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认知到掌握
作者:吴文历
来源:《读与写·下旬刊》2012年第04期
摘要:《机构与零件》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机械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该课程知识点多、概念抽象、理念理论性强,本文通过作者对《机构与零件》课程的教授,结合自身的实践教学,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提出一些个人看法。 关键词:机构与零件;教学现状;措施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4-0178-02 1.前言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现代机械制造业迅速发展,随着技术创新和市场需要,对产品的加工工艺要求越来越高,但是劳动者素质偏低,技能人才,尤其是高级技能人才匮乏已成为制约我国机械制造业发展的突出问题。
《机构与零件》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机械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该课程知识点多、概念抽象、理念理论性强,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不仅要求学生能掌握一般机械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操作技能,还要求学生会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一些常规机械设计和处理一些常规机械中的实际问题。本课程学习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后面专业课的学习及将来从事本专业的实际工作能力。而怎样让学生从书籍知识的认知转化为技术能力的掌握,这也是我们职业教育老师所面临的问题。
因此,现就个人对《机构与零件》课程教学谈谈看法。 2.学生特点
技校大部分学生学习基础都比较薄弱,接受新知识的能力相对比较差,特别是从学习初、高中的数理化知识,到现在的技能性知识,需要一个相对比较长的适应时间;学习缺乏主动性,许多技校生在初中时就是“不受欢迎的人”,对学习没一点兴趣,长期遭受老师和同学的歧视,内心极度自卑;心理问题比较多,通过对学生的调查研究,发现大部分学生的家庭存在问题,自幼养成倔强、孤僻的性格,爱走极端。 3.教学现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1 教学手段、方法简单。目前,技工院校在理论课程教学上,大部分仍以讲授为主,采用“教师按教科书教,学生按教科书学”的注入式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只是“照葫芦画瓢”,在课堂上,还过于强调课堂组织纪律性,不注重与学生的交流,使得学习氛围沉闷,显然已经不适应当前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比如《机构与零件》课程中的周转轮系,其空间想象、分析能力要求比较高,如果没有配合挂图,或者以实体实物为辅助,讲授的难度将增加,学生也较难接受。
3.2 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的结合欠缺。很多技工院校由于资金的问题,实习设备还不能满足学生的实习要求,只能对实习课时进行缩减、学生实习分组进行改变。而且在理论教学上,没有办法插入部分实习参观课程,课时没有合理分配,不能跟实习教学相辅相成,出现了“实习前先教理论”的情况,使得原本就紧凑的实习课时显得更加紧张。
3.3 考试作用下降。现在技工院校学生的学习成绩仍以“量化”指标来评价学生,而考试模式仍以笔试为主,但仅靠笔试是不能完全判定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好坏的,特别是这种需要动手实践的职业教育。而有的技工院校取消了补考费,也让部分学生失去了对期末补考的“恐惧”心理,减弱对考试的重视,降低了考试的意义。 4.建议改革措施
4.1 合理选择教材。现在的教材主要从生产实际出发,合理安排教材的知识和技能结构,突出技能性培养,摒弃“繁难偏旧”的理论知识。教材的选择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影响了教学的效果,组织相关的专业人员对教材进行合理选择,尽量贴近学生的专业特点,减少一些专业课程的重复教授,合理分配专业老师的授课任务,让理论老师与实习老师的课时分配更合理。 比如《机构与零件》课程中平面连杆机构的图解法,这些原理性结构,原本只能建立在板书的基础上,对于学生来说,只能凭借主观因素去想象。而现在选择的教材,对此知识点进行了梳理和整合,降低了理论难度,增加了部分图片和图示,讲解更具直观性,学生也更容易接受。
4.2 优化教学手段。现在很多教材增加了实例图片,一方面增加了学生对知识的认识程度,但在另一方面也增加了讲述的难度,所以要求更多机械理论老师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模块式一体化现场教学等,能清楚地层示机械制造各零部件结构原理及内部运动关系,直观、动感性强,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比如讲述平面连杆机构的形式,采用动画方式,生动具体地展现机构中曲柄整周旋转、摇杆只能部分转动的特点,较好地区别了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及双摇杆机构三者。 在介绍轴上零件轴向、周向固定与定位的方法及特点时,刚开始结合教材的图片及其表格引导学生进行预习,而后采用挂图、模型、实物等教具,用多媒体教学课件,让轴上零件轴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向、周向固定与定位的方法及特点直观地显示出来,通过对学生的调查,普遍反映这种教学模式更易他们接受,教学效果较高。
当然,也可以“就地取材”,利用现成的结构进行讲解。比如在讲述连接这部分知识,利用教室的门、窗的配合运动;讲述齿轮运动,利用学生所佩戴的透明式机械表。
4.3 增加校企合作,增加实践场所。为保证所培养的人才更能贴近企业需求,缩短与生产实际的距离,必须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与合作,学校可与条件较好的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紧密的联系,把企业作为学生的实习实训基地,以弥补学校实习条件的不足,还可以使学生提前认识企业实际生产情况,以便毕业后尽快上岗。这个也是目前大部分技工院校的发展方向。 螺纹连接的防松,之前是采用讲授及其教材图表的比较,没有实体的操作,学生反映较不理想。现在把企业引进了校园,主要是小型配电器的装配,难度不大,一来给学生增加了勤工俭学的机会,二来增加了学生直接操作的机会,学生有了实体的接触,之后再学习效果更好了。做好这方面的工作,企业的成本减低了,学校的实习场所得到了加强,取得校企共赢的局面。
凸轮机构是个比较难讲解的知识点,但通过对石材雕刻厂的参观,了解自动化雕刻机器的运作原理,学生较好地掌握了凸轮、从动件及固定件三者之间的运动情况。
4.4 改革成绩评定,特别是补考制度。针对目前考试的模式,建议理论性强的课程采用学期考试考查方式,技能性强的课程采用实际操作考核,同时结合培养内容,灵活运用提问、测验、竞赛等考查方式。现在,较为突出的是学生的补考问题。据了解,很多技工院校已经取消了补考费,但是还没有对其做相应的规定,特别是补考不及格以及补考不到位等情况,如果可以在补考问题上,多做些工作,比如采用补考不及格后重修的方法,以提高学生对考试的重视。 5.结束语
总之,机械类专业教学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如何让学生更好得从认知知识到掌握知识,更是重中之重,只要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广大师生共同努力,我想一定能把这项工作做好,培养出受社会欢迎的具有创新能力和工作技能的高素质机械制造人才。 参考文献:
[1] 顾明远.教育大辞典(第三卷).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27. [2] 王吉庆.任务驱动之我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3.7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