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开展现代特色农业存在问题及工作建议

2021-12-26 来源:易榕旅网
开展现代特色农业存在问题及工作建议

一、存在问题

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得到了很大发展,整体上已初具规模发展雏形,但产业布局零星分散,集群发展程度不高,与产业扶贫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关联度不高,仍未形成区域产业化发展格局,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基础设施有待改善。一是水利设施基础薄弱。受气候影响,属春旱夏涝地区,加上水利设施年久失修,大部分农田排灌不畅,成了望天田,季节性生产现象较为普遍。如大部分的稻田因早春干旱而只能种植单季稻;因夏季降雨多、强度大、持续时间长,蔬菜没法露地栽培。二是交通设施不够完善。如:交通道路设施配套不足已成为产业(核心)示范区、生态肉牛产业示范区等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创建的短板。三是用电通讯配套不到位。如百香果种植基地因用电线路残旧和网络不通,给基地生产和产品销售带来了极大影响。

(二)农业品牌意识不强。玉桂、八角、金花茶、火龙果、牛大力、海鸭蛋、溪水鱼、鲈鱼等农产品品质优质,但生产经营业主不注重品牌、商标、包装、信誉等无形资产打造,品牌创建工作严重缺失,产品品牌影响力不大,市场知名度不高,导致农产品市场销售不畅。

(三)经营主体活力不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较快,发展上达到了一定的规模,但整体上起步迟、规模小,产业牵引力不强。农业企业多以传统种养业为主业,经营效益不高,市场开拓力不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内部松散、管理不够规范,多为“空壳社”,未能发挥上联龙头企业、下联基地农户的枢纽作用。家庭农场多为“作坊式”经营模式,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式极其落后。

(四)产业链条严重缺失。农产品缺乏全产业链条开发,特别是精深加工产品开发缺失,主要以原料产品、初级加工产品为主,整体上科技含量不高,产品附加值低。如:海水养殖面积5万多亩,年产对虾、金鲳鱼、大蚝等海产品总产量12.48万吨;从互市进入冷冻虾类、带鱼等海产品55.54万吨,建设大型海产品来料加工基地的优势

十分明显,但目前仅有1家加工企业,年加工能力1.2万吨左右,且产品以初加工产品为主。

(五)制约瓶颈依然存在。设施农业、畜牧规模养殖场等项目建设所需用地审批方面,程序繁多,工作协调难度大。产业发展缺乏技术支撑,新的种植、加工技术等农业科技成果得不到及时推广运用,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产业升级换代滞后。农民流转土地积极性不高,信贷机制不完善,社会资金没有得到有效整合利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发展。

二、加快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意见及建议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产业攻坚的进程,就必须明确发展思路和发展重点,全力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的转型升级。总体思路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牢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农业供给侧改革为主线,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发展规划为引导,实行区域化布局、集约化生产、标准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一体化经营,加快主导产业、特色产品培育,推动产业上规模、产品上档次、效益上台阶,促进现代特色农业持续健康发展。下一步,围绕产业攻坚目标,重点抓好如下10方面工作。

(一)加快结构调整,培育主导产业。立足资源禀赋,结合产业发展基础和市场前景综合分析,重点培育八大地方优势特色农业产业。一是以八角、玉桂、香茅为主的香料产业;二是以牛大力、益智、砂仁等为主的中草药产业;三是以金花茶、白石芽茶、养蜂为主的林下经济产业;四是以肉牛、山羊、溪水鱼为主的生态养殖业;五是以秋冬种及常年基地相结合的蔬菜种植业;六是以对虾、金鲳鱼、大蚝、鲈鱼等为主的海洋渔业;七是以火龙果、百香果、柑桔、莲雾等为主的水果产业;八是围绕黄金海岸休闲旅游带和生态边关旅游带,重点发展生态康养休闲旅游业。

(二)做好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产业。坚持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林则林、宜旅则旅、宜工则工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原则,按照城郊片、沿海片、沿边线、山区线“两片两线”的产业布局,对特色农业产业进行规划发展,推动特色农业产业的群集发展。

——城郊片 重点发展水果、蔬菜、香料等产业,围绕特色小镇建设,大力推进五香特色农业科技产业园、火龙果产业(核心)示范区、无公害蔬菜基地、有机莲雾基地等项目建设,提级打造万亩火龙果产业基地和重点建设1000亩常年蔬菜种植基地。

——沿海片 重点发展海水养殖和生态康养休闲旅游业等产业,着力打造综合性生态休闲养生基地和海水养殖产业基地,重点打造万亩海水养殖基地及都市休闲渔业示范园。

——沿边线 发展休闲旅游、牛大力、肉牛、溪水鱼、金花茶等产业和肉桂、八角低改,大力推进边境经济合作区、牛大力种植示范区、生态肉牛产业示范区等项目建设,重点打造万亩牛大力种植基地和5000头肉牛养殖基地。

——山区线 发展金花茶、白石牙茶、养蜂等林下经济及肉桂、八角低改、香茅种植,同时发展溪水鱼养殖、农家休闲旅游等产业。重点推进特色古镇、金花现代林业示范区、十万山生态养蜂、林下种植白石牙、旅游扶贫等项目建设,重点打造10万亩金花茶种植基地、生态养蜂基地和生态旅游精品线路。

(三)注重主体培育,增强产业驱动。实施农业企业三年成长计划,重点培育企业,争创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企业,争创自治区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实力雄厚、发展前景好的企业,争创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并逐步升级。实施“一村一社”工程,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一批国家级、自治区级、市级示范社。引导一批规模种养大户注册成立家庭农场。全面推广“公司+基地(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鼓励龙头企业、重点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与农户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土地流转、牲畜托养、吸收就业、土地入股、资金入股、服务指导、订单生产等途径,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产业。

(四)加强精准招商,补全加工短板。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重点包装五香特色农业科技产业园、现代林业综合种养、优质牛大力种植及精深加工、水产品养殖及综合加工、特色水果种植及精深加工等一批项目,引进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快建设农产品分等分级、

预冷、保鲜、贮藏等采后处理设施,大力发展畜禽肉类、水产品、蔬菜、水果、蜂蜜、林产品、特色杂食等产品加工产业,重点推进金花茶、火龙果、中药村、白石茶、香料等全产业链产品开发,不断延伸产业链条链条,全面提高特色农产品商品率和产业效益。对在谈项目、意向项目、签约项目、在建项目进行分类推进,落实责任领导、责任单位和具体责任人,做好全程跟踪服务,促使项目尽快开工建设,早日投产运营。

(五)突出品牌建设,提升产品档次。挖掘白石牙茶、牛大力、茅岭鲈鱼、香茅草、火龙果等生态特色农业资源,申报一批原产地标记、原产地名称保护、生物物种起源产品。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推进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创建,加快粮食、蔬菜、水果、中药材、水产品及禽畜产品等大宗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推进富硒农产品开发,重点发展富硒红薯、富硒大米、富硒蔬菜、富硒水果等一批富硒农产品。加快特色农产品商标注册工作,策划包装瑶菇、芋檬、那良米粉、溪水鱼、鲈鱼等一批特色农产品品牌,力争培育火龙果、牛大力等一批名优农产品品牌,不断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档次。

(六)强化示范引领,促进产业融合。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挖掘地方特色农业资源,加快一批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创建,打造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园”、“科技园”和“创业园”和“田园综合体”,不断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建设,大力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实现农产品线上销售。充分发挥现有的绿色农产品产业协会、香茅产业协会、林业产业协会等产业协会的产业协同作用,构建行业合作机制,促进网络经济和实体经济跨界融合,实现互利共赢。

(七)创新工作方式,强化技术推广。加强与科研院校战略合作,通过建立“博士工作站”“科技小院”等多种形式,搭建产学研平台,及时破解生产经营的技术瓶颈问题。进一步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充分利用“农技宝”服务云平台和农广天地、农科讲堂网络资源,创建技术推广模式,加大技术推广力度。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创新

农业科技转化机制,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加强农业职业化培训,加快培育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八)优化产业服务,完善基础设施。结合扶贫攻坚、宜居乡村建设等工作推进,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切实抓好产业服务工作。对发展现代种植业的,重点帮助经营主体解决生产用地,注重解决生产基地灌溉设施和用水等瓶颈问题;对发展生态养殖的,帮助经营主体选好养殖项目和场地,解决好用地、用电、用水和道路、环保等问题;对发展休闲农业的,指导经营主体搞好规划、设计,理念要新、标准要高;对发展农产品加工的,帮助企业研发引进、适销对路的产品、解决用地“三通一平”等实际问题。

(九)发展乡村旅游,促进农村经济。突出农旅结合,以“生态、康养、休闲、观光”为主题,进一步加快乡村旅游业发展。一是建设生态旅游带。结合乡村建设,突出生态旅游、田园观光,着力推进生态宜居乡村示范村和一批宜居乡村示范点的建设,串点连线、连线成片,片区推进,整体提升乡村风貌,打造一条景色优美的“闭链式”生态观光旅游线。充分利用高山瀑布资源优势,推进景区开发;完善道路等基础设施,加快公园建设,发展高山旅游。推进百果观光采摘园和风情民宿建设,打造五彩田园,修复古村落,发展城郊休闲旅游。二是建设黄金海岸休闲旅游带。结合海滩景区建设,突出沿海观光、生态康养,加快沿线村屯的规划,集群发展渔家乐和观海民宿。三是建设沿边风景旅游带。沿边漂流群和峒中温泉等景点,推进森林民宿建设,发展沿边风情旅游。四是推进“现代农业+乡村旅游”。精心包装打造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加快乡镇农贸市场改造升级,建设一批景区超市。进一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提高旅游服务质量,以“玩得乐、吃得香、住得好、拿得走”吸引游客,提升乡村旅游产业的整体效益。

(十)深化农村改革,增强发展后劲。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全面启动林权登记发证查漏补缺复查工作,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和进集体林地的“三权分置”试点

工作,促进农村土地和进集体林地有序流转。落实各项惠农强农政策,加快建设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覆盖面,推动企业在资本市场挂牌融资,进一步完善金融助农机制,吸引更多资金投向现代特色农业产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