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两组House-Brach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SF-36评分相似,P>0.05;术后微创术组相较于常规组House-Brach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SF-36评分改善更显著,P<0.05。如表2.
表2 术前和术后House-Brach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SF-36评分相比较(±s)组别微创术组常规组
时期术前术后术前术后
House-Brach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
3.37±1.721.18±0.21ab3.35±1.762.01±0.59a
SF-36评分61.05±10.2292.52±5.59ab61.06±10.2181.98±5.34a
3.讨论
面肌痉挛为患者半侧面部出现的不自主阵发性抽搐,患者在发病初期一般只有眼皮跳动表现,随着病情进展可逐渐出现面肌痉挛,严重者甚至可伴随颈部肌肉痉挛[2-3]。目前关于面肌痉挛的发病原因和机制尚未完全清晰,临床多认为是面神经根出脑干区受血管压迫导致机械搏动性刺激所致。在面肌痉挛发生后患者面容可发生一定变化,可造成较大的心理和精神压力,需及时进行治疗。跟传统手术比较,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具有良好效果,有微创特点,且可确保神经和血管功能不受影响,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复发率,促进患者面神经功能改善,改善其面容,重新树立其社交信心。
本研究中,常规组采用传统神经分支切断手术进行治疗,微创术组采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结果显示,微创术组相较于常规组面肌痉挛治疗总有效率更高,术后1年复发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少,术后微创术组相较于常规组House-Brach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SF-36评分改善更显著,说明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有效性高,并发症少,可有效改善患者面神经功能,促进其生活质量的提升,值得推广应用。参考文献:
[1] 项崇,肖勇,邹元杰等.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6,13(4):312-315
[2] 沈寻,靳文毅,秦怀海等.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疗效及并发症分析[J].山东医药,2010,50(36):85-86.
[3] 李兵,李江安,鲁晓杰等.内镜辅助锁孔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2,11(10):1063-1065..
注:与术前相比较,a表示P<0.05;与常规组术后相比较,b表示P<0.052.3两组患者术后1年复发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较
微创术组相较于常规组术后1年复发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少,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1年复发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较[例数(%)]
组别常规组微创术组X2P
术后1年复发率14(70.00)7(35.00)12.8240.000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50.00)5(25.00)9.7230.000
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胡继权 黄学思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 湖南 株洲 412000
【摘要】目的:观察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60例60眼临床确诊为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和对照组(复方樟柳碱注射液),辅助激素、甲钴胺、醋甲唑胺、高压氧舱治疗,15d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用药后观察患者眼底视乳头水肿消退的情况及隔3天查视力,1个疗程治疗后复查视野。结果:经过1-3个疗程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视力、视野及视乳头水肿情况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治疗组30例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30例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0%,治疗组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其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结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非动脉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疗效有显著改善,有效率明显提高。
【关键词】前列地尔注射液;非动脉炎性;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anteriorischemicopticneuropathy,AION)主要是由于供应视神经乳头血源的小血管发生缺血性病变,致使神经如头局部供血不足,而产生梗塞所致。根据病理解剖及荧光素血管造影的研究资料证实,视神经乳头的前段筛板前区及筛板区的血源依靠睫状后血管的小分支供应。任一分支发生缺血性病变会导致视神经纤维因供血不足而阻塞,严重损害视神经。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可分为动脉炎性与非动脉炎性(Nonarteritic-AION,NAION),其中以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最为常见[1]。NAION的治疗,以运用激素冲击治疗、复方樟柳碱注射液颞浅皮下注射液以及活血化瘀类中药居多。而采用血管扩展剂药物前列地尔注射液的很少。近年来,我院采用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激素冲击、营养神经及复方樟柳碱注射液颞浅皮下注射液的方法治疗NAION,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治疗的有效率明显提高。现总结如下。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共60例60眼,年龄45-66岁,平均56岁。治疗前全部患者均进行血压、血糖、血脂、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各项心血管危险因素进行测定,询问相关病史,进行详细的眼科专科检查,包括视力、眼部裂隙灯、眼底检查、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视野、光学相关断层扫描(OCT)、视诱发电位(VEP)等。经过临床的体征、症状、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以及视野的检查确诊为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发病时间较短,一般在一周以内,就诊时的视力<0.3,眼前节大致正常,其中部分患者有瞳孔相对传入性阻滞。眼底表现为视盘局限性灰白色水肿,少数患者视盘周围呈线性出血且与生理盲点相连接的弓形视野缺损。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显示视盘局限性充血、充盈不均。
1.2方法
纳入标准:(1)符合NAION的临床诊断标准:视力突然下降、眼前有暗影遮挡或视力丧失;视盘水肿,色泽淡,视盘周边可见少量出血;与生理盲点相连的视野缺损;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早期视盘弗恩或全部充盈迟缓,晚期强荧光或荧光素渗漏。(2)NAION发病时间在2周以内。(3)无巨细胞性动脉的临床和实验室证据,无头痛、发热、下颌运动障碍、颞浅层动脉压痛和烧灼感等临床表现,血沉和C反应蛋白检查正常。
排除标准:(1)患者不同意接受对照组即观察组治疗方案;(2)颅内占位性病变、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是完美血管病变伴发的视盘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Ⅳ-Ⅵ期以及Ⅰ-Ⅲ期有黄斑水肿者;(4)复发性NAION患者。
将60例确诊为NAION的患者按照以下方法分组:按就诊先后顺序,查随作者简介:胡继权(第一作者),男,硕士,1984.11月生,专注白内障、青光眼、眼眶病、眼整形病、眼底病的研究。黄学思(通讯作者),女,硕士,1987.10月生,专注眼表、眼底疾病、白内障的研究
机数字表从第1列第16行开始取随机数字,大于60的数字及0舍去,分别与纳入的病例编号相对应,与随机数字中奇数相对应的编号分配到治疗组,而与随机数字中偶数相对应的编号分配到对照组。
分组之后,治疗方案如下。
对照组:甲基强的松龙注射液500mg/次1次/d,5天后改为醋酸泼尼松片1.2mg/Kg晨起顿服1次/d,并阶梯减量;复方樟柳碱注射液2ml颞浅皮下注射,1次/d;甲钴胺注射液500ug肌注1次/d;醋甲唑胺片25mg口服2次/d;治疗基础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症等;高压氧舱治疗1次/d。15d为一个疗程。
治疗组:在严格遵守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增加前列地尔注射液20ug溶入25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1次/d,共15d。15d为一个疗程。
治疗开始后,每隔三天检查一次视力及眼底,每个疗程之后检查一次视野、OCT及VEP。2统计学分析
本次临床观察中的数据都采用SPSS18.0进行分析。采用t检验和X2检验。P<0.05则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结果
3.1治疗标准
以最佳矫正视力提高、眼底改善、视野扩大、OCT示视乳头周围RNFL厚度降低、VEP示较前潜伏期缩短且振幅升高。(1)治愈:最佳矫正视力提高4行或达到1.0,视野扩大20°,视乳头水肿消失,缺血灶恢复供血,OCT示视乳头周围RNFL厚度基本正常,VEP潜伏期及振幅在正常范围;(2)显效:最佳矫正视力提高1行及以上,视野扩大10°以上,视乳头水肿明显减轻,缺血灶部分恢复供血,OCT示视乳头周围RNFL厚度较前明显降低,VEP潜伏期及振幅较前好转;(3)有效:最佳矫正视力提高达到1行,视野扩大5°,视乳头水肿减轻,缺血灶部分恢复供血,OCT示视乳头周围RNFL厚度较前降低,VEP潜伏期及振幅较前好转;(4)无效:患者自诉视物较前清晰,但视力、视野、OCT及VEP均无变化,眼底检查亦无明显变化。
3.2疗效比较
治疗组30例治愈6例,显效14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体有效率为93.3%。对照组30例治愈4例,显效11例,有效9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0%。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疗效病例统计对照组治疗组
治愈64
显效1411
有效89
无效26
有效率93.3%80%
3.3不良反应治疗期间未发现患者出现任何不良反应。4讨论
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眼部疾病,(下转第243页)
·23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