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作者:冯敏
来源:《读写算·教研版》2012年第24期
摘 要:当今社会人们最关注的问题是“健康“问题,如果我们只重视学生的身体和生理健康的教育,而不重视精神和心理健康的教育,对学生的健康发展极为不利。因此,加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水平,就目前状况而言,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作者从几个方面谈了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健康;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水平;重要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4-117-02
当今社会人们最关注的问题是“健康“问题,现代社会关于“健康”的概念已超越了传统的医学观点,过去我们讲到健康往往考虑的是身体和生理上的健康,然而现在我们不仅要讲身体和生理健康,而且还要讲精神和心理健康。由于当今社会竞争激烈,造成人们各方面的压力重,特别是心理压力重。在校中学生同样会受到社会环境的冲激,中学生面临的最大压力是升学压力,他们年龄小,心理脆弱。面对巨大的压力往往会不知所措,难以承受。此外,我国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的问题也显得非常突出,另有家庭的残缺,孩子得不到应用的关怀和温暖,都使孩子缺乏良好的生活和教育环境。如果我们只重视学生的身体和生理健康的教育,而不重视精神和心理健康的教育,对学生的健康发展极为不利。因此,加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水平,就目前状况而言,显得尤为重要。我认为做好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进行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打造优美的校园环境是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学校是学生的第二个家,学生从学校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和影响,因此,优雅、洁净、文明、舒适的校园环境能给学生“潜移默化”的良好心理影响。在校园中修建的花园亭阁、在走廊内悬挂的名人名言以及设置在学校大门前的校风校训及各种宣传橱窗都会营造一种氛围给学生美的享受和理性的思考。学生置身于一个美好的校园环境里,在浓荫匝地的大树下读书,在绿草茵茵的小径上散步,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无时无刻不在触动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受到了美的熏陶和道德的感染,在愉悦中受到教育,自觉地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
开展心理咨询活动也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环节。在校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重,学校应建立心理咨询室,配备专职的心理咨询师,学生通过咨询、倾吐和宣泄,释放心理压力,解决心理困惑和矛盾。据了解,咨询的学生反映出的心理问题主要有:学习压力大、考试成绩不理想、升学困难、家长对孩子的不理解、学生的情感问题、青春期的困惑问题、孩子的逆反心理问题等。行为咨询方法的先驱者克罗姆布鲁兹指出“咨询的中心目标就是要帮助每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一个当事人解决他之所以来寻求帮助的那些问题”。学校心理咨询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通过指导,使学生学会自我调控,树立自信,消除自悲等外来因素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同时还要尊重、理解学生,在详细了解咨询学生的各种情况后,正确指导学生,帮助学生努力消除心理障碍,除此以外,学校还可以举办心理健康讲座,组织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等。 二、充分发挥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前题。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应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这就是说,心理健康教育单靠几个专职教师是不够的,必须是全体教师广泛参与。教师要本着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主的原则,尊重学生,理解学生,改进教学方法,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加强师生之间沟通和理解,学生把老师当做知心朋友,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和自信心,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改变评价方式,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学生的自卑心理大多来自教师对学生的主观评价。一些教师凭主观感情,偏爱成绩好的尖子生,对中层生漠不关心,对后进生全盘否定,出语不逊,这无疑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及负面影响,可能使许多学生产生自卑心理,甚至对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都会产生不良影响,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被誉为“德国普通教育之父”“德国教师的教师”的19世纪德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严厉的面孔和训斥、咒骂学生是一种恶劣的行径”。我们应学习借鉴英国教育的优点,英国教师对学生评价时从不吝啬自己的溢美之词,对学生的赞扬体现在具体细微中,一点点的进步,都会被他们非常郑重地夸奖一番。我们对待每个学生都应一视同仁,绝对不能挖苦、讽刺学生,应以一颗宽容慈爱之心爱护关心学生。
三、密切家校联系,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功能
学生的心理问题,学校只能在极有限的时间和空间进行矫正和引导,社会环境和家庭影响也尤为重要。因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仅仅依靠学校是不够的,可以说,大部分青少年的心理障碍都与其父母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取得家长的合作,帮助家长发挥他的教育功能,对于改善和预防孩子的心理障碍,帮助孩子成才极为重要。良好的心理素质需要良好的家庭的教育培养,学校要与家庭紧密配合,教师与学生家长要加强沟通,时刻关注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对家长给予适当的指导,对学生给予及时的疏导。如学生应试心理差,教师可引导家长要以平常心态看待考试,家长的唠叨、在意、期望高,都会给孩子造成太大的压力。再如青春期的性教育、人际交往技巧和意志力的培养等都需要发挥家庭教育功能。 四、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还应遵循以下原则 1、主体性原则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主体性原则是指在开设中学生心理课的课堂教学中,必须以学生为主体,要求所有学生充分参与。贯彻这一原则,要求教师尽量使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角”,使他们“理直气壮”地倾诉心声,渲泄情感,发表意见。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善于体察和适应学生的情绪变化,进行灵活的教育与调控,引导学生在自我表现的过程中训练良好的心理素质。 2、平等尊重性原则
平等尊重性原则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使自己处于与学生平等的地位,尊重学生的人格,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努力与他们建立友好信赖关系,使学生意识到双方在人格、权利上享有同等“待遇”,以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取得满意的效果。贯彻这一原则,要求教师放下架子,杜绝说教,要重视学生的情感,理解学生的看法,采纳学生的意见,在关心、热爱、同情学生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耐心的启发和疏导。 3、活动性原则
活动性原则是指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形式达到训练健康心理开发学生潜能,使之生动活泼地发展的目的,贯彻这一原则,教师必须保证课前进行认真的设计,做好充分的准备,在课堂上要及时反馈,正确引导,激发情趣,形成轻松活泼的气氛,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4、保密性原则
保密性原则指的是在进行心理教育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谈话内容予以保密,使学生名誉和隐私权受到道义上的维护和法律上的保证。保密性原则是学校心理教育的重要原则,它是鼓励学生畅所欲言的心理基础,同时也是对学生人格及隐私权的最大尊重。贯彻这一原则要求教师与学生必须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一方面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对学生进行热情、诚恳、耐心帮助;另一方面,在特殊情况下,对有明显的伤害性人格的精神障碍要做好及时的预防工作。
5、助人自助的原则
咨询员的咨询过程不是替您出主意、想办法的过程,而是帮助您自己想清楚问题的所在,并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咨询过程中,您自己的心理能够得到成长。因此,咨询是“授人与渔”,不是“授人与鱼”。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不仅不能离开学校,家庭的教育和辅导,而且也离不开社会环境的熏陶。环境育人,不良的社会环境回直接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社会各界和社区应关心青少年的成长,支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并促进其发展,形成一个有益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会氛围。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是不容忽视的,它为我们亮起了警告信号,作为心理工作者有责任挑起这付担子不能仅仅把工作停留在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水平上,而是要着手尝试去解决这些问题,使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实际的意义。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