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经济学全套教案

2023-05-03 来源:易榕旅网
河 南 财 经 学 院

教 案

2006 ~ 2007学年度第 一 学期

分 院 (部) 工 程 管 理 系 教 研 室 经 济 管 理 课 程 名 称 农 业 经 济 学 任教专业年级、班级 农 区 2004 级 教 师 姓 名 叶立赞 职 称 讲 师

使 用 教 材 《农业经济学》

授课内容(教学章节或单元): 授课时数 2.0学时 第1章 导 论 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农业经济学课程的性质、地位及其与相关学科的关系;正确理解农业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把握农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方法及本教材的整体框架。 教学基本内容(重点、难点): 教学基本内容:1、《农业经济学》课程介绍(包括性质、在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中的地位和作用等);2、农业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3、农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方法及内容体系;4、农业经济学教学方法。 重点、难点:农业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农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教学方法:□讲授法 □讨论法 □自学指导法 □参与式教学法 □其他 教学手段:□多媒体 □实物 □模型 □挂图 □音像 □其他 板书设计: 讨论、思考题、作业: 1、比较中西方农业经济思想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2、二战后西方农业经济学科发展的基本特征 3、《现代农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4、《现代农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与其他经济学科的研究方法相比,有何独特之处?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目、文献等): 1、[美]梅勒.农业发展经济学(M).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0 2、[日]速水佑茨郎,[美]拉坦·弗农.农业发展的国际分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3、朱道华编:《农业经济学》(第四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4、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主办:《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农村观察》 5、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经所主办:《农业经济问题》 说明:1、本表原则上以每章为单位填写。2、此表后面为本次安排的授课内容的教案正文。 第一章 导 论

第一节 《农业经济学》课程介绍

一、基本概念

1、经济与经济学

关于经济的概念。具有各种不同的解释:一是指物质资料的生产以及相应的分配、交换、消费,即通常所说的经济活动;二是指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总称,或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三是日常生活中的节约、节省;四是古汉语中的经邦济世、经世济民,即治理国家、拯剂庶民,等。

关于经济学。经济学是研究社会如何进行选择,以利用具有多种用途的、稀缺的生产资源来生产各种商品,并将他们在不同的人群中间进行分配的学科。因此,稀缺与效率始终是经济学的双重主题。

2、农业经济与农业经济学

(1)农业经济是农业中经济活动与经济关系的总称。农业经济活动的最基本的规律是农业生产方式的运动规律。

(2)农业经济学是指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中,研究农业生产力及其运动规律、农业生产关系及其运动规律和两者相互运动规律的科学。其内容包括农业中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生产力诸要素的合理组织以及开发利用的规律与应用等。

二、农业经济学的性质

1、农业经济学是一门部门经济学,即专门从事农业经济活动规律的研究。也就是说,农业经济学是研究农业生产这一具体国民经济部门的产生和发展的经济规律及其运用的科学。

2、农业经济学是一门应用经济学,即经济理论在农业部门的具体应用。

《农业经济学》课程主要介绍农业生产力和农业生产关系发展运动规律及其应用,即农业生产及与之相联系的交换、分配和消费等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其内容包括农业中生产关系发展变化,生产力诸要素的合理组织与开发利用的规律及应用等。同时,该课程还结合中国实际特别是“三农”发展现状,阐述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现状、农业经济体制改革与农业政策。

三、农业经济学的地位

1、农业经济学在经济学中的地位

用一名话来概括:“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是贫苦的,因而懂得了穷国的经济学就大体懂得了真正重要的经济学。世界上大多数穷人靠农业养活自己,因而懂得了农业经济学,也就大体懂得了穷国的经济学。”

——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西奥多·舒尔茨(瑞典斯德哥尔摩“诺贝尔讲演”) 2、农业经济学在农村区域发展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

专业主干课程。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农业经济的基本知识和分析解决农经问题的基本方法,了解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与改革的基本情况和主要问题,明确党的有关农业经济的方针、政策及其所依据的客观规律。同时,要求学生把所学的书本知识和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总结我国农业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历史经验,研究农业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结合分析国外发展农业经济的经验,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四、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前继课程: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农业经济学是一门部门经济学,因此它是向修完了一般经济学课程后开设的)。

后继课程:农业技术经济、农(林)业企业经营管理、农(林)业政策学、农村经济统计、农(林)产品营销、土地经济学。

第二节 农业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一、西方农业经济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1、起源:古希腊和罗马。如古希腊色诺芬的《经济论》、古罗马加图的《农业志》、瓦罗的《论农业》等,的认识,孕育着包括对农业地位、作用的认识,对农业经营和农产品价格的分析等农业经济思想,但未形成完整的体系。

2、萌芽:近代初期(17世纪至19世纪30年代)。几乎所有经济范畴如工资、地租、产品价格、生产劳动等的研究都与农业有关,逐渐萌芽了相对独立的农业经济理论。如农业经济学创始人、英国经济学家阿瑟·扬的《农业经济论》(1770)。

3、发展:18世纪到19世纪初。农业经济学在德国得以广泛发展,涌现了一批重要的农业经济学家,如泰尔的《合理的农业原理》,确定了追求最大利润的农业经营目标,屠能的《孤立国与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提出了农业经济学上的两个基本理论——农业集约度理论和农业生产位置配置理论。

4、从一般经济学体系中分离出来:19世纪末20世纪初。边际革命——马歇尔新古典经济学的产生——微观经济学的发展——为农业经济学科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5、二战后西方现代农业经济学科发展的新趋势:

(1)学科的分化不断加快(五十年代以来,农业经济学已逐渐分解为农场管理学、农业生产经济学、农产运销学、农业金融学、土地经济学、农工商联合企业管理学、农业政策

学等更加专门的学科),各分支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和渗透以及进而产生的综合化不断得到增强;

(2)农业经济学科越来越注重多层面、多视角的分析和研究(从经济技术与自然生态环境的相互联系中去研究农业经济的运动规律),加强定性和定量、实证和规范、宏观和微观分析的结合,不断深入地展开各种比较研究工作;

(3)农业经济学科还不断突破原来意义上的农业经济范畴,更加系统全面的研究农业经济问题(该课程涉及内容广泛,涉及企业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生产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学、财政学、金融学、公共政策学、环境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多门财经类学科,以及农学、畜牧学、林学、水产学、土壤肥料学、生态学等农学类学科乃至生物学、化学等基础学科的相关知识)。

二、中国农业经济学说的形成与发展

1、中国作为一个古老的农业大国,农业经济问题一向为人们所重视,对农业经济学的研究源远流长。在历代经济思想中,农业经济思想占有较丰富的成分(如土地问题上殷周的井田制、西汉的限田主张、北魏的均田制,农业地位认识上的农本论、重农抑商论等,但难以形成科学的体系)(春秋战国时期出现铁木农具——开始古代农业,且农田水利得以发展如都江堰水利工程。汉代出现穗选法、留种田、绿肥轮作制、嫁接等创造发明。隋唐时期因地制宜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工具等。我国古代农业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2、20世纪30--40年代,中国引入了西方的经济学说和农业经济学理论。但是,在旧中国的动荡年代,科学研究不可能有很大的发展。

3、新中国成立后,理论界开始对我国农业经济学理论进行广泛研究,但由于“左”的影响,农业经济学科的发展受阻(直到1978年底开始改革,我国基本沿用前苏联的经济学教科书,《农业经济学》的教学和研究主要围绕当时党和国家的政策进行诠释,没能留下多少可供使用的一般理论和分析范式及其工具)。

4、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学术界展开了对新时期我国农业经济若干理论问题的全面、深入、系统的研究,农业经济学的内容和学科体系正处在不断发展和日臻完善之中(改革开放,农业是我国计划经济体制最先被突破的地方。农业和农村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为农业经济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经济学理论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第三节 农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方法及内容体系

一、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农业生产方式运动的规律,即研究农业生产力的运动规律、农业生产关系的运动规律以及两者相互运动的规律。

从生产力角度:研究农业生产力的内容、性质、特点和数量状况;分析现代农业生产力内部结构及其功能;阐明其发展水平和发展趋势,以寻求科学组织与合理利用生产要素的方法和途径。

从生产关系角度:研究农业中的产权关系、经营方式、管理体制、农产品市场组织、农产品价格、农业收入分配、农民的消费及扩大再生产等问题,为选择科学的农业经济制度和管理体制提供依据。

二、研究方法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全面、综合考察与分析,客观分析和把握发展变化规律及趋势。

——比较与借鉴。历史的继承性和广泛的包容性。 ——调查研究。理论联系实际。 ——归纳法、演绎法。

——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三、内容体系

1、选用教材的体系结构

本课程教学选用沈阳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朱道华主编的《农业经济学》,本教材共分为4篇共计15章。

2、教学内容

根据学时安排,在讲授中将15章的内容融为14章进行讲解。同时,为体现本课程政策强的特点,将增加部分新的内容,并对讲授顺序进行适当调整。

第四节 《农业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方法

一、教师教学方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课堂讨论及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讲授时,将根据需要引入参与式教学方法。同时,考虑到课程教学内容较多而课时相对较少的客观实际,将主要就课程学习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讲授,而一般的内容将以学生自学为主。

2、学生学习方法

(1)坚持“三步曲”:课堂认真听讲,积极参与,作好笔记;课后复习,完成作业(复习思考题、课外作业);阅读报刊,关注农业经济发展现状。

(2)注重“四多”:多读——广泛浏览报刊杂志,吸收新信息;多看——观察现实,深入社会实践;多思——多横向思维、逆向思维、发散思维;多问——多质疑、追根溯源。

第五节 学习目的要求和教学、考核安排

一、学习目的要求

1、初步掌握农业经济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我国农业经济的基本情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趋势及改革现状、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难点、热点问题。

2、全面理解和熟悉党和政府关于发展我国农业经济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内容、实践意义和绩效;

3、初步具备分析、解决农业经济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安排

本课程总学时51学时(其中实验教学6学时),共讲授142章内容,各章学时具体分配如下:

《农业经济学》各章学时分配

序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农业 农村 农民 第三章 现代农业与农业现代化 第四章 农业生产力结构 第五章 农业的市场化 第六章 农业集约经营 第七章 农业中的科技进步 专题研讨(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 内容 总学时 2.0 5.0 4.0 3.0 4.0 5.0 3.0 3.0 4.0 3.0 2.0 3.0 3.0 2.5 2.5 3.0 51.0 备注 学生自由发言 学生自由发言 第八章 农业生产结构与农村产业结构 第九章 农业生产社会化 第十章 农业生产关系结构 第十一章 农业经济的微观组织 第十二章 农业的宏观调控 第十三章 农业与国民经济 第十四章 农业与世界经济 专题研讨(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 合 计 三、课程考核

课程考核方式:考试

总分:100分。其中:平时成绩30分,期末考试70分。

期末考试题型包括名词解释、选择、判断说明题、简答题、论述题等。

四、主要参考资料

(1)[美]西奥多•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商务印书馆,1999年; (2)朱道华主编:《农业经济学》(第四版),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年出版; (3)李秉龙主编:《农业经济学》,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 (4)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经所主办:《农业经济问题》;

(5)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主办:《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农村观察》; (6)中国科学院农业研究委员会、长沙农业现代化研究所主办:《农业现代化研究》; (7)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农业经济导刊》; (8)《经济日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农民日报》等报纸。

授课内容(教学章节或单元): 授课时数 5.0学时 第2章 农业 农村 农民 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正确理解农业、农村、农民的内涵,掌握农业的本质特征和中国“三农”问题的成因,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把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的内涵,思考解决“三农”问题的途径。 教学基本内容(重点、难点): 教学基本内容:1、农业、农村、农民的科学内涵及特征;2、中国“三农”问题的重要性;3、市场经济条件下“三农”问题的成因、表现和实质;4、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思路。 重点、难点:农业的特征及其在我国的地位和作用;中国“三农”问题的成因、实质及影响;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的途径思考。 教学方法:□讲授法 □讨论法 □自学指导法 □参与式教学法 □其他 教学手段:□多媒体 □实物 □模型 □挂图 □音像 □其他 板书设计: 讨论、思考题、作业: 1、简述农业的本质特征及其含义 2、简述农业区别于其他产业的一般特征 3、为什么说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4、农业在我国的特殊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5、简述发展中国家二元经济结构的表现及其影响 6、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问题的实质是什么?如何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7、正确解决三农问题有何重要性? 8、如何理解“三农”问题的实质? 9、论述中国“三农” 问题产生、形成的原因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目、文献等): 1、[美]阿瑟·刘易斯.二元经济论(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 2、杜鹰.农民收入与劳动力转移(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3、郭剑雄.二元经济与中国农业发展(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 4、中国“三农”形势跟踪调查课题组.小康中国痛:来自底层中国的调查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5、毕泗生.中国农业农村农民前沿问题报告(C).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3 6、刘斌等.中国三农问题报告(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 7、世界银行.中国:推动公平的经济增长(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8、张改清,王万山,中国“三农”问题形成的原因与解决策略,农业现代化研究,2003.1 9、胡必亮,究竟应该如何认识中国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中国农村经济,2003.8 第二章 农业 农村 农民

第一节 农业的内涵、特征与地位

一、农业的内涵与外延

1、农业的内涵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部门,在现代国民经济中称为第一产业。其本质是人类利用自然环境,依靠生物机能,通过劳动,协调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强化或控制生物的生命活动过程,以取得所需要的农产品并为人类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的社会生产部门。

也有教科书将农业解释为人类利用生物机体的生命力,把外界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转化为生物产品,以满足社会需要的一种生产经济活动。

还有人直接将农业定义为人们利用太阳能,依靠生物的生长发育来获取产品的社会物质生产部门。

2、农业的外延及发展

(1)农业是人类社会最古老的生产部门,它是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在与自然界的长期交往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产业。

(2)农业所包含的具体内容在不同国家、同一国家的不同时期有所不同。

狭义农业——农作物栽培业。包括:粮食作物生产、经济作物生产、饲料作物生产三大部门。

广义农业——指那些从事与动植物生命活动直接相关的生产部门,包括植物栽培和动物饲养两大类,即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四业。现可分为种植业、动物养殖业、微生物培养业三大类。

最广义(拓展)农业:包括产前部门(为农业提供生产资料)、产中部门和产后部门(从事农产品加工、储藏、运输、销售等)在内的农业产业系统。

3、农业新概念层出不穷

绿色农业(单色农业、露地农业)、蓝色农业(海洋农业)、白色农业(微生物资源产业化的工业型农业)、有机农业/生态农业、无机农业、无土农业、观光农业、外向型农业、立体农业、设施农业、都市农业、精准农业(应用GIS、GPS、DDS、RS技术的高效、低耗、低污染的农业)等

4、影响农业生产过程的因素

农业生产过程是生物有机体、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生产劳动共同作用的过程。具体包括: (1)生物有机体(生产对象):动物、植物、微生物——有生命活力的生物有机体。 (2)自然环境:光、热、水、土等。 (3)人类劳动。

5、发达国家对农业的定义

农业“Agriculture”作为现代基础产业各国有不同的定义:

(1)经济发展与合作组织将农业定义为Food system,即“食物系统”;

(2)美国将农业定义为“食物和纤维体系”: Agriculture is the process of producing food, feed, fiber and other desired products by the cultivation of certain plants and the raising of domesticated animals (livestock). The practice of agriculture is also known as farming, while scientists, inventors and others devoted to improving farming methods and implements are also said to be engaged in agriculture.

(3)加拿大将农业定义为“农业及农产食物产业”: The science, art, or occupation of cultivating the soil, producing crops, and raising livestock.

(4)日本将农业定义为“农业·食物关联产业”。

二、农业的特征

1、农业的本质特征——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相交织

(1)自然再生产---指生物依靠自然环境和自身的生活机能而进行的自然生长发育过程(生物的自然生长发育过程),即生物有机体同自然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物质、能量交换和转

化的过程。自然再生产过程是生物通过自身的代谢活动而实现的,它是农业再生产的自然基础。亦可理解为:作为农业生产对象的动、植物(和微生物)通过自身的生长、发育、繁殖而自行增殖的过程。

(2)经济再生产---指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中,人们通过有目的的活动,利用动植物的生理机能和改造环境条件所反复进行的社会生产过程。经济再生产是人类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根据自身的需要,通过劳动对自然再生产进行引导和强化的过程。也是就是以保持生命活力的动、植物(和微生物)为对象所进行的人的生产劳动过程。

(3)农业的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的关系

——自然再生产过程与经济再生产过程彼此结合,相互交织 ——自然再生产的结果与经济再生产的目的一致 ——自然再生产是经济再生产的基础 ——经济再生产对自然再生产起主导作用

(4)农业的本质特征决定了进行农业生产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要求。 2、农业的一般特征

由于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相交织这一本质特征,使农业具有若干区别于其他产业部门的一般特征。

(1)农业生产对象具有其固有的生长、发育、繁殖规律

(2)土地是农业中最基本的、不可替代的生产资料。数量有限,但合理利用可以使其反复投入生产过程,通过保护和改良土壤,可以不断提高土地生产能力。

(3)农业生产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很大。农业生产的主要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因而与外界自然环境关系密切。而且不可控因素多,农业生产成果具有不稳定性。认识和遵循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在农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农业内部各生产门类之间相互依存。

(5)农业生产时间与劳动时间不一致。使得农业生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使用具有季节性,农产品的获得具有间断性,农业资金的收支具有不平衡性。生产周期长。

(6)农产品具有消费资料与生产资料的双重属性。 (7)农业生产在空间上具有分散性和地域性。

(8)农业生产具有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不可控自然因素多,自然风险大。农业生产周期长,加之农产品具有鲜活易腐烂且体积大的特点,市场风险大。

三、发达国家传统农业的分化和演变

1、农业产业的分化:传统的种养业→分化为产前、产中、产后三大产业

2、农业劳动力的分化:由产中→产前、产后部门,尤其是加工、运输、销售部门以及工业部门转移

3、农业就业者收入的转移:单纯依靠种养业→依靠农场外部收入

四、农业的地位和作用

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经济规律。

(1)农业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产生和赖以独立的基础。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只有当农业发展到一定水平,能够提供农业剩余如产品(食物)、劳动力、资金积累等,即提供产品贡献、市场贡献、要素贡献和外汇贡献,其他行业乃至社会发展才有稳定、

坚实的基础。

(2)农业的发展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农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决定了农业为其他部门提供剩余产品和劳动力的数量,进而制约着这些部门的发展规模和速度。

(3)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对各国普遍起作用的经济规律。发达国家高度现代化也是建立在农业发展基础之上的——不管是本国还是他国。

(4)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长期起作用的规律。 2、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传统的六大贡献

(1)产品贡献:是指农业部门为国民经济提供食物及其他农产品。包括价值贡献和物质贡献。

(2)要素贡献:农业为国民经济提供资金、土地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

(3)市场贡献:一是农民作为买者,购买服装、家具、日用品及建筑材料等消费品和农药、化肥、种子、农膜、农用机械及其他农业投入品。二是农民作为卖者,在市场上出售粮食、棉花、水果、肉类和其它工业加工原料。

(4)外汇贡献:是指通过出口农产品,为国民经济发展赚取外汇。外汇贡献主要表现在:一是直接贡献,二是间接贡献。

(5)增长贡献:增长贡献即农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

(6)生态贡献:指农业具有植被国土、涵养水源、改良土壤、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和提供各种可再生的生物资源等多种功能。

3、农业在我国的重要作用

(1)农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经济功能) ——产品贡献(食品和原料);

——市场贡献(提供农产品、购买工业品)。2003年全国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16065亿元,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5%。

——要素贡献。a.资金贡献——农业在我国工业化进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我国工业化取得的丰硕成果,是建立在农业积累基础之上的,甚至到今天农业对工业提供积累的状况依然没有改变(近年来开始实施农业税减免政策)。2003年国家财政农业各税收入718亿元;b.劳动力贡献——2003年末农业就业人员36546万人。比上年减少324万人。农业就业人员占全社会就业人员比重49.1%,下降0.9个百分点;c.农用地转为城市建设用地。

——外汇贡献(直接贡献、间接贡献)。2003年农产品进出口总额403.6亿元,比上年增长32%。占全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4.7%。

——增长贡献。2003年,农业增加值17092亿元,实际增长2.5%,占GDP的比重为14.6%。按照增加值衡量,农业增长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为8.3%。

(2)农业对社会稳定的作用

农业是一个安天下的产业,作为一个人口大国更是如此。我国是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且2/3在农村,农业人口比重大,农业问题维系社会稳定;我国人口众多,解决农产品特别是粮食安全问题必须高度重视农业发展。

(3)农业的生态功能(维系生态安全)(环境功能):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防止荒漠化、提供农业景观、避免城市拥挤等;

(4)农业的文化功能:形成和保护传统文化,维护文化的多样性。

(5)农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现阶段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揩社会也

离不开农业这一基础产业的发展。

五、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份额下降的规律

1、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份额下降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正确认识农业份额下降规律:这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2、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份额下降的具体表现 (1)农业增加值在GDP中所占的比重下降 (2)农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逐年下降 (3)农产品出口额所占比重逐年下降

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

第二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一产业 第一产业

不发达经济 发达经济 图2-1 不发达经济与发达经济国民经济结构比较 表2-1 1978~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构成情况

年度 1978 1980 1985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国内生产总值 (亿元) 3624.1 4517.8 8964.4 18547.9 21617.8 26638.1 34634.4 46759.4 58478.1 67884.6 74462.6 78345.2 82067.46 89468.1 97314.8 .34 .17 .87 合计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构成(%) 第一产业 28.10 30.10 28.40 27.10 24.50 21.80 19.90 20.20 20.50 20.40 19.10 18.57 17.63 16.40 15.80 15.32 14.40 15.20 第二产业 48.20 48.50 43.10 41.60 42.10 43.90 47.40 47.90 48.80 49.50 50.00 49.29 49.42 50.22 50.10 50.37 52.20 52.90 第三产业 23.70 21.40 28.50 31.30 33.40 34.30 32.70 31.90 30.70 30.10 30.90 32.13 33.00 33.42 34.07 34.30 33.40 31.90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览(2005)》。下同

图2-2 1978-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构成情况变动趋势图

表2-2 1978-2004年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所占比重变动趋势表

年度 就业人口 第一产业 所占比重 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从业人员总数(%)1978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40152 42361 49873 64749 68065 72085 73025 73740 74432 75200 28318 29122 31130 38914 35530 36043 36513 36870 36546 35269 70.5 80.0070.0060.0050.0040.0030.0020.0010.000.001978198019851990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68.7 62.4 60.1 52.2 50.0 50.0 50.0 49.1 46.9 年 度1978-2004年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变动趋势图图2-3 1978年以来我国一产从业人员所占比重变动趋势图

表2-3 1980-2004年图海关统计初级产品出口变动趋势表

单位:亿美元、% 年份 出口总额 其中:初级产品 所占比重 1980 181.19 1985 273.5 1990 1995 2000 2492 2001 2661 2002 2003 2004 620.91 1487.8 3256 4382.3 5933.26 405.49 6.83 91.14 138.28 50.30 50.56 158.86 214.85 254.6 270.0 285.4 348.12 25.59 14.44 10.22 10.15 8.77 7.94 60.0050.00初级产品出口所占比重(%)40.0030.0020.0010.000.00198019901992199419961998200020022004

图2-4 1980年以来我国初级产品出口份额变动趋势图

3、正确看待农业比重下降

(1)农业产值在国民经济总量中的相对比重下降,绝对数量增长,水平提高

表2-4 1978-2004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情况

年份 1978 1980 1985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农林牧渔总产值增(亿元)(当年价) 长指数(上年=100) 1397.0 1922.6 3619.5 6534.7 7662.1 8157.0 9084.7 10995.5 15750.5 20340.9 101.4 103.4 103.1 107.6 103.7 106.4 107.8 108.6 110.9 年份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农林牧渔总产值增(亿元)(当年价) 长指数(上年=100)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2353.7 23788.4 24541.9 24519.1 24915.8 26179.6 27390.8 29691.8 36239.0 109.4 106.7 106.0 104.7 103.6 104.2 104.9 103.9 107.5

图2-5 1990年以来我国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及其增长情况 (2)农业产值比重下降的主要原因 其它部门的增长速度快于农业的增长

(3)农业比重下降≠农业萎缩,其基础产业的地位和作用不变

第二节 农村的科学内涵及特征

一、农村的界定

农村是一个与城市相对的概念,泛指城市以外的一切地域空间。农村是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一定的历史时期、具有一定自然特征和社会职能特征的综合体。

理解农村的科学内涵,要明确以下几点: 1、农村是一个地域范围。

2、农村的形成是经济、政治发展的结果。原始农业产生(农耕出现)——原始人群定居地——农村的雏形——生产力发展——古代农业——农村与城市的分离。

3、农村是一个庞大的复合系统。现代农村的内涵已经不仅是农业、农民聚居的地方,农村已成为具有政治、经济文化职能的综合体。

4、农村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发展的概念。(日本城市与农村已逐步实现一体化)

二、农村经济

1、农村经济是农村中的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的总称。是农村中一、二、三次产业的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的总和。

2、农村经济是在农村综合体内从事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经济活动内容和方式、作用的总和。

3、中国农村经济包括农村中的农业、工业、商业、建筑业、金融、交通运输、服务业等经济部门的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

关于农业生产结构与农村产业结构的问题将在以后进行专题讲授(也就是目前的第八讲)。

三、现阶段我国农村的特征 P15

1、血缘关系对农村的稳定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自发形成了一些村规民约,稳定和协调村民之间的关系,规范和约束村民的行为)

2、劳动力的资源丰富,剩余劳动力就业任务繁重

3、农业对农村的稳定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农业是农村经济的主体之一,农村中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人口较多,农村其它部门的经济活动大都同农业生产有联系。

4、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 5、农村是一个潜在的大市场。

第三节 农民的科学内涵及特征

一、农民的内涵

西方国家对农民和农业生产者的内涵的理解是有所不同的。在国际农民学中曾出现延续几十年的农民定义讨论。传统农民(peasants)与现代农业生产者(farmers)的区别是讨论的中心。

美国学者E.R.沃尔夫的意见具有代表性:“农民的主要追求在于维护生计,并在一个社会关系的狭隘等级系列中维持其社会身份。因此农民不像那些专门为满足市场而生产、并在广泛的社会网络中置身于竞争之中的耕作者。”农民必须“固守传统的安排”,有着诸如自给自足、家庭经营、对自然环境依赖的特征。从词源追索,在古拉丁语中农民是带有强烈的贬义的。“相反,农业者(farmers)则充分地进入市场,使自己的土地与劳动从属于开放的竞

争,利用一切可能的选择使报酬极大化,并倾向于在更小风险的基础上进行可获更大利润的生产。”(E .R .Wolf, Peasant War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New York, 1969. PP.xiv—xv)

在总结农民定义讨论的基础上,新版《不列颠百科全书》是这样定义传统农民(peasantry)的:它指出“诸如自给自足或小规模生产等特征”都不是这一定义的根本,传统农民的本质特征在于它“要受外部权势的支配”,这种“使其整合于更大社会的方式”才是传统农民与“其他农业生产者”的根本区别:“在农民社会,生产品及劳务不是由生产者直接交换,而是被提供给一些中心来重新分配。剩余的东西要转移到统治者和其他非农业者手里。这种分配权力往往集中于一个城市中心,尽管并非如此。”由此可见,这里的“农民”是一种身份的象征,是与“市民”(citizen)相对应的概念。而现代农业生产者(farmer)则是一种职业选择,是市场的主体,可以根据市场的需求来组织生产,以实现利润最大化。

因此,在西方发达国家,除了职业上的区别外,现代农民与市民没有本质差别,而且由于职业的流动性,农民与市民可以随时转换。

A farmer is a person who is engaged in agrarian business by using land. The term farmer usually applies to a person who grows field crops, orchards, vineyards or market gardens with a view to selling to others as food. They may, however, provide raw materials for industrial purposes such as grains for alcoholic beverages, fruit for juices, hides for leather, and wool or flax for yarns and cloth-making. 二、农民的特征

1、发展中国家农民的特征

F.Ellis在《农民经济学》一书中,将发展中国家的农民界定为“是主要利用家庭成员的劳动从事生产并以此为经济来源的居民户,其特点是部分参与不成熟的投入要素和产出市场。”

该定义概括了发展中国家农民的特点:

——农民与市场关系的不完全性(生产要素、产品、市场信息等);

——农民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经济决策(生产与消费密不可分)。农民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生产的自给性和市场性紧密结合在一起;

——有限理性的经济人。具有降低风险、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偏好,但由于市场关系的不完全性,其利润最大化行为是有条件的。

2、我国农民的表述

农民是具有农业户口、居住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

三、农民的非农化与农业劳动力转移

1、农民非农化的含义及其意义

(1)含义。农民的非农化是指农民日益从农业转移到非农产业或城市(镇)的过程。在农民的非农化过程中,一部分完全脱离农业、脱离农村,转移到城市二、三产业,逐渐演化为非农民;另一部分农民仍留在农村,从事二、三产业,成为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民;还有一部分农民兼营着农业和二、三产业,成为兼业农民。

(2)意义。农民非农化是农业现代化和国家工业化的客观必然。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而稳定推进城镇化建设,加快农民非农化进程,将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约4.8亿人,而农林牧渔业实际需要的劳动力只有1.7亿人(现有耕地19亿亩,人均耕地1.4亩),多余的劳动力只能转向非农产业或走出农村寻找就业机会。如不有效转移多余农村劳动力,农业劳动生产力水平难以提高,留守土地农民将无法实

现全面小康生活目标。

据农业部分析预测,未来10年,中国农民还将以每年850万的速度向城镇转移,预计今后20年从农村转移到城镇的人口将达3亿!毋庸置疑,“农民工”、“城镇化”,正在成为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可回避的“关键词”。

实际上,在全国660多个城市中,农民工已达1.2亿之多。目前,山东省已有一半以上农村劳动力从事非农产业。

2、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客观性

从世界各国国民经济和农业发展情况看,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必然会有越来越多的劳动力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从而使从事农业劳动力的数量从相对减少到绝对减少。原因在于:

——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提高,为农业劳动力转移提供了可能; ——社会生产力发展对农业劳动力转移提出了客观要求; ——社会需求结构的变化,要求农业劳动力实现非农转移。

表2-5、表2-6分别是20世纪90年代各大洲以及各主要国家农业人口变化情况统计表。 表2-5 世界各大洲农业人口比重(%)

地区 1990 1997 1998 1999 2000 世界总计 46.4 43.6 43.2 42.8 42.4 亚洲 58.9 54.5 54.0 53.4 52.9 非洲 60.8 57.1 56.6 56.1 55.6 北美洲 13.0 11.4 11.2 11.0 10.8 南美洲 23.6 19.7 19.2 18.7 18.2 欧洲 10.2 9.4 9.1 8.8 8.5 大洋洲 20.6 20.1 20.0 20.0 19.9 资料来源:国际统计年鉴(2002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2002年 表2-6 世界各主要国家农业人口比重(%)

地区 1990 1997 1998 1999 2000 美国 3.0 2.4 2.4 2.3 2.2 英国 2.2 1.9 1.9 1.8 1.8 日本 7.0 4.6 4.4 4.1 3.9 德国 4.0 2.9 2.8 2.6 2.5 法国 5.5 3.9 3.7 3.5 3.4 俄罗斯 22.1 16.0 15.3 14.6 13.9 意大利 8.6 6.2 5.9 5.6 5.3 阿根廷 12.4 11.3 11.2 11.1 10.1 荷兰 4.6 3.7 3.6 3.5 3.4 巴西 23.0 18.3 17.6 17.1 16.5 西班牙 11.8 8.5 8.1 7.7 7.3 中国 71.9 68.2 67.7 67.1 66.6 加拿大 3.7 2.8 2.7 2.6 2.6 印度 58.2 55.1 54.6 54.1 53.7 地区 澳大利亚 1990 1997 1998 1999 2000 5.5 4.8 4.7 4.7 4.6 资料来源:国际统计年鉴(2002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2002年

3、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阶段性变化

(1)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所经历的四个阶段。建国以来,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大致经 历了四个阶段:

——1949~1957年。工业生产迅速发展,对劳动力需求激增。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流动。

——1958~1965年。不顾农业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客观实际,盲目大规模转移农业劳动力,以至到60年代初被迫遣反已进城的农业劳动力。

——1966~1978年。严格控制甚至冻结农村劳动力转移,人为阻碍农村劳动力适应经济发展需要所进行的正常流动。

——1979年以后。农业劳动力转移加速并从最初的相对下降逐步发展到目前的绝对下降。 我国劳动力就业情况、农村劳动力就业变动情况见表2-7、表2-8。

表2-7 我国劳动力就业结构变化情况

年份 1952 1957 1965 1978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就业人员(万人) 合计 20729 23771 17317 19309 1531 2142 1881 2320 83.5 81.2 构成 (合计=100) 7.4 9.0 9.1 9.8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28670 40152 42361 49873 64749 68065 72085 73025 73740 74432 75200 23396 28318 29122 31130 38914 35530 36043 36513 36870 36546 35269 2408 6945 7707 10384 13856 15655 16219 16284 15780 16077 16920 2866 4890 5532 8359 11979 16880 19823 20228 21090 21809 23011 81.6 70.5 68.7 62.4 60.1 52.2 50.0 50.0 50.0 49.1 46.9 8.4 17.3 18.2 20.8 21.4 23.0 22.5 22.3 21.4 21.6 22.5 10.0 12.2 13.1 16.8 18.5 24.8 27.5 27.7 28.6 29.3 30.6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5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2005年 表2-8 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变化情况

年份 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万人)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工业 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合计=100) 81.89 79.35 71.79 71.23 70.68 70.27 70.18 89.46 89.02 88.35 76.76 61.57 67.71 10.44 11.31 13.71 13.96 13.85 13.74 13.83 7.34 7.67 8.17 19.98 17.75 6.39 7.67 9.34 14.50 14.80 15.47 15.99 15.99 3.19 3.31 3.48 3.26 20.69 25.90 第三产业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985 1990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贵州 30351.5 33336.4 32334.5 32260.4 32677.9 32626.4 32911.8 32797.5 32451.0 31990.6 31259.6 30596.0 1288.5 3871.1 4751.5 6174.3 6322.8 6405.0 6382.1 6484.9 2691.7 2797.4 2959.0 8138.2 8819.4 121.6 2741.0 3228.7 3970.7 4018.5 4031.3 3928.6 3953.0 4108.6 4296.0 4505.6 4937.1 76.3 2842.5 3921.6 6533.1 6704.8 7151.4 7423.8 7499.8 1170.6 1205.4 1259.1 1328.2 492.9 5438.9 10279.9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5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2005年 (2)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滞后的原因

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与其他国家相比,与经济

发展水平相比,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明显滞后。原因在于:

——工业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低;

——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人口阻滞效应很明显。即非农产业就业机会的较高增长效应完全被更快的农业劳动力增长所抵消;

——经济结构失调。轻、重工业比例失调,所有制结构失调,国民经济宏观比例失调; ——城乡二元结构的制约。

4、创造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宏观环境 (1)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一般趋势 种植业内部:粮食部门——经济作物 农业内部: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 产业内部:农业部门——非农业部门 (2)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宏观环境 ——打开城门,双向流动;

——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处理好产业升级与劳动力就业的矛盾); ——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完善劳动力转移机制;

——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和非农产业产权制度创新(重点是促进乡镇企业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内实现优化组合,从而解决分散性、地缘性和封闭性等问题);

——开展人力资本,提高农民素质。

四、农民的兼业化

1、农民兼业化的含义

农民兼业化是指农民在继续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还在不同程度上从事非农产业的趋势。农民兼业化是农民非农化过程中的必然现象,在世界各国普遍存在。而产生农民兼业化的主要原因,在于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特点。

2、现阶段我国的农民兼业化

按照通常的统计分类方法,农户分为非农户、非农兼业户、农业兼业户和纯农户四大类。前二类是指农户家庭收入全部或主要来自从事非农产业,后二类指农户家庭收入全部或主要来自从事农业生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户经营出现两种趋势:农户专业化和农民兼业化。据调查资料显示,1996年我国的纯农业户已不足60%。目前估计已降至50%以下。发达地区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村劳动力已超过50%。

农民兼业化已成为农民非农化过程中的重要趋势。但农民兼业化有利有弊,关键在于如何采取措施防止由此导致的农业副业化问题。

第四节 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性

一、“三农”问题的核心

“三农”问题——农民问题、农业问题和农村问题的总称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相互联系的

“三农”问题的关键——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农民的利益问题——归根结底:农民的生存与发展问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韩俊说得非常好:“作为中国最大的弱势群体,农民付出了很多,但是得到的很少,要求的也很少……”

我国现阶段的农民问题是:

解决温饱后的建设小康和实现富裕的问题以及由此衍生的权益问题

三农问题发展的始末:中国现阶段“三农”问题的形成始于1953年,中国开始实施国家工业化战略;到20世纪80年代末,逐步形成了城乡分割、工农对峙的局面;20世纪90年代末,“三农”问题日益突出,矛盾尖锐。

二、“三农”问题的重要性

1、“三农”问题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 (1)毛泽东对“三农” 问题重要性的论述

毛泽东一生重视中国的农民问题,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时期,都把农民问题放在了极其重要的位置,都总是从工农联盟的高度看待农民问题。

20世纪40年代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明确指出,“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是农民,这是小学生的常识。因此,农民问题,就成了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农民的力量,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因而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走了一条充分依靠农民,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建国后工业化进程中的“一化三改造”,即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农业是放在第一位的。毛泽东用极大的精力关注农业合作化运动。

(2)邓小平对“三农” 问题重要性的论述

我国的改革开放发轫于农民自发开展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改革和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功,带动了整个改革和建设事业。邓小平一向高度重视“三农”问题。“三农”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的学者还专门作过统计,在《邓小平文选》三卷共222篇文章中,约有四分之一的文章阐述到“三农”问题,其中有多篇是专论“三农”问题的重要论文。并指出邓小平“三农”理论从体系上看主要包括三大块:①农业问题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问题。邓小平指出,农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农业的基础地位永远不能动摇。②农村现代化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头等大事。邓小平始终高度关注着农村的现代化问题,多次强调,农村工作关系我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关系整个中国现代化事业的成败,关系社会主义政权的巩固,因此,必须真正把发展农村生产力,加快农村现代化建设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③农民问题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邓小平反复强调,依靠农民,调动农民积极性,关系国家发展大局,因此要充分认识新时期农民问题的极端重要性,切实保障农民权益和民主权利,减轻农民负担,不断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要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培养、造就一代新型农民,推动农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同时,还要积极教育和引导农民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增强国家主人翁观念。1[1]

(3)新一代领导人对“三农” 问题重要性的论述

胡锦涛总书记2003年12月在山东考察时指出:“解决好‘三农’问题,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在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他明确指出:“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必须始终抓紧抓好。” 1[1]

范德官.试论邓小平同志的“三农”思想.农民日报,1995.7.18

2、“三农”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政治问题 农业——基础产业 农村——最广阔的地域

农民——最庞大的群体、最贫困的阶层 3、“三农”问题是社会稳定和富裕的基础

农村的稳定是整个社会稳定的基础,农村的富裕的整个社会富裕繁荣的基础。 4、“三农”问题是中国实现小康和现代化的关键

中国的小康关键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中国的小康。

第五节 “三农”问题的成因、表现和实质

一、“三农”问题的主要成因——二元经济社会结构

(一)“三农”问题的普遍性

“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并不是中国特有的社会经济问题,它是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必然产物。任何工业化国家都曾有过类似的经历,只不过“三农”问题在各个国家工业化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特征以及严重程度有所差异而已。

在我国,尽管“三农”问题长期存在,并且从整体的高度看待和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我们党为之奋斗的目标,但“三农”问题的正式提出却是始于1993年中央出台的《九十年代中国农业发展纲要》,《纲要》第一次把农业、农村和农民一起统称为“三农”。也正是从那时开始,“三农”问题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但始终没有得到满意的破解方案,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三农”问题日益突出,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严重障碍。

(二)“三农”问题的主要成因——二元经济社会结构 1、二元经济结构的提出

(1)二元经济概念——荷兰社会学家J. H. 博克首先提出。

(2)二元经济理论——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发展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1954年在其《二元经济论》一书中提出了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指出在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具有二元的性质,即存在着两极:落后的农业部门——相对现代化的工业部门

(3)二元经济结构导致二元社会结构,即社会呈现出相应的两极:落后的农村——相对发达的城市;落后、愚昧的农民——教育良好的城市居民

(4)经济社会的二元结构导致政治上的不平等 2、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P17

核心:影响要素的自然流动,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具体体现在: (1)农村落后于城市,阻碍了城市工业的发展(资源利用、市场份额);

(2)农村的相对落后使得农村的人口出生率远高于城市,影响农民生活水平和人口素质的提高,阻碍农村自身发展;

(3)农村低素质人口城市流动难以适应现代工业生产的需要; (4)城乡不协调发展影响社会安定。 (三)中国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的形成 形成原因:实施向重工业倾斜的工业化策略。

趋向重工业的工业化战略

二元社会经济结构

“三农”问题积重难返

1、历史原因

——经济底子薄弱(一穷二白的面貌); ——处于英美的封锁中(国际环境); ——要求经济上的独立和发展; ——捍卫国家和民族的尊严。 2、制度原因

制度基础:计划经济体制 具体的制度:

(1)户籍管理制度:1958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把人口分为农业户和非农业户。通过强制的城乡隔离政策限制农民和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从而导致农业投入低下、农村劳动力大量剩余,城乡经济发展严重失衡。

(2)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1950年代到1980年代中后期

——对粮食、棉花、油料等关系国计民生的一类农产品实行由国家统一收购、统一销售的办法

——对生猪等重要的二类农产品实行上交完成国家计划后,余下的可以自由处置的办法 ——对其余的农产品可以自由处置

(3)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严格的农村组织管理制度。 ——三级:人民公社(乡镇)、生产大队(村)、生产队(社或组) ——队:生产队为基本的生产和分配实体 (4)工农业产品剪刀差和农业税

主要通过这两种方式抽取农业剩余,实现我国工业化的资金积累,完成农业剩余向工业、向城镇的大规模转移。

表2-8 建国以来农业为工业提供资金积累的情况 单位:亿元 时期 1952-1990 1990-1998 剪刀差 8707 农业税 1527.8 农村储蓄转移 农业资金净流出 剪刀差/农业税 1404.8 约10000 19222.5 5.7 注:农业资金净流出为剪刀差、农业税和农村储蓄获取资金之和扣除国家对农业的投入。 资料来源:毕泗生.中国农业农村农民前沿问题报告(2003年版).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3年,P44

(5)与户籍管理制度密切相联的其他城乡分割制度 ——就业制度

——生活必需品供应制度

——社会福利制度:粮食等多种补贴;无偿住房 ——社会保障制度:休养、退休养老金、抚恤费 ——公费医疗制度 ——教育制度 ——基础设施建设制度

(四)中国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的结果 ——重工业倾斜发展,超常增长 ——农业发展滞后 ——工农业发展比例失衡

表2-8 1978年以来国民生产总值增长情况及其构成

指 标 GDP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总量指标 (亿元) 1978 1018.4 1745.2 860.5 1989 4228 7278 5403.2 1997 2004 .9 3624.1 16909.2 74462.6 增长指数 (2004为以下各年) (%) 1978 1031.3 319.3 1611.7 1191.9 1989 380.13 179.79 546.71 335.94 1997 174.15 125.61 192.01 173.47 14211.2 20768.1 37222.7 72387.2 23028.7 43720.6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5)。

(五)工农关系的动态演变规律

第一阶段:农业支持工业发展阶段——工业化初期。以农养工。 第二阶段:农工平等发展阶段——工业化中期。农业剩余自留。

第三阶段:工业支持农业阶段——工业化中后期。以工养农,促进工农协调发展。 在200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再次强调:“我国现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我们应当顺应这一趋势,更加自觉地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更加积极地支持‘三农’发展”。

图2-6 2002-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2006年全国税收收入37636亿元(不包括关税、耕地占用税和契税),比上年增加6770亿元,增长21.9%。

上述情况我国力已经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经济实力。

二、“三农”问题的表现和实质

1、农民增收困难

“农民增收困难,是农业和农村内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现实反映,也是城乡二元结构长期积累的各种深层次矛盾的集中反映”。

2[2]

具体表现:

(1)收入水平低。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587元,不到城镇居民的1/3,城乡差距逐步扩大。

图2-7 2002-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其增长速度

图2-8 2002-2006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及其增长速度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影响:

——制约农民再生产投入能力,从而影响农产品供给特别是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实施; ——制约农民对工业品需求的购买力,从而影响国民经济其他产业的发展; ——城乡差距日益扩大,社会不安定因素增加,影响和谐社会构建;

表2-9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单位:元

2[2]

农民收入分总收入和纯收入两个概念。总收入是指全部的实际收入,包括经常或固定得到的收入和一

次性收入。纯收入是指总收入中扣除从事生产和非生产经营费用支出、缴纳税款和上交承包集体任务金额以后剩余的、可以直接用于进行生产性、非生产性建设投资、生活消费和积蓄的那一部分收入。一般讲农民收入主要是农民人均纯收入。近年来,为便于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相比较,人们提出了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概念。其计算公式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总收入—人均家庭经营费用支出—人均税费支出—人均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人均财产性支出—人均转移性支出—人均调查补贴

项 目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贵州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城乡收入比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全国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城乡收入比 1978 109 256.8 2.36 133.6 316 2.37 1985 287.8 1990 1995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1877 435.1 1086.6 1374.2 1411.7 1489.9 1564.7 1721.6 5944 3.98 687.1 1405.1 3931.5 5122.2 5451.9 2.39 397.6 3.23 3.62 3.73 3.86 6568.9 7322.1 8147.1 4.2 2622 8472 3.23 4.25 2936 9422 3.21 4.34 3255 10493 3.22 686.3 1577.7 2253.4 2366.4 2475.6 4283 2.71 6280 2.79 6859.6 7702.8 2.9 3.11 739.1 1510.2 1.86 2.2 注:城乡收入比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 ——影响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阻碍农村全面小康建设进程;

——影响农民在促进自身发展上的投入能力。在农民收入水平低下、不少地区连温饱问题都不能解决的情况下,农民理性的选择是顾及眼前、解决好自身的吃饭问题,而不可能也没有能力顾及到效益明显滞后的人力资本投入以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

(2)负担沉重。目前已取消农业税,并对农村义务教育实行补助,实行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但农民负担依然沉重,因学返贫、因病返贫等情况时有发生。

2、农民权益无法保障 (1)政治权益 (2)经济权益

3、市场经济下“三农”问题的实质

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独立的、成熟市场主体

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问题表现为:农民与市场的协调问题→政府、农民与市场的关系,关键是: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的形成。

实质:平等问题----市场经济的原则之一。即农民能否享有平等的政治权益和经济权益。

第六节 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思路

一、有效缓解“三农”问题的现实意义

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复兴,没有大多数人的积极主动参与,是不可能成功的。20世纪中国的复兴和强大,再一次证明了这一点:没有农民作为民主革命的主体,积极参与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战争,就不可能推翻三座大山的压迫,建立新中国。1978年开始的改革,也正是由于广大农民首先参与所带来的巨大活力和示范作用,使得中国改革获得了稳定的基础和广阔的发展空间,避免了重蹈前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覆辙。可以说,“三农”问题作为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基本问题,与中国共产党的使命和成败是密切相关的。

在今天,我们要实现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战略,根本问题是要解决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努力缩小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有效缓解“三农”问题,从而实现农村的现代化。

二、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思路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明确指出:“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

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胡锦涛总书记“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为有效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思路,也就是深化农村改革,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给予农民平等的权利(经济权利、政治权利),使之尽快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

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平等和谐的城乡关系,城乡互动,共同发展。

三、解决“三农”问题的具体措施

1、千方百计地促进农民增收

——挖掘农业内部潜力(农林渔牧业),增加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提高农产品质量,实现农产品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发展特色农业;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提升产品的附加值。

——发展二、三产业,增加农民的农外收入:发展多种非公有制经济;加快乡镇企业的改革和调整、促进产品的更新换代和产业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小城镇;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

表2-9 1990年以来我国农民收入变动情况

项 目 人均纯收入(元) 一、基本收入 1、工资性收入 2、家庭经营纯收入 (1)第一产业收入 #农业收入 (2)第二产业收入 (3)第三产业收入 二、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 1990 686.31 657.35 138.8 518.55 456.04 344.59 21.33 41.18 28.96 1995 1577.74 1479.49 353.7 1125.79 956.46 799.44 48.16 121.17 98.25 2000 2253.42 2129.57 702.3 1427.27 1090.67 833.93 99.4 237.2 123.85 2003 2622.24 2459.66 918.38 1541.28 1195.59 885.71 108.61 237.08 162.58 2004 2936.4 2744.25 998.46 1745.79 1398.05 1056.5 108.21 239.52 192.15 注:根据相关年度《中国统计年鉴》提供资料整理。 表2-10 1990年以来我国农民收入构成变动情况

项 目 人均纯收入(元) 一、基本收入占总收入的% 1、工资性收入占基本收入% 2、家庭经营纯收入占基本收入% (1)第一产业收入占家经% #农业收入占一产% (2)第二产业收入占家经% (3)第三产业收入占家经% 二、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占总收入% 1990 686.31 95.78 21.12 78.88 87.95 75.56 4.11 7.94 4.22 1995 1577.74 93.77 23.91 76.09 84.96 83.58 4.28 10.76 6.23 2000 2253.42 94.50 32.98 67.02 76.42 76.46 6.96 16.62 5.50 2003 2622.24 93.80 37.34 62.66 77.57 74.08 7.05 15.38 6.20 2004 2936.4 93.46 36.38 63.62 80.08 75.57 6.20 13.72 6.54 2、加速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 把农村工业纳入城市工业体系;

以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为基础主体、多层次的包含知识密集、技术密集、信息密集的工业为拉力;

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我国的城镇化落后于工业化; 农村工业和小城镇统筹发展。 3、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促进要素的合理、自由流动; 产权保障;

民主公平的市场环境。 4、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

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支农支出仅为财政收入的3-4%。 加大农业基本建设和农业科技投入,完善农业投入体制。

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扶持力度,通过财政转移支付,进行农业补贴,维护农民利益和生产积极性。 5、消除不合理的制度基础,促使二元结构向一元结构的发展(不断改善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宏观环境)

户籍管理制度改革:逐步取消限制农村人口进入城市的政策,如按居住地进行户籍管理; 就业制度:通过招考等手段,提供公开、公正、公平的就业环境;

调整收入分配政策(一次分配强调效率、二次分配促进公平),逐步建立起城乡公平的教育、社会保障(养老、失业救济保障等)、医疗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制度。

6、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提高农民素质 上岗前的技能培训; 农业技术培训; 经营能力培训; 文化培训。

授课内容(教学章节或单元): 授课时数 4.0学时 第3章 现代农业与农业现代化 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农业发展的各个阶段及其特征、农业现代化的概念和内容、中国式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选择;了解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目标步骤、国外农业现代化的模式以及现阶段提出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性。 教学基本内容(重点、难点): 教学基本内容:1、农业的发展阶段及其特征;2、农业现代化的科学内涵;3、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和指标体系;4、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道路。 重点、难点:农业的发展阶段及特征;现代农业与农业现代化的区别与联系;农业现代化的科学内涵;传统农业与现代化的区别;现阶段提出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讲授法 □讨论法 □自学指导法 □参与式教学法 □其他 教学手段:□多媒体 □实物 □模型 □挂图 □音像 □其他 板书设计: 讨论、思考题、作业: 1、简述农业发展的阶段及其特征。 2、简述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区别以及现阶段提出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现实背景。 3、简述现代农业与农业现代化的区别与联系 4、如何正确理解农业现代化的内涵? 5、把握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内容。 6、简述国外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模式。 7、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是什么? 8、论述如何从中国国情出发,选择中国式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目、文献等): 1、[美]西奥多·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2、[日]速水佑茨郎,[美]拉坦·弗农.农业发展的国际分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3、卢良恕,中国农业现代化之路,生态经济,2000(8)或F2,2000(11)。 4、杨素群,中国农业现代化若干问题对策思考,F2,2000(11)。 5、孔祥智,若干国家农业现代化的经验教训与发展趋势,F2,2000(12)。 6、《农业现代化》杂志,中国现代化研究所主办。 第三章 现代农业与农业现代化

第一节 农业的发展阶段

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不同,农业发展的各个阶段具有质的区别。这种区别主要是由生产工具、劳动者的生产技能和生产力的结合方式不同而表现出来的。

一、原始农业

原始农业是主要使用石器工具从事简单农事活动的农业,是在采集和狩猎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农业发展的最早阶段。

经历期间:新石器时代~铁器工具出现前,历时约7000年

基本特征:以石器、棍棒为工具,生产力水平低下;刀耕火种、广种薄收的粗放耕作;靠天吃饭、掠夺式经营(单纯依赖物质循环来恢复地力)

突出成就:野生动植物的驯化

二、传统农业(古代农业和近代农业的统称)

什么是传统农业?各国的经济学家对此作出了不同的解释。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的改造传统农业理论。舒尔茨认为,完全以农民世代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为基础的农业可以称之为传统农业。也有人将传统农业解释为以土地要素和劳动力要素为主的农业。

经历期间:奴隶社会~20世纪40年代,分为古代农业和近代农业两阶段 1、古代农业

古代农业是指使用铁木农具,凭借或主要凭借直接经验从事生产活动的农业。属于农业

的早期阶段。

经历期间:奴隶社会(石器时代和铁器时代交替时期)~19世纪中后期

基本特征:铁制工具,人畜力为动力;生产技术主要来自直接的经验(即主要依靠农民世代积累的传统经验);自给自足的经济为主(社会化程度低);物质和能量在农业内部循环;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发展缓慢。

重大成就:精耕细作,用地和养地相结合,基本上维持了自然生态平衡,环境污染较少。 世界有的国家19世纪结束了传统农业时代,有的国家至今仍在延续 2、近代农业

近代农业是由手工工具和畜力农具向机械化农具、由直接经验向近代科学技术、由自给自足生产向商品化生产转变的农业。属于农业发展的近期阶段,也被称为现代农业的萌芽和初级阶段。

经历期间:19世纪中叶~20世纪40年代。

基本特征:大工业生产的半机械化和机械化农具成为农业的主要生产工具;开始采用近代自然科学和农业科学技术成果;分工开始发展;向商品化、社会化农业转化;农业企业出现(从事商品生产的农业企业逐步成为主要的农业经营形式)。

三、现代农业

现代农业是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的社会化农业。 我国原国家科委发布的中国农业科学技术政策,对现代农业的内涵分为三个领域来表述:产前领域,包括农业机械、化肥、水利、农药、地膜等领域;产中领域,包括种植业(含种子产业)、林业、畜牧业(含饲料生产)和水产业;产后领域,包括

农产品产后加工、储藏、运输、营销及进出口贸易技术等。从上述界定可以看出,现

代农业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种植业、养殖业等农业部门,而是包括了生产资料工业、食 品加工业等第二产业和交通运输、技术和信息服务等第三产业的内容,原有的第一产

业扩大到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现代农业成为一个与发展农业相关、为发展农业服务经历期间:资本主义产业革命~20世纪,尤其是二战以后。 的产业群体。

基本特征:农业机械为生产工具;以石油、电力为动力;物质循环和能源转化是开放式循环;农业技术由经验转向科学,形成了日新月异的农业生产技术体系;农业生产的社会化、专业化、商品化程度大大提高,形成了社会化的大农业。

也有人将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归纳为六个方面:一是产业融合性。主要体现在

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的延伸和渗透,在现代农业科技的作用下,使原来的传统

农业与传统工业的本质区别逐渐模糊起来;二是功能的多样性。在现代农业发展中, 不仅仅反映的是农业本身的基本功能,同时,又是反映经济、社会、生态集成性功

能;三是资源集约性。现代农业的资源条件就是表现为资本、设施、科技和人力资

源的高度密集性;四是市场灵敏性。现代农业具有高度的规模化、产业化和市场化。 现代农业的产业化链条不断拉长和延伸,因此,市场灵敏性决定了现代农业发展的 市场方向;五是生活服务性。现代农业与大城市发展相匹配,和信息化水平同步发

展,就能够充分发挥生态、服务、观光、休闲、科技示范、教育等生活服务性功能;

六是发展持续性。现代农业随着科技进步,采用无污染和少污染的生产方式,开发

现代农业的特点:P29~33。(1)农业运行市场化(现代农业是市场农业,即由市场对生产安全优质的绿色产品,注重环境治理,突出生态建设,节约资源。正确处理眼前利益同长远利益的关系,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农业经济活动进行调节和对农业资源进行配置的农业。具体表现:农业调节机制的市场化、农产品和生产要素的市场化、建立起完善的农产品市场体系);(2)资源配置日趋合理化(即农业生产要素在社会化生产的基础上进行合理配置,使有限的生产要素投入取得尽可能大的产出效果。具体表现在: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中的社会分工日益深化、农业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农业产业的组织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3)农业发展可持续化(石油农业、毁林开荒、过度放牧、破坏性的耕作方法、滥用土地等危害);(4)组织管理逐步科学化。

现代农业的成效:(1)土地生产率大幅度提高;(2)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率较高;(3)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基本上消灭了城乡差别。

四、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的区别

首先,从生产目的来讲,传统农业是“糊口农业”、产品农业;现代农业是商品农业、市场农业。处于传统农业中的生产者,其生产和经营的目的,是为了满足自身和家人的消费需要。虽然其产品也有剩余,并拿到市场上去卖,但重要目的是为了交换其他产品,也就是为了自身生产和简单再生产的需要,而不是为了实现生产的交换价值和社会价值。这种传统农业的生产,其商品率相对较低,农民的收入也不高;而现代农业则相反,它是为了实现商品交换价值和社会价值而生产,是为出售和市场而生产,其交换所得不仅可以维持扩大再生产,还可以增加教育、健康和文化等方面的投入,提高自身素质和发展水平。现代农业因为是为市场而生产,所以其商品率也相对较高,从事农业生产和经营的农民收入水平也较高。

其次,从手段来看,传统农业往往技术手段落后,物质装备落后,生产方式还是主要以人力、畜力和各种手工工具为主,劳动率低下,基本上还处于靠天吃饭的局面。而现代农业是用现代物质技术武装起来的农业。科技在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不仅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而且改变了落后的生产经营方式。所以,人们评述现代农业的生产方式时,使用的是机械化、水利化、化学化、生物技术化等等这些非常有现代气息的词语。

第三,从生产经营者农民来说,从事传统农业的农民文化水平较低,或者没有文化,忽视人力资本投入,很少或没有专业分工,农民生产主要靠经验。而现代农业则对生产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需要的是新型农民,需要的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

五、当前提出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背景

现代农业建设伴随整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2007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到底有什么背景呢?

1、现代农业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五个方面,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有机整体,但是生产发展是前提和基础。农业承担着提供粮食和食品安全的重要功能,而且在很多地方,它还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新农村建设,着眼点可以不同,着力点必须一致,即必须把现代农业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

2、现代农业建设是粮食供给和食品安全的根本保证。我国的粮食市场虽然与国际市场联系越来越密切,但是粮食供给必须立足国内,而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多地少,保障已有人口的粮食供给和不断增加的饲料用粮和工业用粮,必须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3、当前我国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阶段,已经具备了加速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条件。国际上,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是一个重要的分界线,社会转轨、经济转型都发生在这个阶段。我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重要论断也是在这一阶段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国际经验表明,靠传统农业自然演进,很难进入到现代农业,国民

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业,对建设现代农业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也就是农业现代化的过程。而农业现代化的实质,就是使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农业,由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

六、农业发展阶段小结

农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内容不同:

——原始农业是凭人类的本能向大自然乞讨的农业; ——传统农业是凭人类的感性经验向大自然索取的农业; ——现代农业是科学技术使自然和人类和谐发展的农业。

第二节 农业现代化的内容

一、概念

1、定义

农业现代化是指把农业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上,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农业,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用现代管理方法和手段组织、管理农业,把落后的传统农业逐步改造成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的过程。

2、农业现代化的本质

(1)从内涵看,农业现代化的本质是科学化

——农业生产的本质是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的过程,科学技术能提高循环和转化的效率。

生产目的:获取农产品和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离不开科学技术 发展历史:科学技术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动力

——未来发展:农业将建立在科学技术进步的基础上。遗传工程、基因工程的发展可以证实。

(2)从外延看:农业现代化是一个综合性的、世界性的、历史性的概念。(P33) ——综合性:生产、生态、社会形成协调发展的高效系统。产前、产中、产后各部门的协调

——世界性:与当时世界先进水平的国家比较。 ——历史性:随时代发展,内涵和标志不断变化。

二、农业现代化的内容

1、生产技术现代化

培育和推广良种,实现良种化—提高土地生产率 病虫害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

采用先进技术:栽培、耕作、畜牧、饲养技术 2、生产手段现代化

农业机械化:在农业中广泛地运用机器设备来替代人畜力的过程。 农业电气化:广泛运用电能。

农业水利化:兴建水利工程和设施,实现旱涝保收。

大地园林化:对土地进行全面规划,实现山、水、林、田、路的综合治理。 3、农业劳动者现代化

现代的生产、经营理念

具备四个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科技意识和法律意识 较高的科技和文化素质 4、农业经济管理现代化

指在农业生产的全过程中,采用先进的管理手段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包括: 农业组织结构现代化:建立新型的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组织结构。 经济管理方法现代化 管理手段现代化

三、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意义

1、促进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实现

2、满足社会对农产品和生态环境日益增长的需求 3、促进农业的高速发展,增加农业收入 4、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消除二元结构

第三节 农业现代化目标和指标体系

一、农业现代化的目标

(一)世界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各阶段的目标 1、起步(初级)阶段——增加粮食产量 2、发展时期——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3、农业现代化向更高水平发展时期——协调经济、技术体系和自然环境的关系,实现经济效益、技术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之间的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最终目标

——发达的农业:建立高产、优质、低耗的农业生产系统——经济效益 ——良好的环境:建立合理、高效、稳定的农业生态系统—生态效益 ——富裕文明的新农村:建设繁荣、富庶、文明的现代农村—社会效益

农业现代化是经济、生态、社会三个方面的统一,是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三)近期目标

2010年全面实现小康,2050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分三步走

第一步:准备阶段(1980-1990) 第二步:起步阶段(1990-2000)

第三步: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阶段(2000-2050)

到2010年,实现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再上一个新台阶,具体目标:粮食产量5。6亿吨,棉花500万吨,肉类7000万吨,水产品4200万吨;农民生活在小康基础上更加富裕;全国人均每日主要营养供给量接近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其中热量2600千卡,蛋白质80克,脂肪80克;在农村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到2020年,使农业和农村经济更加发展,基本实现农业生产的商品化、区域化和专业化,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达到较高水平;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生活比较富裕;农村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各项配套制度更加完善。

到2050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业的物质装备、科学技术、经营管理水平显著提高;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极大提高;农民生活达到富裕;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农业现代化的指标体系

1、衡量农业发达程度的指标:如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农产品商品率、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等;

2、反映环境良好程度的指标:如农业资源与环境指标等; 3、富裕文明的指标:如农民人均纯收入指标等。

第四节 中国农业现代化的道路

一、国外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模式

1、美国型——资本集约型:美国、加拿大等国 ——国情:地广人稀,劳动力不足。 附录: 美国西部开发引发大量国际移民 由于美国土地辽阔、人口稀少,为满足经济发展特别是西部开发的需要,政府制定了自由移民政策,吸引了大批美国东部、欧洲和世界各地的移民。 据资料记载,从1860年到1920年的60年间,美国人口从3151万人增加到10647万人,其中从欧洲、非洲移民数量就达3472万,移民数量占美国人口增加总量的33%([日]宫崎犀一,1990)。由于大量移民的迁入,吸引了大量欧洲的熟练劳动力,大大提高了美国劳动力的整体素质,而且随着移民的迁入,有力地推动了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和其他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为美国工业化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实现农业现代化:先农业机械化,提高劳动生产率,缓解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后生物技术现代化,提高土地生产率。

2、日本型——劳动集约型:日本、荷兰等国 ——国情:人多地少,自然资源缺乏,耕地面积少。

——实现农业现代化:先生物技术现代化,提高土地生产率;后农业机械化,适当提高劳动生产率。 附录: 日 本 概 况 日本位于太平洋西岸,是一个由东北向西南延伸的弧形岛国。陆地面积37.79万平方公里,领海面积31万平方公里。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的71%。现有人口1.28亿,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人口密度高达337人。 日本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其必须走资源节约型的农业发展道路。当工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农业劳动力大量转移以后,开始转向劳动力密集型技术。 3、西欧型——中间型: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国 ——国情:工业相对发达,劳动力和耕地资源都不太丰富

——二者并举,生物技术和机械技术现代化并进,物质投资和智力投资并举,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共同提高。

二、从国情出发,走中国式农业现代化道路

国情:一国的地理、环境、人口构成、自然资源、民族传统、文化习俗、科技水平及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等。

(一)我国的基本国情

1、人多地少,农业劳动力资源丰富 2、农业资源总量多,人均占有量少 3、有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4、现代科技落后,农民素质低,但传统农业技术丰富 5、地区条件差异大,经济发展不平衡 (二)中国式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在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前提下,充分合理的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在侧重生物技术的同时,尽可能地结合机械技术,发挥传统农业的优点,有选择地利用现代科技成果,实现有机农业和无机农业相结合,专业化生产与农林牧渔全面发展相结合,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走出一条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能源、低消耗、高效益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以资源节约型技术为主 以资源节约型技术与选择性的劳动节约型技术相结合 资源节约型技术与劳动节约型技术有机结合。

(三)具体举措

1、坚持科教兴农,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和技术革命

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是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为主体的新技术革命。开始于20世纪末 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把遗传工程、基因工程、新材料与新能源、航空与航天、信息自动控制等现代技术应用于农业,改变传统的生产运作方式,大幅度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

2、实行生物技术现代化与机械技术现代化相结合

为什么要两种技术的现代化相结合?生物技术主要提高土地生产率;机械技术主要提高劳动生产率

3、注重有机农业和无机农业相结合

有机农业和无机农业是两种不同的农业形态,主要表现在所用技术的不同

有机农业技术:以生物科学为基础,利用农业内部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来发展农业的一种农业技术体系。如采用良种、施用有机肥、合理轮作和间

作、套种、复种、病虫害的生物防治、农林牧渔结合等。

特点:易保持生态平衡、少污染,投入少,产量有限。

无机农业技术:利用工业所提供的生产资料和技术装备,依靠石化能源的投入来发展农业的一种技术体系。如使用机械、工程设施、化肥、农药、除草剂、化学生长激素等。

特点:投入大,产量高,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造成地力退化。 4、资金集约、劳动集约与技术集约相结合 ——资金集约:提高农业的现代化装备水平 ——劳动集约:解决剩余劳动力

——技术集约:提高技术水平和农业的科技进步贡献率 5、专业化生产与农林牧渔全面发展相结合 6、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

——目的:遇到农民进入市场,推动主导产业的形成,实现农业生产的区域化、专业化、市场化

7、稳步推进农村工业化和乡村城镇化

——积极发展农村的二、三产业,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 8、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是对石油农业、单纯重视发展农业,破坏生态环境的做法的反思。

——可持续农业是一种不造成环境退化、技术上适当、经济上可行、社会上能接受的农业,是经济、社会、技术与环境协调性的农业。

——基本特征

经济的可持续——保障 社会的可持续——最终目标 生态的可持续——基础

授课内容(教学章节或单元): 授课时数 3.0学时 第4章 农业生产力结构 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并掌握农业生产力要素的组成及其具体内涵;掌握农业生产力系统的组合方式、外部环境;了解农业生产力增长的意义、衡量指标以及农业增长过程中必须重视的几个问题。 教学基本内容(重点、难点): 教学基本内容:1、农业生产力要素;2、农业生产力系统;3、农业生产力的增长。 重点、难点:农业生产力要素的概念及其构成;农业生产系统的概念及其组合方式;农业生产力增长过程中的几个重要问题。 教学方法:□讲授法 □讨论法 □自学指导法 □参与式教学法 □其他 教学手段:□多媒体 □实物 □模型 □挂图 □音像 □其他 板书设计: 讨论、思考题、作业: 1、理解和把握农业生产力实体性要素、组合性要素和渗透性要素的概念及构成; 2、掌握农业生产力系统的概念、组合方式与外部环境; 3、农业生产力增长规模、增长速度及衡量指标; 4、正确理解农业生产力增长过程中的几个重要问题.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目、文献等): 1、[美]西奥多•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雷海章.现代农业经济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3、郭熙保.农业发展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 4、刘江.21世纪初中国农业发展战略(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5、中国科学院农业研究委员会、长沙农业现代化研究所主办:《农业现代化研究》 说明:1、本表原则上以每章为单位填写。2、此表后面为本次安排的授课内容的教案正文。 第四章 农业生产力结构

第一节 农业生产力要素

一、农业生产力要素的组成

要推动农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就必须掌握农业生产力发展变化的规律—→必须了解农业生产力结构,即农业生产力要素构成。 实体性要素 农业生产力要素 组合性要素 渗透性要素

二、农业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实体性要素

农业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即实体性要素)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是构成农业生产力不可缺少的要素。

1、农业劳动者

在农业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农业劳动者必然发生两个方面的重大变化——作为农业生产力要素的劳动者必须具备一定的体力和智力,而且智力已成为衡量农业劳动者质量的主要标准;农业劳动者的数量从相对减少到绝对减少(素质能力强化)(见表4-1、4-2)。

表4-1 1995年以来农村劳动力素质变动情况 文化程度 1995年(%) 全国 贵州 25.92 38.06 31.60 4.32 2002年(%) 全国 7.59 30.63 49.33 11.90 贵州 19.67 39.42 35.33 5.32 变动情况(2002-1995) 全国 -5.88 -5.99 9.23 2.33 贵州 -6.25 1.36 3.73 1.00 文盲半文盲 13.47 小学程度 初中程度 高中及中专 36.62 40.10 9.57 大专及以上

0.24 0.08 0.56 0.26 0.32 0.18 2、农业劳动资料

亦称劳动手段,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用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和物质条件。狭义的劳动资料是指各式各样的生产工具(显示一个社会生产时代的特征,反映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其演进体现生产力质的区别)。广义的劳动资料包括土地、厂房、道路、温室、水利设施及其他辅助设施(用农业生产力发展阶段来加深理解)。

表4-2 1995年以来农业劳动力数量及劳均产出变动情况 项 目 1995年 农业劳动力(万人) 2002年 1995年 农业劳动力占乡村从业人员比重2002年 (%) 下降百分点 1995年 农业劳均第一产业增加值(元) 2002年 提高幅度(%) 3、劳动对象

全国 32334.5 31990.6 71.79 65.92 5.87 3709.04 5038.14 35.83 贵州 1362.8 1353.9 85.83 73.51 12.32 1667.16 2074.23 24.42 劳动对象是类劳动加于其上的物体,与劳动资料同是生产力中物的因素。劳动对象分为两类:一是自然界的现存物;二是经过人类劳动加工过的原材料和辅助材料。

由于每种物质有多重属性,因而同一物品在劳动过程中,可以成为劳动对象,也可能成为劳动资料,还可能作为产成品用于消费(参见P48)。

三、农业生产力的组合性要素

农业生产力的三种基本要素,必须以一定的方式结合起来,才能形成农业生产力。组合性要素就是将各种实物性要素组合成一定方式的要素,其对农业生产力发展的作用日益突出。

农业生产力组合性要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分工与协作(分工越发达,协作就越密切,生产社会化程度就越高);二是管理与信息(决策、计划、组织、指挥、监督和调节→离不开信息)。

四、农业生产力的渗透性要素

农业生产力的渗透性要素主要指科技、技术与教育。科学揭示了客观规律,技术把科学应用于物质资料生产,教育则是科学、技术得以发展并能转化为现实的根本途径。渗透性要素作用的特点:渗透在生产力实物性和组合性要素之中。

科学技术对农业生产力的影响方式与途径(参见P49)。

第二节 农业生产力系统

一、农业生产力系统的概念

(1)生产力系统是指生产力诸要素按一定的关系结合在一起构成的统一整体。农业生产力系统就是农业生产力各要素按一定关系组合成的统一整体。

(2)农业生产力系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构成农业生产力的要素在不断变化,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变得越越复杂。

二、农业生产力系统的组合方式

四种基本组合方式:质态组合、量态组合、空间组合和时间组合。这几种组合方式形成了结构、规模、布局、时序等生产力发展的基本经济问题。

(1)质态组合方式。亦称属性组合方式,是指农业生产力诸要素构成农业生产力系统时必须在物质属性上相互适应。各种不同的适应状态,通常统称为生产力结构,其中最重要的是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农业产业结构是指农业内部各个产业的相互关系。农业技术结构是指农业各技术手段之间的相互联系。结构优化。

(2)量态组合方式。亦称数量组合方式,是指生产力诸要素在构成农业生产力系统时必须保持一定的数量配比和表现为一定的规模。具体表现为相对数量和绝对数量两种形式,即生产力要素在形成某种具体生产力时,各要素之间要有一定的数量比例关系;生产要素要聚集到一定程度或规模才能形成有效的生产力。

(3)空间组合方式。即农业生产力布局,是指生产力诸要素在构成农业生产力系统时,必然分布在一定的地域空间,并形成一定的联系状态。

生产力发展的趋势,总是使生产要素向着具有不同优势的地域空间聚集,形成不同的农业区域,出现农业专业化和综合发展,以及地域上的分工与协作。

(4)时间组合方式。农业生产力各要素在构成农业生产力系统时,必须同时进入运行过程,才能相互结合,形成现实的生产力。在这里,“同时进入运行过程”并非指各生产要素在同一时间投入,其指的是在同一时间结合成现实生产力。因而,各要素在运动中存在着多方面的时间差异。同时,从宏观上看,产业选择、区域发展等都有个合理时序的问题,这样才能使生产力系统发挥最大效率。

三、农业生产力系统的外部环境

农业生产力系统是一个与外界密切关联的开放系统,即农业生产系统要同外部条件之间不断地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农业生产力系统的外部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

(1)自然环境。包括生物圈、大气圈、土壤圈和水圈。对农业发展的作用:提供对象型的自然资源;提供条件型的自然资源。自然环境会直接影响农业生产力系统的结构、规模、布局和时序。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力系统的影响随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能力的提高而发生变

化,但人们必须尊重和认识自然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2)经济环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因而农业生产力系统必然要受整个经济全局的制约。在推进农业生产力系统运行时,必须从经济全局出发,并处理好与各种产业系统的相互关系。系统具有相对性;二是农业生产力系统是运行在农业全部生产关系之中的,即总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条件下运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作用,有可能是正负的,也可能负面的,主要通过对农业生产力系统的影响而表现出来。

(3)社会环境。包括政治制度、法律制度、意识形态,以及社会组织、社会结构等——或直接作用于农业生产力系统,或通过影响生产关系作用于农业生产力系统。

农业生产力系统示意图见教材第50页图4-1。

第三节 农业生产力增长

一、农业生产力增长的意义

1、增长的意义

——经济发展、生活改善的前提基础 ——经济增长的重要来源 ——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源泉 2、增长的内涵

农业生产力增长包括增长的规模与增长的速度两个方面。

二、农业生产力增长规模

即农业生产力增长的绝对值,反映农业生产力水平。衡量指标: ——农产品实物总量;

——农业总产值(综合指标:当年价、可比价);

——农业增加值(扣除中间消耗:中间物质消耗和对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务支出); ——投入产出率(农业生产中单位要素投入得到的产出,如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资金生产率等,但更多是使用综合生产率即总产出率)。

三、农业生产力增长速度

即农业生产率增长的相对值,反映农业生产率水平变动的状况。通常使用农业生产指数(如农业总产值指数、农业增加值指数)反映农业生产力的综合增长速度。

1995-2003年贵州农林牧渔总产值及增长指数见表4-3

四、农业生产力增长过程中的重要问题

——自然因素对农业生产力增长的重要影响(农业生产力增长规模和速度的经常性波动通常是自然因素变化的结果)(以贵州2002年为例);

表4-3 1995-2003年贵州农林牧渔总产值及增长指数

年度 农业总产值(当年价) 农业总产值指数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亿元) 344.85 388.29 417.54 402.32 407.12 412.97 418.61 431.39 466.72 上年=100 103 104.5 104.9 100.3 103.6 103.8 101.2 102.5 105.4 1995年=100 100 101.5 106.4 106.7 110.6 114.8 116.2 119.1 125.5 ——人口因素对农业生产力增长的要求(农产品需求等);

——农业生产力增长要与国民经济增长相适应(各部门按比例均衡协调发展); ——正确处理农业生产力增长速度与效益的关系(以高产、优质、高效为目标,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协调发展);

——保持农业生产力增长与农民收入提高的协调。 授课内容(教学章节或单元): 授课时数 4.0学时 第5章 农业的市场化 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市场农业与商品性农业的异同以及农业中市场调节的功能及其特殊性;结合中国实际理解影响农产品供给与需求的主要因素、农产品供给平衡以及蛛网理论的几种形式,并能够计算价格弹性、交叉弹性、收入弹性、恩格尔系数等指标;掌握农产品流通特点、渠道,农产品价格形成以及与农产品价格有关的几个概念。 教学基本内容(重点、难点): 教学基本内容:1、农业商品化;2、市场农业和市场调节;3、农产品的市场需求与供给;4、农产品流通与价格。 重点、难点:农业中市场调节的功能及其特殊性;影响农产品供给与需求的主要因素;需求弹性、供给弹性及其计算;蛛网理论。 教学方法:□讲授法 □讨论法 □自学指导法 □参与式教学法 □其他 教学手段:□多媒体 □实物 □模型 □挂图 □音像 □其他 板书设计: 讨论、思考题、作业: 1、了解市场农业与商品性农业的异同; 2、农业中市场调节的功能及其特殊性; 3、农产品需求与需要、供给量与生产量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4、影响农产品市场供给与需求的主要因素; 5、需求弹性、供给弹性及其计算; 6、恩格尔系数、基尼系数的概念及相关标准; 7、农产品供给平衡与蛛网理论; 8、农产品流通特点、渠道,农产品价格形成以及与农产品价格有关的几个概念。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目、文献等): 1、罗伟雄.中国农业经济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2、欧阳旭初.农业经济学(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 3、雷海章.现代农业经济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4、郭熙保.农业发展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 5、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主办:《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农村观察》 6、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经所主办:《农业经济问题》 7、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农业经济导刊》 说明:1、本表原则上以每章为单位填写。2、此表后面为本次安排的授课内容的教案正文。 第五章 农业的市场化

第一节 农业商品化

一、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

了解并掌握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基本概念及其特点。自然经济——生产结构“小而全”,经济过程封闭化,生产力水平低下,区域优势难以发挥。商品经济——以分工为基础,以交换为目的。

二、农业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转化

理解农业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简单商品经济和社会化商品经济)的转化是一个客观的经济过程以及这一转化的意义和作用。

三、我国的农业商品化

理解并掌握推动中国农业商品化进程的条件和措施:转变观念,调整政策;理顺农村产权关系,保护经济主体的正当权益;推动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专业化分工;实施科教兴农,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大力推进农业的技术进步;促进市场发育,健全市场体系。

第二节 市场农业与市场调节

一、市场农业

理解并掌握市场农业与商品性农业的联系与区别。 市场是商品交换的场所、渠道和领域。

市场农业是指已由市场对经济活动进行调节和对农业资源进行配置的农业。当农业中有了商品性农业和市场,只是有了发展为市场农业的起点和条件。只有当商品性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市场成为农业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时,商品性农业才同时具备市场农业的性质。

农业资源配置是指农业生产要素在社会化生产基础上的合理分配,以使有限的生产要素得到有效的投入产出效果,从而推动农业生产力的发展。资源配置方式有两种基本形式:计划方式与市场方式。

二、农业中市场机制的调节功能

市场机制是指构成市场的各种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作用方式。 1、市场要素

包括商品交换的主体、商品交换的客体、市场的实现形式、市场供求关系、市场竞争、市场价格、经营利润等。

2、农业中市场机制的调节功能

主要表现在:通过价格信号调节农业供给与需求,进而影响资源配置;促进农业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提高产品产量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以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调节利益关系,合理构建各种经济关系,切实保障农民利益。

3、农业中市场调节的特殊性

作用过程缓慢性(市场调节本身具有滞后性特点,而农业生产周期长、季节性强、生产过程分散、市场信息传递慢,进一步加剧了市场调节的滞后效应);作用范围局部性(市场机制只能调节用于交换的那部分商品农产品);作用效果有限性(农业生产对自然条件信赖很大,一定时期内农产品供给总量是有限的;农业生产周期长,生产过程具有不可逆性,市场价格变化无法使农业生产者立即改变生产结构和农产品的供给结构;农产品大多为生活必需品,农产品的供求价格弹性较小)。

第三节 农产品的市场需求与供给

一、农产品的市场需求

1、农产品需求的概念

农产品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对某种商品农产品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2、需求与需要的区别

需要是指人们的某种欲望或要求,是一种生理需求和心理欲望。而需求是指一种具有一定支付能力的欲望和要求。因此,要形成有效需求,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消费者有购买意愿,二是消费者在一定的价格水平下具有支付能力。

3、影响农产品市场需求的因素

(1)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农产品的消费量与消费者收入不一定呈同向变化) (2)中间需求的变化(中间需求是指农业、工业及其他相关产业将农产品用作生产资料的市场需求。最终还是取决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3)商品农产品本身的价格

通常情况下,农产品需求量与农产品价格之间呈反方向变化。即农产品需求曲线是向下倾斜的(如图5-1):

但是,当农产品价格预期变化时,会导致需求规律出现例外(吉芬商品在后面专讲),即消费者预计某种农产品价格可能会上升时,会增加购买更便宜的商品。

价格P

需求曲线D

0 需求量Q

图5-1 农产品需求曲线 (4)其他相关商品的价格(如代用商品——在效用上可以相互替代的商品,互补商品——需要同时使用、互相补充配套才能发生效用的商品)

(5)消费者的偏好

(6)文化习俗(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民族文化等) (7)人口数量和结构

4、需求函数(Demand Function)

农产品需求量Qd与各影响因素之间可以用需求函数表示为:

Qd = f(Pp, P1……Pn, Y, T, N, G)

其中:

Qd——一定时期内需求的某种农产品数量 Pp——该种农产品的价格 P1……Pn——其他产品的价格 Y——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T——消费者的消费偏好 N——人口的规模与结构

G——收入的分配状况(如基尼系数) 5、农产品需求弹性

(1)弹性(elasticity)是一个物理学名词,指一物体对外部力量的反应程度。在经济学中,弹性指在经济变量之间存在函数关系时,因变量对自变量变化的反应程度,其大小可以用两个变化的百分比之比例来表示。设有函数y=f(X),弹性就可以表示为因变量y变化的百分比与自变量x变化的百分比之比,即:

△Y / Y(因变量变化的百分比)

E = △X / X(自变量变化的百分比)

(2)农产品需求弹性(Elasticity of demand)是指农产品需求量对各影响因素变化反映的灵敏度,包括农产品需求价格弹性、交叉价格弹性、收入弹性和人口弹性等。通常情况下,如无特别说明,需求弹性一般指需求的价格弹性。我们可以借用弹性计算的一般公式计算农产品需求的各种弹性值Ed。

①农产品需求价格弹性——指某种农产品市场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化反应的灵敏度,即农产品需求量变动的百分率对其价格变动百分率的比例。

需求价格弹性又分为需求弧弹性和需求点弹性。需求的弧弹性(Arc elasticity of demand):表示商品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对于价格的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公式:

△Q △P △Q P

Ed = — / = — /

Q P △P Q 需求点弹性(Point elasticity)是指需求曲线上一点的弹性,表示当价格变动的无穷小时,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程度。计算公式为:

△Q △P d Q d P d Q P

Ed = —lim —— / —— = — —— / —— = — —— / ——

△p→0 Q P Q P d P Q

这里用微积分来计算点弹性,dQ、dP表示价格与需求量的微小变动(即△P、△Q)。 需求弧弹性与点弹性性质相同。它们的区别在于:前者表示的是价格变动量较大时的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弹性,而后者表示的是价格变动量无穷小时的需求曲线上某一点的弹性。

②农产品需求交叉价格弹性(cross 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指一种农产品需求量对另一种农产品价格变化反应的灵敏度,即某种农产品需求量变动的百分率对另一相关农产品价格变动百分率的比例。

③农产品需求收入弹性——指某种农产品市场需求量对消费者收入变化反应的灵敏度,即农产品需求量变动的百分率对消费者收入变动百分率的比例。

正常品与低档品——需求的收入弹性为正的是正常品,收入弹性为负是低档品。 必需品与奢侈品——在正常品中,收入弹性在0和1之间的为必需品,收入弹性在1以上的为奢侈品。

④农产品需求人口弹性——指某种农产品市场需求量对人口数量变化反应的灵敏度,即农产品需求量变动的百分率对人口数量变动百分率的比例。

(3)弹性的五种情况

弹性数值 E=0 0>E>−1 弹性类型 完全无弹性 缺乏弹性 E=−1 −1>E>−∞ E=−∞ 6、农产品需求规律的例外——吉芬商品 单一弹性 富有弹性 完全弹性 正常情况下,需求量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但是,19世纪英国经济学家吉芬在对爱尔兰的土豆销售情况进行研究时,发现土豆价格上升而土豆需求量反而增加这一现象,即该产品的需求曲线向上倾斜。这种现象即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吉芬之迷”或“吉芬效应”,并把这类需求量与价格成同方向变动的特殊商品称为吉芬商品。

7、补充两个概念

(1)恩格尔定律及FAO的分类恩格尔定律:收入是影响需求结构变化的基本因素;一个家庭(国家)的收入越低,其总支出中用于食物消费的份额越大;在收入(总支出)增长的情况下,食品消费支出的绝对额虽然也增长,但所占的比重是下降的。恩格尔定律是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E·恩格尔在长期从事统计研究工作中所发现的关于消费趋势的一般规律。

恩格尔系数:食品消费支出 / 总支出 X 100%

FAO的分类:根据各国的恩格尔系数,FAO将居民生活分为贫困、温饱、小康和富裕:60%以上为绝对贫困;50%至60%为温饱;40%至49%为小康;30%至39%为富裕;30%以下为最富裕。根据这一分类,我们可以衡量居民的生活水平。

(2)洛伦茨曲线与基尼系数洛伦茨曲线(Lorenz curve):

总收入(%)

100

50

总人口(%)

0 50 100 图5-2 洛伦茨曲线 基尼系数(洛伦兹系数)主要用于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收入分配公平程度。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根据洛伦兹曲线提出了用基尼系数作为判断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1G2n2unj1k1mmjnk|yjyk|

其中:G ——基尼系数

j,k ——不同的收入组 m ——收入组的个数

nj ——拥有收入j的人数 nk ——拥有收入k的人数

nnjnkj1j1mm——总人数

1m1munjyjnkyknj1nj1——平均收入

y ——个体的收入

基尼系数的数值一般在0~1之间,数值越小表明收入分配的公平程度越高。联合国有关组织据此作出规定:若基尼系数低于0.2表示收入分配绝对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收入分配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分配差距较大;0.6以上表示收入分配差距悬殊。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经历了由逐渐扩大到逐渐缩小,再由逐渐缩小到逐渐扩大的过程。1978年开始农村居民收入分配差距逐年扩大,1995年达到第一个顶峰,基尼系数由0.21扩大到0.34,扩大13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扩大0.8个百分点。1996年基尼系数下降为0.32,比1995年下降2个百分点,恢复到90年代初期水平。随后差距开始逐年扩大,1999年的基尼系数为0.34,恢复到1995年的水平,2000年的基尼系数达到0.35,2003年的进一步扩大到0.37,比1995年的最高点扩大3个百分点。也有资料显示,1996年我国的基尼系数就达到了0.4的水平。20世纪90年代以来若干国家不同年度基尼系数比较(表5-1)。

表5-1 20世纪90年代以来若干国家不同年度基尼系数比较 单位:%

国家 巴西 南非 俄罗斯 菲律宾 泰国 中国 印度 英国

年度 1996 1993-1994 1998 1997 1998 1998 1995-1996 1991

基尼系数 60 59.3 48.7 46.2 41.4 40.3 37.8 36.1

国家 澳大利亚 法国 荷兰 韩国 加拿大 德国 埃及 意大利

年度 1994 1995 1994 1993 1994 1994 1995 1995

基尼系数 35.2 32.7 32.6 31.6 31.5 30 28.9 27.3

印尼 1996 36.5 日本 1993 24.9 资料来源:摘自李成瑞《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的若干问题》(http://www.edu.cn)

二、农产品的市场供给

1、农产品供给的概念

农产品供给是指生产经营者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价格水平下愿意并可能出售的某种商品农产品的数量。

2、供给量与生产量的区别

农产品的供给量不等于其生产量。生产量包括生产者自己消费的自给性产品,而供给量包括过去的存货。因此,要形成有效的农产品供给,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生产经营者有出售农产品的愿望;二是生产经营者有供应农产品的能力。

3、影响农产品供给的因素

主要包括自然资源条件、农业科技水平、农业生产资料的数量和质量、农业劳动力状况、农业经营管理水平、经济政策等,但影响农产品供给最直接的因素是价格——农产品本身的价格和相关商品的价格。

农产品供给规律(或供给法则):农产品价格与其供给量之间呈同方向变动关系(图5-3)。

价格P

供给曲线S

0 供给量Q

图5-3 农产品供给曲线 但是,对于一些资源用性强、生产用途狭窄以及不能顺利转移和流动的农产品,可能会出现供给规律的例外。另外,商品价格预期变化也会影响供给量。

其他相关商品——竞争性商品(资源利用上相互竞争的商品)和连带商品(在生产一种农产品时,也产生另一种农产品。如羊肉和羊皮)。

4、农产品供给弹性

农产品的供给弹性(Elasticity of supply)是指某种农产品的市场供给量对其价格变化反应的灵敏度,即农产品供给量变动百分率对其价格变动百分率的比例。与需求弹性一样,农产品供给弹性也分为供给弧弹性和供给点弹性两种。

供给的弧弹性公式为:

EsQ/QPPQPPQ供给的点弹性公式为:

Eslimp0

QPdQdPdQP//QPQPdPQ三、农产品供求平衡

1、农产品供求平衡的概念

农产品供求平衡(供求均衡)是指在某种价格条件下,市场上某种农产品的供给量和需求量恰好相等。这个价格一般称为平衡价格或均衡价格,这时的交易量称为平衡交易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产品的供求平衡是通过价格机制的作用,由供给和需求的相互影响而实现的。

价格P S

Pe E

D

0 Qe 供给量Q

图5-4 农产品供给曲线

2、蛛网理论及其特点

前面在分析农产品供给平衡时,没有引入时间因素。由于很多农产品生产周期较长,调节其供给量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因而农产品的价格波动会对下一个生产周期的产量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农产品的长期供给平衡问题。因此,需要运用蛛网理论,引入时间因素对农产品的供求平衡进行动态分析。

蛛网理论是指随着市场价格的波动,供给量和需求量围绕平衡点呈蛛网状波动的理论。蛛网理论是用来解释一些农产品产量和价格失去均衡时发生周期性循环波动的理论。产量和价格会发生周期性波动的,通常是具有较长生产周期、生产者的供应只能根据上期价格信号决定、产品又不耐储存的畜产品。如猪肉供应,市场供应量Q1一旦偏离均衡数量Q0,价格P1即偏离均衡价格P0;这一偏离均衡的价格P1驱使生产者调整生产规模,并反映在下一周期的市场供给量Q2上;这一供应量Q2从另一面偏离均衡数量,导致市场价格P2的相应偏离;这一价格信号P2又驱使生产者从另一面调整生产供应,并反映在再下一周期的市场供应量Q3、及相应的市场价格P3上……。如此循环往复,在以价格和数量标示的直角坐标图上呈现出“蛛网”形状,故名之;有时,也因最具典型形态的生猪供求波动,直接称之为“猪循环”。

蛛网的形状,因该农产品需求的价格弹性与供给的价格弹性的相对大小,呈现三种不同趋势,即包括三种模型:

(1)收敛型蛛网。需求弹性大于供给弹性,蛛网收敛,即最终趋于均衡点(见图5-5)。其特征是,由于供给弹性小于需求弹性,在连续的时期中,价格和产量的波动越来越小,并逐步向平衡点靠近。

Q Q1 S

Q3 Q0

Q2

D

P 0 P1 P3 P0 P2

图5-5 收敛型蛛网

(2)发散型蛛网。需求弹性小于供给弹性,蛛网发散,即越来越远离均衡点(见图5-6)。其特征是,由于某些农产品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在连续的时期中,价格和产量的波动越

来越大,并逐步远离平衡点。

Q S

Q3 Q1 Q0 Q2

D

0 P P3 P1 P0 P2 图5-6 发散型蛛网 (3)环型蛛网(稳定型蛛网、蛛网中立)。需求弹性等于供给弹性,蛛网呈规则振荡,始终与均衡点保持一定距离(见图5-7)。其特征是,价格与产量的波动幅度相等,离开平衡点的距离始终一致,从而形成一个封闭的循环。当上述直角坐标系以横轴表示自变量价格,以纵轴表明因变量数量时,仅当需求曲线的斜率大于供应曲线的斜率,这种波动才能收敛。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由于具有价格发现和风险转移功能的期货交易等贸易制度创新,缩短、改变生产周期和保鲜储运的技术创新,以及其他使信息更加充分的技术和制度创新,供需双方能够更准确地预测均衡点价格和数量,来有计划地调整生产和消费,从而减少盲目性,

Q S

Q1 ,Q3

Q0

D P 0 P1 P0 P2 P3 P4 图6-7 稳定型蛛网

降低市场波动,蛛网现象有减缓的趋势。

3、我国农产品供求的基本状况

(1)改革开放以前——农产品长期供不应求。

(2)改革开放以后——供求状况发生根本性变化——20世纪末达到总量基本平衡(但结构矛盾持突出)。

第四节 农产品流通与价格

一、农产品流通

1、农产品流通的概念

农产品流通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农产品的交换过程,它是联接农产品的生产与消费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有人将其定义为:通过买卖交易,实现商品所有权转移,使农产品供给和需求结合的经济活动。

2、农产品流通的特点

——生产季节性与消费常年性的矛盾,使得农产品在流通领域停留相对时间较长,需通过必要的储备和均衡上市,以保证人们对农产品的正常消费;

——生产地域性与需求普遍性的矛盾,要求农产品具有合理的流向,以保证非生产区居民的消费需求;

——农产品的生物学特性,使农产品流通具有较强的技术性,经营农产品具有较大风险性;

——农业生产社会化程度低,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突出,严惩影响了农产品的流通。 3、农产品流通渠道

农产品市场体系。包括各类农产品商品市场——农产品集市贸易(农产品流通的初级市场。以零售为主)、农产品批发市场(日益具备农产品集散、农产品市场价格形成、农产品信息发布、农产品供求调节以及为交易者提供服务等功能)、期货市场(合约买卖。目的是调节供求、平缓价格、规避风险)等。

二、农产品价格

1、农产品价格的形成

农产品的价格应以农产品的价值为基础,即由生产该种产品的社会必要时间来决定——农业的特殊性——应以经营劣等地的农业生产者生产某种农产品的平均必要劳动时间,作为生产该种农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2、影响农产品价格形成的主要因素

除农产品价值外,农产品价格还受市场供求状况、货币的价值、农产品成本与农业劳动生产率、国家经济政策。

3、农产品差价

农产品差价是指同一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因地区、季节、质量和流通环节等的不同而形成的价格差额。主要有地区差价(生产成本不同引起地区收购差价,流通费用不同引起地区销售差价)、季节差价、质量差价、购销差价、批零差价。

4、农产品比价

农产品比价是指同一时期同一市场各种不同农产品的价格之间的比例关系。一般以粮食价格为中心,其他农产品的价格与粮食价格之间保持适当的比例。

5、工农产品交换的“剪刀差”

“剪刀差”是指在工农产品的交换中工业品的价格高于其价值,农产品的价格低于其价值,二者的差额呈剪刀状的变化趋势。其表现形式为工农产品比价。 授课内容(教学章节或单元): 授课时数 5.0学时 第6章 农业集约经营 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农业增长的两种基本方式和农业集约经营的类型,理解集约经营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理解十分珍惜土地资源的重要意义以及加强生态环境治理保护特别是切实加强沙漠化治理、石漠化治理的重要性;掌握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概念,并能利用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的相关知识对农业集约化程度的合理性以及农业投资决策进行分析。 教学基本内容(重点、难点): 教学基本内容:1、集约经营是农业增长的基本方式;2、农业中的土地;3、农业中的劳动力;4、农业中的资本;5、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重点、难点:农业集约经营方式的选择;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劳动力集约与资金集约的有效组合;农业中的可持续发展。 教学方法:□讲授法 □讨论法 □自学指导法 □参与式教学法 □其他 教学手段:□多媒体 □实物 □模型 □挂图 □音像 □其他 板书设计: 讨论、思考题、作业: 1、农业增长方式的基本方式及我国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战略选择; 2、土地资源的经济特征及合理利用的重要性; 3、我国土地资源状况以及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的途径; 4、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及其在农业投资决策中的应用; 5、我国农业劳动力资源特点及合理利用途径; 6、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途径以及需要处理的两大关系; 7、农业中资本运动的规律与特点; 8、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特征及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目、文献等): 1、欧阳旭初.农业经济学(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 2、罗伟雄.中国农业经济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3、张坤民.可持续发展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 4、曲福田.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政策选择(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5、李培林.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6、王征兵.中国农业经营方式研究(M).北京: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2002 7、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主办:《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农村观察》 8、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经所主办:《农业经济问题》 说明:1、本表原则上以每章为单位填写。2、此表后面为本次安排的授课内容的教案正文。 第6章 农业集约化经营

第一节 集约经营是农业增长的基本方式

一、农业增长方式

粗放经营

集约经营

劳动集约 资金集约

活劳动增加 物化劳动增加 即精耕细作 新技术密集使用

二、集约经营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农业生产发展的客观规律 科学技术进步的必然结果 国内外农业发展实践证明

第二节 农业中的土地

一、土地的概念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1、土地的概念

在经济学上,土地包括陆地和水域以及与之相联系的土壤、岩石、地貌、气候、水文、植被等组成的一个自然综合体。

2、土地的作用

土地是人类进行生产、生活等一切活动的场所,是人类所需要的一切生活资料的生产基地。土地对农业生产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威廉·配弟。

二、土地资源的经济特征

1、土地面积一定(自然产物),数量有限——珍惜、合理利用 2、土地使用得当,土壤肥力或生产能力可以不断提高

3、土地位置的不可移动性和严格的区域性——形成农业生产区域化的客观基础、农业

生产合理布局的重要因素

土壤肥力——是土地本身所特有的一种性质,是土壤供给农作物生长发育所需要 水分、养分、空气和能量的能力。包括自然肥力(自然产生并受自然因素制约的肥力)

和人工肥力(通过人类劳动所给予土地的肥力)。

三、我国农业中土地资源的状况

1、农业用地资源的基本状况

(1)总量丰富,人均水平低;耕地后备资源缺乏;

(2)土地资源质量不高,退化严重(水土流失、草原退化、北方干旱半干旱区的沙漠化、南方石漠化等);

沙漠化成因——长期以来形成的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和过度的砍伐、垦殖、放牧以及破坏,导致了大面积的森林、草原、植被退化消失,再加上脆弱的生态环境—干旱、多风、土壤疏松等,加速了沙漠化的形成。

据权威部门统计,从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沙漠土地以年均1560km2的速

22 度扩大,进入80年代,每年扩大2100km,90年代平均每年沦为沙漠的土地达2370km, 22

近年来每年沙漠化的土地在3000km以上。目前我国的沙漠和沙漠化土地已达160万km 左右,已超过全国耕地面积的总和,主要分布在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新疆、甘肃、 青海、宁夏、陕西、内蒙古、山西、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等12省区。 石漠化——“生态癌症”。 岩溶地区石漠化成因——“贫困→人口增长过快→贫困→人口增长”恶性循环陷阱→土地过度垦殖→森林资源减少、植被破坏→生态坍塌→水土流失严重→石漠化问题突出。

“人增———耕进———林退———石漠化”,这个喀斯特循环“怪圈”,是大自然被掠夺后的无声报复。

西南岩溶山区是全球石漠化面积最大的地区之一,主要集中在贵州、云南、广西三省区,占全国的比重超过80%(83.85%)。目前西南石漠化面积约51000km2(包括四川、重庆、湘西、湖北恩施等),其中绝大部分是近30-40年由森林、草地、耕地等变成的。

研究表明,垦殖率的多少与石漠化进程的快慢是成正比关系的。以贵州为例,

在贵州省土地垦殖率最高的是毕节地区,垦殖率高达46.38%,其次是六盘水和安顺

地区,分别为43.96%和43.04%,土地垦殖率在40%以上的有六枝、黔西和遵义等20 个县(市)。它们是垦殖最严重的地区,也是贵州石漠化最严重的区域。 贵州石漠化现象是西南地区最严重的,目前石漠化面积已占土地面积的20.4%,而且每年仍在以5.06万ha2的速度扩大。资料显示,全省每年因石漠化减少耕地30万亩,全省50个扶贫开发重点县中,石漠化占国土面积20 %以上的就有30个县。“截至目前,贵州省因强度石漠化失去生存条件,需异地移民搬迁的约有45万人。”

贵州石漠化分布状况(90年):石漠化比重——六盘水43.74%,安顺32.83%,

黔南17.86%,贵阳15.4%,黔西南13.5%,毕节13.42%,铜仁13.18%、遵义5.47%,

22

黔东南0.66%;石漠面积——黔南州46.79万ha,六盘水43.36万ha,毕节36.03

万ha2,安顺30.43万ha2,铜仁23.75万ha2,黔西南22.67万ha2,遵义16.823万ha2,

贵阳12.36ha2,黔东南2万ha2。

严重石漠化地域,不仅生态环境都很恶化,而且往往都是经济最贫困、社会最原始的边远山区。生态重建必须与反贫困相结合。贵州麻山地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麻山地区6000 km土地上居住人口30万,石漠化现象非常严重,经济十分贫困。全区石漠化面积已占土地总面积的20%以上。社会发育迟滞,交通闭塞,农耕粗放

2

水城县杨梅乡台沙片区尚未治理的石漠化山区。 威宁县金钟镇山上石漠化,山脚种庄稼。

威宁县部份喀斯特山区 望谟县麻山乡山水林田路

“土层越耕越薄,石头越长越高”。 综合治理石漠化,初步取得成效。

(3)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土地生产力地区间差异显著。

东南部湿润半湿润季风区——45%国土面积,90%左右的耕地、林地、人口农业产值; 西北部干旱半干旱内陆地区——30%国土,10%耕地,4%人口; 西南部青藏高原区——25%国土,1%左右的耕地和人口。 2、我国耕地利用的成就与问题

成就:7%的耕地养活近1/4的人口。

问题:人均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土地质量下降,土地资源破坏严重(水土流失,耕地沙化,土壤污染——面源污染,土壤有机质下降);土地乱垦。

四、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1、扩大与节约农业用地 ——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

——扩大林地面积,提高森林覆盖率(举例说明其作用——荷兰、日本等国); ——合理利用草原、草山、草坡(举例——贵州生态移民中发展畜牧业的案例); ——合理利用水面(举例说明水资源的重要性——21世纪水资源短缺问题、中东地区水资源争夺——如何开发海水资源?);

——治理水土流失,防止沙漠化、石漠化的进一步扩大; ——节约农业用地,保护耕地资源。 2、土地集约化经营

我国农业已开始从传统的精耕细作农业向现代集约农业转化,农产品单位面积产量已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总体上看,我国农业的集约化水平特别是资金、技术集约化程度仍然较低。

提高我国农业集约化经营水平的途径:在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的前提下,不断提高农业的资金、技术集约化水平——(1)加强农业投入,加速农业技术改造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物质装备水平、科技应用水平、区域化专业化水平、综合利用水平等);(2)扩大复种面积,提高复种指数(举例);(3)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集约化程度较高的农业产业部门比重;(4)加强农业基本建设(农田水利、改造中低产田土),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举贵州解决干旱缺水问题及坡改梯等的措施)。

衡量农业集约化经营水平的指标——单位面积上投入的物质资料、活劳动数量(或价值),或单位面积生产成本等。

衡量农业集约化经济效果的指标——单位面积产量或产值,劳动生产率,产品成本等。

五、追加投资适合度和土地报酬规律

1、土地报酬递减规律

土地报酬递减规律是指技术不变,其他要素不变的前提下,对相同面积的土地不断追加某种要素的投入所带来的报酬的增量迟早会出现下降。下图是土地报酬(总报酬,平均报酬,边际报酬)曲线示意图。

由于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存在,就提出了一个追加投资适合度的问题,即在一定科学技术水平条件下,追加投资和增加的产量、产值之间有一个合理限度,超过这个限度追加投资不可能达到预期的经济效果。土地集约经营必须遵循这一规律,重视生产要素的合理配合,促进增产增收,并高度重视推进农业技术进步。

2、我国日益严重的三农问题是土地报酬递减规律作用的结果

今天中国的农业,要在仅占世界7%的耕地、6%的可更新淡水资源的资源条件下,给占世界22%的人口提供粮棉油、水果、蔬菜等农产品的供应,就要求单位面积上的产出达到世界平均数量的三倍以上,因而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必然发挥作用,结果必然导致中国粮食的生产成本必定要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这就注定农业投资效益低下,农业成本难以在市场价格中间得到足够补偿,城乡之间的正常资本流动必然是由乡村到城市。

同时,中国今天已经取得了人均粮食略高于世界平均数的成绩,在这个成绩的背后,意味着中国农民要在单位面积的土地上,投入大大超出世界平均数量三倍的劳动、技术、化肥等,才能取得这样的成果。中国农业的精耕细作、土地灌溉比例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比例,单位面积的化肥投入量高出美国一倍以上,都是适应土地报酬递减的现实而作出的对应措施。

利润最大化的标准是边际收益(marginal revenue)等于边际成本(marginal cost)。

第三节 农业中的劳动力

一、农业劳动力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1、农业劳动力的概念

农业劳动力是指农业中有劳动能力的人。包括农业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劳动力的体力强弱、技术熟练程度和科学文化水平的高低)两个方面。

2、农业劳动力使用的特殊性 ——农业劳动时间具有强烈的季节性 ——农业劳动周期长,劳动效益具有差异性 ——农业劳动场所的分散性 ——农业劳动内容的多样性

农业劳动力使用的特殊性,要求必须充分、合理地利用农业劳动力资源。

3、农业劳动力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

劳动力是社会生产力的首要的、唯一能动的要素,是进行生产活动所必不可少的经济资源;人的劳动能力的高低,决定了对自然资源开发与合理利用的程度。

二、提高农业劳动力资源利用率

1、我国农业劳动力资源的特点 ——数量多,比重大。

1990—2003年乡村人员从业情况

就业人乡村从业人员(万人) 从业人员比重(%) 第一产业从业第一第二第三人员占就业人产业 产业 产业 员总数的比重 51.5 47.5 45.5 44.4 43.4 42.0 年度 员总数 合计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4751.5 6174.3 6800.3 7093.4 7464.6 8138.1 1990 64749 42009.5 33336.4 1995 68065 45041.9 32334.5 2000 72085 47962.1 32797.5 2001 73025 48228.9 32451.0 2002 73740 48526.9 31990.6 2003 74432 48971.1 31259.6 3921.6 79.4 11.3 9.3 6533.1 71.8 13.7 14.5 8364.3 68.4 14.2 17.4 8684.5 67.3 14.7 18.0 9071.7 65.9 15.4 18.7 9573.3 63.8 16.6 19.5 ——素质较低

——农业劳动力在地区之间分布很不平衡。西部地区占国土面积的比重超过70%,而人口不足1/3。

——农业剩余劳动力大量存在。(介绍全国及贵州的情况) 2、提高农业劳动力利用率的途径

(1)影响农业劳动力利用率的因素:劳动力的状况;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状况

(2)提高农业劳动力利用率的途径:向农业生产的广度和深度进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就业(案例:重庆市积极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控制人口增长。

图1 2000年贵州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构成与国内其他地区比较图

案例: 重庆市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实现劳动力的合理转移,是将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关键所在。 重庆有400万农村富余劳动力处于失业和隐性失业状态,转移农村劳动力,解决农民就业问题,既是重庆市农村工作面临的巨大压力,也是重庆市农民增收的潜在优势。 2003年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达到579.9万人,占农村劳动总数的43%以上,其中向重庆市内转移280.37万人。向市外输出298.12万人,农村劳务收入265.25亿元,农民人均劳务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8.9%以上,劳务收入已经成为农民收入重要组成部分,在此基础上,重庆市决定从2004年起,每年培训农村劳动力20万人以上,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40万人以上,全市农村劳务收入增长10%以上。 直辖以来,重庆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途径,开始重点建设103个经济强镇,按每镇吸纳600个劳动力计算,将有6万农村劳动力在城镇就业。同时遍布重庆的乡镇企业为农民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重庆市沙坪坝区,九龙坡区的乡镇企业中,务工人员与占当地劳动力总数的比重分别达到64%和62.5%。沙坪坝地区乡镇支付的工资相当于为当地农民人均提供2573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6.37 %。 重庆市公安局,对户籍制度进行了调整,进一步放宽农民进城入户的政策,重庆市就业服务管理局对涉及农民工就业和农民工设置较高的就业准入条件等规定进行清理。通过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和居住的不合理限制,营创出农村写作劳动力进城就业的良好氛围,正在制定的《重庆市土地承包法实施办法》中,重庆对保护好外也民工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作明确规定,确保不因农民外出务工使其家中的利益受影响。 加强农民职教育,全面提高农民现代化素质,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和做作业水平。在重庆,凡持有重庆市农村户口,年龄在16—45周岁的农村居民,参加重庆农村劳动转移就业重点培训机构,开展的短期职业技能培训,经考试合格,均可享受财政的直接补贴,并将培训与市场相连,推行订单培训,重庆市农业学校,面对市场开展\"白领\",\"蓝领\"人员培训,输出率 达99%,他们对务工的重点进行工业基本技能和技术操作规程的培训对经商的重点进行商品流通知识教育,对投资创业的重点进行现代经营管理知识的培训,对从事服务的重点进行服务礼仪教育,在招生时与学生签订协议,学生毕业时,不安置月收入低于600元的工作单位,未能安置工作的学生可退回学费,这项承诺的背后是学校掌握很多企业单位的用人订单,只要按照企业的要求培训出符合标准的人才,学生就能顺利就业,近年来,这所学校已向联想集团,四川长虹,江西,华映视讯等知名企业输送了5000多名农村劳动力。 在\"打工经济\"的洪流中,重庆农村劳动力逐步由种植业向养殖业转移,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移,由第一产业加速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转移。农村劳动力的大量非农化转移,使重庆农民的职业,身份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他们大多数人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仍然保留土地承包权,许多人平时出外务工,农忙时从事农业,一部分农民脱离了土地逐步融入了城市,变成了新一代的城市居民。 农民外出打工挣回的不仅是钱,而且带回了新思想,新理念和现代城市文明。重庆开县通过一系列措施,促进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开县赵家镇农民付祖科通过多年的打工积累,回乡投资1000万元,组建了以植物油加工,销售为主的帅笑工贸有限公司,年产值3000万元,解决了当地100我名农民就业问题。近年来,开县向外输出农村写作劳动力30余万人。一年挣回纯收入10亿元以上,相当于全县财政收入的5倍多。 三、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1、劳动生产率的概念

指单位劳动时间内所生产出来的产品数量,或生产单位产品所支出的劳动时间。 2、影响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因素

——生产力发展水平(劳动力的熟练程度,科学发展水平及其在生产工艺上应用的程度) ——生产关系(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 ——自然条件。

3、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途径

——不断改进农业劳动者的物质技术装备; ——合理利用和逐步发送自然条件;

——不断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科学技术水平和劳动熟练程度; ——采取正确的政策和措施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劳动积极性; ——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4、处理好两对关系

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与提高农业劳动力利用率的关系; 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与提高土地生产率的关系。 5、农业劳动生产率指标的计算

在实践中,按直接花费的活劳动时间来计算劳动生产率。 6、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的状况分析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有了较快增长,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巨大差距。

中国农业劳动生产力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国 家 农业劳动力年生产谷物数量(公斤) 世界平均 1996年 1570 中国 1997年 1423 美国 1996年 93901 法国 1996年 60786 农业劳动力年生产肉类数量(公斤) 165 148 9162 6154 (2)贵州农业劳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状情况更为突出

贵州与全国第一、二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及二元结构强度比较

年度 第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 第二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 全国 0.6 0.5 0.48 0.46 0.44 0.42 0.4 0.44 0.45 0.45 0.39 0.33 0.3 0.29 贵州 0.78 0.69 0.75 0.73 0.65 0.63 0.5 0.5 0.53 0.49 0.49 0.4 0.38 0.37 全国 2.83 3.29 3.93 4.18 3.96 3.39 2.78 2.67 2.07 1.94 2.12 2.23 2.29 2.42 贵州 4.92 4.15 4.15 2.85 3.39 3.6 3.94 4.36 2.91 3.49 3.73 4.22 4.13 4.28 二元结构强度 全国 4.68 6.65 8.19 8.99 9.09 8.07 6.99 6.09 4.56 4.32 5.4 6.83 7.53 8.32 贵州 6.35 6.03 5.52 3.93 5.22 5.76 7.83 8.77 5.45 7.09 7.63 10.41 10.86 11.68 1952 1957 1962 1965 1970 1975 1978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1 2002 第四节 农业中的资本

一、农业资本的作用及其运动规律

1、农业资本的概念

农业资本是商品经济条件下,农业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所占用的物质资料和劳动力的价值形式和货币表现。生产单位占有资本的多少,反映了它发展生产和进行经济活动的综合能力

图2 贵州二元结构强度变动趋势与全国总体状况比较

的大小。

2、农业资本的分类 3、农业中资本的重要作用

——资本是农业生产单位获取和使用各种生产要素并使其得到合理配置的必要手段; ——资本的分配和使用是国家对农业实行管理的重要工具; ——资本的使用效益是商品经济条件下农业生产效益的主要表现。 4、农业中资本运动的规律性和特点

农业中资本运动的规律:农业资本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不断变换其自身的形态和类型,进行周而复始的循环周围运动。经历三个阶段——(1)贮备阶段(表现为各种生产资料和一定的现金、存款,即表现为贮备资本);(2)生产阶段(贮备资本转化为在生产中起作用的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并借助劳动将其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形成价值更大的在产品和产成品形态的资本);(3)流通或销售阶段(表现为两种形态:由产品出售而变成货币形态的资本,或转化为企业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实物形态的资本,形成下一个生产周期的贮备资本)。尽可能缩短三个阶段战胜时间,是提高农业资本使用效益的主要途径。

农业中资本运动的特点:(1)周转期长、,周转速度缦;(2)具有很强的季节性;(3)利用效益有很大的不稳定性(市场、自然条件影响);(4)在循环周围过程中不完全进入流通环节。

二、农业资本的来源与合理使用

1、农业资本的来源

——农户自有资金投入(实行家庭承包经营、统分结合经营体制下,农业资本的最主要来源——增加农民收入——免税政策)

——乡镇企业对农业的支持(以工补农) ——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投入 ——农业信贷支持 ——吸引各方面的直接投资 2、农业资本的合理使用

通过合理确定农业资本投向、时间、数量、结构等,提高农业资本使用效益(经济、社会、生态)。

农业资本投放遵循原则:讲求效益;因地制宜;突出重点。 3、农业资本的管理

核心是提高农业资本的周转速度。途径因固定资本、流动资本而异。加速流动资本周转的途径——努力缩短生产周期、合理储备、节约生产过程消耗、合理确定农业产业结构、生产适销对路产品中。

三、农业资本使用经济效果分析

1、考察农业资本使用的经济效果,总的标准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降低农产品成本,增加农业生产经营单位和社会的积累,满足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增加农民收入,发送生态环境。

2、评价农业投资使用效果的指标:P118-119。 3、农业投资效果的边际分析

4、农业投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综合分析 举例:目前的高产、超高产育种问题。

第五节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特征

1、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理论的形成

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一部人类同环境相互作用、共同发展不断演进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类对环境问题的认识特别是对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认识,是逐步深化和发展的。而且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由于人类对环境施加的影响不同,人口、资源、环境问题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在2000多年前中国的儒家思想中,就孕育着“天人合一”、“善待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但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形成却是20世纪下半叶的事情。

以18世纪后期瓦特发明蒸汽机为契机引发产业革命,人类开始步入工业文明时代,技术进步日新月异,随后在19世纪法拉弟发明电动机、本世纪核能技术应用的推动下,世界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迅速增强,物质产品极大丰富。工业文明在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福利的同时,也给人类的持续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进入20世纪中叶以后,世界范围内爆发了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人口急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两极分化。为此,迫使人类不断反思社会经济发展模式,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对工业文明进行反思,从而萌发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20世纪60年代,美国海洋生态学家雷切尔·卡尔森(Rachel Carson)女士《寂静的春天》一书出版,拉开了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序幕。70年代初以A·帕西为代表的“罗马俱乐部”,围绕“人口、粮食、能源、污染”四大危机展开研究,出版了《增长的极限》,从而引起了全球范围内对人类生存与发展问题的广泛关注。1987年3月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向联合国提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明确提出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从而标志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正式形成。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发布了《里约宣言》和《21世纪历程》,提出以“人类要生存,地球要拯救,环境与发展必须协调”为特征的人类发展观,反映了环境与发展领域开展合作的全球共识和最高级别的政治承诺。

现代可持续发展理论从思想的产生、理论体系的形成到作为一个发展战略达成全球共

识,大致经历了四个里程碑:一是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大会上,针对经济发展中广泛的生态破坏和深刻的环境污染,强调环境与经济必须协调发展。这是人类首次在世界范围内正视环境资源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二是1980年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同盟(IUCN)和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WWF)发表的《世界资源保护大纲》,呼吁“必然确定自然的、社会的、生态的、经济的以及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的基本关系,确保全球可持续发展”,这是最早提出“可持续发展”这一术语的国际文件;三是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委托布兰特夫人撰写的大会主题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对可持续发展进行明确定义,从此开始了对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性讨论;四是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国家首脑会议,通过了《里约宣言》、《21世纪历程》和《生物多样性公约》等纲领性文件,达成了对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性共识。《21世纪历程》成为全球实施可持续发展的行动指南,并要求每个国家在政策制定、战略选择上加以实施。至此,可持续发展战略从理论走向实践,成为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1994年3月《中国21世纪历程》的发布,标志着中国正式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2、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在众多定义中,为国际社会普遍接受、认同度最高的是《我们共同的未来》一书中所下的定义,即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该定义表明:①人类要发展,这里的发展不仅指经济的发展,还应涵盖社会的发展、环境的发展、人的发展等诸多方面;②发展是有条件的、有限度的,一方面发展不能超过环境阈限,另一方面发展是不能危害后代人的发展。这一定义实际上包含了上述各类定义。因此,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基础,以科学技术进步为动力,以经济发展为核心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具体包括经济可持续、自然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和社会可持续,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

3、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尽管人们对可持续发展概念的理解差异较大,但对可持续发展原则的认识却基本一致,主要包括公平性、可持续性、共同性和需求性四大原则。①公平性原则。指机会选择的平等性,包括三层含义:一是代内公平,即必须以满足全体人民的基本需求为前提,使全体人民享有公平的分配权和发展权;二是代际公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资源及其再生能力是有限的,本代人不能因为自己的发展需求而损害后代人的发展需求,要给后代以公平利用环境资源的条件和权利;三是公平分配有限资源。《里约宣言》把这一原则上升为国家间的主权原则:“各国拥有着按其本国的环境与发展开发本国自然资源的主权,并负有确保其管辖范围内或在其控制下的活动不致损害其他国家或在各国管辖范围以内的地区的环境的责任。”②可持续性原则。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这一原则的核心是要求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不能超过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即生态阈值。③共同性原则。包括

两层含义:一是由于世界各国历史、文化和发展水平上存在差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有不同的具体目标、政策和实施步骤,但必须共同坚持公平性和可持续性原则;二是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一总体目标,全球必须采取共同的联合行动。④需求性原则。要求通过发展,不断满足全人类动态变化的全面需求——物质、精神、生态需求,向所有人提供实现美好愿望的机会。

从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内容来看,其核心是发展,关键是发展要具有可持续性。发展的内涵虽然十分丰富,但经济发展始终是其中心内容。而发展要具有可持续性,前提是协调好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包括代际间)的平衡与和谐关系。因此,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就是人口、环境与经济各系统相互协调的持续性发展。

4、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特征

农业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在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损害后代满足其需要的发展条件下,采用不会耗尽资源或危害环境的生产方式,实行技术变革和机制性改革,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破坏,维护土地、水、生物、环境不退化、技术运用适当、经济上可行以及社会可接受的农业发展战略。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特征:经济可持续、社会可持续、生态可持续。

二、可持续发展是农业的发展方向

我国长期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巨大压力——科学发展观。 生态农业、循环经济

三、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处理好发展与可持续的关系。核心是发展,关键是可持续。 ——保障粮食安全

——促进农村综合发展、消除农村贫困(两极分化是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 ——合理利用和保护农业资源,促进环境良性循环

四、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难点及其实现

难点:人口多,素质低;农业生产能力低,农业经济落后;生态环境恶化且未得到抑制;科技能力低下;农村贫困问题依然突出;地区差距、城乡差距不断扩大。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加强耕地保护,合理开发可耕地;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加强农业科技研究与推广;加强乡镇企业环保;加强国家宏观管理。

五、保护资源环境——没有免费的午餐

保护资源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是人类面临的共同任务——尽快建立绿色GDP制度,促进生态补偿的建立,实行环境使用付费制度。

如何举例:两江上游地区生态保护问题。

授课内容(教学章节或单元): 授课时数 3.0学时 第7章 农业中的科技进步 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以及农业科技进步的途径与内容;理解农业技术进步途径选择的依据,并结合基本国情把握中国农业技术进步的战略路径;理解现阶段推动中国农业技术进步面临的问题与加快农业科技进步的条件与对策措施。 教学基本内容(重点、难点): 教学基本内容:1、科技进步与农业发展;2、农业科技进步的途径与内容;3、农业技术进步途径的选择;4、农业科技进步的动力机制;5、农业科技进步的条件。 重点、难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科学技术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决定农业技术进步途径选择的因素及我国农业技术进步途径的选择;市场经济条件下推进农业科技进步的对策措施。 教学方法:□讲授法 □讨论法 □自学指导法 □参与式教学法 □其他 教学手段:□多媒体 □实物 □模型 □挂图 □音像 □其他 板书设计: 讨论、思考题、作业: 1、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农业科学技术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3、现代农业技术体系的构成及其具体表现形式 4、农业技术进步的作用及负面影响 5、农业技术的经济类型及其特点 6、试论决定农业技术进步途径选择的因素及我国农业技术进步途径的选择 7、论述农业科技进步的动力机制 8、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推进农业科技进步的对策措施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目、文献等): 1、[美]西奥多•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刘江.21世纪初中国农业发展战略(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3、雷海章.现代农业经济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4、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5、林毅夫.再论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6、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主办:《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农村观察》 7、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经所主办:《农业经济问题》 8、中国科学院农业研究委员会、长沙农业现代化研究所主办:《农业现代化研究》 说明:1、本表原则上以每章为单位填写。2、此表后面为本次安排的授课内容的教案正文。 第七章 农业中的科技进步

第一节 科技进步与农业发展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邓小平

“人类的智慧无有穷尽。科学技术作为这种智慧的一座光芒四射的灯塔,经过无数科学家们的艰辛努力,正在不断地透过层层叠嶂照耀到更高的群峰之上。”

——江泽民

1、三次产业革命

科技革命是产业革命的前提和先导。

(1)第一次科技革命:18世纪60年代英国——瓦特发明蒸汽机——引发第一次产业革命(工业革命)——以蒸汽机技术的发明与应用为标志——机器大工业出现,生产力发展进入第一个突飞猛进时期

“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共产党宣言》

(2)第二次科技革命:19世纪70年代美国和德国——法拉弟电磁感应定律——引发第二次产业革命——电力技术革命——以发电机、电动机的发明和利用为标志——人类开发和完善了钢铁、化工和电力生产三大技术,建立和发展了汽车、飞机和无线电技术三大产业——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了又一次飞跃

(3)第三次科技革命: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以核能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发展、海洋开发为标志——科学技术的发展开始进入全面突破、综合创新阶段——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日益紧密,产业技术升级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不断增加——科学技术逐步成为决定生产力总体水平高低的首要因素

(4)第四次科技革命:正在孕育过程中。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蕴含着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科学技术水平制约着整个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作为生产力的内在要素,现代科学技术已经广泛渗透到生产力的其他要素之中,并对其他要素产生直接影响,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2)当代科学技术已成为生产力发展的突破口或生长点。如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形成了信息产业,而且也成为带动传统产业升级换代的突破口或生长点。

(3)当代科学技术决定着生产力发展的方向、速度和规模。如果说在蒸汽机时代,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发展产生的是“加数效应”,电器化时代,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发展产生的是“乘数效应”,那么,在信息时代,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发展产生的就是“幂数效应”。由科学技术革命所导致的生产力的飞速发展,简直令人难以想象。据统计,发达国家科学技术贡献率20世纪初为5%~20%,20世纪中叶为50%,20世纪末已经上升到75%以上。

二、科学技术是发展农业的第一生产力

1、农业科技革命

与工业科技革命相比,农业科技革命要晚得多。自19世纪40年代达尔文出版《物种起源》和李比希创立植物矿质营养学说以来,以育种技术和农业化学技术为主导的第一次农业科技革命,经历了一个世纪的科学和技术的孕育,才带来了20世纪中叶农业的产业革命和高速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世界农业基本上处于自给自足的资源农业时期。

第一次农业科技革命的科学基础:(1)达尔文(英国)的进化论(1859年)和孟德尔(奥地利)的遗传学(1865年)——现代育种技术、种子产业;(2)李比希(德国)植物矿质营养学说(1840年)——化肥工业、施肥技术;(3)缪勒(瑞士)开创有机合成农药(1939年)——发现DDT的杀虫活性。

第一次农业科技革命,其主要标志是:一是石油农业的兴起(1945年以后)——化肥、农药开始在农业中应用;二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在发展中国家兴起的绿色革命——以采用作物高产良种为中心的一场新技术革命——其主要内容是大规模推广矮秆、半矮秆、抗倒伏、产量高、适应性广的小麦和水稻等作物优良品种,并配合灌溉、施肥等技术的改进。

第一次农业科技革命带来了农业的高速发展,为世界粮食生产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也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在20世纪后半叶农业高速发展的同时,又孕育了新的重大科学技术的突破。1953年遗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将生物学推进到分子时代,1973年DNA重组成功开创了生物技术和遗传工程的新纪元。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将以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为主导,农业科技革命将成为新的科技革命大潮的中流和主力军。(空间育种、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应用等)

2、科学技术是发展农业的第一生产力

(1)科学技术渗透于农业生产力的其他要素中,制约着整个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作为农业生产力渗透性要素,通过直接影响农业生产力实体性要素(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组合性要素(分工与协作、管理与信息)而对农业生产力产生决定作用。

(2)在当代农业生产过程中,从品种的改良到土壤的改良,从化肥、农药的发明到农业机械的不断改进,处处体现着生物学、化学、物理学等科学技术对提高生产力的主导作用。

(3)农业科技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率不断提高。由于农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农业科技贡献率20世纪70年代末为27%,1997年提高到42%,目前大约在47%左右。而发达国家一般在70%以上。

三、农业科技进步与现代农业发展

1、农业科技进步

农业科技进步是指在发展农业生产中,不断地用生产效率更高的先进科学技术代替生产效率低下的落后技术。正是农业的科技进步,促使农业生产力不断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

变。

2、现代农业的一般特征

生产手段机械化、生产技术科学化、经营管理社会化。农业科学技术的应用规定着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方向。农业科技进步不断赋予现代农业以崭新的内容。

3、农业科技贡献率

指农业科技的增量投入对农业增量产出的影响,即农业科技投入所带来的农业产出增量在农业总产出增量中的比重。

四、农业科学技术促进了农业及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

1、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大大提高了农产品产量和改善了农产品品质。

2、提高了农业的投入产出。集中表现在:提高了农业的集约边际(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实现规模效益(降低平均成本),实现增产增收,拓宽生产领域(农业发展的深度和广度、农村产业结构)。

3、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决定着农业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提供剩余农产品和劳动力的数量,从而制约这些部门的发展规模和速度。农业科技发展,促使农业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化。

4、改善资源状况,优化资源配置。一是农业科技发展将扩大农业资源的利用范围,增加农业资源的供给量;二是提高农业资源的质量和单位资源的利用效率;三是促进生物因素与环境因素的统一协调。

5、开拓农业新领域,为农业发展创造无限广阔前景。 6、改变农村面貌和逐步缩小“三大差别”的最基本手段。 附录: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简介 袁隆平院士1930年9月出生于北京,汉族,江西德安人。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分配到湖南安江农校任教。1964年开始杂交水稻研究,1973年与他人合作实现了杂交水稻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三系配套,在世界上首次育成强优势杂交水稻。1974年突破制种难关,研究出一套籼型杂交水稻生产技术,使中国杂交水稻研究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培育11亿亩,增产稻谷1000亿公斤。1979年杂交水稻作为中国第一个农业技术专利转让美国。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六十年代以来,袁隆平的科研成果使中国在矮杆水稻、杂交水稻育种和超级杂交水稻育种上三次领先世界水平。前两阶段的研究成果在中国推广后,中国的水稻单产从四百公斤左右提高到六百公斤左右,近二十年内为全国增产粮食三千多亿公斤。一九九六年提出、由袁隆平主持“超级稻”育种计划目前已取得了显著进展。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袁隆平同志获得了一系列的荣誉和奖励: 1979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1981年获新中国建国以来第一个国家特等发明奖(也是迄今为止我国唯一的特等发明奖)。 1985年获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杰出发明家”金质奖章。 1987年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科学奖”。 1988年获英国朗克基金会“朗克基金奖”。 1989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1991受聘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首席顾问。 1993获得美国菲因斯特拯救饥饿奖。 1995年获联合国粮农组织颁发的“粮食安全保障荣誉奖章”。 1996获首届“日经亚洲技术开发大奖”。 1997年在墨西哥获得“先驱科学家”荣誉称号。 1998年获“日本越光国际水稻奖”。 1999年经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发现的一颗小行星被命名为“袁隆平星”。 2000年5月31日以袁隆平名字命名的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隆平高科”在深交所上网定价发行。这是中国证券市场首次以科学家名字命名上市公司和股票。 2000年8月以袁隆平名字命名的高等院校“袁隆平科技学院”在湖南成立,袁隆平出任名誉院长。这是中国首家以科学家姓名命名的高等院校。 2001年2月19日被授予2000年度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也是第一个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 2004年获以色列“沃尔夫奖”(“沃尔夫奖”是具有极高学术声望的多学科国际大奖,尤其在农业和数学领域堪称顶级荣誉。“沃尔夫奖”评审委员会称袁隆平是“现代农业研究史上的一位科学巨人,对世界性的食物生产产生了极大影响。“为帮助增加世界食物供给,他还向世界各”国的科学家提供了他的知识、技术和育种材料。) ” 第二节 农业科技进步的途径与内容

一、农业科技进步的基本途径

1、现代农业技术体系的概念

狭义的现代农业技术体系是专指直接农业生产领域的技术体系,广义的现代农业技术体系包括应用于农业再生产领域的全部技术构成的体系。一般指后者。

2、现代农业技术体系形成的基本途径

——把现代工业发展起来的科学技术引入农业。

——在各类基础科学发展基础上,以生物科学为核心的农业科学技术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日益形成了现代农业技术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

——与前两项变革相适应的管理技术的兴起。 3、现代农业技术体系的构成

——农业生产条件方面的技术进步 ——农业生产技术方面的技术进步 ——农业生产管理方面的技术进步

二、农业生产条件方面的技术进步

意味着农业中固定资本的增加,是农业集约化最重要的标志。包括:农业生产工具的进步(即农业机械化);农业能源的进步(石油、电力、新能源开发);农业基础设施的进步(农业水利设施、农田基本建设以及农业辅助设施等)。

三、农业生产技术措施的进步

农业生产技术措施的进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良种选育技术进步(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新品种。转基因食品的认识与立法) ——农作物耕作栽培技术的进步 ——土壤改良技术的进步

——化肥和平衡施肥技术的进步(提高化肥使用效率和减少环境污染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技术问题。面源污染治理)

——动植物病虫害防治和动植物生长激素技术的进步(生物农药是发展方向) ——畜禽饲养、水产养殖技术的进步。

农业技术进步在农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解决食物短缺贡献重大,但农业技术进步特别是化肥农药的大量施用,也带来了诸如食物安全、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

四、农业管理技术的进步

农业管理技术是随着农业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的发展而不断完善的。包括预测、资源配置、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等。 附录: 在农业部的大力支持下,贵州省的罗甸蔬菜批发市场、贵阳五里冲蔬菜中心批发市场、遵义虾子辣椒批发市场、关岭断桥反季节蔬菜批发市场被批准为农业部定点市场。上述市场基本实现了联网,配备了电子显示屏和农药残留检测设备。其中贵阳五里冲蔬菜中心批发市场现已与农业部“菜篮子信息网”、“贵州农经网”进行了联网,投资600万元建设电子交易大厅和“贵州农副产品市场网”。 五、农业科技进步展望

——农业科技进步将更加关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科技将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如海洋农业开发)

——现代农业科学在科学分化、分工与更新的同时,将走向新的综合与联合(智能化、物化、产业化、企业化)

——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研究的更大进展和更新、更广泛应用,将使现代农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

——农业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走向融合。

第三节 农业技术进步途径的选择

一、农业技术的经济类型

1、劳动节约型技术

——指以引起劳动效率的提高为主,从而导致活劳动消耗大量节约的技术。目的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机械技术是劳动节约型技术的主体。

——推广劳动节约型技术的条件:劳动力资源不足;劳动力素质较高;资金有保障。 2、资源节约型技术

——指能使活劳动以外的其他经济资源,特别是土地资源的生产效率明显提高的技术。目的是提高单位资源生产能力。精耕细作、使用良种、施用有机肥料和现代生物化学技术是资源节约型技术的主体。

——资源节约型技术推广条件:劳动力充足;投资能力强。 3、中性技术

中性技术是使资源节约型技术和劳动节约型技术密切结合,取长补短,综合运用的农业技术。

上述分类是相对的。

二、农业技术进步途径选择的国际经验

1、美国型

特点是先走以劳动节约型技术为主,后以资源节约型技术为主的道路。

附录: 美国西部开发引发大量国际移民 由于美国土地辽阔、人口稀少,为满足经济发展特别是西部开发的需要,政府制定了自由移民政策,吸引了大批美国东部、欧洲和世界各地的移民。 据资料记载,从1860年到1920年的60年间,美国人口从3151万人增加到10647万人,其中从欧洲、非洲移民数量就达3472万,移民数量占美国人口增加总量的33%([日]宫崎犀一,1990)。由于大量移民的迁入,吸引了大量欧洲的熟练劳动力,大大提高了美国劳动力的整体素质,而且随着移民的迁入,有力地推动了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和其他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为美国工业化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日本型

特点是先走以资源节约型技术为主,后以劳动节约型技术为主的道路。 附录: 日本概况 日本位于太平洋西岸,是一个由东北向西南延伸的弧形岛国。陆地面积37.79万平方公里,领海面积31万平方公里。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的71%。现有人口1.28亿,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人口密度高达337人。 日本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其必须走资源节约型的农业发展道路。当工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农业劳动力大量转移以后,开始转向劳动力密集型技术。 3、西欧型

特点是走劳动节约型技术与资源节约型技术同时并举的道路。农业劳动力稀缺,土地资源也不充裕。

上述情况表明,农业技术进步首先要受要素稀缺的诱导,重点选择能替代稀缺要素的技术。但上述三类国家农业技术进步具有趋同性。

三、我国农业技术进步途径选择

1、决定农业技术进步途径选择的因素

各国农业技术进步途径的选择与该国在不同时期的具体国情有关,其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有: ——土地资源状况(人均占有水平等) ——农村劳动力状况(数量、质量和就业结构)

——工业发展状况(工业化程度、工业为农业提供现代生产手段的能力) ——积累状况(农业自身积累、国家积累、工业反哺农业的能力) ——社会需求状况(社会对农产品需求的数量、质量和结构)

2、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农业技术进步途径的选择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 以资源节约型技术为主 以资源节约型技术与选择性的劳动节约型技术相结合 资源节约型技术与劳动节约型技术有机结合。

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应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大力推广以良种为中心的生物技术(良种是农业增产和提高农产品质量的基础) ——积极使用化学技术,科学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重视农田水利技术(水利工程技术和合理用水技术)(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而贵州工程性缺水问题尤为突出)

——推进农业机械化(有选择地采用农业机械技术。山区小型农业机械的应用) ——正确处理农业技术的继承、引进和创新的关系(继承传统农业的精华) ——综合运用农业资源开发技术

第四节 农业科技进步的动力机制

一、农业科技进步的内部动力(生产者)

1、对产量目标的追求

提高农产品供给能力,除增加各种要素投入外,主要途径在于运用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提高农业集约边际。

2、对质量目标的追求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保证一定质量的农产品产量增长才具有实际意义,即保证农产品的质量,才能实现农产品的有效供给。

3、利润目标的追求

只有技术的变革,才能使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的均衡点不断推移,从而提高利润水平。 4、竞争力目标追求

以质取胜或利用价格优势,都需要依靠农业科技进步。

二、农业科技进步的外部动力

1、农业产业结构的变革(农产品生产向多样化、优质化、高效化发展的要求) 2、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要求 3、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

4、农产品对外贸易发展(技术竞争要求)

第五节 农业科技进步的条件

一、大力推进科教兴农战略

1、正确确定科教兴农战略目标

追求产量目标 追求质量、效益目标

追求经济效益 追求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同步提高 2、制定科教兴农总体规划

(1)在中长期内:加强农业基础科学研究;组织好科技攻关;加强高新技术和某些重要的常规技术的开发研究工作;加强农业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农业高等教育。

(2)在近期内:重点抓好常规先进农业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工作;大力加强中等农业教育和对农民的技术培训。

二、构筑农业技术创新体系

构筑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是随着农业科技进步在农产品产量增加和农业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日益提高,以及新世纪农业技术发展趋势及其重要性而提出来的。

1、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构成

——农业企业(农业科技创新的核心) ——农业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知识创新)

——中介机构(将科技创新成果推向市场) ——政府(提供政策、资金投入保障) 2、农业科技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投入不足 ——队伍不稳 ——基础不牢

附录: 贵州农业科技投入状况 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尤其是财政调节能力有限,贵州农业科技投入长期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农业科技投入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约0.17%左右,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30%。不仅如此,由于农业发展水平低,贵州农业总产值绝对额较少,以2002年为例,全省农业总产值431.4亿元,按乡村人口计算,人均1484.94元,而同年全国农业总产值达到27390.8亿元,按乡村人口平均为3501.41元,贵州人均农业总产值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42.4%。农业总产值绝对值低,农业科技投入比例更低,使长期以来贵州农业科技投入严重不足,农业科研工作基础条件十分落后,科研、生活条件很差,必需的仪器设备难以得到更新,科技人员难以稳定,流失严重。同时,在前几年实施的以企业化转制为主要内容的农业科技体制改革中,我们过多地强调了农业科技部门如何从市场中求生存、求发展,而忽视了贵州农业科技服务主体——农村和农民发展状况的客观现实,也忽视了贵州农业科技投入不足、欠帐太多、基础薄弱这一基本事实。只要看看近年来农业科技人员突击退休、科技人员不断流失,我们就能知道企业化转制改革对农业科技部门所带来的冲击,也能感受到贵州科技事业发展的严重程度。 3、深化改革,构筑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推动农科教结合、产学研一体化

——建立开放、竞争、协作的运行机制,加强农业科研队伍建设 ——鼓励各种形式的民办农业科研机构和民办科技型企业的发展

3[3]三、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1、现阶段农业技术推广面临的困难

附录: 贵州农技推广工作面临的问题 目前贵州农业科技推广力量薄弱,以前存在的农技推广服务网络“线断网破”的状况虽有所改善,但乡镇农技站由于工作经费严重缺乏,其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难以有效发挥,有的甚至基本上失去了存在的价值。近年来,在全省各地普遍推行了选派科技副职制度和科技下乡活动,但是这种制度由于缺乏牢固的基础,没有基层完善的农业科技推广网络作支撑,使其实施效果大打折扣。我们无意否定科技副职选派制度和科技下乡 3[3]

贵州省科技厅,贵州省统计局.贵州省科技发展研究报告(2002).内部资料,2003年11月,P25。

活动的合理性,但是在我们看来,建立和完善基层农技推广服务机构并使之正常运转,辅之以科技副职选派制度,其作用和效果肯定要大得多。 2、当前做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应注意的问题 ——坚持试验、示范、逐步推广的原则 ——积极培植农村科技示范户

——合理确定农业技术结构,选择农业适用先进技术(农业技术结构、农业适用技术) ——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推广网络(省、地、县、乡四级农科网——组织保证——农业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推广的主渠道)

——实行产学研相结合(技术承包、集团承包等措施)

——做好农业科学技术的普及工作(培训、咨询、宣传、协会等) ——增加农业科技投入,健全农业技术推广运行机制

四、加强农业教育

1、大力普及农村文化教育 (1)加强农村教育的重要性

“人的知识、能力、健康等人力资本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比物质资本、劳动力数量的增加重要得多”4[4]。而教育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形式。世界银行在《1990年世界发展报告:发展面临的挑战》中指出,劳动力受教育的平均时间前三年每增加一年,GDP会增加9%,即受三年教育与不受教育相比,能使GDP提高27%。尔后增加的学年收益衰减为每年使GDP增加4%,或者说,其后三年的教育总共可使GDP提高12%5[5]。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以教育为核心的人力资本投资正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第一要素,具有现代知识和技能的农民将是农村经济增长的最主要源泉。

(2)农村义务教育与农村扫盲的个人认识

举例说明现实生活中对处理这两者关系存在的问题。 (3)近年来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投入面临的主要问题

——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严重不足。以贵州农村调查资料为例加以说明。 ——现行义务教育投资体制弱化了农村教育投入能力。 ——教育投入的城市化倾向突出。

——现代干部考核制度缺乏对教育投入的激励 4[4]5[5]

西奥多·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P40。

世界银行.1990年世界发展报告:发展面临的挑战.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1,P45。

(4)曙光在前——从2006年开始国家每年专门向西部地区贫困农村注入100亿元资金用于支持农村义务教育!

2、积极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 3、切实加强高等农业教育。

附录: 义务教育投入体制弱化了农村义务教育投入能力 自1986年颁布《教育法》以来,我国义务教育投资体制实际上一直奉行“谁办学谁掏钱”的原则,在实践中形成了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以乡镇为主”的格局。分税制改革以后,地方财政收入减少,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遂成为乡级财政不可承受之重。2002年《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通知》下发以后,义务教育投入从“以乡镇为主”转向“以县为主”,即由县级人民政府负责筹措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合理安排使用上级转移支付资金。这种体制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乡镇财政的压力,但由于分税制改革以后,县乡财源缺乏,财权与事权不对称,农村基础教育经费紧张的局面并没有得到缓解,中央和省级政府掌握了主要的财力,但基本上摆脱了负担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责任。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在我国的义务教育投入中,乡镇负担78%左右,6[6]县级财政负担约9%,省地两级负担约11%,而中央财政只负担2%左右。 附录: 教育投入的城市化倾向严重 中央和省级财政对义务教育的投入较少,但较少的投入又主要集中于城市,集中于非义务教育。数据显示,农村中学生是城市中学生的4倍,而享受到的国家中学教育经费仅占38%。以2002年财政教育支出结构为例,贵州教育事业费54.51亿元,其中高等教育4.06亿元、小学27.45亿元,按在校学生计算,高等学校人均3255.8元,而小学人均566.8元,前者是后者的5.74倍。如果考虑到事实上存在的义务教育城市化投入倾向,农村小学人均投入水平更低。教育经费短缺,社会筹资困难,迫使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农村将教育经费的负担转嫁给在校学生,以至各种乱收费屡禁不止。 附录: 现行干部考核制度缺乏教育投入激励 现行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干部任期考核制度,使地方政府为图政绩,将追求更高的经济增长目标作为任期内的第一选择,使大量的投资用于培植财源甚至搞形象工程,而对农村教育、卫生等公共事业投入重视程度不够,在不少地方特别是贫困地区,基层政府和县乡官员大都将教育发展为主体的人力资本投资放在了次要位置,使农村教育经费短缺的问题一直难以有效解决。尽管近年来通过希望工程、社会捐助等途径,目前在贵州农村也能看到一些漂亮的校舍,但这实在太少,很难满足农村教育发展的需求,大量的农村校舍陈旧、房屋破损、危房数量多、教学用具普遍不足。在某贫困乡的一所小学,为对一危房校舍进行维修,学校曾多次向县乡有关部门反映,希望解决一万元左右的维修经费,按理说要求并不高,只要政府重视并不难解决,但始终未能如愿。而该县尽管是一个贫困县,但 6[6]

《财经》杂志编辑部.转型中国.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P274。

县级各部门每年的招待费就高达几百万元!在一些偏远村寨,村民根据子女就学需要自办的民办小学(一、二年级),根本就得不到政府财政的支持,一无教室,二无设备,老师只能靠向学生收取规定的70~80元书学费在自家住房内惨淡经营。 授课内容(教学章节或单元): 授课时数 4.0学时 第8章 农业生产结构与农村产业结构 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建立合理的农业生产结构的重要意义,了解我国农业生产结构和农村产业结构的现状;掌握农业生产结构合理化的基本要求和我国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正确理解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及应对策略。 教学基本内容(重点、难点): 教学基本内容:1、农业生产结构概述;2、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演变;3、主要农业产业部门的发展与粮食问题;4、农村产业结构的内涵;5、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现状与问题;6、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 重点、难点:农业生产结构的重要性;影响农业生产结构和农村产业结构的因素;我国粮食供求关系变化趋势及粮食安全问题;农业生产结构、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原则。 教学方法:□讲授法 □讨论法 □自学指导法 □参与式教学法 □其他 教学手段:□多媒体 □实物 □模型 □挂图 □音像 □其他 板书设计: 讨论、思考题、作业: 1、农业产业结构的概念及结构合理的重要性 2、影响农业产业结构的因素及调整原则 3、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及进一步调整的方向与对策。 4、正确认识农业比重下降的作用和意义 5、农业内部各业发展变化的趋势 6、正确把握我国粮食供求关系变化趋势及粮食安全问题 7、简述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的现状与问题 8、优化农村产业结构的基本思路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目、文献等): 1、刘江.21世纪初中国农业发展战略(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2、黄季昆等.迈向21世纪的中国粮食经济(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3、雷海章.现代农业经济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4、秦富等.WTO与中国农业和农村发展(C).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5、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主办:《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农村观察》 6、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经所主办:《农业经济问题》 说明:1、本表原则上以每章为单位填写。2、此表后面为本次安排的授课内容的教案正文。 第八章 农业生产结构与农村产业结构

第一节 农业生产结构概述

一、农业的产业化

1、产业化

“产业化”包括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产业”;二是“化”,即形成产业的过程。 2、农业的产业化

农业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物质资料生产部门,但从严格意义上讲,传统农业还不是一个产业部门。从农业开始向现代产业转化,即以市场为导向进行资源配置,到现代产业体系的形成这一历史过程称为农业的产业化。

“农业产业化”概念是1993年山东省在总结农业和农村发展经验时,作为一种新的农业发展战略而首先提出来的。

“农业产业化”这一概念可从两个经济层次上加以认识和理解。从准宏观的结构层次上分析,农业产业化是指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农业产业不断分化和综合,农业与其关联产业日益紧密结合并实现协调发展的过程;从准微观的组织层次上分析,农业产业化是指随着农业市场化和社会化的发展,在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农户或农业企业与有关利益各方为获取规模经济效益,自愿采用一定的组织形式进行联合从而实现一体化经营的过程。

二、农业生产结构的概念

农业生产结构亦称农业产业结构、农业结构。一般情况下,生产结构往往包括技术结构等内涵。

农业生产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农业产业各部门和各部门内部的组成及其比例关系。它是农业资源配置、农业生产力诸要素结合的基本问题。农业产业结构的实质,是农业生产力诸要素的组合。

三、农业生产结构的量变与质变

1、农业生产结构的量变

农业生产结构处在不断变化中,是农业生产力发展的表现。反映农业产业结构量变的指标:产值结构、土地利用结构、劳动力利用结构、资金利用结构等。

2、农业生产结构的质变

即农业生产结构升级,包括三个阶段:起步阶段(多种经营)——发展阶段(专业化生产)——高级阶段(农业专业化)

四、农业生产结构的重要作用

——决定农产品的供给结构;

——关系农产品市场供求平衡,影响农民收入; ——关系农业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

——关系农业产业各部门、各项目之间的物质能量相互转化; ——关系农业劳动力资源的合理利用。

五、影响农业生产结构的因素

——自然资源; ——经济发展水平; ——人口变化; ——粮食供求状况;

——交通运输加工商业等发展状况; ——农业产业发展传统; ——农业科技发展与应用。

六、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原则

调整的目的是促进农业生产结构优化升级,遵循以下原则: ——市场导向;

——资源条件的充分合理利用; ——保持和改善生态平衡;

——协调全局与局部、长远与眼前的利益; ——提高专业化水平。

第二节 我国农业生产结构的演变

一、改革前我国农业生产结构

包括农、林、牧、副、渔。

改革前农业生产结构的特点:旧中国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农业生产结构基本上是一种单一的种植业结构,其他各业均处于从属的“副业”地位,比重很小,农业是一种维持温饱的结构。新中国成立后至1978年,农业产业结构发生了一些变化,种植业比重有所下降,多种经营的比重有所上升,但变化不显著,基本格局没有变化。而且各业比重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副业比重上升较快所引起的。

二、改革后我国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农业生产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农业生产结构变化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业各产业部门的产值均有较快增长,但增长速度有所不同; 2、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化主要是农业产值尤其是粮食产值比重下降;

3、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化因粮食生产状况及所选择的调整政策的变化而呈现出阶段性的特点。

三、进一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的方向

1、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方向

推动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实现产业结构升级。

2、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基本对策

(1)促进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从单纯追求数量到追求质量与效益的统一,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目标;

(2)推动农业专业化,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实行规模化经营,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

(3)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4)增加高产值的农产品比重,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5)积极推进农业技术进步;

(6)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7)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的前提下,切实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 (8)大力发展信息产业;

(9)统筹兼顾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协调发展。

第三节 主要农业产业部门的发展与粮食问题

一、主要农业产业部门的发展

(一)农业(种植业)

(1)农业(种植业)比重下降并不意味着农业的重要性下降。 (2)种植业结构及其变化趋势

种植业直接依赖于土地,因而种植业结构一般用播种面积结构来反映。播种面积的增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资源配置的变动。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在很大程度上受粮食供需状况的影响。

建国以来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特征:一是粮食作物面积比重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二是各种经济作物的播种面积均在不同程度上有所上升;三是蔬菜播种面积持续快速增长,成为主要产业部门之一;四是农业结构调整呈现出阶段性特征,即改革开放前变化较小,改革开放后的头7年变动较大,1985年以后调整转变为渐进的局面。

农业结构调整的目标:改粮经二元结构为粮经饲三元结构,提高种植业经济效益。 案例:贵州蔬菜产业发展状况。 (二)林业 1、林业的重要作用

(1)林业是农业中一个重要的产业部门,是培育、保护和利用森林的产业部门。 (2)林业通常包括造林、营林和对林木的采伐与利用。

(3)林业的重要作用。林业具有多种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其基本功能可以概括为谋取林产业和保护环境两个方面。即林业一方面是提供木材和各种林产品的产业部门,另一方面又是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最有效的和不可替代的环保产业部门。

(4)林业在生态方面的功能

——调节气候,防治和减轻风沙危害;

——保持水土、涵养水分,阻滞地面径流,固定土壤,减轻水土流失,防治洪涝灾害和发送水利条件;

——减轻、防治沙漠化和石漠化危害; ——净化空气; ——美化环境。

2、反映林业地位的主要综合指标

(1)森林覆盖率:一般认为森林覆盖率能达到30%以上,而且分布均匀,就能起到较好保护环境的作用。

(2)活立木总蓄积量,即全部土地上树木蓄积总量,包括森林蓄积、疏林蓄积、散生木蓄积和四亮度树蓄积。总的要求是各种林木生长量大于砍伐量。

3、林业的分类

(1)按森林生长的类别:天然林(原始林、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

(2)按森林的功能分类:用材林、薪炭林、经济林、环保林。其中环保林包括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水源涵养林、平原绿化林、农田防护林等。

(3)按森林经营目标分类:生态林、产业林 4、林业结构调整的目标

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 (三)畜牧业

1、畜牧业产业发展的意义

畜牧业的发展水平往往代表着农业生产力的水平。在农业现代过程中,随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畜牧业的比重上升。发达国家畜牧业产值通常占农业总产值的50%以上,有的高达70~80%。

2、畜牧业结构

畜牧业结构调整方向,是大力发展饲料报酬率高的畜禽种类。 3、重视牧区畜牧业发展问题

牧区畜牧业的发展,关键在于加强草原的合理利用,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益。 (四)渔业(水产业) 1、捕捞 2、养殖

贵州加大发展淡水养殖力度。

二、粮食问题

1、粮食是国民经济发展基础的基础

2、我国粮食生产的发展:发展阶段

3、我国粮食生产的内部结构:大力发展优质、专用粮食作物 1、我国粮食问题展望 2、对贵州粮食问题的认识

第四节 农村产业结构的内涵

一、农村产业结构的概念

1、农村产业结构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内,农村各产业部门之间及各产业内部质的联系和量的比例。换言之,是指在农村这个特定经济区域内,各个经济部门及其所属各门类、各生产项目的比例关系、结合形式、地位作用和运动规律等。

2、从历史上看,农村产业结构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农业与家庭手工业和工场手工业的原始结合阶段;二是以城乡产业分离为背景的单一农业型阶段;三是以农村产业分工协作为特点的综合发展阶段。

二、农村产业结构体系

第一产业

种植业 农 业 畜牧业 林 业 渔 业 采矿业 工 业 农村产业 加工业 制造业 建筑业 第二产业 建筑业 交通业 建材业 三、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 第三产业 商 业 1、经济发展过程实质上就是产业结构的变迁过程。随着经济发展的推进,非农产业在 服务业 2、配弟—克拉克定理:揭示劳动力在产业间的转移规律;

3、非均衡增长理论、消费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对产业结构演变的不同解释(比较利益

国民经济中比重逐步上升,而农业所占比重则逐步下降; 论、不同消费品的需求收入弹性不均等、不同产业技术进步与生产率上升速度不同)。

第五节 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的现状与问题

一、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的现状

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化(当年价格) 1978年 1996年 2005年 农村各业总产值 一、农业总产值 二、农村非农产业总产值 1.农村工业 2.农村建筑业 3.农村运输业 4.农村商业及饮食业等 2037.5 1397 640.5 396.5 134.7 34.5 74.8 100 68.6 31.4 19.5 6.6 1.7 3.6 88620.4 23428.7 65191.7 48426.3 6178.4 4408.2 6178.8 100 26.4 73.6 54.6 7.0 5.0 7.0 资料来源: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 从上表可以看出,自1978年以来,我国农村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突出表现为农业总产值占农村各业总产值的比重大幅度降低,而农村非农产业所占比重显著提高,其中农村工业的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我国农村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业发展滞后,商品率低,比重仍然较高,内部结构不合理,农产品品质较低。 2、工业内部生产发展不协调,质量不高。

(1)以乡镇企业为主的农村工业与城市工业的重复率非常高 (2)农村工业和农业的关联度非常低

(3)农村工业存在着许多十分严重的自我制约因素 3、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 (1)第三产业发展缓慢、比重低。 (2)第三产业水平低,高新产业少。

第六节 农村产业结构优化

一、农村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P281)

1、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 2、城乡市场需求 3、国民经济发展状况 4、国家经济政策

二、合理的农村产业结构的特征(P281)

1、能充分合理地利用各种资源 2、各产业协调发展 3、动态地适应市场需求

4、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三、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

1、一般趋势

据国际经验,产业结构的升级过程一般表现为:第一产业绝对量增长,其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产值的绝对量增长,并超过第一产业的增长速度,比重上升,实现产业结构的升

级。即:1>2>3——2>1>3——2>3>1——3>2>1。

2、农业份额下降与农业萎缩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四、农村产业结构优化的基本思路

1、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必须坚持农业产业化这一主线,实施贸工农一体化和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双重目标。

2、优化农村产业结构,要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 3、深化改革,推动乡镇企业优化升级。

4、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确保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顺利进行。

授课内容(教学章节或单元): 授课时数 3.0学时 第9章 农业生产社会化 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农业生产社会化的概念、特点以及发展趋势;把握农业实现规模经营的条件及途径;理解农业企业专业化、农艺过程专业化以及农业地区专业化的概念及其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掌握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功能、内容及组织。 教学基本内容(重点、难点): 教学基本内容:1、农业生产社会化的客观必然性;2、农业中的规模经营;3、农业企业专业化和农艺过程专业化;4、农业的地区专业化和综合发展;5、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重点、难点:农业中规模经营的条件与实现途径;农业企业专业化的主要制约因素;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构成及其功能。 教学方法:□讲授法 □讨论法 □自学指导法 □参与式教学法 □其他 教学手段:□多媒体 □实物 □模型 □挂图 □音像 □其他 板书设计: 讨论、思考题、作业: 1、农业生产社会化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主要作用; 2、农业生产社会化的基本趋势; 3、农业中规模经营的条件与实现途径; 4、农业企业专业化的主要制约因素; 5、如何处理农业地区专业与农业综合发展的关系; 6、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构成; 7、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功能; 8、试论述农业生产社会化的重要意义及途径。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目、文献等): 1、程漱兰.中国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雷海章.现代农业经济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3、王征兵.中国农业经营方式研究(M).北京: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2002 4、赵凯.中国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5、罗必良.经济组织的制度逻辑——一个理论框架及其对中国农民经济组织的应用研究.北京:经济出版社,2000 6、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主办:《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农村观察》 7、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经所主办:《农业经济问题》 说明:1、本表原则上以每章为单位填写。2、此表后面为本次安排的授课内容的教案正文。 第九章 农业生产社会化

第一节 农业生产社会化的客观必然性

一、农业中的分工与协作

1、农业生产社会化

农业生产社会化是指农业由孤立的、封闭的自给性农业,转变为分工细密、协作广泛、开放型的商品性农业的过程。

农业生产社会化是农业中分工与协作发展的结果,是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之一。 从原始农业发展到古代农业、传统农业,再到今天的现代农业,是分工与协作不断发展的结果,或者说是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举例:农业的构成及其演变)

2、分工与协作

分工是指社会劳动的分工,即社会劳动的划分和独立化。

协作是指社会劳动的协作。这里的协作一般是指建立在分工基础上的协作,即复杂的协作。简单协作古已有之,但复杂协作却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形成的。

3、人类历史上的三次社会大分工 (1)第一次大分工:游牧业和农业的分离

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应该说是发生在原始社会后期。是指游牧部落从其他部落中分离出来。在此以前,交换只是偶然的现象,游牧部落出现后,它所生产的生活资料不仅比其他原始部落多,而且种类也不同,从而使经常的交换成为可能。这次大分工,有力推动了商品交换的发展,也为私有制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明确提出了“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的概念:“游牧部落从其余的野蛮人群中分离出来——这是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对这句话的理解存在着不同的认识。

有学者认为,这里的“其余的野蛮人群”不能理解为农业部落,他们应是指处于比游牧部落更低一级的生产阶段尚没有大量畜群的人们。有人则针锋相对地指出,“其余的野蛮人群”若不是农业部落就不可能有剩余物和游牧部落交换,而不存在交换条件就谈不上社会大分工。

有的学者甚至认为,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并不是游牧与农业部落的分离,而是人类从攫取经济——采集和渔猎向生产经济的发展过渡。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下,有些部落向农业经济发展,有些部落向游牧经济发展。恩格斯所说的正是后一种情形。

还有学者认为,畜牧民的出现才是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的标志,而畜牧民是从既种植谷物、又驯养家畜的人群中发展来的。因此,最早出现的不是游牧部落,而是以牧为主、农牧结合的畜牧民;随后由于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为进一步扩大分工创造了条件,才出现专以畜牧为业、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

游牧经济是一种高度专业化的、非自足性的经济类型,对农耕社会存在着依赖性,它不能完全脱离种植业,当以整个社会生产和交换的相当发展并产生一定的剩余产品为前提。游牧的发生、游牧国家产生与演化最终在人类历史发展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游牧与农耕在人类历史发展的很长一个时期曾相互并存,对立又相容。

(2)第二次大分工——手工业从农业中出来

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发生在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金属工具的采用,当时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手工业生产,如纺织、榨油、酿酒、金属加工和武器制造等,它们逐渐从农业中分离出来。这次大分工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生产规模的扩大,使直接以交换为目的商品生产开始出现,并使商品交换范围进一步扩大,从而加速了私有制的产生和原始社会的瓦解。

(3)第三次大分工——商人的出现

第三次大分工是指原始社会瓦解、奴隶制社会形成时出现的一个不从事生产而专门从事

商品交换的商人阶级。商人阶级的出现,从而导致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分离,进而出现了城乡分离和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

商人的出现推动了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而商品交换一经产生就成为推动社会分工的强大动力。

4、农业中的分工与协作

农业中的分工是指由不同的劳动者(或生产组织)分别完成不同的农产品的生产过程或同一农产品生产过程的不同生产阶段(环节)。

农业中的协作是指许多劳动者(或生产组织)在同一农业生产过程,或在不同的但相互联系的农业生产过程中,有计划地一起协作劳动。

二、农业生产社会化的形成

1、农业生产社会化与社会化生产的农业

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强调的是农业生产实现从自给性农业向商品性性农业转化的过程,而后者是指农业生产实现了从自给性农业向商品化农业的转化,它强调的是结果。

社会化生产的农业的主要特点:各个农业生产单位都建立在社会分工和商品交换的基础上,其再生产过程只有依靠相互之间的商品交换和密切协作才能完成。而且这种协作不仅在农业内部进行,还在农业与工业、商业、交通运输业等整个国民经济之间进行。

2、农业生产社会化的形成

农业生产社会化是资本主义侵入农业以后发展起来的,起初只是在较小的范围内实现了较低程度的生产社会化。随着工业、商业、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及其对农业影响的加深,特别是随着农业中商品交换的发展和农业科学技术的日益广泛运用,农业生产社会化的范围和程度日益得到迅速的扩大和提高。这些因素一方面使农业中的分工越来越细、专业化的程度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又使农业生产协作的范围越来越广。

3、我国农业生产的社会化程度

到目前为止,我国农业生产的社会化水平还很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仍占有相当大的份额。

三、农业生产社会化的意义

1、提高农业生产社会化程度是促进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必由之路

提高农业生产社会化程度:有利于发挥分工协作和资源优势的作用;有利于加速科技成果的推广推广应用;有利于农业生产中物质能量的循环转化(内部循环、外部输入);有利于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的建立。

2、实现农业生产社会化,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制度的客观需要

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业制度:主要指坚持以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基本经营制度;坚持以劳动所得为主和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

新中国成立后,取得土地改革的胜利,开始了建设社会主义农业和农村的伟大历史进程。经过农业合作化,在1956年基本建成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农业制度。但是,由于当时在很大程度上照搬了原苏联的办法,并受当时“左”的思潮的严重影响,过急的合作化以及错误地实行了农村人民公社制度,曾经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并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指引下,中国已经初步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业和农村的发展道路,其基本点是:①始终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发展的首位;②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③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土地集体所有,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④坚持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在农村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⑤坚持以劳动所得为主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⑥坚持科教兴农;⑦坚持对外开放,引导农业逐步走向国际化;⑧坚持农业可持续发展,改善生产条件,保护生态环境;⑨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利;⑩以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新农业和新农村为伟大奋斗目标,并分步骤予以实施。

四、农业生产社会化的基本趋势

1、农业商品化与市场化日趋发达。商品化、市场化与农业生产社会化是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

2、农业生产规模化(规模经营)。

3、农业生产专业化(专业化分工日益明显)。 4、农业地区专业化。 5、农艺过程专业化。 6、农业服务社会化。

第二节 农业中的规模经营

一、规模经营的形成

1、规模经济

在通常情况下,农业企业经营规模扩大,会引起产量提高,成本下降,使企业收益相对增加。这种现象称为规模经济或规模经营的效益。

2、规模经济形成原因

规模经营有利于采用先进技术和装备,从而促进农业增产和品质改进;有利于节约使用资本,降低单位农产品成本;有利于农产品储藏、加工、运输和销售,从而降低流通费用;有利于增强对风险的抵抗能力。

3、规模经营主要标志

企业经营的耕地面积(或林地、草地、水面等) 企业总产值或商品产值

拥有的劳动力数量(人畜力耕作阶段。农业机械化发展,该指标不再是反映经营规模的重要指标)

二、农业中规模经营的条件

1、规模经营并不意味着规模越大越好

(1)农业中经营规模的扩大受土地面积和现有技术、管理能力的制约; (2)农业中经营规模的扩大特别是资本投稿的增加受土地报酬规律的制约。 选择适度的规模经营。 2、规模经营发展的条件

(1)农业生产者(农户或农业企业)要成为市场的主体(具有经营自主权、生产要素支配权)

(2)不断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 (3)必须以市场为导向

(4)加强土地制度创新,建立土地流转机制 (5)积极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6)大力发展农村教育

(7)充分利用外部规模经济所提供的条件 3、农业中规模经营的发展道路

资本主义农业规模经营是建立在农民分化基础之上的,即生产资料私有制的个体农户在市场机制作用下逐步走向两级分化。

社会主义农业规模经营应是走合作化的发展道路。改革前“一大二公”并没有获得规模经营的好处,并阻碍了农业生产力发展。改革后,实行了以农民家庭承包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这部分内容在后面章节还要详细阐述)

4、扩大农户规模经营的途径 (1)耕地逐步向种田能手集中 (2)农业集约化(追加投入) (3)农业专业化 (4)建立合作经济组织

(5)农户联合经营(如合作农场、合伙农场、以土地入股的股份制农场等)

第三节 农业企业专业化和农艺过程专业化

一、农业企业专业化的优越性

1、农业企业专业化

农业企业专业化是指农业企业之间实行明确的社会分工,各企业逐步摆脱“小而全”的生产结构,生产项目由多到少,由分散到集中,由自给自足转变为专门为市场生产某种(类)农产品,其他生产项目或者降到次要地位,或者成为从属的、辅助的生产部门,甚至完全消失。

农业生产社会化的发展,首先是从提高农业企业的专业化水平着手的。 2、反映农业企业专业化程度的重要指标 农业企业的商品产值构成 农业用地和播种面积的构成 劳动力、资金投放的构成 3、农业企业专业化的优越性

有利于充分发挥各企业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的优势,最大限度地利用这些优势集中生产某种(类)农产品

有利于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科技进步

有利于劳动者的劳动熟练程度和技术水平的提高 有利于农产品的贮藏、加工、包装腔作势、运输和销售 有利于农业生产资料供应

有利于企业在总的规模不变的条件下提高规模效益。

二、农业企业专业化的制约因素

(1)企业在专业化产品生产上拥有优势的程度(包括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等) (2)该项专业化产品的市场容量和价格 (3)需要购入商品的供应条件和价格

上述制约因素归根到底要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即受到工农业生产水平、科技以状况、交通运输、商业等发展程度的制约。

三、农业企业专业化带来的新问题

(1)加剧农业生产所具有的季节性矛盾,不利于农业生产力要素在全年均衡使用 (2)在种植业上往往造成年年连作,从而引起地力减退、病虫害发生频繁等现象 (3)增大了企业经营的风险(自然和市场)。

四、农业企业专业化的发展道路

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实行,农户成为相对独立的生产经营者,从而在农村中出现了各种专业户,即专门(或主要)从事某种产品的生产活动或从事某种经济活动的农户。

专业户的特点:以商品生产为主;生产经营项目相对集中;生产经营活动效益较高;生产活动随市场供求的变化而变化。(最初的种粮大户发展到后来的各种专业户、专业村)。

五、农艺过程专业化

产业水平分工——农业企业专业化

产业垂直分工——农艺过程专业化(农业作业过程专业化)

农艺过程专业化是指把生产某一种农产品的全部作业过程分解为若干阶段,分别由不同的专业化企业来完成。农艺过程专业化使农业生产成为产前、产中、产后分工协作的生产体系,有力地促进了农业机械化、科学化。

我国农艺过程专业化尚处于萌芽状态,主要表现在为农业专业化生产服务的服务业的兴起。如农机服务、兽医服务、种子经营、产品销售等专业户或专业性经济联合组织。

第四节 农业的地区专业化和综合发展

从更大的范围(地区)研究农业生产社会化的发展趋势和途径问题。

一、农业地区专业化要与综合发展相结合

1、农业地区专业化

农业地区专业化亦称农业生产区域化,是指农业生产在较大的地区之间实行日益明显的分工,从而比较集中地为市场生产某些农产品。它意味着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和分工协作关系在更大范围内的发展。农业生产地区专业化是大幅度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因素。但是,农业地区专业化也有其弊端,如不利于多种农业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不利于农业的合理轮作,不利于农业内部之间的相互配合,不利于农村劳动力的充分合理利用。

2、农业地区综合发展

指在农业地区专业化发展过程中,为了适应专业化生产部门发展的需要和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各地区内部应发展一些辅助性的、直接为地区专业化报务的生产项目。

3、农业生产(区域)布局

农业生产布局是指农业生产在地域上的分布状况和特点。其基本内容就是指农业生产地区之间的分工和地区内部的综合发展问题。因此,农业生产布局的状况和特点,也就是农业地区专业化与综合发展的状况和特点。

二、农业地区专业化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前,农业生产布局和地区专业化发展水平很低,且带有明显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特点。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农业生产布局得到了较大改善,并建立了一批初具规模的商品粮基地和其他各类农产品基地。(一村一品,一乡一特,一县一业)

三、农业地区专业化发展应注意的问题

1、不能急于求成和盲目追求地区专业化的水平。农业地区专业化的发展要与交通运输、市场需求和科学技术发展相适应

2、不能忽略地区的综合发展。在强调地区专业化的同时,合理安排好农业综合发展项目,克服农业专业化的缺陷。

3、粮食生产的布局要保持相对均衡(宏观上把握好粮食安全问题)。

第五节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一、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功能

1、农业社会化服务

农业社会化服务是指为农业生产经营各个环节提供必要和有利的种种便利条件,保证农业生产经营活动顺利进行的一种经济社会活动。它包括国有经济各部门的服务、合作经济组织的自我服务、农户之间的相互服务以及省、地、市、县、乡各级层次的系列化服务。

2、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为农业生产提供社会化服务的成套的组织机构和方法制度的总称。也可理解为农业生产诸环节提供一定劳务和技术等服务的机构组织系统。在我国,通常由县农业生产服务中心、乡农业生产服务公司、村农业生产服务站及其他群众性服务组织组成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农业生产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

3、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功能

(1)通过为农民服务,把分散的农户经营纳入社会化农业生产体系之中; (2)农业科技进步的推动者; (3)市场信息的传递者;

(4)促进农业高产、优质、高效发展;

(5)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与二、三产业交融。

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服务内容

1、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服务内容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随着农业中分工协作的发展而发展。其服务内容广泛,主要包括: ——产前服务 ——产中服务 ——产后服务 ——经营服务 ——金融服务

——农村建设和农民生活方面的服务 2、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服务方式 ——提供信息服务 ——提供商品服务

——承包农民经营中的某些环节

——分离农户经营中的某些环节,形成新型的农业产业部门 3、农业社会化服务遵循原则

——自愿原则 ——有偿原则

三、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组织

——公共服务体系(指各级政府、各有关国家事业单位旨在为农业服务的各类机构) ——合作服务体系(指农民组织起来建立的各种类型的合作经济服务组织) ——各类企业性质的农业服务体系(指在产业分工中分离出来的各种专业化企业)

四、当前强调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原因

——是解决小生产和大市场之间的矛盾的需要。 ——是减小农民承受市场风险的需要。 ——是推广科学技术的要求。

——是解决家庭小规模经营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矛盾的产物。

五、我国当前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1、集体经济组织瘫痪,不能有效地承担起服务的职能。 2、集体经济实力薄弱,无力开展必要服务。

3、部门分割使农技服务得不到有效开展。农技服务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农技部门开展技术推广缺乏必要手段。特别是农用生产资料实行农村供销社专营,使农技部门在技术推广中技物结合的能力受到极大削弱,推广工作得不到落实。

4、基层组织不健全,影响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农业技术服务部门基层单位组织不健全,编制不精干,经费严重不足,技术人员缺乏,使得先进农业实用技术不能普及到农民中间去,农业生产的科学水平得不到提高。

5、国家对各种服务组织兴办经济实体和开展相应的经营活动还缺乏必要的保障政策。在开展经营服务往往遇到资金、税收、经营权限等多种政策性障碍。

6、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现状从总体上还不能与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相适应。中国农业社会化服务经过若干年的发展,虽然已经具备了一定基础,但总的看来还处于其自身发展的初级阶段,因而带有一些较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1)服务的非商品性。(2)服务内容的单一性和服务组织的分散性。(3)农业服务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性。

六、建立和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对策思路

1、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国家技术经济部门包括农业、科技、商业、交通、加工、财政、金融等部门将始终起主导作用。目前国家技术经济部门服务的薄弱环节是产前、产后服务,特别是农产品流通服务。产中服务主要是加强乡镇基层农技服务站的建设。

2、根据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积极帮助、扶持由技术能人牵头建立农民专业技术协会、研究会,充分发挥他们在组织农民推广技术方面的灵活作用。这些专业性服务组织能打破社区、部门、所有制界限,适合中国农村商品经济运行和发展的需要,是今后农业社会

化服务组织发展的重点。

3、农村集体经济所提供的内部服务,是整个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基础。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起着外联国家经济技术部门和社会上各种服务实体,内联广大农户的纽带作用。为了推动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在村一级要建立科技服务站或组,必须配备一定数量的农民技术员,帮助农民解决其在生产中所遇到的各种技术问题,同时要建立一批科技示范户,通过示范,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水平,促进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

4、逐步实现农业服务组织的实体化和服务中的有偿服务,使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具有自我生存、自我发展的能力。

附:

贵州农村合作经济服务组织发展状况

近年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一方面农产品总量基本平衡,部分农产品供过于求,另一方面我国正式加入WTO,农业发展面临着全新的环境,为适应变化了的新形势的需要,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村经纪人队伍等在各地农村应运而生,在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1 农村专业协会发展状况

农村专业协会是生产经营方向一致的农户以学习和推广应用科学技术、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各种具体困难为目的而联合起来的群众性组织。农村专业技术协会通过与科研单位、大专院校以及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发生技术、经济联系,为会员引进技术、信息、良种等,为会员发展生产、增加收入服务。据统计,目前贵州全省共有各类专业协会2466个、会员60249人。这些专业技术协会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如开阳县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协会,鼓励和引导农民闯市场,目前全县成立了11个养殖协会、11个果树协会和7个蔬菜协会,覆盖2万多农户。在专业协会的带动下,通过“协会+基地+农户”的经营方式,把千家万户分散经营转变为管理有序、制度完善、经营有方、行为规范、运行有效的整体,大幅度提高了农户的经济收入。

为适应苗木种植面积和规模扩大、苗木数量和品种增多的需要,协调分散经营农户在苗

木种植方面的种子引进、技术指导和服务、组织市场营销等工作,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2002年初贵阳市乌当区水田镇水田村长土关村民组,在镇政府指导下成立了苗木协会,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协会成立后,通过示范与宣传,引导群众转变观念,积极推进当地产业结构调整,并为苗木种植户们统一选配调运种苗,组织科技培训,加强技术指导,协调苗木销售等,积极保护苗木种植户们的合法权益。同时,协会还出面为一些农户协调解决生产启动资金和发展资金,改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充分发挥协会的管理服务职能,提高了苗木种植的市场化、专业化水平,在各家各户小生产和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之间架起了一座对接的桥梁。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提高,增强了市场竞争能力,使农户自觉规避市场风险,获得了更大的收益。

2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状况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民自我创造和选择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农产品流通为主体、围绕某个产业或产品组织起来的经济技术组织,其核心是自愿参与、自我服务、自我保护、自我发展,在农业生产各环节开展互助合作,以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增加成员收入。其有效解决了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在研究农村组织化程度时,部分学者是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与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合并在一起展开的。事实上两者在服务内容上也存在着交叉。合作经济组织作为一种经济组织形式已有百多年的历史,具有特殊的内涵。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主要组织形式有农村社区合作经济组织、农村供销合作社、农民专业性合作组织、农村合作基金会、农村股份合作经济组织。其主要特点是劳动者之间的经济联合,遵循合作、自愿、互利和民主原则,贴近农民,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改革开放以来,贵州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合作空间越来越大,跨地区、跨所有制的专业联合大量涌现;合作的内容越来越多,服务链条进一步拉长,大多已延伸到产前、产中、产后的全过程;合作的层次越来越高,分工更加科学合理,经营手段也日趋现代化,合作的效益越来越好。随着规模的扩大,科技含量的提高,市场占有份额的增加,农民从合作中获得了较大的收益。

据省农业厅调查显示,目前全省农村有各种专业合作经济组织3554个、会员70013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对促进农业规模化生产,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增加农民收入,推动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3 农村经纪人队伍发展状况

近年来,在农产品交易市场不断发展的同时,贵州农村经纪人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已发展到5万人左右,其中500人获得了工商部门发放的农村经纪人资格证书,他们在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信息产销服务的同时,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缓解了长期以来农村中存在的劳动力就业压力,形成多赢互动的良好局面。

目前我省农村经纪人主要以松散的个体经营形式为农民提供有关信息服务和简单的产销服务等经济活动,他们利用所掌握的知识和信息,联系好市场后采取走村串寨设点等方式收购产品后予以销售,并成为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有效传播者和有效载体。也有一部分农村经纪人以松散型合作经营的形式或农村经纪人协会的形式参与农村市场中介服务。

从目前我省农村经纪人队伍发展状况来看,其规模和分布状况,一方面与各地经济发展、

产品规模有着密切的联系,如在经济相对发达的贵阳市、遵义市等地,农村经纪人队伍发展较好。另一方面与各地优势产业的发展关联度极高,如遵义的辣椒、罗甸的蔬菜、安顺的牲畜等产业规模大,其农村经纪人队伍或农村经纪人协会的发展也相对较好。目前遵义县虾子镇辣椒市场的经纪人队伍已达2000余人,他们将该县及周边地区的辣椒销往全国各地,促进了遵义县及周边地区辣椒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持续增长。罗甸县以村级协会为载体、营销协会为龙头发展产销服务组织,人员达2400多人,支撑着10万亩蔬菜基地的产销终端服务。

授课内容(教学章节或单元): 授课时数 2.0学时 第10章 农业生产关系结构 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概念、农业中的所有制的基本内涵以及我国农业中的所有制结构;把握我国农业中的基本经营制度及其多样性特点;了解农业中的分配关系及其发展趋势。 教学基本内容(重点、难点): 教学基本内容:1、农业中的生产资料所有制;2、农业中的经营制度;3、农业中的分配关系。 重点、难点:我国农业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及类型;我国农业基本经营制度的内涵;确理解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发展原则。 教学方法:□讲授法 □讨论法 □自学指导法 □参与式教学法 □其他 教学手段:□多媒体 □实物 □模型 □挂图 □音像 □其他 板书设计: 讨论、思考题、作业: 1、生产关系所有制的概念及内涵; 2、我国农业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及类型; 3、经营制度的概念以及其与所有制的区别与联系; 4、我国农业基本经营制度的内涵; 5、我国农业中的分配方式的内涵; 6、正确理解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发展原则。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目、文献等): 1、程漱兰.中国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雷海章.现代农业经济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3、罗伟雄.中国农业经济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4、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5、林毅夫.再论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6、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主办:《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农村观察》 7、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经所主办:《农业经济问题》 说明:1、本表原则上以每章为单位填写。2、此表后面为本次安排的授课内容的教案正文。 第十章 农业生产关系结构

第一节 农业中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一、生产资料所有制是农业生产关系的基础

1、生产资料所有制

生产资料所有制简称所有制,它是社会上的生产资料或企业的资产归谁所有、由谁支配、由谁受益并承担经济责任等基本生产关系或基本经济制度的概括。所有制包括生产资料的所有、占有、支配和使用诸方面的经济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决定社会制度的社会属性。

所有制取决于生产力的状况和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但一定的所有制一经形成,又反过来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强大的反作用。当所有制适合生产的状况和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时,生产力就能得到推动并加快其发展。当所有制不适合生产力的状况及其发展要求时,生产力的发展就必然会受到阻碍,甚至遭受破坏。

2、农业中的所有制

农业中的所有制是指农业中的生产资料归谁所有、由谁支配、由谁受益并承担经济责任等基本生产关系或基本经济制度的概括。

农业生产资料所有制是农业中全部生产关系的基础,对诸生产关系具有决定性作用。正确处理好农业中的所有制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所要解决的重要经济问题。

二、正确处理农业中所有制的原则

(1)处理农业中所有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使农业中的所有制与农业中的生产力状况及其发展的要求相适应。

(2)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农业的所有制是否符合生产力性质,突出地表现在这种所有制能否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举例:改革开放前“农村人民公社化”,改革后的“家庭承包经营”。)

(3)生产力发展状况差异性的客观存在,决定了建立以某种所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客观必然性。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

三、我国农业中的所有制结构

(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农业中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

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我国现阶段农业的基本经营制度: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这里的多种所有制,包括公有制、非公有制和混合所有制三大类别。

(2)公有制农业。坚持以公有制为主,是持续发展农业生产力和农民走向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农业中的公有制主要是劳动群众集体所有。

土地改革废除了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现了农民土地所有制。通过互助组、合作社,在农业中确立了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制,并长期实行以集体统一经营、集体劳动为主的经营制度。农村人民公社制度,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大幅度提高,但束缚了农民的积极性,妨碍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后,废除农村人民公社,确立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制度。在这种体制下,土地等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是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一个经营层次,是双层经营体制的基础。

我国农业中公有制的另一重要形式是全民所有制,但其所占比重不大。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制是农业所有制的主体。

(3)非公有制农业。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在农业中非公有制经济主要有:

个体所有制经济——指生产资料归劳动者个人所有,并由劳动者个人及其家庭成员直接支配和使用的一种经济形式。如个体商贩、个体农业劳动者、个体运输等

私营企业经济——指企业资产属于私人所有、存在雇佣劳动关系的私有制经济。如私人农场、私营乡镇企业、农业公司等。

个体所有制经济和私营企业经济通常合称为民营经济。民营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扩大社会生产、搞活市场经济、扩大就业、增加财政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外资经济——指由外商投资经营的企业或公司。包括外商独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股权式合营企业)、中外合作企业(契约式合营企业),统称为“三资企业”。后两种属混合所有制。

(4)混合所有制农业。指在农业企业或经济组织中,同时存在多种所有制的一种经济形式。在混合所有制农业中,既包含了公有制经济成份,又有非公有制经济成份。混合所有制经济是由公有制采取多种实现形式以及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所决定的。

第二节 农业中的经营制度

一、经营制度的含义与重要性

1、经营制度的含义

(1)生产资料所有制不能简单地归结为生产资料归谁所有的所有权问题,生产资料所

有制的完整含义还包括生产资料的占有、支配和使用问题,即经营制度问题或所有制实现问题。

(2)经营制度。亦称经营形式,是指一定所有制中经营单位的具体组织形式和经营管理制度。如工厂制、公司制、合作制、股份制等组织形式及其经营管理制度。

2、经营制度与所有制的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

(1)广义的所有制包含经营制度,但通常情况下,所有制主要是指生产资料归谁所有,而经营制度是指在一定所有制下,生产资料的占有、支配和使用问题。

(2)所有制反映社会属性的生产关系问题,而经营制度既是生产关系问题,又包含生产力问题,它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结合点。即经营制度既涉及生产关系,又影响着生产要素的合理组合与运行。

(3)所有制一经形成就是比较稳定的,而经营制度相对而言是可变的,即在所有制不变的情况下,经营制度可能发生变化。

(4)一种所有制可以有多种经营制度,不同的所有制也可以有相同的经营制度,但同一经营制度中的不同所有制决定了它们的不同社会属性。

二、我国农业中基本经营制度

1、农业中的基本经营制度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长期实行以集体统一经营、集体劳动为主的经营制度。在传统的集体经济制度下,农村集体财产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是统一在一起的,农民既丧失了私人财产权,也丧失了独立经营权,束缚了生产的发展和农民积极性的发挥。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确立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制度。这种双层经营的新型集体经济组织,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2、新型集体经济组织的基本特点

(1)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集体经济组织坚持了农业中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土地的公有制,从根本上保证了土地的合理利用和防止土地私有制下农民的两极分化。同时,通过家庭承包经营这一形式,把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使农户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相对独立的经营者。

(2)集体经济的统一经营。统一经营是指由集体经济组织对集体资产的自主经营,由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管理,拥有收益分配权利的经营形式。集体经济的统一经营层次,负责管理集体资产,经营不便于一家一户经营的经营项目,为承包户服务,并协调承包户之间的利益关系,还包括组织对集体资源的开发、兴办企业等。

3、新型集体经济组织面临的问题

在传统的集体经济制度下,农村集体财产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是统一在一起的,农民既丧失了私人财产权,也丧失了独立经营权。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农村改革,就其内容来讲,主要是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由原来高度集中的统一经营方式,逐步改革为以农户

家庭分散经营为主的经营方式。“土地集体所有,农户承包经营”是传统集体经济体制在农村改革后一种新的实现形式。

从现实情况看,由于农户具有了积累的功能,虽然集体土地所有的产权制度没有发生变化,但农民逐渐在集体的公地上不断地积累起私有的财产,集体经济组织在现实中已经成为一个模糊不清、难以界定的东西。相当一部分集体经济组织已逐步退化为主要承担政府下达的各项任务的组织,带有比较浓厚的行政色彩,往往只具备对社区内部事务进行管理的职能,而明显缺乏对农户提供服务的功能。一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逐步改造为企业化的组织。集体经济组织总体上存在着服务功能不强、积累功能弱化、封闭性强、合作属性较弱以及很难以独立市场主体的身份参与经济活动等一系列问题。

三、我国农业中经营制度的多样性

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国农业的基本经营制度。但实践中还存在其他多种经营形式,如集体统一经营形式、个体经营、私营农业、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

多种经济成份和多种经营形式并存,反映了我国农业中生产关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并成为推动农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

第三节 农业中的分配关系

一、正确处理分配关系的重要性与原则

1、正确处理分配关系的重要性

分配关系是生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分配关系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生产资料所有制和经营形式的实现,关系着处在生产关系中各个方面成员的切身利益从而直接影响着劳动者、经营者、所有者、管理者的积极性,成为影响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因素。

2、分配的实质

分配是指社会总产品的分配。社会总产品的价值由过程中已消耗掉并转移到产品中去的生产资料价值C、劳动者创造的为自己的产品价值V和劳动者创造的为社会的产品价值M。分配的实质是分配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新创造的价值C+M,即国民收入分配。国民收入分配的核心是正确处理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及其在各成员间的分配。

国民收入如何分配,取决于生产资料所有制以及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即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和有多少产品可供分配。

3、社会主义分配的基本原则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收入分配的基本原则。即社会总产品在扣除生产中已消耗或转移掉的价值C、提取积累和提取公共消费基金后,剩余部分形成个人消费基金,根据按劳分配原则在劳动者之间进行分配。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因而在分配方式上,形成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结构,即允许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体现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在这种分配制度下,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并逐步走向共同富裕。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农业分配制度

实行以劳动所得为主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

二、我国公有制农业中的分配制度

1、改革开放前

在高级社与农村干部人民公社化时期,除少量自留地与家庭副业生产与收入归农民自己以外,均由集体统一经营和统一分配。其分配顺序为:集体统一向国家缴纳税收(包括完成征购任务)——集体扣除生产费以补偿生产中的消耗——集体提留公积金(用于扩大再生产)、公益金(用于集体福利)——剩余部分按工分(劳动日)在劳动者之间进行分配。

这种分配制度在形式上符合按劳分配原则,实际上形成了吃大锅饭的平均主义,一方面不能正确反映劳动者实际付出的劳动量(出工不出力)特别是劳动质量,另一方面农民从集体经济中分配所得较少,不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2、改革开放后

包产到户——集体经济内部的一种生产责任制

包干到户——赋予承包农户拥有独立自主的经营权,形成双层经营体制,承包户成为集体经济的一个经营层次。其分配原则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余下全是自己的。

(1)交够国家的:指农户应依法向国家上交农业税和有关税收等。这是农民对国家应尽的义务。近年来的税费改革,使农民承担的农业税正逐步被免除。

(2)留足集体的:指农户应向集体经济提留公积金、公益金、管理费和向乡、村缴纳民办公助事业的统筹经费。这是农户对集体应尽的义务。

(3)余下的全是自己的:指在社会必要扣除后,剩余部分全部为农民个人的收入。其直接取决于农民的经营成果,基本体现了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的原则。

在集体经济中的统一经营层次,其收入分配仍需在扣除生产费、交纳国家税收、提留公积金和公益金之后,形成个人消费基金,在劳动者之间进行按劳动分配。目前这一部分收入已日益成为农户纯收入重要组成部分。

三、我国非公有制农业和混合所有制农业中的分配关系

1、个体农业

在缴纳国家税收和社区统筹后,收入归个体所有者所有。其中扣除补偿生产消耗后的余额为劳动者劳动所得。

2、私营经济农业

实行按生产要素进行分配的原则。(在马克思经典理论中,只有劳动才创造价值,而资本和土地并不创造价值)

3、混合所有制农业

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四、鼓励一部分先富起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1、现阶段出现农民收入差别的必然性

实行劳动所得为主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制度农民个人收入必然出现差别。一方面,农民的劳动能力、劳动条件、经营能力、市场机遇等必然存在一定差异;另一方面,农民所掌握的生产要素必然存在一定差异。这两方面的差异必然导致一部分农民、一部分经营单位、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

2、鼓励一部分先富起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1)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但共同富裕不等于同步富裕,否则会导致平均主义和共同贫困。要鼓励一部分农民、一部分地区依靠诚实劳动、合法经营,率先实现富裕目标,从而带动落后地区的发展。

(2)效率优先,但要兼顾公平。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所决定的。在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同时,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消除两极分化,保证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3、抑制收入差距扩大,保证共同富裕目标逐步实现的对策措施

(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农村基本经济制度、基本经营制度和分配制度,保证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加速社会生产力发展;

(2)帮助农民提高文化技术水平,改善物质技术条件,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3)重点支持条件差的地区改善自然条件、生态条件、经济条件和社会条件,千方百计扶持尚未解决温饱的贫困地区和农民,尽快脱贫致富;

(4)加强宏观调控,进一步完善国民收入分配制度,调节生产与收入; (5)既保护合法收入,又预防和打击各种非法经营,取缔非法收入。

授课内容(教学章节或单元): 授课时数 5.0学时 第11章 农业经济的微观组织 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农业企业制度、产权制度的内涵与特点,熟悉农业家庭经营、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以及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概念、类型、特征,了解进一步完善农业家庭经营制度、推动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措施。 教学基本内容(重点、难点): 教学基本内容:1、农业企业制度与产权制度;2、农业的家庭经营;3、农业合作经济组织;4、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 重点、难点:我国农业家庭经营的主要特点;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产生的原因;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作用及推进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要措施。 教学方法:□讲授法 □讨论法 □自学指导法 □参与式教学法 □其他 教学手段:□多媒体 □实物 □模型 □挂图 □音像 □其他 板书设计: 讨论、思考题、作业: 1、简述农业家庭经营广泛存在的原因 2、我国农业家庭经营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3、简述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产生的原因 4、简述农业合作经济组织遵从的基本原则 5、简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作用 6、试述推进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要措施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目、文献等): 1、程漱兰.中国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雷海章.现代农业经济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3、罗伟雄.中国农业经济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4、王征兵:中国农业经营方式研究 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2002 5、赵凯.中国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6、郑风田:制度变迁与中国农民经济行为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0 7、史清华:农户经济活动及行为研究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8、罗必良.经济组织的制度逻辑——一个理论框架及其对中国农民经济组织的应用研究.北京:经济出版社,2000 9、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主办:《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农村观察》 10、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经所主办:《农业经济问题》 说明:1、本表原则上以每章为单位填写。2、此表后面为本次安排的授课内容的教案正文。 第十一章 农业经济的微观组织

第一节 农业企业制度与产权制度

一、农业企业制度的形成与特点

1、农业经济的微观组织

指构成一个社会农业经济的基础经济组织。农业基层经济组织状况是一个社会农业经济状况的基础。在各个发展阶段,农业经济的微观组织表现形式是不一样的,其受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制约,并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演变。

2、企业

企业是在市场经济中从事生产和流通活动的基本经济单位,它的本质特征是以赢利为目的组织起来的、从事商品生产和交换的经济组织。

企业具有以下特征:(1)专门从事商品生产和交换的经济组织;(2)以经营利润为目的的经济组织;(3)实行分工协作和科学管理以实现最大利润的经济组织;(4)拥有一定的资产,独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能够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的经济实体。

3、农业中企业组织的特点

(1)农业中企业组织的主要表现形式为家庭农场。其具有企业的基本特征:以家庭为单位,以赢利为目的,从事农业生产和交换。家庭农场是一种适合于农业特点的特殊农业企业。

(2)农业中企业组织普遍存在着合作制经济组织等多种企业形式。

二、农业产权制度

1、产权的概念及其内涵

(1)产权是财产权利的简称,是指在所有权实现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财产权利的总和,是所有权派生的或实现的形式。

(2)产权的内涵主要从三个方面来把握:①产权是一组权利或权利体系。包括决定财产归属的权利(即出资者所有权)、现代企业制度中与出资者所有权并立的法人财产权、财产使用权、财产收益权和财产处置权;②产权是一种价值形态的财产收益,可以泛指人们排他性地拥有的一切使自己或他人受到损益的权利;③产权是可分的。

由此可见,所有权是产权的核心和基础,但不是产权的全部。 2、产权制度

产权制度是关于产权界定、运营、保护等的体制安排和法律规定的总称。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

现代产权制度则是与社会化大生产和现代市场经济(股份制经济出现是主要标志)相适应的产权制度。其主要特征是:(1)归属清晰,即各类财产权的具体所有者明确并为相关法律法规所认定;(2)权责明确,即产权具体实现过程中各相关主体权利到位、责任落实;(3)保护严格,即保护产权的法律制度系统、完备,各种形式的产权一律受到法律的严格保护;(4)流转顺扬,即各类产权以谋求利益最大化为目的,依法在市场上自由流动、有效运营。

3、农业产权制度

在农业中,产权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农业产权实际上主要是围绕着土地所发生的权利体

系,这是由于土地是农业生产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决定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的产权分化为:(1)土地所有权(土地归谁所有);(2)土地占有权(随着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而从所有权分离出来的、对土地实际使用的土地占有权);(3)土地使用权(取得土地占有权者对占有土地的使用和经营的权利);(4)土地收益权(所有者转让土地使用权获得一定地租,土地使用者通过自己的经营活动获得相应利益);(5)土地处置权(土地所有者对土地的处置权,土地使用者对土地使用权的再转让等)。

第二节 农业的家庭经营

一、农业家庭经营的涵义及演变

1、农业家庭经营的含义

农业家庭经营是指以农民家庭独立或相对独立地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

农业家庭经营的特点:是一种弹性很大的经营方式,可以与不同的所有制、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物质技术条件、不同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农业家庭经营在很长的历史阶段中占据主要地位是农业中微观组织的最重要特点。 2、农业家庭经营的演变

农业家庭经营由来已久,从原始社会末期即出现了农业家庭经营的形式,并随着生产的力的发展不断改变其发展条件和经营内容。(参见P202-203)

原始社会末期:夫妻制小家庭经营

奴隶社会:起初是家长奴隶制,随后是社会范围内的奴隶制,但家庭经营普遍存在 封建社会:个体家庭经营成为普遍形式 资本主义社会:家庭农场

社会主义社会:集体农庄--家庭承包制

近代以来,农业家庭经营是农业发展成功国家的共同特征,显示出家庭经营取向。农业家庭经营的最高形式是家庭农场,最早兴起于欧美国家。其是指以家庭为经营单位,农民拥有生产资料所有权或使用权,能自主决策、人身上不依附于地主的独立经营农场的经济组织。农场主既是所有者、经营者,又是劳动者,主要依靠家庭劳动力。随着家庭农场分化,以雇工为主的家庭农场发展起来,并逐渐在农业生产中占据主要份额。目前家庭农场仍是西方发达国家农场的主要形式。

3、现阶段农业家庭经营的形式

农业家庭经营在现阶段包括发达国家的家庭农场、东南亚国家的个体户和我国的家庭承包经营等类型。

我国的农户家庭承包经营体制是由人民公社时期“大锅饭”的集体统一经营体制改革而来的,是农村改革的成功之举。它有效解决了农民在生产过程中的积极性问题,促进了农业

增产。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农业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我国农户家庭经营规模小等弊端逐步显露出来,未能解决农业持续增收的问题。

4、我国的农户家庭承包经营

在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推行。是指在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通过赋予农民土地使用权,促进土地使用权与所有权分离,采用集体统一经营与农民家庭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农户家庭承包经营,确立了农户自主经营的市场主体地位,鼓励农民面向市场发展商品生产,进入流通领域,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家庭经营在农业中具有巨大的潜力、广泛的适应性和旺盛的生命力。

二、农业家庭经营广泛存在的原因

主要参看P203-205。

1、农业生产的特殊性,决定了农业生产与家庭经营结合的必然性。

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相交织。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周期性、有序性决定了农业生产只能按受季节约束的生长过程依次进行各种作业。

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协作大多是简单协作,独立劳动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2、农业自然环境的复杂多变性和不可控制性,以及劳动成果的最后决定性,决定了家庭经营是农业生产中更为合适的组织形式

农业自然环境的复杂多变性和不可控制性,要求农业的经营管理要具有灵活性、及时性和具体性。

农业劳动成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个农民对生产的合理安排、作业和管理。 3、家庭成员具有利益目标的认同感,使得农业家庭经营的管理成本最小,劳动激励多样

4、家庭成员在性别、年龄、体质、技能上的差别,有利于实行分工,实现劳动力的充分利用

三、现代农业家庭经营的特征

1、农业家庭经营的商品化

农业家庭经营的商品化是指农户的经济活动由自给自足向商品经济转化的过程。 农业家庭经营起始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而逐步走向商品化。

农业生产商品化的意义:P205 2、农业家庭经营的企业化

农业家庭经营的企业化是指农户从自给自足、不进行经济核算的单位向提供商品农产品、追求利润最大化、实行自主经营和独立核算、具有法人资格的基本经济单位转变的过程。

3、农业家庭经营的专业化

农业家庭经营的专业化是指农户之间实行明显的社会分工,各农户逐步摆脱小而全的生产结构,生产项目由多到少,由分散到集中,由自给自足转变为专门为市场生产某种(类)农产品的过程。

好处:有利于发挥资源优势,提高盈利水平;有利于提高劳动熟练程度和技术水平;有利于农业机械与农业技术运用;有利农产品贮藏、加工、包装和销售;有利于整个社会农产品供给数量的增加、品种的增多和质量的改善。

缺点:加剧农业生产所具有的季节性矛盾,不利生产力要素在全年的均衡利用;引起地力衰退和病虫害频繁发生;加大农户经营风险(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

4、农业家庭经营的规模化 5、农业家庭经营的社会化

农业家庭经营的社会化是指农户由孤立的、封闭的自给性生产,转变为分工细密、协作广泛、开放性的社会化生产的过程。这一过程是通过农业企业专业化、农业作业过程专业化、农业区域化、农业商品化以及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发展与完善来实现的。

主要特点:各个农户都建立在社会分工和商品交换的基础之上,其再生产过程只有依靠在市场上的商品交换和与其他企业之间的密切协作才能完成。

有利于发挥优势,打破限制,物质能量交换等。

四、我国农业中的家庭经营

我国农业家庭经营具有以往一切家庭经营的共性特征,保持了家庭经营所具有的好处,但又是一种特殊的家庭经营形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家庭经营,即既保留了家庭经营,又坚持了集体经济方向。

1、我国农业家庭经营的主要特点

家庭经营是集体经济内部的承包经营,因而不同于合作化前的农户个体经营; 家庭经营是集体经济内部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经营单位,直接构成市场的经营主体; 农户享有家庭经营的收益分配权,所得采取了“交够国家,留足集体,剩余归已”的分配方式;

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

家庭经营是集体经济的一个经营层次,集体经济还有统一经营的层次 2、我国农业家庭经营存在的问题 经营规模小;

农民组织化程度低,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 农户的文化、科技水平不高; 商品化、社会化程度低; 大多缺乏现代技术装备。

但这些不是农业家庭经营制度的必然产物,只是由于我国农户家庭经营还处在与传统农

业相结合的阶段。

3、进一步完善我国农户家庭经营制度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关键是稳定完善土地承包关系,核心是土地承包期限问题 加强集体经济统一经营的层次 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提高农民的素质

第三节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

一、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含义

1、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含义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也称农业合作制,是指农民特别是以家庭经营为主的农业小生产者,为了维护和改善各自的生产以至生活条件,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组织起来的,实行自主经营、民主管理、共负盈亏农业经济组织形式。其本质特征是劳动者在经济上的联合。

2、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功能 发挥协作优势 优化要素组合 提高竞争能力 减轻自然风险 提高管理水平

3、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规定性

成员是具有独立财产所有权的劳动者,自愿组成,负无限或有限责任;成员之间是平等互利的关系;是独立财产的经济实体,并实行合作占有;实行合作积累制;盈利分配以成员与合作经济组织的交易额为主。

二、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产生的原因

社会分工与农业生产专业化的需要; 抗御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的需要;

小规模经营农户应对激烈市场竞争的需要(节约交易成本); 农业合作制与市场经济相伴而生; 农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三、农业合作经济组织运行的基本原则

1、罗奇代尔公平先锋社的“行为规则与组织要点”

合作制的发展在世界上已有近150年的历史。其最典型的案例是产生于英国资本主义初期的圈地运动(欧洲的佛兰得尔地区纺织业的兴起——对养羊业的需求大量增加而引起的),合作经济作为小生产者的一种经济自卫互利手段而产生。其最主要的有:农业流通领域中的

供销合作社、农业金融领域中的信用合作社、农业生产领域中的农业生产合作社。

英国的罗奇代尔公平先锋社,在1860年就提出了合作社会的行为准则和组织要点,主要内容是:社员不论投入多少股份,每人仅有一票投票权;股金不参与分红只得利息,其利率不得超过市场上的通行利率;营业盈余按照社员每年与合作社的交易额分配。

2、国际合作社联盟提出的合作社原则

在罗奇代尔公平先锋社提出的“行为规则与组织要点”的基础上,1966年国际合作社联盟提出了为大多数人所认同的合作社六项原则:入社自愿、退社自由;民主管理、一个一票;限制股息;盈余按惠顾者返还;重视教育;加强社间合作。1986年国际合作社联盟第28届大会再次确认此6条原则。

1995年第31届国际合作社联盟代表大会确定的合作原则:自愿和开放的社员原则; 社员民主管理原则; 社员经济参与原则; 自主和自立的原则; 教育、培训和信息原则; 合作社间的合作原则; 关心社区的原则。 核心:自愿、民主、互利

四、农业合作经济组织运行的特征

合作目标的双重性:服务性和盈利性

合作经营经营结构的双层次性:约定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 合作经济组织的民主性:自愿基础上的有效组合

五、我国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基本类型

1、按合作的领域分 生产合作 流通合作 信用合作

2、按合作的组织形式分 社区性合作(区域性合作) 专业性合作

股份合作(包括供销合作、农村信用合作)

六、我国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的发展

1、优化外部环境分 优化法律环境 优化政策环境

2、完善内部机制 完善利益分配机制 完善民主管理机制

第四节 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

一、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形成

1、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含义

农业与其相关产业(包括农业的前部门和后部门)在专业化生产的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利益为纽带,以农户为基础,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实行种养加、供产销、农工商一体化运行的经营方式。

2、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形成

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产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所发生的诱致性制度变迁。这种制度创新具有消除农业企业进入市场的体制障碍、形成规模优势、生长新的发展机制、降低交易成本等项功能,是经济利益驱动的产物。

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特征和作用

1、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特征 生产专业化 布局区域化 经营一体化 服务社会化 管理企业化

2、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作用

有利于解决农户小规模经营与大市场的矛盾 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 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有利于推进农业现代化

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三、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形式

1、国外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

在国外,农业产业化称为农业一体化(Agricultural Integration),分纵向一体化和横向一体化:

纵向一体化:指农业同其前部门和后部门的联合。联合方式:合同制,股份制,公司制 横向一体化:指专业方向相同的农业企业合作兴办农产品加工、储运、销售和其他服务业而进行的经济联合

2、国内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

在我国,按照联合所依托的龙头企业,主要有农产品加工企业带动型、农产品购销企业带动型、合作组织带动型、服务组织带动型等。

我国的农业产业化经营通常实行“龙头+基地+农户”的组织模式 按龙头企业与农民联合的紧密程度,可分为:

紧密型:龙头企业与农户以产权为纽带建立的经济联合制。各方形成一个经济利益共同体,利益均沾、风险共担。如供产销一体化、农工商一体化等,由龙头企业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

半紧密型:龙头企业与农户以经济合同为纽带建立的相对稳定的协作关系

松散型——基本类型:龙头企业与农户以市场为纽带建立的相互协作关系。常见的是合同农业或订单农业

四、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实施

1、选好主导产业 2、培育龙头企业 3、加强基地建设 4、完善运行机制

(1)将竞争机制引入产业链的构建过程 (2)构建和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管理机制 (3)构建和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利益机制 (4)强化政府推动

授课内容(教学章节或单元): 授课时数 3.0学时 第12章 农业的宏观调控 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正确理解农业宏观调控的必然性以及农业宏观调控的目标、基本内容、实现形式,了解政府实施农业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 教学基本内容(重点、难点): 教学基本内容:1、农业宏观调控的必然性;2、农业宏观调控目标;3、农业宏观调控手段。 重点、难点:农业宏观调控的客观必然性;农业宏观调控中政府失灵的主要原因。 教学方法:□讲授法 □讨论法 □自学指导法 □参与式教学法 □其他 教学手段:□多媒体 □实物 □模型 □挂图 □音像 □其他 板书设计: 讨论、思考题、作业: 1、简述政府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职能; 2、论述农业宏观调控的客观必然性; 3、简述农业宏观调控中政府失灵的主要原因; 4、简述农业宏观调控的目标; 5、论述农业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及其运用。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目、文献等): 1、程漱兰.中国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雷海章.现代农业经济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3、罗伟雄.中国农业经济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4、孔祥智:中国农家经济审视——地区差异、政府行为与农户行为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9 5、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主办:《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农村观察》 6、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经所主办:《农业经济问题》 7、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农业经济导刊》 说明:1、本表原则上以每章为单位填写。2、此表后面为本次安排的授课内容的教案正文。 第十二章 农业的宏观调控

第一节 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宏观调控的必然性

一、宏观调控的概念及目标

1、宏观调控的概念

(1)宏观调控是指国家运用各种手段对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进行的调节和控制,以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包括行政手段(如工商管理),法律手段(如制定经济法规 )和经济手段(如调节利率)。其中以法律和经济手段为主。

或:宏观调控是指保持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引导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经济措施。

(2)在经济学中,“宏观调控”几乎可与“国家干预”、“政府调节”等通用。政府为弥补市场缺陷对国民经济进行“调节”(Adjustment)和“控制”(Control)的各种措施都可归纳为“宏观调控”,其中包括经济法学中所称的“市场规制”。

2、宏观调控的目标

促进经济增长——保持合理的经济增长,要避免大起大落;

增加就业——依靠市场机制基础上的宏观调控来做到尽可能使更多的劳动力要素得到充分利用。

稳定物价——合理控制物价,防止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在国际经济交往中收入和支出的平衡,从而有利于经济的稳定。 3、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1)弥补市场经济的缺陷所导致的市场失灵和市场不经济,如公共物品(环境保护等)的生产、收入分配的公平程度等。

市场调节是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市场要素的相互作用来调节经济活动的。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事后性、微观性等特点。

(2)宏观调控也是政府管理职能的具体体现。

二、政府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职能

1、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的职能 统筹城乡发展,协调城乡关系

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农业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农业生产力,推动农业现代化 确立农业经济活动的原则,维护农业经济活动的秩序 保护农业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

管理和协调农业各产业、各地区和各类农业微观经济组织之间的关系 调节农民收入分配、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剂 控制农村人口

制定和执行与农业有关的法律、法规、计划、统计、信息、监督等 2、政府作为资产所有者所具有的职能 管理和监督农业中的国有资产经营 管理国有事业单位

管理国有的土地等各种自然资源——土地、河流、水源、自然保护区等 3、政府作为宏观经济调控者所具有的职能

农业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通过宏观调克服市场经济自发调节的缺陷或局限性。同时,农业的特殊性,使农业经济的宏观调控更为必要。

三、农业宏观调控的客观必然性

1、农业宏观调控的内涵

农业宏观调控是指政府通过建立健全一整套调控措施和干预手段,以实现农产品总量供求平衡、农民收入增加、农业持续发展的宏观目标。

2、农业宏观调控的必然性 (1)农业的产业特性——弱质产业 ——强烈依赖自然条件和生态因素,波动大 ——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相交织

——农业比较利益低(竞争、科技成果转化) ——具有强烈的外部性

——农业生产的分散性

(2)农产品特性——生活必需品和必要的工业原料 (3)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4)市场机制的局限性 ——市场的不完全性

——经济活动的“外部性”(指经济活动能使他人得到附带的利益或受到损害,而受益者无需支付相应的成本或受害者无法得到补偿的现象)——生态环境、农产品供给对社会稳定

的影响等、土地资源控制、过垦过牧等

——公共物品的存在(公共物品是指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产品。非排他性是指即使某一经济主体没有支付相应的费用,也无法将他排除在对这一产品的消费之外。非竞争性是指它所具有的不会因为某一主体的消费而减少其他主体对这一产品的消费量):不能通过市场来供给。农业教育、农业科研、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等

——市场机制具有造成某些不良社会后果的可能性:如追求效率而带来的收入分配不公。农业生产效率一般低于其他部门,导致农民收入水平低于非农部门——两者合理的收入差距,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劳动力转移——只要收入差距超过30%,就会诱发劳动力的转移。恩格尔定律、农业劳动力转移速度等。

——市场机制调节的事后性等

四、农业宏观调控的合理性

政府对农业进行宏观调控,目的是弥补市场缺陷。如果政府行为不合理,必然导致企业和个人行为的不合理,这就提出了政府对农业经济宏观调控的合理性问题。现实生活中,往往存在政府失灵的状况,从而导致政府的宏观调控不能实现本来目的,反而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导致不良后果。农业宏观调控中政府失灵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具方面:

1、主观与客观的不一致

农业经济活动的复杂性(经常处于变动之中)、对农业市场经济运动规律认识不清楚、政府决策机制等——导致主观愿望与客观效果不一。

2、政府机构具有垄断性,缺乏竞争性

往往导致宏观调决策与执行的低效率,且一旦出现问题,不易发现和纠正。农民分散。 3、宏观调控带来的利益矛盾

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的矛盾——影响政府决策与调控(话语权)——判断失误甚至腐败,扭曲农业资源配置。

4、宏观调控决策的滞后性

发现问题(本身也会滞后)——分析问题——作出决策——付诸实施——调控效果弱化 基于此,政府对农业的宏观调控必须以遵循客观经济规律为前提,必须建立在市场机制

充分有效运转的基础上,必须依靠政府工作不断改进,才能避免失灵而取得预期效果。

第二节 农业宏观调控的目标与内容

一、农业宏观调控目标

1、确定农业宏观调控目标的作用

为政府的宏观调控行为设定一个基本方向,为政府选择和配置调控手段、制定和实施调控政策、认定和评价调控效果、调整和优化调控过程以及检验和提高调控质量提供依据。

2、确定和调整农业宏观调控目标的基本原则

反映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自身规律,体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及其对农业所提出的基本要求。

3、农业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或总目标)

保持农业内部以及农业和国民经济总体之间的协调和平衡,促进农业经济结构的优化,引导农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推动农业和农村的全面进步。

4、农业宏观调控目标

(1)培育农业的市场机制,引导农民步入市场经济。(确立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完善市场体系,培育农产品市场和农业要素市场;制定完善农业市场规则,维护市场秩序)

(2)支持农业生产发展,保证主要农产品供求的基本平衡。(市场机制的局限,不能保证农产品的供求平衡——总量平衡与结构平衡。总量平衡——一定时期供给总量与需求总量平衡。结构平衡——品种、质量、地区等的平衡。)

(3)提供农业所需的公共物品。(为农业服务的大中型水库、大型排灌水渠、道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农业科学研究与推广、咨询服务;农业基础教育与农业职业教育等)

(4)保护农业资源,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农业是与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关系最为密切的产业。良好的环境是一种稀缺资源,具有巨大的正的外部性。

(5)保护农业,增加农民收入。(这是农业宏观调控的根本目的。弱质产业(需求弹性小、贸易条件不利、比较利益低,需要保护。收入差距过大。农民收入水平低的影响——影响投入及产品贡献能力、影响工业品购买力、差距扩大引起不稳定因素增加)

二、农业宏观调控的内容

——制定农业发展的目标和规划 ——为农业生产提供公共物品 ——维护农业发展中的市场秩序

——实施农民的市场风险保障和国家食物安全保障 ——调节农业发展过程中的收入分配 ——保护生态环境 ——保护农业发展中的产权

——管理农业发展中的宏观经济。

三、农业宏观调控目标的实现行式

农业宏观调控目标是通过采取一定的调控方式和一系列调控手段来实现的。 宏观调控方式基本上有两种类型:

(1)计划经济体制下所采取的直接调控方式。指令性计划层层下达,行政方式管理经济活动。排斥市场,缺乏活力

(2)市场经济体制下所采取的间接调控方式。即通过市场调节,将微观农业经济活动纳入宏观经济发展目标,使农业经济活动纳入预期状态的调控方式

第三节 农业宏观调控的手段及其运用

一、农业宏观调的手段

经济政策:党和政府制定的,用经济办法来规范、引导、激励、约束某项经济行为的原则性规定。宏观调控的政策手段是经济政策体系中具体的、有操作意义的各种政策工具。政府对农业实行宏观调控的手段主要包括:

1、计划手段

计划手段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是宏观调控的最重要手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计划仍是宏观管理、调控的手段之一,但其功能发生了变化(指导性的,如“十一五”规划而不叫计划)。

农业计划手段包括:制定和颁布农业发展战略、农业发展计划和农业发展规划。 农业发展战略:是指某一经济主体在某一时期对农业发展所作的带有全局性、长远性、关键性的宏观决策,通常包括确定战略目标和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

农业发展计划:党和政府制定的农业年度发展计划、中期发展计划以及长期发展计划。目前,一般都以规划的形式出现。

2、经济手段

经济手段是指依据价值规律的要求,通过与价值形式相关的各种经济杠杆,调节经济主体的经济利益,以引导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达到宏观经济调控目的的调节手段。在市场经济下,经济手段是宏观调控的最重要手段,这对于经营分散的农业,更为重要。

(1)价格手段

——稳定农产品价格政策 ——支持价格政策 ——限价政策 ——限量政策 ——补贴政策

——缩小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和比价政策 (2)财政手段

——财政收入手段。农业税收(农业税、牧业税、农林特产税、耕地占用税) ——财政支出手段。农业基本建设、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事业费、支援农业生产、科技三项费、农村救剂。

(3)信贷手段

——吸收农民储蓄,发放农业贷款,调剂农业资金余缺。

——制定信贷政策,加强信贷资金管理,充分发挥农业信贷资金的作用。 (4)保险手段

3、法律手段

市场经济是一种分权决策经济,众多的市场主体通过市场交换实现各自不同的目标,这就必然要求各市场主体遵守共同的市场规则,实现平等竞争。而法律所具有的规范性、统一性、强制性,正是实现这种要求的有力手段。

4、行政手段

行政手段是政府凭借政权力量对经济活动的一种干预。主要表现为:政府直接规定农产品的播种面积、安排生产种植结构、确定农产品收购价格和数量。必须指出的是,允许农业宏观调控中必要的行政干预存在,并不意味着传统体制的复归,更不能借口实施旧的管理办法。并且要随着条件成熟程度的提高而逐步减少行政干预。

二、政府对农业宏观调控的领域

1、农业质量标准和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体系建设领域 2、农业信息体系建设与服务领域 3、农业科研、教育和技术推广领域 4、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 5、粮食专项储备领域 6、区域性贫困与扶贫开发领域

7、农业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领域 8、农业政策法制化与法律化领域 授课内容(教学章节或单元): 授课时数 2.5学时 第13章 农业与国民经济 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从宏观上把握农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如产品贡献、要素贡献、市场贡献和外汇贡献等,正确理解农业与二、三产业的相互关系,进一步深化对农业基础地位的认识,进而深刻领会现阶段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政策含义。 教学基本内容(重点、难点): 教学基本内容:1、农业是国民经济首要的基础产业;2、农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3、农业与二、三产业的相互关系;4、城乡一体化。 重点、难点:农业是国民经济首要的基础产业;农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及其与二、三产业的相互依存关系;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途径。 教学方法:□讲授法 □讨论法 □自学指导法 □参与式教学法 □其他 教学手段:□多媒体 □实物 □模型 □挂图 □音像 □其他 板书设计: 讨论、思考题、作业: 1、为什么说农业是国民经济首要的基础产业? 2、简述农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 3、简述农业与二、三产业的相互依存关系。 4、从农业与工业关系的动态演化规律,论述现阶段我国实施“工业反哺农业”的重要意义。 5、简述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途径。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目、文献等): 1、[美]西奥多•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张培刚.农业与工业化(M).武汉: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4 3、程漱兰.中国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4、雷海章.现代农业经济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5、罗伟雄.中国农业经济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6、郭剑雄.二元经济与中国农业发展(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年 7、张国.中国城乡结构调整研究——工业化过程中城乡协调发展.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 8、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主办:《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农村观察》 9、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经所主办:《农业经济问题》 说明:1、本表原则上以每章为单位填写。2、此表后面为本次安排的授课内容的教案正文。 第十三章 农业与国民经济

第一节 农业是国民经济首要的基础产业

一、国民经济的产业构成

国民经济包括第一、二、三产业,其中第一产业是指产品直接取自自然界的部门,第二产业是指对产品进行加工和再加工的部门,第三产业是指为生产和生活提供服务的部门。

各国在三次产业部门的具体划分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我国的具体划分是:第一产业即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第二产业即工业和建筑业,其中工业包括采掘工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汽、热水和煤气等;第三产业包括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其中服务部门包括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和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

二、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

1、基础产业的概念

基础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中发挥基础作用并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基础条件的产业。基础产业具有相对性,很多产业都可以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但在国民经济的全部基础产业中,为人类生存提供食物等基本生活资料的农业是首要的基础产业。

2、农业是国民经济首要的基础产业 ——农业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

——农业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赖以独立化的基础(农业剩余产品出现→社会分工→畜牧业和农业的分离、手工业和农业的分离、商和商业的出现);

——农业是国民经济各个部门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三、农业作为国民经济首要基础产业的基本要求

始终坚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一客观规律,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扎扎实实地推进各项工作:

——要在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上体现和保障农业的基础地位,把发展农业始终放在国民经济工作的首位,优先安排、优先考虑、着力抓好;

——要在投入上体现和保障农业的基础地位,使对农业的投入和对其他部门的投入在数量上保持一个合理的比例关系,确保政府对农业的投入规模及增长幅度。做到国家财政对农业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

——要在增长速度上体现和保障农业的基础地位,使农业的增长速度与工业保持一个恰当的比例关系。一般而言,当经济发展处于人均GNP500美元以下时,工农业增长速度之比大约为2∶1,500~1500美元时为2.4∶1,人均GNP超过1万美元时为3∶1。也就是说,当人均GNP处于500~1500美元时,4%的农业增长率最多只能有效支撑工业10%的增长速度(“华尔成结论”);

——要在利益分配上体现和保障农业的基础地位,使农民收入与城镇居民收入保持一个合理的差距。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会导致农业资源过量流失于非农产业、挫伤务农劳动者的积极性,从而使农业的基础地位受到冲击。现阶段要严格执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方略。

第二节 农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

农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产品贡献、要素贡献、市场贡献和外汇贡献。

一、产品贡献

产品贡献是指农业部门所生产的粮食及其他农产品对增加国民生产总值所产生的作用。在经济发展中,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份额呈下降趋势,这一特点具有普遍性,或称“农业份额下降规律”。而导致这一规律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农产品尤其是谷物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小于非农产品。由于需求收入弹性不足,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用于食物消费的支出在总消费支出中所占的比重是不断下降的,即遵循“恩格尔定律”。

二、要素贡献

农业对国民经济的要素贡献,是指农业部门的生产要素转移到非农产业部门,从而推动

非农产业部门的发展。具有包括:劳动贡献(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提供劳动力)、资本贡献(通过赋税、剪刀差、储蓄、投资等途径)、土地贡献(以提高土地生产率为基础)。

农业对国民经济所做的要素贡献,必须以不影响农业自身发展为前提,即农业能够提供多少要素贡献,要由农业本身的发展状况来决定。

三、市场贡献

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农民通过购买非农产品或服务,扩大非农产品或服务的市场,从而促进工业和其他非农产业的发展;二是农民通过在市场上销售农产品,满足非农产业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并带动其他部门特别是农村市场体系的发展。

现阶段我国经济已进入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由绝对短缺转向相对过剩的阶段,扩大占全国人口多数的农村市场需求,是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重点。

四、外汇贡献

外汇贡献是指通过出口农产品为国民经济建设赚取外汇。

第三节 农业与二、三产业的相互关系

一、农业的产业联系效应

1、联系效应的含义

所谓联系效应,是指一个产业与和它具有依存关系的产业发生联系的强度。其分为“后向联系效应”和“前向联系效应”。后向联系是指一个产业与向它提供投入的部门之间的联系。前向联系是指一个产业与购买或吸收它的产品的部门之间的联系。

2、农业的产业联系效应

农业与其他产业的联系程度可以用“联系效应”来衡量。后向和前向联系效应的总和构成了农业与二、三产业联系的总效应。农业的产业联系效应越大,表明农业与国民经济其他产业的关系越紧密。

农业的产业联系程度也体现了农业对其他产业产生影响的程度,农业与其他产业的联系越紧密,农业对其他产业的影响自然就越大。

由于产业间的联系会使一个部门生产和收入的扩大带来其他部门生产和收入的增加。如农业生产的扩大可以带来农业产前部门和产后部门生产的扩大,并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因而农业产业联系具有收入乘数和就业乘效应。

农业的产业联系程度与农业自身的发展水平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现代农业已成为具有很强收入乘数效应和就业乘效应的产业。

二、农业与二、三产业的相互依存

二、三产业绝对依存于农业所提供的食物、原料、市场、剩余劳动力和资本,而农业对二、三产业同样具有依存关系:农业需要工业所提供的物质装备;需要科研和推广部门所提供的技术及推广服务;需要流通运输部门所提供的产前及产后服务;需要金融、保险部门提

供的融资和保险服务;需要外贸部门提供的国际贸易服务。因此,农业的发展离不开二、三产业。

农业与二、三产业的相互依存关系,要求国民经济发展必须正确处理好农业与二、三产业的比例关系。

三、农业与工业关系的动态演化

农业支持工业:工业化初期

农业与工业平等发展:工业化中前期

工业支持农业:工业化中后期

第四节 城乡一体化

一、城乡一体化的实质

按地域划分,国民经济可分为城市和乡村两大部分。由于农业的分散性特点和工业的集聚性特点,乡村经济活动以农业为主,城市经济活动则以工业和其他非农产业为主。这种城乡间的产业分工,构成国民经济地域分布的基本格局。然而,城乡间的产业分工是一种经济分工,是劳动的社会分工,因而城乡之间存在着广泛的经济联系。这种联系是由农业和工业之间的内在联系决定的,即城乡经济联系的主题是农业和工业的联系,城乡关系的主线是工农关系。可以认为,城乡关系是工农关系由产业转向地域的表现,是农业和工业关系的一种表现形式。正确处理城乡关系的核心是正确处理工农关系。

正确城乡关系,消灭城乡对立,缩小并消除城乡差别,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是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城乡经济一体化是现代化的一个基本标志和重要内容。

城乡一体化的实质,是城乡由对立走向融合,城乡差别缩小甚至消失,城乡经济及社会融为一体,协调发展。现阶段我国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二、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途径

城乡一体化的重心,是加快乡村经济综合发展,其基本途径是:实现农业现代化、乡村工业化和乡村城镇化。“十一五”期间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正是推动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重大战略举措。

新农村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道路、饮水、能源、生态环境等) ——大力发展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农村二、三产业 ——大力推进农村城镇化,引导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有序转移

——加快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

三、我国的城乡一体化发展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总体上实行的是工业倾斜和城市倾斜的发展战略,并通过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使城市和农村形成了两个相对独立的运行系统,两个系统之间的联系和平衡是依靠统购统销和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等超经济力量实现的。

城乡隔离制度运行的结果,使农村经济发展受到了严重影响:农业扩大再生产能力十分脆弱,缺乏发展后劲;农民收入水平低,增长十分缓慢;大量剩余劳动力滞留于农业,阻碍了农业经营规模的扩大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城乡隔离制度给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工业化与城市化严重脱离,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严重断裂,就业结构明显滞后于产业结构,城市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成为我国工业化发展的一个总体性结构矛盾。

改革开放以后,城乡隔离的制度正逐步被打破,农村非农产业快速发展,农民自由流动与进城择业,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启动了农村工业化的城镇化进程,大大推动了我国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但是,目前我国城乡一体化目标还远未实现,而且城乡差别还有进一步扩大的发展态势。进一步深化改革,加速推进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进程,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大战略任务。

授课内容(教学章节或单元): 授课时数 2.5学时 第14章 农业与世界经济 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农业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正确把握农业国际化的必然趋势以及中国加入WTO后给中国农业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教学基本内容(重点、难点): 教学基本内容:1、农业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2、农业的国际化;3、农产品进出口贸易;4、农业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 重点、难点:农业在世界经济中地位的演变以及中国农业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农业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加入WTO后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教学方法:□讲授法 □讨论法 □自学指导法 □参与式教学法 □其他 教学手段:□多媒体 □实物 □模型 □挂图 □音像 □其他 板书设计: 讨论、思考题、作业: 1、如何正确认识农业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2、农业国际化的概念与特征; 3、如何看待农业国际化对不同国家农业发展的影响; 4、我国农业国际化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5、发展我国农业进出口贸易的意义与推动进一步发展的途径; 6、引进外资对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目、文献等): 1、[美]西蒙·库兹涅茨.现代经济增长(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 2、[美]钱纳里.结构变化与发展政策(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1年 3、王文靖.世界各国农业经济概论(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1年 4、世界银行.中国:推动公平的经济增长(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 5、罗伟雄.中国农业经济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6、雷海章.现代农业经济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7、秦富等.WTO与中国农业和农村发展(C).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 8、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主办:《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农村观察》 9、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经所主办:《农业经济问题》。 说明:1、本表原则上以每章为单位填写。2、此表后面为本次安排的授课内容的教案正文。 第十四章 农业与世界经济

第一节 农业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一、农业在世界经济中地位的演变

农业是世界经济中一个有机的极为重要的产业部门,各国农业无不受世界经济的深刻影响。但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和特点。

1、产业革命前

农业在世界各国都占居主要地位,农民在世界各国人口中占绝大多数。农业的状况,决定了世界各国经济的状况。

2、产业革命后

产业革命以后,工业迅速发展起来,日益成为世界各国经济的主导力量,农业国转化为工业国,传统经济转化为现代经济。与此同时,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下降,农民在人口中所占比重下降,工业化、城市化水平大幅度提高。但世界发展很不平衡。19世纪下半叶若干国家国民经济的部门结构见下表。

若干国家国民经济的部门结构(%)

国 家 英 国 法 国 德 国 挪 威 瑞 典 意大利 加拿大 美 国 日 本

时 期 农业 22 42 32 34 39 55 50 20

工业 34 30 24 21 17 20 26 33

服务业 44 28 44 45 44 25 24 47

GNP(1841) GNP(1872/1882) GNP(1860/1869) GNP(1865) GNP(1861/1865) GNP(1861/1865) GNP(1870)

GNP与总支出(1869/1879) 国内净产值(1878/1882)

63 16 21

资料来源:摘引自宋则行、樊亢主编的《世界经济史》(第二卷),经济科学出版社,1989年8月,P20

3、农业比重的下降并非意味着农业重要性地位的下降

——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阶段的基础产业,农业在世界GDP中比重下降,正是其基础作用的表现。没有农业的发展,现代世界工业和服务业就失去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农业在世界经济中仍占有一定的比重,它的发展状况对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仍有重

20世纪初部分西方发达国家国民经济部门结构及人均GDP水平

国 别 英 国 法 国

项 目(发展时期) GNP(1901) 劳动力(1901) GNP(1908/1910) 劳动力(1911) GNP(1910) 劳动力(1910) GNP(1901/1905) 劳动力(1911) GNP(1896/1900) 劳动力(1911)

GNP与总支出(1919/1928) 劳动力(1910) 劳动力(1925)

农业 工业 服务业 1913年人均GDP(1990年国际美元) 6 9 35 30 18 24 38 35 41 47 45 26 12 32 52 40 54 37 39 39 26 41 38 30 22 36 35 40 41 38 24 54 37 28 32 43 50 21 27 29 31 19 39 48 27 36 24 5032 3452 3833 2275 3096 2507 4213 5307 1334

德 国 GNP(1905/1914) 挪 威 瑞 典 意大利

加拿大 GNP(1920) 美 国 日 本

国内净产值(1923/1927) 26

资料来源:(1)国民经济部门结构摘引自宋则行、樊亢主编《世界经济史》(第二卷),经济科学出版社,1989年,P20;(2)人均GDP摘自麦迪森《世界经济两百年回顾》,改革出版社,1997年,P4~5。

要的影响。农业始终在粮食、食品、原料的供给、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等方面,制约着世界经济的发展。

——农业在世界经济中的重要性还反映在农民问题上。农民仍然占当今世界人口的多数,农民的收入与生活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业的状况。

4、世界经济发展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农业在世界经济中的重要性,同时也意味着农业的发展受世界经济发展的制约和影响。 ——农产品市场的需要直接取决于世界经济的发展;

——世界经济的发展对农业的生产条件、生产组织以及农产品流通、加工、销售等都有着深刻影响,即世界经济发展是农业现代化的推动力和条件;

——世界经济的发展从总体上给缩小工农差别、城乡差别提供了物质基础。

二、中国农业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世界上农业生产大国,对世界农业和世界经济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中国以约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1/5以上的人口,并实现了小康生活目标,中国农业成为世界农业发展的一个成功典范。中国农业总产量在世界上占有较大比重,许多主要农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农产品增长总量中,中国做出了巨大贡献,其中肉类、蛋类增长量中的一半以上来自中国,谷物增长总量中有近1/4来自中国。

第二节 农业的国际化

一、农业国际化的发展趋势

1、农业国际化的概念

农业国际化是指世界各国农业的发展,日益越出国家的疆界,在国际范围内形成一个整体,每个国家的农业都成为这个整体中相互依赖和相互互补的一个组成部分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各国农业按比较优势的原则参与国际分工,在此基础上调整和重组国内农业资源,使农业资源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优化配置,实现资源和产品的国内国际市场双向流动,参与国际经济循环的过程,通过商品与劳务交换、资本流动、技术转让国际合作等方式,形成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的全球经济整体。

2、农业国际化的发展

农业国际化现象的萌芽:农产品是古代各国之间商品贸易的主体。

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列强对殖民地和附属国农业和农民的掠夺——原料供应基地和工业品销售基地。

战后农业国际化迅速发展:农业国际化已成为当代世界农业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和基本特征。农产品国际贸易迅速增长,跨国农业公司规模不断扩大,科技交流迅速发展,分工协作进一步加强,要素流动加剧等。

3、农业国际化的特征

一是农业生产活动全球化。围绕着竞争,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必将按照自己在国际竞争中的比较优势原则来进行生产。国际分工格局由传统的垂直分工和产业分工向国家间的水平分工和产业分工转变。

二是农业国际贸易自由化。世界多边贸易体制加速形成,全球经济市场化进一步加快,

农业国际贸易的规模和速度迅猛增长,各国农业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

三是农业金融资本活动国际化。随着全球资本市场的形成,国际资本的流动达到空前规模。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与配置,引致资本在国际间大规模流动,促进了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

四是农业企业经营全球化。特别是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和全球扩张,成为加快农业国际化进程的重要组织力量。根据统计资料,目前全球6万多家跨国公司及其60多万家子公司,控制了世界70%的对外直接投资、1/3的世界生产、2/3的国际贸易。由此,将各国经济连接为一个有机整体,实现全球资源的最佳配置和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推动世界经济的快速增长。

五是农业技术国际化。在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流动和配置的同时,各国间农业技术交流与合作的领域不断拓宽,合作研究的范围不断延伸和扩展,特别是生物技术、环境技术等方面的合作项目日益增加。

二、不同国家农业国际化的趋向

农业国际化是一把双刃剑,既可提供发展机遇,又有挑战压力,对不同国家所产生的影响差别较大。

1、发达国家

因其强大的技术、雄厚的资本优势,在国际化过程中,将控制着产业发展的节奏和方向,处于全球化经济体系“中心”这个有利地位。通过跨国公司的同业并购、跨国兼并,目前正在强化着发展中国家对其的技术依附,从而支配和制约着发展中国家为其服务,并在全球经济增长中获得更多的比较利益。

2、发展中国家

在国际化竞争中,从总体上看,技术和资本处于劣势,也处于国际经济体系中心的“外围”,正在进行着工业化过程,对发达国家这个技术和资本“中心”具有技术——工业依附关系,尽管农业国际化会给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但始终处于一种动态性不利地位,如在农业国际化过程中不及时调整发展战略,将会导致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贫困化增长”,从而拉大与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

由此表明,不同国家和地区在国际化过程中,将有不同的发展趋向。因此,每个国家或地区在农业国际化进程中都面临着趣利弊害的抉择。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化中更应抓住机遇发展自己。

三、我国农业的国际化

1、我国农业的国际化历程

新中国成立以前,我国农业长期处于封闭的、与世隔绝的发展状态,并受资本主义列强的残酷掠夺。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我国农业与整个国民经济一样,仍处于隔离、孤立状态。改革开放以后,这种状态才得以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农业与国民经济

其他部门一样,逐步走上国际化的轨道。2001年底,中国正式加入WTO,标志着中国经济将全面、全方位地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之中。

2、我国农业国际化的主要表现 ——农产品对外贸易迅速发展; ——积极引进外资; ——积极发展国际科技合作;

——积极参与有关的国际组织、国际协定。 3、我国农业国际化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对政府管理体制的影响(农业生产、农产品流通和农产品贸易分割体制不适应国内外市场化的需要);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缺乏国际价格竞争力);对农业生产结构的影响(农产品质量、品种、结构远不适应市场消费需要);减让和削减非关税壁垒,对中国农产品市场的影响(长期依赖进口许可证、进口配额及非关税措施调控);农业市场化程度不高,远不适应加入WTO的形势。

——机遇。有利于改善我国农业资源的配置方式和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享受WTO现有成员已经享有的好处,改善农产品出口环境;有利于增强中国参与国际贸易新规则制定的主动权;有利于扩大农业对外开放;从长远看,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整体收入水平。

第三节 农产品进出口贸易

一、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地位与作用

1、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比重下降,但绝对额迅速增长

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比重下隆,并不意味着农业重要性的下降,相反正是农业国民经济基础产业的重要反映。发展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是农业现代化的客观需要。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和程度,往往与农业现代化水平相适应。

2、影响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主要因素 ——国际比较优势(包括资源、技术等优势); ——国际环境; ——市场变化; ——外贸政策;

——农产品质量。价格竞争力,质量竞争力。

另外农产品进出口贸易还受国家综合经济实力、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国与国之间的双边关系等的影响。

二、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发展

——农产品进出口总额有了很大增长;

——农产品外贸在世界农产品贸易中的地位上长升;

——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提高了农业对外开放程度; ——农产品进出口商品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 ——农产品进出口市场向多元化发展;

——“三沿”地区成为我国农产品进出口的主要地区。

三、进一步发展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意义与途径

1、意义

——农产品出口扩大了农产品市场容量,使农业不仅有广阔的国内市场,而且还可以开辟日益扩大的国外市场。

——农产品出口的扩大有利于创汇农业的发展。创汇农业是指以国际市场为导向、以出口创汇为目标所建立起来的农业产业体系。

——农产品进口从数量特别是质量上改善了国内市场供应,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农产品贸易还在增加外汇、改善国际收支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农产品贸易的发展,意味着农业在国际分工中的发展,意味着农业与世界市场与世界各国的联系加强,意味着双方依赖度的增加。

2、途径

——进一步发展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积极参与农业生产的国际分工;

——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农产品外贸政策和体制,实现农产品的生产与贸易管理一体化; ——适应WTO的需要,积极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加强标准化建设,积极发展创汇农业基地,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 ——充分利用WTO规则的“绿箱”政策;

——构建农产品进出口市场准入体系和农业保险体系; ——进一步发展多方向、全方位的农产品外贸。

第四节 农业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

一、农业生产要素国际流动的发展

农产品国际贸易必然带来农业资源利用的国际化,从而引起农业生产要素在国与国之间的流动。

1、战前农业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

主要限于国际资本输出(对落后农业国流通领域的资本输出)与落后农业国劳动力的大量移民。

2、战后农业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

战后,随着世界经济以及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业中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日益成为农业国际化的一个重要趋势。主要表现在:资本国际化过程中对农业投资的增长,不仅限于农业产前、产后各产业,而且直接投资于农业生产过程;跨国公司对农业的参与日益成为一支重

要力量;国际间农业科学技术的传播日趋迅速、合作日益加强,新品种、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成为对外贸易的重要内容;农业国际组织的发展。

农业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促进了世界范围内农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各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但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

二、农业外资的引进与利用

1、农业外资利用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弥补了国内资金的不足,并带动了国家、集体、农户的自筹配套资金对农业的投入。资金短缺是制约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随着外资的引进,引进了国外先进技术、优良品种、先进设备、新型农用生产资料等,推动了农业科技进步。

——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了一批现代农业企业的建立与发展。

——加深了对国际农业的了解,有利于增加农产品出口和农业中的就业机会,提高农民收入。

2、引进农业外资的渠道

——通过政府有关项目 引进贷款、投资以及无偿援助等。包括多边渠道和双边渠道。 ——外商在我国直接投资和商业性贷款。

附:专题讨论选题

专题讨论选题(6学时)

在课程学习过程中,为加深学生对农业经济学课程的了解,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任课老师的指导下,组织两次专题讨论,每次2个学时,分别选择1~2个题目进行讨论。讨论的题目可以从以下参考题目中选择,也可以从各个时期农业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中进行选择。参考题目

如下:

1、讨论对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的再认识

目的: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农业的基础地位以及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方法:学生查阅资料,写出讨论提纲,采用自由式发言,让学生谈自己的看法。

2、讨论欠发达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着力点与实现途径

目的:使学生加深对农业可持续发展重要性的理解和认识。

方法:学生查阅资料,写出讨论提纲,采用自由式发言,让学生谈自己的看法。

3、讨论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问题

目的:掌握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内涵,理解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客观必然性,了解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各种组织形式。

方法:采用综合分析法,分析各种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各类地区适合采用的形式。

4、探讨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出路与实现途径

目的:了解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问题的严重性,探讨其出路。

方法:查阅资料,写出发言提纲,采用自由式发言,让学生谈自己的看法。

5、讨论如何完善我国的农业基本经营制度

目的:理解农业基本经营制度的重要性,掌握我国农业基本经营制度的基本内涵及其缺陷,探讨完善对策。

方法: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写出讨论提纲,采用分组讨论,提交小组讨论结

果。

6、讨论我国农民组织建设问题

目的:深刻理解建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重要性。

方法:采用案例分析,讨论各地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对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7、讨论如何完善我国现行的农地制度

目的:了解我国现行农地制度的缺陷,探讨实践中各地农地制度创新的情况,提出可行对策。

方法:采用比较分析法,对我省各地农地制度创新的状况进行比较与分析。

8、现代农业的内涵及欠发达地区建设现代农业的途径与措施

目的:了解现代农业的内涵及其与农业现代化的异同,探讨欠发达地区建设现代农业的途径与措施。

方法:查阅相关资料,结合欠发达地区农业发展实际,采取分组计论,提交计论结果。

9、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意义、目标、问题与对策

目的:深刻理蟹现阶段推动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意义,探讨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的目标、问题与对策。

方法:通过案例分析与调查研究,综合分析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意义、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