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上期高三历史月考联考测试卷
(命题:蓝山二中高三历史备课组 总分:100分 时量:90分钟)
温馨提示:只收答题卷并按试卷题号填入对应的答题卡内!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是宋代极为流行的俗语,从这句话当中,我们可以发现宋代的哪一社会现象?( )
A.中央特集权 B. 强干弱枝 C.外患频仍 D. 文人政治 2、余秋雨在《十万进士》中认为,科举制度选拔的“十万进士”,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这说明科举制度( ) A.是行之有效的选官用人制度 B.导致了“重文轻武”的现象 C.已经成为束缚人们思想的工具 D.有利于维护官僚队伍的廉洁高效
3、故宫养心殿有一对漆红圆柱,上面镌刻着雍正帝手书的一副楹联“惟以一人治天下,岂为天下奉一人”。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对这副楹联理解正确的是( )
①体现了统治者励精图治的思想 ②反映了统治者对集权的极端渴望 ③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传统的民本思想 ④完全是统治者自欺欺人的真实写照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④
4、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客观现实,是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人类进步的重要动力。公元前6—公元前5世纪的中国、希腊政治发展的特点分别是( )
A.从诸侯国家走向统一/建立起民主政治 B.中央集权制度形成/雅典民主政治奠基 C.官僚政治趋于完备/确立三权分立机制 D.专制皇权正式确立/居民参与公民政治 5、17-18世纪欧美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革命过程中普遍具有的本质特征是( ) A.推翻君主制 B.彻底解决土地问题 C.向法治化国家过渡 D.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6、这个条约的签订改变了长期以来中国与外国人之间经商的习惯和组织,开始了新的贸易制度。一夜之间,过去原本举足轻重的行经商遭到削弱.这个条约最可能是指(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7、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倒是想‘以夷制华’。然而,夷又哪有这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以华制华’给你看”。中国近代史上迫使西方列强采取“以华制华”策略的历史事件是( )
A. 洋务运动 B. 太平天国运动 C .义和团运动 D .五四运动 8、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有助于学好历史。下表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史四个不同时期阶段特征的主题词,其中1921-1935年处应该填写( ) 1894-1912:推翻帝制,走向共和 1921-1935: 1949-1956:民族独立,获得新生 1978-2001:改革开放,坚定不移
1
A.五四风雷,抗日烽火 B.开天辟地,渐趋成熟
C.国共对峙,走向抗战 D.星星之火,力挽狂澜
9、明清之际,中国人逐渐冲破“想要富,男子立田女织布”的传统观念,形成“家有良田万顷,不如日进分文”、“街头一席地,强似百亩田”的意识。这主要是由于 A.西方文明的影响 B.君主专制制度的衰落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抑商政策的松动
10、马克思说:资本在它的萌芽时期,不能单靠经济关系的力量,还要依靠国家政权的帮助才能确保自己的权利。明清政府的做法( )
A.与马克思的观点基本一致 B.与马克思的观点基本相反 C.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导致了农耕经济的瓦解 11、梁启超在《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中说:“何以哥氏(哥伦布)、维氏(达·伽马)之绩,能使全世界划然一新纪元,而郑君(郑和)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下列哪句最能从根本上解决梁启超的困惑( )
A.中国人缺乏持久探险、创新的精神
B.支撑东西方航海活动的经济形态存在着巨大差异 C.郑和船队缺乏强有力的、持久的政府支持
D.西方拥有更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更加强大的武装力量
12、以下是19世纪30—40年代中英部分武器装备数据对比,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中国 步枪 射程100米、射速1—2发/分钟 火药 硝量过高、杂质过高、颗粒粗糙 英国 射程200米、射速3—4发/分钟 标准火药配方(硝78%、硫8%、碳14%) 火炮 泥模制造、炮管杂质多、气孔气泡多 铁模制造、镗床切削、膛壁光滑 A.大河文明与海洋文明的差距 B.儒家文明与基督教文明的差距 C.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差距 D.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间的差距
13、18世纪英国国会颁布了一个法令,规定凡是流浪一个月还没有找到工作的人一经告发就要被卖为奴隶,他的主人可以任意驱使他从事任何劳动。这种规定造成的主要结果是 A.奴隶制盛行 B.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C.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 D.社会治安得到根本性好转 14、列宁通过实施新经济政策找到了向社会主义过度的正确途径。罗斯福通过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政策渡过了大危机。上述两项政策在经济手段上最明显不同是( ) A.前者是为了巩固工农联盟,恢复国民经济;后者是为了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统治 B.前者侧重于农业分工,后者侧重于对工业的调整
C.前者是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后者是强化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D.前者是发展社会主义,后者是发展资本主义
15、美国人哈默被称为“红色资本家”、他23岁时到苏俄访问,为俄国人购买了100万美元的小麦,列宁接见了他,并授予他在苏俄开采石棉的特许权。他81岁时乘坐自己的专机进入中国,他旗下的西方石油公司随后也成为首批进入中国的企业。以上活动发生的重要历史时期分别是
2
A.苏俄实行战争共产主义政策时期,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B.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时期,中国处于改革开放新时期
C.苏联实施“一五”计划的时期,中国处于“大跃进”时期 D.苏联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时期,中国处于“文革”时期
16、资本主义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无论如何也不曾想到,在经过了几百年风霜雪雨的洗礼之后,他理想中的经济自由化竟然在现实中会遭遇如此的困境,并出现如此的“异化”。这种“异化”在十九世纪晚期表现为
A.资本主义经济实现完全自由竞争 B.资本主义经济出现垄断现象 C.资本主义经济出现国家干预调控 D.资本主义经济出现全面衰退 17、“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与墨子的“兼爱”相比,孔子的“仁爱”注重( )
A.调节人际关系 B.倡导重义轻利 C.讲求实际功利 D.区分等级名分 18、下列关于先秦儒家学说的表述,正确的是
A.尚未形成理论体系 B.主要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
C.与佛、道思想为一体 D.是关于道德修养与政治理想的学说
19、在促进思想解放方面,宗教改革比文艺复兴又有了重大进步,主要表现在它将思想解放扩展到( )
A.人民群众 B.上流社会 C.骑士阶层 D.知识阶层
20、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的倡导者和19世纪末中国维新思想宣传者的手段都很高明,两者在宣传其思想时采取的高明之处在于( )
A.利用宗教反对封建思想 B.通过著书立说表达思想 C.组织团体宣传新思想 D.借助传统文化宣传新思想 21、《海国图志》在国内没有引起太大反响,只印了千册左右。而就在佩里到日本的1853年,日本人开始翻印《海国图志》,一共印刷了15版之多。1854年日本翻印该书60卷,世人争相购读,此后多次再版。而该书在中国印量很小,影响有限。这说明中日两国( ) A.社会危机的程度不同 B.变法图强的方针不同 C.变革的社会基础不同 D.对西方文化的认识不同 22、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指出:“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这里“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的事件是指( ) A.维新变法运动 B.辛亥革命 C .新文化运动 D. 五四运动 23、《2012》是一部关于全球毁灭的灾难电影,它讲述在2012年世界末日到来时,主人公以及世界各国人民挣扎求生的经历;该片投资超过2亿美元,2009年在全球105个国家和地区上映,首映当天全球票房说已达到2亿美元。这说明电影艺术( ) A.渗透了大国强权意识和价值观 B.折射出基督教文明的永恒生命力 C.纯粹是投机商人赢利性商业炒作 D.能够唤起人类对自身命运的思考
24、官吏腐败问题一直是老百姓关注的热点话题,为了防止官员的腐败,大批网民提出对重要官员加强监督与制约,要从理论上查找这种制约主张,你最好查阅( ) A.《社会契约论》 B.《论法的精神》 C.《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D.《九十五条论纲》
3
25、北大博导汤一介教授在《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思考》一方中提出:“正是西学的冲击,使得中国传统文化中属于主流地位的儒学,得到一个自身反思的机会。从而使儒学从传统走向现代”,西学对儒学的冲击最大的时期是( ) A.洋务运动时期 B.维新运动时期
C. 民主革命思想宣传时期 D.民主科学思想宣传时期
二、非选择题(26题21分、27题15分、28题14分,共50分)
26、政治活动是人类社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各国发展中出现过各具特色的政治模式.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21分)
材料一 商业的发展使得种植葡萄和橄榄比种粮食更有利可图,结果产生了新的富户,但又使那些不能投资葡萄或橄榄的农民陷入贫困。贫困的农民由于付不清债务而沦为奴隶状态,显然几乎就要反叛。贵族统治者为制止这场阶级间的战事,便宣布紧急将权力交给一个名叫梭伦的商人。
——罗伯特·E·勒纳《西方文明史》
材料二 长期的分裂局面使得德意志民族无法作为整体来追求国家现代化,因此远远落在美、法等国后面。1870年后,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在随后短短30年间,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在工业生产方面甚至超过了美、法。不过,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
——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材料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正在不断健全、完善和发展。自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的民主制度不断健全,民主形式日益丰富,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正在与时俱进,不断呈现出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一一摘自《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材料四 2008年2月7日德国《新德意志报》中的文章锐:“中国定将实现一种特殊的民主,这种民主将考虑到这个大国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特点。这种亚洲‘社会主义民主’所涉及的是史无前例地继续思考,不是抽象的复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 ——中国新闻网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古希腊当时的社会状况。上述状况导致古希腊产生了怎样的政治体制?
(6分)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的知识,明确德国确立了什么样政体?材料中的“现代化领
导力量的‘错位’”指什么?你是怎样理解材料中“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这句话的?(6分)
(3)依据材料三、四归纳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有哪些特点?(4分)并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49—1956年期间,新中国建立了哪些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3分)
(4)综合上述材料,你对人类政治体制的发展有何认识?(2分)
4
27、宋朝在中国是个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的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宋朝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其根源在于中国经济的生产率显著提高。技术的稳步发展提高了传统工业的产量……水稻早熟品种的引进……经济活动的迅速发展还增加了贸易量,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尤其是宋朝,对外贸易量远远超过以往任何时期。”
——摘自美国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英国科学院院士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所说:“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
材料三 日本学者薮内清在《中国·科学·文明》中说:“北宋时代……儒学方面兴起了后来被称作宋学或朱子学的新儒学。”新儒学讲究由心而发,格物致知,在文学艺术和社会生活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材料四 苏轼认为:“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为成书也”,强调书法的精神气度。他还认为,“我书意造本无法”,“自出新意,不践古人。”
材料五 宋徽宗赵信以画鸟擅长,不仅建立了皇家画院,而且有考试制度。如一次出考题“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获得第一名的却画着船夫躺在船尾,独自吹着笛子,是“非无舟人,只无行人”。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的知识,概括指出宋朝“商业革命”主要表现。(4分)
(2)结合所学的知识,举三例说明宋朝的科技发展“已呈巅峰状态”。(3分)
(3)根据材料三、四、五,概括指出新儒学的产生对宋代文人书法、绘画特点的影响。(4分)
(4)明代晚期,思想家李贽对统治阶级极力推崇的新儒学大加鞭挞,痛斥孔子为“庸众人类”。结合所学的知识,谈谈李贽这样做的社会原因。(4分)
5
28.徽州少年林光錀,以日记的形式,记载了清朝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林家成员的生产、生活等活动。以下材料是根据林光錀所写的日记编制而成。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 林父与林光錀一年生产、生活时间分配表(单位:天) 人物 林父 林光錀 生产劳作 其他活动 外出活动 5(1.41%) 休闲 统计 113(31.8%) 96(27.04%) 28.5(8.03%) 308(86.7%) 22(6.2%) 117.5(33.1) 355(100%) 20(5.63%) 355(100%) 说明:①林父的“其他活动”主要包括“打杂”、“做风水地”两项。
②林光錀的“生产劳作”以牧牛为主,占264.5天。
材料二 林父一年“外出活动”分类统计表(单位:天) 项目 走亲戚 往双岭 往重山挑茶往往思口清华买往富村江村打往林村卖茶 拕(背)齐春 买杂货 货 买货 油 买小猪 苗竹 天数 12.5 1 3 1 4 2.5 2 1 1 0.5
材料三 林家“生产劳作”时间分类统计表 专 项 百分比(%) 粮食生产 蔬菜生产 11 9 55 经济作物(茶) 其他 16 14 24 22 统计 113 100 劳动时间(天) 62 说明:粮食包括禾(稻)、麦、粟、番薯四类,凡与之有关的劳动视为粮食生产活动。蔬菜、白豆、油菜种植等列入蔬菜生产。
(1)根据林家的生产、生活和经济状况,判断出林父的身份并说明理由。(4分)
(2)根据上述材料,概述林光錀的生活状况。(4分)
(3)在当时,林光錀的人生之路可能面临三种选择:其一,从事农耕;其二,经商致富;其三,科举致仕。请你就上述三种人生选择中的一种,结合林家状况和时代特点,分析其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6分)
6
高三历史第四次月考答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_ 1 16 2 17 3 18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9 20 21 22 23 24 25 得分: 二、非选择题(26题21分、27题15分、28题14分,共50分) 26. (1)(6分)
(2)(6分)
(3)(3分)
(4)(2分)
7
27. (1)(4分)
(2)(3分)
(3)(4分)
(4)(4分)
28. (1)(4分)
(2)(4分)
(3)(6分)
8
高三历史第四次月考试卷参考答案
高三历史第四次月考参考答案
1――5DABAC 6――10ACBCB 11――15BCCCB 16――20BDDAD 21――25CCDBD
26答案:
(1)社会状况:商业发展导致贫富差距加大;社会矛盾激化引发政局动荡。(4分)
政治体制:民主政治。(2分) (2)政体:君主立宪制。
错位:容克地主贵族掌握了德意志现代化的领导权。
影响:德国由皇帝和首相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走上了军
国主义道路。(6分)
(3)特点:(答到前两点给4分,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民主制度不断健全、完善和发展;
借鉴而非照搬西方民主,开创本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坚持独立自主道路); 经济体制改革与民主政治建设并举。(4分)
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
治制度(3分)
(4)政治体制受经济形态的制约;政治体制具有多样性、继承性、变革性和交融性;政
治体制必须与其国情相适应;民主政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民主政治需要不断完善等。(任答2点2分)(如有其它表述,言之成理也可得分) 27【答案】 (1)①市场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②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吏的直接监管;③海外贸易更加兴盛;④都市商业繁盛;⑤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并大量使用。(4分。答出任意四点即可) (2)①活字印刷术(1分)②火药广泛运用于军事(1分)③指南针运用于航海(1分) (3)宋代理学的兴起使文人更加注意内心的修养,(2分)反映在书法上强调精神气度,(1分)绘画上更加注重意境。(1分。) (4)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1分)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2分)新儒学进一步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或反映了当时人们追求个性自由发展的愿望)。(1分) 28.答案:
(1)身份:自耕农。
理由:林家父子大部分时间都亲自从事农业生产劳动,自给自足;拥有部分生产资料;有自主活动(休闲)时间。
(2)生活状况:绝大多数时间从事生产劳作;有写日记的习惯(或有一定的文化知识,或接受了一定的文化教育)。
(3)从事农耕:有利因素:有农业生产资料和生产经验。不利因素:生产规模小,抗风
9
险能力差(答出容易遭受自然灾害、地主土地兼并、政府盘剥和近代自然经济解体带来的冲击也可得分)。
经商致富:有利因素:徽商文化有利于经商;鸦片战争后中国农产品商品化程度越来越高(林家种植的茶叶等经济作物市场前景广阔)。不利因素:林家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经商基础薄弱;政府的限制、外国经济势力的入侵、动荡的社会环境等社会因素的制约。 科举致仕:有利因素: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坚持不懈的学习品质(长期记日记)。不利因素:经济基础差(经济不宽裕);学习时间少。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