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创意农业旅游 1.创意农业的内涵
狭义的传统农业指以土地为依托,以人的身体劳作为主要手段的种植业,其作用主要解决粮食问题。广义的传统农业还包括林业、牧业、渔业和农业副产品。随着工业社会的到来,传统农业内部发生了很大变化,农业机器化和农业规模扩大化成为趋势,社会生产力的整体提高使现代农业发生了一系列资源整合。大量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了出来,传统农业在形态和目的上产生了新变,最先出现的是不以农产品的产量多少来衡量的产业价值的“休闲农业”,它把农业从外在形态和最终目的上与传统农业区分开来。这是第三产业向农业和农村的渗透,打开了农业向广阔空间发展的第一步,在休闲农业的基础上,第一产业的发展逐渐出现了更加灵活多样的产业形态,概括起来,称为创意农业。创意农业是多种理念的总称,它的实质是新观念和新的思维方式对传统农业的改造和发展。“创意农业就是借助创意产业的思维逻辑和发展理念,有效地将科技和人文要素融入农业生产,进一步拓展农业功能、整合资源,把传统农业生产融入生产、生活、生态、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发展形态。”创意农业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是农业失去传统社会的土壤,在工业时代里的转型,它用现代的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现代化,是产业升级的必由之路。创意农业是创意产业的一个分支,创意产业的核心不在于有形资源的多寡,它倚重的是来自人本身和知识本身的力量,它的资本构成不依赖传统产业
所说的硬性资本,而是把土地、资金和资源作为改造和利用的对象,而不把它们当成产业运作本身。“创意产业强调无形资源和主体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高级人力资本、知识产权资本、技术资本和文化资本等软性资本成为其核心驱动要素,其中,特别注重人的创造力,强调文化要素的推动力。”创意产业与农业结合,是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结合,而这两者的结合不仅仅是概念上的结合,运用到实际的产业运作中,便出现了创意农业旅游这一新的产业形态。 2.创意农业旅游的内涵
创意农业旅游是一种全新的理念,利用创意产业的知识来开发农业资源,增加其旅游功能,这不仅是农业向外扩散的途径,也是旅游产业为发展自身滋生出来的新创意。“旅游企业组织结构开始由纵向一体化逐渐向横向一体化、混合一体化、虚拟一体化转变。”这里所说的横向一体化便是旅游业利用自己的旅游意识和旅游精神对其他一切具有可观赏性的事物进行改造并将其融入旅游产业的过程。而混合一体化,显然是试图打破传统观念中比较局限的旅游客体,把值得观赏的任何景观都可以开发成为旅游业的旅游客体,当然,这些资源可以是实体的,也可以是虚拟的。创意农业的概念和形态需要一种输出模式,而旅游业是最佳的合作对象,两者结合是一种双赢的产业融合,是传统农业和旅游业发展的最佳选择。创意农业旅游的核心有两点:其一是农业在创意产业的整合下是否能产生出适合市场需求的形态,其二是旅游业是否能将这种新的旅游资源推广出去,开发出有竞争力的旅游形式和旅游产品。
二、云南创意农业旅游发展现状及其优劣势
云南是旅游和农业方面都充满特色的地方,它自身有很多天然的优势,再加上地理、气候和民族文化等方面的特殊性,使云南成为实施创意农业旅游最佳的首选地区。多年来,云南本土的创意农业旅游也得到很好的发展,如红河哈尼梯田的开发、围绕“茶”形成的茶产业,还有一系列创意休闲园、创意农业产业园。这些成果为云南的旅游带来了一定的亮色,但还有诸多提升空间。 1.云南创意农业旅游发展现状
云南是一个农业资源非常丰富的地区,自古以来农业就是其主要的生产方式,在面临农业向现代化转型的问题时,云南省充分利用自己独有的优势,将农业与旅游业结合,呈现出一系列非常有代表性的创意农业旅游案例。著名的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2013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后,当地政府展开了对哈尼梯田的数字化保护开发,借助互联网平台在都市中寻求高端客户群认养梯田,形成到红河体验哈尼梯田的固定客户群。哈尼梯田本身是不具备旅游功能的,它有自己的自我循环系统,所以对哈尼梯田的旅游模式主要以感知自然的体验式度假方式为主。当地政府也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把人与自然相结合的远古体验方式作为开发哈尼梯田的最主要方式。除了哈尼梯田之外,西双版纳傣族橄榄坝在当地政府的参与下也逐步升级为独具田园观光的旅游产业。它包括农耕劳作体验、田园作物科技讲解、农耕祭祀展演、创意农业DIY、田园在线农产品开发等旅游项目。除了利用像哈尼梯田和西双版纳橄
榄坝等当地独有的农业景观之外,云南的创意农业旅游还致力于对农产品的独特加工,在农产生产中加入特有的云南文化,使之成为具有云南特色的全国品牌。其中最为著名是玉溪市的甜馨“猫哆哩”农业基地,它通过开发新型栽培技术,创意设计“云南十八怪”农特产,增加了农产品的文化趣味,提升了酸角、芒果、番茄莲等产品的附加值,甜馨成为农产品加工的重要基地。把云南独有的农产品变成旅游文化的一部分,打民族文化和特有资源的组合拳,依靠旅游的人流推广云南的农产品,是其主要策略。除了创意农业旅游基地,云南省还发展了很多创意农业休闲园,创意农业生产园和以茶为核心的茶产业。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被评为国家级休闲农业示范县的云南腾冲县和罗平县。此外还有昆明福保村、丽江丽水寨、宣威市万松居民族园以及获得中国最有魅力乡村称号的普洱市澜沧县惠民乡芒景村。在推广农产品之余,云南重要的经济作物茶叶也成为一个重要的开发对象,以普洱茶闻名于世的普洱市,就以打造普洱茶产业为重点,先后创建了有机茶园基地,普洱茶波兰苑和茶马古道旅游等以茶文化为核心的产业模式。整体来看云南的创意农业旅游,每个项目的开发都离不开当地得天独厚的资源,充分利用特有的资源优势,将传统农业与旅游业结合起来,对地域文化进行再编码。 2.云南创意农业旅游发展的优劣势剖析
云南在生态上具有很多得天独厚的优势,云南良好的生态环境资源、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多样性的生物资源以及宜居、宜业、宜游的山水风景资源等元素是云南创意农业旅游发展的坚实基础和
突出优势。自然资源、多民族、农耕文化是云南省发展创意农业的条件。云南独特的位置造就了云南的独一无二,从气候类型来看,云南处于低纬度、高海拔地区,其气候类型极具多样性。而且境内河流和湖泊纵横,各种地质现象复杂多样。云南的总体地形西高东低,北高南低,最高点6740米,最低点76.4米。海拔跨度大,地貌类型丰富:高山、峡谷、丘陵、台地、河谷地、盆地等。山地94%,盆地6%。由于受地形的影响,因高度上升而产生的气候类型差异,一般高原每上升100米,温度即降低0.6℃左右,形成了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独特的地理环境赋予了云南丰富的自然资源,自然保护区168个,总面积326万公顷;风景名胜区64个,总面积130万公顷;森林公园48个,总面积111万公顷;国家地质公园5个;世界遗产2个(三江并流、丽江)。众多的高原湖泊、高山峡谷、雪山冰川、石林溶洞、热带雨林,构成了类型齐全、规模宏大、品位极高、风格各异的自然奇观。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省,而且位于边境线上,是通外口岸。它是我国民族种类最多的省区,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有25种,人口超过100万的民族有彝族、白族、哈尼族、傣族、壮族5个。全省少数民族人口约1400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三分之一。26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绚丽多彩的地方民族文化和丰富独特的节庆活动,尤其是各民族的民族服饰、婚俗礼仪、饮食歌舞、宗教文化和民居建筑等,使云南赢得了“民族文化大观园”的赞誉,吸引了众多的国内外旅游者。云南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距今170万年的元谋人遗址,标志着云南是人类的发源地之
一;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云南形成了许多独特的地方文化,闪现着滇文化的灿烂与辉煌。如古青铜文化、贝叶文化、南诏文化、东巴文化、彝文化、古爨文化、康巴文化等,不仅丰富了云南旅游的文化内涵,而且是文物考古、民族研究、跨文化寻访的理想之地。云南天然的资源优势非常适合发展创意农业旅游,目前在这方面也取得了成效,但旅游资源的开发也面临升级问题。文化科技元素、资本投入、现代管理等要素在云南创意农业旅游中的作用有限,亟须提升和改善,导致创意农业旅游的产品更新和经济产值受到制约。创意产业的核心是对文化和创意的投入,但是综合看云南的创意农业旅游,仍然停留在农业观光的阶段上,真正应该着力的文化特色没有发掘出来,出现了形式单一、内容干瘪、互相模仿的现象。除此之外,云南创意农业的发展还呈现出产业类型单一,产业链缺失的问题,究其根本,是由于缺少整体规划,出现了各自为营的局面。各个地方单独发展,使创意产业园区本身被孤立,无法形成聚合优势,而且各个产业之间缺少和谐、可持续开发的关系,难以形成良性的循环链条,基本上处于无目的任意发展状态,极大地制约了创意旅游业的发展。创意农业旅游滞后的原因,归根结底是对创意产业本身的认识不足,理解不到位造成的。创意产业具有灵活性强、无本可学的特点,目前最为缺乏的是真正的创意农业研究人才,所以缺乏品牌塑造的人才,也没有市场推广的人才。云南农业科学院专家说云南创意旅游“塑造创意特色农产品、农业品牌意识和系统对策尚显不足、特别是通过市场化运作,强化创意设计包装和持续性开发与优化,塑造出在云南省、全国知名的
特色创意农业品牌。”
三、云南创意农业旅游的创新路径
云南创意农业旅游应该从产品生产、流通、消费各阶段融入现代技术和创意,以提升产品附加值。在文化创意、模式创新、产品创造的思路下,为创意农业旅游融入文化、资本、管理、科技、生态等要素,促使创意农产品达到多元化、信息化、数字化、文化。力求满足现代都市人高端、多样、独特的文化消费需求,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状态,促使农村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农民市民化。
1.可供云南创意农业旅游借鉴的经验
云南创意农业旅游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需要更进一步完善发展观念,克服自身在发展中呈现出的各种问题。首先可资借鉴的就是国外已经发展出来的很多旅游模式,目前国外的创意农业旅游主要有三种形式:传统观光型、都市科技型、休闲度假型。比较普遍的旅游内容是“参与体验、度假、娱乐休闲和享受农家住宿饮食等服务产品与旅游产品。”与这种旅游方式配套的市场趋势必然是“旅客的本土化、城市化、家庭化”,所以现在西方很多国家的农业旅游形态都是私营化、小型化、兼营化和分散化。这在西方是非常流行的模式,云南省在发展创意农业旅游的过程出呈现出很多精致的小型创意农业旅游项目,完全可以借鉴西方这种模式。但是在社会化大生产的背景下,我们最应该借鉴的还是那些规模大、专业程度高的创意农业旅游经验。比如,新加坡创建的农业科技公园,转变传统意义上公园的功能和模
式,创建专业性极强的农业科技公园,把休闲、娱乐、科技和农业融为一体,这是典型的农业和科技展出的实例,把公园这种政府公益项目变成创意产业。云南有丰富的资源,但是缺少对文化观念的突破和创新,难以找到合适的发展路径去开拓创意农业市场,新加坡的公园创意就是一次成功的观念嫁接案例,值得学习。马来西亚政府全然不像新加坡那样利用文化概念,他们通过打造专业的农村旅游区作为科技示范和生态保护的样板,把对农业园区的保护专业化、规范化和制度化。马来西亚的经验正是补充了云南在发展创意农业旅游中缺少专业精神和制度规划这一项,其经验也可以被借鉴。 2.云南创意农业旅游可以突破的局限
创意农业旅游是一种新兴的产业模式,想要很好地利用这种模式,首先要理解“观念价值”在创意农业旅游中的重要地位,也即是创意产业的灵魂是什么。“商品的市场价值可以分解为使用价值和观念价值。”创意的本质是创造和挖掘观念价值,捕捉或者制造那种可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同寻常的体验与感觉的东西。“当人的创造力成为经济增长主导资源时,资源的内涵和外延得到了更深刻和广泛拓展,一些具有历史积淀的物质载体、一则神奇的民间传说、一些社会生活中的元素均可纳入资源的范畴,可加以开发和利用,成为促进经济增长有用的资源。”创意产业的根本就在于对观念的认识和利用,如何把观念变化成资源,进而创造出价值和利益。只有从源头上理解了观念资源的内涵,打破思维局限,才能发现和创造更有价值的创意农业旅游模式。其次,是对整个创意产业中各阶段产业链的再认识,创意产业是
一个跨越传统产业经营范围的交叉产业,它并不是单一的个体,而是一条具有上下游关系的产业链。任何一个元素的创新和变革都需要与之相适宜的一整套模式的变革,产业升级不仅仅是单一的观念创新就能完成的,而是整个链条互相合作、实现最佳运作效果的产物。“现代农业的关键就是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云南要把创意产业农业旅游做好,就要依靠特有的农业资源,从根本上实现农业与旅游业的结合,打造因地适宜的结合模式,用创意观念为两者打造适宜而有效益的产业链条。如果不能从根本上完成产业链的整合创新,那么,局部的创新寸步难行,而且效果不大,难以完成最后的产业再造。最后,是对目前云南省现有的创意农业旅游路径的改造和突破,所谓的农业旅游,如果不打破“吃农家饭、住农家房、做农家活、看农家景”的浅层次农业旅游模式,就很难得到新的发展。目前,我们的很多农业旅游模式都属于观光农业,但是我们当前的观光休闲农业意味不足,是经过城市化改造的观光,这样单一的观光农业不足以称之为创意农业旅游。创意农业旅游是根据当地的特点,融入文化精神和创意想象一种新型产业链条模式。它一定是有精神内蕴和文化传统创新行为和思想精艺在其中的,否则难以形成有特色、有规模、有新意的产业模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