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废墟》赏析

2021-10-26 来源:易榕旅网


丰富的文化底蕴,深刻的理性色彩

——《废墟》赏析

摘要:余秋雨的散文总能给人一种宁静与厚重之感,就像一首融注着诗情与哲理的散文诗,令读者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废墟》是余秋雨先生的代表作,本文主要通过思想涵和表现手法两方面对这篇佳作进行赏析。

关键词:废墟;文化;散文

再读余秋雨先生的《废墟》,再一次被他散文的字里行间透出的浓厚文化气息所折服,那些洋溢着“诗”的激情、闪烁着“理”的光芒的词句,给人以宁静与厚重之感,在这个浮躁的社会,如一缕清风扑面而来。

《废墟》的写作缘于当时国有人曾提出修复圆明园废墟的建议,主保留废墟者有之,主修缮者有之,主重建者也有之。一时间,沸沸扬扬,引起一场不大不小的争议。参议者各持理由,莫衷一是。为此,作者写下了这篇《废墟》,算是对争议的一孔之见。散文短短不到三千字,令人由废墟而顿悟,由此而又生发对人生、文化和历史的深沉思考,无论从语言还是构思上说,都可谓精美绝伦,说它是一首散文诗也不过分。

一、《废墟》的思想涵

(一)丰富的文化知识

正如绍振在《当代作家评论》上撰文说:“在‘五四’以来的散文经典中,我们还没有发现任何先例:这么长的篇幅,这么丰富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资料,这么巨大的知识容量,

这么接近于学术论文的理性色彩又这么充满了睿智和情趣。”这篇《废墟》包含了方方面面的知识信息:

1.语言知识

从作者的笔下,我们可以品味到“诅咒”、“陨灭”、“蹒跚”、“怂恿”、“盘桓”等动词的意味,还可以揣摩到“小心翼翼”、“不露痕迹”、“悲壮”、“崇高”等形容词描述的状态,知道“齑粉”的意思是细粉,“冬烘”的含义是思想迂腐、知识浅陋,知识量非常丰富。

2.文学知识

作者由古及今依次枚举了屈原、杜甫、雪芹、孔尚任、鲁迅、白先勇等,不仅涉及了历史知识、文学知识等,还无形中勾勒了一部中国悲剧文化史的轮廓,其中每位作家的创作实绩、不同时代的艺术传承关系,给人留下了极大的想象空间,可谓视野开阔,包罗万象。

(二)强烈的文化意识

提到废墟,喜欢旅游观光的人们都能从记忆中找到它模糊而又清晰的印象:或一条古巷;或一截城墙;或一处石窟。对许多人来说,观光即便是观光而已,而对废墟有深邃见解并上升到文化哲学层面上,却只有余秋雨一人。正如作者在《文化苦旅序》中提到的“我发现自己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文人与古代文化留下较深脚印的所在,说明我心底的山水并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水。”

对待废墟,作者情深意长。废墟的意义在于:“没有废墟就无所谓昨天,没有昨天就无

所谓今天和明天。”因为“废墟是进化的长链”。没有文化意识的人是无法理解废墟的深厚意蕴的。

文章强烈的文化意识还表现在对废墟的尊重和保护上。“只要历史不阻断,时间不倒退,一切都会衰老。老就老了吧,安详地交给世界一副慈祥美。”这是从正面对废墟表示尊重。“假饰天真是最残酷的自我糟践。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没有白发的老者是让人遗憾的。没有废墟的人生太累了,没有废墟的太挤了,掩盖废墟的举动大伪诈了。”这是从反面对掩盖废墟的批判。文章正反对比,旗帜鲜明地反对重建废墟。

(三)深刻的文化涵

废墟是什么?在常人看来,废墟可能就是与现代文明相对立的一堆垃圾,应该彻底清理掉。但是,作为学者、作家的余秋雨却深入挖掘到了“废墟”的文化涵。在作者眼中,许许多多地理意义上的废墟可以读成最具体、最生动、最完美的历史课本,因此,“废墟是课本”;无数废墟的综合组成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足迹,所以,“废墟是过程”;废墟是历史的见证,它在历史上所发生的作用简直无与伦比、不可替代,因而,“废墟是归宿”;而“更新的营造以废墟为基地”,因此,“废墟是起点”。睿智的思想、精辟的哲理将废墟的现代作用阐释得明明白白,给人以时间的纵深感和无限的自豪感。

“废墟有一种形式美,把拨离的美转化为皈依的美。”任何美的表现形态,无论是优美、崇高,还是喜剧、悲剧,它只是一时一会地存在于人们的视野、感官和心理之中。随着岁月的流逝,任何美的都会失去其瑰丽的色彩而化作废墟,成为一道凝固单调的风景,被拥入怀中,默默地向后来者诉说着过去的一切。作者从断瓦残垣中看到了废墟的“形式美”。废墟的美表现为悲剧的美。大团圆是喜剧的美,不完美才是悲剧的美。文学家“保存了废墟,净化了悲剧,于是也就出现了一种真正深沉的文学。”深刻地表现力文化大散文的一种

沉甸甸的历史感和沧桑感,一种毫不矫情的雍容与大气,一种俯仰天地古今的在冲动与感悟,一种涌动着激情与灵性的智慧与思考。

二、《废墟》的表现手法

(一)结构清晰,层次分明

从全文来看,作家紧扣“废墟”,环环相联,思路纵横,谈古论今。文章共有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寄情废墟;第二部分提醒人们应该正确对待废墟,正确对待民族昔日的荣耀和耻辱,第三部分从文化的角度谈到真正的文化应该是废墟文化,它能给人以教训、思考和借鉴;最后一部分呼应开头,写留存废墟的价值。全篇层次分明,条理清晰,以文理完善了事理的表达。这样的结构安排符合认识规律,由浅入深,由感性上升到理性。

《废墟》可以说把常见的“总分式”结构手法运用到了极致,文章的结构,显得稳实缜密如浇铸物,精严工巧如艺术品,远远超出了人们平常所说的“有序”和“谨严”。这种结构,隐隐透出一种沉静刚健的气度和雄强犀利的思辨风格,与文章所要表达的厚重深刻的思想涵是高度和谐的。

(二)语言优美,富有诗意

作者的语言富有诗意,给人以美的享受,全文富有抒情性、哲理性和铺性,这与作者的学识、性情、才气分不开。在抒情中融注着历史理性,在历史叙述中也蕴涵着生命哲理。这种语言不追求水一样的清澈,而追求潮一般的愤激和诗意。

1. 抒情性

作者既擅长在比喻或想象性描写中抒情,也惯于在才华横溢富于诗性的议论中抒情。如“废墟表现出固执,活像一个残疾了的悲剧英雄。废墟昭示着沧桑,让人偷窥到民族步履的蹒跚。废墟是垂死老人发出的指令,使你不能不动容。”把废墟这一形象拟人化了。而这三个排比句,句式整齐,具有中国古典散文的典型特点。“废墟是毁灭、是葬送、是诀别、是选择”,句式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形象地表现了散文语言的大气。

2. 哲理性

余秋雨散文中的哲理,往往多取警句格言的形式表达,有时通过下句颠倒上句语序的方式完成。如“废墟有一种形式美”。作家从哲理的另一角度推出了他独特的审美观。“看到秋天的黄叶了吗”?因为“黄叶的意义在于哺育春天”,所以“黄叶本身也是美”。而“废墟就是建筑的黄叶”。废墟,无论是当初营建阶段的拔离美,或者是成为废墟以后的皈附美,漫长的历史就是在废墟这样的古文化基础上日积月累地延续过来的。无可辩驳的逻辑,让谁能否认废墟的形式美?

3. 铺性

《废墟》中语言的铺排性是最为突出的,在造语上多表现为排比(多兼反复)的高频率使用,排比的句群在全文有9处之多。从形式上看,有短句的排比,如“废墟是毁灭,是葬送,是诀别,是选择”,“现代是宽容,现代是气度,现代是辽阔,现代是浩瀚”。更多的是长句或长句中联合成分的排比,如第二章两组长宾语型长句“不能设想……”和“这就像不能设想……”(宾语均由4个并列的分句构成)。这些排比的修辞效果是很明显的,有的于相对平缓中见稳健遒劲,有的于抑扬顿挫中见气韵沉雄,有的于铺扬厉中见精微深湛,有的于散点透视中见概括洗练。

《废墟》的表现手法给人艺术启迪的地方还有很多,比如,跳跃性联想的运用、抒情与评述的结合和正说与侧说的互补等,无不表现了作者渊博的文化知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废墟》这篇散文虽然没有细节,没有历史人物,没有山水胜迹,但充盈着闪光的智慧,蕴含着深刻的思考,饱蘸着丰富的感情。优美的语言,独特的视角,深刻的思想磁石般吸引着读者,它就像一首融注着诗情与哲理的散文诗,令读者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

生命中不乏废墟,废墟可以促使人的生命意识的升华。我们需要废墟,就像回头看看来时的路,那曾走过的路,点滴的感悟和沿途的风景。即使经历风雨,但要相信自己,因为历史已经让我们走到这里。“历史就是从旧的废墟出发,走向新的废墟。”

好的文章总能激发读者的联想。读《废墟》,深感历史、现在和未来之间是一种不断的延续,并无截然可分的界限。想起赫尔岑的一句名言:“向后看——就是向前进。”废墟,是历史的化身,是形象的历史,看废墟,可以说是“向后看”。而只有充分理解过去,我们才能看清楚现状,深刻地认识过去的意义,我们才能拥有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 婕.废墟美点寻踪:余秋雨散文废墟解读废墟赏析[J].阅读与鉴赏(教研版),2007,(04):36—37.

[2] 金歌,雷康平.阅读名篇:中国散文卷[M].呼和浩特:大学,2004,(02).

[3] 余秋雨.文化苦旅[M].:出版中心,2003,(01).

[4] 朱荷生.厚重的生命意识,浓郁的文化色彩:废墟赏析[J].化工职业技术教育,2008,

(03):36—3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