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发展六大趋势
趋势一:标准化平台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打破了原有生产资料配置的时空格局,让资源得以在更大的空间和更短的时间内按照最效率的方式进行整合。作为必然的因果,在过去的三四十年间,信息技术不断发展,通讯网络日趋成熟,行业和技术标准逐步升级,多种因素相互作用,逐渐构建起了一个全球化的商业平台。而它的出现,为那些全情投入于经济全球化变革的企业带来了开创性的新局面,不仅全面降低了企业的交易成本,而且削弱了传统企业的业务结构,更重要的是,企业经营模式也将由此发生根本性转变……
我们发现,企业的商业模式已然经过二个发展阶段,正逐渐向第三个阶段过渡:最初,公司只关注业务单元级优化,即业务活动的部署和执行归属于企业中的不同部门。在一种最极端的情况下,每个业务部门各自为政,多个部门开展大量的类似工作,缺乏相互协作或知识共享;后来,随着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出现,当然也因为认清了业务单元级优化的缺点,企业开始意识到流程优化的必要性。跨越从前孤立的业务部门,对主要业务流程进行优化,它通常作为新的技术能力出现在市场中,如“业务流程再造”(BPR),它包括一系列旨在降低成本的业务系统解决方案如供应链管理(SC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客户关系管理(CRM)等。企业还可能通过推行六西格玛(Six Sigma),全程质量管理(TQM)和ISO9000等管理方法以进一步降低成本;现在,随着全球化商业平台的进一步完善,公司管理层开始关注从产业“价值链”出发,如何在整个企业层面上进行优化。在这个阶段,企业开始识别价值链中的专业化领域,把行业价值链上的部分功能外包给外部专家来完成,自己保留核心活动的绝对主导权,从而进入“战略合作”。
可以预见,随着商务交流平台向以行业为主体,以亚、美、欧为联合主角的第三代操
作系统演变,公司将身处“行业集群”这张大网之中,利用全球化商业平台的低成本交易与多个外部专家建立连接。当然,这意味着他们首先得聚焦于自己的专业核心领域,不断进行组织改造,以便在彼此协作的行业生态系统中发挥作用。
趋势二:价值化服务
高价值的商品(服务)不能用于低价值的应用,这是“增值商业”中关于应用的定义,也是未来商业不变的定律。就像Louis Vuitton皮包,既然能提供高品质商品,就应该高额度收费,如果体现不出这一点,反而以低价、折扣吸引顾客,那么要维系高标准、高品质的产品就需要付出更高的交易成本,这样只会是得不偿失,顾客最终也不可能得到持续满足的“增值”感受,产品如此,服务亦如此。
经济学讲究投入产出要成正比。如果是小投资,少风险,却有高回报率,则绝对是一笔好买卖,只可惜,现实中这样的好事并不多见或者根本没有。事实上,大多数的高回报,都仅限于高投入与高风险并存之间,那么,对于互联网而言,要创造经济价值,实现电子商务盈利,并不异于传统商业模式,可以轻易回避成本高投入。就拿亚马逊(Amazon.com)为例,它以销售图书为主,兼营杂志和音像制品。如果它所卖的产品只片面注重低价和优惠,以此吸引更多的顾客,这并非上策。正如我们看到的,亚马逊的成功不仅在于它能全面、及时、有效地满足读者所需要的图书,而且还能通过意见评论、信息链接等互动板块提供高质的消费体验。“通过互联网向购书者提供最快捷、最便利、最愉悦的服务和享受”,亚马逊要实现这个宗旨,保持并不断改善个性化要求都是需要高投入的,而低价策略将直接导致低产出,或者说是入不敷出。因为,在书的交易成本中,书价只占很少一部分(这是最容易被人们所忽视的)。对于懂得买书的人来说,书价虽然会刺激购买行为,但终究改变不了消费目的。对于商家来说,其真正要实现的价值不在于仅仅用书来换取读者手中的货币,而是有效地传达作者的著书思想,也就是引导消费,让书的作用发挥出来。所以传
递手段不能是简单地陈列书的内容提要,而必须结合网络的作用以产生高附加值。
至此,我们可以断言,“增值商业”将是未来电子商务发展的大势所趋。它的核心是“增值”,主要表现为降低交易成本,提升商品(服务)价值,两者一不可,互为关联。“整合营销”是增值的关键,这对电子商务经营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即它必须始终坚持客户需求为导向,在充分掌握其个性化需求的基础之上,通过各种资源的结合关联,把客户整合到由信息商、供应商、销售商、配送商、服务商共同组成的一条龙服务(营销过程)中,做到将合适的产品以合适的方式提供给合适的客户,并帮助客户产生真正的、持久的价值,从而形成一种综合化、价值化的服务体系。
趋势三:矩阵化格局
《世界经济发展宣言》(珠海宣言)有一句话:“根据科学规律,有效利用有限的各种自然资源(包括人力、能源、原材料),最大限度地优化配置全球经济资源。”对于人类以往各个时代的多数人而言,公平地享用资源一直以来都是最为朴素和真挚的理想。然而,它仅是一种想法,一种愿望,更多时候它是一种奢望。人类文明发展自有了记录,对资源的利用、控制、争夺,乃至享用资格的转换,便贯穿始终。尤其到了1492年,当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西班牙树立海上霸权那刻起,在随后的二百年里,西方国家相继进入寻找黄金、掠夺财富、争抢资源的原始资本积累的行列之中。当一个国家的财富是由其所控制的自然资源而决定时,那些强大的国家就必然要靠战争征服更多的国家( 特别是资源丰富的国家) 来增长其财富,西班牙如此,葡萄牙如此,后来的不列颠、美利坚也都是如此。出于财富的欲望,资本的贪婪,“丛林法则”很轻易地借由战争、借由政治、借由商业上演。
现在,这个“生态场景”并不以和善的面目出现。相反,全球资源正经历一场新的“圈地运动”。具体说来,它是以行业巨头联手所组成的采购方所形成的纵向交易市场,和以区
域性服务商整合而成的超行业服务枢纽,所构成的矩阵式格局正在重新瓜分世界。瓜分的结果使得由竞争对手和合作伙伴所形成的全球采购方超国界竞购行为将使传统供求链局部解体,并迫使供应链滋生出更多的中间利润,一旦区域性的一条龙服务枢纽与最终制造业形成无缝隙对接,全球巨额的订单将促进区域性就业、外汇、技术等一系列领域走向繁荣。
不过对于我们而言,到来的机会并不一定都是机遇。在资源竞争、财富争夺的博弈过程中,那些经济强势国家(往往也是军事、政治大国)不仅拥有资源生产与贸易的控制权,如营造经济后院、鼓励对外投资、签署长期供货协议、组建混合跨国公司;而且还逐步扩展到资源价格决定权的争夺当中,如确立垄断价格、设立期货市场、建立资源储备等。总而言之, “资本流向世界,利润流向西方”至今依然还是世界商业格局背后的事实真相。因此,中国政府如何做好地缘政治的和纵连横,中国企业如何转变心态调整战略,都将直接关系到在接下来的利益格局演变中我们是否能占得一席之地。
趋势四:产业链共享
随着电子商务时代的到来,全新的商业模式正在迅速形成。企业不再像过去那样采用人工办法购买和销售它们的产品。随着买主和卖主通过电子网络而联结,商业交易开始变得具有无缝性。其所带来的改变是具有革命性的:交易过程很大程度上都变为自动化;供应商关系通过电子网络而紧密联结;服务品质得到改善;大额成本得以削减。一些处于前沿的组织,甚至开始从关注成本向增加收入过渡。与此同时,从全球宏观角度来讲,传统的以国家为基准的产供销体系逐步瓦解,取而代之的是以行业全球采购巨头们所形成的纵向买方市场和跨行业区域服务与制造商所形成的横向卖方市场所组成的类似于风车结构的共享式发展。继股票交易所、期货交易所之后,全球各区域将出现一批电子商务交易所,以满足大规模、经济性、跨洲际、开放式、流通性的全球电子商务交易所。尽管,全球采购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事实上,跨国公司在全球采购元器件和产成品已有许多年历史,
但对于中国而言这是未来发展的一个新的趋势。尤其,在全球采购市场中那些低成本国家的供应商往往具有相对的优势,这使得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将成为这一趋势中最大的受益者。
对于中国而言,如今,它的供应市场已经逐步与全球经济全面接轨,在借势东风从中受益的同时,也面临着参与全球化竞争的风险和危机,也就是说,只有在充分了解全球化采购趋势的发展并相应地制定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才能化险为夷抓住机遇。一般而言,供应商首要任务便是利用波特“价值链”分析模型准确定位自己所处的流程环节,通过比较其他同类供应商在价格和质量的差别来制定更具“卖点”的营销方案。当然,也需要把更多注意力集中在供应链、采购过程和国际买家上。要知道,一个成功的供应商不仅认同主要买家的价值观,而且很多时候,要不断改进机器设备、信息系统、员工技能、工作流程以适应对方变化的要求。如果国际买家发出邀请,也可以与买家共同投资项目,只是这个要慎之又慎。
考虑到在电子商务时代,国际买家多半采用在线询价和在线拍卖,并利用网络选择和评估潜在供应商,因此对中国供应商来说,除了要把产品开发能力、需求和供应链管理、售后服务作为不可或缺的环节嵌入整体商业策略中,而且还要重视电子商务网站功能的开发和使用。因为,目前许多中国供应商网站的内容通常很不完整,公司规模、制造和质量控制设备等基本信息很难找到,用来业务洽谈的电子邮箱许多是公共门户网站的地址,而且其中很多还不能使用。这些细节其实都是很致命的。
趋势五:超地缘组合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区域资本市场的形成、区域经济一体化、集团化的趋势将更为明显,区域合作的空间不断拓展,合作的层次不断深化,并进一步推动世界经济的多极
化发展。到目前为止,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统计,世界上已出现了144个各种类型的区域性经济集团或组织。在世界贸易组织的135个成员中,除日本、韩国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外,其他成员至少参加了一个区域性协定,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南美共同体、亚太经合组织等。同时,随着欧元示范效应的加大,将促使一些区域经济组织推动本区域的货币统一进程。
对于区域性资本市场的出现,其实并不难理解。尽管全球一体化已是大势所趋,但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即各种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从而实现世界资源的最佳配置却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实上,由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程度不同,对全球化理解的不同,以及利益所求的不同,在许多重大问题上是存在着重大分歧的。譬如,去年12月在香港召开的WTO论坛就又上演了一场场骚乱、示威、对抗的“闹剧”。在这种情况下,那些地缘相邻,人文相近、利益相关的区域合作方兴未艾,成为区域各成员参与全球化、提升竞争力、实现共同发展的现实选择。所以完善和发展区域经济的创新体系,是摆在各个国家和各个行业面前的突出问题,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战略性问题。加快区域内外合作体系的建立,是走向国际市场的必由之路。
可以想见,在未来几年,区域集团将逐步成为地方与世界的对接,全球正在崛起的区域性枢纽公司组织有可能形成全球最大的一条龙服务枢纽网,既对本地区枢纽提供更多业务,又可垄断全球市场。新一轮资本市场追逐的对象之一将在此产生。对于中国而言,首要任务是尽早部署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安排。我认为,我国发展区域合作的立足点应是亚太地区,而主攻方向则是周边地区。具体来说,短期目标应当以发展双边自由贸易区和次区域合作为主,而近期重点则应放在发展能源与金融合作上;中期目标应当是通过推动10+3合作机制的发展,进而实现东亚的经济合作;长期目标当然是参与全球多边合作。其中,考虑到美国等发达国家会加大参与东亚自由贸易区的力度,试图与东亚国家在本地区“分庭抗礼”,同时也因为东亚国家的经济发展大多要依靠美国市场,因而难以将美国排
除在东亚之外,所以我国应通过双边和多边的合作,推动发展与美国的双边和区域关系。至于对待中日韩复杂问题上,功能型的、民间市场力量为主导的经济合作会是首选之策。
趋势六:全息式互动
流通与流通行业的发展变化从来都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着日益完善的循环条件。流通领域所发生的每一次重大变革,从来都是与流通物质技术手段的发展更新紧密相关的,技术手段的更新往往与流通物质技术手段的发展更新紧密相关,高新的技术手段使流通效率大大提高,生产消费进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电子商务作为信息技术变革的产物,为流通提供了一个高效的运作环境和强大的技术支持体系,将会在以往组织技术、营销技术和物流技术的基础上引发全方位的创新,从而爆发更深层次的流通革命。
有别于传统的流通方式,“新流通革命”不仅在交易方式、区域合作、商务效率上有所改变,更重要的是,它直接带来了流通业内部作业流程和经营管理的一系列深刻变革。例如,电子商务技术的使用大大提高了流通行业的技术构成和资本构成,流通行业正显示出“技术密集型”的特征,将流通行业视为“劳动密集型”行业的观念正在成为历史。过去,我国市场经济程度不高、整个社会的生产能力还比较有限,生产出来的产品通过适当的方式总是能够找到市场。但在今天,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社会生产远大于社会需求,企业的生产就不得不完全听命于市场,按需求组织生产。从“生产/流通”关系来看,也就是“流通引导生产”。在这个意义上,消费者已不仅仅是企业产品的购买者,或者服务的接受者,同时还是企业产品(服务)和营销方案的设计者、经营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和决策者。企业和消费者在主动性方面的一减一加,恰恰是电子商务构建公平、开放的平台后所引起的观念转变。
另一方面,“新流通革命”也表现为流通组织大型化、集约化、连锁化、兼营生产化、产业复合化,等等。表面上看,这是流通行业竞争、并购、合作的结果,但从根本上说,这是由规模经济的内在机理所决定的。就像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等大型流通企业,它们可以发挥集中批量采购优势,从供方得到优惠价格;通过各分店商业设施的统一化、标准化,降低设施建设和成本;并且还可依靠雄厚财力,集中进行小企业无力从事的广告营销、市场调研甚至是产品研发。由此可见,一场将货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服务流等复合在一起,并在国际间、省际间、城市间叠加互动的全新流通结构不可避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