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完整版)第十章运动员多年训练的计划与组织

2021-07-15 来源:易榕旅网
第十章 运动员多年训练的计划与组织

多年训练计划是对运动员多年训练过程的总体规划。对于运动员两年以上的训练过程的设想和安排,都属于多年训练计划,其时间跨度有时可长达十几年。

制定多年训练计划时,要求运动员一定要有战略眼光,要从整体上、发展上宏观地规划运动员的多年训练过程。多年训练计划对于年度、大周期等训练计划具有指导性的意义,但它对未来较长时间的训练活动所做的预测仅仅是框架性的,而不可能做到详尽具体。尽管在组织实施时,由于许多非可控因素的干扰,将不可避免的导致这样那样的变化,但在多年的训练过程中,教练员通常都有时间、有可能通过某些调整及修正措施,将训练过程的基本方向控制在原有的轨道上,使其总体规划保持基本的稳定。

第一节 制定多年训练计划的必要性

理论研究与训练实践都已表明,不经过多年系统的、科学的训练,就不可能培养出高水平的优秀运动员。为了保证多年的训练取得理想的效果,即培养出高水平的优秀运动员,需要对整个训练过程进行合理的和整体的规划。调查表明,我国不同项群奥运选手的培养期在7.6—11.2年之间(表10-1)。 一、 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长期性的要求

构成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各个部分,无论是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还是心理能力,都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训练才能得到明显的改善和提高。运动员体能的改变,要以各生理系统机能的提高为基础而表现为高度发展的运动素质,这种生物适应机制要通过有机体逐个细胞成分的改变和代谢能力的提高这样一个缓慢的过程才能予以实现。例如,要提高运动员的有氧耐力,必须通过系统组织的有氧训练,使其心腔容积、心肌厚度及心肌 收缩力量逐渐增大,促进其肌肉组织的毛细血管化,进而改善运动员的有氧代谢能力,提高肌肉的力量耐力和支持运动器官的负荷能力。对这一训练过程,需要认真地做出规划,在训练内容、手段和运动负荷安排等各方面保持必要的连续性,才能保证发展有氧耐力这一目标的实现。

运动员发展技能的任务是长期而艰巨的。体操、技巧、花样游泳等技能主

表10-1 我国第23届、24届奥运会参赛选手训练成材年限

N≈377 项群 人数 参见业余训达各阶段界点训练年限(年) 练年龄(岁) 入省市队 入国家队 参加奥运会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体速度性 25 17 11.5 11.3 4.0 3.6 6.9 7.1 10.2 9.6 能力量性 27 13 14.1 14.1 2.8 2.9 5.8 7.5 9.8 10.1 主导耐力性 25 23 15.9 15.9 1.8 2.1 5.9 4.9 8.2 7.6 类 技表现准20 16 15.7 15.1 1.9 1.8 5.3 4.6 8.6 7.8 能确性 主导类 表现难美性 隔网对抗性 同场对抗性 格斗对抗性 15 28 19 24 48 40 29 8 8.7 7.9 2.9 2.7 8.3 6.9 12.8 10.2 12.2 11.9 3.0 3.1 7.6 7.1 11.3 11.2 13.1 12.8 3.4 2.8 8.7 7.1 12.3 10.2 15.4 14.4 2.3 2.6 5.4 5.1 7.9 9.2 (依陈兵、田麦久,1992) 导类表现难美性运动项目的运动员,要获得高超的运动技巧,必须高质量的掌握各种基本动作,并进一步学习、发展和创造新的技术动作,通过前百次的重复练习,使技术动作达到自动化程度,以保证在比赛中能出色地完成平时练就的成套动作练习,夺取优异的运动成绩。而各种球类、击剑和摔交等对抗性项目的运动员,要提高自己的技能,则需要在多年的训练过程中,掌握、熟练各种基本技术动作,苦练坚实的基本功,只有这样,才能在比赛中复杂多变的情况下,根据对手所采取的技、战术,灵活机动的做出反应,创造性的发挥技能,自动化地“编制”并演示出各种适宜的变异组合,击败对手,夺取比赛的胜利。

田径、游泳等体能主导类项目的技术动作,虽然相对较为稳定,但是,这类项目的运动特点要求运动员在完成技术动作时,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体力潜能,并获得最理想的力学效果。因此,也需要运动员通过无数次的反复练习,熟练地掌握合理的技术动作,并形成牢固的动力定型。这同样需要制定科学的多年训练计划予以实施。

艰苦的训练和激烈紧张的竞赛需要运动员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优秀运动员所具备的高度发展的心理自控能力、自我激励能力和集中注意力的能力等,同样需要在合理规划的多年训练过程中才能有效地得到发展。

此外,竞技能力各个方面训练的合理结构,不同阶段训练重点的安排,都需要科学的多年训练计划的指导。

一、 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阶段性的要求

运动员机体能力变化的周期性特点,以及构成运动员竞技能力的运动素质、技术、战术和心理等因素内部结构的层次性,决定了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的完整过程是由若干个彼此相连的不同阶段组成的。各个阶段有着自己特有的训练任务和内容,有着不同的运动负荷要求。例如,在跳远运动员多年训练中,应该首先着重发展运动素质,还是基本技术?在运动素质训练中,首先应着重发展速度素质,还是耐力素或者力量素质?怎样安排技术训练的合理程序,从而有步骤地掌握不同的动作环节,逐步完善动作技术细节?在多年训练的不同阶段,运动负荷变化的总体趋向是怎样的?周训练课次及课时应有什么样的变化?这些问题都要求有一个多年训练计划予以科学的回答。

二、 运动员先天遗传性竞技能力与后天获得性竞技能力最佳组合

的要求

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一部分由先天性遗传途径获得,一部分由后天性训练途径与生活途径获得(图10-1)。

这里先天性遗传途径是重要的基础,具有适合专项竞技需要的先天性遗传性状,可为竞技能力的进一步提高提供有利的条件。因而,应努力选拔具有巨大竞技潜力的少年儿童,对他们进行系统的训练和培养。

运动员的生活环境,包括居住地的海拔、气候等地域特点,饮食、起居等生活习俗,经济、社会、文化、医疗和卫生发展水平等等,对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发展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训练活动毫无疑问是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径,这里融入了教练员与运动员的勤奋和智慧,也反映着社会、科学和文化支持的力度,是竞技体育活动的核心环节之一。 先天性 遗传效应 竞技能力 训练效应 后天性 生活效应 图10-1 运动员竞技能力的获得途径

运动员先天遗传性竞技能力随着人的发育阶段的递进而表现出不同的水平,后天获得性竞技能力也随训练过程的延伸而变化,因此,科学的多年训练过程始终把追求实现二者的最佳组合作为自己的行动目标。理想的组合是,当运动员的生长发育过程处于最适宜于参加某个运动项目的专项竞技的阶段时,他应该已在专项的技能、体能、战术能力及心理能力等各方面接受了足够的训练,获得了充分的发展。运动员处于两类竞技能力最佳组合的状态时,则具备了在专项比赛中,表现高度竞技水平最佳的主观条件。 人体各个系统发育的速度是不同的。出生后神经系统的发育处于领先地位,5~6岁时发育速度最快并迅速接近成人水平,此时大脑的重量已达到成人脑重的90%。人的总体发育(运动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与形态指标的发育曲线基本一致,呈波浪试上升态势。淋巴系统的发育在10岁左右已达高峰,12岁已达成人的200%,以后逐渐降低。那时因为这个时期儿童的细胞免疫系统尚未建立,身体对疾病的抵抗力还很弱。因此需要强有力的淋巴免疫系统的保护作用。以后随着年龄的增加,机体细胞免疫系统逐渐成熟。生殖系统发育最晚,通常在人体发育进入第二突增期之后,才迅速地发育起来(图10-2)。与上述人体各系统发育的系列性特征相适应,运动员的各种竞技能力在多年训练过程中也各有其不同的适宜发展阶段(图10-3)。

(%) 200 100

淋巴系统 神经系统 总体发育 生殖系统 (岁)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图10-2 身体各系统发育情况 (引自《运动生理学》教材,1984) 心理能力 技能 体能 全面发育成熟期

100% 5 10 15 20 25 30 (岁)

图10-3 运动员各种竞技能力在多年训练过程中的发展

(引自田麦久《论运动训练计划》,1997)

第二节 全程性多年训练计划

对运动员从开始接受基础训练,达到个人运动竞技水平的高峰,到停止参加竞技训练活动的整个训练过程的设计与规划,就是运动员的全程多年训练计划。随着现代竞技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竞争日益激烈,运动员的早期选材、早期训练、多年培养已经成为造就优秀运动员的必经之途。科学地制定全程性多年训练计划,把培养优秀竞技选手的整个过程置于严格的科学控制之下,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一、 全程性多年训练过程的阶段划分

对于长达数年甚至几十年的训练过程进行合理的阶段划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不同国家的学者都很重视全程性多年训练计划的阶段划分问题。比较苏联、前联邦德国训练学家们的有关论述可以看到,他们的论点的、虽然各有自己鲜明的特点,但从整体上看,又有着许多共同之处。

以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为基础,并考虑到不同项群训练的特点,研究提出了

全程性多年训练的阶段划分、训练年限及其训练的重点内容。(表10-2)

如表10-2所示,运动员的全程性多年训练通常包括基础训练阶段,专项提,高阶段,最佳竞技阶段以及竞技保持阶段。各个阶段有着不同的训练任务和训练内容、并对运动员负荷安排提出不同的要求。不言而喻,其中的最佳竞技阶段是最重要的核心阶段,在这一阶段中,运动员所表现出来的竞技水平的高低,可以看作是对运动员多年训练成果的主要评价;基础训练阶段和专项提高阶段的整个安排和要求,都服从于最佳竞技阶段任务的完成;而竞技保持阶段可视为最佳竞技阶段的尽可能长的延续。

表10-2 全程性多年训练的阶段划分 阶段 主要任务 年限 训练的重要内容及顺序 负荷特点 体能主导类项目 技能主导类项目 基础训练阶段 发展一般3~5 1. 协调能力,基本运动能力 循序渐运动能力 2. 多项基本技术 进留有3. 一般心理品质 余地 4. 基本运动素质 专项提高阶段 提高专项4~6 1.专项运动素质 1.专项技、战术 逐年增竞技能力 2.专项技、战术 2.专项运动素质 加逼近3.专项心理品质 3.专项心理品质 极限 最佳竞技阶段 创造专项4~8 4.训练理论品质 4.训练理论知识 在高水 优异成绩 平区间起伏 竞技保持阶段 努力保持2~5 1.心理稳定性 1.心理稳定性 保持强专项竞技2.专项运动素质 2.项技、战术 度明显水平 3.专项技、战术 3.专项运动素质 减量 4.训练理论知识 4.训练理论知识 (引自田麦久《论运动训练过程》,1998) 我国优秀女排选手两界世界冠军队队长曹慧英(表10-3)和奥运会女子游 泳冠军杨文意、庄泳(表10-4)作为我国世界级选手中的优秀代表,成功的完成了他们的全程性多年训练过程。

二、 全程性多年训练过程的年龄特征

运动员生理、心理机能发展的自然规律,以及在训练负荷影响下生物适应状态发展变化规律,决定了大多数优秀运动员完整的多年训练过程具有明显的年龄特征。为了顺利的培养出世界水平的优秀选手,不同项目对运动员开始参加训练的年龄、进入专项训练的年龄、保持最佳竞技水平的年龄以及竞技能力开始下降的年龄,都有着特定的要求。这里,核心的问题在于保持最佳竞技水平的年龄。在最适应的年龄阶段,使运动员处于最佳竞技水平,创造出优异的运动成绩是运动训练的最终目标,也是决定整个运动训练过程年龄特征的主要依据。

表10-3 曹慧英多年训练经历

出生:1954,10,31

阶段 年度 年龄(岁) 主要训练内容 周训练量

时/次

基础训练阶段 1971~1974 16~19 身体训练 24/6

基本技术训练

专项提高阶段 1975~1976 20~21 专项技、战术训练 30/10

专项身体素质训练

最佳竞技阶段 1977~1979 22~24 专项技战术训练 40/13-16

专项身体素质训练

竞技保持阶段 1980~1982 25~27 专项技战术训练 35/13-16

(引自田麦久《论运动训练过程》,1998)

表10-4 杨文意、庄泳多年训练规划 出生:杨文意1972年1月,庄泳1972年5月 阶段 年度/年龄 主要训练任务 杨文意 庄泳 基础训练阶段 1979~1985 1979~1984 1. 启蒙训练,熟悉水性,培7~13岁 7~12岁 养兴趣 2. 打好基础训练 3. 全面发展运动素质 4. 循序渐进,提高负荷能力,达到国内一般水平 专项提高阶段 1986~1988 1985~1987 1.提高专项素质与技术水平 14~16岁 13~15岁 2.培养良好的比赛心理素质,达到一般国际水平 最佳竞技阶段 1989~1992 1988~1990 1.最大限度的发展专项能力 17~20岁 16~18岁 2.完善比赛心理品质 3.成功地参加世界大赛,创造优异成绩,完成多年训练目标 竞技保持阶段 1993~1994 1991~1993 努力保持竞技水平 21~22岁 19~21岁 (依周明,1990)

陈兵、田麦久(1992)研究了我国377名第23届、第24届奥运会参赛选手全程性多年训练各个界点的年龄特征(表10-5)。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奥运级男运动员多年训练全过程平均为13.8±1.7年;女运动员平均为13.5±1.1年,其中男子难美性项群选手最长为16.5年,而男女耐力性项群选手最短,分别为11.3年及11.4年。

表10-5 各项群奥运会选手开始参加各阶段训练的平均成绩 项群 开始课余开始地方开始国家成为奥运奥运成材退役(岁) 训练(岁) 队训练队训练选手(岁) 期(年) (岁) (岁)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速度性 11.5 11.3 15.5 14.9 18.4 18.4 21.7 20.9 10.2 9.6 25.1 24.7 力量性 14.1 13.6 16.9 15.9 19.9 20.5 23.9 24.1 9.8 10.1 26.6 26.9 全过程(年) 男 女 13.6 13.4 12.5 13.9 耐力性 表现准确性 表现难美性 隔网对抗性 同场对抗性 格斗对抗性 15.9 14.1 17.7 16.2 21.8 19.0 24.1 21.7 8.3 7.6 27.2 25.5 11.3 11.4 15.7 15.1 17.6 16.9 21.0 19.7 24.3 23.1 8.6 8.0 30.5 29.6 14.8 14.5 8.7 7.9 11.6 10.6 17.0 14.9 21.5 18.1 12.8 10.2 25.2 20.3 16.5 12.4 12.2 11.9 15.2 15.0 19.8 19.0 23.5 23.1 11.3 11.2 26.7 26.2 14.5 14.3 13.1 12.8 16.4 15.5 21.7 19.8 25.3 22.9 12.2 10.1 27.7 26.1 14.6 13.3 15.4 14.4 17.7 17.0 20.8 19.5 23.3 23.6 7.9 9.22 7.82 9.1 12.4 14.7 (依陈兵、田麦久,1992) 我们把运动员开始参加训练到成为奥运会选手的训练期限称为奥运成材期。表10-5的材料表明,最短的为女子耐力性项目的选手为7.6年、男子格斗对抗性项目选手为7.9年,女子表现准确性项目选手为8.0年,最长的为男子表现难美性项群选手为12.8年,男子同场对抗性项群选手为12.2年。如果以10年为界,将8个项群分为3组(表10-6),则可对不同项群运动员奥运成材的年龄特征有一个框架式的把握。

表10-6 不同项群奥运选手成材期

(始训 参赛奥运) 年限 体能主导类 技能主导类 <10年 耐力性 表现准确性 格斗对抗性 ≈10年 速度性 — 力量性 >10年 — 表现难美性 隔网对抗性 同场对抗性 20世纪60~90年代,由于竞技训练的国际性竞争日益激烈以及训练理论的不断发展,在一部分的运动项目中,出现了优秀运动员年轻化的倾向。其中,尤以竞技体操、跳水和技巧等显示复杂高难的技术以及表现高度美感为主要特点的项目最为突出。1964~1996年奥运会体操全能决赛参加者的年龄,即清楚的显示出这一趋势(图10-4)。

岁 25 20 15 1964 1968 1972 1976 1980 1984 1988 1992 1996 年

图10-4 第18~26届奥运会体操全能决赛参加者平均年龄的变化

(由国家体操运动管理中心提供材料,2000)

不少运动项目优秀运动员最佳竞技年龄下降的趋势,使其完整的多年训练过程中各阶段年龄特征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这里,我们把那些在少年时期既有可能表现出世界级竞技水平的项目称为“少年”运动项目,而其它仍然由成人占据优势地位的项目称为“成人”运动项目。这两类项目各自的年龄特征如表10-7所示。

表10-7 世界水平运动员多年训练的年龄特征 类别 “成人”运动项目 “少年”运动项目 男 女 男 女 达世界水平年21±1 19±1 17±1 15±1 龄(岁) 必要的训练年8~12 8~12 限(年) 开始接受训练10~12 6~8 的年龄(岁) 我国体操界20年来培养了一大批世界级选手。13名男子世界冠军从9.3±2.7岁开始参加训练,经过10.3±2.5年的系列训练,在19。6±1。9岁使首次成为世界冠军(表10-8)。9名女子世界冠军从6。8±2。2岁开始参加训练,经过9。6±1。4年的系统训练,在16。1±1。3岁时首次成为世界冠军(表10-9)。

表10-8 中国男子体操世界冠军训练年限 序姓出生年训练起始年龄首次成为世界冠军 号 名 月 年月 (岁) 年月 年龄训练年限(岁) (年) 1 黄1958.2 1970 12 1980.10 22 10 玉斌 2 李月久 3 李小平 4 李宁 5 童非 6 楼云 7 许志强 8 李敬 9 李春阳 10 李小双 11 黄力平 12 张津京 13 李小鹏 X±S 1957 1969 11 1980.10 23 12 1963 1972 9 1981.11 18 9 1963 1962 1964 1963 1971 1970 1973 1972 8 8 9 9 1982.10 19 1982.10 20 1983.10 19 1983.10 20 11 12 10 11 1970.2 1980.1 10 11 1989.10 19 1989.10 21 9 10 1968.12 1980.1 1973.11 1983.9 10 1992.8 19 9 1973.4 1979.11 6 1994.4 21 15 1977.11 1983 6 1995.11 18 12 1981.7 1993 12 1997.10 16 4 9.3± 19.6±10.3±2.5 2.7 1.9 (依高健、钱奎、黄玉斌材料编制,2000) 表10-9 中国女子体操世界冠军训练年限 序号 姓名 出生年训练起年龄首次成为世界冠军 月 始年月 (岁) 年月 年龄训练年(岁) 限(年) 1 马燕红 1964 1972 8 1979.12 15 7 2 樊迪 1973 1980 7 1989.10 16 9 3 杨波 1975.7 1980 5 1990.11 15 10 4 陆莉 1976.8 1982.11 6 1992.8 16 10 5 6 7 8 9 X±S 11 1994.4 19 8 6 1995.9 16 10 5 1996.4 15 10 5 1998.5 17 12 6 1998.5 16 10 6.8± 16.1±9.6±2.2 1.3 1.4 (依高健、钱奎、陆善真材料编制,2000) 杨文意、庄泳、林莉等我国世界水平的女子游泳选手自5~10岁开始参加训练,16~18岁入选参赛奥运,20~22岁成为奥运会冠军,历时12~15年(表10-10),是我国培养世界级选手多年训练过程的成功范例。

表10-10 我国女子游泳世界水平选手运动年龄

姓名 出生年学泳入体入队亚、奥大赛情况(获奖/年龄)

月 年龄 校年年龄 19861988199019911992

龄 年亚年奥年亚年世年奥

运会 运会 运会 锦赛 运会

杨文项目:50米/100米自由泳 意 1972.1 6 8 12.5 银金 金/20

/16 /18

庄泳 项目:100米自由泳

1972.5 5 9 12 银金金/19 金/20

/16 /18

黄晓项目:200米蛙泳 敏 1970.4 9 10 11 金银金

/16 /18 /20

钱红 项目:100米/200米碟泳

1971.4 9 9 14 金银金金/20 金/21

/15 /17 /19

夏福项目:100米自由泳 杰 1970.6 9 12 13 金4/18

/16

林莉 项目:200米/400米混合泳

1970.5 10 12 12 7/18 金金/21 金/22

/20

王晓项目:100米仰泳 红 1968.11 10 11 14 8/20 金银/23

/22

(依田麦久,1994)

罗丽 莫慧兰 奎媛媛 毕文静 刘旋 1975 1979.7 1981.6 1981.7 1979.3 1986 1985.6 1986.6 1986 1985.5 三、 全年性多年训练过程的负荷特点

在多年训练的过程中,无论是运动负荷的内容,还是运动负荷的量度,都依训练阶段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如表10-2所示,基础训练阶段的负荷内容,首先是协调能力和基本技术的训

练;在专项提高阶段及最佳竞技阶段中,则首先要发展决定专项竞技能力的首要因素;而在竞技保持阶段,则需要把运动员的心理稳定性的保持和提高放在训练的首位。

运动负荷的量度随阶段的不同而表现出有规律的变化。从对周训练次数的比较中可以看到,由基础训练阶段到专项提高阶段,周训练的课次明显增加;而由最佳竞技发展阶段转入竞技保持阶段,周训练的课次则逐渐减少。

纳巴特尼柯娃(前苏联1982)等人的研究指出,在多年训练全过程中的不同训练阶段,负荷的变化应服从运动员身体发育及训练过程的客观规律。如果把运动员在多年训练全过程中的最大负荷量定为100%,那么,在竞技专项化开始阶段和竞技升华阶段,负荷量应分别控制在40%~50%和70%~80%之间。按这一比例安排训练负荷,将有助于保持各阶段之间的良好继承性。

第三节 区间性多年训练计划

多年训练全过程中的每一个特定的时间区域,都构成一个区间。对两年以上的一个特定时间的训练过程的设计,就称做区间性多年训练计划。如两届奥运会之间4年的训练计划,6年中学学习期间的训练计划等等。

早期选材预测结果还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加之在运动员长达十几年的整个运动生涯中,受到多方面必然和偶然因素的影响,因此,对多年训练的全过程通常只做一个框架式的规划,而对全程性多年训练中不同训练阶段所制定的区间性训练计划,则应较为深入和具体。这里,将对基础训练阶段、专项提高阶段、最佳竞技阶段及竞技保持阶段的区间性多年训练计划的特点,分别进行讨论。

一、 基础训练阶段的区间性多年训练计划

儿童开始参加基础训练的年龄依项目的特点而不同。参加田径等“成人”项目训练,宜从10~12岁开始,这是正值读小学五、六年级或初中一年级;而为培养体操、艺术体操、跳水、游泳等“少年”项目的优秀选手,则应从5~8岁开始,这是幼儿园大班或小学一年级的年龄。为了使有才能的竞技选手从一开始就能得到系统的科学的训练,业余体校、运动学校的教练员,以及组织课外训练的中小学体育教师,应该对儿童少年基础训练阶段3~5年(表10-11)的训练进行统一的筹划,制定出区间性的多年训练计划。

表10-11 11名优秀运动员基础训练阶段的年龄特征 姓名 性别 项目 出生 基础训练阶段的年龄特征 年限

年度区间 年龄区间

曹慧英 女 排球 1954.10.21 1971~1975 16~20岁 4 陈招娣 女 排球 1955.1.14 1970.12~1973.6 15~18岁 4 周晓兰 女 排球 1957.10.9 1973.4~1976 15~18岁 4 周鹿敏 女 排球 1956.7.6 1972~1975 16~19岁 4 于吉平 男 射击 1956.11.22 1974.1~1975.12 17~19岁 3 孙盛伟 男 射击 1955.1.1 1973.11~1975.6 18~20岁 2 刘亚军 女 体操 1961.12.15 1970~1974 8~12岁 4

李翠玲 林克强 匡鲁彬 宋晓波 M±S

女 男 男 女 体操 三级跳 篮球 篮球 1961.4.4 1959.3.15 1956.1.26 1958.9.10 1971~1976 1973.4~1976.6 1972~1975 1971~1975

10~15岁 14~17岁 16~19岁 12~15岁 3.5±1.2

(依田麦久,1986)

5 3 3 3

我国乒乓球运动水平40年来始终位于世界的最前列。我国运动员从儿童时期起(男子为6.1±2.5,女子为6.0±1.3岁)即系统地参加训练,他们在各类体校的训练时间平均为5.3年(男)和5.7年(女),经过了包括基本技术、基本素质和基本心理能力在内的基础阶段的严格训练,分别在19.4岁(男)和17.8岁(女)左右成为世界高水平的优秀选手(表10-12)。

表10-12 世界乒乓球选手多年训练的年龄特征 姓名 出生年月 训练起进专业基础训世界前世界水平始年龄队年龄练年限三名年训练年限(岁) (岁) (岁) 龄(岁) (岁) 男孔令辉 1975.10 6 11 5 20* 14 子 刘国梁 1976.1 6 10 4 17* 13 马琳 1980.2 6 10 4 19* 13 刘国正 1980.3 6 13 7 18 12 秦志戬 1978.7 4 11 7 16* 12 冯喆 1975.4 9 12 3 24 15 闫森 1975.8 6 13 7 22 16 M±S 6.1±11.4±5.3±19.4±13.6±1.5 1.3 1.7 2.8 1.5 女王楠 1978.10 7 14 7 19* 12 子 李菊 1976.1 7 14 7 18* 11 杨影 1977.7 7 11 4 18* 11 王辉 1978.9 7 11 4 19* 12 孙晋 1980.3 6 10 4 19* 13 张怡宁 1982.1 5 12 7 17* 12 张莹莹 1985.1 3 10 7 14* 11 李楠 1982.6 6 13 7 17 11 成红霞 1978.7 6 10 4 19 13 M±S 6.0±11.7±5.7±17.8±11.8±1.3 1.7 1.6 1.6 0.8 *世界冠军 (依张燮林、蔡振华、陆元盛材料编制,2000) 1.训练的主要任务和基本内容

运动员基础训练的总任务是发展一般运动能力。在这一阶段中,首要的具体任务是发展运动员的协调能力及基本运动技能,学习和掌握多种运动项目的基本技术。通过这些练习和参加初级比赛,培养运动员的一般心理品质,并相应地发展基本运动素质。

在近代运动训练理论和实践中,日益重视协调能力的做作用,把协调能力看作是发展运动员技能和战术能力的基础。而儿童时期正是发展协调能力最有效的时期。如图10-5所示,运动员在基础训练阶段,应将发展协调能力的训练放在首位。鉴于田径等项目运动员的基础阶段是从10~12岁开始的,因此,应注意在发展协调能力的同时,适当安排运动素质的训练。随着年龄的增长,应逐渐增加素质训练的比重。 专项运动素质 一般运动素质 高难技术 高难技术 一般协调能力 专门协调能力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图10-5 发展竞技能力的适宜年龄区间 (据[德]葛欧瑟1981年材料改编)

在发展协调能力训练内容的配置中,亦应注意不同年龄的适宜训练内容。德国学者认为,儿童从5~6岁起即可有效地发展节奏感,继而应安排发展灵活性、发应及空间定向能力的练习,9岁起即可着力发展其平衡与准确能力(图10-6)。 平衡与准确 灵活性、反应、空间定向 6 7 节奏感 8 9 10 11 12 13 图10-6 发展各种协调能力的适宜年龄区间 (据[德]葛欧瑟1981年材料改编)

14

在发展各种运动素质的训练内容的配置上,随年龄由小到大,应按照柔韧 有氧耐力及反应速度 最大速度及速度力量 最大力量、无氧耐力及力量耐力的顺序予以安排。

2.负荷特征与竞赛安排

安排参加基础训练的少年的训练负荷,必须严格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负荷的逐渐增加,会对运动员机体提出更高的要求,导致产生新的生物适应现象,有效的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但过度的负荷,却会对少年儿童的内脏器官及支撑运动器官造成严重的损害,以至葬送他们的运动前途。20世纪80年代初期,面对儿童马拉松跑的风行,德国田径界流传着这样一个警句:“他们(指参加训练的儿童)能够做到,但不要让他们去做。”就是指不要让儿童承受看来他们似乎可以承受的过大的负荷。

许多世界优秀运动员的实践都表明,儿童少年在基础训练阶段的负荷,绝不是越大越好,而是应该适宜的量度。前苏联学者在分析世界优秀游泳运动员初期训练特点时指出:“大部分优秀运动员初期训练时,对运动量有一定限制(表10-13),其平均训练量少于大多数苏联少体校学生,只相当于近几年来苏联国家青年队大部分队员初期训练的25%~30%。苏联运动员在初期训练中训练量过大,正是阻碍他们而后达到运动技术高峰的原因之一”(费森科:《优秀游泳运动员初期训练特点》,载苏联《国外体育》,1985/6)。

表10-13 世界优秀游泳运动员初期训练时的训练量 运动员 国别 周课次 周训时 周游公里 迈纳克 前民主德国 3~4 3~5 7~10 波利特 前民主德国 3~4 3~6 6~10 克列贝尔 前民主德国 2~4 2~6 3~10 施特劳斯 前民主德国 1~2 2~3 2~4 米格 美国 3~4 3~5 5~10 格罗斯 前联邦德国 2~3 3~5 6~10 普拉多 巴西 3~4 3~6 5~10 沃伊特 前民主德国 2~3 3~6 6~10 鲍曼 加拿大 3~4 5~8 6~12 (依[苏]费森科,1985) 培养出大批世界级艺术体操选手的保加利亚教练员,为儿童艺术体操选手基础训练阶段制定的负荷要求,也明显地表现出有节制的和循序渐进的特点(表10-14)。

表10-14 保加利亚儿童艺术体操训练的负荷安排 年龄 周训练时间 不同负荷内容的比例(%) 课次 每课时间 一般身体训练 技巧、舞蹈 徒手、器械 理论 5~6 3 45分钟 30 29 39 2 6~7 3 90分钟 27 29 42 2 7~8 4 90分钟 26 26 46 2 8~9 5 150分钟 25 24 50 1 9~10 6 150分钟 23 22 54 1 (引自西斯科娃在华讲课记录,1983) 训练负荷的循序渐进和竞赛项目的系列设置,为少年儿童基础训练阶段任务的完成提供了重要的保证,有利于运动员打好基础,有利于进入专项提高阶段训练后大幅度地提高竞技水平。我们从前民主德国1982年少年儿童部分项目各年龄组的成绩比较中,就可以明显的看到这一发展趋向(表10-15)。如表中所示,前民主德国少年儿童选手,在15岁以前并不比我国同年龄选手的成绩高多少,但到16~17岁进入专项提高阶段的训练后,运动成绩就开始突飞猛进。如果教练员急于求成,把苗助长,为12~15岁的少年儿童指定不切实际的指标,或为了要求过早的提高成绩,模仿优秀运动员的训练计划,迫使少年儿童承受过大的训练负荷,其结果虽可带来运动成绩的一时提高,但却会给他们的多年训练造成严重障碍,甚至导致运动生涯的过早结束。这是我们在制定基础训练阶段的多年训练计划时,一定要特别注意的。

表10-15 1982年民主德国少年儿童部分项目各年龄组的最高成绩 年龄 女100米 女400米 男跳远 男链球 12 12秒5 62秒4 5.46米 32.66米 13 12秒3 58秒4 6.33米 56.58米 14 12秒41 57秒41 6.88米 53.60米 15 12秒37 55秒88 — 68.72米 16/17 11秒54 52秒93 7.74米 70.88米

曾于1983,6~1984,6一年之间3次刷新男子跳高世界记录(2.37米~2.38米~2.39米)的中国运动员朱建华制定了科学的多年训练计划,其基础训练阶段为10~15岁共6年时间。前三年(10~12岁)着重提高健康水平,发展一般身体素质,学习跳高基本技术;后三年(13~15岁)则继续提高身体训练水平,以田径多项为主全面发展身体素质,掌握完整的跳高技术。训练负荷则注意区别对待,循序渐进的逐步增加。在这6年中,朱建华的基本技术掌握的很好,各项一般运动素质也都有相应提高,但专项成绩提高却不明显(表10-16)。跳跃高度超过身体最多只有14厘米。而从16岁(既1979年)起,进入了专项提高阶段的训练后,胡鸿飞为朱建华提出的训练任务是“在继续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大幅度提高专项素质和改进跳高技术”。这一阶段的转移,带来了显著的训练效应。朱建华的跳高成绩得到了迅速提高,作为衡量专项技术水平高低的一项重要指标,即跳远超过身高的高度也产生了明显的变化,由14厘米迅速提高到23厘米~32厘米~37厘米(图10-7)。可见,科学地安排好基础训练阶段的区间性多年训练计划,对于在多年训练全过程中其他阶段训练的成功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

50 40 30 20 10 厘米 ﹣10 ﹣20 ﹣30 ﹣40

岁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基础训练阶段 专项提高阶段 最佳竞技阶段 图10-7 朱建华不同年龄时跳跃超过身高的高度

年度 年

表10-16 朱建华1973~1984年训练若干指标测定的参数 30米30米立定起跳负重深助跑摸身高行进起跑 跳远摸高蹲(公高(厘(厘跑 (厘(厘斤) 米) 米)

米) 米)

5秒2 - 168 39.5 - - 147 4秒7 - 200 39.0 - - 154 4秒46 - 238 42.0 - - 155 4秒27 - 256 50.0 - - 163 3秒9 - 263 64.0 70 - 172

跳高

(厘米) 110 135 155 166 183

1973 1974 1975 1976 1977 10 11 12 13 14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73.0 80 - 181 195 92.0 85 - 190 213 95 340 192 225 110 354 193 230 356 233 367 238 369 239

(依胡鸿飞1981年及其他材料编制)

奥运会女子游泳冠军杨文意全程性多年训练的基础训练阶段与专项提高阶段的训练实践,清晰地表明循序渐进安排训练负荷对其多年训练过程的成功组织有着重要意义(表10-17)。

表10-17 杨文意多年训练周负荷 出生:1972.1 年度 年龄(岁) 周平均 游里(公里) 课次 课时

1979 7 4 4 1980 8 4 5 1981 9 6 9 1982 10 7 11 1983 11 7 11 1984 12 7 11 1985 13 9 35 1986 14 10~12 48 1987 15 12~14 52 1988 16 12~16 56

(依严伟莉、聂宜英、周明等材料综合编制) 二、专项提高阶段和最佳竞技阶段的区间性多年训练计划

1. 两个阶段的基本特征与训练任务

运动员在成功的接受了3~5年的基础训练之后,“少年”项目运动员通常从10~12岁起,“成人”项目运动员从14~16岁起,便进入了专项提高阶段,致力专项竞技能力的提高。这一阶段通常延续4~6年。一般情况下,系统的4~6年的专项训练,已经可以使运动员的体能得到较充分的发展,熟练的掌握专项运动技术,并培养出参加艰苦的训练与激烈比赛所必需的心理品质,也就是说,运动员在各个方面都臻于成熟,竞技能力接近或达到高峰,进入了最佳竞技阶段。 运动员在最佳竞技阶段中,仍然要集中进行专项训练,并积极参加运动竞赛,在适宜的比赛条件下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3届奥运会三级跳远金牌获得者萨涅耶夫(前苏联),女子200米、400米世界记录创造者科赫(前民主德国)、两届世界锦标赛男子体操全能冠军科罗廖夫(前苏联)、女子技巧世界冠军柳得米拉(前苏联)、乒乓球世界冠军郭跃华(中国)、网球明星博格(瑞典)等许多著名运动员的训练实践,都表明优秀运动员最佳竞技阶段一般可持续4~8年,有时甚至更长。

运动员在专项提高阶段和最佳竞技阶段中训练任务的内容及其序列都是一样的。首先努力发展决定专项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或是体能或是技能。对体能主导类项群,首先发展专项运动素质,同时要不断完善专项运动技术;对技能主导

15 16 17 28 19 20 21 3秒54 - 3秒2 - 3秒1 - 3秒0 - - 3秒56 3秒51 278

282 292 298

类项群,首先发展技、战术水平,同时要认真增强运动素质。此外,还要加强训练理论的学习,以提高其训练的自觉性。

运动员的专项提高阶段和最佳竞技阶段的训练,通常是以准备和参加一次或一组重大国际比赛为单位予以规划和组织实施的。在专项提高阶段,主要参加青年比赛、全国运动会,而在最佳竞技阶段,则主要参加全国运动会和国际比赛。多数重大的全国性及国际比赛的举办均以4年为一个周期,因此,区间性多年训练计划也常以4年为单位 ,进而又分为若干个年度训练计划。 2. 两个阶段负荷安排的不同特点 运动员进入专项提高阶段的训练,通常可以比较明显地逐步承受较大的专项训练负荷。根据个人的不同情况,有些运动员的训练负荷可以逐年提高,有些则应波浪式的发展。而当运动员进入最佳竞技阶段之后,由于多年承受高度负荷和高水平激烈竞赛的影响,也常常由于伤病的积累致使许多运动员难以继续承受大负荷的训练。因此,在这一阶段中,要特别注意细致的安排负荷。负荷通常呈波浪型,有起有伏,有张有弛,保持明显的节奏,从而保证运动员能以充沛的精力和理想的竞技状态参加激烈的竞争,取得理想的成绩。

前民主德国的列文为专项提高阶段的游泳运动员在4年的尊连过程中负荷的动态变化,设计了合理的模型(参见图4-5)。在这个模型中,每一年度的负荷尽管有明显的起伏,但4年连起来则可看到,各年的负荷最高点及最低点之间,都保持着有机的联系,呈递增趋势。在保持负荷逐年递增总趋势的同时,还要注意把负荷控制在适度的范围之内。纳巴特尼柯娃等(1982)根据少年运动员的发育特点和对负荷的可承受性,提出了处于专项提高阶段的若干项训练过程,顺利进入最佳竞技阶段的训练是十分重要的。

许多优秀运动员的训练经历告诉我们,运动员在专项提高阶段和最佳竞技阶段中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确定适宜的多年负荷节奏是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问题。一般来说,波浪式地增加训练负荷是适宜的。当然,在一定条件下,在专项提高阶段也可以采用逐年增加负荷的安排。

世界著名长跑家芬兰选手维伦在1968~1972年的专项提高阶段,负荷逐年增加,运动成绩也相应地得到提高。但在高度紧张的奥林匹克年(1972年)的训练和比赛之后,他必须进行必要的调整,以使机体从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得到恢复,并积极治疗由于多年艰苦训练和激烈竞赛所带来的难以避免的运动创伤。在1973~1976年这个奥林匹克周期中,为了能在疲劳、伤病的情况下仍然积极地参加训练和竞赛,维伦的教练安排了波浪式的年度负荷节奏。这样安排的结果,使维伦成功地在1976年的奥运会上再次得了5000米和10000米两枚金质奖章(图10-8)。

需要指出的是,并不是所有的运动员都能经历个人的最佳竞技阶段。过小或过度的负荷,训练内容的选择及其程序安排的不当,都会影响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顺利发展,使运动员的竞技潜力得不到充分的挖掘和发挥,从而也就不可能在最佳竞技年龄区间表现出个人最高的竞技水平,这样的运动员一般不能完整地经历多年训练的全过程。

在专项提高阶段与最佳竞技阶段之间,并没有绝对的分界线。它们各有自己独立的训练任务,有自己适用的训练方法,有自己明显的负荷特点,彼此间又有着紧密的联系。

著名男子体操选手、世界冠军李白久自由体操技术的发展过程,即显示了专 项提高阶段与最佳竞技阶段的紧密联系(表10-18)。李白久自1974年世界中学

5000米 13分20秒8000 13分25秒7000 13分30秒6000 13分35秒5000 13分40秒4000 13分45秒3000 13分50秒2000 13分55秒1000 跑量(公里) 奥运会年 奥运会年 5000米 跑量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年 图10-8 维伦在专项提高阶段(1969~1972年)及最佳竞技阶段(1973~1976年)负荷安排的不同特点 (引自田麦久《负荷原理与训练过程》,1986)

生体操比赛中取得自由体操第一名到登上1981年世界体操锦标赛冠军的奖台,

经历了7年不懈的努力。他所完成的自由体操自选动作的难度逐年都有发展和更新 ,而每一个新的发展、每一次更新,又都是以已经掌握的动作为基础的。正是这样,使他在1977~1981年间始终保持在世界自由体操发展潮流的前列。

3.优秀运动员训练过程中的高原现象

优秀运动员的多年训练过程,常常在专项提高阶段的训练中达到较高水平之后,会出现竞技水平停滞不前,甚至略有下降的现象,运动训练学将其命名为“高原现象”(邬向明、田麦久,1988)。如第23届奥运会男子举重冠军陈伟强、男子步枪射击世界记录创造者林波他们在多年训练过程中都曾出现过“高原现象”(图10-9)。

表10-18 李月久自由体操自选动作难度历年发展表

年 1974

出场动作 团身后空翻两周

屈体后空翻两周

1976

团身后空翻360°旋

1977

屈体后空翻360°旋

屈体前空翻一周半接前滚翻

直体后空翻1080°

直体后空翻两周

全国冠军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第2名

屈体后空翻360°旋

第二串跟头 前空翻接后空翻

结束动作 直体后空翻720°

库存动作 屈体后空翻两周 团身后空翻360°旋

比赛成绩 世界中学生运动会第1名 亚洲青年锦标赛第2名

1975

1978

直体后空翻两周

直体后空翻540°接前一周半前滚翻 团身后空翻720°旋

直体后空翻两周

团身后空翻两周

直体后空翻亚运会第1一周半转体名 540°前滚翻 团身后空翻720°旋

世界锦标赛第6名 世界杯第2名 世界锦标赛第1名

1979

屈体侧空翻一周半转体90°前滚翻

团身后空翻360°旋(结束)

1980

团身后空翻360°旋

1981

(引自高健《李月久自由体操自选高难度动作的设计和训练》,1982)

陈伟强 男子举重奥运会冠军 KG “高原区” 林波 男子步枪世界记录创造者 145 135 125 115 105 95 85 75 抓举 600 595 589 583 577 高原区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年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岁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年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岁 图10-9 陈伟强、林波多年训练过程中竞技水平的变化

(依邬向明、田麦久,1989)

邬向明等对136位我国体能主导类项目(田径、游泳、举重)优秀选手的研究揭示,“高原现象”时的发生概率达69.3%,通常在从训练后6~8年时出现;出现“高原现象”时运动员的年龄为20岁左右;“高原现象期”持续2.0±0.5年。

导致“高原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有:

(1) 随着运动员进入青春期,各生理系统发育日益完善,遗传效应减慢

或停滞。这是不依人们主观意志转移的自然规律。

(2) 由于多年由同一教练按同一思路训练,对所采用的习惯性训练方法

和手段高度适应,难以引起积极的适应性反应,训练的效应自然减弱。

(3) 训练不当(包括过度负荷、局部损伤等)及环境的不良影响。

运动员由于训练以及经济、人际关系、自我发展等各方面的原因导致主观努力的下降(表10-19)。

表10-19 体能主导类项目优秀选手“高原现象”的年龄特征及主要致因 研究内容 研究结果 发生概率 69.3% 出现时训练年限 6~8 出现时年龄 ≈20年 延续时间 1~2年 主要致因 1.遗产效应减慢或停滞

2.训练效应的自然减弱

3.训练不当及环境的不良影响 4.主观努力的下降

(依邬向明、田麦

久,1989)

高原现象并非不可避免或不能克服。针对上述致因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有效措施是训练管理干部、教练员和运动员共同的任务。应注意随着运动员专项竞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不断加大训练负荷;根据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特征的动态变化,随时调节训练负荷的内容以及训练的方法与手段;对处于青春发育期高峰而出现内分泌紊乱、调节性下降、体重增加的青少年选手,特别是女运动员,应及时调整其阶段性训练目标,及时改变负荷的安排及要求;对于已出现明显的过度训练及严重运动伤病的选手,应采取果断措施,保证其健康状况的充分恢复;对因受外界不良环境的消极影响,或放松自我要求而主观努力下降的运动员,应加强爱国主义的教育,激发他们强烈的训练动机和成功期望。

许多优秀选手都走过这段艰苦的路程。我们的调查分析表明,我国72%的优秀运动员在度过高原期后的第1年至第3年之间创造出个人的最高成绩,进入了他们多年训练过程中最令人向往、最为辉煌的最佳竞技阶段。

4.集体项目运动队的结构调整与集团竞技能力的保持和提高

同所以事物的发展过程一样,集体项目运动队集体竞技能力的发展也必然经历着提高——成熟——衰退的过程,尹洪满等的研究描述了这一过程的阶段特征(表10-20、图10-10)。

多年训练过程中,保持不同阶段训练连续性的重要意义,也突出地反映在集体项目运动队的组建和调整中。与单项运动队不同的是,一个球队要求保持起成年年龄的相对集中,以利于在同样的基础上发展他们的竞技能力,并力求使他们在最佳年龄区中同步达到最高的竞技水平。但是,由于运动员各方面条件的不同,在多年训练过程中,必然会出现运动竞技水平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因此,集体运动队的部分调整是需要经常进行的。这种局部调整和更新,主要应利用两次重大比赛的间隙组织实施。这就要求运动队的领导者及早规划,做好准备,在一次大赛后及时调整、补充新的队员,以便争取时间,使新补充的队员能尽快地融入球队的团体之中,以更强的完整的集体战斗力投入新的大赛。

例如,中国女排在1982年利马世界锦标赛之后果断到决定孙晋芳、姜慧英、陈亚珠等年轻“新血”在内的新;老结合的主力阵容。这一阵容经历了香港超级世界杯赛的险胜,亚洲锦标赛的失利及访欧防美的磨砺。终于及时成熟了起来,在1984年第23届奥运会上夺得了金牌,完成了三连冠的宏伟业绩。自从1981年首次夺得世界冠军称号之后,中国女排虽然多次局部调整,但始终保持了强有

(4)

集团竞争能力 组建 提高 成熟 保持 时间 图10-10 球队集团竞技能力的发展过程 (依尹洪满、田麦久,1991)

表10-20 我国篮、排、足球国家队1976~1990年集团竞技能力发展周期模型(年) 阶段 组建阶段 提高阶段 成熟阶段 保持阶段 合计 篮球 0.7±0.3 3.2±0.8 3.3±0.6 1.2±0.3 8.4 排球 0.5±0.3 2.3±0.3 2.9±0.3 1.3±0.3 7.0 足球 0.8±0.4 2.5±0.8 3.0±0.7 1.2±0.3 7.5 (依尹洪满、田麦久,1991)

力的整体阵容。在1981~1986年间,主力队员的平均年龄始终保持在最佳竞技年龄去间(23~25岁)之内,这为她们连续多次夺取世界杯、世界锦标赛和奥运会的冠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通过改善球队成员的组合特征,提高球队集团竞技能力应注意以下四点: (1)保持处于不同竞技能力发展阶段的球员之间的适宜比例

运动员多年训练的全过程,包含着基础训练阶段、专项提高阶段、最佳竞技阶段以及竞技保持阶段这样四个阶段。毫无疑问,在同一个时期,若所有球员都正处于个人多年训练过程中的最佳竞技阶段,当然有利于最佳集团竞技能力的组成,但为了要在球员阶段性更新的过程中始终保持高水平的集团竞技能力,就有必要吸收部分尚处于专项提高阶段的选手;同时,为了保持球队作风、技、战术等方面特点的连续性,也还应该保留个别已经度过个人竞技能力高峰而进入竞技保持阶段的“老”队员。

这里,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即在于,在一个集团项目运动队中,个体竞技能力处于不同训练阶段的三类选手的人数保持什么样的比例为宜呢?首先,我们确认,国家女排夺取五连冠的全盛时期,其队伍的组合特征具有典型的示范价值。经统计表明,国家女排在1976~1990年15年中,每年入选者共计180人次。其中,处于最佳竞技阶段的选手占62.2%,处于专项提高阶段的选手占26.1%,处于籍贯年纪保持阶段的选手占11.7%。89人次主力选手中三类阶段比例为69.7%、15.7%、14.6%,91人次替补选手中三类阶段比例为54.9%、36.3%与8.8%。

这一比例关系明显地优于同时期其他集体球类项目国家队的结构。对上述数据进行适度的模糊处理,三类选手的结构比即分别为:全队6:3:1;主力7:1.5:1.5;替补5:4:1,提供了一组合理的结构模型。需要说明的是,这是15年积累数据统计的结果,具体到一个特定时间一个队中不易操作,但所反映出来的组合特征是具有规律性的。

(2)保持适宜的平均累积配合训练年限

协调的战术配合是集体项目参赛取胜的生命,是取得超过球员个人竞技能力算术和的更高的系统效应的重要条件。为此,球员之间必须有足够的共同训练的经历。全队各个队员在该队中的训练年限的均值,可作为平均累积配合训练年限的指标。若这一年限过短,球员之间还来不及进行高质量的“磨合”;而若这一年限过长,又必然会影响后备力量的培养。全盛时期的国家女排该指标为3.2±1.9年,同期男足、男排及男女篮国家队则都在2.1±2.6年之间,明显地短于女排(表10-21)。我们各个项目的国家队,应将这一指标保持在三年以上。

表10-21 我国篮、排、足球队平均累积配合训练年限*

(1976~1987年) 队别 全队 主力 替补 女排 3.2±1.9 4.0±2.0 2.0±1.1 男排 2.6±1.7 3.5±1.8 1.8±1.0 女篮 2.4±1.7 3.1±2.0 1.7±1.0 男篮 2.2±1.5 2.7±1.8 1.6±0.8 男足 2.1±1.5 2.5±1.7 1.3±0.7 *全队队员在国家队训练年限的平均数 (依尹洪满、田麦久,1991)

(3)采用全国选拔式组建国家队

在我国几十年的竞技体育史上,集体球类项目国家队的组建,或采用全国选拔式,或采用冠军主体式。当一个地方队拥有多名优秀选手、其水平远远高于其他地方队时(如解放军男篮,广东、辽宁男足等),可采用冠军主体式。考虑到我国运动训练体制的基本特点,考虑到我国国家队与地方队训练条件的明显差异,考虑到调动更多地方队球员的积极性,特别是力求组织起具有高集团竞技水平的代表队的需要,应该说,当前我国足篮排等的队伍的组建方式仍应以全国选拔式为宜。

(4)选用适宜的队伍更新方式

为了使球队能够持续地拥有旺盛的战斗力,必须阶段性地更新部分球员。依更新比例的大小可将更新方式区分为重建式、改建式及微调式三种。在1976~1987年间,国家女排在12次队伍的调整中,微调7次,占58%;改建3次、重建2次,和占42%;而男排为50%比50%;女篮为33%比67%;男篮为17%比83%;男足为8%比92%(表10-22)。

表10-22 1976~1987年间国家篮、排、足球队不同更新方式运用次数 队别 女排 男排 女篮 男篮 男足 微调式(次) 7 6 4 2 1 改建式(次) 3 4 5 7 7 重建式(次) 2 2 3 3 4 微调式占58 50 33 17 8 (%)

改/重建式占(%) 1991)

42 50 67 83 92

(依尹洪满、田麦久,

以微调式为主的国家女排的队员在国家队的平均效力年限为4.0±2.8年,男排为3.5±2.1年,女篮、男篮、男足则分别为2.9年、2.5年和2.1年。显然,过多的改建和重建,会导致国手平均效力年限过短,不利于运动员之间良好的“磨合”。可见,当球队的集团竞技能力保持在最佳或较高水平时,部分球员的更新应采用微调式;当然,如果球队的集团竞技能力明显处于低谷,不做结构上的巨大调整又不可能导致根本性变化的产生,则应认真考虑改建甚至重建。

三竞技保持阶段的区间性多年训练计划

运动员度过自己的最佳竞技年龄区间之后,其自然发育过程中逐步出现体能下降趋势,长时间的紧张训练和激烈比赛,也会使得运动员产生心理上的饱和和疲劳,对连续参加竞技、创造优异成绩及获得荣誉的激情下降,甚至产生冷漠感,加之年轻对手的出现,训练伤病的积累,长期从事竞技运动之后产生对安逸生活的渴望,以及某些社会因素的影响,使运动员会产生退出竞技舞台的愿望。而实际上,此时这些运动员通过多年艰苦的训练所达到的竞技水平仍然是相当高的,仍然应该而且能继续发挥其应有的社会效益,继续为国家或本地区在相应的比赛中争得荣誉,激发和帮助年轻运动员尽快地成长。而且,大量的事例都已说明,许多似乎已经度过了竞技高峰的运动员,在适宜的条件下仍然有可能达到新的更高的竞技水平。如男子跳水世界冠军李孔政(中国),女子800米世界记录创造者克拉托赫维洛娃(捷克),1986年连创5000米、10000米世界记录的30岁的挪威女长跑家克里斯蒂安森,中国女排的优秀队长曹慧英,超女子手枪慢射世界记录的中国女射击手李英子等。

在1997年世界田径锦标赛上,大龄选手们表现出了旺盛的斗志和高超的竞技水平,显示了科学安排多年训练的杰出成果。在21个男子项目63名获奖者中,在17个女子项目51名获奖者中,28岁以上的运动员占一半左右(男子31名,49。2%;女子26名,51。0%),其中30岁以上的选手男女分别占30。2%与25。5%(表10-23),并有6名男子、4名女子30多岁的运动员获得了世锦赛的金质奖章。他们是约翰逊(30岁,美国,男子400米),安东(35岁,西班牙,男子马拉松),布勃卡(34岁,乌克兰,男子撑杆跳高),里德尔(30岁,德国,男子铁饼),韦斯(34岁,德国,男子链球),克罗特(34岁,古巴,女子800米),恩奎斯特(33岁,瑞典,女子100米栏),浩格兰(30岁,挪威,女子跳高)和海特斯塔德(31岁,挪威,女子标枪)。可以看到,在短跑、跨栏跑、长跑、投掷及跳跃所有类别的项目中,都有30岁以上的大龄选手获得冠军。

表10-23 1997年世界田径锦标赛中大龄选手的获奖情况 性别 男 % 女 % 项数 21 17 前3名人次 63 100.0 51 100.0 28~29岁人次 30岁以上人次 19.0 13 25.5 30.2 13 25.5 (依张英波,1999) 在现代竞技体育领域中,各国体育界人士日益重视竞技保持阶段的组织和训练。在这一阶段,首先要努力保持和提高运动员的心理稳定性,激励他们继续参加训练、比赛和力求创造优异成绩的进取动机,并应根据专项竞技的需要,安排相应的素质训练和技术训练,延缓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消退,并力求获得局部的提高。同时还应该加强训练理论的学习,充分利用自己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所学的理论知识,有效地参加运动训练和竞赛,延长自己的竞技寿命。

在竞技的保持阶段,运动员训练的负荷通常低于专项提高阶段和最佳竞技阶段。运动员更多地按照自我感觉掌握并控制训练过程。

运动员区间性多年训练计划的制定,必须服从于全程性多年训练计划的总体要求,同时要注意到各个阶段之间的有机衔接。

12 1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