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建湖县育红实验小学教育集团 朱建兰
【摘 要】 从古人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到今天的“教书育人”,无不渗透着“道德”的教育。正因为有了“道德”,才会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豪迈,才会有“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壮志!一个人的成长时刻要受到“道德”的规范,“道德”的光辉的引诱,假恶丑让人卑劣渺小,真善美让人崇高伟大,而这些“道德”的形成无不浸透着语文教师的心血。
【关键词】 道德;情感;语文;语言;流淌
新课改下的教育就是运用教育手段,对人的素养的形成、发展给以积极的影响,使其符合一定社会的需要的教育。新课改下的教育的范围很广,就小学语文学科的特点而言,首先是学生的素养。语言文字是人们用以传道、表情、达意的社会交际工具。然而小学生学习的语言材料是典型规范的语言作品,特别是新课改下新编教材中的课文,更是如此。学生通过学习文本,了解和初步掌握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规律性,也就接受了其包含的思想教育。实际上,人们正是通过评价课文思想内容的好坏得失,来评价语言文字表达形式。由此可形成这样的共识:学生道德情感教育的内容,蕴涵含于平时的语言文字训练中。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遵循教育情感教学规律,使学生不但学文,还学会做人。
一、感受内涵,体验情感
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有一句古诗也揭出了它的内涵:“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就是说要悄悄地潜入,无声地滋润,在不知不觉间使学生接受。许多文本的作者在写作时,就把思想性渗透在精心组织的语言文字中,所以在教学时的思想教育必须通过分析具体的事件、情节、人物的动态词语来渗透道德情感教育。在教学中,把这些词语板书下来,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通过比较分析,学生就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道德情感方面的教育。同时,学生在朗读文本之中也可渗透道德教育。例如,《水》中有雨天,人们快快乐乐地洗澡和母亲用一勺水为四弟兄解暑纳凉的情境描写再现那个场面,使学生不仅体会到缺水村子人们对水的渴望,从中让情感拨动,而且可以感受到文本中反衬法的描写,通过“痛痛快快”衬托水的珍贵,缺水的苦涩,从意境中去体会。
二、品味语言,感悟情感
语文教材中的道德情感因素是语文素养提升的基本途径,小学语文道德情感的规律与阅读教学的规律是一致的。阅读以理解为开端,道德要先悟道明理。从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入手,进而悟道明理,两者应统一于教学过程之中。在感悟语言文字表达,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课文中表情达意较深刻的字句、段落,品味揣摩。文本的中心既表明了作者要表达的观点,又揭示了人生的意义,如果捕捉到了文本的中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渗透也就寓于其中了。只有熟读文本才能捕捉到中心,从而去精思这其中的意味,然后进入语言文字为他们提供的意境中,由此产生崇高感、道德感。例
如,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具有典型育人意义的大致有以下几种:如何做人:《谈礼貌》《陶校长的演讲》《小马过河》等篇章。惩恶扬善同情弱者:《狼和小羊》《掌声》《苹果里的五角星》等。培养道德情趣:《海上日出》《鸟的天堂》《桂林山水)《瀑布》等。开拓视野:三、入情入境,品味情感
教师要引导学生披文悟情,使学生受到教材中高尚、健康的情感感染。要善于发现作者情感活动的印记,在细细体味的基础上,使学生产生共鸣。如《詹天佑》中詹天佑身先士卒,带领工作人员进行实地勘察,是他们热心为国家争光的体现。《猫》中的几朵小梅花,是作者喜爱猫的情感推动了美好的想象。
教师以情激情。教师在备课时要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教学时要进入“角色”,教得情真意切,通过语言体态、表情把自己的情感传递给学生。如《手术台就是阵地》中,由于本人被白求恩不顾个人安危的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感动,教学时语言充满崇敬之情,学生的情绪被感染。
创设情境,采取生动的形式激发学生的情感。如《十里长街送总理》《桂林山水》《草原》等文章,采用图片、多媒体等手段创设形象或烘托气氛,入情入境。实践证明,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是与道德教育“联姻”。
四、挖掘美点,升华情感
所谓审美即道德情感教育。它是整个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德、智、体诸方面的教育相辅相成,融为一体,而又自成体系。它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能起到育德、益智、壮体的积极作用。语文教材蕴含着很多美的因素。如语言文字美、场景美、意境美、形象美、韵律美、结构美等。所以,我们教师备课要注意挖掘教材中的美点,并根据这些美点所反映的美的性质,确定课堂实施美育的方法。比如境界和思想活动陶醉了,更蕴含着赞美的思想感情。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大部分文本的思想教育性,并不是浮在文字表面上的,有的借景抒情,有的托物言志,有着“似有若无,若无似有”的含蓄性,它们均具有平中见奇、言浅旨深、语近意远、意在言外、音在弦外的特征。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才能体验其隐含着的丰富内涵,深领其写作意图,从而最充分地发挥文本的审美教育性。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的方法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灵活应用巧妙安排,使学生学得精、学得活,还要通过老师的言传身教和丰富多彩的学习形式和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良好审美情感。
总之,语文教学中的道德情感因素是客观存在的,但它不可能自发地形成对学生情感的影响。只有把这些因素在教学过程中优化组合,滋润渗透,才能发挥其结构功能,体现语文教学的道德职能。所以,我们要发挥语文教学本身的优势,寻找与道德情感教育的最佳结合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87语文园地《梦圆飞天》《神奇的克隆》《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等。
《庐山的云雾》这篇写景散文,读后有身临其境之感,孩子们被这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