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安装调试方案
为保证工程能够顺利地进行实施,必须要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一方面要从组织上进行落实,成立强有力的项目领导小组和经验丰富的项目实施队伍;两一方面,要制定严格的时间进度表,明确各里程碑的时间。同时还要制定工作原则,以指导项目的全面实施。 1.项目实施原则
1、用户方项目小组的成员,争取参与项目的全过程
用户方成立领导亲自挂帅的项目小组,在调研、设计、编码、安装调试、测试、培训、运行、验收、售后服务等项目的各个阶段,配合系统开发方的工作,一方面可以培训自己的技术维护队伍,为系统的使用保驾护航;另一方面,在开发过程中,协调用户方和开发方的关系,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及时发现问题,并对项目进度和质量进行监督。
2、采用“两手抓”的方针,一手抓开发、一手抓使用 对于软件项目,之所以称为一个工程,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软件项目的建设,除了技术因素外,还有很多的非技术因素需要考虑,并且必须被得到重视。衡量一个软件项目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不是看这个软件项目采用了多么先进的技术,而是软件对用户来说是否实用,是否能够帮助用户解决许多预期的问题。建议在项目的试运行过程中,在抓系统维护的同时,也要狠抓系统的使用,开发方和用户方齐心协力帮助业务人员从原来的手工处理转到计算机辅助处理上来,在业务
人员适应计算机辅助业务处理的过程中,尽可能早发现系统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最大可能地使系统保质保量的按时完成。
3、数据同程序同等重要
该系统的建设,数据位于首要的地位,程序的编写完成,仅仅意味着系统完成了一半,数据的收集、整理、录入,对系统的建设来说同等重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一定要重视系统中数据的录入工作,充分估计数据处理的难度,在系统建设之初,就将数据工作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安排相应的资金、时间等,将数据工作落到实处,只有这样才能争取系统早日达到实用化。 2.项目总体推进计划
为了有效地保证系统开发的质量,整个系统建设的全过程划分为准备、设计、开发、实施和运行阶段,每个阶段完成相应的任务,确保信息系统的建设。
如下图所示:
3.系统实施过程的质量保证活动说明
在实施过程中将发生的重大质量保证活动或由此将产生的质量记录和产品,项目管理与开发阶段划分密切相关,因此主要按照项目实施的具体阶段划分说明。 3.1需求分析阶段
首先需要经双方协调,形成《需求调研计划》及《需求调研大纲》,确定准备工作、需求调研的内容、方法方式以及人员和日程安排等内容,经双方同意后按此计划开始调研。调研正式开始前项目开发组应检查所有必要的准备工作已经圆满完成。
项目开发组根据调研中系统实际技术需求和各个子系统的业务需求,编写并向领导小组提交符合CMM LEVEL 3规范要求的《系统需求分析报告》,并由项目组评审,不合格的部分进一步完善调研;评审通过后由双方共同签署评审意见,并正式生效。
对于软件生产过程而言,需求阶段是整个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需求分析成果的好坏将直接导致项目的成功与否,因此合作双方在此阶段多投入是值得的。而且一旦评审通过并生效,则需求报告将成为系统的设计、开发、测试、实施运行和项目验收的基本依据之一,因此原则上用户需求将不再因为其它因素的改变而变更,如需进行此种变更,需经双方项目负责人协商确定。 3.2总体设计阶段
项目开发组通过对系统的功能、运行和性能要求加以分析,产生一个高层次的系统结构、软件结构、接口和数据格式的设计,并向领导小组提交《系统设计报告》(其中包括数据库设计),组织评审并签署评审意见。对其中评审不合格的部分进一步完善和重新策划,评审通过后由双方共同签署评审意见,并正式生效,作为后续软件开发和测试的基础。
该报告内容的变更由双方的现场实施负责人、技术负责人进行交流即可确定,并需向领导小组汇报。 3.3详细设计阶段
项目开发组在《系统设计报告》的基础上,对功能和性能要求进一步加以分析和细化并且把软件的详细设计文档化,向领导小组提交
《系统详细设计报告》,并由项目组组织评审并签署评审意见。对其中评审不合格的部分进一步完善和重新策划,评审通过后由双方共同签署评审意见,并正式生效,作为后续软件开发和测试的基础。
该报告内容的变更由双方的现场实施负责人、技术负责人进行交流即可确定,并需向领导小组汇报。 3.4系统开发阶段
根据前面的设计结果,由双方的现场实施负责人、技术负责人讨论确定详细的开发计划,并向领导小组提交《项目开发计划》,领导小组对《项目开发计划》进行审查,由双方签字后正式生效,并将作为软件开发阶段的项目管理和监控依据,项目开发小组要严格据此计划控制项目进度,按时向领导小组汇报工作进展。
为了使用户能够及时获知项目的进展情况,开发小组需要每周向用户相关领导提交《项目客户周报》,用户项目组可以随时对项目的工作情况进行检查。 3.5系统实施和试运行阶段
首先需要经双方交流协调,形成《项目实施计划》,确定现场实施的准备工作、人员和日程安排、培训计划、阶段目标等内容,经双方负责人签字后生效,按此计划开始现场实施。正式开始现场实施前项目开发组应检查所有必要的准备工作是否已经完成。
现场工作首先要进行软件在服务器端的安装和调试,包括数据库中各类对象的生产,初始化数据,原有系统的重要数据的转换录入,前后台软件的安装,配置参数调整等工作,完成后需向系统维护人员
提交《数据库安装目录》,《软件安装方法》文件,并协助用户进行软件安装。
软件安装完成并确认可在系统正常运行后,开始相关业务人员的培训;在培训开始之前需要由双方协商形成《培训计划》,明确培训环境、条件及方式,参加人员,课程课时等详细内容,由双方现场实施负责人签字后生效,并分别开始着手准备,在既定时间内完成。
培训过程中由工程师提供《培训考勤记录》,培训应该脱产、集中、封闭进行,并要求所有参加人每日必须两次考勤;培训完成后由双方共同进行《培训总结》,针对培训效果确定是否达到目标,是否再增加培训课程;对以上内容用户项目组须进行必要的考核和奖惩,培训工程师有权对参加培训人员进行客观评价。
培训顺利完成后将开始软件在试点部门试用,将向用户提交翻译后的前后台软件,《软件使用操作手册》,《软件功能清单》,这两种文档将详细描述软件的使用过程,软件所包含的全部系统功能模块。
软件试用期内用户的主要工作是根据《软件功能清单》所列的系统功能模块,检查公司所提交的软件是否满足《系统需求分析报告》、《系统设计报告》的规定,列出未完成及含有较严重、明显错误的模块清单形成《软件问题及修改记录》并提交给公司继续完善;此段时间可以对软件的细节性问题进行测试、验证,但主要精力还是应放在模块级功能的检查上,如果所有模块都已开发并可以进入试运行,其设计方法、技术可行性也都能够满足最终软件的需要,则用户各相关业务负责人、现场实施负责人需要签署各子系统的《软件交付书》,
表明软件已在现场安装、调试、培训完成,基本可以进入软件试运行;此后在软件功能模块一级上不应再发生大的变化,如需要修改功能模块设计,则需要由双方项目负责人协商解决。
试运行期内用户负责组织针对《软件功能清单》所列的系统功能模块进行现场的系统测试,包括新旧两套系统并行工作一段时间进行验证,使每个功能模块都得到基本确认;对于其中发现的问题和软件的细节性修改意见,需以《软件问题及修改记录》的书面形式提交给公司;公司修改完成后立即提交到现场,用户负责组织立即对软件进行确认回归测试,如验证问题已修改需要在《软件问题及修改记录》中予以说明。通过试运行及修改后证明已经基本完成的模块,用户应组织相关的业务负责人在《软件功能清单》中逐项确认。 3.6项目验收阶段
在试运行期内系统存在一定的细节性问题是工程项目不可避免的问题,特别是随着用户应用的逐渐深入,此类需求会逐级提出,此类问题不属于系统的致命错误;因此当试运行期内所发现的真正的“问题和错误”收敛到一定数目以下时,各业务子系统经过一段时间的并行工作新系统已基本可靠,就可以切换到正式运行阶段,开始正式运行。
正式运行后,由用户提出验收要求,双方共同制定《项目验收计划》,组成项目验收小组,共同进行项目验收。此时公司将向用户提交验收的各类文档,包括对系统开发过程进行总结的《项目总结》,《项目技术报告》,最终的完整的《数据库字典》等。
验收工作将由用户组织的专家组对系统进行全面的验收和鉴定,并出具项目验收小组领导签字的《项目验收报告》,并签署验收意见,公司在此过程中将全程参与,在现场进行验收前的维护工作。 3.7系统正式运行及维护阶段
公司承诺对系统软件提供服务及保证期,在保证期内提供免费的软件升级和维护服务;在保证期外,公司继续为系统的维护提供技术支持,对于软件升级提供优惠服务。
维护期的具体工作方式请见售后服务承诺部分,所有维护工作,包括软件出现问题修改、细节性功能的增强,用户都要以《软件问题及修改记录》的书面形式提交给公司,修改完成后用户应组织相关的业务负责人进行确认,并在《软件功能清单》中说明;如遇紧急情况可事后补齐。 3.8各阶段辅助文档
《现场工作日常安排计划》,在实施中的各阶段,对于所发生的需要在现场进行较长时间工作的情况,如果在《需求调研计划》、《项目开发计划》、《项目实施计划》、《培训计划》等工作计划中未包含,则需要在工作开始前双方共同制订好《现场工作日常安排计划》,并严格据此执行,需要双方现场实施负责人签字生效。
《现场工作周报》,在现场实施工作中,为了把阶段性的工作任务具体落实完成,需要合作双方每周一之前由公司实施工程师与用户组共同制定本周的工作计划,给出每个工作日上、下午的工作内容,以及双方的准备工作。计划制定完成后用户项目组向所有相关部门和
领导发布,开始执行;实施中双方互相监督按照原计划开展工作;周五时双方负责人共同对本周计划执行情况进行总结,对原计划填写工作总结,详细描述各项计划的完成情况,未完成的部分应写明未完成原因和责任归属,必要时双方协商一起进行加班处理,力争按时完成;对于不能按时完成的必须调整到下周计划中进行。
《用户项目报告》,对于实施中各阶段较长时间不再用户现场进行的,或项目处于用户试运行、维护期的情况,为了使用户能够及时获知项目的进展情况和公司开发小组的工作情况,公司将在开发阶段每周向用户相关领导提交此报告,维护期内每月至少提交一次。
《阶段评估报告》,实施中当某一阶段性目标实现后,公司将对该阶段双方联合开发组的工作情况进行总结,编写该报告并向领导小组提交,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为下阶段工作打好基础。 3.9实施过程提交文件汇总
以下是对上面的实施过程中将产生的文件汇总说明: 阶名称 段 《需求调研计需求调划》 《需求调研大纲》 确定需求调研的双方现场准备工作、内实施负责容、方法方式及人 人员和日程安排 明确用户业务需求 双方项目负责人 双方项目负责人 研 《系统需求分析报告》
作用 评审级别 变更控制 双方现场实施负责人
描述整个系统软《系统设计报告》(其中包括设数据库设计) 计 编码使用 《系统详细设计 报告》 软件开发 软件测试 软确定现场实施准件备工作、人员和现场实等 施 系
件的模块设计,双方项目详细设计,数据负责人 库设计,供开发双方现场实施负责人 软件开发的日程双方现场《项目开发计划》 进度,分工,检实施负责查点设置,提交人 成果等计划 《测试计划》 符合ISO9000质 《测试总结报告》 的功能测试、同行间测试文档 负责人 双方项目《测试问题卡》 量保证体系规定双方现场双方项目实施负责负责人 人 《项目实施计日程安排、培训划》 计划、阶段目标《培训计划》 明确培训环境条双方现场双方现场
统培训 《培训考勤记录》 《培训总结》 件及方式,参加人员,课程课时等要求 培训记录,培训效果总结,是否达到目标 实施负责人 实施负责人 《数据库安装目系统安录》 现场安装、调试《软件安装方和提交软件的相法》 关文档 装 《软件使用操作手册》 所提交软件全部《软件功能清 单》 功能描述 软件已在现场安装、调试、培训 《软件交付书》 完成,基本可以进入试运行证明 实施中发现的软《软件问题及修 改记录》 出的具体修改意
用户系统模块结构划分,人员 用户系统 负责人 件问题和用户提
见,以及对其所作修改和确认记录 《验收计划》 开发过程项目总项目验收 《验收报告》 结,技术总结,《项目总结》 数据库色痕迹字《项目技术报典等验收相关文告》 档 《数据库字典》 日需在现场进行较常工作 较长时间不在用户现场时向用户《用户项目报 告》 报项目进展和工作情况 双方现场《现场工作周 报》 人
双方现场实施负责人 双方现场实施负责人 《现场工作日程长时间的一般工安排计划》 作日程安排 信息服务系统汇 双方现场实施负责人 现场工作周计划 实施负责《阶段评估报某阶段性目标实
告》 现后进行总结,向领导小组提交,为下阶段打好基础 4.项目实施计划
软件采购的建设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信息化应用基础工程,需要分任务、分阶段组织建设,逐步实现总体目标。 4.1数据实施步骤
1、基础信息
协调相关部门,采集基础信息。 2、公共信息
公共信息是多个业务部门共用的公共信息,包括人员、单位、信息、基础设施等。
3、专业信息
专用信息是公章等信息。 4.2项目进度安排
系统建设分阶段进行,
1、第一阶段至合同签订后10天,完成如下工作:
(1)组织数据的采集 (2)软件环境的搭建
2、第二阶段,合同签订后40天,完成如下工作: (1)智慧一体化管理平台软件采购的搭建部署
(2)二次开发
3、第三阶段,合同签订后60天内,完成如下工作: (1)系统开始正式试运行 (2)BUG修改 (3)系统性能调优 (4)系统培训 (5)系统验收
5.项目风险管理
通过对大量的风险事件进行分析,在本项目中下列事件出现的概率最大,影响也是最大的。如何使得将上述事件对项目造成的影响降低到最小,是项目风险管理的主要工作。首先需要预防上述事件的发生,其次当事件发生不可避免之后,应当采取必要的、事先准备好的措施进行工作,将风险对项目目标的影响降低到可以容忍的程度。 5.1技术风险
智慧一体化管理平台是一个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在建设过程中需要与多个技术支持系统、多个业务系统之间接口。系统需要采集的数据量大、涉及的相关系统范围广,需要比较高的信息管理的专业知识。因此系统建设存在一定的技术风险,需要用户和系统建设方从系统开始建设之初,就要充分认识到该项目的技术难道,在系统调研、系统设计阶段就要进行反复论证,在系统架构的时候尽可能采用成熟的产品,借鉴相关的成功经验,同时系统的建设分步骤、分阶段进行,将技术难点逐个突破,力求将技术风险降至最低。
5.2需求风险
智慧一体化管理平台软件采购的建设是一个项目周期较长、涉及相关部门较多、数据量大、系统功能要求高的复杂系统,只能在建设过程中与多个业务部门进行沟通,才能逐步明晰系统的需求。同时,由于系统专业性较强,有些需求各业务部门人员根本不可能明确地提出,需要系统建设方根据已有地系统建设经验进行用户需求地引导。这些状况容易造成系统地需求不明确,或者系统地需求变更频繁,使得项目进展严重滞后,最后造成项目地失败。
为了能够减少该项目需求不清和需求频繁变更地风险,需要用户和公司在项目初期做好充分地需求调研,切实理解各个业务部门在信息方面的业务需求,尽可能避免对需求的误解和片面性。同时,在系统建设过程中,严格遵守项目管理的规章制度,对项目需求变更进行严格的审核与控制,以保障项目的质量和进度。 5.3协调与沟通风险
在系统建设过程中公司需要协调多个部门,与这些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可能直接影响到本项目的质量和进度。因此,建立高效的协调和沟通机制,减少相互之间的误解和拖延,是保障本项目成功实施的关键点之一。这需要各相关部门充分理解项目沟通管理的重要性,严格遵守项目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提高协调沟通的效率,降低项目协调与沟通的风险。 5.4项目人员风险
由于项目建设周期较长,技术难度大,因此项目人员压力会随着
项目的进展逐渐加大,工作效率也可能会随着项目的进展逐渐降低,造成工作效率低下,甚至会造成项目成员的不稳定。这就需要用户和公司相互理解,明确共同的目标,发挥团队精神,同时要合理规划项目进度,作到劳逸结合,提高项目人员的积极性,降低项目人员的风险。 6.测试计划 6.1测试准备工作
为保证项目的质量,我司将成立专门的项目测试小组,在项目经理的统一领导下,完成本次项目的测试工作,首先,在项目开始时,测试小组要完成测试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对整个项目情况进行调研与了解,以熟悉整个系统的整体架构和实现功能等相关情况,制定出初步的测试计划;
(2)确定测试管理工具的实施方案,对测试管理工具根据项目的特点进行合理规格;包括根据各个项目子系统的特点,制定相应的缺陷跟踪方案、版本提交计划等。
(3)保证测试人员的到位,并对测试人员进行测试管理工具和测试相关基础技术的培训,要求相关系统测试人员先进行相关系统体系结构和功能的了解,为后期的设计测试用例奠定基础。 6.2软件开发测试
本项目采用的测试种类包括:模块测试、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分系统测试、全系统测试、容量测试、压力测试、灾难恢复测试等。
在进行测试前,需要编写详实的测试方案,其中包括测试时间安
排、测试准则、测试用例、测试范围、测试目标、测试人员、出错处理流程及处理结果等内容。在测试用例中包含对异常情况处理的测试,如数据不全、数据类别有误、数据不合法等。
各种类型的测试都是采用循环往复地“测试-改进”操作,以确保问题得到完整、充分地解决地过程。 6.3建立测试环境
为了预防问题出现,如数据损坏或对系统资源地争用,需要建立一个独立地测试环境。在进行测试之前,根据测试计划中确定地时机建立一个独立地测试环境。其准备工作包括:
技术活动:如建立不同地服务器或在一台服务器上建立多个数据库实例,将相应地程序迁移到适当地程序库中;
数据准备活动:包括加载数据表,建立用户访问权限; 建立版本控制程序,保证有效地控制对系统地修改;
建立文档控制程序,保证随着系统地修改,有效地控制文档地修改。 6.4测试执行
测试执行地目的使发现不满足用户要求地任何问题,在真是地环境中,客户的工作人员按照准备好的测试大纲来对系统进行测试。
测试过程中的测试结果是非常重要的。文档可用于: 检查测试的进度;
确定测试过程是否需要改进; 分析系统是否准备就绪。
7.验收计划 7.1验收计划
由项目管理办公室组织项目承建单位、相关部门以及其他人员(技术顾问)组成验收小组,负责对项目各阶段进行全面的验收。
经过大规模的安装与调试工作,整个系统已全部实现连接,所要求的功能已全部实现。为确保系统在以后的运行中稳定、高效,没有故障隐患的存在,应当通过试运行阶段来发现存在的隐患,并解决问题。另外分析试运行阶段中系统的各项数据,并对系统进行评价和预测也是系统试运行阶段一个重要的工作内容。
项目预验完成后,系统进入试运行期。系统经过试运行稳定运行3个月后,由项目验收小组对项目进行正式验收。 7.2验收内容
系统的验收包括:系统的实用性、稳定性、可维护性、灵活性、可操作性以及系统文档、代码、规范及注释说明等方面的验收。
系统功能:逐一检查系统功能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系统性能:逐一测试系统性能指标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文档资料:检查系统建设各阶段提交的文档资料是否齐全、合格。 7.3软件系统的验收
验收方法:开发的软件通过用户验收测试进行验证。软件验收根据软件满足规定的验收合格标准进行判断。
验收标准:验收标准是在用户正式接收开发的软件并认为软件满足合同要求之前必须满足的条件。本文档中定义的所有验收标准是基
于定量的和可度量/可观察的条件。
验收合格标准 1、测试准备
(1)用户验收测试文件包括对项目确定的所有软件功能的测试程序。
(2)进行测试之前,用户方必须认可用户验收测试文件。 (3)用户方已经认可测试数据。
(4)用户方已经指定和皮装用户验收测试文件的测试人员。 2、测试执行
(1)测试由指定的测试人员来进行; (2)所有的情况都必须得到测试;
(3)在测试过程中,测试人员必须记录所有测试结果; (4)测试结果由指定的测试人员签字; (5)用户方必须接受验收测试报告; 3、测试结果
测试结果说明软件满足下列要求:
(1)在认可的外部设计文档中表述的功能要求; (2)在认可的系统描述文档中表述的非功能要求; (3)质量要求:
测试过程中发现的所有错误都必须记录下来; 对错误进行分类和确定级别;
报告的错误得到修改/处理,或修改错误的计划得到同意;
4、验收标准
如果软件系统满足所有验收合格标准,而且没有出现S3以上级别的错误,用户将正式接收该软件系统。 8.培训方案 8.1培训目标
为确保系统投入使用后,能够稳定、良好地运行,达到建设预期的目的,将对用户相关人员进行全面、细致的培训工作。
本项目人员培训,是指对系统的使用人员、开发、系统管理人员进行培训。目的是使该项目的受训人员充分具备系统安装、配置、使用和故障处理的能力,了解与项目相关的系统软件和操作环境,以及对系统设计及其相关业务的认识,以便更好的开展工作。经过培训,保证用户方人员能够独立进行使用、管理、维护和日常处理,保证系统正常、安全的运行。 8.2培训方式
本项目培训包括:厂家培训、维护培训、使用操作培训几部分,由项目使用主要产品厂家和我司向用户提供培训。 8.3培训对象
用户方本系统操作人员、技术人员、系统管理人员。 8.4培训地点与环境
由用户方制定地点,我司搭建培训环境。 8.5培训计划内容
1、用户培训
培训项目 参加培训人员 培训时间 培训人数 教师 描述 操作人员 3天/期 3-5人 1人 通过培训,使操作人员了解应用系统及设备的结培训目的 构、工作原理,掌握正确使用与操作和排除一般故障的能力。 结合系统操作说明书进行讲解; 应用系统及设备结构、工作原理; 课程 功能操作培训; 业务管理培训; 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培训; 培训教材 2、系统管理人员培训 培训项目 参加培训人员 培训时间 培训人数 教师 培训目的 用户手册、产品使用手册 描述 应用系统管理员 1天/期 3人 1人 使系统管理员对各种应用系统软件的安装、配置、优化、管理有一定的了解,可以进行日常的
系统维护工作; 结合系统管理需要讲解; 结合应用系统二次开发所需知识讲解; 课程内容包括: (1)开发工具使用 (2)应用程序原代码解释 课程 (3)编译、链接、生成可执行文件培训 (4)中间件开发介绍 (5)数据库开发介绍 (6)应用系统体系结构、逻辑流程说明 (7)应用系统软件管理、维护制度,系统管理、维护的步骤、方法 培训教材
系统管理手册、产品使用手册、自编教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