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褚继辉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 2017年第13期
摘要:旅游扶贫是通过开发贫困地区的旅游资源,兴办旅游经济实体,使旅游业形成区域支柱产业,实现贫困地区居民和地方财政双脱贫致富。在“旅游+扶贫”模式的带动下,2016
年6月26日,内蒙古自治区及各盟市旅游局更名为旅游发展委员会,着力实施“旅游+”战略,通过发展内蒙古的旅游市场、增加当地贫困人口融入旅游业的能力、增加内蒙古旅游市场中的中小企业等方法,降低当地旅游业发展的风险,加强当地贫困人口的劳动力素质,使内蒙古的贫困人口实现真脱贫的社会目标。
关键词:“旅游+扶贫”;全域旅游;“互联网+”
中图分类号:F592.1;C913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9-0-02
旅游扶贫肇始于20世纪80年代前期,远离经济辐射区的边缘地区,选择了开发符合本地区禀赋结构优势的自然资源,兴办了与旅游业相关的交通基础设施,很快取得了脱贫致富的效果,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是随着家庭可支配性收入的大幅增长,消费者的出游频次和出游需求持续增加,现有的景观景点、旅游产品已不能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要。因此,开辟新的旅游资源、建设新的景观带,转变旅游的发展理念,变“小旅游”为“大旅游”,为消费者提供时间和空间要素更加充裕的旅游产品,是当下旅游扶贫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路径。
一、全域旅游的内涵
全域旅游的核心不在于空间上的各种“全”,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要从封闭的旅游自循环向开放的“旅游+”融合发展方式转变,改变以单一旅游形态为主导的旅游产业结构,构建起以旅游为平台的复合型旅游产业结构,推动旅游产业由“小旅游”向“大旅游”转型。[1]换言之,全域旅游是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并有机带动其他相关产业,实现以“旅游+”为产业平台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型产业。而这里的“旅游+”是对“互联网+”模式的升华和落地,通过“旅游+”平台,加大旅游与工业、农业、林业、畜牧业、金融、商贸等产业的耦合力度,形成综合产能,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社会基础条件。
二、旅游扶贫的内涵
旅游扶贫指的是通过开发贫困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兴办旅游经济实体,使旅游业形成区域支柱产业,实现贫困地区居民和地方财政双脱贫致富。[2]
因此,旅游扶贫的宗旨是以旅游促脱贫,以远离经济辐射区的贫苦地区的自然禀赋为开发重点,通过市场导向促进资本的优化配置,建设地区的旅游基础设施,逐渐形成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的城镇经济单元,并带动相关社会生产部门的发展,提高群众生活的物质基础。旅游扶贫的社会成本低,相对于经济辐射区域,它的边际效益递增趋势持续时间更为长久,更为重要的是,旅游产业化的社会福利实现的是“造血”能力,是对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最终实现的是“以产业化提升农业、以工业化致富农民、以城镇化带动农村,真正形成全面小康引领、多维联动攻坚的局面。”[3]
三、“旅游+扶贫”的运行机制
“旅游+”延引“互联网+”思维,是对“互联网+”平台实现社会产业部门齐头并进发展的升华和落地。“+”代表互联网与工业、农业、畜牧业、商业、金融业、旅游业等传统产业部门联合,以“优化生产要素、更新业务体系、重构商业模式”等途径完成与传统产业部门的深度融合,实现产业驱动力的创新、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如图1所示,全域旅游视角的“旅游+扶贫”的运行机制是在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在相应的管理体系保障下的、全社会共同参与旨在扶贫的旅游产业建设模式。“互联网+”是“旅游+扶贫”运行机制的核心,通过调取线上旅游景观、景区的大数据存储库,及时了解旅游产品的核心优势,运用政府职能强化企业主体职责,通过社会管理机制,组织全民参与开发建设边远贫困地区的自然禀赋,让旅游产品的核心优势延伸至边远地区,不仅带动了贫困地区景观、景区建设,又进一步增强了旅游产业化扶贫的功能。
四、内蒙古全域旅游扶贫愿景
为了加快推进全域旅游建设,2017年6月26日,内蒙古自治区及各盟市旅游局于更名为旅游发展委员会,着力实施“旅游+”战略,进一步加大与各部门的协调沟通,建立融合发展机制,积极构建“一业兴、百业旺”的大旅游格局;持续开展厕所革命,在确保质量和数量的同时,因地制宜地体现民族和地方特色;强力推进旅游扶贫,今年内蒙古将推动100个建档立卡贫困村,2万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直接带动3万贫困人口脱贫。[4]
以内蒙古赤峰市为例,在全域旅游战略的依托下,全市将规划200个旅游重点村,其中旅游扶贫村达到100个左右,在此基础上,再建设六类休闲农牧业与乡村旅游产品体系:城市周边乡村休闲度假型、依托景区发展型、民族风情依托型、特色产业带动型、现代农村展示型和生态环境示范型。通过“旅游+扶贫”运行机制,明确主体责任和任务分工,制定行业标准,引导和运用“金融活水”,浇筑旨在扶贫的旅游产业化实体。
五、内蒙古“旅游+扶贫”风险及其对策
风险是产业发展必须面对的情势,旅游业也不例外。发达地区的旅游业,其他产业进口依赖程度低,旅游业周期性的业态波动(淡旺季的波动)是正常的波动,各种产业政策的施行能够部分熨平周期内的震荡。贫困边远地区的旅游业是支柱性产业,其他产业均以旅游业作为发展和调整的核心,缺少对经济波动做出调整的缓冲机制,也就难以有效平抑业态的周期性波动,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明显不足。
内蒙古作为我国北方生态屏障、能源供应基地,三次产业结构相对于其他沿海、中原地区落后,内涵生产能力偏低,抗外部风险能力不足。自推进全域旅游战略以来,与之相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出新,金融深化能力也相应增强。但是,生态环境的复杂、劳动力素质偏低、贫困程度深等因素是旅游业成为内蒙古支柱产业,并抵御外部风险的瓶颈因素。在此情势下,着力发展旅游业,最终会形成旅游依赖型的经济结构。而真正的脱贫致富,是在量的显化上,更加注重质的变迁,即让贫困群众脱真贫、真脱贫、能脱贫。
在风险防范对策上,酌减旅游业的投入比例,人为地限制当地经济对旅游业的依赖程度,这是最为直接的风险防范对策。但这同样限制了旅游业对当地经济发展的贡献度,减少其他关联产业发展的潜力。较成熟的旅游市场结构能够有效降低旅游业发展的风险,特别是对常规性的周期波动,可以效率性地通过适应和调节将其负面影响降至可忽略的水平。此外,还要提高贫困人口融入旅游业的能力,这种能力主要是指劳动力素质。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有利于贫困人口融入当地的旅游产业中,提高其自生能力,是实现真脱贫目标的最佳路径。因此,在旅游产业化的过程中,应大力开拓当地的人力资本,变“输血”为“造血”,强化“旅游+扶贫”的职
能。最后,要充分发展中小型旅游企业,增加贫困人口的就业机会。中小型旅游企业运行机制更为灵活,可根据旅游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做出产品的调整,更重要的是,中小型旅游企业更容易为贫困人口创造经济发展的机会,是扶贫事业的重要支柱。[5]
参考文献:
[1]石培华.“旅游+”是实现全域旅游的重要途径[N].中国旅游报,2010-5-11(第003版).
[2]丁焕峰.国内旅游扶贫研究述评[J].旅游学刊,2004,19(3):33.
[3]薛兵旺.关于全域旅游视角下旅游业精准扶贫的深层次考量——以黄陂老区生态旅游区建设为例[J].武汉商学院学报,2016,30(2):17.
[4]内蒙古旅游发展委员会揭牌成
立.http://news.21cn.com/caiji/roll1/a/2017/0626/20/32415661.shtml
[5]赵伟兵.旅游扶贫的风险性及对策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03,5:2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