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戏曲传播流变与新剧种生成的关系——以秦腔人川对川剧形成的影响为例

2023-03-01 来源:易榕旅网
萄 {剧坛纵横 DANG DAI XI JU DOI:1 0.1 3369/j.cnki.ddxj.201 5.03.009 戏曲传播流变 与新剧种生成的关系 以秦腔人川对川剧形成的影响为例 成 都大学王淼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王玫 摘要:川剧弹戏是在秦腔的推动下形成的,究其原因在于四个方面:1.明末清初李自成、张献忠起义将最古老 的原始秦腔形态带到了四川;2.由于战争原因,清初大量陕西、山西移民涌入四川,客观上促进了秦腔 的传播;3.随着经济的复苏,山陕商人进入四川贸易,修建会馆,豢养戏班,直接催生了弹戏;4.秦腔艺人 的自发流动,艺人将秦腔带到四川。 关键词:戏曲传播流变秦腔川剧弹戏 一、戏曲传播流变与新剧种的生成 播过程中,产生新的剧种对于今天戏曲声腔的归根认 戏曲在传播过程中,势必走出自己的势力范围而 祖、再一次融合演变有着莫大之意义。如今戏曲的困 境,很大程度在于创新的不足,而传统的剧目形式已 经无法满足老戏迷,更无法吸引新戏迷。 回顾魏长生第二次入京带来的地方戏的兴盛,我 们可以看出,戏曲的创新在于多声腔、剧种的频繁交 流沟通与融合,而不是固步自封、画地为牢。今天地方 传播到其他地域。比如昆腔,流行于昆山~带,离开昆 山,则生了许多变化。有论者认为山陕梆子前身为昆 腔的变种。0而西秦腔作为一种戏曲形式产生之后,迅 速扩张到周边地区,促使了西路梆子和东路同州梆子 的产生,以及在汉水流域促使二黄的诞生,之后又与 东路梆子结合产生西皮,西皮、二黄在汉水一带结合 成为皮黄。西路梆子则向南入川,促使川剧弹戏的产 戏的定名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官方行为,定名没有 错,但弊端也是非常明显的,使得每个地方只发展自 己的地方剧种,非本地剧种基本无法在当地得到强有 力的发展。从戏曲演变历史来看,这是人为的作茧自 生;皮黄入川促使了川剧胡琴的产生,接着一路向南 产生滇剧等;西秦腔甚至远播海丰,形成西秦戏正线: 东路梆子向东边发展形成蒲剧,之后兵分两路,一路 北上形成晋剧、中路梆子、河北梆子,一路向东形成豫 剧、山东梆子等。 缚。戏曲是一个常变常新的艺术,必须不断的创新,最 好的办法在于不同剧种的交流和竞争,乾隆时期,花 部都可以和雅部一争高下,我们今天的地方戏为什么 不可以竞争?本地人一定喜欢本地地方戏?答案是否 定的。 梆子腔、皮黄腔在全国各地流传过程中,有诸多 的遗存,如绍剧中的梆子,徽剧、汉剧属于皮黄系统自 不待言。这个传播流变的过程是复杂多变的,甚至有 反哺现象的出现。整个传播、流变,以至于新剧种的产 今天,我们回过头回顾历史,梳理戏曲的传播流 变,以及新剧种产生的地理、人文、语言、社会等各方 面因素,对于推动今天的地方戏曲各剧种再一次融合 生,其中的机理对于研究而言大有可为。研究戏曲传 创新有着一定的意义。 多声腔的川剧,是一个很好的研究例子。多声腔 其实是融合了当时流传的几种声腔,杂糅在一起的戏 曲剧种。秦腔是一个内涵和外延均极为丰富的名词, 并不仅仅是指今天的西安秦腔,在历史上指的是陕甘 一带的流行地方戏曲,各个时期含义均有一定的差 异。川剧弹戏的产生和秦腔入川有着莫大之关联,以 川剧弹戏的产生和秦腔入川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管 窥见豹,希望能从一个小角度揭示戏曲传播流变过程 中新剧种与老剧种的关系。当然,这个课题还有很多 要做的事情,本文限于篇幅,只就一个小问题抛砖引 玉。 二、川剧弹戏与秦腔之关系 四川自古便有天府之国的美誉,经济甚至一度在 全国排前列,故有“扬一益二”、“益州出,天下足”的说 法,但也造就了蜀中古来多乱的局面,故有“天下未乱 蜀先乱,天下已定蜀未定”一说。由于战乱频仍,四川 人口极不稳定,到了明末清初,这种情况显得尤为突 出。之后,康熙帝为了恢复四川一带的经济及农业生 产,以政令形式推动“湖广填四川”,多次的移民迁徙, 使得四川变成一个移民聚集地,五方杂处,各地人民 带来了不同的风俗习惯,各种习俗、文化在交流碰撞 中进行融合发展,造就了四川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 川I剧就是在这个大环境下产生的。 川剧的声腔是在昆曲、弋阳、皮黄、梆子四个声腔 系统的影响下,与当地民歌、风俗结合,使用当地方 言,形成的多声腔系统的剧种。 JII剧四大支流派中,弹戏主要分布在川北河,川 北河以嘉陵江的南充为中心,包括渠江、涪江一带的 西充、三台、遂宁、渠县、达县、篷溪、阆中等地。这些 地区与秦地毗邻,陕西移民较多。 弹戏的前身是秦腔。秦腔有两个源头,一个是产 生于山陕一带的山陕梆子,而另一个源头则是由陇东 调演变成西秦腔之后演变成的秦腔,关于秦腔产生 地,仍无定论。 山陕商人在明清两代是著名商帮,足迹遍布全 国,至今全国仍遗留下大量的山陕会馆、西秦会馆,俗 语有云“商路即戏路”可谓不虚,刘文峰的专著《山陕 商人与梆子戏考论》详细考证了商人对戏曲的推动作 用,‘2)此处不赘述。秦腔在明清时期借助商人经济上的 大力支持,迅速向全国发展,而接壤的四川则更甚,自 贡的西秦会馆至今仍然屹立不倒。明末清初就有班社 剧坛纵横j 壤 DANG DAl XI JU 在川北城乡演出,且演出的次数极多,所谓“千余台戏 一年看” 《成都竹枝词》)。 吴珍奇在《昭化县志》④中载,顺康年间,在昭佬、 中江一带已有完整的戏曲演出。其生旦净丑,刀戟剑 棒,无所不齐。当地人说此乃秦腔,也实为可能。因昭 化古名“葭萌关”,是秦地入川要冲,此时,陕班来川演 出秦腔,实为常事。 可见当时秦腔在四川演出已是极为普遍的事。秦 腔在川北长期演出过程中,与川北语言结合,并受地 方民间社戏、民间音乐的影响,逐渐发生衍变,形成了 具有自己独特艺术风格和浓郁的四川色彩的弹戏。 将弹戏与秦腔比较,相近的特点有:唱词以十、七 字句为基本句式,板腔体,有[慢板][流水板][散板] [垛板]等,板路有甜平(皮)和苦平(皮)之分,与秦腔之 欢音、苦音异曲同工。伴奏乐器以梆子、盖板胡琴为 主,故弹戏又名川梆子、盖板子。弹戏老艺人在传艺中 常告诫学徒:“Ⅱ昌弹戏要带‘陕味’才好听。”尤其是《八 件衣》一戏,仍沿袭秦腔旧例,而《断桥》一戏的演法分 胡琴和《陕断桥》。 既然二者存在着这么多的相同之处,那么秦腔是 如何进入四川并在当地异化,促使弹戏的生成的? 从各方资料及田野考察来看,不外乎以下几个方 面。 三、农民起义军将秦腔带入川内 明末,天灾人祸不断,大明王朝内忧外患,终于在 李白成进入北京之后覆灭。明末,起义军四起,值得注 意的是在明末的两位起义军首领李自成、张献忠都是 陕西人,且都来自陕北。清人陆次云《圆圆传》中说: “李自成入北京,召陈圆圆歌唱,自成不惯听吴歌,遂 命群姬唱‘西调’(作者:西调,即西腔,有论者认为是 西秦腔之简称),操阮筝、琥珀,自成拍掌和之,繁音激 楚,热耳酸心……” 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明末,起义军中欣赏西调, 演出西调为稀松平常之事。另一位起义领袖张献忠, 也在战争中经常“唱戏欢饮”,有时一唱就是几天几 夜。起义军多来自陕西、四川I、湖北、山西一带的农民, 而这四个地方在清初产生了我国地方戏的几大声腔 系统。李自成、张献忠曾先后三次入川,⑤将秦腔带入 四川,对于弹戏的形成功不可没。正是这些农民起义 军的南北转战,使秦腔广泛流布,进而出现有清一代 的盛行。据清沈苟蔚《蜀难叙略》记载,顺治十六年,张 献忠部将高承恩与杨国明在嘉定(今乐山)相聚时,“奏 赣l剧坛纵横 DANG DAI XI JU 女乐演传奇,以侑酒”。 四、移民入川将秦腔带入川内 陕西作为移民入川的大省之一,很早以前就有陕 西籍移民通过古蜀道到达汉中,再由汉中通过陆路或 水路入川;到了明清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再加上政 府的鼓励,从陕西入川的移民数量大增。 乾隆时《绵州志》卷五“蜀地近西秦,土著而外,四 方流寓者大约吴、粤居一二,楚居三,秦居五,故染秦 俗尤多。”可见移民以湖南、湖北、陕西为多,江西、广 东和福建次之,河南,山西,云南、贵州又次之。⑥ 严如耀在嘉庆年问编成的《三省边防备览》一书 中曾有这样一段生动的描写:流民之人山者,北则取 道西安、凤翔,东则取道商州、郧阳,西南则取道重庆、 夔府、宜昌,扶老携幼、干百为群、络绎不绝。 大量的移民入JII,其中以西府、陕南人居多。而西 府则是西秦腔的发源地,是秦腔的一个源头,孕育了 陇东调、吹腔、西秦腔,传播到各地,对戏曲发展影响 极大。陕南一带孕育了二黄声腔,当这两个地方的移 民进入四川,势必将自己日常的娱乐形式——秦腔带 入川内,逐渐在川内安家、演变,成为弹戏的原型。 五、山陕商人的贸易将秦腔带入四川 商人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商帮,这些 商帮通过各地往来积累财富,成为了当时著名的“明 清十大商帮”,十大商帮是山西晋商、微州徽商、陕西 商帮、福建闽商、广东粤商、江右赣商、洞庭、苏商、宁 波、龙游浙商、山东鲁商等,在其中,陕西商帮具有突 出的地位。陕西商帮在明政府“食盐开中”“茶马交易” 等特殊经济政策招引下,通过古蜀道入川,在川经商, 成为了盛极一时的著名商帮。有关文献记载,陕西商 人在两京(dL京、南京)及各省建立的会馆近四百余处。 随着进入四川地区的陕西移民和商人逐渐增多, 为了维护其自身利益、联络乡党,他们建立会馆。这些 会馆建筑为陕西移民和商人提供了款叙乡情、祭祀神 灵,处理行业纠纷的场所。由于这些会馆均为陕西人 建造,所以在建筑形式、构造以及空间上都呈现出陕 西地区建筑的特点,而会馆的建立极大的推动了秦腔 在四川的传播流变,也促使了弹戏的生成。 在盐业发达的自贡,不仅盐业历史悠久,随盐业 的发达而兴建的西秦会馆、桓侯宫、王爷庙、南华宫等 会馆都是演戏的重要场所,客观上促进了戏曲文化艺 术的繁荣。在成都,由33家秦商集资共建的陕西会 馆更是说明了商人对于秦腔传播的巨大作用。 躺 六、秦腔艺人入川将秦腔带入四川 在秦腔、弹戏的流变史上值得一提的莫过于魏长 生,虽然对于魏长生所唱的剧种众说纷纭,但是有几 点可以肯定,他曾到过两地学艺,且新出“琴腔”,这种 腔调源自西秦腔,也就是陇东调,又融合了梆子腔的 某些特色,他能唱多种曲调如梆子、二黄、吹腔、小调 等,他所演之剧种并非我们今天所想象的单一剧种, 而应该是一种较原始的多声腔混合形态。数次入京, 以新出的琴腔征服京城的观众。红极一时,并掀起花 雅之争,大力推动了地方戏的兴起和繁荣吗。 魏长生回川的经历值得我们注意,他走了全国很 多地方,带回了许多腔调,其中的主体就是秦腔(不一 定是板腔体的秦腔),收徒传艺,建造老郎庙,后成为 三庆社地址。 另外,乾隆年问,又有戏班在川边藏区演出,后多 逃散,此戏班后来不见返回陕西记载。幸而不死的伶 人,流散四川城乡,搭班谋生。四川梨园中流传的行话 “老陕唱高腔,只因饿得慌”,怕由此而来。⑦ 之后,秦腔、二黄在四川并没有绝迹,而是不断的 交流融合。1957年,四川温江专区将流落在汉中的 “汉调二黄”“汉调桄桄”老艺人集合在一起,成立“四 川温江汉剧团”,几经周折,之后划为广汉市剧团,这 是目前唯一一个仍然有南路秦腔的四川戏曲剧团。二 黄、秦腔在四川的落脚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当地人 欣赏汉调桄桄、二黄的历史由来已久。 七、结语 川陕两地接壤,文化交流从未中断。有论者提出 新观点,认为在川陕交接的地方,曾经产生过川陕梆 子,和山陕梆子相对独立发展,虽然论点尚无太多文 献依据,但是西路戏的历史却是相当长的,西路戏产 生之后,向周边流变,一路向南到四川、广西、云南、广 东等地是再自然不过的。 在戏曲传播流变过程中,原有的声腔和当地语言 风俗结合不断形成新的声腔,对我国地方戏的壮大和 繁荣提供了丰富的营养。今天地方戏有数百个,如果 我们细细研究会发现,均可以归到几个声腔体系里, 那么对原有的几大声腔体系的研究就可以为整个戏 曲研究打开思路。从一个声腔的演变人手,继而研究 几大声腔系统,进而理清整个戏曲传播流变的过程。 对于长期以来依靠文献资料,依靠声腔音乐的研究方 法可以说是一种创新,打破研究中的行政区域划分, 以戏曲规律来重新划分戏曲地图,对于戏曲数百年的 剧坛纵横 DANG DAI XI JU DOI:10.13369/j.cnki.ddxj.2015.03.010 广东汉剧舞台表演艺术探析 以旦角为对象 文/李智敏 摘 要:广东汉剧与其他戏曲艺术相同,最基本的特征是程式化、规范化的演出。但作为蕴含丰富文化信息的地 方剧种。在保持着传统程式表演艺术的同时,另有着独特的功法演绎。以广东汉剧的旦角行当为例,在 每一代传人的身上,都不断加强唱功与做功的表演,最终突破墨守陈规的表演程式,塑造出许多流芳百 世的戏剧舞台新形象。 关键词:广东汉剧旦角表演艺术 广东汉剧旧称“乱弹”“外江戏”“兴梅汉戏”,清 剧日渐衰落,幸存的班社也无法正常演出,艺人贫病 雍正至乾隆间,徽剧传入广东后形成。最初的广东汉 交迫,有的流浪后客死异乡,有的年老无靠自杀轻 生。黄桂珠不甘心广东汉剧衰亡下去,联络一些志同 道合的艺人,在田问地头尽力组织演出。1957年,黄 桂珠曾到中南海为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表 演广东汉剧传统剧目《百里奚认妻》,为广东汉剧赢 得了“南国牡丹”的称号。梅兰芳先生曾经在《人民日 剧,舞台表演时基本上都是以唱功为主,做功为辅, 后来在历代艺术家们的传承中得到蜕变。新中国成 立之后,该剧种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被誉为 “南国牡丹”。这一殊荣与广东汉剧的三位代表性人 物——黄桂珠、梁素珍、李仙花息息相关。从专长于 唱功的黄桂珠,到开始挖掘展示做功实力的梁素珍, 再到唱做俱佳的李仙花,三代名伶的汗水和智慧,使 广东汉剧不仅在继承中得到发扬,在传统中收获创 新:更一跃成为广东三大剧种之一,在全国乃至东南 亚地区,产生了重要影响。 黄桂珠的化繁为简、简胜于繁 报》发表文章高度评价黄桂珠:“清凉圆润的嗓音,婉 转凄凉的声调,表演感人至深”。 《百里奚认妻》这出戏是广东汉剧几将失传的传 统剧目。该剧情节简单,只写百里奚与其妻杜氏分别 三十年后相会的一折,但百里奚“富贵不能淫”、杜氏 “贫贱不能移”的崇高美德,在这一折戏里恰到好处 地表现了出来。黄桂珠所饰演的杜氏,唱功吐字清 晰、音色秀美;做功含蓄、恰如其分。正是由于黄桂珠 黄桂珠(1916_1994),国家一级演员,是公认 的第一代广东汉剧名旦,对广东汉剧旦角表演的发 扬光大起到了奠基的作用。上世纪四十年代,广东汉 对人物的精准拿捏,使得这出戏重焕青春光彩。《百 演变有着启示的作用。■ (本文系陕西省教育厅2015年度科学研究计划专项科研 项目“非遗视闽下的陕西秦腔老艺术家口述史研究”阶段性成 果。) ( 刘文峰《山陕商人于梆子戏考》,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年。 ③杨燮《成都竹枝词》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 ④(清)张绍龄等纂修,《重修昭化县志》巴蜀书社,1992。 ⑤阎金谔,《川剧序论》,文通书局,1947年,第23页。 注释: ⑥邓运佳《中国川剧通史》,四川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234页。 ⑦蒋维明,《移民入川与舞台人生》,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8年,第38页。 责①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山西省文化厅戏曲工作研 究室编《梆子声腔剧种学术讨论会文集》,山西人民出版社, 1984年,第24页。 任编辑:李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