我国沿海居民受出口拉动的影响, 其收入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从而带动沿海消费品市场转旺。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国内外资金投向西部地区,西部经济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如果说沿海是出口拉动消费,西部则是投资拉动消费。

6.加速推进流通创新。“入世”过渡期把消费品市场培育和流通创新作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重点,大力改善消费品流通环境,建立现代化消费品畅销体系,积极推动消费品领域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特许经营、代理制等现代交易方式和组织形式的快速发展,迅速提高中国消费品批发业,零售业的现代化水平。在国民经济运行和满足消费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商业企业肩负的经济循环、资源配置、信息导向、风险承担和迎合消费者五大功能,以资本为纽带加快发展。“三跨”式的批发商、零售商集团,即跨所有制,跨地区、跨部门的大型、特大型商业集团,按照“强强联合”的思路,做大、做实、做强。以便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优势,同时利于同国内外消费者、生产者建立更加广泛的服务贸易关系。

综合各方面的分析,未来我国居民消费将保持持续平稳增长的态势,只要政府调整好产业政策、消费政策,克服不良因素对消费市场的影响,确实增加人民收入,那么,我国居民的消费热点和预期是可能实现的。

2006年12月,国家统计局国际中心的一份研究报告称,2005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6.7%,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5.5%,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划定的标准,我国城镇居民生活已经达到富裕程度,农村居民生活也已达到小康水平。

恩格尔系数是衡量居民生活水平高低的指标,认为居民在吃上花的钱占总收入的比重越大,生活水平就越低。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划定的标准,60%以上为贫困,50%~60%为温饱,40%~50%为小康,40%以下为富裕。

但这个结论在提出之后,遭到多方专家的质疑。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袁钢明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恩格尔系数的划分远远不能适应中国的国情,甚至当前中国还存在跟该理论相反的情况。

袁钢明进一步解释,在大城市,高收入阶层的外出就餐在增加,吃的投入增加与服务业的发展同步。而低收入阶层基本不会选择在外就餐,因此会出现收入越低的家庭,在支出中吃的比例反而越低的情况。

另外,“很多时候,中国人的吃是被挤掉的。”袁钢明指出,一个承担着教育和医疗重担的家庭,节省吃的开销根本不能算作富裕。

国家统计局的研究也显示,我国居民医疗保健消费支出比重偏高,2005年为7%左右,相比日本的3.97%,韩国的4.73%而言,基本比发达国家高出一倍。

因而,许多学者认为,吃的比重已经难以体现中国人民是否富裕的真实状态,仅用恩格尔系数下判断是管中窥豹,还需要具体研究中国人的消费结构。

袁钢明提出,人均收入、人均可支配消费支出等才是衡量富裕的“硬指标”;另有学者指出,衡量生活富裕程度的真正指标应该是闲暇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

根据国家统计局国际中心的数据,在杂项商品与服务所占消费的比重中,中国大大低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美国人收入的1/5用于娱乐休闲,而中国城镇人口平均仅有3.5%的收入用于服务娱乐等杂项上,农村人口用2.13%。

袁钢明表示,这些项目上的差距才是中国离富裕的真实差距。

我国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45.5%,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6.7%

中国社会调查所近日发布的2005年常规民意调查报告显示,被调查公众的总体幸福感较2004年有所提高,但对家庭生活的综合满意度降低。

中国社会调查所2005年的常规民意调查,是根据六项综合指标考查公众对现状的感受。调查数据显示:2005年,有47.6%的被访者在“幸福感”综合指标中感到“非常满意”或者“满意”,较前年提升了8.7个百分点。

在幸福感指标下,大多数指数的满意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公众对国家国际地位的满意度由前年的66.7%上升至74.4%,为所有指数满意度之最。

公众对幸福感指标下的“健康状况”、“物质生活水平”、“精神生活水平”和“受教育程度”的满意度分别为48.5%、44.8%、39%和39%,均高于相应的不满意度。满意度较前年分别上升了3.1、12.8、7.4和8.8个百分点。

2005年常规民调的组织者在幸福感指标下特别增加了“社会和谐度”指数。结果公众的满意度为39.9%,不满意度为24%,其余的36.1%选择了“一般”。

然而,公众对“家庭生活”指标的综合满意度由前年的40.6%下降为33.7%.家庭生活指标下的各项指数,除“消费水平”的满意度与前年持平以外,其他指数的满意度较前年均有所下降,不满意度均有所上升。其中,公众对“住房状况”指数的满意度为20.5%,较前年下降12.1个百分点,为降幅最大。公众对“传统道德”指数的不满意度为38.2%,比上年上升了24个百分点,为升幅最大。

中国社会调查所在其报告中认为,2005年中央作了大量营造和谐社会的工作,但由于各种原因,中国社会和谐度仍然较低。

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过渡时期总路线

过渡时期总路线是指1953年中共中央制定的指导全国人民全面开始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基本纲领和路线。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条总路线是照耀我们各项工作的灯塔,各项工作离开它,就要犯右倾或“左”倾的错误。1953年12月,中共中央批准了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制发,经毛泽东审阅修改的《为动员一切力量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对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实质和特点作了全面系统的解释。提纲指出: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革命的第一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基本结束,第二阶段——社会主义革命已经开始。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2、由于中国经济的极端落后性和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完成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当时估计至少需要三个五年计划或更长一点的时间。3、党在过渡时期有着两项互相联系的基本任务,即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4、过渡时期总路线是革命和建设同时并举的路线,“一化”是主体,“三改”是两翼,二者互相关联而不可分离。5、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实质,是使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成为我国国家和社会的唯一经济基础。6、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中心环节是发展重工业,以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由于我国的工业化,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工业化,因此,必须首先发展国营工业,并逐步对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7、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必须经过合作化的道路,必须采用说服教育、示范和国家援助的方法。8、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同样要经过合作化的道路。9、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是在利用、限制和改造的方针指导下,第一步把私人资本

引导到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上来,第二步逐步地变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为社会主义经济。10、加强党的领导作用,是我国在过渡时期总路线彻底胜利的保证。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方向是正确的,它指导我国顺利地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指导了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胜利建立。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过渡时期总路线也存在着难以避免的历史局限性,如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性问题,并没有得到完全的解决。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思想是毛泽东在1952年下半年提出来的,1953年6月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对毛泽东的设想进行了讨论,并形成了总路线的表述,1954年2月,中共七届四中全会正式通过了这条总路线。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条总路线是照耀各项工作的灯塔,各项工作离开它,就要犯右倾或“左”倾的错误。

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不是偶然的,有其历史的宏观必然性,这种必然性是从以下三个方面反映出来的:

第一,国家的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当然要求和必要条件。

第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胜利和土地制度改革在全国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国家需要有利于国计民生的资本主义工商业有一定的发展,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也必然出现不利于国计民生的一面,这就不能不发生限制和反限制的斗争。

第三,我国个体农民,特别是在土地改革中新获得土地而缺少其他生产资料的贫下中农,确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要求。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具有新旧社会交替时期的特征.

政治上反动残余势力被彻底消灭,新生的人民政权日益巩固;

经济上由国营经济领导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社会主义成分不断取得胜利,三大改造完成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期阶段.

过渡时期,是指向社会主义过渡,中国具体指1949-1956年.这时期,无产阶级政权已经建立,但还不是完全公有制而是多种所有制并存.

社会主义,按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其基本特征是: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物质丰富.无产阶级掌握政权,生产资料公有,有计划生产社会所需物质(计划经济).

所谓\"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邓小平理论里的讲法,是指生产力水平低下,但具备社会主义特征即\"无产阶级掌握政权,生产资料公有和计划经济.\"

所以过渡时期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区别在于:所有制.前者是多种所有制(公有,私有,公私合营,个体等),后者是公有制.

三个有利于

内容: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相互联系:

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第一条,是从发展生产力的高度,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这既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贡献,又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一基本原理的重大贡献;

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第二条,是从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应该得到不断增强的高度,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这既是从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高度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与发展,又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重大贡献;

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第三条,是从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高度,指出了社会主义人民性的本质特征,因此,我们一切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三个有利于标准,是不可分割的统一的整体,是从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综合高度,言简意赅地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核心,是生产力标准。 诞生背景:

1992年年初,邓小平在视察南方时,针对一段时期以来,党内和国内不少人在改革开放问题上迈不开步子,不敢闯,以及理论界对改革开放性质的争论,指出:“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从此,三个“有利于”成为人们衡量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判断标准。

什么是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

华尔街的金融危机又是由什么引起的?

华尔街金融危机已经使中国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这是不争的事实。更使中国为难的是,西方要求中国挽救西方金融危机的呼声越来越高。但是,对于中国而言,这是一个二难选择:如果中国不参加“救市”,可能会使情况一路恶化下去,从而使中国持有的美元资产不断缩水;如果中国参加“救市”,就是购买美国增发的国债,以免美国金融体系崩溃,可以暂时使中国免遭更大的损失。可是,这样做是有风险的,假使美国救市失败,那么中国就会越陷越深,白白增加损失。因此,北京大学经济观察研究中心主任仲大军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表示:“美国的大窟窿绝非几千亿能补救的,中国政府此时要有一眼看透危机严重程度的能力,要有„壮士断臂‟的思想准备,实在不行1.2万亿美元打水漂,也不要再往无底洞里扔钱。”

还有,随着金融风暴席卷全世界,人们都想为这场灾难找到元凶。近来西方有一种声音说中国是这场危机的源头,因为中国的过度储蓄和过多外汇储备造成了世界经济的不平衡,进而引发了西方金融界的混乱。但是,众所周知,在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源源不断地向美国供给廉价产品,才积蓄这些外汇储备,这些资产是中国人几十年的血汗钱,而且是以能源资源和人力资本的高耗费、生态环境的高污染为代价换来的外汇储备。有些人竟然把华尔街金融危机的责任强加在中国身上,这实在是太不公平了!

更加不可思议的是,在这期间,美国不顾中方的强烈反对决定对台出售64亿美元的军火装备。

总之,华尔街金融危机会对中美关系产生巨大的影响。本文就是研究这个问题。但愿本文所言能够对中美关系有所帮助,使中美关系更加和谐,更加合作。

一、中国加入WTO到底是好是坏

中国与其说是加入WTO,其实是被台湾“拖”进WTO。简言之,二十世纪后期,台湾方面要求加入WTO,而大陆方面当时并不想加入WTO。但是,由于台湾先加入WTO的话,会使中国的主权问题变得非常复杂,因此中国大陆方面坚决反对台湾先加入WTO。大陆方面认为只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WTO以后,台湾才能以中国的一个单独关税区加入WTO,所以必须首先解决中国加入WTO的问题。这样,中国与美国就进行了长达13年之久的关于中国加入WTO的谈判,中国最终以发展中国家的名义加入了WTO。

关于中国要不要加入WTO的问题,当时有几派“政见”:其中有反对加入WTO的,也有支持加入WTO的,还有要求暂缓加入WTO的,等等。各派“政见”都提出了真知灼见,找到了关于利弊得失的各种理由。直到如今,关于中国加入WTO的利弊得失,还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重大问题。

笔者对中国加入WTO的利弊得失问题也进行过研究,发现人们还没有关注过这样一个重大问题:由于大陆的人口是13亿,而台湾的人口是2300万,因此中国约有56.5个台湾之大。如果有“56.5个台湾”大小的中国大陆加入WTO的话,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呢?

显而易见,如果世界上有“56.5个台湾”同时加入WTO的话,对于这有“56.5个台湾”大小的中国是非常不利的。限于本文篇幅,本文只提出以下2点:

(1)“56.5个台湾”向发达国家“开放”以后,为美国、日本、欧盟等经济体的“资本”提供了巨大的投资市场。而且,由于中国的“56.5个台湾”同时“开放”,因此必然会出现“外商投资额”与中国的“招商引资额”比例严重失衡的状况。这样,中国一定会出现“窝里斗”而压低外商投资的各种条件,其后果必然是严重损害中国的国家利益和全体中国人民的利益。而对于外国“资本家”而言,中国的“开放”是他们从未遇到过的历史机遇。曾几何时,西方列强用枪炮都未打开的市场一下子就开放了。那为什么西方列强即使牺牲自己的士兵的声明也要打开中国市场呢,就是因为在市场开放的情况下对于他们的资本家是最有利的,这也是他们要全球化的原因。而中国呢,则会遭受巨大损失,这其实就是郎咸平教授曾经所说的“未挖沟渠先放水”,后果不言自明。

(2)中国在“改革开放”后推行“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但是,在这个世界上,只要有“56.5个台湾”同时实行“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的话,其后果一定会在这“56.5个台湾”内部出现“恶性竞争”,因此各自压低出口商品价格,同时也压低劳动力工资和原材料价格。郎咸平教授一直认为中国的制造业是“在破坏环境、浪费资源、剥削劳工的基础上”,“中国的经济发展到最后,中国取得了GDP,美国取得了利润,也就是说我们制造业的格局就是创造GDP,最后的利润全部被美国席卷”,“是整条产业链中价值最低的过程”。

笔者认为,其原因就是整个世界市场与有“56.5个台湾”之大的中国的制造业能力出现严重失衡而造成的。试想,一下子出来了一个13亿人口的国家搞“出口导向型”,即为世界市场生产各种产品(主要为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市场),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

限于本文篇幅,本文不再更多介绍中国加入WTO的各种弊端。总之,由于中国约有“56.5个台湾”那样的人口,因此,“56.5个台湾”之大的中国加入WTO与一个台湾加入WTO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不能相提并论。尤其是,只有台湾一家或“亚洲四小龙”向美国出口商品与有“56.5个台湾”向美国出口商品,两者有巨大的区别。按照马克思主义中的“量变到质变”的规律进行判断的话,两者就是有“性质”上的巨大区别!

二、中国的外汇储备问题

在中美贸易之间,由于中国的外汇储备一直在增加,因此引起美方的极大不满。长期以来,中美双方之间存在着“贸易摩擦”或“经济摩擦”。

笔者认为,外汇即为一个国家在世界上由于多边贸易需要而存在的货币资源,外汇的多少应与其参与世界多边贸易的程度有直接关系。由于大陆与台湾一样搞“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因此我们“假设”以台湾的正常外汇储备额1000亿美元定为标准的话,因为中国有“56.5

个台湾”之大,因此中国应该有5.65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目前,中国的外汇储备额还不到2万亿美元,即连“标准”的一半还没有达到。当然,具体是不是这样笔者不下结论。

对于美国方面而言,却认为中国有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额已经处在不合理的范围之内,会影响美国的经济安全,因此一直要求中国方面减少外汇储备。最近,有些经济学家把华尔街金融危机的罪责归因于中国的外汇储备过多而导致世界金融秩序混乱。坦率而言,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大问题。

笔者认为,从上面的分析研究中可以发现:中国通过出口换取了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而美国则多发了2万亿美元的“货币”。直白地说,由于美元是世界货币,因此中国加入WTO以后,给美国人提供了一个只要多印美元就能换来中国廉价商品的历史机遇!美国人得到了“实惠和面子”而中国人是失去了“实惠和面子”。

问题是中国人失去的“实惠和面子”,将对中国造成无法估量的巨大危害!包括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各种巨大危害!笔者对此痛心疾首,因此点到为止,不愿对中国的外汇储备问题进行深入和全面的论述了。

三、华尔街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笔者认为,华尔街金融危机极有可能对中国经济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甚至可能引发中国的金融危机。因为,笔者早在2006年已经发现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将会出现重大问题,当时就在网易论坛等论坛和《联合早报网》的“其他课题”上发表了一篇名为《当今中国房价为什么会大涨?——略论中国房产市场的供求经济规律》的文章。

(http://hurude88.blog.163.com/blog/) 笔者在该文中指出:“由于中国房产市场中的„非有效需求‟量已极大,泡沫经济程度已经极其严重,只要一出现貌似„供给≌需求‟的那个„均衡‟点,就会在极短时间内出现需求大量减少而供给大量增加的严重„不均衡‟状态。因此中国的房价一定会在短期内急剧大幅下得。而且,如果没有政府干预,光靠市场力量一定无法阻止中国房价的急剧下跌。其跌幅之大可能会超过50%以上。”

“至于中国房产市场何时按照经济规律开始急剧下跌是个谜。因为如前所述,任何人都无法看清中国房产市场何时会出现„供给≌需求‟的那个„均衡点‟,因此目前才会出现有些人认为房价还会涨、有些人却认为房价开始跌的„意识形态分歧‟。但是,约从2005年6月开始,中国房价已经进入窄幅波动的徘徊阶段。如果大多数中国人转变观念,认为中国房价不再上涨,而是继续徘徊下去的话,那么,就使中国房产市场已经实现„供给≌需求‟的„均衡‟了。不言而喻,那时中国房价就会开始急剧下跌,而且会不断的跌下去。”

顺提一笔,美国出现“次贷危机”的经济规律,与笔者在《当今中国房价为什么会大涨?——略论中国房产市场的供求经济规律》一文中的论述极其吻合。 四、世界各国的“游资问题”

笔者在《当今中国房价为什么会大涨?——略论中国房产市场的供求经济规律》一文中已经论述到中国的“游资”与各国的“游资”会在全球范围内兴风作浪,破坏世界经济秩序。众所周知,华尔街金融危机及全球金融危机其实就是“游资”问题。

笔者在那篇文章中还指出全球“游资”过多的原因是与赤字预算、大量发行国债等有着因果关系,即可以说是全世界的“凯恩斯运用”所导致的。

关于美元大幅度贬值,既是与美国的赤字预算和大量发行国债有关,又与全球经济规模急剧扩大有关。例如,本文在前面所说的中国有约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就是一个例子,如果中国等其他国家不买美国的国债,那么,美国就无法出售其国债!

至于华尔街金融危机之所以会变成全球金融危机,这与世界各国大量发行国债和赤字预算有关。

总之,各国政府在货币管理上出现重大失误是这次全球金融危机的元凶,或者说,各国政府在货币管理上出现重大失误是破坏国际金融秩序的元凶。

笔者在那篇文章中还指出:货币、资金、资本、游资、房产、地产、股票、期货、债务、储蓄等只是同一事物在“游动”时的不同形态的具体表现,是“同义反复”。社会主义者与资本主义者关于“资本”的意识形态分歧就是由于各方只看到同一事物的不同形态的某个具体表现。但是由于受到那篇文章篇幅的限制,笔者无法对“游资”进行全面和深入的科学论述。

五、关于国际金融秩序问题

在当今世界的国际金融秩序中,中美之间有这样的关系:中国一直在购买美国的政府债务,使得美国能够做到长期过度消费。由于美元贬值,中国的外汇储备遭到巨大损失,即美国赖掉了巨大的中国债务。有些人竟然指责中国外汇储备过多而引发华尔街金融危机,太不讲道理了!

如前所述,由于美元是世界货币,在中国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后,“假设”以台湾的正常外汇储备额1000亿美元定为标准的话,因为中国有“56.5个台湾”之大,因此中国应该有5.65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目前,中国的外汇储备额还不到2万亿美元,即连“标准”的一半还没有达到,显然中国的外汇储备没有过多。另外,中国的外汇储备不买美国的国债,难道买中国的国债吗?因此,中国的外汇储备中的大部分只能买美国的国债。这一事实证明当今世界的国际金融秩序是非常不合理不科学的!

假设印度、俄罗斯等大国加入WTO后,也像中国一样“改革开放”,实行“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因此它们也持有几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这样的话,国际金融秩序将会出现一种什么局面呢?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本文不作介绍。不过,有一点可以断言,需要美国政府发行大量的美元和国债,而美国从中得到巨大的经济利益!

终上所述,笔者认为,中国在加入WTO以后,即刻应该及时修改以前的国际金融秩序。但是,由于中美双方都没有估计到中国加入WTO的巨大弊端,即中国加入WTO会出现与原先国际金融秩序的各种冲突和矛盾。这样就造成中国的外汇储备大幅度缩水的巨大悲剧!美国方面在侵占了中国的巨大经济利益之后也遇到了华尔街金融危机。

总之,在以美元为世界货币的国际金融秩序中,美国之所以特别富有,是因为别的国家在补贴美国的高消费。现在的国际金融和世界贸易的症结是美元成为世界货币。但是,其他国家还找不到有效的解决这个死结的办法。因此,目前有“中美国现象”之说,在这个复合体中,一半负责储蓄,另一半负责消费,而且还在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动力。咋看真是不可思议!

如果这种中美金融关系长期维持下去的话,对于中国而言,其后果是不堪设想!希望中美两国能够找到建立国际金融新秩序的科学办法! 六、结束语

华尔街金融危机使中国遭到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中国人在付出这笔巨大的学费后学习到了什么呢?笔者认为,中国人应该认识到中美金融关系存在着巨大弊端。显而易见,中美两国要建立“和谐”关系的话,应该消除中美金融关系中的巨大弊端,即修改国际金融旧秩序,建立国际金融新秩序!否则,目前的中美金融关系和中美贸易关系是绝对不可能维持得下去的!

但是,怎样建立国际金融新秩序呢?这是一项非常艰难的工作!笔者认为,各国政府应该对货币的流通进行科学管理,不能让各种货币过度“自由流通”。资本主义的周期性危机其实就是货币过度“自由流通”的恶果。马克思反对“资本主义”的本意,其实就是反对货币的过度“自由流通”。遗憾的是,后人曲解了马克思的本意,误认为马克思反对货币的“自由流通”。这样一来,凡是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国家,由于不允许货币“自由流通”,都失去了经济发展的源动力!这是在二十世纪出现“社会主义优而不胜”的原因。

美国出现“次贷危机”,其主要原因是过量货币“自由流通”进了美国的房地产市场,出现了过度“自由流通”的经济问题。除美国的房地产市场外,美国其他的投资市场和消费市场,也出现了货币过度“自由流通”的经济问题。其后果必然是爆发“次贷危机”和引起华尔街银行的倒闭。这是美国实行“自由放任”经济政策后结出的经济恶果!也即是所谓的资本主义罪恶!

中国虽然没有实行资本主义而坚持社会主义,但是由于中国已经允许货币“自由流通”,因此就货币而言,中国的货币与美国的货币没有什么性质上的区别了。目前,中国的大量货币已经“自由流通”进了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也出现了像美国一样的过度“自由流通”的经济问题。同时,中国的投资市场和消费市场,也像美国一样,出现了货币过度“自由流通”的经济问题。郎咸平教授所说的“二元经济”其实也就是“货币过度„自由流通‟”的问题。因此,其后果似乎也是必然会爆发“次贷危机”和引起银行倒闭的经济问题。当然,这些结论只能让实践去检验!

这次美国次级贷款危机之前,美国表面上一片歌舞升平的繁荣景象.其实主要是由房地产市场虚假繁荣带动的,美国的房地产交易投机过度.其现象可以用我们方便理解的一个比方来形容:

都说股票赚钱,我们全民去炒股票,钱都投进去了还不过瘾,还想借钱生钱,就把手上的股票抵押了融资继续买入股票,而有的银行连你的抵押都不要就给你融资. 如此一来,风险就大量的积累下来了.

一旦哪一天,疯狂的炒股热潮有了退烧的迹象,股票也跌了,很多人也因还不上借款而割肉离场,又有很多人因还不上钱,抵押的财产被银行收了去,还有很多银行因为没有留取足够的抵押品,在贷款人无力还债的时候只好认赔.连锁反应下来,个人破产,信贷机构破产,经济萧条,通货膨胀.

再举一例:

(某次知道问题上的回答)

比如,你只有100块钱,你把这100块借给甲同学,利息是8%,没有要他抵押品(所以利率高),你觉得有风险,想转嫁风险,另外想让手里多点儿钱花。于是,你就向乙同学发行100元的债券,给他5%的利息,你给他的抵押就是那前一笔甲同学的100元贷款。意思就是说,要是你还不上这100元债券的债,至少甲同学还那100元贷款的时候就可以用来帮你还乙同学这笔债的。似乎乙同学是有保障的。而你呢,手上又有了100元,你又可以往外贷款了。每一个回合你赚3%的利息差,你贷了再借,借了再贷,做几个回合,你就赚了若干个3%。那么,同学,你就是一个狡诈的银行家了!

你借给甲的贷款就是“次贷”,你发行给乙同学的就是“次贷衍生债”。

危机就是这么积累起来了。

到某一天,甲同学告诉你:我买的东西不但没赚到钱,还跌了很多价,卖不出去了,还不上贷款了,就算割肉卖了,也不够还你的! 你傻眼了,乙同学也跟着傻眼了。

像你们三个这三种人多了,全世界都闹危机了!

美国政府是想抑制一下过于旺盛的投资,压缩信贷规模,以及控制被拉高了的物价,所以采取了紧缩银根的政策,其中升息是一条(1年多升息17次,从1%到5.5%),其他的还有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发行票据吸纳货币市场上的资金等等。

美国政治界经济界其实都是一帮政客,他们对管理国家经济的能力实在不敢恭维,他们对自己国家的病患一点都不察觉,采取的快速连续升息政策其实正是这次危机的导火索,此措施使得大量的贷款无法归还,引发连锁的坏帐反应,使美国不少金融公司以多米诺骨牌状的倒下,引发了金融危机。

美国企业界不光是金融业,包括福特汽车等工业也是一帮唯利是图、没有远见的家伙。 其实早在几年前,福特汽车等美国汽车公司的日子就不好过了,由于美国汽车长期以来主要发展的是大型汽车,而对经济型汽车、双能源汽车的研发根本看不上眼,所以在日本汽车的竞争下逐渐的落于下风。

本来由于油价的逐步高升,日本汽车在与美国汽车的竞争中就已经大大得分,而最近的金融危机更是严重的打击了大排量、高耗油汽车的销量。消费者在金融危机下偏向于消费保守,购买意愿降低,即使要买,也是买日本车,那么福特怎么能好过?更由于金融危机下,金融业的贷款更吝啬和苛刻,据说近日福特曾向银行申请贷款度日,而银行的答复是:福特的贷款信用额度为“0”! 最后,三大汽车的老板们不得不跑到美国国会上向议员们乞讨250亿救命贷款.

美国华尔街是世界金融中心,美国经济是世界最大经济体,它出了重大问题,世界都要受连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