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论语名句: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2024-01-18 来源:易榕旅网
【 导语】在本章⾥,孔⼦⾃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下⾯是分享的论语名句:吾⼗有五⽽志于学。欢迎阅读参考!

  【原⽂】

  ⼦⽈:“吾⼗有五⽽志于学,三⼗⽽⽴,四⼗⽽不惑,五⼗⽽知天命,六⼗⽽⽿顺,七⼗⽽从⼼所欲,不逾矩。”  ⼦⽈:“吾⼗有(1)五⽽志于学,三⼗⽽⽴(2),四⼗⽽不惑(3),五⼗⽽知天命(4),六⼗⽽⽿顺(5),七⼗⽽从⼼所欲不逾矩(6)。”  【注释】  (1)有:同“⼜”。  (2)⽴:站得住的意思。

  (3)不惑:掌握了知识,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  (4)天命:指不能为⼈⼒所⽀配的事情。

  (5)⽿顺:对此有多种解释。⼀般⽽⾔,指对那些于⼰不利的意见也能正确对待。  (6)从⼼所欲不逾矩:从,遵从的意思;逾,越过;矩,规矩。

  【解释翻译】

  孔⼦说:“我⼗五岁⽴志于学习;三⼗岁能够⾃⽴;四⼗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岁懂得了天命;六⼗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论,不觉得不顺;七⼗岁能随⼼所欲⽽不越出规矩。”

  这⼀段根据皇侃和邢昺两位学者的注疏,是说的孔⼦隐圣同凡,劝⼈勤学。孔⼦是圣⼈,圣⼈在我们这个凡间,为我们⽰现学习的过程,修道的次第,让我们常⼈也能够学得到。假如他完全⽰现⼤圣,不⽤学就知道,⽣⽽知之,那我们就没办法学了。所以他在这⾥隐圣同凡,把他圣⼈这⼀⾯先隐盖起来,⽰现出⼀个凡夫的样⼦,是劝导我们要像他那样,勤学不辍。  我们来看这章讲到,孔⼦⾃述他学习的、成就的过程。说『吾⼗有五』,⼗有五,这个有是念⼜,就是⼗五岁。⼗五岁的时候,就有志于学了。朱⼦的《集注》⾥头就讲,「古者⼗五⽽⼊⼤学,⼼之所之谓之志,此所谓学,即⼤学之道也。志乎此,则念念在此⽽为之不厌矣」,这是解释⼗五有志于学。在古代,⼋岁上⼩学,⼗五岁⼊⼤学,它没有中学,只有⼩学和⼤学。⼩学以学进退应对、礼仪规范,学规矩为主。⼤学就要穷理,明⽩宇宙⼈⽣的道理。⼗五岁就是要⼊⼤学的阶段。⼗五岁孔⼦有志于学,这个志叫「⼼之所之」,所之就是趣向,⼼趣向哪?这是讲的志,志向。⼼趣向圣贤之道,这就是志于学,这个学就是《⼤学》的学,是⼤学之道。在《⼤学》⾥⾯讲到的,从格物致知诚意正⼼,这是讲修⾝,到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学之道。孔⼦⼗五岁就有这样的志向,希望明明德于天下,也就是真正成为圣⼈,帮助社会,帮助⼤众⼀同明明德,⽌⾄善,使天下⼤同,世界和谐。既然发了这样的志向,念念都在此,绝没有退⼼,绝没有厌⾜,这个不厌就是不满⾜。

  李炳南⽼居⼠,我们尊称他雪公,因为他的号是雪卢,雪卢⽼⼈,我们称他雪公。雪公的《讲要》⾥头讲,这个志于学就是⼀⼼趣向圣贤之学,就是专⼼求学的意思。孔⼦从⼩就好学,《史记·孔⼦世家》⾥头讲,「孔⼦为⼉嬉戏,常陈俎⾖,设礼容」。这个俎⾖是祭祀所⽤的器⽫,俎就是祭祀的时候放⾁的那个⼏案,那个⼩桌⼦;⾖是盛⼲⾁类⾷物的器⽫,⽤于祭祀。陈是摆设,摆设这些祭祀的礼器。「设礼容」就是学习这些祭祀的礼仪,学祭礼。就是他在童年的时候,他就很好学,他不会像其它的孩⼦那样去疯玩,他玩的也是在学习这些礼仪。

  到了⼗五岁,这是成童的年龄,童年到了最终的阶段,他的⼼志已经很坚定、很明朗了,所以这时候,他真正⽴定志向,要求学,⽽且念念在兹,没有退堕。我们看到孔⼦这样做,要想想⾃⼰,要学圣学贤,第⼀个就是⽴志。问问⾃⼰,志⽴了没有?如果志没⽴,学也不可能有成就的。孔⼦之所以这⼀⽣能成就圣⼈,就是因为他早年就⽴志了,这个志向是真的,不是敷衍⽿⽬的,也不是装出来给⼈看的,内⼼⾥真正⽣起这个志向。所以学习就很认真,很努⼒,很刻苦,学了多久?学了⼗五年,『三⼗⽽⽴』。

  到三⼗岁就⽴了,⽴是什么意思?雪公引皇侃注疏讲到,「⽴,谓所学经业成⽴也」。所学经业,经是经典,业就是圣贤⼈的事业,也就是道德学问,到三⼗岁已经成⽴了。这个⽴也就是讲学有根柢了,有⼒了。有了根有了⼒,就不为外⼒所动摇,就好像棵⼤树,在⼗五岁有志于学的时候,刚刚是⼩树苗,这个时候还没⽴起来,等他长到三⼗岁了,根深、枝⼲也粗了、硬了,禁得起外⾯风⾬的考验,这三⼗⽽⽴。我们简单的讲,他学成了,可以出⼭,毕业了。

  『四⼗⽽不惑』,到了四⼗岁就⼊不惑之年。「不惑」,西汉的⼤儒孔安国批注说,就是不疑惑。孔安国是孔⼦的后裔,应该是第⼗⼀世。说不惑就是不迷惑,没有什么可疑惑,就是样样都明了了。雪公在《讲要》⾥头引⽤了程树德的《论语集

释》⾥⾯的⼀段话,程树德先⽣是近代的⼤儒,他这个《论语集释》⾮常的⼴博。他这⾥讲到,「⽴,必先不惑,⽽⾔不惑于⽴之后者,何也」?他问得好。三⼗⽽⽴,四⼗⽽不惑,这个⽴的前提条件是不惑。你不疑惑了你才能真正⽴,如果你⼼⾥还疑惑,那肯定会受外⼒动摇,就怎么能说⽴?所以为什么这⾥讲孔⼦三⼗⽽⽴,四⼗⽽不惑,⽴在不惑之先,⽽不在之后,这是什么原因?这个回答⾮常好,「夫⼦⽈,可与⽴,未可与权」,这出⾃于《论语》。孔⼦说可以⽴,什么叫⽴?「⽴,守经也」。这个⽴,就是他已经找到了标准,标准是什么?经,经是圣⼈的教诲,这是我们的⽴⾝处世的⾏为标准,我们要守住这个标准,这叫⽴。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违背这个标准,这才守得住,这才能⽴得起来,这叫⽴。

  「不惑,达权也」,达权就是遇事能够⾏权,善巧⽅便。在这样的境界当中就⽐⽴要⾼,⽴是什么?雪公解释说,「可即可,不可即不可」。这很讲原则的,可以做的就可以做,不可以做的就不能做,有个硬性的标准。但是达权是「⽆可,⽆不可」,他没有那个执着,没有⼀个成见,能做到随缘不变,不变随缘。这个⾏权⽅便,就⽐⽴的境界要⾼,所以夫⼦讲「可与⽴,未可与权」。你跟⼀个⼈相处,这个⼈他能够讲究原则很好,但是未必你跟他相处的时候,他能够做到⾏权⽅便,不知权变之道,这就不能称为不惑。

  所以夫⼦讲他三⼗⽽⽴,四⼗不惑,⽴在不惑之前。这个⾏权⽅便,前提是他要能⽴,如果没有⽴他就在⾏权⽅便,根基不稳,他就学随缘,这就不是随缘不变了,他是随缘随着变,他没有根基,这就是古德讲的,「慈悲多祸害,⽅便出下流」,他这⾏权⽅便变成下流了,变成祸害了,为什么?因为他没⽴。所以⽴是前提,是基础。

  到了五⼗岁,『五⼗⽽知天命』。天命,根据刘宝楠先⽣的《论语正义》,他引汉朝董仲舒的话说,「天令之谓命」,天令就是天的命令,天命就是天的命令。五⼗岁就知道天的命令,什么叫天的命令?刘宝楠在《正义》⾥头说,「知天命者,知⼰为天所命,⾮虚⽣也」。知道天命的⼈,知道⾃⼰是天所委派下来,不是⽆缘⽆故在这凡间出⽣的,虚⽣是不知道⾃⼰⼲什么。夫⼦到五⼗岁,他知道⾃⼰来这世间,到底是要做什么事业。那我们现在都明了,夫⼦来这世间就是「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那他真正做到了。所以后⼈称为,「天不⽣仲尼,万古如长夜」。仲尼就是孔⼦,孔⼦就好像我们⼈类的⼀盏明灯⼀样,照亮了我们漫漫长夜,让我们懂得是⾮邪正的标准,懂得学圣学贤。

  刘宝楠先⽣讲,「盖夫⼦当衰周之时,贤圣不作久矣。及年⾄五⼗,得易学之,知其有得,⽽⾃谦⾔⽆⼤过。则天之所以⽣⼰,所以命⼰,与⼰之不负乎天。故以知天命⾃任。命者,⽴之于⼰,⽽受之于天,圣⼈所不敢辞也」。⼤意是讲,孔⼦出⽣在周朝末年,周朝衰落,圣贤已经很久没有出世。周朝初年的⽂王、武王、周公都是圣贤,到了末年没有出世,孔⼦在这时候出世,所以他是有使命的。到了他五⼗岁的时候,他得到《易经》,学《易经》,知道天命。他⾃⼰⾮常谦虚,说「五⼗⽽学易,可以⽆⼤过」,没有⼤的过失,这是谦虚。实际上是,他完全懂得⾃⼰来这世间做什么。

  天为什么要⽣孔⼦?为什么要赋予孔⼦这样的使命?孔⼦知道,孔⼦也能真正不辜负天之所⽣,天之所命。所以他讲五⼗知天命,他讲的不为过。这个天命,⽴之于⼰,受之于天,这讲得很好。⾸先我们⾃⼰要懂得⽴命,你才能受天命,这个不是宿命论。我们看到这⾥,觉得孔⼦他有天命,我们没有天命,那是错的。为什么孔⼦能受天命?因为他⾃⼰能⽴命,他真正有志于圣贤,有志于将圣贤的教育传播到天下⼈,他以此为使命,就是⾃⼰⽴命。然后天命就降临到他⾝上,所以天哪有意思?它不会有⼀个意思说我选择⼀个⼈,赋予他天命,没有。上天真是可以说是⽆私,没有念头的,没有思想。我们真正⽴志感格上天,所以圣⼈不敢推辞这个天命,也就是说,他勇于担当。

  我们试问⼀下⾃⼰,我们知天命否?我们的恩师净⽼他告诉我们,他在⼗四岁的时候就想到,「我来这个世间⼲什么来的」?他就有这样的⼀个想法,就在思索⼈⽣,⼈⽣的意义在哪⾥?我们这⼀⽣短短⼏⼗年要做什么?古⼈讲,替天⾏道。我们要将圣贤之道发扬光⼤,这是我们的使命。我们如果真正发起这样的⼼,有这种志向,那恭喜你了。你也跟孔⼦⼀样,你也⽴志了,你也必定有⼀天,你知天命。这是孔⼦跟我们讲,他⾃⼰的境界在不断提升,实际上是在⿎励我们,要我们⾃⼰直下承当。不能说孔⼦的事情,跟⾃⼰⽆关,那就枉费了夫⼦的苦⼼。

  雪公讲,「孔⼦学《易》,乃知天命。吾⼈虽闻天命,未必能知,须先信赖圣⾔,以求知之」。孔⼦学《易经》,所以他知道天命,那我们?今天听到这个天命,天命就是宋朝张载说的,「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天命。我们现在听到了,闻天命了,但是还没有知天命。为什么说没知?因为没真⼲。真知就真⼲,⼀定是知⾏合⼀的,没有⾏就还是没有知,那怎么办?那就要⽼⽼实实向圣贤学习。⾸先信赖圣贤的教诲,信赖圣贤,然后慢慢慢慢的我们也觉悟,总有⼀天我们也达到知天命。真正知天命的⼈,那真的叫做替天⾏道。

  孔⼦到六⼗岁,『六⼗⽿顺』。郑康成的批注说,「⽿顺,闻其⾔,⽽知微旨也」。什么叫⽿顺?⽿朵是听⾔语的,听到⼈讲话,就从他的⾔语当中,了知他说话的意思,乃⾄内⼼深处他的想法,都能明了。皇侃的注疏也是同样的说法,「但闻其⾔,即解微旨,是所闻不逆于⽿,故⽈⽿顺也」。「但闻其⾔」,就是⼀听到别⼈的话语,马上就能解瞭⾥⾯细微的意思,你真的叫知⾔了,知⾔就能知⼈。所以「所闻不逆于⽿」,这个⽿朵真正叫聪了,聪明了,⼀接触到⾔语就能明了。所以⽿这个器官叫⽿根,是能闻,能闻跟所闻,不相逆反,这叫⽿顺,就是⽿根顺了。这个顺,意思很深,不是说你只是顺着那个声⾳,所闻的是声⾳,他顺什么?是顺⾃⼰的⾃性。如果是追寻着所闻的声⾳,就跑到外⾯去了,这就不叫顺,这叫逆,为什么?逆着⾃⼰的⾃性,⾃性不在外⾯。顺⾃性,这才叫⽿顺。所以要返闻闻⾃性,这叫⽿顺。底下我们会引佛经,《⼤佛顶⾸楞严经·观世⾳菩萨⽿根圆通章》的经⽂来诠释,⼤家就更加明了,什么叫⽿顺,⽿顺就是⽿根圆通。

  朱⼦解释说,「声⼊⼼通,⽆所违逆,知之之⾄,不思⽽得也」。这⾥讲的⽿顺是⽤⽿根来代表,其实⼈有六根,就是六种器官,眼⽿⿐⾆⾝意,六种器官都是能感知。这⾥光举⽿根为例⼦,其它五根,也就可以推论⽽知了。讲到⽿根,⽿对声,⽿是听声的,声⼊⽿,⼼就通了,这是⽿的功能通达,能通顺⾃⼰跟他⼈的⼼⾥,是⼀听到就通,「⽆所违逆」,这个就是功能没有障碍了,全通了。听到别⼈讲话,⽴即知道他的⼼理,这是「知之之⾄」,就是我们感知的能⼒到了极点。到了这样的境界,不思⽽得,思是念头,不⽤起⼼动念就能够⼀接触就明了,这叫不思⽽得,这是⽿根能闻的功能没有障碍。那么⽿根如是,六根都如是,六根接触外⾯的境界,⼀接触就能明了,夫⼦到六⼗岁就有这样的境界了。

  到了七⼗岁,『从⼼所欲,不踰矩』,从当随字讲,也就是随⼼所欲,这个矩,当法度讲,也就是随⼼所欲,不管做什么事,都不踰越法度,不违反规矩。

  朱⼦讲,「随其⼼之所欲,⽽⾃不过于法度,安⽽⾏之,不勉⽽中也」。随⼼所欲,不管做什么都没有踰越法度,这叫安。这个安就是《⼤学》⾥讲的,「知⽌⽽后有定,定⽽后能静,静⽽后能安」,夫⼦到七⼗岁达到这个境界了。但后⾯还有,「安⽽后能虑,虑⽽后能得」,那就没有说下去了。夫⼦证明,他上⾯还有境界,可惜夫⼦只到七⼗三岁就逝世了。假如还有个⼋⼗、九⼗岁,他后⾯境界全通达。但是能够做到,「安⽽⾏之,不勉⽽中」,这已经是相当了不起了。这是什么?⾃然合法度,不起⼼不动念,都不离乎道,这叫任运⾃然。不勉⽽中,就是没有丝毫的勉强,没有丝毫的造作,不起⼼不动念,⾃然中道,中庸他真正得到。这个中,是喜怒哀乐之未发叫中,也就是没有起⼼、没有动念。

  朱⼦引程⼦的解释做⼀个⼩结,「程⼦⽈:孔⼦⽣⽽知之也,⾔亦由学⽽⾄,所以勉进后⼈也」。其实孔⼦他是圣⼈,他实际上是⽣⽽知之,虽然他⾃⼰谦虚,说⾃⼰是学⽽知之,不是⽣⽽知之,但是他实际上也是⽰现。⽰现什么?由学⽽⾄,他要学,所以有这样的⼀个次第。先是志于学,⽴志,然后⽴定根基了,然后到不惑,然后知天命,然后⽿顺,最后是从⼼所欲,不踰矩。⽰现这个过程是勉励我们后进的学⼈,让我们知道⼀个求学成就的过程。程⼦讲「⽴,能⾃⽴于斯道也」,这个是⽴定在圣贤之道上⾯。「不惑,则⽆所疑矣」,他没有任何疑惑。不仅对⾃⼰所志向的圣贤之道没有疑惑,乃⾄⽇常⽣活中遇到的种种状况,他都能够知道如何去处理,就是⾏权⽅便,这是不惑。「知天命,穷理尽性也」,他能够通达天理,能够尽⼀切事物之性。「⽿顺,所闻皆通也」,他不仅是知,他现在是通了,通达⽆碍,宇宙万物⼀切理全通达。到了七⼗岁是「从⼼所欲,不踰矩,则不勉⽽中矣」,那是完全⾃然,没有丝毫起⼼动念造作,⽽都能够⾏中道,都不踰矩。

  朱⼦⼜引胡⽒,这是南宋初年的学者,叫胡寅,字明仲,「胡⽒⽈:『圣⼈之教亦多术,然其要使⼈不失其本⼼⽽已。欲得此⼼者,惟志乎圣⼈所⽰之学,循其序⽽进焉。⾄于⼀疵不存、万理明尽之后,则其⽇⽤之间,本⼼莹然,随所意欲,莫⾮⾄理』」。这也是给我们做了⼀个⼩结,说圣⼈的教化⽅法很多,但是都是使我们能不失本⼼。要知道,⼈本来就是圣⼈,我们的本⼼跟圣⼈本⼼相同,「⼈之初,性本善」,性本觉。证得这个本⼼,就是圣⼈。但是现在是凡⼈,本⼼也没有失掉,只是我们没有觉悟到,所以学就是觉的过程,那么⽬标就是证得本⼼。欲证得本⼼,必须先⽴志,圣⼈是过来⼈,他给我们指出的道路,我们⽴志要⾛下去,这叫学圣,循序渐进。不断的学,就是不断的觉,也就是⼀点⼀点将本⼼恢复。

  本⼼宛然安在,它本来就存在,它上⾯有很多灰尘,就像⼀个明珠,现在很多灰尘包裹着,我们⾮得把灰尘全部都洗⼲净,本⼼这个明珠才真正放⼤光明。所以我们学的过程就是去除这些灰尘,这些灰尘代表烦恼习⽓。⼀点⼀点的去除,⼀直到最后,⼀点瑕疵、⼀点灰尘都不存在了,本⼼全体现前,那么就能做到万理明尽,通达⼀切道理,这叫穷理。那真正是叫做⽆所不知,⽆所不能,这是圣⼈。在⽇⽤之间,完全是本⼼这个⾃性性德起⽤,所以都能够做到随⼼所欲,都符合规矩,规矩就是性德的作⽤。

  「⼜⽈」,就是胡⽒⼜讲到,「圣⼈⾔此,⼀以⽰学者当优游涵泳,不可躐等⽽进;⼆以⽰学者当⽇就⽉将,不可半途⽽废也」。孔夫⼦为我们讲出他这⼀⽣的成就的过程。⼀个⽅⾯是指⽰给我们后学,要优游涵泳,优游是从容消化圣⼈的教诲,这得慢慢来,不能急。涵泳是深⼊的去领会,这个是⼀个长期的过程,不是⼀蹴⽽就的,是要我们有耐⼼。不可躐等⽽进,躐等是越级,你想跳级、冒进,这是不可以,这是好⾼骛远,所以要脚踏实地,⼀步步的前进。第⼆⽅⾯,也是指⽰我们学者,应当⽇就⽉将,这是讲⽇⽇要努⼒,⽉⽉要进步,⽇新⼜新,天天要去⼲,天天进步,不可以半途⽽废,要有恒⼼。

  雪公引程树德先⽣《论语集释》当中讲到,这也是程树德先⽣引⽤明儒,明朝的⼤儒顾宪成的讲义,说「这章书,是夫⼦⼀⽣年谱,亦是千古作圣妙诀」,这个话讲得好。这⼀章是孔夫⼦⾃述,也是他整个求学的年谱。⼀⽣在学圣⼈这个过程,成圣的阶梯,是千古作圣妙诀。凡是要做圣⼈,不管是古⼈还是今⼈,都需要经历的过程。难得夫⼦把这个经验供养给我们,省了我们很多的探索。我们再⾛这条路,我们也就知道⽬标,知道⽅向,也知道每⼀种境界到底是怎么回事,⼼⾥就踏实。这个作圣的阶梯,夫⼦是⽰现他七⼗岁⾛过来的。实在讲,这个⼤概是⼀个平均的过程,有的⼈要快⼀些,有的⼈要慢⼀些。夫⼦是隐圣作凡,给我们⽰现⼀个平常⼈经过的⼀个过程,他能做到,我们也⼀定做到。如果我们很努⼒的去做,我们甚⾄会快过他,超过他。

  我们来看蕅益⼤师批注,说「只⼀学字到底。学者,觉也」。夫⼦⼗五岁有志于学,圣贤之道就是⼀个学字。所以我们讲,整个圣贤之道归纳起来,⽤⼀个字来讲就是学。学是什么意思?不断的觉悟。我们的本⼼本来是觉悟的,这叫本觉。但是现在不觉了,不觉的是因为有障碍,什么是障碍?有妄想分别执着,这是障碍。打个⽐⽅讲,好像⼀个⼈⾝上穿着⽆价的宝⾐,都是⾦银珠宝所装饰的⾐服,外⾯套着⼀件很邋遢的、乞丐的⾐服,他⾃⼰不知道⾃⼰⾝上穿的是宝⾐,这个宝⾐就是本觉。现在不知道是什么样?他不觉,虽然不觉它没有障碍本觉,本觉本有。他⾃⼰不知道,他就以为⾃⼰是个穷汉,⼀个乞丐,到处要饭,不知道⾝上全是宝。什么时候你发起⼀念觉的⼼,要恢复本来的⾯⽬,这是觉悟,这叫始觉。始觉合本觉,这就是学。

  蕅益⼤师讲,「念念背尘合觉,谓之志」。夫⼦⼗五有志于学,他念念不移,怎么?背尘合觉。这个尘就好像尘⼟,把本⼼这个珍珠给覆盖了。好像⾝上穿的这邋遢的⾐服,把这个宝⾐给覆盖住,现在背尘合觉,就是把你的那件⾐服给它脱掉,恢复你的本来有的宝⾐,这是背尘合觉,这是始觉合本觉。念念都始觉合本觉,这是有志,孔⼦⼗五岁就开始。

  觉什么?「觉不被迷情所动,谓之⽴」。三⼗⽽⽴,他就做到不被迷情所动,他不动摇。什么是迷情?⾃私⾃利,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瞋痴慢,这都是迷情。他不起这些烦恼,他就⽴了。外不受诱惑,内不动迷情。「觉能破微细疑,谓之不惑」,再进⼀步,他就能破微细的疑,这个疑⼼像⼀样把⼈笼住,现在他能破掉了,⼀切法都不疑惑。「觉能透真妄关头,谓之知天命」,再进⼀步,真妄关头他突破,他能够返妄归真,那真的是见得本性,这是知天命。

  「觉六根皆如来藏,谓之⽿顺」,六根就是我们眼⽿⿐⾆⾝意,我们的⾝体⾥头有如来藏,如来藏是什么?我们的真如⾃

性,⾃性遍⼀切处,当然在我们六根当中,也就是六根都通达,通达什么?通达⾃性,这是⽿顺。「觉六识皆如来藏,谓之从⼼所欲不踰矩,此是得⼼⾃在」,这个六识,是六根⾥头的妄想分别执着。譬如说眼,见到外⾯的境界,就是⾊,眼见⾊就起了眼识,起了分别执着,落了⼀个印象。这些妄想分别执着本来没有的,这是妄。对,是妄,但是妄有真。孔⼦到七⼗岁他就明了了,妄⾥头原来有真。真妄不⼆,全妄即真,所以这个时候,他从⼼所欲不踰矩。在妄境当中他不离真,他得到⼼⾃在。⼼⾃在再往上还有⼀层,叫法⾃在。

  「若欲得法⾃在,须⾄⼋⼗九⼗,始可⼏之」,那么孔⼦没达到法⾃在。要得到法⾃在,那要到⼋⼗、九⼗,才可能得到。但是很可惜孔⼦没有这个寿命。什么叫法⾃在?完全到了⽆⼼,⼀切妄想都断掉了,不起⼼不动念,真正能够像观世⾳菩萨那样,随众⽣⼼,应所知量。众⽣应以什么⾝得度,他就现什么⾝⽽为说法。⾄于现什么⾝,完全是在众⽣,众⽣有感,他就有应,这是完全⾃在了,法⾃在。孔⼦还没证得这个境界,所以他在《论语》中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这是讲他不敢⾃称为圣⼈,也不敢称⾃⼰是仁⼈。

  这个话,「此孔⼦之真语实语,若作谦词解释,冤却⼤圣⼀⽣苦⼼」。孔⼦不敢⾃称为圣和仁,不是⾃谦⽽已,这是他真实语,他明了这个境界,他还没到达。真正圣与仁,是得法⾃在。如果我们只把它做谦词解释,这就冤枉了⼤圣⼀⽣苦⼼。⼤圣⼀⽣给我们⽰现的是这个修学的次第,他让我们不能够只以他为的境界,他希望我们超越,这是他的苦⼼。

  蕅益⼤师讲,「返闻闻⾃性,初须⼊流亡所,名之为逆。逆极⽽顺,故名⽿顺,即闻所闻尽,分得⽿门圆照三昧也」。这是讲到观世⾳菩萨⽿根圆通,他第⼀个层次是返闻闻⾃性,⼀开始是⼊流亡所的境界,什么叫⼊流亡所?⼊法性流,怎么⼊?返闻就⼊。⽿根不攀外⾯的声,⽽返过来去闻⾃性,这是⼊流。亡所就是忘了所闻的声⾳,就像孔⼦听韶乐,三⽉不知⾁味,他忘了⾆根所尝的味道,他忘了。⽿根如果忘了声⾳就是亡所,把这个所忘掉,这要什么?经过把这个声⾳忘了之后,动的相没有了,产⽣静的相。静的相现前了,⼜要把静相放下。动、静⼆相了然不⽣,这才到闻所闻尽。闻就是能闻,能闻所闻都尽,都没有了,这才称为⽿顺,也叫⽿门圆照三昧,这个境界是觉了。这个觉,佛门⾥⾯称为阿罗汉,《华严经》⾥⾯称为七信位菩萨。到了七⼗从⼼所欲不踰矩,在《楞严经》⾥,是把能闻所闻都尽了,就觉了。能觉所觉,这⼜是⼀个能所,也空了,这才得⼼⾃在。那么底下还有,空所空灭,能空和所空,你觉空了,就有⼀对能空所空,空的境界现前了,把空也灭了,这才证得法空。证得法空,这就是如来境界。但是,那能灭所灭⼜是⼀个结,把能灭所灭⼜灭了,叫⽣灭既灭,寂灭现前,这个时候才圆满证得⾃性。

  所以蕅益⼤师这⾥判定,夫⼦的境界已经是很⾼了,但是我们绝不能够以为这是最终,还有再上的境界,这个《楞严经》⾥⾯就讲得很清楚。

  【评析】

  在本章⾥,孔⼦⾃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这⼀过程,是⼀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的过程。就思想境界来讲,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五岁到四⼗岁是学习领会的阶段;五⼗、六⼗岁是安⼼⽴命的阶段,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七⼗岁是主观意识和作⼈的规则融合为⼀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道德修养达到了的境界。孔⼦的道德修养过程,有合理因素:第⼀,他看到了⼈的道德修养不是⼀朝⼀⼣的事,不能⼀下⼦完成,不能搞突击,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要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道德的境界是思想和⾔⾏的融合,⾃觉地遵守道德规范,⽽不是勉强去做。这两点对任何⼈,都是适⽤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