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流隧洞衬砌结构计算分析研究
2022-11-28
来源:易榕旅网
62 杨静安,杨鑫平.导流隧洞衬砌结构计算分析研究 文章编号:1006--2610(2012)O3—0062—O5 导流隧洞衬砌结构计算分析研究 杨静安,杨鑫平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西安710065) 摘要:导流隧洞广泛应用于工程建设中,钢筋混凝土衬砌支护是导流隧洞的主要支护方式。目前,中国国内大部分 工程导流隧洞衬砌配筋方案值得商榷。文章对导流洞衬砌结构的受力特点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表明只要采用先 进的设计理念和有效的工程措施,就能减小衬砌厚度和钢筋用量。 关键词:导流隧洞;围岩;衬砌;缝隙;接触 中图分类号:TV512 文献标识码:A Study on Calculation and Analysis of Lining Structure of Diversion Tunnel YANG Jing-an,YANG Xin-ping (HydroChina Xibei Engineering Corporation,Xi'an 710065,China) Abstract:Diversion tunnel is widely applied i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Reinforced concrete lining is the main suppo ̄mode of diver- sion tunne1.Currently,schemes for reinforcement arrangement of most diversion tunnel linings need to be discussed.In this paper,char— acteristics of action of the lining stuctrure of diversion tunnel are analyzed and studied.The study indicates that lining thickness and rein- forcement consumption can be reduced as long as advanced design concept is applied and effective engineering measures are taken as wel1. Key words:Diversion tunnel;surrounding rock;lining;gap;contact 某水电站工程为二等大(2)型工程,挡水、泄 洪、引水及发电等永久性主要建筑物为2级建筑物, 电站初期导流采用全年围堰挡水、2条初期导流洞 过流宣泄全年施工期设计洪水的导流方案l1-21。其 m)作为计算研究的对象,断面尺寸采用11.5 mx 15.5 m(宽x高)的城门洞形,顶拱中心角为110。,衬 砌厚度为1.0 m,见图1—3。 1.2计算参数 导0+300.00 m桩号围岩属Ⅲ 类岩石,大部分 中1号导流洞进口底板高程1 813.00 m,出口底板 高程1 810.O0 m。导流洞运行期和封堵期的水头较 岩性为( 一Sb)的砂质、泥质板岩、( a—Ss+Sb)的 大,特别是封堵期导流洞承受的最大外水水头为 96.0 m。因此,为了研究导流洞在运行期和封堵期 中厚~厚层状变质石英砂岩夹砂质、泥质板岩及 (P;一Sb)砂质、泥质板岩,岩层产状为NE0。~NE7。 衬砌结构安全与围岩稳定,并在此基础上优化支护 方案和衬砌配筋设计,达到结构安全、经济合理的目 的,本文运用有限元软件ANSYS J,对导流洞衬砌 结构进行了有限元计算分析研究。 1设计资料和计算参数 1.1结构简图 本文以导流隧洞的一个特征断面(导0+300.00 收稿日期:2012-03-05 作者简介:杨静安(1979一),男,河南省鹤壁市人,工程师,主要 从事施工组织设计工作. 图1衬砌结构尺寸图 单位:em 西北水电・2012年・第3期 63 sE 81。~L85。。围岩变形模量为7.0 GPa,泊松 比0.30,容重24.5 kN/m 。 一次支护采用喷射素混凝土和锚杆(025,长5 m,外露0.5 m,间排距2.0 m ̄2.0 m),喷层强度等 级为C25,其弹模为28.0 GPa,泊松比0.167,容重 24.0 kN/m ;锚杆弹模为200 GPa,泊松比0.25。二 次支护采用C25混凝土衬砌,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25,弹性模量取为28.0 GPa,泊松比0.167,容重 25.0 kN/m 2基本假定(1)衬砌混凝土为各向同性的线弹性材料,围 岩为弹塑性材料…。 (2)运行期衬砌顶部、边墙与围岩之间的缝隙 是均匀的,假定缝隙宽度为0.2 mm,衬砌底板与围 岩共结点接触,见图2。 围 围 岩 岩 围岩 图2运行期衬砌与围岩模型图单位:cm (3)封堵期衬砌顶部、边墙与围岩之间存在缝 隙,考虑系统锚杆伸人混凝土衬砌O.5 m。衬砌底 板与围岩共结点接触,见图3。 围岩 图3封堵期衬砌与围岩模型图 单位:cm (4)假定衬砌的内水荷载作用在衬砌内表面, 外水荷载作用在衬砌的外表面,没有考虑混凝土开 裂后的内水外渗和封堵期外水内渗的影响_5 J。 3设计工况 (1)持久状况:运行期内水水头30.0 m;考虑 衬砌与围岩之间是否存在缝隙2种工况。 (2)短暂状况:封堵期外水水头30.0 m;考虑 系统锚杆是否伸入混凝土衬砌2种工况。 4计算模型 导流洞特征断面的计算分析属于三维问题,根 据一般地下建筑物应力分析的经验,围岩的计算区 域按下述原则确定:径向计算区域为3倍开挖洞径; 沿洞轴线方向计算区域为10 m。计算模型左右两 侧、上下游侧及底部均施加法向约束。网格生成借 助ANSYS前处理程序,计算模型总单元数为15 402 个。其中混凝土衬砌单元2 160个,围岩单元12 458个。坐标原点取在顶拱的圆心处,z轴为水平 向,指向上游为正;Y轴沿铅垂向,向上为正;X轴沿 水平向,指向右侧(面向下游)为正。模型网格见图 4,5。 5计算成果分析 5.1 运行期衬砌与围岩联合承载分析 CONTAC52是三维点一点接触单元,程序通过2 个结点来定义,且2个结点不能处于同一位置,在 CONTAC52单元中,接触面垂直于结点之间的连线。 图4整体模型图 单位:m 杨静安,杨鑫平.导流隧洞衬砌结构计算分析研究 单元法向位移定义为:正值有使间隙张开的趋势,负 值表示有挤压的趋势。2个重要参数为缝隙值GAP 和法向刚度KN。利用SOLID 65单元模拟混凝土衬 砌;喷层采用SHELL 143单元模拟;锚杆采用LINK 8单元模拟。 图5衬砌网格图 计算条件:运行期按设计内水水头30 m进行计 算,利用ANSYS中的点点接触单元来模拟衬砌顶拱 与围岩之间的缝隙,并假定衬砌与围岩之间的缝隙 宽为0.0 mm和0.2 mlTl进行计算。 (1)根据计算结果,整理了衬砌特征结点的位 移值,见表1。其中衬砌关键结点的位置见图6。 表1 特征节点的位移和应力值表 注:拉应力为正值,压应力为负值。 由表1可以看出:初缝隙值对顶拱中心点的竖直 向l,向位移的影响最大,当初始缝隙值为0.0 mm和 0.2 mm时,顶拱中心向上变形的位移为0.121 mm和 0.497 mm;初缝隙值对边墙中部的水平向 向位移 的影响最大,当初始缝隙值为0.0 mm和0.2 mm时, 边墙中心向外变形的位移为0.308 mm和1.208 mm。 可见,缝隙的存在对顶拱和边墙的变形影响最大,对 底板底部的变形影响较小。 图6关键结点图 (2)整理衬砌关键结点的第一主应力和第三主 应力。由表1可以看出:初始缝隙值对顶拱中心点 和边墙中间的第一主应力的影响最大,当初始缝隙 值为0.0 mm和0.2 mm时,顶拱中心关键结点的第 一主应力为1.396 MPa和3.827 MPa;边墙中心关 键结点的第一主应力为2.093 MPa和8.261 MPa。 可见,缝隙的存在对顶拱和边墙的受力影响最大,对 底板底部的受力影响较小。 综上,初始缝隙直接影响到衬砌的变形和受力, 当初始缝隙不存在时,衬砌的变形和受力较小,对衬 砌的受力状态最有利,可以充分发挥围岩的作用。 所以要保证衬砌的施工质量和回填灌浆的质量,尽 量减小缝隙值,保证衬砌的安全稳定。 5.2封堵期衬砌与围岩的联合承载分析 (1)利用系统锚杆连接衬砌与围岩 计算条件:封堵期按外水水头30.0 m进行计算, 考虑对衬砌的最不利影响,假定衬砌顶拱、边墙与围 岩是脱离的,衬砌底板与围岩接触良好。假定系统锚 杆是否伸人混凝土衬砌2种工况进行计算分析。分 别以工况A和B表示。A工况表示锚杆伸人混凝土 衬砌;B工况表示衬砌顶拱、边墙与围岩脱开。 整理了A和B两种工况衬砌特征关键结点的 竖直向、水平向位移和主应力,见表2,其中衬砌特 征结点的位置见图6。 从表2看出:是否把系统锚杆伸人衬砌,对衬砌 的变形和受力影响明显,竖直向变形幅度最大的发 生在顶拱中部,变化幅度54.92%;水平向变形幅度 西北水电・2012年・第3期 65 最大的发生在边墙中部,变化幅度41.60%。第一 主应力变化幅度较大的发生在顶拱中部和边墙中部 内侧,变化幅度分别为97.27%和36.07%,可见,把 锚杆伸人衬砌直接影响到衬砌的变形和受力。当把 锚杆伸人衬砌时,衬砌的变形和受力都比锚杆不伸 人衬砌时的数值小,变化幅度较大。可见,为提高围 岩与衬砌的联合承载,把系统锚杆外露50 em,并与 衬砌中的钢筋焊接是很好的工程措施。 表2特征节点的位移和应力值表 注:拉应力为正值,压应力为负值。 从应力数值上看,对于工况B,第一主应力最大 达到了14.26 MPa,远远大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通 过计算配筋率很大,无法通过配置钢筋解决。且本 计算断面距离导流洞进洞点300.0 m,外水水头仅 30.0 m,衬砌厚度1.0 m,但对于城门洞形导流隧 洞,已无法抵抗外水荷载。但可以在洞室周围打设 排水孔,有效地减小外水压力。 (2)利用固结灌浆措施 为了充分发挥围岩的作用,对围岩进行固结灌 浆,灌浆孔深8.0 m,间排距2.0 m×2.0 m,灌浆压 力控制在0.5~2.0 MPa。假定形成固结圈的范围 为3.0 m,计算时把外水压力作用在3.0 m厚固结 图7 固结灌浆示意图 单位:em 圈的外表面。灌浆布置见图7。并把此情况定义为 工况C。并把工况B和工况C进行比较分析。 图8工况B衬砌第一主应力单位:MPa 图9工况C衬砌第一主应力单位:MPa 整理了B和C两种工况衬砌特征关键结点的 竖直向、水平向位移和主应力,见表3、图8和图9, 其中衬砌特征结点的位置见图6。 表3 特征节点的位移和应力值表 注:向外变形位移为正值,向内变形位移为负值;拉应力为正值, 压应力为负值。 从表3看出:有没有进行固结灌浆,对衬砌的变 杨静安,杨鑫平.导流隧洞衬砌结构计算分析研究 形和受力影响明显,竖直向变形幅度最大的发生在顶 拱中部,变化幅度36.74%;水平向变形幅度最大的发 生在拱座,变化幅度51.11%。第一主应力变化幅度 较大的发生在顶拱中部和底板底部内侧,变化幅度分 别为99.86%和96.95%。采取固结灌浆措施形成固 结圈,可有效较小衬砌的变形,使得衬砌的受力状态 大大改善。可见,为充分发挥围岩和衬砌的联合承载 作用,固结灌浆是有效的工程措施之一。 5.3衬砌结构配筋计算 随着导流隧洞断面尺寸越来越大,采用三维有 限元方法可以较真实地反映混凝土衬砌结构的受力 状态,为结构的配筋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对于城门洞形断面,衬砌边墙和底板的抗剪能 力较差。本小节将针对运行期衬砌与围岩之间不存 在缝隙工况的结果进行整理,并对衬砌结构进行正 截面抗拉、抗压配筋和斜截面抗剪配筋。 为此,整理了导0+300.00 m断面中的5个截面 (图6所示)的拉应力合力 和配筋,配筋计算公式 见规范DL/T 5057—2009附图D。计算时取 = 0.9, d=1.2,fy=300 MPa。 表4运行期导0+300.o0 m断面正应力配筋计算表 表5运行期导0+300.00 m断面剪应力配筋计算表 从表4和表5可以看出,在运行期控制截面位 于边墙和底板交接部位,配筋量最大,其次为底板和 拱座位置;运行期衬砌的剪应力数值不大,计算后按 照构造配筋即可。计算结果也表明,内水作用下衬 砌受到的剪应力不大,外水作用下衬砌受到的剪应 力较大。可见,衬砌配筋需通过比较运行期和封堵 期2种工况,最终确定衬砌各位置的配筋。 6结论 (1)当内水荷载为控制工况时,做好固结灌浆 和回填灌浆,充分发挥围岩的作用,使得衬砌与围岩 联合承载,可有效地抵抗内水的作用。 (2)当外水荷载为控制工况时,为了减小衬砌 厚度和配筋量,可采用以下措施。 1)最好采用圆形断面,但对于导流洞临时工程 来讲,为加快施工进度,一般采用城门洞形。 2)对于城门洞形结构,决定了其边墙及底板的 剪应力较大,为满足抗剪要求。尽量采用增加衬砌 的厚度,而不是过多的配置抗剪钢筋。这样可更好 地发挥施工进度快的特点。 3)预留锚杆头:在施工期施作锚杆时,在喷射 混凝土层外将锚杆预留50 cm,然后在钢筋混凝土 衬砌浇筑时,将预留的锚杆头与钢筋混凝土衬砌内 的钢筋焊接在一起。不仅在封堵期锚杆可以承担部 分外水压力,更重要的是在施工期衬砌凝固过程中, 锚杆限制了衬砌的收缩变形,可以增加衬砌与围岩 的黏结力。 4)采用固结灌浆的工程措施,灌浆孔深入岩石 8.0 m,灌浆孑L间排距为2.0 m。为减少裂隙水的侵 入,利用围岩和衬砌共同承担外水压力。 5)针对封堵期导流洞高外水压力的特点,建议 在导流洞衬砌上设排水孔的办法来加强衬砌外侧的 排水,以降低封堵期衬砌承受的高外水压力。由于 导流洞进口段靠近水库,水流渗径较短,因此建议衬 砌内排水孔在导流洞进口50 m以后再进行设置,间 排距3.0 m,人岩3.0 133。 6)对于大尺寸洞室,当最大外水水头大于40 m时, 建议导流洞进口段50 m范围内衬砌厚度应不小于1.5 m,在衬砌与围岩接触面埋设盲沟,并打设减压孑L来减小 外水压力,孔间排距3.0 m,人岩0.5 rn。 (3)利用有限元方法对导流隧洞衬砌结构进行 计算有待规范化。 参考文献: [1]DL/T 5195—2004,水工隧洞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电力出 版社,2004,18-25. [2]周氐,章定国,等.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手册[M].北京:水利 电力出版社,1988,69—79. [3]王勖成,邵敏.有限单元法的基本原理和数值方法[M].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25—37. [4]张志国,肖明,张雨霆,等.大型地下洞室三维弹塑性有限元分 析[J].岩石力学工程学报,1987,6(1):17—20. [5]杨静安,吴晓燕.大型导流洞衬砌结构与围岩稳定研究[J].电 网与水力发电进展,2008.(O1):5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