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昕;李士心;曹阳
【摘 要】伴随着互联网产业的快速发展,在线教育这种新的产业形态的出现为人们开辟了一条高效、方便的学习通道,它突破了线下教育以教师、教材为中心,耗时费力、信息容量小等缺点,给人们进行技能和语言的学习提供了极大便利.探讨在线教育的发展现状及优势,并针对其局限性提出合理化注意事项. 【期刊名称】《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年(卷),期】2018(000)014 【总页数】3页(P118-120)
【关键词】在线教育;传统教育;互联网+;线下教育 【作 者】李开昕;李士心;曹阳
【作者单位】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电子工程学院;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电子工程学院 300222;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电子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G712 1 前言
随着“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提出,身边越来越多的传统产业、传统技术及服务正逐渐被网络所改变,中国将全面迎来互联网的全胜时代。与此同时,中国的教育产业正经历一场以互联网为核心的大变革,一间教室、一面黑板、一本教材的传统教
育模式正逐步发生变化,应运而生的是一种全新的教育形式——在线教育[1]。 2 在线教育概述及发展现状
在线教育,一般指的是一种基于网络的学习行为。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今天,网络的使用早已成为常态,与人们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而教育更是个永恒的话题,关系着人一生的发展。互联网与教育行业的结合绝非偶然,从本质看,教育是知识和信息的传播,互联网是信息传递与交换的载体,二者的方向本身就是一致的,它们的融合是顺应时代的必然。
2015年3月5日,“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提出,将“互联网+教育”提升到国家的层面,直接促进在线教育领域在我国的迅猛发展。近些年,各种各样的在线教育机构层出不穷,涉及义务教育、大学教育、留学教育、成人教育、老年教育、职业培训等所有阶段,其中传统教育巨头如新东方、学大教育等积极运作也,不乏互联网大佬的参与,如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甚至还有很多与教育行业没有关联的企业进驻[1]。资金的疯狂鞭策使在线教育发展非常迅猛。据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16年在线教育市场规模已达到1560.2亿元,同比增长27.3%,预计之后几年增长速度仍将保持在20%左右。依据公开数据,结合艾瑞咨询模型核算,2012—2016年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如图1所示。 图1 2012—2016年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亿元) 3 在线教育的优势
与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相比,在线教育具有效率高(可碎片化学习)、使用方便(不受时间、地点限制)、教学资源丰富、学费便宜、学习低门槛等特点,它是对线下教育的补充和颠覆,主要优势如下。
灵活随意,开放共享 在线教育最大的优势就是它灵活随意的学习形式。学习者只要有网络和智能设备,无论任何时间和地点,都可以自由选择学习课程及章节。这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线下教育按时按点按顺序的教育模式,使学习者能够根据自身
的精神状态选择时间段进行自主学习,从而起到增加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良好回馈。
同时,在线教育提供了一个开放共享的平台,学习者在进行学习时,不再受传统教育答疑难的局限,遇到问题可及时通过网络链接查询相关知识点解答,也可浏览他人的课堂笔记、学习技巧或总结反思辅助学习。在线教育实现知识传递固有形态的转变,突破了教育时空的界限,使知识的传播更加快捷[2]。
教学资源丰富,信息容量大 传统教育中,教学资源大多是以文字、图片、音视频、动画等多种媒体以线性排列方式呈现给学习者,这种方式虽然系统性很强,但灵活性显然不够。在线教育的教学模式将多种媒体按照教学需求整合在一起,以超文本的方式呈现,兼具系统性和灵活性。这种基于Web的教育教学,能够形成一种更直观易懂的教学情境,促使学习者能对知识进行多方面、多角度的理解与掌握。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网上的教学资源呈爆炸式增长,丰富的教学资源可以满足不同群体的学习要求,给学习者提供更多选择和思考的空间,使得教育更具有个性化和针对性,促使学习者根据自身需求选择更为合理的教学资源。 学习门槛低、课程花费少 一定程度上,在线教育避免了区域、物质等造成的教育师资分布不均的难题[3]。对于一些偏远地区的学习者而言,优秀教师的课程不再是大城市学习者的福利,只要一根网线,他们同样可以享受到优质的教学资源,这大大降低了教育的门槛,摆脱了文凭的桎梏,增加了教育的公平性。
再者,相对于传统教育,基于互联网的在线教育因大大省去教室租赁、学校水电费等诸多费用,边际消费几乎为零,加上在线学习者灵活随意的选择方式以及各在线机构的激烈竞争,这就为在线教育各种各样的低价甚至是免费的形式提供了理由。很多在线教育机构推出多种形式吸引学习者的目光,如个别普通课程免费、精品课程收费,前期课程免费、后期课程付费,录播课程免费、直播课程收费等,使得学习者花少量的学费即可享受优质的教学,性价比很高[4]。
4 在线教育发展的几点注意事项
增加反馈监督评估模式的必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沟通和反馈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必不可少的环节。缺少这一环节,教师不知道学生理解的程度,不知道哪里出了差错,从而无法及时调整;而学生遇到不明白的问题没有得到及时解答,就会对接下来的学习产生障碍,大大影响学习效率[2]。沟通和反馈恰恰是在线教育最大的弱点:独自在电脑前学习的在线教育对象不能及时和授课者沟通,而授课者也不能及时了解教育对象的掌握情况。所以,在线教育模式中增加反馈监督评估的必要性可想而知。
目前,很多大型教育机构增添了反馈监督评估系统,抓住学习者学习前期、中期、后期等关键环节,提供相应的监管跟踪服务、学习模拟评估测试。同时,学习者可通过APP对重难点进行实时问答,及时处理学习过程中的难题,查漏补缺,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提升课程质量是在线教育发展的关键 在线教育的学习者都是独自在电脑前进行学习,比起传统教育而言,他们会因为缺少学习氛围而感觉枯燥,产生对学习的倦怠情绪;加之没有教师的监督指导,学习全靠自觉,自制力不强的学习者一般很难坚持如期完成课程。因此,提升在线教育的课程质量,推广更多有吸引力的精品课程,成为在线教育发展的关键。在线教育对教育者有着更高的要求,它需要在线教育者投入比传统教育者更多的激情和幽默感。优秀的在线教育者可以把复杂的知识讲解得深入浅出,抓人眼球,擅长运用周边的一切事例帮助学习者理解,提升学习者的学习热情和对知识的理解。
注重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著名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1946年发现并提出学习金字塔理论,将其变成柱状图,如图2所示,图中指标“学习效果保有率”为学习者一天过后还能记住内容的多少。从图2中看出,如果学习由教师单纯讲授、学习者单向被动听讲构成,学习者一天过后只能记住学习内容的5%,绝大部分内容都会
被遗忘。可见,教师单方面讲授的学习效果是很差的,然而这却是目前在线教育的主要构成形式。
图2 不同学习方式的学习效果保有率
学习的目的是掌握知识,各在线教育机构应注重教学方式的多样化,通过设置课堂讨论模块、习题练习模块、课外知识拓展模块、学习者互助模块等创新性模块,丰富学习者眼界的同时提高知识的重复率,辅助学习者所学能真正掌握。 在线教育不是对线下教育的简单复制 目前,大多在线教育机构只是简单地将线下教育方式复制到网络平台上,学习者坐在电脑前观看视频进行学习。这种方式不但没有发挥在线教育灵活的优势,还将缺乏沟通反馈这一缺点放大了。在线教育作为远程教育的一种,如果仅仅做到单纯将录制好的课程放到网站上,这一形式与之前的广播电视教育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差别,只完成了单向的播放,而忽视了双方的沟通。
在线教育不同于线下教育,教育方式也应该和线下教育模式区分开来,它不仅仅是对教学方式的互联网化,课程内容、传播形式和思维方式都应是互联网化的,即依托互联网,通过网上教学设备将高品质教学课程实现几何级传播。教育机构在教育产品的研发上应该跳出传统的学习方式,注重互联网的双向优势,扬长避短,发挥在线学习的便利性和自主性,为网络教学量身定做全新的、不同于线下教育的网络教学产品,促进在线教育健康良性发展。
注重学习者体验,以学习者为中心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从不同学习者的个体差异性来看,每个学习者应得到与之适合的学习方式,才得以保证最佳的学习效果。但从目前的在线教育形式来看,单纯复制线下教育模式而没有针对性地对学习者制定适合的课程内容,个性化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也就很难符合学习者自身的学习特点及需求。而课堂内容针对性的欠缺,最终的教学效果也就不尽如人意[5]。学习者是教学过程的中心,注重学习者的体验有利于教学工作的展开。在线教育机构可有
根据地收集用户需求、兴趣、知识水平等相关信息,开展个性化小班教学或一对一服务,明确什么才是学习者最关心的,再有针对性地提出教学培养方案。 5 结语
在线教育的发展热火朝天,获得越来越多人的认可与使用,这对教育信息化来说既是挑战更是机遇。面对变化,不能故步自封,应主动把握在线教育发展动态,对热门产品的特点、学习者的需求、学习者兴趣爱好等进行长期调研及分析,取长补短,对症下药[4]。目前,国内的在线教育还没有形成一种比较成熟的模式,许多借鉴而来的国外在线教育模式也不一定适应中国市场,所以必须看清我国在线教育的优势与局限,切勿盲目跟风,只有这样才能拨开在线教育市场的迷雾,开拓出真正符合用户需求的在线教育产品,找到正确的前进方向。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王晨,刘男.互联网+教育: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大变革[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5. [2]武晓琼,邢艳芳.在线教育发展路径探析[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5(1):87-90. [3]严慧.浅析在线教育培训的优势、问题与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4):19-20. [4]管佳,李奇涛.中国在线教育发展现状、趋势及经验借鉴[J].中国电化教育,2014(8):62-66. [5]梁宝贵.浅谈在线教育产业发展现状与产品设计[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4):30-3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