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面体欧拉公式的历史、成立进程和方式
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和柏拉图学派,他们发觉了五种正多面体:正四面体、正六面体、正八面体、正十二面体、正二十面体。欧几里得在《几何本来》中曾试图证明只有这五种正多面体,但没有成功。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里,那个问题没有解决。后来,人们慢慢熟悉到,依托角度、长度、面积等几何量的测量或计算,那个问题难以解决,而从多面体的极点数、棱数和面数的关系入手,有可能取得成功。
1639年,笛卡儿考察了五种正多面体极点数(V)、棱数(E)和面数(F)的关系,采纳不完全归纳法,猜想到:极点数与面数之和减去棱数,是一个不变量2,也确实是:V+F-E=2。后来,他又用一些简单的多面体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可是没有给出严格的证明,也没有发表。
1751年,欧拉给出了这一性质的一个证明。后人称它为多面体欧拉公式。欧拉之因此对这一性质感爱好,是要用它来做多面体的分类。[1]但欧拉没有考虑到持续变换下的不变性。
欧拉问题的提出:任意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与三角形的形状无关,进而取得任一个凸n边形的内角和为(n2),说明凸多边形的内角和由边数完全决定,而与形状无关。那么,推行到空间,关于由假设干个多边形围成的凸多面体,是不是也有某种类似的简单性质呢?欧拉就如此由类比提出了问题。
欧拉证明如下:
一个多面体有几种角呢?每条棱处有一个由两个面组成的二面角;每一个极点处,有一个由相交于那个极点的各个面所围成的角,叫立体角(它的大小等于以立体角极点为球心的单位球面被那个立体角的各个面所截出的球面多边形的面积的大小);每一个面多边形的每一个内角,叫多面体的一个面角。欧拉第一考察多面体的所有二面角之和(记为角之和(记为
)及所有立体
),看它们是不是有某种简单的性质。
欧拉从最简单的多面体—四面体开始考察。四面体由四个三角形围成(图1),为了便于计算,欧拉考察了两种退化的情形。
(1)四面体退化成一个三角形和它内部一点与三个极点所连成的线段(图2)。
(2)四面体退化成一个平面凸四边形和它的两条对角线(图3)。
关于情形(1)(图2),三角形三边处的二面角皆为0,内部三条线段处的二面角皆为,因此
3.三角形三个极点处立体角皆为,内部极点处的立体角等于2(即半个单
2位球面的面积,球面面积为4r),因此
2。
关于情形(2)(图3),四边形四条边处的二面角皆为O,两条对角线处的二面角皆为,因此
2.四个极点处的立体角皆为0,因此0.
可见四面体的二面角之和与立体角之和都与四面体的形状有关,没有类似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如此简单的性质.何等令人失望啊,但是欧拉并无就此止步,因为还有面角僧人未考察呢.
记多面体的面角和为和
,欧拉先考察四面体.四面体由四个三角形围成,所有面角之
4,与四面体的形状无关.那个结果对欧拉是一个鼓舞.继续考察五面体.
五面体(一)(图4)由两个三角形和三个四边形围成,所有面角之和
23(42)8
五面体(二)(图5)由一个四边形和四个三角形围成,所有面角之和
(42)46
这两个
不等,说明面角和不能简单地由面的个数来决定.
欧拉接着又考察了几个多面体,看能不能从中发觉什么规律?
立方体(图6)由六个正方形围成,所有面角之和
6(42)12 88
正八面体(图7)由八个三角形围成,所有面角之和
五棱柱(图8)由两个凸五边形和五个平行四边形围成,所有面角之和
2(52)5(42)16 5(42)414
将观看所得材料进行归纳,4。
尖顶塔形(图9)是在立方体上加一个四棱锥,由五个正方形和四个三角形围成,所有面角之和
从上述数据能发觉什么规律吗?欧拉发觉尽管它们都不相等,但都小于2V(此处V是 多面体的极点数),且与2V的差是一个常数2V寻觅和发觉规律,决不是一种简单的一眼就能够看出的情形,在那个地址,如何进行归纳是可否发觉规律的关键.欧拉把观看所得面角和与ZV二进行比较,表现了非凡的制造性,致使了发觉.
欧拉以为上述结果不像是偶然的巧合,因为在考察的多面体中,既有规那么的(例如立方 体、正四面体和正八面体)也有不规那么的(例如五面体(一)和(二))和五棱柱和尖顶塔形.于是欧猜想:关于任意凸多面体有
2V4 (1)
即多面体的面角和由它的极点数完全决定.注意,这只是一个猜想.
欧拉接着又考察了一些多面体,结果能够列成下表.
所得结果均支持上述猜想,这些尽管增加了猜想成立的可能性,但欧拉明白这还不是对一样情形的证明。
接下来,欧拉从另一角度计算多面体的面角和
.
设多面体各个面多边形的边数别离为S1,S2,S3,,SF此处F是多面体的面的个数.于是乏
(S12)(S22)(SF2)(S1S2SF2F)
其中S1S2SF2E。是多面体所有F个面多边形的边数的总和.在那个总和中,多面体的每一条棱恰好被计算了两次(因为每一条棱都是相邻两个面的公共边).设多面体的棱数为E,于是有S1S2SF2E。
因此取得
2(EF) (2)
即多面体的面角和由它的棱数和面数完全决定.注意,关系式(2)是通过证明取得的结论,而不是猜想.
欧拉综合了猜想(1)和事实(2)(从这两个式子中消去因此(3)仍然是一个猜想,尚需要证明.
上述发觉公式(3)的进程,大体上是依照欧拉关于那个问题的一篇论文表达的.欧拉在 这篇论文中没有给出公式的证明.在另一篇论文中,欧拉试图给出证明,但证明中有一个很 大的漏洞.
下面介绍波利亚的书中给出的与前面的讨论很接近的一个证明.
)取得V-E+F=2 (3)
注意到,将一个多面体持续地变形(例如使多面体变得更倾斜)时,多面体各面的交线(即棱)和各面的交点(即极点)的位置也会持续地转变,但多面体的整体结构,即多面体的面、棱和极点之间的彼此关系可不能改变,于是面数F,棱数E及极点数F也可不能改变.尽管各个面角可能会改变,但前面已经证明
2(EF),即面角和是可不能改变的.下
(咱们对一样情形的多面体来证
面将多面体持续地变形到一个超级极端的情形来计算明,但咱们心中能够具体想着一个立方体).
以多面体的一个面为底,将其适当扩大,扩大到使其余F一1个面向底面的正投影全都落在该底面内,然后将该多面体垂直压向底面.于是多面体被“压平”为两个重叠在一路的多边形.上下两块的外轮廓线相互重合.下面一块是整块(即底面),上面一块分成F-1个多边形,每一个小多边形都是原先多面体的一个面.例如以立方体的一个面ABCD为底面,压平后的图形如图10.
此刻来计算压平后的多面体的面角和
.设上下两块一起的轮廓线的边数为m.于是
下面一块(底面多边形)的直角和为(m2).上面一块的面角和分为两部分,在边上m个极点处的面角和为(m2),在内部(V一m)个极点处的面角和为(Vm)2.于是
(m2)(m2)(Vm)22V4
这就证明了前面的猜想(1).再由前面已经取得的 V-E+F=2.
1811年,法国数学家柯西利用不变量的思想,从头给出了那个公式的证明。
第一个欧拉公式的严格证明,由20岁的法国科学家柯西给出,大致如下: 从多面体去掉一面,通过把去掉的面的边相互拉远,把所有剩下的面变成点和曲线的平面网络。不失一样性,能够假设变形的边继续维持为直线段。正常的面再也不是正常的多边形即便开
2(EF),也就证明了猜想(3)
始的时候它们是正常的。可是,点,边和面的个数维持不变,和给定多面体的一样(移去的面对应网络的外部。)
重复一系列能够简化网络却不改变其欧拉数(也是欧拉示性数) F − E + V 的额外变换。 1.假设有一个多边形面有3条边以上,咱们划一个对角线。这增加一条边和一个面。继续增加边直到所有面都是三角型。
2. (逐个)除去所有和网络外部共享两条边的三角形。这会减少一个极点、两条边和一个面。
3. 除掉只有一条边和外部相邻的三角形。这把边和面的个数各减一而维持定点数不变。 重复利用第2步和第3步直到只剩一个三角形。关于一个三角形F = 2 (把外部数在内), E = 3, V = 3。因此F − E + V = 2。证毕。
1813年,瑞士数学家吕利埃发觉欧拉公式并非对任何多面体都成立。例如,一个正立方体中挖去一个小立方体,那么:V+F-E=4 若是把小立方体上下都挖通,那么:V+F-E=0
吕利埃发觉了欧拉公式成立的条件,那确实是多面体必需是凸多面体。一个多面体,若是上面没有洞”,使得它的表面能持续地变形为一个球面,确实是凸多面体。
1847年,德国数学家施陶特简化了多面体欧拉公式的证明,此刻一样拓扑学讲义上都是用施陶特的证明。
后来,法国数学家彭加莱(1854-1912)又用拓扑思想从头考察了多面体的欧拉公式,熟悉到这一公式是一个典型的拓扑性质定理。
发觉多面体欧拉公式的方式主若是归纳法,还有类比法。拉普拉斯说:“乃至在数学里,发觉真理的要紧工具也是归纳和类比。”
归纳法是从观看和实验得来的许多个别的事实材料中推出一样性结论的思维方式。归纳法又分为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不完全归纳法的步骤是:观看——归纳——猜想。发觉多面体的面数(F)极点数(V)和棱数(E)之间的关系,就先从观看入手,拿几个多面体来,数一数它们的面数、极点数和棱数,列成一个表,例如
在观看这些特例数据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得出猜想:关于任何多面体来讲,面数加极点数减棱数等于2,即:F+V-E=2
可是,由于数据太少,靠少量数据得出的公式难以令人信服。可能欧拉还会通过量面体的“生成法”进一步去考虑那个问题。例如,在四面体或六面体之外,加一个极点,使它和靠近那一面的各个极点联起来,作成一个新的多面体。然后,再考虑F、V、E的转变情形,结果发觉(F+V)和E的增加数相同,因此公式中F+V-E的数值维持不变。
一样说来,假想多面体外增加一点A和靠近它的那一面(例如有n个极点的面)的各极点联起来,这就增加了n个边,也确实是E增加了数量n;另一方面,又增加了(n-1)个面,外加极点A、(F+V)的数值也增加了(n-1)+1=n,因此, (F+V)-E总维持不变。能够相信,欧拉正是通过观看——归纳——猜想才得出多面体欧拉公式的。
类比法是在两类不同的事物之间进行对照,找出假设干相同或相似之点后,推测在其他方面也可能存在相同或相似的地方的一种思维方式。多面体能够和多边形类比,正如一个多边形是平面的一部份一样,一个多面体是空间的一部份。一个多边形有确信的极点数V和确信的棱数(边数)E,很显然。 V=E
那个关系式对凸多边形成立。而关系式V+F-E=2适用于一切凸多面体。
多面体是三维的,它的面(多边形)是二维的,它的棱是一维的,它的极点是0维的。将多边形极点和棱的关系式改写成: V-E+1=1 (1) 将多体极点、棱和面的关系式改写成: V-E+F-1=1 (2)
等式(1)关于多边形来讲,显然是正确的。将它与多面体对应的等式(2)类比,增加了人们关于
这一猜想的信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