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张学良投奔蒋介石后,蒋介石对他十分器重,视其如手足。蒋介石也同意张学良继续担任东北的保安司令,可是这张学良上任以后,这位少帅一直高兴不起来。怎么呢?虽然说在1929年1月10日,以“防碍统一,阻挠新政”的罪名处决了杨宇霆和常荫槐。巩固了统率东北军的地位,但是国难当头,家仇没报,他怎么能开心的起来呢。张学良为此,一封接着一封的往北平给蒋介石写信,请求蒋介石以民族大业为重,抵抗倭寇。可是蒋介石却根本不予理会,百般推辞。他的态度是:“外寇不足为患,共匪才是燃眉之急。”您说这不是本末到置吗?
张学良是左一个电话右一个电话催促蒋介石,蒋介石也烦了,在电话里就批评张学良:“汉卿啊,你要相信,我蒋某人是不会置中国人民于不顾的。现在日本人不足为惧,关键是我们要摆平共产党。我蒋中正是会给国人一个交代的。”张学良是哭笑不得,无可奈何,为这件事情是大伤脑筋。日子一长,张学良感觉出来了,蒋介石毫无抗日之心!那时候蒋介石抛出“不抵抗,战必亡”这么个言论。当时有这么一件事情,也是真事。日寇在上海发动了“八一三”事变,跟中国的军队短兵相接,松沪二十九军军长蔡廷锴,副军长蒋光鼐奋勇杀敌。打了个胜仗,可是蒋介石知道后,不但不嘉奖,还大骂这二位!蔡廷锴被撤职,蒋光鼐差点儿枪毙!后来这件事情被张学良知道了。在这儿咱得交代一句,张学良是个善良的人啊,是一个有爱国之心的血肉之躯啊。其实张学良也不愿意和老蒋翻脸,但是没办法。这天,张学良就把他手下的张作相,张是非,汤二虎等等和他的好朋友杨虎城都召集到了一起开了个会,在会上张学良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大家伙沉默了十几分钟没人言语,最后杨虎城说话了:“汉卿啊,实在不行我们就兵谏吧。只有兵谏了!不得罪蒋介石不行啊!如果不得罪蒋介石我们就要得罪全中国的人民啊。”张学良听完之后点了点头:“好,就这么办,如其坚决不允,兵谏是我做的,罪名该我一人顶受。”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西安事变,在华清池武装扣留了蒋介石,囚禁陈诚等十余人;宣布取消“西北剿匪总部”,成立抗日联军西北临时军事委员会,张学良、杨虎城任正副委员长,并通电全国,提出改组南京政府。
同时张学良、杨虎城致电延安,要求中共派代表团来西安商议抗日救国大事。于是毛泽东就临时组织开了个党内会议,在会上毛主席就把西安事变以及张、杨二人邀请谈判等事情跟大伙儿说了。周恩来说:“主席啊,我知道张将军扣押蒋介石是万不得已的,这个时候如果让蒋介石死,对全国的统一大业是不利的。如果老蒋死了,国民党中还会出现张介石,王介石等等。”毛泽东点点头:“恩来,以你之见应该怎么办呢?”“依我看,西安事变还是应该和平解决啊。这样吧 ,我去一次西安,跟张学良谈谈嘛!”您看,周恩来同志什么时候都比别人想的周到。周恩来是非常了不起的一个人。和蔼,善良,勤劳,智慧。不能说是完人吧,反正也几乎从他身上找不出什么缺点。
闲言少叙,12月17日,周恩来率团来到西安,见到了张学良,二人彼此寒暄一番。张学良就说:“我知道周先生此次来的目的,其实我不愿意跟蒋介石翻脸。之所以这么做,实是不忍看我们的同胞被日寇蹂躏,宁死也不能做亡国奴。”周恩来说:“张将军说出这番话,我周某非常感动啊,但是这个时候,我们认为,应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抵抗外来侵略,不适合跟蒋介石翻脸啊。这样吧,我来做个人情,只要蒋介石肯抗日,我情愿做调解员。”张学良很激动的说:“周先生有此美意,我求之不得啊。”
于是二人去见蒋介石,周恩来和蒋介石可是老关系了,当初,蒋介石是黄埔军校的校长,周恩来是黄埔军校的政治部主任,两个人经常打交道。蒋介石一听周恩来要来,把脑袋摇的跟拨浪鼓似的:“不见,我谁也不见,尤其是周恩来!”
话还没说完呢,门一开,从外面进来一个人,看此人:体态匀称大方,浓眉朗目放光;朴素整洁中山装,身份代表中央。这位正是中共中央副主席周恩来同志。周恩来快步上前,拉住蒋介石的手:“校长,你还好吗?” 校长?蒋介石心里一动,看来周恩来不忘旧情。蒋介石的脸当时就红了:“好的,恩来,你也还好吗?”现在的蒋介石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周恩来说:“委员长,张将军已向我说明了他发动西安事变的无奈,他不计个人利益,主张抗日,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我党也表示,只要你能答应六项条款,我们也同意放您,继续作我们的领袖,领导我们抗日。”蒋介石听完,心里是一万个不乐意,可是目前他也很清楚自己的处境,如果不答应周恩来的要求,自己就很难脱身,甚至小命也可能搭上。蒋介石到底是个聪明人,即使自己心里再不痛快,看眼下这形势,也只能听从:“好,我答应你们。”在旁边的张学良一听,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委员长,您是不是签个字?” 蒋介石一摇头:“汉卿,我看不必了吧,签字只是个形式,我既然答应了,还要这个形势干什么呢?我以人格担保,决不反悔。”张学良很是激动:“如果委员长真的愿意与共党和好,救国民于水火。我愿意亲自送您回去。”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 这正是:本末倒置一魁首 民族大义两功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