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综论
浅谈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张宝锋
(辽宁省教师培训交流中心,辽宁沈阳110032)
摘要:本文着重论述了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并强调美育在现代教育中只能加强,不能忽视。
关键词:美育;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0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8609(2005)09-0052-02
一、美育有利于审美想象、直觉与创造力的培养
创造力是人类最可贵的素质之一,也是人的基本素质。它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创造新的产品,其中包括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这也是人类与动物最根本的区别。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创造史。人类在不同活动中的创造力虽然在形式与内容上有所不同,但却是相通的,不仅如此,其中人类在审美活动中的创造力对人类整体的创造力培养还起着一定的作用。
想象是审美心理中最重要的环节,也是审美创造力的主要表现。从某种意义上讲,审美活动的本质就是想象。想象不同于联想,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与之相关的另一事物,只是扩大了人们心理活动的范围,不创造新的事物。而想象中所用的材料可能是现实中有的,但它的组合绝对是现实生活中所没有的。西方美学史上最早提出想象的古罗马学者斐罗斯屈拉特说: 想象比起摹仿是一种更聪明伶巧的艺术家。摹仿只能塑造出见过的事物、想象却能塑造出未见过的事物。!
[1]
领就是想象,想象是创造性的。所以,审美过程和艺术创作过程本身就是创造力的锻炼。经过这种锻炼,不仅想象力丰富了,而且思维也得以全面的发展与促进。
科学研究工作的思维方式通常被认为是逻辑推理,它也可以创造新的东西,但它的创新是有限的。而形象思维在英文与法文中写作 IMAGINATION!,与想象是同一词,可见它创新的程度是逻辑思维无法比及的。形象思维虽然不是审美专用的,但是审美以形象思维为本质,因此,审美也就成为培养形象思维能力最好的途径。而美育恰恰是通过观察、思考、表现去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激活学生潜在的想象力。从而开发他们智力,为将来的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除了审美想象力对创造力培养的重要作用外,审美的直觉力也对创造力的培养有重要的作用。直觉在审美中不是简单的感觉,它具有理性的因素,因而又称为理性直觉。而理性直觉是最富有创造性的。人的直觉具有超前性、超越性,具有极大的创造潜能。直觉当然不只是审美活动才有的,作为人的一种基本的思维素质,它体现人在各种活动之中。但是,审美活动中直觉最多,而且最丰富、最奇妙,这也是大家公认的。审美直觉在艺术美的创造与欣赏中得到充分的体现。我们通常将艺术创造中的直觉称之为灵感。艺术家一般都是审美直觉最强的人,其不同凡俗的艺术构思通常得力于灵感。科学研究虽然是最理性的工作,但也需要直觉。爱因斯坦说: 有时我感到是在正确的道路上,可是不能说明自己的信心。!这就是直觉。科学创造中那些超乎寻常的观点常常不是逻辑推理所得,而是直觉所得。伟大的科学家都重视直觉。1909年9月在一次科学会议上爱因斯坦提出一个实验方案,以说明光量子假说。当时有很多著名的科学家,包括普朗克在内不同意他的假说,但是爱因斯坦仍然
可以说,创造新事物是想象最本质的特点。审美心理
是很丰富的,有感知、理解、联想与想象。前三者不是审美活动特有的,真正体现审美心理特点的就是想象,想象丰富的人,审美感受就丰富;反之,就贫乏。
因为审美心理的特点就是想象,而想象与创造力又是密切相连,所以审美对创造力的培养所起的作用就不言而喻了。众所周知,作家、艺术家是最具审美力的人,这与其所从事的工作有着必然的联系。艺术最重要的品格就是创造。正因为艺术是独创性的工作,所以康德将它派属为天才。他说: 天才就是天赋的才能,它给艺术制定法规!, 天才是和摹仿的精神完全对立着的![2]黑格尔也认为最杰出的艺术本
作者简介:张宝锋(1966-),男,辽宁建昌人,辽宁省教师培训交流中心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学生素质教育与培养、师资队伍建设、人才管理。
52
坚持,他说: 这个方案由于它的直觉性对我似乎特别具有说服力。![3]想象力与直觉力是审美培养人的创造力最主要的途径。因此,重视审美与创造力的培养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部分。
二、美育有利于审美情感与爱心的培养
爱心是人非常重要的素质,它是人性的基础,是善的基础。一个没有爱心的人,是冷漠的,是与社会脱节的,无论他拥有多少财富与知识,他都是贫穷的。就社会来说,爱,是维系社会的心灵纽带。理想的和谐的社会,应是充满爱心的社会。
培养爱心,当然不只是美育的任务。各种教育都应将它纳入其中,但美育对爱心的培养有着特殊的作用。因为,说到底,审美就是爱心的流露。美感,其实就是一种爱感。没有对审美对象的爱,能有对审美对象的审美吗?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青山妩媚,是因为爱青山; 相看两不厌,只是敬亭山!,为什么会不厌呢?也是因为爱;我们常用 情人眼里出西施!来说明美感的主动性,情人眼中的人为什么最美呢?不正是心中有爱吗?所以说,人在审美中,是将自己最善良的最美好的情感(其中最主要的是爱的情感)赋予了对象,因为,审美是完美人性的闪光。具有丰富爱心的人必然是审美感受丰富的人,反之亦然。
审美的爱比道德的爱要丰富,因为道德的爱一般只对人,审美的爱不只对人,还对自然。道德的爱还讲功利,讲是非;审美的爱,有时连功利、是非也略去了,因而它更广泛,在某些方面也更深刻。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讲过一个故事。小学生奥列霞是很喜欢蝴蝶的,每天清晨都要到花园里去看蝴蝶。然而,当课堂上老师说蝴蝶是害虫后,她对蝴蝶的感情受到了伤害。虽然,她还是忍不住要去看蝴蝶,但只能悄悄地看了。这故事说明,真、善与美是不同的,从自然角度来说,蝴蝶是一种昆虫,它属于真,与情感无关,无所谓爱恨;从功利角度来看,它是害虫,它属于善,与情感有关,对它应是恨;从审美角度来说,它是一种美丽的生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抛弃它是否是益虫的影响,它属于美,对它应是爱。奥列霞的情感世界发生了矛盾,故而惶惑了。其实,对蝴蝶的三个角度都应该肯定,不能只取一个方面。
审美与道德都讲爱,这两种爱有相通的地方,美一般以善为前提,因此审美的爱有助于道德情感的培养。这叫做以美成善,以善成美。美育与德育在这里,实际是互为手段的。三、美育有利于心理调控力的培养
美育在培养人的心理调控力方面有它独特的作用。这是因为,审美是讲超越的,审美的超越有多层意义,就它对培养良好的心理调控力来说,主要有以下两点:
1.对物质功利的超越。审美主要是一种精神活动,它追求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与愉悦。它对于物质功利必须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即超越。在实际生活中,对于同一件事,其实可以从不同角度去看。提出 心理距离说!的布洛举了一个例子:海上遇雾,从功利上看,耽误行程,心情糟糕;但是如果换成审美的角度,则大不一样,首先不要去考虑对行程的妨碍,只把它当作风景,这时,大雾就要变得很美了,心情
也就愉快起来了。这种对功利存而不论,换用审美眼光去看问题的人生态度,其实就是一种心理调控。
2.对主客对立关系的超越。这里说的主体是指人类、群体和个体;客体就是自然。主客两分,对人类的进步发展有重大意义。强调主客两分是西方哲学的重要传统,它的优越性是明显的。但局限性也是存在的。这相对忽视了人类与自然的统一,群体或个体与对象的统一。而中国古代的 天人合一!,则重视主客两合,即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的和谐,两种学说不是绝对对立的,只是在不同的活动中,发挥的作用不同。
就功利活动来说,更看重主客两分。比如人类改造自然,人为主体,自然为客体,人以主体的身份去认识、改造自然这一客体。一方面给人类带来巨大利益,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另一方面,由于对自然的大肆掠夺,造成生态失衡,又给人类带来严重的灾难。用主客两分,使我们对功利性的活动看得更清楚、更透彻,避免不计后果的蛮干。但就人与人之间过于强调主客两分,易造成人际关系的紧张。与之相比,审美活动更重视主客两合,物我一体。中国美学讲究 神与物游!、 物我两忘!,将这种快乐称之为 至乐!。实际上确实如此,当你沉浸在审美的境界之中时,你与审美对象的对立在无形之中泯灭了,你仿佛成了对象,对象也化成了你,这时,人是最愉快的。
此外,审美也有构造和谐的重要作用。古人云: 乐极和,礼极顺,内和而外顺,则民瞻其颜色而勿与争也,望其容貌而民不生易慢焉!, 大乐与天地同和!。康德曾经假设审美有普遍可传达性,其原因是:人有一种共通感。你认为美的,别人也会认为美。按他的观点, 美是不凭借要领而普遍令人愉快的。!审美的这种社会性、全人类性的本质,有利于个体心理调控力的培养。通过审美,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谐了,不只出于生态保护的愿望,还出于审美的愿望,人自觉地去爱护大自然、珍惜大自然。通过审美,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和谐了。个体自发地调动心理的潜能,去调整好与对象的关系,多一份同情,少一份冷漠;多一份理解,少一份相怨;多一份宽容,少一份狭隘。在和谐的美丽世界里,一切都可以激发人们无限的想象与创造,去完善我们的生存空间,去探求人类的未知,目的就是要使我们的世界美丽。这就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循环,而这些,从某种意义上说,要归功于美育对人的培养。
综上所述,美育作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提高人的全面素质和精神境界,以及治国安邦,移风易俗的一种特殊的教育手段,在现代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不容忽视,这不仅是从教育功能上考虑,也是全面贯彻素质教育方针的要求,对于从根本上改变目前中国青少年的文化情趣具有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参考文献:
[1]陈望衡.美育与素质教育[J].教育研究,2001,(7).[2]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M].商务印书馆,1987.161.
[3]库兹涅佐夫[苏].爱因斯坦传[M].商务印书馆,1988.207.
(责任编辑:刘桂荣;责任校对:王少媛)
5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