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我国地下水污染成因及防治措施研究

2022-09-02 来源:易榕旅网
我国地下水污染成因及防治措施研究

王昊

【摘 要】本文研究了我国地下水污染的现状,从工业,农业、畜牧业和人类的日常生活等方面分析了造成我国地下水污染的原因,针对国情从法律保护、实时监测和技术治理三个角度提出了防治意见,同时指出了现阶段地下水污染防治存在的客观难题.

【期刊名称】《资源节约与环保》 【年(卷),期】2013(000)005 【总页数】2页(P88,92)

【关键词】地下水污染;污染成因;防治 【作 者】王昊

【作者单位】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 北京 100083 【正文语种】中 文

地下水是我国重要的用水来源,全国70%的生活用水、50%的工业用水和33%的农业用水均来自于地下水[1]。近年来,我国90%的城市地下水资源已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2000-2002年国土资源部发布的“新一轮全国地下水资源评价”成果显示,我国地下水资源仅63%符合Ⅰ类-Ⅲ类水质标准;北方地区的丘陵山区及山前平原地区水质较好,滨海地区水质最差;南方整体优于北方地区,但部分平原地区的浅层地下水污染严重。

地下水污染与人类的活动密切相关,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工业、农业与畜牧业

活动以及人类日常生产生活。

工业产生的大量污水的违法排放造成了地下水污染。以造纸厂为例,我国造纸厂的污水排放量占全国污水总排放量的10%左右,造纸厂污水中含有甲醇、醋酸、纤维等多种有毒物质,人体长期接触受污染的水体会导致癌症、结石等多种慢性病。 工业活动还产生了大量的废气和废渣。废气随雨水落回地面和地表径流,形成酸性有机物,通过地面渗透和水循环进入地下水系统;废渣含有多种金属、有机物和化学药剂[2],且数量多、面积大,这些污染物残留于土壤并通过渗透进入地下水。 农业对地下水的污染主要来自化肥、农药;畜牧业来自污水及粪便。

农业种植中磷元素往往被过量施放,由于农作物不能完全吸收,大量氮元素残留于土壤,进入地下水后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农药含有有机氯、有机磷、有机汞和有机砷等有毒物质,这些有毒物不易分解,在土壤中随灌溉和雨水冲刷进入地下水。 畜牧业中污水及粪便排放量很大。1995年统计资料显示,该年我国畜牧业废水COD排放量为728.6万吨,接近工业废水COD的排放量(768.4万吨);每年我国畜牧业的粪便排放量估算超过17亿吨,是工业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约为6亿吨)的3倍[3]。污水和粪便含有细菌、病毒和多种有机物,直接排放或渗透进地下水后会造成水体污染和富营养化。

人类是地下水污染的主要受害者,而人类的生产生活又不可避免地污染着地下水,其污染主要来自生活污水和垃圾。生活污水含有合成洗涤剂、汞和病毒等多种污染物[4],污水通过排入河道和地表污染地下水资源;我国大部分地区以填埋生活垃圾为主要处理措施,埋入地面下的垃圾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极易形成硝酸盐氮和细菌等多种污染物,并通过土壤渗透到地下水中。

目前我国地下水污染形势严峻,亟需建立一套包含预防、监测和治理的完善的保障体系。

健全的法制保障体系是最有效的地下水预防保护措施。第一,完善我国地下水质量

标准及相应法律保障体系。目前我国使用的是1993年国家技术监督局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下水质量标准》,该标准以无机物为主要监测目标,从颜色、元素含量等39项指标将地下水质量分为5级,但是新的数据资料表明有机物也是造成地下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因此该标准已无法全面说明地下水质量状况;同时,定期监测的结果不能依法应用到居民用水安全、地质环境保护等方面。第二,加强相关法律的惩治力度。在已污染的情况下,相关法律应承担起惩处违法行为的责任,对已有或潜在的违法排污行为起到警示作用,从根本上杜绝污染。

加强对地下水的实时监测,掌握我国地下水的动态信息。在现有工作基础上,应扩大监测面积和检测种类,在监测体系上结合地下水流向和工业、农业及城市规划布局,布设不同密度的监测点,并按季节和每日不同时段进行动态监测。

针对不同地质环境、污染物、污染程度和用水标准实施必要的治理技术是解决地下水现有污染的唯一途径。目前较成熟的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有物理/生物法、水动力控制法、原位处理法和抽出处理法[5]。我国在已经掌握了大量地下水质量监测数据的基础上,应结合国际先进的治理经验,采取技术手段对地下水污染进行切实有效的修复治理。

地下水具有隐蔽性,这就导致地下水污染不同于土壤和地表水体污染,其防治主要有两个困难。

第一,地质环境对地下水污染的治理有很大影响。我国地域辽阔、地质类型复杂多样,这就增加了实施治理措施的难度;同时地下水作为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治理时要充分考虑是否会对整个水循环系统的水质和水量造成影响。 第二,污染难以及时发现。由于实时监测体系覆盖面积有限,地下水污染往往要在被污染到一定程度或者污染物到达一定地理位置时才能被发现,而且污染源难以准确确定。

【相关文献】

[1]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 (2011-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2011 [2]徐凤兰,叶丹等.浅谈地下水污染及其防治[J].地下水.2005,27(1),50-52.

[3]张军民.中国畜牧业环境污染现状及应对措施[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3,5,71-74. [4]赵桂廷,赵倩等.我国水污染概况及解决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1,12,273-279. [5]陈秀成,曹瑞钰.地下水污染治理技术的进展[J].中国给水排水.2001,17(4),23-2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