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突发地震灾害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考验和灾后重建的对策

2020-12-28 来源:易榕旅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决策咨询iR})2008年・增刊 突发地震灾害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考验和 灾后重建的对策 肖晋黄正定高静韧 摘要:突发地震灾害的预防、处理和应急能力是检验每一个国家和政府的办事效率和执政能力的关键所在。 地震虽然不能预测但灾害是可以预防的,在灾害来临时如何科学的规划、积极的应对、经验的借鉴和快速重建, 应该成为政府部门强化管理和房地产商服务社会的重中之重,要以科学发展观为导向,以人为本,最大限度的化 解灾情和降低损失。 关键词:突发地震;灾害考验;社会责任;SE作效率 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的 律的复杂性。通过国内外专家近一个世纪的研究, 特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 现在逐渐认识到地震孕育、发生、发展的过程十分 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地震发生后,在 复杂,不同的地理构造环境、不同的时间阶段、不同 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军 震级的地震都显示出相当复杂的孕律过程;三是地 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各地区各部门 震发生的小概率性。全球每年都有数不清的地震 各方面紧急行动、全力以赴,灾区广大干部群众不 发生,有些还是比较大的地震。但是对于一个地区 屈不挠、奋起自救,全社会奉献爱心、倾力支援、踊 来说,地震发生的重复性时间是很长的,需要几十 跃捐献,形成了抗击地震灾害的强大力量,开展了 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进行科学研究需要统计样 规模空前的抗震救灾斗争。为了彻底打胜这场抗 本,而这个样本的获取非常困难。由于上面三种原 震救灾的伟大胜利,中共中央政治局于5月26 El 因,地震预报到目前仍是世界难题。 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 (一)地震变化的多样性决定了地震前兆确定 作。会议指出,当前,抗震救灾形势依然严峻,任务 的困难性 十分艰巨,仍处在刻不容缓的紧要关头。我们要坚 自然界一场地震一个样,使得地震预报难度很 持以人为本,在继续做好被困群众搜救工作的同 大。按照以往的经验,我国地震活动以20年左右 时,把安置受灾群众、恢复生产、灾后重建摆在更加 为一个周期,呈现出10年活跃、1O年平静交替的状 突出的位置,扎扎实实做好抗震救灾各项工作。 态,而在此次四川汶川地震以前出现的长时间、大 一、准确与及时的预测地震仍是世界难题 尺度的地震平静状态实属罕见,令专家担忧。这次 进入二十一世纪,尽管全球的科学与技术的研 地震既没有大范围的宏观异常,即不需要通过仪 究和发展水平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和提高,但是目前 器,凭人的肉眼就能观察到的地震异常,如老鼠满 地震预测仍然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为什么是世界 地跑、鸡往树上飞、狗狂叫、地下水冒泡等,也没有 难题?它是由三方面因素所决定:一是地球的不可 出现丰富的前震活动,这两项都是地震预报的重要 人眭。俗话说:上天容易人地难,我们对地下发生 因素。四川汶川地震是我国从1966年开始搞地震 的变化,只能通过地表的观测来推测;二是地震孕 预报以来,得到震前信息最少的一次,这也表明了 作者简介:肖晋(198 ),男,山西临汾人,中国智密所上海分所室主任,美国加州访问学者,研究方向:管理科学;黄正定 (1952_),男,浙江温州人,上海华通机电集团董事长,研究方向:企业管理;高静韧(1957一),男,上海人,上海高氏外汇咨询 公司,研究方向:市场经济。 33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四川汶川I地震的复杂性。 地震以前出现动物习性的异常,在地震历史上 有很多记载。但是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也是很多 的,地震是这些异常现象出现的原因之一。比如蟾 蜍出来很多,这种情况除了跟地震有关以外,跟气 候因素、天气条件都有关,所以这种情况跟地震有 没有联系,或者说跟地震发生有没有密切关系还需 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从古到今的记载,大部分大 地震之前都有动物异常的记载,有些专家也做过这 方面的研究,动物出现异常以后,跟地震的关系非 常复杂。我们现在还没有能力完全准确的判断这 些动物异常是自己有病了、是环境变化了,还是气 候变化引起的异常变化,还是跟地震直接有关系, 这些问题都还在研究。 (二)目前世界科技水平只能对一定类型的地 震做出预报 根据目前世界科技水平和对地震学的研究,当 前世界各国只能说对一定类型的地震,在特定的地 区内,作出一定程度的预测。所谓一定类型的地 震,是指有一些实际发生过的震例可借鉴。特定地 区是指监测能力比较强、而且所发现的异常相对比 较丰富,这样有可能作出一定程度的预测。但是, 有大量的地震,地震前没有掌握到足以能够判断的 前兆依据,或者这种地震的前兆很不明显,这样就 很难作出准确预测。 根据我国对于地震预浸4的实践和探测,深深感 到地震的孕育过程非常复杂,地震的类型也非常多 样,有些地震有比较明显的前震,也就是说它发生 大的破坏性地震之前,会表现出来地震活动的异 常,有一系列的小震活动首先发生了。比如说1966 年的邢台地震,1975年的辽宁海城地震,主震发生 前有一系列的小震活动,就是警告人们可能要有大 震发生。我国当时有一个口头禅叫做“小震闹,大 震到”。也利用了这样一个规律,使我国成功地预 报了海城地震。但是这样的规律很有局限性,有很 多地震并没有这样一个明显的过程,比如说1976 年的唐山地震,主震发生之前没有这种前震现象, 同样使得地震发生时损失巨大。这一次四川汶JiI 地震也没有明显的小震活动。 (三)地震科研和地震预报仍是我国和世界亟 待解决的科学难题 面对世界各国每年发生的诸多使人类生命和 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地震灾害,及时的预测和准确 的预报仍是研究方向。在地震预测方面难度非常 《决策咨’向通讯)2oo8年・增刊 大,地震预测科技人员压力和负担也是相当重的, 面对一次次使人类遭受重大损失的地震遭害,世界 各国的地震学研究者和从事地震相关的工作者也 感到非常惭愧和非常内疚,特别是当地震发生的时 候。面临这个难度,只有拼命努力工作。各个国家 都把地震预测作为一个科学探索,地底下到底是什 么结构,如何进行地震过程观测,都设置了一些实 验场,取得了一些经验,上升为理论,慢慢解决地震 预报的问题。我国多年来采取了边观测、边研究、 边预报的办法,把地震预报作为一个国家任务来对 待。 经过几十年的工作,我国地震工作者们积累了 很多资料和经验。建立了许多地震测试和预报的 台站,建台站的目的是为了捕捉地震,积累一个一 个震例,然后再总结经验,并把这些经验上升为理 论,同时通过基础研究和探测逐步形成对地震科学 理论、科学规律方面的一些初步认识。但是要成功 预报地震,我国需要不断地努力。与此同时,我国 为预防地震,在房地产开发和建设的过程中,提出 了《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技术要 点》等一条列专门针对预防地震的专项法规和条 例,为我国预防地震做了诸多有益工作。然而,真 正要做到有效的预防地震,不光需要我国政府和地 震研究和从业人员的决心和信心,还得经过以科学 发展观导向的不断专研和提高研究水平的提高,以 及我们认知自然和地震的能力的加强。 二、抓紧着手灾后住宅建设 四川汶川的救灾还在持续,但灾后重建的大幕 已经开启。2008年5月21日和5月22日两天内, 首批6OOO套安置房已经起运灾区,6月30日前到 达25万套,三个月内到达100万套。5月21日,温 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第l1次会 议,研究受灾群众生活安排、防范次生灾害等工作。 会议决定,把早先敲定的7月10日前完成25万套 过渡安置房建设任务,再提前lO天完成。此前的5 月18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已经召开各省市建设 部门负责人支援四川地震受灾群众过渡性简易住 房会议,决定组织100万套过渡房。5月19日,住 房和城乡建设部召开过渡安置房生产企业负责人 会议,与33家生产企业和建筑设计单位负责人研 究过渡安置房的标准等技术性问题。 (一)灾区过渡安置规划已经出台 妥善安置四川汶川大地震灾区1400多万被转 移的灾区群众,是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决策咨询通讯>>2oo8年・增刊 军委主席胡锦涛高度关注的问题。继3天前赴浙 江省湖州市考察救灾帐篷生产情况后,胡锦涛又于 5月24日来到河北省廊坊市,实地考察救灾过渡 安置房生产情况。胡锦涛就过渡安置房建设提出 四点要求:一是要挖掘生产潜力,克服各种困难,千 方百计增加产量,努力完成过渡安置房生产任务。 二是要把质量放在首位,符合防震、防火、防水、通 风、采光、卫生等方面的设计要求,坚持质量不合格 决不出厂。三是要抓紧抢运装配,运输部门要扩大 运力、特事特办,优先保证生产出来的过渡安置房 第一时间运往灾区;装配企业要及时组织队伍赶赴 灾区一线,迅速把过渡安置房装配起来,让受灾群 众尽快住进去。四是要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部 门要为过渡安置房生产企业提供服务,帮助这些企 业解决原材料供给、零部件配套和流动资金等问 题,为他们按期完成中央下达的任务创造有利条 件。 四川省建设厅已经在5月24日完成制定并下 发了《关于做好四JlI地震灾后过渡安置房规划的通 知》和《四JlI省“5・12”地震救灾过渡安置规划导 则》,对灾区过渡安置房的选址定点、建设标准、基 本配套设施等提出了具体要求。截至5月25日6 个重灾市州已建成过渡安置房1225套,其中省外 援建427套、省内统筹组织建设529套、社会援建 169套,有100户受灾群众开始自建房屋。德阳市 完成第一批7万套活动板房的选址定点工作,江 苏、天津、深圳等地援建的活动板房项目已在绵竹、 什邡正式启动,已运达现场1348套。湖北省援建 雅安的活动房板材已经运来4215.52平方米。绵 阳市制定了首期7万套临时居住安置区的选址方 案,北京、山东援建的首批690套材料已运抵安县 和绵阳城区;北川县已有1万多名受灾群众返乡开 展家园重建。浙江省援建青川县的材料已到200 套。广东省援建汶川县的首批550套材料已有250 套运抵汶川,另300套正在运往映秀镇。上海首批 350套过渡安置房已抢先于5月28日在绵阳建成 并正式投入使用。由于过渡安置房需要保证3至5 年的使用,因此除了房屋结构的规范搭建外,安置 基地的生活污水处理、小区道路规划、网络通讯连 接、道路照明设置等市政配套都是必不可少的,上 海援建人员正动足脑筋、想尽办法将这些配套工作 落到实处。 (二)迅速建设100万套过渡房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在5月16日在 国务院新闻办介绍:我国5月l2日发生的地震仅 四川省倒塌和损坏的房屋就有4O0多万间。另据 四川抗震前线指挥部的信息,地震后需要移民的就 达400万人,这些对灾后重建是个极大挑战。要解 决临时住所,四川全省仅有l0万顶专用帐篷,缺口 极大。考虑到速建过渡房能缓解当前帐篷紧缺,还 能解决灾民l至3年的临时住所,直至迁人重建的 新居,5月18日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决定火速 动员20个省市向四川提供每套20平方米左右、共 100万套的过渡房。其中北京、上海、天津、广东、 江苏、浙江、河北、山东、湖北、河南,每个省、市各建 6万套;重庆、安徽、湖南、江西、辽宁、福建、山西、 陕西、云南、贵州各建4万套。根据方案,每5O套 简易房配备一个供水点、卫生间和垃圾收集点,每 1000套配备一个300平方米的小学校、40平方米 的医疗诊所、50平方米粮食零售点,每2000套配备 一所中学。5月19日北京、上海、辽宁、江苏、河 南、黑龙江等地建设主管部门立即开始筹集资金、 物资,落实解决受灾群众过渡安置房工作。对于过 渡房的布点,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要求,由重灾区6 市州根据受灾情况和需求,制定布点安装方案。目 前上海、北京方面已经的房地产设计和建设的专业 人士已第一时间赶到四JlI汶川等受灾地区,就过渡 房安装进行了选址、规划的前期调研。 过渡安置房建设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对现存房 屋进行紧急安全评估。经评估,对基本安全的房 屋,允许继续使用,解决大量居民露宿街头问题;对 危险房屋,设立警示标志,防止发生房屋倒塌事故。 截至5月20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已紧急起动救 灾预案,组织四批专家组赴灾区评估。第一批专家 组对都江堰市建筑应急评估;第二批专家组侧重对 长虹电子集团厂房应急评估;第三批专家组在德 阳、什邡、绵竹应急快速评估;第四批20人的专家 组,对绵阳进行安全评估。到5月20日,四个组和 四川省内专家已评估鉴定各类房屋和大型公共设 施960余万平方米。目前安全评估工作已经结束, 5月23日完成了当地震后房屋全面评估鉴定。为 下一步快速建设过渡安置房提供了科学数据奠定 了坚实的基础。 (三)上海援建过渡安置房接近翻番 5月25日,上海市对口援建绵阳市过渡安置 房工程正式动工。市建设交通委明确要求,各参建 单位要在确保3~5年使用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力 争6月25日前完成2万套,7月15日前完成3万 35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决策咨询通讯>2oo8年・增刊 套,7月底8万套。根据市政府最新部署,上海市 将在国家要求的建设6万套过渡安置房的基础上, 规划管理权不能下放,需统筹考虑建房布局,同时 四川也需要将每户住房标准定下来,否则过渡安置 房等房地产建设时工作不好实施。还需要从较长 远的方面进行积极考虑的一个问题是,正式房子怎 再增加5万套共建设11万套,此数量已接近翻番。 据四川省政府的灾后重建规划安排,5月25日凌 晨,上海市救灾队已经获批了6块援建用地,共 2300亩。目前,310多名施工人员已抵达绵阳,2O 多台大型建筑机械也准备就绪。 根据上海市政府的安排,此次援建过渡安置房 么建,是自己建设自己分配,还是统一建设统一分 配?这些都是在正式启动灾后重建前必须科学决 策和理性决定的。 如果不对灾害集中区域的污水及时处理, 安置 的结构设计标准已由上海现代设计集团等单位专 基地卫生将会恶化,极有可能造成病菌得传播,形 家确定,负责承建的是中建八局、城建集团、绿地集 团,中交三航局、中铁24局等6家单位,20多辆装 满彩钢夹心板、大型建筑设备和器材的卡车已开赴 绵阳。此前,已先期抵达的l3人先遣队正在绵阳 开展过渡安置房的布点、选址等工作。承担主要建 设任务的城建集团表示,将在6月25日前完成 7000套过渡房,7月底完成全部17000套,平均每天 建设300套。现在已有330套过渡房的板材运抵 现场,即将完成150亩土地的平整和基建工作。建 工集团也表示,6月25日前,将完成建设2万套过 渡安置房。另据国家民政局透露,对于此次援建灾 区过渡安置房的补贴方案也已出炉,国家每平方米 补贴350元,剩余费用由各援建省市承担。 (四)借鉴唐山经验加快灾后重建 为了向四川汶川地震灾区及时提供可借鉴的 相关经验、工作方法和运作思路,唐山市档案局尘 封多年的唐山地震灾后重建资料,被唐山市政府在 第一时间开箱取出。5月20日,国家发改委、住房 和城乡建设部分别向唐山专门发文,希望就灾后重 建协助提供成型的经验。唐山市领导立即主持召 集唐山市支援四川地震灾区专家咨询委员会,迅速 形成建议和支持四川汶川抗震救灾的初步想法。 “建议四川尽快启动重建规划。”唐山1976年7月 28日地震后,唐山市政府在当年8月初就做规划,9 月底就把灾后恢复建设规划研究出来形成了文件, 报河北省政府、国务院批准。但由于规划周期比较 长,期间需要实地调查、资料调查、统计等,最后批 下来前后花了半年。 同时,建议四川灾区住房的规划设计需全国支 援,唐山当年就是由国家调集全国七大设计院来进 行分包。兵贵神速,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的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 划学院、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单位的 8l位规划专家,5月20日已分为5组前往地震灾 区开展工作。根据唐山地震灾后重建的经验,重建 36 成灾后的“二次污染”。一般而言,建一个污水处理 厂至少需要一到两年的时间。但是,当前过渡安置 房的建设任务时间异常紧迫,为让灾区人民早日能 居有定所,国内的排水专家给出了初步意见,要因 地制宜,对生活污水进行快速、有序、高效且自成系 统的集中处理。将在安置基地周围设置化粪池,把 主要的污染物截流、厌氧降解,在有城市污水管网 接管条件的场合,化粪池上清液(经化粪池处理后 产生的液体)通过污水管网排放。而在无城市污水 管网接管条件的场合,后续再设置消毒池,对化粪 池上清液进行消毒后有序排放,最大限度地降低环 境污染。为了使安置小区所铺设的污水管网能经 受住日后余震的考验,设计中应考虑采用轻质、韧 性相对较强的塑料排水管,提高污水管道抗余震和 不均匀沉降的应对能力。 (五)简易房方案要尽快进行抉择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要求,2O省市过渡房供应 的全部工作要在三个半月内完成。援建过渡房的 数量只能多不能少,质量只能好不能差,时间只能 提前不能推迟。1976年唐山地震后两个月,唐山市 建起抗震简易房约38万间,大体每户有一至两间 住房,解决了受灾群众临时住房问题。之后唐山就 开始建设正式房,提出一年作准备、三年大干、一年 扫尾,1982年左右建设基本完成。但事实上唐山直 到1986年才结束,前后花了10年。原因是当时大 规模建设简易房占压了建筑施工用地,因而需要建 一座新楼,才能搬掉一批简易房,结果使得很多施 工队伍施展不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此次统一规 定,过渡房类型为彩钢夹心板轻体装配房、轻钢龙 骨配无机类板材装配房两种形式。这种简易房组 装速度快,但材料成本较高。四川最好多利用震后 的材料、砖头建设简易房,把钱省下来用在建正式 房上。对于简易房以后拆迁难、布局过于集中在平 原等问题,的确需要进一步协商。可目前一个难题 是建正式房需要2~3年时间,作为应急,不建过渡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决策咨询通讯))2008年・增刊 房不行。但条件成熟的地区,甚至可以考虑实现由 帐篷直接向正式住房过渡?以减少资源和人力的 浪费和重复,使政府所办实事更早见到实效。 就灾区房地产重建问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规 划司与四川省建设厅就住房规划问题已进行多次 物本身的没计和质量,而并非地震本身。统计数据 显示,地震中超过95%的死亡是因建筑物倒塌所 致。那么,建设结构合理、设计科学、质量可靠的住 宅、学校,才是重建工作的重中之重,而这需要进行 科学的研究和考察,需要多方力量的协作与配合: 既需要地质专家的勘探,选择最适合建筑物存在的 地址,也需要建材专家挑选出最适合当地环境的抗 震材料,还需要建筑设计专家,根据当地的环境及 未来可能面临的地震等风险,拿出更加科学更加实 磋商,具体方案在6月份面世并开始正式实施。对 于安置幸存群众,政府则制定了三步走的计划,即 搭建简易帐篷、建过渡房、统一建设现代化的新家 园。此次灾后重建原则上大部分受灾群众返回原 籍安置,无返迁条件的高山居民分散安置到山下各 镇。在建设方式上,以外省对口援建为主,同时启 动部分自建房。重点灾区过渡房由市里统筹规划, 其他的由各镇统一安排。在建设过渡房时,要注意 配套建设公厕、医院、商店、超市等设施。要选好建 设过渡房的点,采取相对集中、就近的安置办法,从 速从快建设过渡房。与此同时,依靠部队官兵、武 警战士、社会各界的力量,将开始拆除灾区的大量 危房,为灾后重建打好基础。 三、灾后重建规划与设计要科学合理 在突发灾难来临的时候,我们不能单纯地依靠 感情和热情去做灾后重建工作,而应站在更宏观更 长远的角度,给灾区一个整体的规划、布局和安排, 然后,有条不紊地,按照从面到点的原则,逐步深 入,为灾区人民提供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可以幸福地 生活、工作的家园。我国要尽力创造出一个灾后重 建和以人为本的典范。 (一)重建规划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 在四川汶川的这场大地震这种重建的速度对 于提升灾区民众的信心,增强他们对未来生活的希 望是非常有益的。但是,实践证明:灾后重建工作 一定尽快组织制定出合理和科学的一个总体的规 划、全面的安排、系统的布局,是一个从面到点的过 程,而不是从点到面的过程。这期间,一个最显而 易见的问题是,一些地方本身就处在地震带上,如 果站在全局的角度来看,这种着眼于“点”的局部重 建工作可能仍然摆脱不了自然环境本身所带来的 巨大风险。比如,早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地质 专家就曾专门到北川勘察,指出,北川县城一边是 喜马拉雅山余脉,一边是龙门山余脉,周边都是滑 坡体。一旦有小地震或暴雨,随时都会发生滑坡现 象。显然,这个地域本身就不适合居住,而应该另 外选址重建新城。这种着眼于未来的灾后建设,才 是真正意义上的可以享受长久保持安宁的重建。 地震灾害之所以造成重大死亡,关键在于建筑 用的设计方案。同时,需要相关研究专家,对交通、 卫生、学校、供水、排水等方面的布局进行更为合理 的规划和安排。这些工作完成后,再进行灾后重建 工作,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一步到位。这种建立在充 分调研、检测、规划、设计等基础上的重建工作,是 事半功倍的。如果操之过急,反而可能欲速不达。 尽管我们与灾区人民有着同样的紧迫感,渴望以最 快的速度还给我们一个美丽的家园,但这项工作必 须着眼于长远和未来。更何况,现在余震不断,风 险还没有充分释放,仓促的建设有再次被余震摧毁 的风险。 (二)重建规划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借鉴日本的经验。1995 年1月17日凌晨5点46分,日本兵库县发生了里 氏7.3级的强烈地震,死亡6432人,3万多人受伤, 数十万人无家可归。这次地震是许多人心头的梦 魇,但是,有序的灾后重建工作给灾区民众带来了 新的生活,也直接提高了日本应对地震的能力。日 本政府首先制订了灾民住房、公路、铁路和港湾等 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建计划,也就是紧急复兴三年计 划。有了规划,才进行具体的建设,这是一个典型 的从面到点的过程。日本的灾后重建工作艰辛漫 长,耗费了近1O年之久,所用经费近1O万亿Et元。 在这个过程中,日本的相关法律体系和地震经验教 训总结机制都得以完善。仅《建筑基准法》就连续 修改3次,把各类建筑的抗震基准提高到最高水 准。日本是个非常重视效率的国家,但他们在灾后 重建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态度,却是有条不紊的,并 没有为了效率而忽略长远的安排和规划。这一点 值得我们借鉴。灾后重建工作,耗资巨大,一定要 避免不必要的诸如重复建设这样的浪费,而从全局 出发的合理规划几乎是避免这一弊端的唯一捷径。 因此,我们的灾后重建工作应该分两步走: 第一步,建设“简易城市”作为过渡。“简易城 市”包括临时的住宅、学校、医院、卫生设施等等,是 37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灾区人民的临时庇护所(也有称避难所),根据国际 上的经验来看,这种I临时庇护所能让灾民感觉到他 们在受到关心和帮助,生活还在继续,可以增强其 重建家庭的信心,保持灾区的稳定和秩序的有条不 紊,为下一步的重建工作争取充分的时间。第二 步,进行新城的选址和整体规划,还给灾区一个可 以长久居住的新家园。而这种设计不仅要考虑规 避地震等自然风险,也要考虑灾区人民的生活和对 当地资源的充分利用与整合。比如,汶JII的不少地 方,风景秀丽,其周边原始的生态环境甚至能让人 联想到九寨沟,在兼顾未来的旅游资源开发的情况 下,帮助灾民建设新家园,不仅能够使他们摆脱地 震阴影,也为他们未来的生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就 业环境。也就是说,既解决灾后重建问题,也解决 未来的就业和生活问题,一举两得。 (三)由世博会总规划师领衔规划设计 民政部日前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对口支援 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区,提供受灾群众的临时住 所、解决灾区群众的基本生活、协助灾区恢复重建、 协助灾区恢复和发展经济,提供经济合作、技术指 导等。通知确定,由北京等21个省份分别对口支 持四川省的一个重灾县。上海对口支援都江堰市, 湖南对口支援彭州市,黑龙江对口支援温江区,山 西对口支援郫县,内蒙古对口支援大邑县,河北对 口支援崇州市,江苏对口支援绵竹市,北京对口支 援什邡市,辽宁对口支援安县,山东对口支援Jl',JlI 县,吉林对口支援平武县,河南对口支援江油市,广 东对口支援汶川县,福建对口支援理县,天津对口 支援茂县,安徽对口支援松潘县,江西对口支援小 金县,广西对口支援黑水县,浙江对口支援青川县, 湖北对口支援汉源县,海南对口支援宝兴县。同济 团队已接下了为上海对口支援震区都江堰市进行 灾后重建永久性规划的任务。目前,该校规划、抗 灾、房屋结构、桥梁设计、交通、医疗等各学科领域 专家已在灾区聚首,并成立了同济大学赴川I救灾重 建指挥部。 让无家可归的灾区群众早日从简易帐篷搬人 房屋,为灾后永久性重建争取时间,灾区临时安置 点的规划、建设迫在眉睫。日前,同济大学规划团 队领命,为都江堰、彭州、崇州、大邑四市的40余个 乡镇规划临时安置点。继18日首发先遣考察队 后,5月23日,包括教师和研究生在内的大部队又 启程奔赴灾区。队员干粮、药品全部自备,所有规 38 《决策咨询通讯》2008年・增刊 划设计均为义务服务。团队总指挥,上海世博会园 区总规划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吴 志强表示,“我们给自己立下5月30日前必须全部 完成设计的军令状。”5月22日起由同济80余名教 师、学生,以及当地规划人员、志愿者组成的160人 团队将正式投入战斗。其中,l6支由6~7人组成 的小分队将分别进驻各区县,按“第一天勘测、第二 天出图,施工队伍立刻跟上”的速度迅速推进。与 此同时,文化遗产保护、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等 三个专家组坐镇总部,进一步完善设计。在建筑施 工队伍的同步配合下,这40多个乡镇的临时安置 点有望于2个月内全部建成。 此次规划将秉持三大原则:首先,由地质专家 把关,确保选址远离地质断裂带。其次,确保安置 点规模合理,符合居民需求。例如,每个安置点容 纳家庭上限定为500户,以减低其垃圾处理、粪便 排放等对环境的压力。每套房屋面积在10__20平 方米左右。每50套配建1个集中供水点,一个公 共卫生间和一个垃圾回收点;每1000套住房配建1 所300平方米的小学,一个20平方米的诊疗所和1 个50平方米的粮食、商品市场;每2000套住房配 建1所中学。同时不忘配置居委会、心理咨询点等 管理、服务机构办公用房。第三,确保临时安置用 房也能“四通”:通电、通水、通气、通讯。同时,全部 房屋均设计为轻钢结构、墙体由10厘米厚的泡沫 材料两边封水泥而成,不仅足以抵挡余震,同时保 温隔热。在为临时安置点选址的同时,也考虑到今 后长期规划的需要。一两年后,当群众迁入永久性 的新居时,可以发现,拆除临时房腾出的空地正是 住宅旁的绿化用地,还可以作为避灾点。 参考文献: [1] 肖元真主编《全球科技与经济发展大趋势丛书》.2008 年版.第39页.北京科技出版社. [2] 刘丛生著《地震灾害与科学预防》.2006年.第100页. 北京人民出版社. [3]建设部颁发《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技 术要点》.2007年.第5页.北京建筑出版社. [4] 四JlI省政府颁发《关于做好四Jll地震灾后过渡安置房 规划的通知》.2008年.5月25日.《四川日报》. [5]鲁启峰著《灾害学研究的意义和作用》.2007年.第108 页.北京经济出版社. [6]周振华主编《中国经济分析丛书》.2008年.第152页. 上海人民出版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