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展望“十二五”——着力推进“六个加快” 努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解读市委“十二五”规划《建议》

2023-04-12 来源:易榕旅网
塾 羞婆 着力推进 ‘‘ ▲、  前不久召开的市委十一届十一次 全会,审议通过了 中共宁波市委关 于制定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 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建议 按 照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确定的科学发 展这个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 主线,在全面总结“十一五”以来我 市发展的成功经验、准确把握发展形 势的基础上,提出继续实施“六大联 动、六大提升”发展战略,着力推进 “六个加快”,即加快打造国际强港、 加快构筑现代都市、加快推进产业升 级、加快创建智慧城市、加快建设生 态文明、加快提升生活品质。“六个加 快”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的新要求, 充分运用了“十一五”发展的新经验, 充分反映了“十二五”发展的新特征, 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宁波的生 动实践,是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推进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建设、努力 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的必由之路。 加快打造国际强港, 推动“海上宁波”建设 一、港口是宁波参与区域竞争的核心 战略资源,也是推动海洋经济发展的 重要引擎,是宁波的最大特色和优势。 “十一五”以来,我市港口发展取得了 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港口发展方式 总体上仍然比较粗放,港口物流的功 能还不够完善,增值服务能力还不够 强。“十二五”时期要抓住我省建设“海 上浙江”的重大机遇,率先推进港口 转型发展,积极拓展港口功能和临港 经济业态,实现由大港向强港的转变, 由“海洋大市”向“海洋强市”的跨越。 为此,((建议》提出:一是建设综合性 国际枢纽港。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 的构建“三位一体”港航服务体系的 要求,积极推进液体化工、塑料、煤 炭、高档消费品等大宗商品交易平台 加快" 努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解读市委”十二五”规划《建议》 建设,完善海陆空联动的集疏运网络, ◆宁波市委政策研究室 整完善市域城镇体系,构筑“一核两 主要症结。“十二五”时期,加快产业 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着力点, 强化口岸、金融、信息服务功能,努 翼多节点”的组团型、网络化现代都 结构优化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力实现宁波港由运输港向贸易物流港 市格局。城市功能方面:中心城市对 的战略性转变。二是深化港航战略合 作。加快宁波一舟山港口一体化步伐, 积极推动全省港口联盟建设,扩大与 周边地区的港口合作,增强港口辐射 能力。三是加快发展现代港口物流。 发展现代物流是港口发展方式转变的 必然选择。要围绕建设长三角区域物 。流中心和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的要求, 推进港口物流服务的社会化、专业化 和信息化,加强大型综合物流企业集 团培育,积极拓展国际物流和保税物 流业务,着力发展国际中转、国际采购、 进口分拨等新型物流业态。四是大力 发展现代海洋产业。加强对海洋经济 发展布局的规划和引导,强化海洋开 发科技支撑,加快海洋产业结构优化 升级,推动海洋旅游业和海洋新兴产 业发展,全面提高海洋资源YF发利用 水平。 二、加快构筑现代都市,发 挥区域性中心城市作用 建设现代化都市区是加快新型城 市化进程、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 要途径。“十一五”以来,我市城市功 能日趋完善,城乡面貌明显改善,但 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不够强、市域 空间发展不平衡性等问题仍然突出。 “十二五”时期要把加快都市区建设摆 在重要位置,加快推进城市形态创新 和功能创新,全面提升统筹城乡区域 发展水平,充分发挥宁波作为长三角 区域中心城市辐射和服务作用。 建议)) 从优化都市区空间布局、完善城市综 合功能、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大力推 进新农村建设、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等 方面进行了部署。空间布局方面:要 在规划和形成主体功能区基础上,调 辐射带动区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要 以“三江六岸”、新城建设为重点,大 力提升中心城区的辐射带动能力,促 进余慈和奉化宁海象山组团发展取得 实质性突破。同时,要高度重视卫星 城和中心镇建设,积极支持和推动有 条件的中心镇发展为小城市,构建支 撑全市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节点。城 市管理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 人民群众对城市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 高。要加强城市管理工作的财政资金 投入,完善长效管理机制,推进城市 管理科学化、法制化、精细化。健全 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深化城市综合 执法,强化城市交通管理,加大市容 环境整治力度,着力解决好城市交通 拥堵、“城中村”及城乡接合部环境市 容秩序差等问题,促进发展环境的优 化。基础设施方面:要继续加快以高速 公路、铁路、航空为重点的重大基础设 施建设,构建高效便捷的现代综合交通 体系。加强城市道路、跨江桥梁和轨道 交通建设,完善中心城区路网和城市组 团之间路网。同时,加快城乡基础设施 和公共服务的对接,全面提升支撑发展 的保障能力。新农村建设方面:要围绕 建设“幸福美丽新家园”目标,完善村 庄布局,加快中心村建设,提高农村社 区公共服务水平。 三、加快推进产业升级,构 建现代产业体系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市已初步形 成行业门类比较齐全、部分领域优势 明显的产业基础,但产业结构不合理、 自主创新能力弱 产业层次不高、缺 乏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大企业和自主品 牌等问题,仍是制约又好又快发展的 是实现社会资源优化配置,保持经济 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客观要求。为此, 建议 对加快推进产业升级提出了明 确要求和具体部署:一是增强自主创 新能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促进产 业升级的核心环节。((建议》提出,要 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大科技创新平台 和载体建设,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 加快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构筑区域 性国际化创新创业人才高地,把宁波 建设成为国家创新型城市。二是积极 推进工业现代化。把推动工业转型升 级作为产业结构优化的战略重点,坚 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信 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促进工业由 大变强,提升核心竞争力。要加快传 统产业高端化发展,提升改造装备制 造、纺织服装等传统优势产业,再创 特色产业新优势。发展战略性新兴产 业是当今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是抢占 经济和科技制高点的重要举措。 建 议 提出,培育和发展新材料、新装 备、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产业等 战略性新兴产业,到“十二五”期末, 形成若干个千亿元级的战略新兴产业。 临港工业是全市工业发展的主力军。 当前我市临港工业发展水平和素质还 不高,面临着巨大的资源环境压力, 必须要尽快做优做强。 建议 提出, 加快建设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新型临 港工业基地。三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 业。服务业发展水平是城市综合实力 的重要标志。目前,我市服务业整体 发展水平不高,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的 生产性服务业还处于起步阶段,亟待 进一步提升。要通过优化服务业发展 环境,进一步整合资源,加快发展物 流、金融、会展、电子商务、体育健身、 宇放五讥 5 2 本期关注 家政服务、旅游等生产生活性服务业, 推进服务模式升级和产品创新。四是 从六个方面进行了具体部署:一是创新 五、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增 就业促进机制。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当前,我市 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政策,支持以创业带动就业,千方百计 “十一五”以来,我市生态文明建 农技推广力量依然比较薄弱,产业化 程度还不够高,必须把加快转变农业 设成效明显,但生态环境比较脆弱,资 发展方式放在重要位置。要坚持以都 市农业为发展方向,完善农业科技服 业,推广“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 扩大就业规模,做好就业困难群体的就 业工作,健全覆盖城乡公共就业服务体 系,建设充分就业城市,创建国家级创 业型城市。二是调整优化收入分配格 局。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加和经济发展 源环境约束和节能减排压力仍然较大。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必须增强危机意识, 务体系,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休闲农 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加快构建资 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 农户”等新型组织模式,提高农业现 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此, 建议 同步、劳动报酬增加和劳动生产率提高 同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增加城 代化发展水平。五是构建现代产业集 群。发展现代产业集群是我市实现产 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建议 提 出,加快产业集聚区整合,建设新基 地,推动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 变,促进新兴产业的集聚发展。六是 培育发展总部经济。今年,市政府已 制定出台加快总部经济发展的政策文 件,对我市总部经济发展作了具体部 署。“十二五”时期,我们要把加快总 部经济发展作为促进产业升级、能级 提升和经济转型的重要抓手加以推进, 努力建设区域性企业总部中心。 四、加快建设智慧城市,争 创发展新优势 建设智慧城市是实现经济社会和 城市发展转型提升的新支点和新动力, 是我市争创新一轮发展优势的战略举 措,也是事关民生改善的一项实事工 程。 建议))对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提出 了四个方面的要求:大力发展智慧贸 易,加快智慧型专业市场建设,推动 电子商务广泛应用,扩大网上交易规 模。发展智慧物流,完善物流标准体 系,推广实施采购、生产、销售和物 品回收的一体化运作,创新物流服务 方式。发展智慧健康保障系统,完善 城乡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提高医 疗保障和健康服务水平。加快经济社 会各领域信息化,加强软件研发创新, 强化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信 息资源开发利用,全面提高信息化水 平。我们要充分认识建设智慧城市的 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 感,切实把智慧城市建设的各项工作 落到实处,努力使智慧城市建设走在 前列。 嚣 》1 2 辑劈b0 8谢t ∞ 、。 提出:一是促进能源资源集约利用。全 面实行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有效降低能 源消耗强度,实施重点节能工程,加强 工业、建筑、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节能, 大力推进节水节地。加快发展循环经济, 积极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 经济发展,建立全社会资源循环利用体 系,推进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化利用水 平,争创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二是 推进生产生活低碳发展。加快低碳技术 和低碳产品开发利用,优化能源消费结 构,大力发展天然气、新能源、可再生 能源,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引导公 众自觉选择节约环保、低碳排放的消费 模式。三是加强生态环境涵养保护。进 一步增强绿色生态屏障功能,加强生态 敏感区域环境保护,建设森林城市。加 强环境保护综合整治,开展海洋生态修 复,强化城乡水环境治理,大力推进垃 圾分类处理,加强重点行业、重点区域 废气废物整治,严格污染物排放标准, 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四是健全生态文明 支撑体系。强化节能目标责任考核,完 善生态补偿机制和环保投融资机制,构 建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的长效机制。加 强应对公共安全事件和自然灾害能力建 设,加快建立生态安全监测系统、灾害 预报预警系统和突发环境事件的防控系 统。 六、加快提升生活品质,提 高市民幸福感 “十二五”时期社会转型加速,社 会利益关系及公共需求将发生深刻变 化。当前,我市已经初步具备了加快 发展社会事业、改善民生的物质基础和 条件,必须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推动 这方面工作取得新的更大进展。 建议 乡中低收入居民的收入。三是加快完善 社会保障体系。要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 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形成各类养老保险 制度相衔接的制度框架,完善新型农村 合作医疗制度,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 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逐步实 现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四是提高全 民健康素质和人口工作水平。要加快推 进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城乡医 疗卫生服务网络,建立健全药品供应保 障体系,积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优先满足群众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同时, 加强城乡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大力开展 全民健身运动,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做 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切实保障妇 女儿童合法权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五是繁荣发展文 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要建设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体系,在全社会弘扬公民基本道 德规范,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 活动,深入开展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提 升文明城市创建水平。坚持社会主义先 进文化前进方向,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 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坚持 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两手 抓,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满足人 谋划新思路迈向新征程 市委“十二五”规划《建议》形成侧记 ◆宁波市委政研窒一处 意见和建议,强调要进一步解放思 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发展 壮大文化产业,培育新的文化业态,增 强文化产业实力和竞争力,推动文化产 业成为支柱性产业。六是加强社会管 中共宁波市委十一届十一次全 会,审议通过了《中共宁波市委关 于制定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浓墨重 理。要创新基层管理服务模式,深入开 展“平安宁波”建设和基层和谐促进工 程,扎实做好各类社会矛盾的预防和化 想,创新工作思路,加快建设现代 化国际港口城市,特别对产业升级、 港口发展、新型城市化、社会建设 管理、民生保障等重大问题作出重 要指示,提出明确要求。毛光烈市 解工作,不断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应对 彩绘就了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和 谐发展的宏伟蓝图,成为指导我市 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经济社会发 展的纲领性文件。 长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 究了“十二五”发展中的若干重大 问题,并提出了重要意见。市委先 《建议》的起草过程,是在市委 常委会直接领导下进行的。市委对《建 后5次召开常委会对《建议》进行 专题研究讨论,对《建议》的指导 思想、目标要求和重点任务进行了 集体研究决策。l1月24 E1~25 El, 王辉忠书记又亲自主持会议,征求 议》起草工作高度重视,按照“一个 领导小组、两个起草班子”的部署要 求,成立了市委“十二五”建议起草组。 起草工作先后经历了思路研究、文稿 撰写、征求意见和修改完善等过程, 地市级老同志、政协委员、民主党 派和工商联负责人、无党派代表人 士对《建议》的意见。大家畅所欲言, 各抒己见,纷纷为“十二五”规划 历时八个月。《建议》从构思到形成, 既是发扬民主、解放思想的过程,也 是汇集智慧、形成共识的过程。 《建议》起草工作启动时,国际 金融危机影响犹存,国内外经济环 境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为做好《建 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 议》起草工作,准确把握“十二五” 献计献策。市委还先后向市委委员、 候补委员、市纪委委员、市第十一 次党代会代表、各县(市)区和市 直属各单位党委(党组)广泛征求 意见。期间,共汇集各方面意见、 改革开放是推动科学发展、加快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实现 新阶段的发展任务,从根本上讲还是 要靠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 “十二五”期间我市改革开放的任务更 加艰巨,要以更大的决心加快改革, 以更大的气力扩大开放。要进…步完 时期事关我市发展的重大问题,市 委、市政府组织开展了21个重大课 建议1 O0多条,对这些意见和建议, 题研究,并组织了一系列专题会、 座谈会,充分征求在杭老同志、宁 起草小组逐条研究、认真予以吸纳。 《建议》集中起草的一个多月时 间里,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精心组 织、亲自参与,起草组认真思考,反 波籍上海专家以及其他各方面的意 见。起草组还进一步开展了广泛的 调研,先后赴深圳、广州、青岛等 复推敲,字斟句酌,经过数易其稿, 《建议》的脉络日渐清晰,《建议》的 内容不断完善。通过多次修改、充实、 完善,《建议》既贯彻了中央、省委 的要求,又体现了宁波发展特色;既 保持了与宁波“十一五”发展战略的 连贯性,又在此基础上加以总结、提 炼、创新。12月9 EI,这份凝聚着 善内外开放体制机制,全面提升民营 经济发展水平,加快要素配置市场化 步伐,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努力提高 对外开放水平。最后,《建议》强调, 要加强党的建设、民主政治建设和作 风建设,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 创造性,团结一切社会力量,形成推 动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的 强大合力。 责任编辑:施容娇 先进城市学习考察,汇集整理了部 分沿海城市“十二五”发展的主要 思路及战略重点,形成了《宁波 “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思路研究》 课题报告。这些研究,为起草好市 委《建议》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在《建议》起草过程中,王辉 忠书记深入革命老区、农村、社区、 企业进行调研,并主持召开各县(市) 区党政主要领导、重点园区和市级 有关部门负责人座谈会,广泛听取 全市上下智慧和共识、具有坚实群众 基础和实践基础的《建议》在全会上 得到高度评价,一致通过。 责任编辑:施容娇 》1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