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成语的类型:哪些成语来自佛教?
发表时间:2011-05-19 10-05 来源:中华佛光文化网 【打印】 [浏览次数: 1292]
佛教传入中国以后,随着佛经的翻译流传,反映佛教概念的成语也大量进入汉语语系,使汉语词汇丰富了起来。纵览汉语成语,来自佛教的成语,其数量之大,令人叹为观止。如果在中国的词汇里,除掉与佛教有关的成语,汉语的词汇可能会逊色许多。这些与佛教有关的成语是在群众中广泛流行通俗而定型的语句,是劳动人民结合了生活经验创造出来的,简练而形象化。佛教成语有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的成语来自佛教日常用语。
佛教日常用语是佛教传入中国后,佛教信徒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词语。如“半路出家”一词,就源自佛教日常用语。佛教的出家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幼年离开家庭,削发受戒,称为“自幼出家。一种是成年以后才离开家庭,出家受戒,叫做”半路出家“。作为成语,”半路出家“现在常用来比喻本来没有从事这一行,后来才改行从事这一行。
“不看僧面看佛面”,这里的佛最初指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僧指佛陀住世时的弟子,后指僧团。作为成语,“不看僧面看佛面”则是指看在第三者的面上,帮助或宽恕某人。
“无事不登三宝殿”,其中的“宝殿”是指佛教寺院供养佛像的主要建筑。由于佛、法、僧“三宝”是构成佛教的三个要素,所以“三宝殿”成为佛殿的代称。在汉地佛教信徒心目中,“三宝殿”是一个十分神圣的地方,不能随意出入。成语“无事不登三宝殿”就是在这个意义上产生的,用来比喻没有事情不会上门。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一成语是指佛教主张的“善因有善果,恶因有恶果”的体现。民间流传着这样的俗语:“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时辰一到,一切全报。”作为一条成语,“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用来表示:做好事,有好的结果;做坏事,
有不好的下场。
与此相关的成语还有“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再生父母”、“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百尺竿头,更尽一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等。
第二种类型的佛教成语来自佛教典故。
佛教成语“天花乱坠”便来自梁代的一则佛教典故。《梁高僧传》中说:“云光法师讲说佛经极为透辟、生动,以至于出现了'天花乱坠'的情景。”从此,“天花乱坠”用来形容口才好,说话动听。现在多为贬义,指语气夸大其辞,不切实际。
成语“一刀两断”也来自佛教典故。据史书记载:南宋建炎初年,徐明起兵反叛朝廷。当兵经过乌镇时焚烧杀戮,百姓纷纷逃亡。当时性空庵的庵主妙普为此前去见徐明,劝徐明少做恶业,多行善事。但是徐明却疑心妙普要施用什么计谋,就要把他杀掉。妙普毫不畏惧,说:“我死是一定的了,希望你给我一顿送终饭吃。”徐明就让人拿来僧人不吃的酒和肉,妙普又要来纸和笔,写了著名的自祭文《见佛不拜歌》以后,就拿起酒肉举箸大嚼。在场的人都惊呆了。妙普口诵一偈:“劫数既遭离乱,我是快活烈汉。如今正好乘时,便请一刀两断!”然后,他挺颈大喊:“斩!斩!”徐明被他的凛然气势镇住了,钦佩不已,不仅没有杀他,反而向他“稽首谢过”,并派人护送他回到性空庵。而乌镇的百姓也因此得免于兵火之灾,僧俗都非常感激英勇无畏的妙普庵主。“一刀两断”作为一条成语,现在多用来表示彻底断绝关系。
成语“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则源自五祖弘忍传法六祖慧能的故事。禅宗五祖弘忍把衣钵传给慧能,怕别的门人不服,就让慧能速回南方。慧能半夜南行,身后数百人追赶,最后被一个名叫慧明的和尚追上。慧明俗姓陈,原是一介武夫,为人鲁莽粗恶,慧能以为撞上这么一个人,恐怕逃不掉了,就把衣钵放在一块石头上让他拿走。但任慧明怎么搬,衣钵就是纹丝不动,这下把慧明吓出一身冷汗,赶忙赔罪说:“我来求法,非为衣也,愿行者开示于我。”慧能就问他:“不想善,不思恶,什么是你的本来面目?”这句话的意义在于:不
想为善,也不想作恶,正是一念未生的时候,离开了相对的认识,从内心的纯真自性出发,才能了解佛法的真谛。慧明听了慧能的这句话,深感惭愧,他虽然学习佛法多年,却没有领悟这个道理。当下大悟,诚恳地对慧能说:“今天承蒙您教授领悟佛旨的门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现在您就是我的老师了。”后来,他在大庾岭上拜慧能为师,为表示对慧能的尊重,改名为“道明”。
作为成语,“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常常被禅宗学徒用来说明每个人自己证悟的境界,就像水的冷暖,需要喝水的人亲自喝了才能体验得出来。现在多用来表示只有亲身体验过某种生活才能感受得最真切。
这类来自于佛教典故的词语还有很多,诸如“拈花微笑”、“顽石点头”、“唯我独尊”、“天女散花”等。
第三种类型的佛教成语来自于禅宗公案。
这类成语有很多,如“呵佛骂祖”、“骑驴觅驴”、“当头棒喝”、“瓮中捉鳖”、“一口吸尽西江水”、“磨砖作镜”、“雪上加霜”等。试举几例此类成语说明如下:成语“雪上加霜”来自大阳禅师公案。《五灯会元》卷三《马祖道一禅师法嗣?大阳和尚》一文中有段问对:大阳和尚批评伊禅师:“汝只解瞻前,不解顾后。”伊禅师说:“雪上加霜。”伊禅师之意是在说,既向前看又向后看,心理压力太大,如同已经被雪封了又遭霜冻。成语“雪上加霜”即由此而来,比喻一再遭受灾难,苦上加苦。
“叶落归根”来源于慧能大师的公案故事。《五灯会元》卷一《东土祖师?六祖慧能大鉴禅师》记载:慧能晚年时,要回故乡新州,弟子们极力挽留他。他说:“诸佛出现,犹示涅盘。有来有去,理亦常然。吾此形骸,归必有所。”意思是说:“有来必有去,佛出现于世上以后,最终也要归于涅盘,我的躯体一定要回到它所来的地方。”弟子们见他去意坚决,只好说:“师从此去,早晚却回。”慧能却说:“叶落归根,来时无口。”意思是:“树叶落到树根上,不可能再长回树枝,自己此去就没有再回来的日子了。”果然,慧能回到新州不久,就在国恩寺“坐化”了。
作为一条成语,“叶落归根”表示事物有一定归宿,多用来比喻客居他乡的人终究要回到故乡本土。
成语“逢场作戏”也是从禅宗公案中来。在唐代,马祖道一做“江西禅”宗主时,“湖南禅”的宗主是石头希迁。当时,四方的“禅宗”僧人多集中于这两个人的门下。一天,马祖道一的门下僧人隐峰向马祖辞别,要去湖南参谒石头希迁,马祖道一不同意,认为隐峰去湖南不会有什么好结果,就警告他说:“石头路滑。”意思是:“你去见石头希迁,有可能跌跤、吃亏的。”隐峰却说:“竿木随身,逢场作戏。”意思是说:“江湖艺人总是随身携带着竿、木等道具,遇到适当场合就表演;我也碰碰机会吧!”后来,隐峰先后两次去湖南,却与石头希迁话不投机,最终还是回到了马祖道一的门下。
“逢场作戏”就是由僧人隐峰的话中产生的,原来是形容江湖艺人的表演,后多用来比喻:遇到机会偶尔凑凑热闹。含有随俗应酬的意思。现代汉语中是贬义词,用来形容一个人善于伪装。
第四类成语来自佛经。
如“现身说法”、“昙花一现”、“不二法门”、“蒸沙作饭”、“一丝不挂”等。“不二法门”来自于《维摩诘经?入不二法门品》,经云:“如我意者,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是为人不二法门。”作为一条成语,“不二法门”用来表示独一无二的方法。
成语“一厢情愿”来自于《百喻经》。《百喻经》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两个非常愚蠢的人到城里游玩的时候,偶然看到了国王的女儿。这个蠢人立刻爱上了那美若天仙的公主。回家后就昼思夜想,非常想与公主交往。却始终没有机会,因此他整天愁眉不展,抑郁寡欢,最后还生了场大病。他的亲戚问他是什么原因让他病成那样。
这位蠢人就苦笑着对亲戚说:“我自从上次碰见国王的女儿,就一直想与她相识交往,可是却一直不能如愿,假如我不能娶她为妻,那么我一定必死无疑了。”他的亲戚为了挽回他的生命,安慰他说:“我们会千方百计地为你想个办法,帮你求婚,让你得到她。”蠢人听了,病就好了许多。过了几天,他急不可待地去向亲戚打听消息,
他的亲戚只好骗他说:“公主说她不同意嫁给你。”蠢人听了却高兴地说:“这下好了!只要我再见公主一面,公主就会答应了。”佛陀用这个故事旨在说明世上有些人,他们稍微修行研习一点善行,就想获得一些福报,以为已经圆满俱足,可以证得大觉悟。其实这就像那个蠢人想得到国王的女儿一样,只是痴心妄想罢了。由此,就产生了“一厢情愿”这个成语,表示处理与双方都有关的事情时,只顾自己意愿,不考虑对方是否愿意。也用来泛指:只凭主观愿望办事,不考虑客观条件。
第五类成语来自佛教宗派。
隋唐时期,汉地佛教完成了对以前各种学说的概括和总结,自成体系的佛教僧团相继而起,各具特色的佛教宗派先后建立。与佛教宗派相关的成语也不断出现。如“衣钵相传”、“正法眼藏”、“开山祖师”、“清规戒律”、“大干世界”、“拈花微笑”、“老僧入定”等等。现选几则予以介绍。
“衣钵相传”是来自于禅宗的成语。衣指僧人所穿的法衣,即袈裟。包括大衣、上著衣、中著衣等;钵是僧人吃饭用的食器,多为陶制或铁制的,扁圆形,平底,沿口向内收,不用时,装在钵袋里。佛教中把“衣”与“钵”称为“道具”,意思是“资助学道的器物”。“衣、钵”代表了一个僧人的全部所有。僧人到某一个寺院投宿,必须以衣钵俱备为条件——把袈裟和钵袋挂在僧堂东西两序名单下面的钩子上,叫做“挂单”。如果把“衣钵”传给弟子,作为这个弟子得到继承地位的标志,就叫做“衣钵相传”。作为一条成语,“衣钵相传”用来泛指思想、学问、技术等等方面的师徒相传。
“开山祖师”这个成语中的“开山”是指最初在某座山上建立寺院。佛教主张远离尘俗,清心寡欲,因此,多在偏寂的山上修建寺院。“祖师”则是对宗派创立者的称呼。例如,隋、唐之际的僧人智顗大师是“天台宗”的祖师,唐代高僧玄奘是“唯识宗”的祖师。作为一条成语,“开山祖师”通常比喻首创某一学派或技艺派别的人,首创某一事业的人;还可以简称“开山祖”。
“律宗”历来重视戒律的作用,“清规戒律”是指规范佛教信徒
言语行为的准则。其中“清规”是禅宗寺院组织章程和僧人生活规则的通称,因为它能对佛门起到清净的作用,所以叫做“清规”,后来,汉地其他佛教宗派也接受了这些章程和规则。“戒律”是“戒”与“律”的合称,特指佛教为信徒规定的各种禁制,目的是为了防非止恶。作为一条成语,“清规戒律”泛指成规惯例,多用来形容束缚人的死板的规章制度。
这些来自佛教经典、公案、佛教宗派的成语,以其生动形象的表现力,融入中国本土词汇中,成了汉语文学的必不可少的词汇。这些成语很多已经失去所代表的佛教内涵,被赋予了新意,扩大了中国的汉语词汇内涵,使其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成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